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3457U - 一种升降扬声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扬声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3457U
CN215773457U CN202121837887.1U CN202121837887U CN215773457U CN 215773457 U CN215773457 U CN 215773457U CN 202121837887 U CN202121837887 U CN 202121837887U CN 215773457 U CN215773457 U CN 215773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speaker
loudspeaker
slop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378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柏茂
杨冬生
刘柯
杨见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378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3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3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34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升降扬声器机构,其包括:底座,驱动组件,旋转托盘,以及扬声器托盘和设置在扬声器托盘上的扬声器组件;底座上具有容置腔;驱动组件和旋转托盘设置于容置腔内,旋转托盘与底座转动连接,驱动组件与旋转托盘传动连接,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旋转托盘转动,旋转托盘的开口端边缘上设置有升降斜坡;扬声器托盘活动设置于旋转托盘的开口端上,扬声器托盘的边缘具有与升降斜坡滑动连接的支柱;在旋转托盘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时,能够带动支柱及扬声器组件上升至升高位置;在旋转托盘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时,能够带动支柱及扬声器组件回落至降落位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设计的车载扬声器装置,其升降动作灵活、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升降扬声器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声转换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升降扬声器机构。
背景技术
车载扬声器是汽车音响系统中较为重要的一类器件。当在汽车内播放音频时,音频播放的音质和响度均与车载扬声器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所有的声音均是通过车载扬声器发出的,以供人们在车内聆听、欣赏音乐等声音。车载扬声器在使用之前需要安装在车内的指定区域。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车型内的车载扬声器均为静态设计,其被隐藏在车门板或者中控台上。只有当汽车内有音乐或者通话声等声音响起时,人们才能留意到车载扬声器设置的位置。而且,目前静态设计的车载扬声器导致其只能为单面出声,这导致车载扬声器出声的音质和响度等方面都较差一些,无法满足消费者对视听效果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扬声器机构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升降扬声器机构。所述升降扬声器机构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具有容置腔;
驱动组件和旋转托盘,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旋转托盘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旋转托盘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旋转托盘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托盘转动,所述旋转托盘的开口端边缘上设置有升降斜坡;以及,
扬声器托盘和设置在该扬声器托盘上的扬声器组件,所述扬声器托盘活动设置于所述旋转托盘的开口端上,所述扬声器托盘的边缘具有与所述升降斜坡滑动连接的支柱;
在所述旋转托盘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支柱及所述扬声器组件上升至升高位置;在所述旋转托盘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支柱及所述扬声器组件回落至降落位置。
可选地,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升降限位槽,所述支柱活动设置于所述升降限位槽内;
在所述旋转托盘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时,所述升降斜坡推动所述支柱沿所述升降限位槽上升至所述升高位置;在所述旋转托盘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时,所述升降斜坡转离所述升降限位槽所在的位置,所述支柱沿所述升降限位槽回落至所述降落位置;
所述支柱在所述升降限位槽内上升或回落时,所述升降限位槽还用于限制所述支柱发生转动。
可选地,所述容置腔包括第一腔室和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上方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
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旋转托盘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升降限位槽开设在所述第二腔室。
可选地,所述升降斜坡包括坡度相同的第一斜坡段和第二斜坡段;
