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8473U - 一种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8473U
CN215778473U CN202121350069.9U CN202121350069U CN215778473U CN 215778473 U CN215778473 U CN 215778473U CN 202121350069 U CN202121350069 U CN 202121350069U CN 215778473 U CN215778473 U CN 215778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bipolar
electrode
cutter head
righ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500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祥
张智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angj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angj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angj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angj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500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8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8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8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属于消化内科手术辅助器械领域,该切开刀自右向左依次包括手柄、三通连接件、外管、圈套器和刀头,刀头连接双极电极,刀头内设有设有注液通孔,三通连接件、注液通孔与设置在外管中的外管第一通孔相连通,可起到注射功能;在外管内设有双极钢丝,双极电极与双极钢丝接触,并连接高频电极,圈套器与中心电极连接。该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在使用过程中,可同时发挥注射、切割和圈套取出等功能,可满足手术过程中的不同需要,无需频繁更换手术器械,有利于病人进行手术,并降低了手术费用;同时使用双极电极,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化内科手术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用于早癌剥离的切开刀有针刀、IT刀(带陶瓷头)、钩刀、三角刀、Flush刀(刀头中设有冲水孔)、啄木鸟刀等。上述切开刀全部都是单极器械,使用单极器械时,需评估病人皮肤,选择合适的部位安装负极板并将极板插头连接至机器,并且在负极板安装时,要求较多,例如:尽量靠近手术部位(但不少于15cm)的平坦的血管丰富的肌肉区;局部皮肤剔除毛发并保持清洁干燥;与手术部位不可左右交叉;电流环路中不能有金属移植物、起搏器、心电图电极;极板的长边接近高频电流的来向。因此实际手术操作过程中操作难度大、风险高。
同时,作为消化道病变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医生在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过程中,为了防止手术过程中造成穿孔,常常需要先进行黏膜下生理盐水的注射来台高病灶的位置,用注射针注射后需要更换黏膜切开刀,在手术过程中注射的生理盐水会随着手术时间而流失,需要重新注射生理盐水这个过程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由于手术中生理盐水流失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增加了手术中穿孔的风险。并且在临床手术中经常遇到需要进行杂交ESD手术的情况,杂交手术时需要使用注射针、圈套器、黏膜切开刀等手术器械,因此,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会频繁更换手术器械,以满足各个手术的不同需要。但是,频繁的手术器械更换,既烦琐又耗时,不利于病人手术。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手术辅助器械进行改进,以满足使用需求,节省手术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自右向左依次包括手柄、外管、圈套器和刀头,手柄包括芯杆和套设在芯杆外部的滑环,外管内部沿着外管的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外管第一通孔和外管第二通孔;
圈套器包括圈套和与圈套固定连接的拉索,刀头内沿着刀头的长度方向设有注液通孔,刀头的尾部通过注液通孔套接在圈套上设有拉索的另一端;外管的左端端部设有第一绝缘环,拉索依次穿设于第一绝缘环内部和外管第一通孔,拉索的右端延伸出外管的右侧;
在第一绝缘环外部套设有双极电极,在外管第二通孔内设有双极钢丝,双极钢丝的左端与双极电极的底部相接触;
在外管的右端端部设有第二绝缘环,在第二绝缘环设有第二绝缘环通孔和左侧通孔,第二绝缘环通孔与外管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左侧通孔与外管第二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拉索至外管第一通孔穿出并进入第二绝缘环通孔中,拉索的右端延伸出第二绝缘环通孔的外侧,并与滑环固定连接;
双极钢丝自外管第二通孔穿出并进入左侧通孔的内部,双极钢丝的右端延伸出左侧通孔的外部,在第二绝缘环外侧设有第一电极插座,第一电极插座与双极钢丝的右端接触,第一电极插座、双极钢丝和双极电极之间电气连接;
