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03576U - 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及立体车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及立体车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03576U
CN215803576U CN202121521965.7U CN202121521965U CN215803576U CN 215803576 U CN215803576 U CN 215803576U CN 202121521965 U CN202121521965 U CN 202121521965U CN 215803576 U CN215803576 U CN 215803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fixed
platform
rotat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219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金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ngh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ngh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ngh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ngh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219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03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03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035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及立体车库,该系统包括固定组架、升降组架、旋转组架和控制电机,固定组架的底端固定于基坑的底部地面,固定组架的高度低于基坑的深度;升降组架包括多个升降导柱和升降平台,多个升降导柱的底端分别固定在固定组架的两个侧端,垂直于基坑的底部地面,升降平台设在多个升降导柱之间,与多个升降导柱连接,升降平台可相对于多个升降导柱升降活动;旋转组架包括旋转平台和固定在升降平台上的旋转机组,旋转平台与旋转机组连接,且可相对于旋转机组旋转活动;控制电机与升降平台和旋转平台驱动连接。在该设计中,可以控制升降、旋转平台与车辆的驶出或驶入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从而便于驾驶员停车。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及立体车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及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目前,在立体车库中,采用常规的梳齿塔库的旋转台轨道进行升降时,容易使得升降旋转台与地面存在落差,不平齐,不便于驾驶员停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及立体车库,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升降旋转台与地面存在不平齐的问题,以便于驾驶员停车。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包括:
固定组架,所述固定组架的底端固定于基坑的底部地面,所述固定组架的高度低于所述基坑的深度;
升降组架,所述升降组架包括多个升降导柱和升降平台,多个所述升降导柱的底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组架的两个侧端,所述升降导柱垂直于所述底部地面,所述升降平台设在多个所述升降导柱之间,与多个所述升降导柱连接,所述升降平台可相对于多个所述升降导柱升降活动;
旋转组架,所述旋转组架包括旋转平台和旋转机组,所述旋转机组固定在所述升降平台上,所述旋转平台与所述旋转机组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旋转机组旋转活动;
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与所述升降平台和所述旋转平台驱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组架包括两个固定子组架和顶部支架平台,两个所述固定子组架分别位于所述基坑的两侧,所述固定子组架包括底部支架和固定支架,所述底部支架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底部地面,所述固定支架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底部支架的顶端,所述固定支架的顶端位于所述基坑的顶部地面所处的水平面的下方;
所述升降导柱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朝向所述基坑的侧面的第一侧端;
所述顶部支架平台的一侧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背离所述第一侧端的第二侧端。
可选地,所述升降组架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升降平台的两侧的多个升降轨柱和多个升降导套,多个所述升降导套一一对应的套入多个所述升降轨柱,所述升降导套可相对于所述升降轨柱升降活动;
所述升降轨柱设在所述第二侧端外,所述升降轨柱的一端穿过所述顶部支架平台与所述底部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导套的一端与所述升降平台的底端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子组架还包括支撑柱;