所述第一斜坡段具有第一升高端和第一降低端,所述第二斜坡段具有第二升高端和第二降低端;所述第一斜坡段的第一升高端与所述第二斜坡段的第二降低端连接,且在连接处形成第一台阶位;所述第一斜坡段的第一降低端与所述第二斜坡段的第二升高端连接,且在连接处形成第二台阶位;
所述支柱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柱在所述扬声器托盘的边缘上呈相对布设,所述扬声器组件在所述降落位置时,两个所述支柱分设在所述第一台阶位处和所述第二台阶位处。
可选地,所述第一斜坡段和所述第二斜坡段上分别设置有滑槽;
各所述支柱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动部。
可选地,所述扬声器托盘的边缘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升降斜坡的坡度相配合的斜坡面,所述扬声器组件在所述降落位置时,所述斜坡面搭载在所述升降斜坡上。
可选地,所述底座与所述扬声器托盘之间通过至少两个弹性元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旋转托盘的底面朝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旋转托盘的底面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与所述通孔配合的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通孔内;
所述旋转托盘的底面上还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传动齿轮位于同侧,所述限位柱从所述传动齿轮中伸出,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配合的旋转限位槽,所述限位柱活动设置于所述旋转限位槽内,在所述旋转托盘转动时,所述限位柱在所述旋转限位槽界定的旋转角度内活动,用以控制所述旋转托盘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可选地,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旋转托盘的底面中央位置;
所述旋转限位槽为弧形凹槽,所述旋转限位槽的两端部为限位端。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旋转蜗杆、一级减速齿轮组和二级减速齿轮组;
所述一级减速齿轮组包括一级减速小齿轮及套设于同一第一传送轴上的一级减速大齿轮;
所述二级减速齿轮组包括二级减速小齿轮及套设于同一第二传送轴上的二级减速大齿轮;
所述电机与所述旋转蜗杆连接,所述旋转蜗杆与所述一级减速大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一级减速小齿轮与所述二级减速大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二级减速小齿轮与所述旋转托盘传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座上具有收容腔,所述驱动电路板嵌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收容腔的敞开面设置有保护盖。
可选地,所述扬声器组件包括扬声器本体,设置在所述扬声器本体上的扬声器压环,与所述扬声器压环相接的扬声器底盖,以及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扬声器底盖上的扬声器顶盖。
可选地,所述的升降扬声器机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部,用以收容所述扬声器托盘和所述扬声器组件。
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容置腔的底座盖。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扬声器机构,其是一种动态设计的扬声器机构,可应用于例如汽车内作为车载扬声器使用,本申请方案中的设计改变了传统车载扬声器隐藏在汽车内的静态设计方式,其使得扬声器组件可随着旋转托盘的转动而升高伸出或者回落,扬声器组件在伸出后可实现多面出声,这有助于提高扬声器组件出声的音质和响度;同时,整个升降运动的动作灵活、稳定,无需复杂的装配关系,可避免出现运动卡死的情况。由于扬声器组件可进行升降,增加了科技感,提升了用户使用的趣味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扬声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扬声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组件升起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扬声器机构结构分解图之一;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扬声器机构结构分解图之二;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扬声器机构结构分解图之三。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托盘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托盘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托盘与驱动组件的装配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11-第一腔室,111-电机定位柱,112-第一传送轴,113-第二传送轴,12-第二腔室,121-升降限位槽,122-旋转限位槽,123-转轴,13-收容腔,131-保护盖;
2-驱动组件,21-电机,22-旋转蜗杆,23-一级减速齿轮组,231-一级减速小齿轮,232-一级减速大齿轮,24-二级减速齿轮组,241-二级减速小齿轮,242-二级减速大齿轮,25-驱动电路板,26-线束;
3-旋转托盘,31-升降斜坡,311-第一斜坡段,312-第二斜坡段,313-第一台阶位,314-第二台阶位,32-传动齿轮,33-通孔,34-限位柱;
4-扬声器托盘,41-支柱,42-斜坡面;
5-扬声器组件,51-扬声器本体,52-扬声器压环,53-扬声器底盖,54-支架,55-扬声器顶盖;
