CN215807238U - 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07238U
CN215807238U CN202120874867.5U CN202120874867U CN215807238U CN 215807238 U CN215807238 U CN 215807238U CN 202120874867 U CN202120874867 U CN 202120874867U CN 215807238 U CN215807238 U CN 2158072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base
inductor body
seat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748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萌
姚知力
宋悦
罗海星
白仲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han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han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han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748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072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072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072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Components In General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座、固定组件、感应器本体和限位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固定仓、第一弹性单元、支撑座以及固定座,底座设置于安装座的一侧,固定仓设置于底座上,固定座设置于固定仓内并且固定座的两侧分别与固定仓的壁体连接,第一弹性单元与支撑座均设置于固定座与底座之间;感应器本体靠近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限位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设置在驱动单元上的限位块,限位块能够通过驱动单元卡接在限位槽内,以将感应器本体限制于预定位置。本申请通过固定组件与限位组件稳固地将感应器本体固定在固定仓内,无需使用螺栓,安装步骤简单且拆卸方便。

Description

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感应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监控感应器是接收信号或刺激并反应的器件,能将待测物理量或化学量转换成另一对应输出的装置,用于自动化控制和安防设备等。现有技术中的监控感应器在安装时通常都是使用数个螺栓将其进行固定,安装步骤繁杂,拆卸不便,在需要对监控感应器进行拆卸从而对其维护和更换时,零件过多,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以降低安装难度,提高稳定性。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安装座、固定组件、感应器本体和限位组件。其中,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固定仓、第一弹性单元、支撑座以及固定座,其中,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固定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固定仓内并且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固定仓的壁体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单元与所述支撑座均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底座之间;感应器本体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的所述底座上,所述感应器本体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的所述底座上,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设置在所述驱动单元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感应器本体的所述限位槽对应,且所述限位块能够通过所述驱动单元卡接在所述限位槽内,以将所述感应器本体限制于预定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挂板,所述第一挂板设置于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感应器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挂板上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感应器本体靠近所述第一挂板的一侧设置有挂杆,所述第一挂杆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卡接于所述第一挂板,以将所述感应器本体限制于预定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对于所述第一挂板和所述感应器本体相对的两个侧面,其中一者设置有导轨,另一者设置有与所述导轨形状相匹配的导槽,所述导轨插接于与所述导槽并与所述导槽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挂板,所述第二挂板设置于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感应器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挂板靠近所述第一挂板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挂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卡接于所述卡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所述第一弹性单元包括第一伸缩杆和套设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外周侧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一弹性件均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底座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所述底座具有贯穿自身厚度的第二通孔;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移动部、第二移动部、驱动杆以及固定部,所述第一移动部设置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感应器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移动部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具有预定长度,所述第一移动部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块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侧的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感应器本体的一侧,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固定部活动连接,且转动所述驱动杆,所述第一移动部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移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部的同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二移动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单元,所述第二弹性单元包括第二伸缩杆和套设与所述第二伸缩杆外周侧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第二移动部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第二移动部的一侧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感应器本体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仓的壁体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感应器本体放置在固定座上,第一弹性单元设置在固定座与底座之间,竖直方向上,感应器本体挤压第一弹性单元,第一弹性单元对感应器本体产生垂直的支撑力,水平方向上,限位块通过驱动单元卡接在限位槽内,限位块挤压限位槽并对限位槽产生水平的压力,以通过两个方向的力限制感应器本体的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固定组件与限位组件稳固地将感应器本体固定在固定仓内,无需使用螺栓,安装步骤简单且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应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
