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2229U - 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2229U
CN215772229U CN202122267498.6U CN202122267498U CN215772229U CN 215772229 U CN215772229 U CN 215772229U CN 202122267498 U CN202122267498 U CN 202122267498U CN 215772229 U CN215772229 U CN 215772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power supply
box body
control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674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权
陈奎宇
徐光强
王幼青
刘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674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2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2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22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包括:箱体;通风系统和环控系统,通风系统用于向箱体内通风,环控系统用于检测箱体内的环境参数并根据检测到的环境参数控制通风系统工作;供电系统,供电系统设在箱体内;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讯连接通风系统、环控系统以及供电系统,以获取各系统的当前状态和用于控制各系统工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内设置环控系统可以检测箱体内部的环境参数,通过通风系统则可以实现箱体内的气流调节,以达到控制箱体内部环境的目的,保证其内部环境始终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控制系统可以远程获取各系统的情况,可以实现对箱体内部环境的智能维稳控制。

Description

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轨电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有轨电车的变电站缺乏有效全面的设备管理功能,在变电站内发生险情时无法及时进行处理,导致变电站的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包括:箱体;通风系统和环控系统,所述通风系统用于向所述箱体内通风,所述环控系统用于检测所述箱体内的环境参数并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环境参数控制所述通风系统工作;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设在所述箱体内;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所述通风系统、所述环控系统以及所述供电系统,以获取各系统的当前状态和用于控制各系统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通过在箱体内设置环控系统可以检测箱体内部的环境参数,而通过通风系统则可以实现箱体内的气流调节,以达到控制箱体内部环境的目的,保证其内部环境始终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而控制系统通讯连接通风系统、环控系统以及供电系统可以远程获取各系统的情况,有助于了解箱体内的情况,从而可以实现对箱体内部环境的智能维稳控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控系统包括:烟雾检测件,所述烟雾检测件设在所述箱体的内墙上;设在所述箱体的外墙上的温湿度检测件和通风控制件,所述温湿度检测件检测所述箱体内的温湿度参数,所述通风控制件在所述烟雾检测件检测到所述箱体内有烟雾时或所述温湿度检测件检测到所述温湿度参数超出预设值时控制所述通风系统工作;环控屏,所述环控屏设在所述箱体内且通讯连接所述烟雾检测件、所述温湿度检测件以及所述通风控制件,所述环控屏用于显示接收到的所述环境参数,所述环控屏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以将接收到的所述环境参数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控系统还包括:水浸检测件,所述水浸检测件设在所述箱体的外墙上且通讯连接所述环控屏,所述水浸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箱体外的水位;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在所述箱体的外墙上且通讯连接所述环控屏,用于在所述水浸检测件检测到所述箱体外的水位到达预设值或所述烟雾检测件检测到烟雾时报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系统包括:设在所述箱体的外墙上的散热风机、换气窗以及空调室外机;设在所述箱体的内墙上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连接所述空调室外机,所述通风控制件为空调控制器,所述空调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室内机工作;送风管道和正压装置,所述送风管道设在所述箱体的内墙上,所述送风管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箱体的外墙,所述正压装置连接所述送风管道,用于向所述送风管道内鼓风以在所述箱体内形成正压,防止箱体外灰尘入侵。