6-弹性元件,7-外壳,8-底座盖。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下面结合图1至图10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扬声器机构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扬声器机构,其可应用于例如汽车等各种类型的车辆内,可其用以提高汽车内饰的高级感和科技感,以迎合消费者更高的要求。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扬声器机构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场景中,并不限于在车辆领域中应用,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升降扬声器机构,如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有:底座1、驱动组件2、旋转托盘3,以及扬声器托盘4和设置在该扬声器托盘4上的扬声器组件5;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底座1上具有容置腔;所述驱动组件2和所述旋转托盘3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其中,所述旋转托盘3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2与所述旋转托盘3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2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托盘3转动,所述旋转托盘3的开口端边缘上设置有升降斜坡31;所述扬声器托盘4活动设置于所述旋转托盘3的开口端上,所述扬声器托盘4的边缘具有与所述升降斜坡31滑动连接的支柱41;在所述旋转托盘3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支柱41及所述扬声器组件5上升至升高位置;在所述旋转托盘3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支柱41及所述扬声器组件5回落至降落位置。
其中,所述旋转托盘3在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转动时可以设定为沿着第一方向进行转动,所述旋转托盘3在由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转动时可以设定为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进行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
例如,所述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所述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又例如,所述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则所述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大多数用户的习惯灵活设置所述旋转托盘3的转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具体方向,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相当于限制了所述旋转托盘3可转动的范围,进而可以控制所述扬声器组件5上升的高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扬声器机构,其是一种动态设计的扬声器机构,可应用于例如汽车内作为车载扬声器使用。本申请方案中的设计改变了传统车载扬声器隐藏在汽车内的静态设计方式,其使得所述扬声器组件5可随着所述旋转托盘3的运动而升高伸出或者回落,所述扬声器组件5在伸出后可以实现多面出声,这有助于提高所述扬声器组件5出声的音质和响度;同时,整个升降运动的动作非常灵活、稳定,无需复杂的装配关系,可避免出现运动卡死的情况。由于所述扬声器组件5可进行升降,增加了科技感,提升了用户使用的趣味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扬声器机构,不仅可应用于例如汽车等车辆中,还可以应于其它场景中。其有助于提高汽车内饰的高级感和科技感,以迎合消费者更高的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扬声器机构,其可以安装在汽车门板或仪表台面板等位置上。在不使用时,所述扬声器组件5可处于所述降落位置并收纳在所述底座1的容置腔内。而在使用时,所述扬声器组件5可上升至所述升高位置并向外伸出。本申请的方案一改传统汽车扬声器隐藏在汽车内的面貌,增加了科技感和仪式感。
例如,在使用时,所述扬声器组件5随着所述旋转托盘3的转动(例如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而上升直至到达所述升高位置,可在其周围增加氛围灯,让用户得到全方位多视角的观感;而在不使用时,所述扬声器组件5可随着所述旋转托盘3的反向转动(例如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而回落至所述降落位置。
又例如,在用户锁车之后,车内断电,所述扬声器组件5可以自行下降。
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升降限位槽121,所述支柱41活动设置于所述升降限位槽121内;在所述旋转托盘3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时,所述升降斜坡31推动所述支柱41沿所述升降限位槽121上升至所述升高位置;在所述旋转托盘3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时,所述升降斜坡31转离所述升降限位槽121所在的位置,所述支柱41沿所述升降限位槽121回落至所述降落位置;所述支柱41在所述升降限位槽121内上升或回落时,所述升降限位槽121还用于限制所述支柱41发生转动。
其中,所述升降限位槽121可收容所述扬声器托盘4上设置的支柱41,所述升降限位槽121除了用于限制所述扬声器组件5的升高位置和降落位置以及对所述支柱41的升降运动进行导向之外,所述升降限位槽121还可用以限制所述支柱41在其内部发生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扬声器托盘4不会跟随所述旋转托盘3一起转动。