在拉索的右端外侧设有第二电极插座,第二电极插座、拉索、圈套和刀头之间电气连接。
进一步地,在外管的右端外部套设有三通连接件,三通连接件的进口与外管垂直,三通连接件的左端出口套设在第二绝缘环的外部,三通连接件的右端出口套设在拉索外部,且在三通连接件的右端出口处拉索的外部套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拉锁的右端外部套设有助推管,助推管的左端穿设于外管第一通孔内部,助推管的右端延伸出外管第一通孔的右端并置于芯杆内部;三通连接件的右端出口套设在助推管的外部,且在三通连接件的右端出口处助推管的外部套设有密封圈;第二电极插座垂直设于助推管的右端,且与助推管相接触。
进一步地,在三通连接件上与进口相反的方向设有第一电极安装座,第一电极安装座与第一电极插座的位置相对应,第一电极插座自第一电极安装座的底部延伸出来。
进一步地,在滑环上与第二电极插座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电极安装座,第二电极插座自第二电极安装座的底部延伸出来。
进一步地,芯杆的左端套设在三通连接件的右端出口外部,芯杆的右端自滑环内部延伸出滑环的右端外部。
进一步地,第一绝缘环的外径、外管第一通孔的内径和双极电极的内径相同,双极电极的外径与外管的外径相同。
进一步地,第二绝缘环为两层阶梯状结构,包括左侧阶梯和右侧阶梯,左侧阶梯的外径大于外管的外径,外管的外径大于右侧阶梯的外径,第二绝缘通孔贯穿设于第二绝缘环上两层阶梯状结构的中心,左侧通孔贯穿设于左侧阶梯上,第一电极插座垂直设于右侧阶梯外侧。
进一步地,外管第一通孔和外管第二通孔并列平行设置,外管第一通孔的内径大于外管第二通孔的内径。
进一步地,刀头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刀头和第二刀头,第一刀头和第二刀头均为圆筒形结构,第一刀头的外径小于第二刀头的外径,第一刀头和第二刀头内部的通孔构成了注液通孔,第二刀头套接在圈套上。在第一刀头的外侧壁表面与内侧壁表面均涂覆有防粘连涂层,具体为氧化钛,可防止切割过程中与病灶部位的粘连;在第二刀头的外侧壁表面与内侧壁表面均涂覆有绝缘材料,具体为派瑞林,可提高手术过程中的用电安全性。
其中,所述第一绝缘环和第二绝缘环的材质均为陶瓷。
该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在使用时,刀头可对病灶区域进行切割,切割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随时通过三通连接件的进口注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依次通过外管第一通孔和刀头注液通孔后,进入病灶从而抬高病灶位置,以便于切割;切割完成后,利用圈套器可取出切割后的病灶组织,可同时实现切割、注射和圈套取出功能,功能多样,使用过程中无需频繁更换手术器械。
与现有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在使用过程中,可同时发挥注射、切割和圈套取出等功能,可满足手术过程中的不同需要,无需频繁更换手术器械,有利于病人进行手术,同时降低了手术费用;
(2)本实用新型的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采用双极电极,使用过程中避免了单极电极的高频电流操作风险,使用更加安全;
(3)本实用新型的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中在高频电极和中心电极位置处均设有陶瓷绝缘环,提高了电气安全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中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1中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的圈套器和刀头部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实施例1中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的外管左侧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实施例1中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的手柄部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实施例1中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的手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手柄;2-外管;3-圈套器;4-刀头;41-第一刀头;42-第二刀头;11-芯杆;12-滑环;21-外管第一通孔;22-外管第二通孔;31-圈套;32-拉索;5-第一绝缘环;6-双极电极;7-双极钢丝;8-第二绝缘环;81-左侧阶梯;82-右侧阶梯;9-第一电极插座;10-第二电极插座;13-助推管;14-三通连接件;15-密封圈;91-第一电极安装座;101-第二电极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5给出了一种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的整体及局部结构示意图。
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自右向左依次包括手柄1、外管2、圈套器3和刀头4,手柄1包括芯杆11和套设在芯杆11外部的滑环12,滑环12可沿芯杆11左右滑动。
外管2内部沿着外管2的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外管第一通孔21和外管第二通孔22,外管第一通孔21和外管第二通孔22并列平行设置,外管第一通孔21的内径大于外管第二通孔22的内径。
圈套器3包括圈套31和与圈套31固定连接的拉索32,刀头4内沿着刀头4的长度方向设有注液通孔,刀头4的尾部通过注液通孔套接在圈套31上连接有拉索32的另一端,拉索32自外管2的左侧进入并贯穿设于外管第一通孔21内,拉锁32的右端延伸出外管2的右侧外部并与滑环12固定连接。