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升降轨柱之间,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部支架的顶端,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顶部支架平台的底端;
所述升降导套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支撑柱升降活动。
可选地,所述升降轨柱的外侧设有齿纹,所述升降导套的内侧设有齿纹;
所述升降轨柱和所述升降导套通过齿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部支架和所述固定支架为凹型结构,所述底部支架和所述固定支架的底端为开口端,所述底部支架和所述固定支架的顶端为封口端,所述升降导套为L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控制电机包括升降控制电机和旋转控制电机,所述升降控制电机与所述升降平台驱动连接,所述旋转控制电机与所述旋转平台驱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升降控制电机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升降支撑臂,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支撑臂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升降支撑臂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升降导套与所述升降轨柱驱动连接,所述升降支撑臂为可伸缩结构;
所述旋转控制电机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旋转支撑臂,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顶部支架平台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支撑臂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支撑臂为可伸缩、旋转结构。
可选地,所述旋转平台设有多个卡件,所述旋转机组设有多个卡口;
所述旋转平台和所述旋转机组之间通过多个所述卡件中的至少部分所述卡件和多个所述卡扣中的至少部分所述卡扣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立体车库,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设计的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包括固定组架、升降组架、旋转组架和控制电机,固定组架的底端固定于基坑的底部地面,固定组架的高度可以低于基坑的深度;升降组架可以包括多个升降导柱和升降平台,多个升降导柱的底端可以分别固定在固定组架的两个侧端,升降导柱可以垂直于基坑的底部地面,升降平台可以设在多个升降导柱之间,与多个升降导柱连接,升降平台可相对于多个升降导柱升降活动;旋转组架可以包括旋转平台和旋转机组,旋转机组可以固定在升降平台上,旋转平台可以与旋转机组连接,且可相对于旋转机组旋转活动;控制电机可以与升降平台和旋转平台驱动连接。在该设计中,当需要对车辆需要在立体车库停车或者驶出立体车库时,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可以控制升降、旋转平台与车辆的驶出或驶入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使得升降、旋转平台与车辆的驶出或驶入地面平齐,且还可以控制的车辆的旋转方向,从而便于驾驶员停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的架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的架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的架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转机组与升降平台连接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控制升降、旋转平台的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转控制电机与旋转组架连接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的架构正视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的架构侧视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多个”是指包含至少两个。
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比如,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仅是为了区分这两个支撑柱。
可选地,如图1-4所示,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可以包括固定组架1、升降组架2、旋转组架3和控制电机4,固定组架1的底端可以固定于基坑100的底部地面。其中,固定组架1的高度可以低于基坑100的深度H。
可选地,如图1-4所示,升降组架2可以包括多个升降导柱21和升降平台22。其中,多个升降导柱21的底端可以分别固定在固定组架1的两个侧端,升降导柱21可以垂直于基坑100的底部地面。升降平台22可以设在多个升降导柱21之间,与多个升降导柱21连接。升降平台22可相对于多个升降导柱21升降活动。
可选地,如图1-4所示,旋转组架3可以包括旋转平台31和旋转机组32。其中,旋转机组32可以固定在升降平台22上,旋转平台31可以与旋转机组32连接,且可相对于旋转机组32旋转活动。
可选地,如图1-4所示,控制电机4可以与升降平台22和旋转平台31驱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如下:
当需要对车辆需要在立体车库停车或者驶出立体车库时,车辆可以驶入升降平台22,且位于旋转平台31的上方。