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如图4所示,所述容置腔包括第一腔室11和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1上方的第二腔室12,所述第一腔室11与所述第二腔室12相连通;所述驱动组件2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1内,所述旋转托盘3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12内。也即,本申请中设计分隔不同的腔室安装所述驱动组件2和所述旋转托盘3。其中,所述升降限位槽121开设在所述第二腔室12。
其中,所述支柱41例如设置为两个,则所述升降限位槽121也相应的设置为两个。每个所述升降限位槽121用于收容一个所述支柱41。
在此基础上,所述扬声器托盘4上连接的两个支柱41分设在所述容置腔内的两个升降限位槽121之内,每个所述支柱41均可在所在的所述升降限位槽121内进行升降运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8所示,所述升降斜坡31包括坡度相同的第一斜坡段311和第二斜坡段312;其中,所述第一斜坡段311具有第一升高端和第一降低端,所述第二斜坡段312具有第二升高端和第二降低端;所述第一斜坡段311的第一升高端与所述第二斜坡段312的第二降低端连接且在连接处形成第一台阶位313;所述第一斜坡段311的第一降低端与所述第二斜坡段312的第二升高端连接且在连接处形成第二台阶位314。并且,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所述支柱4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柱41在所述扬声器托盘4的边缘上呈相对布设,所述扬声器组件5在所述降落位置时,两个所述支柱41分设在所述第一台阶位313处和所述第二台阶314位处。
其中,在所述旋转托盘3边缘上设计两个坡度相同的斜坡段,即所述第一斜坡段311和所述第二斜坡段312,通过配合两个所述支柱41,可使所述旋转托盘3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非常稳定地推动所述支柱41及所述扬声器组件5进行升降运动。
当所述旋转托盘3边缘上的升降斜坡31转离(所述旋转托盘3由第二位置回到第一位置时)所述升降限位槽121所在的位置时,所述两个支柱41失去了所述升降斜坡31对其的支撑,所述两个支柱41可在重力的作用下分别沿着各自所在的所述升降限位槽121做下降运动直至达到所述降落位置,此时两个所述支柱41可分别落在所述第一台阶位313、所述第二台阶位314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升降斜坡31上设置有滑槽,在所述支柱41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动结构。
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斜坡段311和所述第二斜坡段312上分别设置有滑槽。各所述支柱41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动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所述扬声器托盘4的边缘上设置有与所述升降斜坡31的坡度相配合的斜坡面42,所述扬声器组件5在降落位置时,所述斜坡面42搭载在所述升降斜坡31上。
所述扬声器托盘4边缘上的斜坡面42的斜度/坡度恰好与所述升降斜坡31相匹配。这样,当所述扬声器组件5处于所述降落位置时,所述扬声器托盘4的边缘有一部分(即所述斜坡面42)可与所述旋转托盘3的边缘的升降斜坡31相配合,使所述扬声器托盘4能稳定的支撑在所述旋转托盘3开口端的边缘上。
其中,所述斜坡面42例如可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柱41之间的局部区域。
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底座1与所述扬声器托盘4之间通过至少两个弹性元件6连接。
当所述旋转托盘3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转动时,可推动所述支柱41带着所述扬声器组件5上升至所述升高位置时,此时,所述弹性元件6可发生弹性伸长,同时也能够牵拉住所述扬声器托盘4。
当所述旋转托盘3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转动时,所述支柱41失去所述升降斜坡31对其的支撑,所述支柱41可在自身的重力和所述弹性元件6的拉力作用下带着所述扬声器组件5回落至降落位置,在这一过程中,所述弹性元件6可恢复至自然伸直状态。
并且,所述弹性元件6在所述支柱41及所述扬声器组件5升降运动过程中起到缓冲效果。
其中,所述弹性元件6设置的数量例如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元件6相对于所述扬声器托盘4呈对称设置,这样的设计使得所述扬声器组件5的上升或者下降运动稳定性好。
其中,所述弹性元件6例如为拉力弹簧。
其中,所述弹性元件6的一端与所述扬声器托盘4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元件6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旋转托盘3的底面朝向所述驱动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传动齿轮32,所述传动齿轮32与所述驱动组件2传动连接。这样,所述驱动组件2可以通过所述传动齿轮32带动所述旋转托盘3发生转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旋转托盘3的底面上设置有通孔33,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与所述通孔33相配合的转轴123,所述转轴123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通孔33内;并且,所述旋转托盘3的底面上还设置有限位柱34,所述限位柱34与所述传动齿轮32位于同侧,所述限位柱34从所述传动齿轮32中伸出,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34相配合的旋转限位槽122,所述限位柱34活动设置于所述旋转限位槽122内,在所述旋转托盘3转动的情况下,所述限位柱34在所述旋转限位槽122界定的旋转角度内活动,用以控制所述旋转托盘3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即可控制所述旋转托盘3的转动范围。
其中,所述通孔33例如位于所述旋转托盘3的底面中央位置。
其中,所述通孔33例如为圆孔。
其中,所述旋转限位槽122为弧形凹槽,所述旋转限位槽122的两端部为限位端。所述限位柱34在所述旋转限位槽122内转动时,可从所述旋转限位槽122的一限位端转动到另一限位端。
