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05329U - 一种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05329U
CN215805329U CN202122253069.3U CN202122253069U CN215805329U CN 215805329 U CN215805329 U CN 215805329U CN 202122253069 U CN202122253069 U CN 202122253069U CN 215805329 U CN215805329 U CN 215805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outlet
plate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530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hle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hle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hle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hle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530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05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05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05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包括壳体、风道和叶轮;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风道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风道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其中,在所述壳体中还设置有风门装置,所述风门装置包括风门和驱动机构;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风门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在所述第二出风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风门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机,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一个风门移动,即可交替控制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的开关,操作简单,方便出风方向的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浴室的吊顶上会安装风机或浴霸来实现浴室通风、供暖。现有的风机或浴霸具有向室内供风的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与外界换气的换气口(第二出风口),在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中分别设置有单独的阀门,以单独控制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开关。当需要开启第一出风口时,需要使得第一出风口的阀门开启,并需要使得第二出风口中的阀门保持关闭;当需要开启第二出风口时,需要使得第二出风口的阀门开启,并需要使得第一出风口中的阀门保持关闭,结构复杂,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风机,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一个风门移动,即可交替控制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风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风道和设置在所述风道中的叶轮;
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所述风道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风道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其中,在所述壳体中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开关的风门装置;
所述风门装置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交替开关的风门和用于驱动所述风门在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转换的驱动机构;
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风门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
在所述第二出风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风门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板和与所述第一侧板相接且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延伸的第二侧板;
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
所述风门可旋转地装配在所述壳体中,且能够交替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处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马达和由所述马达驱动的传动齿轮;
所述风门包括弧形的风门板和设置在所述风门板上的弧形齿条;
所述弧形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之间具有第一隔板;
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为连通所述风道的所述出风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隔板的另一侧为连通所述风道的所述出风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通道;
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风门板密封所述第二通道;
在所述第二出风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风门板密封所述第一通道。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通道形成在所述风道的风道壳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
所述风道中处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具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
所述风门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
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风门板与所述第一隔板接触,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隔板接触;