结合图1-5所示,首先,控制电机4可以控制升降平台22上升,可以带动旋转平台31一起上升和车辆,直至升降平台22高于基坑100的顶部地面,且升降平台22与基坑100的顶部地面之间的距离h达到第一预设距离(例如300mm)为止。然后,控制电机4可以确定旋转平台31的旋转方向,并基于旋转方向控制旋转平台31相对于旋转机组32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预设角度,带动车辆调整驶入方向或驶出方向。比如,当旋转方向为向正左方旋转即车辆需要向左驶出或驶入时,控制电机4可以基于旋转方向控制旋转平台31相对于旋转机组32逆时针旋转90度。或者,当旋转方向为向正后方旋转即车辆需要向后驶出或驶入时,控制电机4可以基于旋转方向控制旋转平台31相对于旋转机组32逆时针或者瞬时针旋转180度。之后,控制电机4可以控制升降平台22下降,可以带动旋转平台31一起下降,直至升降平台22与车辆的驶出地面或驶入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为止,便于驾驶员驾驶车辆驶出立体车库或者驶入立体车库中的停车位。其中,图5以车辆的驶出地面或驶入地面与基坑100的顶部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为例。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距离和预设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可以控制升降、旋转平台与车辆的驶出或驶入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使得升降、旋转平台与车辆的驶出或驶入地面平齐,且还可以控制车辆的旋转方向,从而可以便于驾驶员停车。
可选地,结合图1-3所示,固定组架1可以包括两个固定子组架11和顶部支架平台12。其中,两个固定子组架11可以分别位于基坑100的两侧。固定子组架11可以包括底部支架111和固定支架112,底部支架111的底端可以固定于基坑100的底部地面,固定支架112的底端可以固定于底部支架111的顶端,固定支架112的顶端可以位于基坑100的顶部地面所处的水平面的下方,可以在满足在支撑升降平台22和旋转平台31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升降平台22和旋转平台31可以与基坑100的顶部地面平齐,进一步的,可以便于驾驶员停车。
具体地,结合图1-3所示,底部支架111和固定支架112可以为凹型结构,底部支架111和固定支架112的底端为开口端,底部支架111和固定支架112的顶端为封口端。
具体地,结合图1-3所示,升降导柱21的底端可以固定在固定支架112朝向基坑100的侧面的第一侧端。顶部支架平台12的一侧端可以固定在固定支架112背离第一侧端的第二侧端,可以满足升降平台22和旋转平台31相对于基坑100的顶部地面作升降活动,可以满足升降平台和旋转平台与不同驶出或驶入地面平齐的需求,进一步的,可以便于驾驶员停车。
可选地,结合图1-3、8所示,升降导柱21可以包括固定导柱211和活动组件212,活动组件212可以设在固定导柱211内,且可相对于固定导柱211升降活动,固定导柱211的底端可以固定在固定支架212的第一侧端。
可选地,结合图1-3、8所示,活动组件212可以包括两个对应设置的滑轮2121、吊轴2122、吊柱2123、固定轴线2124和滑轮轴线2125。吊轴2122可以包括连接杆21221和U型件21222。其中,连接杆21221的一端可以通过固定轴线2124与立体车库的顶部建筑实体连接,连接杆21221的另一端可以与一个滑轮2121固定连接。U型件21222可以固定在连接杆21221的另一端,且U型件21222的开口端可以朝向与连接杆21221连接的滑轮2121。滑轮轴线2125的两端穿过两个滑轮2121分别与U型件21222的开口端的两端固定连接,形成环形轴线。吊柱2123可以固定在环形轴线的中间部位。升降平台22的一侧端可以与吊柱2123固定连接。
可选地,结合图1-8所示,可以通过三角支架200将固定导柱211固定在基坑100的侧端,可以稳定固定导柱211。具体地,如图8所示,三角支架200的顶架可以与基坑100的顶部地面处于同一水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吊机拉伸固定轴线2124配合,可以支持升降平台进行升降,且可以实现在升降平台停止升降活动时,稳定升降平台的目的。
可选地,结合图1-3所示,升降组架2还包括分别位于升降平台22的两侧的多个升降轨柱23和多个升降导套24。其中,多个升降导套24可以一一对应的套入多个升降轨柱23,升降导套24可相对于升降轨柱23升降活动。升降轨柱23可以设在固定支架112的第二侧端外,升降轨柱23的一端可以穿过顶部支架平台12与底部支架111的顶端固定连接。升降导套23的一端可以与升降平台22的底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升降轨柱和升降导套,可以便于升降平台升降的同时,还可以在升降平台停止升降活动时,增强升降平台的稳定性。
可选地,结合图1-3所示,固定子组架11还包括支撑柱113。其中,支撑柱113可以位于固定支架112和升降轨柱23之间,支撑柱113的一端可以固定在底部支架111的顶端,支撑柱113的另一端可以固定在顶部支架平台12的底端。升降导套24的另一端可以与支撑柱113连接,且可相对于支撑柱113升降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在支撑柱,可以在支撑顶部支架平台的同时,还可以在升降平台停止升降活动时,增强升降平台的稳定性。
具体地,结合图1-3所示,升降轨柱23的外侧可以设有齿纹,升降导套24的内侧可以设有齿纹。其中,升降轨柱23和升降导套24可以通过齿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在升降轨柱的外侧、升降导套的内侧设置齿纹,可以在支持升降平台升降的同时,还以在升降平台停止升降活动时,进一步增强升降平台的稳定性。
具体地,结合图1-3所示,升降导套24可以为L型结构,便于与支撑柱113连接。
可选地,结合图1-3所示,控制电机4可以包括升降控制电机41和旋转控制电机42。其中,升降控制电机41可以与升降平台22驱动连接,用于控制升降平台22进行升降活动。旋转控制电机42可以与旋转平台31驱动连接,用于控制旋转平台31进行旋转活动。