刀头4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刀头41和第二刀头42,第一刀头41和第二刀头42均为圆筒形结构,第一刀头41的外径小于第二刀头42的外径,第一刀头41和第二刀头42内部的通孔构成了注液通孔,第二刀头42套接在圈套31上。在第一刀头41的外侧壁表面与内侧壁表面均涂覆有防粘连涂层,具体为氧化钛,可防止切割过程中与病灶部位的粘连;在第二刀头42的外侧壁表面与内侧壁表面均涂覆有绝缘材料,具体为派瑞林,可提高手术过程中的用电安全性。
外管2的左端端部设有第一绝缘环5,第一绝缘环5为陶瓷件,拉索32位于第一绝缘环5内部,第一绝缘环5与外管第一通孔31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一绝缘环5的外径等于外管第一通孔21的内径,在第一绝缘环5外部套设有双极电极6,双极电极6的内径等于第一绝缘环5的外径,双极电极6的外径等于外管2的外径,在外管第二通孔22内设有双极钢丝7,双极钢丝7的左端与外管2齐平,且与双极电极6的底部相接触,双极钢丝7的右端延伸出外管第二通孔22的外部。
在外管2的右端端部设有第二绝缘环8,第二绝缘环8也为陶瓷件,第二绝缘环8为两层阶梯状结构,左侧阶梯81的外径大于外管2的外径,外管2的外径大于右侧阶梯82的外径,第二绝缘环8上贯穿两层阶梯状结构的中心设有第二绝缘环通孔,第二绝缘环通孔与外管第一通孔21位置对应且彼此相连通,在左侧阶梯81上异于第二绝缘环通孔的位置处设有左侧通孔,左侧通孔与外管第二通孔22位置对应且彼此相连通,双极钢丝7自外管第二通孔22穿出并进入左侧通孔的内部,双极钢丝7的右端延伸出左侧阶梯81的外部;在右侧阶梯82外侧上垂直于右侧阶梯82设有第一电极插座9,第一电极插座9与双极钢丝7的右端相接触。
拉锁32的右侧外部套设有助推管13,助推管13的左端穿设于外管第一通孔21内部,助推管13的右端延伸出外管第一通孔21的右端并置于芯杆11内部;在外管2右端与芯杆11左端之间的第二绝缘环8和助推管13的外部套设有三通连接件14,三通连接件14的进口与外管2垂直,三通连接件14的左端出口套设在第二绝缘环8的外部;三通连接件14的左端出口、第二绝缘环通孔、外管第一通孔21、第一绝缘环通孔、双极电极6通孔与设置在刀头4中的注液通孔相连通,液体自三通连接件14注入后,可自注液通孔中注入至病灶部位,起到注液的目的;三通连接件14的右端出口套设在助推管13外部,且在三通连接件14的右端出口处助推管13的外部套设有密封圈15,用以防止液体从三通连接件14的右端出口处流出。
在三通连接件14上与进口相反的方向设有第一电极安装座91,第一电极安装座91与第一电极插座9的位置相对应,第一电极插座9自第一电极安装座91的底部延伸出来,第一电极插座9连接高频电极;在助推管13的右端垂直于助推管13设有第二电极插座10,第二电极插座10与助推管13相接触,在滑环12上与第二电极插座10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电极安装座101,第二电极插座10自第二电极安装座101的底部延伸出来,第二电极插座10连接中心电极。
芯杆11的左端套设在三通连接件14的右端出口外部,芯杆14的右端自滑环12内部延伸出滑环12的右端外部。
该实施例1中,圈套31、拉锁32、助推管13、刀头4、双极钢丝7均由导电材料制成,外管2、三通连接件14、第一绝缘环5、第二绝缘环8、密封圈15、芯杆11、滑环12均由绝缘材料制成。
该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在使用时,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首先向右拉动滑环12,滑环12带动拉锁32将圈套31收缩进入外管第一通孔21中,将刀头4牵引至手术中待切割区域,并将第一电极插座9和第二电极插座10连接电源;
(2)启动电源,刀头4开始工作对病灶进行切割,在切割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随时通过三通连接件14的进口注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依次通过外管第一通孔21和刀头注液通孔后,进入病灶从而抬高病灶位置,以便于切割;
(3)切割完成后,向左侧推动滑环12,滑环12推动拉锁32将圈套31从外管第一通孔21中伸出并张开,圈套31套于切割后病灶外侧,再向右拉动滑环12,圈套31收缩,可取出病灶组织,然后取出外管2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自右向左依次包括手柄、外管、圈套器和刀头,手柄包括芯杆和套设在芯杆外部的滑环,外管内部沿着外管的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外管第一通孔和外管第二通孔;
圈套器包括圈套和与圈套固定连接的拉索,刀头内沿着刀头的长度方向设有注液通孔,刀头的尾部通过注液通孔套接在圈套上设有拉索的另一端;外管的左端端部设有第一绝缘环,拉索依次穿设于第一绝缘环内部和外管第一通孔,拉索的右端延伸出外管的右侧;
在第一绝缘环外部套设有双极电极,在外管第二通孔内设有双极钢丝,双极钢丝的左端与双极电极的底部相接触;
在外管的右端端部设有第二绝缘环,在第二绝缘环设有第二绝缘环通孔和左侧通孔,第二绝缘环通孔与外管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左侧通孔与外管第二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拉索至外管第一通孔穿出并进入第二绝缘环通孔中,拉索的右端延伸出第二绝缘环通孔的外侧,并与滑环固定连接;
双极钢丝自外管第二通孔穿出并进入左侧通孔的内部,双极钢丝的右端延伸出左侧通孔的外部,在第二绝缘环外侧设有第一电极插座,第一电极插座与双极钢丝的右端接触,第一电极插座、双极钢丝和双极电极之间电气连接;