100-安装座;
200-固定组件,210-底座,220-固定仓,230-第一弹性单元,231-第一伸缩杆,232-第一弹性件,240-支撑座,250-固定座,260-第二弹性单元,261-第二伸缩杆,262-第二弹性件,270-限位杆;
300-感应器本体,310-限位槽,320-挂杆;
400-限位组件,410-驱动单元,411-第一移动部,412-第二移动部,413-驱动杆,414-固定部,420-限位块;
500第一挂板;
600第二挂板;
X-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好的理解。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图中,“X”方向为第一方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10,包括安装座100、固定组件200、感应器本体300以及限位组件400。
固定组件200设置于安装座100的一侧,固定组件200包括底座210、固定仓220、第一弹性单元230、支撑座240以及固定座250,其中,底座210设置于安装座100的一侧,固定仓220设置于底座210上,固定座250设置于固定仓220内并且固定座250的两侧分别与固定仓220的壁体连接,第一弹性单元230与支撑座240均设置于固定座250与底座210之间。感应器本体300设置于固定组件200的底座210上,感应器本体300靠近安装座100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310。限位组件400设置于固定组件200的底座210上,限位组件400包括驱动单元410和设置在驱动单元410上的限位块420,限位块420与感应器本体300的限位槽310对应,且限位块420能够通过驱动单元410卡接在限位槽310内,以将感应器本体300限制于预定位置。
本实施例中,感应器本体300放置在固定座250上,第一弹性单元230设置在固定座250与底座210之间,竖直方向上,感应器本体300挤压第一弹性单元230,第一弹性单元230对感应器本体300产生垂直的支撑力,水平方向上,限位块420通过驱动单元410卡接在限位槽310内,限位块420挤压限位槽310并对限位槽310产生水平的压力,以通过两个方向的力限制感应器本体300的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固定组件200与限位组件400稳固地将感应器本体300固定在固定仓220内,无需使用螺栓,安装步骤简单且拆卸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座250未放置在固定座250上,第一弹性单元230的高度高于支撑座240;感应器本体300放置在固定座250后,感应器本体300挤压第一弹性单元230,第一弹性单元230被压缩长度缩短,并直至固定座250与支撑座240接触,此时,第一弹性单元230与支撑座240同时支撑感应器本体300,使得感应器本体300稳定放置于固定仓220内。另外,本申请对限位槽310的深度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限位块420的长度进行选择。为了增加感应器本体300的稳定性,感应器本体300固定后,限位块420应该与限位槽310的内壁抵接,以将感应器本体300限制在固定仓220内。
可选地,固定仓220可以为筒状结构体,以容纳支撑座240、第一弹性单元230以及支撑座240。固定座250可以为板状结构体,以稳定地支撑感应器本体300。另外,支撑座240可以为筒状结构体,可以分布在第一弹性单元230的周侧,当然,支撑座240也可以为两个柱状结构体,并分别设置在第一弹性单元230的两侧,以能够对稳定地支撑感应器本体30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进步一增加感应器本体300的稳固性,固定装置10还包括第一挂板500。第一挂板500固定于安装座100靠近感应器本体300的一侧,第一挂板500上开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自身的第一通孔,感应器本体300靠近第一挂板50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挂杆320,挂杆320通过第一通孔卡接于第一挂板500,以将感应器本体300限制于预定位置,以避免感应器本体300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晃动。
可选地,挂杆320的一端与感应器本体300固定,挂杆320可以为L型结构体,方便与第一挂板500连接。第一通孔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与挂杆320横截面的轮廓相应,便于安装。另外,挂杆320与第一挂板500之间可以增加橡胶垫或海绵垫等弹性垫片,以增加缓冲,避免挂杆320损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挂板500和感应器本体300相对的两个侧面,其中一者设置有导轨,另一者设置有与导轨形状相匹配的导槽,导轨插接于与导槽并与导槽滑动配合,以避免感应器本体300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晃动,进一步提高感应器本体300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装置10还包括第二挂板600。第二挂板600固定设置于安装座100靠近感应器本体300的一侧,第二挂板600靠近第一挂板500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挂杆320穿过第一通孔卡接于卡槽,进一步避免感应器本体300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晃动,提高感应器本体300的稳定性。
可选地,卡槽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与挂杆320横截面的轮廓相应,便于安装。卡槽的深度可以根据挂杆320的长度进行选择,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单元230包括第一伸缩杆231和套设与第一伸缩杆231外周侧的第一弹性件232,第一伸缩杆231与第一弹性件232均与固定座250和底座210抵接,第一弹性单元230可以支撑感应器本体300同时对感应器本体300还具有沿竖直方向的推力,进而能够避免感应器本体300在竖直方向上发生晃动,进一步挺高感应器本体300的稳定性。另外,第一弹性单元230还能够增加感应器本体300的抗震性能,避免感应器本体300因震动而损坏。本申请对第一弹性件232的材质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可选地,第一弹性件232可以为弹簧、橡胶或气囊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底座210具有贯穿自身厚度的第二通孔。驱动单元410包括第一移动部411、第二移动部412、驱动杆413以及固定部414,第一移动部411设置于底座210远离感应器本体300的一侧,第一移动部411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具有预定长度,第一移动部411的一端与驱动杆413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移动件固定连接,第二移动块贯穿第二通孔并与第二通孔一侧的限位块420固定连接;固定部414设置于底座210远离感应器本体300的一侧,驱动杆413与固定部414活动连接,且转动驱动杆413,第二移动部412靠近或远离固定部414,只通过转动驱动杆413,便能够使得第二移动部412带动限位块420插接在限位槽310内,进而将感应器本体300限位于固定仓220内,无需使用螺栓,安装步骤简单且拆卸方便。
可选地,第一方向X可以为水平方向。第一移动部411可以为杆状结构体。第二移动部412和固定部414可以为板状结构体,固定部414具有贯穿自身厚度的通孔,驱动杆413通过上述通孔与固定部414活动连接。第一移动部411与驱动杆413之间螺纹连接,可通过转动驱动杆413改变第二移动部412与感应器本体300之间的距离。示例性地,逆时针转动驱动杆413,第二移动部412远离感应器本体300,顺时针转动驱动杆413,第二移动部412靠近感应器本体300,以将限位块420抵接于限位槽310,防止感应器本体300在水平方向移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块420与第一移动部411设置在第二移动部412的同侧,以方便通过转动驱动杆413将限位块420抵接于限位槽310。可选地,驱动杆413远离第一移动部411一端可以固定旋柄,以方便调节驱动杆413。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座100与第二移动部41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262,第二弹性件262包括第二伸缩杆261和套设与第二伸缩杆261外周侧的第二弹性件262,第二伸缩杆261与第二弹性件262均与安装座100和第二移动部412抵接,通过第二弹性件262使得限位块420与限位块420一直抵接,避免感应器本体300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移动,进一步提供感应器本体300的稳固性。本申请对第二弹性件262的材质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可选地,第二弹性件262可以为弹簧、橡胶或气囊等。另外,第二弹性件262还能够增加感应器本体300的抗震性能,避免感应器本体300因震动而损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座100靠近第二移动部41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杆270,限位杆270与感应器本体300抵接。通过将限位杆270与感应器本体300抵接,能够增加感应器本体300的稳定性。可选地,限位杆270靠近感应器本体300的一端可以固定橡胶垫或海绵垫等弹性垫片,以增加缓冲,防止限位杆270对感应器本体300的外壳造成损坏。