在所述第二出风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风门板与所述第一隔板接触,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风道壳接触。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风门板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风口中设置有加热器。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风口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部且用于向侧部平吹风的侧部出风口。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出风口为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与外界换气的换气口。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风机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叶轮的电机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机,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一个风门移动,即可交替控制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的开关,操作简单,方便出风方向的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第一出风口处于开启状态,第二出风口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第二出风口处于开启状态,第一出风口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风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出风口处于关闭状态时,风门板挡住第一通道时的示意图;
图5为第二出风口处于关闭状态时,风门板挡住第二通道时的示意图;
图6为控制器、叶轮的电机及马达的信号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中的风道2和设置在风道2中的叶轮3。
壳体1具有进风口13、第一出风口14和第二出风口15。
风道2的进风端与进风口13连通,风道2的出风端与第一出风口14和第二出风口15连通。
其中,在壳体1中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出风口14和第二出风口15开关的风门装置4。
风门装置4包括用于控制第一出风口14与第二出风口15交替开关的风门41和用于驱动风门41在第一出风口14与第二出风口15之间转换的驱动机构42。
在第一出风口14处于开启状态时,风门41关闭第二出风口15。
在第二出风口15处于开启状态时,风门41关闭第一出风口1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机包括壳体1、风道2、叶轮3和风门装置4。
风道2设置在壳体1中。风道2可为蜗壳。壳体1上具有进风口13、第一出风口14和第二出风口15。第一出风口14用于向室内吹风。第二出风口15用于向室外吹风,以实现换气。
进风口13、第一出风口14和第二出风口15在壳体1上间隔布置。风道2的进风端与进风口13连通,用于向风道2中进风。风道2的出风端同时与第一出风口14和第二出风口15连通。当第二出风口15关闭时,风从第一出风口14吹出。当第一出风口14关闭时,风从第二出风口15吹出。
叶轮3安装在风道2中,为风道2中的气流流动提供动力。
风门装置4安装在壳体1中。风门装置4包括风门41和驱动机构42。风门41活动地安装在壳体1中,风门41用于控制第一出风口14与第二出风口15交替开关。驱动机构42安装在壳体1中,驱动机构42用于驱动风门41在第一出风口14与第二出风口15之间转换。
风门41可在壳体1中滑动或转动,从而能够在第一出风口14与第二出风口15之间转换。驱动机构42可为伸缩驱动机构或电机驱动机构,其输出端与风门41连接,可以驱动风门41在第一出风口14与第二出风口15之间转换。
常态时,风门41要么关闭第一出风口14,要么关闭第二出风口15。
当需要第一出风口14向室内供风时,驱动机构42驱使风门41离开第一出风口14,并移动到第二出风口15处,进而关闭第二出风口15。
当需要第二出风口14换气时,驱动机构42驱使风门41离开第二出风口15,并移动到第一出风口14处,进而关闭第一出风口1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机,通过驱动机构42驱动一个风门41移动,即可交替控制第一出风口14与第二出风口15的开关,操作简单,方便出风方向的切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壳体1包括第一侧板11和与第一侧板11相接且朝向第一侧板11的一侧延伸的第二侧板12。
第一出风口14设置在第一侧板11上,第二出风口15设置在第二侧板12上。
风门41可旋转地装配在壳体1中,且能够交替关闭第一出风口14和第二出风口15。
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4与第二出风口15的出风方向不同,呈一定角度布置。风门41能够以旋转的方式在第一出风口14和第二出风口15之间转换,以交替关闭第一出风口14和第二出风口15。
具体地,壳体1包括有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第二侧板12处于第一侧板11的一侧。第一出风口14设置在第一侧板11上,第二出风口15设置在第二侧板12上。
风门41可旋转地装配在壳体1中,驱动机构42用于驱动风门41旋转,以在第一出风口14和第二出风口15之间转换,从而交替关闭第一出风口14和第二出风口15。
交替关闭第一出风口14和第二出风口15是指:当风门41关闭第一出风口14时,第二出风口15开启;当风门41关闭第二出风口15时,第一出风口15开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驱动机构42处于第一出风口14与第二出风口15之间,驱动机构42包括马达421和由马达421驱动的传动齿轮422。
风门41包括弧形的风门板411和设置在风门板411上的弧形齿条412。弧形齿条412与传动齿轮422啮合。
本实施例中,风门41包括风门板411和弧形齿条412。风门板411呈弧形。风门板411朝向风道2的出风端弯曲。弧形齿条412设置在风门板411背对风道2的出风端的一侧。风门板411也可通过支架等安装在壳体1中,风门板411与支架滑动连接。风门板411能够在壳体1中旋转或摆动,以交替关闭第一出风口14和第二出风口15。
驱动机构42包括马达421和传动齿轮422,传动齿轮422安装在马达421的输出轴上。驱动机构42处于第一出风口14和第二出风口15之间。弧形齿条412与传动齿轮422啮合。马达421为能够正反转的电机。
马达421固定安装在壳体1中。传动齿轮422可直接安装在马达421的输出轴上,传动齿轮422也可通过传动齿轮组与马达421的输出轴连接。
当马达421正向转动时,带动传动齿轮411转动,并驱使弧形齿条412带动风门板411朝向第二出风口15移动,从而关闭第二出风口15。当马达421反向转动时,带动传动齿轮411转动,并驱使弧形齿条412,带动风门板411朝向第一出风口14移动,从而关闭第一出风口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4-5所示,第一出风口14与第二出风口15之间具有第一隔板16。
第一隔板16的一侧为连通风道2的出风端与第一出风口14的第一通道18,第一隔板16的另一侧为连通风道2的出风端与第二出风口15的第二通道19。
在第一出风口14处于开启状态时,风门板411密封第二通道19。
在第二出风口15处于开启状态时,风门板411密封第一通道18。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出风口14与第二出风口15之间设置第一隔板16。第一隔板16的一侧为第一通道18,第一隔板16的另一侧为第二通道19。第一通道18连通风道2的出风端与第一出风口14。第二通道19连通风道2的出风端与第二出风口15。在第一出风口14处于开启状态时,风门板411密封第二通道19,关闭第二出风口15。在第二出风口15处于开启状态时,风门板411密封第一通道18,关闭第一出风口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4-5所示,第一通道18形成在风道2的风道壳21与第一隔板16之间。
风道2中处于第一隔板16的一侧具有第二隔板17,第二通道19形成在第二隔板17与第一隔板16之间。
风门板41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板413和第二限位板414。
在第一出风口14处于开启状态时,风门板411与第一隔板16接触,第二限位板414与第二隔板17接触。
在第二出风口15处于开启状态时,风门板411与第一隔板16接触,第一限位板413与风道壳21接触。
本实施例中,风道壳21与第一隔板16之间的通道为第一通道18,第二隔板17与第一隔板16之间的通道为第二通道19。风门板41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板413和第二限位板414,第一限位板413处于风门板411上朝向风道壳21的一端,第二限位板414设置在风门板411上朝向第二隔板17的一端。在第一出风口14处于开启状态时,风门板411与第一隔板16接触,第二限位板414与第二隔板17接触,从而关闭第二通道19。在第二出风口15处于开启状态时,风门板411与第一隔板16接触,第一限位板413与风道壳21接触,从而关闭第一通道18。