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电站集成系统还包括: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设在所述箱体的底部,用于水位监测并排出所述箱体底部的积水,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所述排水系统,以获取所述排水系统的当前状态并控制所述排水系统工作。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系统包括:中压系统,用于连接开闭所以输入中压电源;低压系统,用于输出低压电源;变压器系统,连接所述中压系统和所述低压系统,用于将中压电源转换为低压电源;电源系统,连接所述低压系统,用于输出交流电源以及通过逆变器逆变出直流电源;直流设备系统,连接所述电源系统并为有轨电车提供直流牵引电源。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多个开关门,多个所述开关门可用于逃生、巡视以及设备检修,所述变电站集成系统还包括:门控系统,所述门控系统包括多个检测件,多个所述检测件与多个所述开关门一一对应设置,以检测对应的所述开关门是否被开启,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多个所述检测件,以获取多个所述开关门的当前状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门包括:巡视门;所述门控系统包括:巡视门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巡视门是否开启;所述变电站集成系统还包括: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设在所述箱体的内墙上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在所述巡视门检测件检测到所述巡视门开启时启动,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所述监控系统,以获取所述监控系统的监控视频并控制所述监控系统工作。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门包括:巡视门、检修门以及对应所述供电系统设置的供电门;所述门控系统包括:巡视门检测件、检修门检测件、供电门检测件,所述巡视门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巡视门是否开启,所述检修门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检修门是否开启,所述供电门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供电门是否开启;所述变电站集成系统还包括:照明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包括设在所述箱体的内墙上的巡视照明件、检修照明件、供电照明件,所述巡视照明件在所述巡视门检测件检测到所述巡视门开启时点亮,所述检修照明件在所述检修门检测件检测到所述检修门开启时点亮,所述供电照明件在所述供电门检测件检测到所述供电门开启时点亮,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所述照明系统,以获取所述照明系统的当前状态并控制所述照明系统工作。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门包括:巡视门和逃生门;所述变电站集成系统还包括:消防系统,所述消防系统包括:报警箱和灭火器,所述报警箱设在所述箱体内并在检测到火灾时发出警报,所述灭火器设在所述巡视门和/或所述逃生门的两侧,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所述消防系统,以获取所述箱体内的火灾情况和控制所述消防系统工作。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电站集成系统还包括:检修接地系统,所述检修接地系统包括:检修电源箱,所述检修电源箱电连接所述供电系统,用于设备维护时电源供给;接地铜排,所述接地铜排电连接所述变电站集成系统的所有用电设备;检修铜排,所述检修铜排电连接所述接地铜排,用于设备故障检修时人身安全防护。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变电站集成系统的结构框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变电站集成系统与主变电站、开闭所、有轨电车的供电关系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变电站集成系统的结构框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内部的分区示意图;
图6为图4的C-C向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变电站集成系统的正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变电站集成系统的后视图;
图9为图4的B-B向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变电站集成系统中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4的D-D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
3、变电站集成系统;