其中,所述转轴123例如为中空结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托盘3上设置的所述通孔33可与所述底座1上的所述转轴123形成转动配合,所述驱动组件2可驱动所述旋转托盘3围绕所述转轴123转动,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旋转托盘3并非是在所述第二腔室12(属于所述容置腔)内360°转动或者任意转动,而是有一定的转动范围的,这一转动范围由所述限位柱34在所述旋转限位槽122界定的旋转角度而控制。例如通过这一控制,可使所述扬声器组件5升高至设定高度。
也就是说,当所述旋转托盘3在所述驱动组件2的驱动下转动时,其可转动的范围与所述旋转限位槽122的弧度相关。
例如,所述旋转限位槽122弧形凹槽,该弧度对应的角度为145°,这样,所述限位柱34可转动的角度为145°,所述旋转托盘3最大可转动的角度为145°,此时例如可控制所述扬声器组件5上升的高度为20mm。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所述旋转限位槽122的弧度范围,以使所述扬声器组件5可以上升不同的高度。并不限于所述旋转托盘3的转动角度为145°,所述扬声器组件5的上升高度为20mm。
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如图10所示,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电机21、旋转蜗杆22、一级减速齿轮组23和二级减速齿轮组24。其中,所述一级减速齿轮组23包括一级减速小齿轮231及套设于同一第一传送轴112上的一级减速大齿轮232;所述二级减速齿轮组24包括二级减速小齿轮241及套设于同一第二传送轴113上的二级减速大齿轮242。所述电机21与所述旋转蜗杆22连接,所述旋转蜗杆22与所述一级减速大齿轮232传动连接,所述一级减速小齿轮231与所述二级减速大齿轮242传动连接,所述二级减速小齿轮241与所述旋转托盘3传动连接。
所述电机21通电运转,其可带动与之相啮合传动的所述旋转蜗杆22转动,所述旋转蜗杆22带动所述一级减速大齿轮232转动,所述一级减速大齿轮232与所述一级减速小齿轮231同轴连接,所述一级减速小齿轮231与所述一级减速大齿轮232同步转动,所述一级减速小齿轮231带动所述二级减速大齿轮242转动,所述二级减速大齿轮242与所述二级减速小齿轮241同轴连接,所述二级减速小齿轮241随着所述二级减速大齿轮242同步转动,所述二级减速小齿轮241与所述旋转托盘3底部设置的传动齿轮32啮合传动,进而可带动所述传动齿轮32,使得所述旋转托盘3转动。
如图7所示,所述电机21通过电机定位柱111固定。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转动配合可实现所述扬声器组件5的升降运动,并且装配关系简单、可避免出现卡死的情况。
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驱动组件2还包括驱动电路板25,所述驱动电路板25与所述电机21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电路板25例如为PCB或者PBCA。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电路板25例如通过线束26与电机21电连接。
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底座1上具有收容腔13,所述驱动电路板25嵌设于所述收容腔13内,所述收容腔13的敞开面设置有保护盖131。
其中,所述保护盖131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收容腔13上,便于维护、更换内部的所述驱动电路板25。
例如,所述保护盖131可以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收容腔13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件可以为螺钉、螺栓、铆钉等。
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如图6所示,所述扬声器组件5包括扬声器本体51。
并且,如图6所示,所述扬声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扬声器本体51上的扬声器压环52,与所述扬声器压环52相接的扬声器底盖53,以及通过支架54固定在所述扬声器底盖53上的扬声器顶盖55。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所述扬声器组件5中必须包括有扬声器本体51,而上述例子中的扬声器压环52、扬声器底盖53、支架54和扬声器顶盖55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或者不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这些也是车载扬声器组件常用的部件,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所述升降扬声器机构还包括外壳7,所述外壳7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用以收容所述扬声器托盘4和所述扬声器组件5。可以对所述扬声器组件5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其中,所述外壳7与所述底座1可以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
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容置腔的底座盖8。
其中,所述底座盖8可拆卸的与所述底座1连接,其用于封闭所述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以对其中的部件起到保护作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6)

1.一种升降扬声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上具有容置腔;
驱动组件(2)和旋转托盘(3),所述驱动组件(2)和所述旋转托盘(3)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旋转托盘(3)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2)与所述旋转托盘(3)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2)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托盘(3)转动,所述旋转托盘(3)的开口端边缘上设置有升降斜坡(31);以及,