在拉索的右端外侧设有第二电极插座,第二电极插座、拉索、圈套和刀头之间电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在外管的右端外部套设有三通连接件,三通连接件的进口与外管垂直,三通连接件的左端出口套设在第二绝缘环的外部,三通连接件的右端出口套设在拉索外部,且在三通连接件的右端出口处拉索的外部套设有密封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拉锁的右端外部套设有助推管,助推管的左端穿设于外管第一通孔内部,助推管的右端延伸出外管第一通孔的右端并置于芯杆内部;三通连接件的右端出口套设在助推管的外部,且在三通连接件的右端出口处助推管的外部套设有密封圈;第二电极插座垂直设于助推管的右端,且与助推管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在三通连接件上与进口相反的方向设有第一电极安装座,第一电极安装座与第一电极插座的位置相对应,第一电极插座自第一电极安装座的底部延伸出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在滑环上与第二电极插座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电极安装座,第二电极插座自第二电极安装座的底部延伸出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芯杆的左端套设在三通连接件的右端出口外部,芯杆的右端自滑环内部延伸出滑环的右端外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环的外径、外管第一通孔的内径和双极电极的内径相同,双极电极的外径与外管的外径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第二绝缘环为两层阶梯状结构,包括左侧阶梯和右侧阶梯,左侧阶梯的外径大于外管的外径,外管的外径大于右侧阶梯的外径,第二绝缘通孔贯穿设于第二绝缘环上两层阶梯状结构的中心,左侧通孔贯穿设于左侧阶梯上,第一电极插座垂直设于右侧阶梯外侧。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外管第一通孔和外管第二通孔并列平行设置,外管第一通孔的内径大于外管第二通孔的内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刀头和第二刀头,第二刀头套接在圈套上,第一刀头和第二刀头均为圆筒形结构,第一刀头的外径小于第二刀头的外径,第一刀头和第二刀头内部的通孔构成了注液通孔;在第一刀头的外侧壁表面与内侧壁表面均涂覆有防粘连涂层,在第二刀头的外侧壁表面与内侧壁表面均涂覆有绝缘材料。
CN202121350069.9U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 Active CN215778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0069.9U CN215778473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0069.9U CN215778473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8473U true CN215778473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77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50069.9U Active CN215778473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84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25657A (zh) * 2023-07-06 2023-09-12 陕西西蜀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下等离子消融切割刀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25657A (zh) * 2023-07-06 2023-09-12 陕西西蜀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下等离子消融切割刀
CN116725657B (zh) * 2023-07-06 2024-02-06 陕西西蜀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下等离子消融切割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35996U (ja) 医療用接続装置
CN215778473U (zh) 一种双极多功能黏膜切开刀
WO2022007732A1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高频刀具
CN203861344U (zh) 一种内窥镜用高频刀具
CN111671514A (zh) 一种内窥镜用多功能高频刀具
CN213406254U (zh) 一种内窥镜用多功能高频刀具
CN108814711A (zh) 一种新型黏膜切开刀
CN206167032U (zh) 分段一次性的消融电极
CN113081245A (zh) 一种多功能切开刀
CN209074862U (zh) 内窥镜用电双极圈套器
CN210931791U (zh) 一种多功能高频电刀
CN205181470U (zh) 一种具有新型密封结构的电切镜
CN219000541U (zh) 一种新型等离子双极黏膜切开刀
CN218128736U (zh) 一种带剥离功能的耳内电极
CN211300304U (zh) 一种内窥镜用高频电刀
CN215651487U (zh) 一种手术电刀
CN202397599U (zh) 微创手术用电切镜电极
CN206120437U (zh) 一种双极高频电刀
CN213606844U (zh) 一种电极工作组件及其双极手术电极装置
CN112790856B (zh) 一次性使用带有注射针的粘膜切开刀及使用方法
CN205234632U (zh) 一种内镜用高频电刀
CN213588472U (zh) 一种手术用侧口圆头等离子手术电极
CN209074869U (zh) 一种新型黏膜切开刀
WO2022007734A1 (zh) 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高频电器械
CN217488829U (zh) 一种双极双注液的切割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