301、箱体;3011、底座;3015、顶盖;3012、电缆集成腔;3013、设备安装腔;3014、吊顶集成腔;31、中压侧空调外机室;32、配电变压器室;33、整流变压器室;34、开关设备室;35、低压侧空调外机室;
302、门控系统;3021、逃生门检测件;3022、空调门检测件;3023、巡视门检测件;3024、检修门检测件;3025、变压器网门检测件;3026、变压器门检测件;3027、电控锁;
303、通风系统;3031、散热风机;3032、换气窗;3033、空调室外机;3034、送风管道;3035、空调室内机;3036、出风百叶窗;3037、正压装置;3038、进风百叶窗;
304、照明系统;3041、检修照明件;3042、配电变压器照明件;3043、整流变压器照明件;3044、走廊正常照明件;3045、应急照明件;
305、环控系统;3051、环控屏;3052、插座;3053、报警器;3054、通风控制件;3055、双控开关;3056、温湿度检测件;3057、水浸检测件;3058、烟雾检测件;
306、控制系统;3061、控制信号屏;
307、监控系统;3071、通讯壁挂箱;3072、摄像头;
308、消防系统;3081、监控主机;3082、报警箱;3083、灭火器;
309、排水系统;3091、泵机控制箱;3092、水位监测件;3093、排水泵;3095、地基;3096、集水槽;
310、检修接地系统;3101、检修电源箱;3102、支撑件;3103、检修铜排;3104、接地铜排;3105、设备接地电缆;
311、中压系统;3111、PT柜;3112、整流馈线柜;3113、配电馈线柜;3114、环网馈线柜;3115、环网进线柜;
312、低压系统;3121、低压进线柜;3122、有源滤波柜;3123、低压馈线柜;
313、变压器系统;3131、配电变压器温控器;3132、配电变压器;3133、整流变压器温控器;3134、整流变压器;
314、电源系统;3141、交流电源屏;3142、直流电源屏;3143、应急电源屏;
315、直流设备系统;3151、AC/DC整流器;3152、正负极柜;3153、直流馈线柜;3154、直流进线柜;3155、上行上网隔离开关柜;3156、下行上网隔离开关柜;
1、主变电站;2、开闭所;4、有轨电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3,包括:箱体301、通风系统303、环控系统305、供电系统、控制系统306。
通风系统303用于向箱体301内通风,环控系统305用于检测箱体301内的环境参数并根据检测到的环境参数控制通风系统303工作;供电系统设在箱体301内;控制系统306通讯连接通风系统303、环控系统305以及供电系统,以获取各系统的当前状态和用于控制各系统工作。
变电站集成系统3用于向有轨电车供电,如图2所示,外部的主变电站1向开闭所2提供电源,开闭所2提供的电源可以为10KV,为变电站集成系统3提供电源,接着,再由变电站集成系统3为有轨电车4提供牵引电源和配电电源。
在变电站集成系统3中,由供电系统为有轨电车提供电力。环控系统305则可以检测箱体301内的环境参数,例如环境参数可以为箱体301内的温度、湿度以及有无烟雾,根据检测到的环境参数,就可以控制通风系统303工作改善箱体301内的空气气流,进而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控制系统306可以远程获取箱体301内通风系统303、环控系统305以及供电系统的情况,并且可以通过人工介入的方式控制通风系统303以及供电系统的工作,例如当获取箱体301内的情况环境参数已经符合要求时,人工控制关闭通风系统303,或者,在无需供电时,人工控制供电系统停止供电,其中,控制系统306与各系统的通讯连接方式可以为光纤、网线、通讯电缆以及无线网络来实现通讯,而无线网络还可以为2G/3G/4G/5G方式中的任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3,通过在箱体301内设置环控系统305可以检测箱体301内部的环境参数,而通过通风系统303则可以实现箱体301内的气流调节,以达到控制箱体301内部环境的目的,保证其内部环境始终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而控制系统306通讯连接通风系统303、环控系统305以及供电系统可以远程获取各系统的情况,有助于了解箱体301内的情况,从而可以实现对箱体301内部环境的智能维稳控制。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8、图9所示,环控系统305包括:环控屏3051、烟雾检测件3058、温湿度检测件3056、通风控制件3054。
如图9所示,烟雾检测件3058设在箱体301的内墙上,用于检测箱体301内的烟雾程度,从而判断是否有火灾险情发生过,例如,当检测到内部有烟雾并达到预设值时,可以启动通风系统303使箱体301内部的空气加速流通,消除或延缓险情的发生,其中,烟雾检测件3058可以为烟雾传感器或烟雾检测器。
如图8所示,温湿度检测件3056和通风控制件3054设在箱体301的外墙上。温湿度检测件3056检测箱体301内的温湿度参数。通风控制件3054控制通风系统303工作,当温湿度检测件3056检测到温湿度参数超出预设值时,通风系统303可以自动启动,以改善箱体301内的空气流动调节温湿度,或者当检测到箱体301内部有烟雾达到预设值和检测到温湿度参数超出预设值时,通风系统303自动启动工作,上述两种方式都属于自动控制调节,只需检测到的参数值超过或达到预设值就能自动控制通风系统303工作,而通风控制件3054则可以实现人工控制通风系统303启动,即操作者身处在箱体301外,可以通过设置在外墙上的通风控制件3054直接控制通风系统303工作,人工干预箱体301内部通风。
如图6所示,环控屏3051设在箱体301的内墙上,环控屏3051可以显示检测到环境参数,例如,烟雾程度和温湿度数值,方便直观了解当前箱体301内部的情况。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环控系统305还包括:水浸检测件3057和报警器3053。
水浸检测件3057设在箱体301的外墙上且用于检测箱体301外的水位,即检测箱体301外部是否有积水,避免水位过高时水渗入箱体301内,水浸检测件3057通讯连接环控屏3051使得检测到的水位信息可以显示在环控屏3051上。