扬声器托盘(4)和设置在该扬声器托盘(4)上的扬声器组件(5),所述扬声器托盘(4)活动设置于所述旋转托盘(3)的开口端上,所述扬声器托盘(4)的边缘具有与所述升降斜坡(31)滑动连接的支柱(41);
在所述旋转托盘(3)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支柱(41)及所述扬声器组件(5)上升至升高位置;在所述旋转托盘(3)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支柱(41)及所述扬声器组件(5)回落至降落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扬声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升降限位槽(121),所述支柱(41)活动设置于所述升降限位槽(121)内;
在所述旋转托盘(3)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时,所述升降斜坡(31)推动所述支柱(41)沿所述升降限位槽(121)上升至所述升高位置;在所述旋转托盘(3)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时,所述升降斜坡(31)转离所述升降限位槽(121)所在的位置,所述支柱(41)沿所述升降限位槽(121)回落至所述降落位置;
所述支柱(41)在所述升降限位槽(121)内上升或回落时,所述升降限位槽(121)还用于限制所述支柱(41)发生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扬声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包括第一腔室(11)和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1)上方的第二腔室(12),所述第一腔室(11)与所述第二腔室(12)相连通;
驱动组件(2)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1)内,旋转托盘(3)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12)内,所述升降限位槽(121)开设在所述第二腔室(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扬声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斜坡(31)包括坡度相同的第一斜坡段(311)和第二斜坡段(312);
所述第一斜坡段(311)具有第一升高端和第一降低端,所述第二斜坡段(312)具有第二升高端和第二降低端;所述第一斜坡段(311)的第一升高端与所述第二斜坡段(312)的第二降低端连接,且在连接处形成第一台阶位(313);所述第一斜坡段(311)的第一降低端与所述第二斜坡段(312)的第二升高端连接,且在连接处形成第二台阶位(314);
所述支柱(4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柱(41)在所述扬声器托盘(4)的边缘上呈相对布设,所述扬声器组件(5)在所述降落位置时,两个所述支柱(41)分设在所述第一台阶位(313)处和所述第二台阶位(314)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扬声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坡段(311)和所述第二斜坡段(312)上分别设置有滑槽;
各所述支柱(41)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动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扬声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托盘(4)的边缘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升降斜坡(31)的坡度相配合的斜坡面(42),所述扬声器组件(5)在所述降落位置时,所述斜坡面(42)搭载在所述升降斜坡(3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扬声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所述扬声器托盘(4)之间通过至少两个弹性元件(6)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扬声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托盘(3)的底面朝向所述驱动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传动齿轮(32),所述传动齿轮(32)与所述驱动组件(2)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扬声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托盘(3)的底面上设置有通孔(33),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与所述通孔(33)配合的转轴(123),所述转轴(123)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通孔(33)内;
所述旋转托盘(3)的底面上还设置有限位柱(34),所述限位柱(34)与所述传动齿轮(32)位于同侧,所述限位柱(34)从所述传动齿轮(32)中伸出,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34)配合的旋转限位槽(122),所述限位柱(34)活动设置于所述旋转限位槽(122)内,在所述旋转托盘(3)转动时,所述限位柱(34)在所述旋转限位槽(122)界定的旋转角度内活动,用以控制所述旋转托盘(3)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升降扬声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3)位于所述旋转托盘(3)的底面中央位置;
所述旋转限位槽(122)为弧形凹槽,所述旋转限位槽(122)的两端部为限位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扬声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电机(21)、旋转蜗杆(22)、一级减速齿轮组(23)和二级减速齿轮组(24);