根据需要,可在风道壳21及第二隔板17上分别设置位置传感器。当第一限位板413与风道壳21接触时,位置传感器向控制器6发出信号,控制器控制马达421停止运转。当第二限位板414与第二隔板17接触时,位置传感器向控制器6发出信号,控制器控制马达421停止运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板413、第二限位板414与风门板411一体成型,便于加工成型,结构强度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出风口14中设置有加热器5,用于对经过第一出风口14的空气加热,形成暖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4为设置在壳体1的侧部且用于向侧部平吹风的侧部出风口。在将风机安装在浴室的吊顶上后,第一出风口14朝向侧部水平吹风,避免向下直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15为设置在壳体1上用于与外界换气的换气口,用于将浴室中的潮湿空气排出室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风机还包括控制器6。叶轮3的电机7与控制器6信号连接,驱动机构42与控制器6信号连接。
本实施例中,可通过控制器6自动控制电机7和驱动机构42,也可采用遥控器操作。电机7可驱动叶轮3正向转动或逆向转动。
当需要开启第一出风口14时,叶轮3的电机7和驱动机构42的马达421自动运转,叶轮3转动,风门41关闭第二出风口15,室内空气经进风口13进入风道2,然后经第一出风口14排出。当需要开启第二出风口15时,叶轮3的电机7和驱动机构42的马达421自动运转,叶轮3转动,风门41关闭第一出风口14,室内空气经进风口13进入风道2,然后经第二出风口15排出。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风道和设置在所述风道中的叶轮;
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所述风道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风道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其中,在所述壳体中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开关的风门装置;
所述风门装置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交替开关的风门和用于驱动所述风门在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转换的驱动机构;
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风门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
在所述第二出风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风门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板和与所述第一侧板相接且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延伸的第二侧板;
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
所述风门可旋转地装配在所述壳体中,且能够交替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处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马达和由所述马达驱动的传动齿轮;
所述风门包括弧形的风门板和设置在所述风门板上的弧形齿条;
所述弧形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之间具有第一隔板;
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为连通所述风道的所述出风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隔板的另一侧为连通所述风道的所述出风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通道;
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风门板密封所述第二通道;
在所述第二出风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风门板密封所述第一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形成在所述风道的风道壳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
所述风道中处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具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
所述风门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
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风门板与所述第一隔板接触,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隔板接触;
在所述第二出风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风门板与所述第一隔板接触,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风道壳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风门板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中设置有加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部且用于向侧部平吹风的侧部出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为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与外界换气的换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叶轮的电机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CN202122253069.3U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风机 Active CN215805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3069.3U CN215805329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3069.3U CN215805329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05329U true CN215805329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63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53069.3U Active CN215805329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05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9074B (zh) 空调器
CN106225070B (zh) 风管机
WO2006006623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KR101191417B1 (ko) 다방향 토출형 에어컨
WO2006006622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KR101628317B1 (ko) 열회수형환기장치
CN216814501U (zh) 新风机
WO2010143378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WO2012127662A1 (ja) 浴室乾燥機
CN215805329U (zh) 一种风机
CN110360654A (zh) 一种上下出风柜式空调器
KR20070019195A (ko) 공기조화기의 풍향조절장치
JP5131085B2 (ja) 床置型空気調和機
KR20160049185A (ko) 힌지형 전동댐퍼
JP4372698B2 (ja) 天井埋込型の熱交換換気装置
CN212431036U (zh) 一种单风机分区取暖器
WO2020113699A1 (zh) 壁挂式静音自动换风机
KR101443631B1 (ko) 덕트형 공기조화기
CN221279534U (zh) 一种浴霸
CN213713549U (zh) 由风门切换气流流向的取暖器
KR100661839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14664700U (zh) 一种浴霸换气结构及大通量双风机浴霸
WO2022237499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0749006B (zh) 一种吊扇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20771377U (zh) 一种新风取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