报警器3053设在箱体301的外墙上且通讯连接环控屏3051,用于在水浸检测件3057检测到箱体301外的水位到达预设值或烟雾检测件3058检测到烟雾时报警,报警器3053在检测到箱体301内部的环境参数达到预设值时可以发出警报,提醒附近的人员及时进行处理,或者,当检测到箱体301内的温湿度达到预设值时,或是外部的水位到达预设值时,报警器3053同样可以发出警报。
可选地,水浸检测件3057可以为水浸传感器。
可选地,报警器3053可以为声光报警装置。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环控系统305还包括:插座3052和双控开关3055。插座3052设在箱体301的外墙上,用于为其他设备供电。双控开关3055设在箱体301的外墙上可以配合箱体301内的照明系统304使用。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箱体301包括:底座3011和顶盖3015,顶盖3015设在底座3011的顶部,底座3011的下方形成有电缆集成腔3012,中间位置形成有设备安装腔3013、上方位置形成有吊顶集成腔3014。环控屏3051可以设在电缆集成腔3012的上方,烟雾检测件3058可以设在吊顶集成腔3014下方,报警器3053、温湿度检测件3056、通风控制件3054、水浸检测件3057设在箱体301的巡视门或逃生门的两侧。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箱体301内的左后侧形成有中压侧空调外机室31,左前侧形成有并排设置的配电变压器室32和整流变压器室33,中间位置形成有开关设备室34,右前侧形成有低压侧空调外机室35。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7、图9、图10所示,通风系统303包括:散热风机3031、换气窗3032、空调室外机3033、空调室内机3035、送风管道3034、正压装置3037。
如图7和图8所示,散热风机3031、换气窗3032以及空调室外机3033设在箱体301的外墙上;空调室内机3035设在箱体301的内墙上,空调室内机3035连接空调室外机3033。散热风机3031、换气窗3032、空调室外机3033、空调室内机3035相互配合能实现箱体301内的环境温度控制以及通风。通风控制件3054可以为空调控制器。
如图9和图10所示,送风管道3034设在箱体301的内墙上,送风管道3034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连通箱体301外,正压装置3037连接送风管道3034,用于向送风管道3034内鼓风以在箱体301内形成正压。由于变电站常沿线路敷设且处于室外,防护等级随着使用年限而下降,导致内部电气设备容易产生积灰,正压装置3037能在箱体301内形成正压风,可以避免灰尘进入箱体301内部,箱体301在经历较长时间后内部不容易积灰,从而能解决由于变电站防护等级下降导致内部电气设备容易产生积灰的问题。
具体地,正压装置3037可以为鼓风机等鼓风设备,正压装置3037的一端固定在箱体301的内墙上且另一端连通送风管道3034。
具体地,如图4和图9所示,空调室内机3035和送风管道3034可以安装在吊顶集成腔3014内,以向下送风。空调室外机3033可以分别安装在中压侧空调外机室31和低压侧空调外机室35内。散热风机3031和换气窗3032可以安装在箱体301的变压器外门上。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送风管道3034的出风口均匀分布有多个,每个出风口上设有出风百叶窗3036,而进风口上则可以设置进风百叶窗3038。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10所示,变电站集成系统3还包括:排水系统309,排水系统309设在箱体301的底部,用于收集箱体301排出的积水,控制系统306通讯连接排水系统309,以获取排水系统309的当前状态并控制排水系统309工作。
具体地,如图10所示,箱体301的底部设有地基3095,地基3095上设有集水槽3096,以收集箱体301排出的积水,排水系统309包括:泵机控制箱3091、排水泵3093、水位监测件3092。泵机控制箱3091设在箱体301上;排水泵3093设在集水槽3096内,排水泵3093连接泵机控制箱3091;水位监测件3092设在集水槽3096上,水位监测件3092监测到水位到达预设水位值时以使泵机控制箱3091控制排水泵3093排水。排水系统309用于变电站集成系统3的日常排水,水位监测件3092可以为水位监测传感器,当检测到集水槽3096内的水位值到达预设水位值,表明当前的水位逼近危险值,水位监测件3092将信号反馈至泵机控制箱3091,此时泵机控制箱3091控制排水泵3093启动,实现自动排水。同时,泵机控制箱3091还可以通讯连接控制系统306,将排水情况反馈在控制系统306中,同时也可以由控制系统306控制排水系统309的启动或关闭。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供电系统包括:中压系统311、低压系统312、变压器系统313、电源系统314、直流设备系统315。中压系统311用于连接开闭所2以输出中压电源;低压系统312用于输出低压电源;变压器系统313连接中压系统311和低压系统312;电源系统314连接低压系统312并通过逆变器逆变出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直流设备系统315连接电源系统314并为有轨电车提供直流牵引电源。控制系统306可以通过通讯方式连接各系统,例如,通过光纤、网线以及通讯电缆连接中压系统311、低压系统312、变压器系统313、电源系统314、直流设备系统315,并通过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供电系统中各系统的遥测、遥控以及遥信等功能。
具体地,如图5、图6所示,变压器系统313包括:配电变压器温控器3131、配电变压器3132、整流变压器温控器3133及整流变压器3134,其中配电变压器3132和整流变压器3134分别安装于配电变压器室32、整流变压器室33内,并为系统变换相应等级的电源,配电变压器温控器3131和整流变压器温控器3133壁挂安装于箱体301的内墙上,用于变压器状态监控和联锁。