所述一级减速齿轮组(23)包括一级减速小齿轮(231)及套设于同一第一传送轴(112)上的一级减速大齿轮(232);
所述二级减速齿轮组(24)包括二级减速小齿轮(241)及套设于同一第二传送轴(113)上的二级减速大齿轮(242);
所述电机(21)与所述旋转蜗杆(22)连接,所述旋转蜗杆(22)与所述一级减速大齿轮(232)传动连接,所述一级减速小齿轮(231)与所述二级减速大齿轮(242)传动连接,所述二级减速小齿轮(241)与所述旋转托盘(3)传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升降扬声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还包括驱动电路板(25),所述驱动电路板(25)与所述电机(21)电性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升降扬声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具有收容腔(13),所述驱动电路板(25)嵌设于所述收容腔(13)内,所述收容腔(13)的敞开面设置有保护盖(131)。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扬声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组件(5)包括扬声器本体(51),设置在所述扬声器本体(51)上的扬声器压环(52),与所述扬声器压环(52)相接的扬声器底盖(53),以及通过支架(54)固定在所述扬声器底盖(53)上的扬声器顶盖(55)。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扬声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7),所述外壳(7)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用以收容所述扬声器托盘(4)和所述扬声器组件(5)。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扬声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容置腔的底座盖(8)。
CN202121837887.1U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升降扬声器机构 Active CN215773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7887.1U CN215773457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升降扬声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7887.1U CN215773457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升降扬声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3457U true CN215773457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72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37887.1U Active CN215773457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升降扬声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34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5036A (zh) * 2022-07-12 2022-10-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音箱和车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5036A (zh) * 2022-07-12 2022-10-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音箱和车体
CN115175036B (zh) * 2022-07-12 2024-04-3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音箱和车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73457U (zh) 一种升降扬声器机构
CN102551418B (zh) 自然音乐幼儿摇摇床
CN113928198B (zh) 翻转头枕和汽车座椅
WO2007030638A2 (en) Front supervision of rear seat entertainment system
CN114190691A (zh) 智能学习桌
CN113796647A (zh) 多功能学习桌
CN210745534U (zh) 一种四向传播式提示音音乐播放器
CN110798761B (zh) 可远程调控的音响系统
CN215474933U (zh) 一种自带氛围灯的可升降高音质喇叭
KR102128433B1 (ko) 차량 장착용 플로팅 무드 스피커
CN101662709B (zh) 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电子设备组件
CN212220101U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KR200374999Y1 (ko) 티브이용 스탠드 기구
CN108852659B (zh) 一种轮椅的桌板结构
CN215701711U (zh) 车载机器人
CN219501965U (zh) 一种可变换面部的玩偶
CN216019712U (zh) 智能学习桌
CN216019729U (zh) 多功能学习桌
CN220047064U (zh) 大型游乐攀爬组合设备
CN210645126U (zh) 一种提高儿童语言的益智游戏器具
CN208850013U (zh) 移动式智能音响
CN220234950U (zh) 一种超薄车载低音炮音箱
CN218018604U (zh) 机器人的头部组件和机器人
CN215822364U (zh) 一种摩天轮玩具
CN215382183U (zh) 一种集成了电器控制系统和影音系统的固定式互动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