具体地,结合图1-7所示,升降控制电机4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11和升降支撑臂412。其中,第一驱动电机411的一端可以固定在固定支架112上,第一驱动电机411的另一端可以与升降支撑臂412的一端驱动连接。升降支撑臂412的另一端可以穿过升降导套24与升降轨柱23驱动连接。具体地,升降支撑臂412可以为可伸缩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升降支撑臂相对于升降轨柱升降活动,可以带动升降导套相对于升降轨柱升降活动,从而可以支持升降平台和旋转平台进行升降。
具体地,结合图1-6所示,旋转控制电机42可以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21和旋转支撑臂422。其中,第二驱动电机421的一端可以固定在顶部支架平台12上,第二驱动电机421的另一端可以与旋转支撑臂422的一端驱动连接,旋转支撑臂422的另一端可以与旋转平台31固定连接。具体地,旋转支撑臂422可以为可伸缩、旋转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旋转支撑臂相对于顶部支架平台升降活动,以及驱动旋转支撑臂相对于升降平台旋转活动,可以支持旋转平台随着升降平台一起升降活动,还可以支持旋转平台调整方向,从而可以使得旋转平台与车辆的驶出或驶入地面平齐,且还可以控制的车辆的旋转方向。
具体地,结合图1-6所示,旋转平台31可以设有多个卡件311,旋转机组32可以设有多个卡口321。其中,旋转平台31和旋转机组32之间可以通过多个卡件311中的至少部分卡件311和多个卡扣321中的至少部分卡扣321连接,以支持旋转平台31相对于旋转机组32旋转任意角度。示例性的,当旋转平台31和旋转机组32之间通过全部卡件311和全部卡扣321连接时,旋转平台31和旋转机组32平行。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包括固定组架、升降组架、旋转组架和控制电机,固定组架的底端固定于基坑的底部地面,固定组架的高度可以低于基坑的深度;升降组架可以包括多个升降导柱和升降平台,多个升降导柱的底端可以分别固定在固定组架的两个侧端,升降导柱可以垂直于基坑的底部地面,升降平台可以设在多个升降导柱之间,与多个升降导柱连接,升降平台可相对于多个升降导柱升降活动;旋转组架可以包括旋转平台和旋转机组,旋转机组可以固定在升降平台上,旋转平台可以与旋转机组连接,且可相对于旋转机组旋转活动;控制电机可以与升降平台和旋转平台驱动连接。在该设计中,当需要对车辆需要在立体车库停车或者驶出立体车库时,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可以控制升降、旋转平台与车辆的驶出或驶入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使得升降、旋转平台与车辆的驶出或驶入地面平齐,且还可以控制的车辆的旋转方向,从而便于驾驶员停车。
基于同一构思下,本实用新型新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立体车库,该立体车库可以包括上述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
由于该立体车库是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在相同构思下提出的。因此,前述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的具体实施例同样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通过前述对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的实施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组架,所述固定组架的底端固定于基坑的底部地面,所述固定组架的高度低于所述基坑的深度;
升降组架,所述升降组架包括多个升降导柱和升降平台,多个所述升降导柱的底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组架的两个侧端,所述升降导柱垂直于所述底部地面,所述升降平台设在多个所述升降导柱之间,与多个所述升降导柱连接,所述升降平台可相对于多个所述升降导柱升降活动;
旋转组架,所述旋转组架包括旋转平台和旋转机组,所述旋转机组固定在所述升降平台上,所述旋转平台与所述旋转机组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旋转机组旋转活动;
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与所述升降平台和所述旋转平台驱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架包括两个固定子组架和顶部支架平台,两个所述固定子组架分别位于所述基坑的两侧,所述固定子组架包括底部支架和固定支架,所述底部支架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底部地面,所述固定支架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底部支架的顶端,所述固定支架的顶端位于所述基坑的顶部地面所处的水平面的下方;
所述升降导柱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朝向所述基坑的侧面的第一侧端;
所述顶部支架平台的一侧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背离所述第一侧端的第二侧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架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升降平台的两侧的多个升降轨柱和多个升降导套,多个所述升降导套一一对应的套入多个所述升降轨柱,所述升降导套可相对于所述升降轨柱升降活动;
所述升降轨柱设在所述第二侧端外,所述升降轨柱的一端穿过所述顶部支架平台与所述底部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导套的一端与所述升降平台的底端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子组架还包括支撑柱;