具体地,如图5、图6所示,中压系统311包括:PT柜3111、整流馈线柜3112、配电馈线柜3113、环网馈线柜3114及环网进线柜3115,整个系统安装于配电变压器3132左侧,环网进线柜3115主要用于开闭所2中压电源输入,环网馈线柜3114用于箱式变电站集成系统3的中压电源环出,整流馈线柜3112、配电馈线柜3113分别用于整流变压器3134、配电变压器3132的保护和中压电源输入,PT柜3111用于中压系统311系统保护。
具体地,如图5、图6所示,低压系统312包括:低压进线柜3121、有源滤波柜3122及低压馈线柜3123,其中低压进线柜3121用于变电站低压系统312保护,有源滤波柜3122用于线路谐波消除和系统功率因数提升,低压馈线柜3123用于低压电源分配。
具体地,如图5、图6所示,电源系统314包括:交流电源屏3141、直流电源屏3142及应急电源屏3143,其中交流电源屏3141为所有系统提供交流电源,直流电源屏3142为所有系统提供直流电源,应急电源屏3143在有轨电车的箱式变电站集成系统3失电情况下,通过特定的设备逆变出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供给重要系统设备使用。具体地,直流设备系统315包括:AC/DC整流器3151、正负极柜3152、直流馈线柜3153、直流进线柜3154、上行上网隔离开关柜3155及下行上网隔离开关柜3156,其中AC/DC整流器3151与整流变压器3134相邻,正负极柜3152位于AC/DC整流器3151右侧,直流进线柜3154与正负极柜3152之间有多台直流馈线柜3153,直流进线柜3154右侧分别为上行上网隔离开关柜3155及下行上网隔离开关柜3156,整个系统为有轨电车4提供直流牵引电源。
一些实施例中,箱体301上设置有多个开关门,多个开关门可用于逃生、巡视以及设备检修,如图3所示,变电站集成系统3还包括:门控系统302,门控系统302包括多个检测件,多个检测件与多个开关门一一对应设置,以检测对应的开关门是否被开启,控制系统306通讯连接多个检测件,以获取多个开关门的当前状态。也就是说,借助门控系统302可以使得控制系统306能够远程了解各个开关门的情况,在开关门意外打开或因故障打开时,远程及时获取该情况,通知附近的工作人员及时查看情况,排除故障。
具体地,多个开关门可以包括空调门。如图6所示,多个检测件包括空调门检测件3022,空调门检测件3022用于检测空调门是否被开启。
可选地,如图6所示,空调门检测件3022设在箱体301的外墙上,具体可以是设在空调门的门槛上,以检测空调门是否被开启。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变电站集成系统3还包括:监控系统307,监控系统307设在箱体301的内墙上,控制系统306通讯连接监控系统307,以获取监控系统307的监控视频并控制监控系统307工作。
具体地,如图6、图9所示,开关门包括:巡视门。门控系统302包括:巡视门检测件3023,用于检测巡视门是否开启。监控系统307包括设在箱体301的内墙上的摄像头3072,摄像头3072在巡视门检测件3023检测到巡视门开启时启动,控制系统306通讯连接监控系统307,以获取监控系统307的监控视频并控制监控系统307工作。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监控系统307还包括:通讯壁挂箱3071,通讯壁挂箱3071设在箱体301的内墙上且电连接摄像头3072,摄像头3072通过通讯壁挂箱3071实现与控制系统306的通讯连接。在巡视门打开时,通过通讯壁挂箱3071将信号传送至控制系统306,可以在操作界面自动弹出相应的监控视频,便于安全监管。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变电站集成系统3还包括:照明系统304,照明系统304设在箱体301的内墙上,控制系统306通讯连接照明系统304,以获取照明系统304的当前状态并控制照明系统304工作。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9所示,开关门包括:巡视门、检修门以及对应供电系统设置的供电门。门控系统302包括:巡视门检测件3023、检修门检测件3024、供电门检测件,巡视门检测件3023用于检测巡视门是否开启,检修门检测件3024用于检测检修门是否开启,供电门检测件用于检测供电门是否开启。其中,供电门包括变压器门和变压器网门,供电门检测件包括变压器门检测件3026和变压器网门检测件3025,变压器门检测件3026用于检测变压器门是否被开启,变压器网门检测件3025用于检测变压器网门是否被开启。
如图9所示,照明系统304包括:设在箱体301的内墙上的巡视照明件3044、检修照明件3041、供电照明件,巡视照明件3044在巡视门检测件3023检测到巡视门开启时点亮,检修照明件3041在检修门检测件3024检测到检修门开启时点亮,供电照明件在供电门检测件检测到供电门开启时点亮,控制系统306通讯连接照明系统304,以获取照明系统304的当前状态并控制照明系统304工作。
可选地,巡视照明件3044为走廊正常照明灯。
可选地,如图9所示,供电照明件包括:配电变压器照明件3042和整流变压器照明件3043,检修照明件3041、配电变压器照明件3042、整流变压器照明件3043、走廊正常照明件3044均安装在吊顶集成腔3014下方。检修照明件3041由检修门行程开关控制,开门灯亮,关门灯灭。巡视照明件3044由巡视门行程开关及双控开关3055控制,开门灯亮,关门灯灭。配电变压器照明件3042和整流变压器照明件3043由变压器门行程开关控制,开门灯亮,关门灯灭。其中,以上所述的各照明件均为照明灯。
具体地,如图6所示,巡视门检测件3023设在箱体301的外墙上,如设在巡视门的门槛上,以检测巡视门是否被开启。
具体地,如图6所示,变压器门检测件3026设在箱体301的外墙上,如设在变压器门的门槛上,以检测变压器门是否被开启;变压器网门检测件3025设在箱体301的外墙上,如设在变压器网门的门槛上。门控系统还包括电控锁3027,电控锁3027设在变压器网门上,变压器网门检测件3025和电控锁3027用于检测变压器网门是否被开启。