继续参考图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座250与固定仓220的壁体滑动连接,以使固定座250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可以沿固定仓220的侧壁移动,避免固定座250脱离固定仓220,增加固定座250与固定仓220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地,固定座250与固定仓220滑动连接的方式有多种,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可以在固定座250或固定仓220的内壁中的一侧上设置滑槽,另一者设置滑轨,通过将滑轨与滑槽配合,使固定座250与固定仓220形成滑动连接。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
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固定仓、第一弹性单元、支撑座以及固定座,其中,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固定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固定仓内并且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固定仓的壁体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单元与所述支撑座均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底座之间;
感应器本体,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的所述底座上,所述感应器本体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
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的所述底座上,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设置在所述驱动单元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感应器本体的所述限位槽对应,且所述限位块能够通过所述驱动单元卡接在所述限位槽内,以将所述感应器本体限制于预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挂板,所述第一挂板设置于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感应器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挂板上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感应器本体靠近所述第一挂板的一侧设置有挂杆,所述第一挂杆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卡接于所述第一挂板,以将所述感应器本体限制于预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一挂板和所述感应器本体相对的两个侧面,其中一者设置有导轨,另一者设置有与所述导轨形状相匹配的导槽,所述导轨插接于与所述导槽并与所述导槽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挂板,所述第二挂板设置于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感应器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挂板靠近所述第一挂板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挂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卡接于所述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单元包括第一伸缩杆和套设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外周侧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一弹性件均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底座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贯穿自身厚度的第二通孔;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移动部、第二移动部、驱动杆以及固定部,所述第一移动部设置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感应器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移动部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具有预定长度,所述第一移动部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块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侧的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感应器本体的一侧,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固定部活动连接,且转动所述驱动杆,所述第二移动部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移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部的同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二移动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单元,所述第二弹性单元包括第二伸缩杆和套设与所述第二伸缩杆外周侧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第二移动部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第二移动部的一侧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感应器本体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仓的壁体滑动连接。
CN202120874867.5U 2021-04-26 2021-04-26 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 Active CN2158072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4867.5U CN215807238U (zh) 2021-04-26 2021-04-26 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4867.5U CN215807238U (zh) 2021-04-26 2021-04-26 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07238U true CN215807238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71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74867.5U Active CN215807238U (zh) 2021-04-26 2021-04-26 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072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40876U (zh) 一种网络监控摄像头安装平台
CN210839188U (zh) 一种电机减震安装座
CN215807238U (zh) 监控感应器固定装置
CN21790398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缆保护管
CN215892744U (zh) 一种可进行水平度自检测的高精度空调安装架
CN214658082U (zh) 一种建筑装饰幕墙固定装置
CN213333443U (zh) 一种建筑测量用水准仪
CN212338836U (zh) 一种爆破振动传感器固定装置
CN213477152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钢结构支撑座
CN211821274U (zh) 滑动式抗震支吊架
CN210979161U (zh) 一种信息化设备用底座
CN220032640U (zh) 一种用于压送罐的固定装置
CN219535492U (zh) 一种拼接式电缆托架
CN215491811U (zh) 夹具及测量系统
CN212889868U (zh) 一种具有电量显示功能的仪表盘
CN213671907U (zh) 一种汽车支架多头打孔机
CN220581488U (zh) 一种带有限位功能的槽钢底座
CN214053754U (zh) 一种钢结构打孔用高精度定位组件
CN209750383U (zh) 水平调平工具
CN220707557U (zh) 一种空调安装架
CN211417231U (zh) 用于贮气筒的支架
CN219006561U (zh) 一种安防施工钻孔装置
CN217208756U (zh) 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定位测量装置
CN215173525U (zh) 一种动力环境监控的调节装置
CN211543417U (zh) 一种加固笔记本车载安装架高度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