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升降轨柱之间,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部支架的顶端,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顶部支架平台的底端;
所述升降导套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支撑柱升降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轨柱的外侧设有齿纹,所述升降导套的内侧设有齿纹;
所述升降轨柱和所述升降导套通过齿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和所述固定支架为凹型结构,所述底部支架和所述固定支架的底端为开口端,所述底部支架和所述固定支架的顶端为封口端,所述升降导套为L型结构。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机包括升降控制电机和旋转控制电机,所述升降控制电机与所述升降平台驱动连接,所述旋转控制电机与所述旋转平台驱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电机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升降支撑臂,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支撑臂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升降支撑臂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升降导套与所述升降轨柱驱动连接,所述升降支撑臂为可伸缩结构;
所述旋转控制电机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旋转支撑臂,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顶部支架平台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支撑臂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支撑臂为可伸缩、旋转结构。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台设有多个卡件,所述旋转机组设有多个卡口;
所述旋转平台和所述旋转机组之间通过多个所述卡件中的至少部分所述卡件和多个所述卡扣中的至少部分所述卡扣连接。
10.一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
CN202121521965.7U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及立体车库 Active CN215803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1965.7U CN215803576U (zh)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及立体车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1965.7U CN215803576U (zh)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及立体车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03576U true CN215803576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79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21965.7U Active CN215803576U (zh)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及立体车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035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03576U (zh) 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及立体车库
CN112343318B (zh) 建筑用防倾斜脚手架
CN214302803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可调式施工挂篮
CN113309394A (zh) 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及立体车库
CN211310729U (zh) 一种升降平台
CN115199023A (zh) 一种吊篮的防坠保护装置
CN110259082B (zh) 电动桥式脚手架
CN214995822U (zh) 一种多功能建筑施工支架
CN206327962U (zh) 输送带卷心内方钢取出架
CN211572798U (zh) 一种树状升降立体车库的升降驱动机构
CN110790202A (zh) 一种升降平台
CN215760318U (zh) 一种简易可移动升降脚手架
CN219261668U (zh)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
CN221053142U (zh) 一种高层建筑物的外爬架
CN221031541U (zh) 一种花篮型钢悬挑架工字钢运输工具
CN218623527U (zh) 一种自升式钢筋房
CN211143699U (zh) 一种便捷型装配式建筑外挂平台
CN211283629U (zh) 一种车门倒置升降机
CN219491651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落地式脚手架
CN114247162B (zh) 一种房子倒塌仿真演艺装置
CN217621212U (zh) 一种模台立起翻转装置
CN214780483U (zh) 基于垂直动力架的导轨升降机
CN219241474U (zh) 一种可移动式钢筋加工棚
CN219012113U (zh) 一种新型吊装式停车结构
CN220519976U (zh) 一种配合alc墙板安装的简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