具体地,如图6所示,检修门检测件3024设在箱体301的外墙上,如设在检修门的门槛上,以检测检修门是否被开启。
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图9所示,开关门还包括逃生门,门控系统包括:逃生门检测件3021,逃生门检测件3021可以设在箱体301的外墙上,如设在逃生门的门槛上,以检测逃生门是否被开启。照明系统304还包括:应急照明件3045,应急照明件3045安装在吊顶集成腔3014下方,用于在逃生门打开时点亮。通过逃生门检测件3021配合空调门检测件3022、巡视门检测件3023、变压器门检测件3026、变压器网门检测件3025、电控锁3027可以确认各个开关门的状态信号并配合其他系统联动。
具体地,逃生门检测件3021、空调门检测件3022、巡视门检测件3023、检修门检测件3024、变压器门检测件3026、变压器网门检测件3025均可以为行程开关,控制简单,操作方便,电控锁3027可以为电磁锁。
一些实施例中,照明系统304通讯连接环控系统305,以将照明信息传递至环控屏3051上,例如,检修照明件3041、配电变压器照明件3042、整流变压器照明件3043、巡视照明件3044及应急照明件3045,检修照明件3041、配电变压器照明件3042、整流变压器照明件3043、巡视照明件3044及应急照明件3045的点亮情况均可以显示在环控屏3051上。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开关门包括:巡视门和逃生门。变电站集成系统3还包括:消防系统308,消防系统308设在箱体301内并在检测到火灾时发出警报,控制系统306通讯连接消防系统308,以获取箱体301内的火灾情况和控制消防系统308工作。当环控系统305检测到的烟雾程度已经超出预设值,紧靠通风系统303的通风也无法解决火灾险情,此时消防系统308可发出警报,提醒附近的人员及时进行救援,同时,控制系统306能够获取警报信息,并在派出救援人员后关闭消防系统308的警报。
如图6所示,消防系统308包括:报警箱3082和灭火器3083。报警箱3082设在箱体301内并在检测到火灾时发出警报。灭火器3083设在巡视门和/或逃生门的两侧,灭火器3083设在巡视门或逃生门的两侧,或者,巡视门和逃生门的两侧均设置有灭火器3083,方便救援人员打开巡视门或逃生门后,随手拿取灭火器3083进行灭火。控制系统306通讯连接消防系统308,以获取箱体301内的火灾情况和控制消防系统308工作。
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消防系统308还包括监控主机3081,监控主机3081设在箱体301的内墙上以检测是否有火灾发生,监控主机3081负责通讯连接控制系统306,将火灾情况上传控制系统306,报警箱3082设在箱体301的内墙上并连接监控主机3081,以发出报警信号。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箱体301的内墙上设有控制信号屏3061,控制系统306将控制信号屏3061、消防系统308、排水系统309、中压系统311、低压系统312、变压器系统313、电源系统314及直流设备系统315通过光纤、网线及通讯电缆集成在一起,通过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上述各子系统间的遥测、遥控、遥信等功能,实现智能控制。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11所示,变电站集成系统3还包括:检修接地系统310,检修接地系统310包括:检修电源箱3101、检修铜排3103、接地铜排3104。检修电源箱3101电连接供电系统,并可以壁挂在箱体301上,其电源由配电变压器3132的低压侧引入,确保在低压系统312及电源系统314均故障的极端情形下仍有检修电源,提升故障维修的效率。检修铜排3103电连接检修电源箱3101,用于向检修设备供电,例如,检修设备可直接电连接检修铜排3103,实现通电。接地铜排3104电连接检修铜排3103和变电站集成系统3的所有用电设备,从而在变电站集成系统3的所有用电设备出现漏电时将高压电接地,避免人员触电,提高安全性,其中,检修铜排3103和变电站集成系统3的所有用电设备均可以通过设备接地电缆3105引向接地铜排3104,接地铜排3104设在电缆集成腔3012内部实现暗装,不易被人员察觉。
可选地,如图11所示,检修接地系统310还包括:支撑件3102,支撑件3102设在箱体301的内墙上,检修铜排3103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件3102上实现明装,方便人员进行察觉。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3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3,包括:箱体301、门控系统302、通风系统303、照明系统304、环控系统305、供电系统、控制系统306、监控系统307、消防系统308、排水系统309、检修接地系统310。
箱体301包括:底座3011和顶盖3015,顶盖3015设在底座3011的顶部,其中,底座3011的下方形成有电缆集成腔3012,中间位置形成有设备安装腔3013、上方位置形成有吊顶集成腔3014。箱体301内的左后侧形成有中压侧空调外机室31,左前侧形成有并排设置的配电变压器室32和整流变压器室33,中间位置形成有开关设备室34,右前侧形成有低压侧空调外机室35。
通风系统303用于向箱体301内通风,通风系统303包括:散热风机3031、换气窗3032、空调室外机3033、空调室内机3035、送风管道3034、正压装置3037。
散热风机3031、换气窗3032以及空调室外机3033设在箱体301的外墙上;空调室内机3035设在箱体301的内墙上,空调室内机3035连接空调室外机3033。送风管道3034设在箱体301的内墙上,送风管道3034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连通箱体301的外墙,正压装置3037连接送风管道3034,用于向送风管道3034内鼓风以在送风管道3034内形成正压。
其中,空调室内机3035和送风管道3034安装在吊顶集成腔3014内,空调室外机3033可以分别安装在中压侧空调外机室31和低压侧空调外机室35内。散热风机3031和换气窗3032可以安装在箱体301的变压器外门上。送风管道3034的出风口均匀分布有多个,每个出风口上设有出风百叶窗3036,而进风口上则可以设置进风百叶窗3038。
环控系统305用于检测箱体301内的环境参数并根据检测到的环境参数控制通风系统303工作。环控系统305包括:环控屏3051、烟雾检测件3058、报警器3053、温湿度检测件3056、通风控制件3054、水浸检测件3057、插座3052和双控开关3055。
环控屏3051设在箱体301的内墙上,且位于电缆集成腔3012的上方。烟雾检测件3058为烟雾传感器,设在箱体301的内墙上,且位于吊顶集成腔3014下方。报警器3053为声光报警装置,温湿度检测件3056为温湿度传感器,通风控制件3054为空调控制器,水浸检测件3057为水浸传感器,声光报警装置、温湿度传感器、空调控制器、水浸传感器设在箱体301的的巡视门或逃生门的两侧,温湿度检测件3056检测箱体301内的温湿度参数,通风控制件3054控制通风系统303工作。插座3052设在箱体301的外墙上。双控开关3055设在箱体301的外墙上。
供电系统设在箱体301内。供电系统包括:中压系统311、低压系统312、变压器系统313、电源系统314、直流设备系统315。中压系统311用于连接开闭所2以输出中压电源;低压系统312用于输出低压电源;变压器系统313连接中压系统311和低压系统312;电源系统314连接低压系统312并通过逆变器逆变出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直流设备系统315连接电源系统314并为有轨电车提供直流牵引电源。
变压器系统313包括:配电变压器温控器3131、配电变压器3132、整流变压器温控器3133及整流变压器3134,其中配电变压器3132和整流变压器3134分别安装于配电变压器室32、整流变压器室33内,并为系统变换相应等及的电源,配电变压器温控器3131和整流变压器温控器3133壁挂安装于箱体301的内墙上,用于变压器状态监控和联锁。
中压系统311包括:PT柜3111、整流馈线柜3112、配电馈线柜3113、环网馈线柜3114及环网进线柜3115,整个系统安装于配电变压器3132左侧,环网进线柜3115主要用于开闭所2中压电源输入,环网馈线柜3114用于箱式变电站集成系统3的中压电源环出,整流馈线柜3112、配电馈线柜3113分别用于整流变压器3134、配电变压器3132的保护和中压电源输入,PT柜3111用于中压系统311系统保护。
低压系统312包括:低压进线柜3121、有源滤波柜3122及低压馈线柜3123,其中低压进线柜3121用于变电站低压系统312保护,有源滤波柜3122用于线路谐波消除和系统功率因数提升,低压馈线柜3123用于低压电源分配。
电源系统314包括:交流电源屏3141、直流电源屏3142及应急电源屏3143,其中交流电源屏3141为所有系统提供交流电源,直流电源屏3142为所有系统提供直流电源,应急电源屏3143在有轨电车的箱式变电站集成系统3失电情况下,通过特定的设备逆变出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供给重要系统设备使用。
直流设备系统315包括:AC/DC整流器3151、正负极柜3152、直流馈线柜3153、直流进线柜3154、上行上网隔离开关柜3155及下行上网隔离开关柜3156,其中AC/DC整流器3151与整流变压器3134相邻,正负极柜3152位于AC/DC整流器3151右侧,直流进线柜3154与正负极柜3152之间有多台直流馈线柜3153,直流进线柜3154右侧分别为上行上网隔离开关柜3155及下行上网隔离开关柜3156,整个系统为有轨电车4提供直流牵引电源。
消防系统308设在箱体301内并在检测到火灾时发出警报,控制系统306通讯连接消防系统308,以获取箱体301内的火灾情况和控制消防系统308工作。
箱体301上设有巡视门和逃生门,消防系统308包括:监控主机3081、报警箱3082、灭火器3083。监控主机3081设在箱体301的内墙上,监控主机3081还可以负责通讯连接控制系统306,将火灾情况上传控制系统306。报警箱3082设在箱体301的内墙上并连接监控主机3081,以发出报警信号。灭火器3083设在巡视门或逃生门的两侧,方便救援人员打开巡视门或逃生门后,随手拿取灭火器3083进行灭火。
排水系统309设在箱体301的底部,用于收集箱体301排出的积水,控制系统306通讯连接排水系统309,以获取排水系统309的当前状态并控制排水系统309工作。
箱体301的底部设有地基3095,地基3095上设有集水槽3096,以收集箱体301排出的积水,排水系统309包括:泵机控制箱3091、排水泵3093、水位监测件3092。泵机控制箱3091设在箱体301上;排水泵3093设在集水槽3096内,排水泵3093连接泵机控制箱3091;水位监测件3092为水位监测传感器,设在集水槽3096上,水位监测件3092监测到水位到达预设水位值时以使泵机控制箱3091控制排水泵3093排水。
箱体301上设置有逃生门、空调门、巡视门、检修门、变压器门以及变压器网门,门控系统302包括:逃生门检测件3021、空调门检测件3022、巡视门检测件3023、变压器门检测件3026、变压器网门检测件3025、电控锁3027。
逃生门检测件3021为逃生门行程开关,设在逃生门的门槛上,以检测逃生门是否被开启。空调门检测件3022为空调门行程开关,设在空调门的门槛上,以检测空调门是否被开启。巡视门检测件3023为巡视门行程开关,是设在巡视门的门槛上,以检测巡视门是否被开启;变压器门检测件3026为变压器门行程开关,设在变压器门的门槛上,以检测变压器门是否被开启;变压器网门检测件3025为变压器网门行程开关,设在变压器网门的门槛上,电控锁3027为电磁锁,设在变压器网门上,变压器网门检测件3025和电控锁3027用于检测变压器网门是否被开启,检修门检测件3024为检修门行程开关,设在检修门的门槛上
检修接地系统310包括:检修电源箱3101、支撑件3102、检修铜排3103、接地铜排3104。检修电源箱3101电连接供电系统,并可以壁挂在箱体301上,其电源由配电变压器3132的低压侧引入,确保在低压系统312及电源系统314均故障的极端情形下仍有检修电源,提升故障维修的效率。检修铜排3103电连接检修电源箱3101,用于向检修设备供电。检修铜排3103和变电站集成系统3的所有用电设备通过设备接地电缆3105引向接地铜排3104。
监控系统307设在箱体301的内墙上,控制系统306通讯连接监控系统307,以获取监控系统307的监控视频并控制监控系统307工作。监控系统307包括:通讯壁挂箱3071和摄像头3072,并配合巡视门检测件3023使用,在巡视门打开时,通过通讯壁挂箱3071将信号传送至控制系统306,可以在操作界面自动弹出相应的监控视频,便于安全监管。
照明系统304设在箱体301的内墙上,控制系统306通讯连接照明系统304,以获取照明系统304的当前状态并控制照明系统304工作。
照明系统304包括:检修照明件3041、配电变压器照明件3042、整流变压器照明件3043、走廊正常照明件3044及应急照明件3045,检修照明件3041、配电变压器照明件3042、整流变压器照明件3043、走廊正常照明件3044及应急照明件3045均安装吊顶集成腔3014下方,其中检修照明件3041由检修门行程开关控制,开门灯亮,关门灯灭;走廊正常照明件3044由巡视门行程开关及双控开关3055控制,配电变压器照明件3042和整流变压器照明件3043由变压器门行程开关控制。
箱体301的内墙上设有控制信号屏3061,控制系统306将控制信号屏3061、消防系统308、排水系统309、中压系统311、低压系统312、变压器系统313、电源系统314及直流设备系统315通过光纤、网线及通讯电缆集成在一起,通过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上述各子系统间的遥测、遥控、遥信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箱式变电站系统3为智能化集成系统,由多项交互配合的子系统组成,能够实时监测箱式变电站各区域的环境参数,同时可根据环境参数的变化通过自启相应的设备进行调节,实现了无人值守的的智能运维功能;且设置了微正压通风系统,解决了传统箱式变电站在公路边使用时内部设备严重积灰的问题;且通过设置单独的检修接地系统310,提升了维护的安全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电站集成系统3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通风系统和环控系统,所述通风系统用于向所述箱体内通风,所述环控系统用于检测所述箱体内的环境参数并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环境参数控制所述通风系统工作;
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设在所述箱体内;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所述通风系统、所述环控系统以及所述供电系统,以获取各系统的当前状态和用于控制各系统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控系统包括:
烟雾检测件,所述烟雾检测件设在所述箱体的内墙上;
设在所述箱体的外墙上的温湿度检测件和通风控制件,所述温湿度检测件检测所述箱体内的温湿度参数,所述通风控制件在所述烟雾检测件检测到所述箱体内有烟雾时或所述温湿度检测件检测到所述温湿度参数超出预设值时控制所述通风系统工作;
环控屏,所述环控屏设在所述箱体内且通讯连接所述烟雾检测件、所述温湿度检测件以及所述通风控制件,所述环控屏用于显示接收到的所述环境参数,所述环控屏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以将接收到的所述环境参数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控系统还包括:
水浸检测件,所述水浸检测件设在所述箱体的外墙上且用于检测所述箱体外的水位,所述水浸检测件通讯连接所述环控屏;
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在所述箱体的外墙上且通讯连接所述环控屏,用于在所述水浸检测件检测到所述箱体外的水位到达预设值或所述烟雾检测件检测到烟雾时报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包括:
设在所述箱体的外墙上的散热风机、换气窗以及空调室外机;
设在所述箱体的内墙上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连接所述空调室外机,所述通风控制件为空调控制器;
送风管道和正压装置,所述送风管道设在所述箱体的内墙上,所述送风管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箱体外,所述正压装置连接所述送风管道,用于向所述送风管道内鼓风以在所述箱体内形成正压,防止箱体外灰尘入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设在所述箱体的底部,用于水位监测并排出所述箱体的底部积水,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所述排水系统,以获取所述排水系统的当前状态并控制所述排水系统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包括:
中压系统,用于连接开闭所以输入中压电源;
低压系统,用于输出低压电源;
变压器系统,连接所述中压系统和所述低压系统,用于将中压电源转换为低压电源;
电源系统,连接所述低压系统,用于输出交流电源以及通过逆变器逆变出直流电源;
直流设备系统,连接所述电源系统并为有轨电车提供直流牵引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多个开关门,多个所述开关门可用于逃生、巡视以及设备检修,
所述变电站集成系统还包括:门控系统,所述门控系统包括多个检测件,多个所述检测件与多个所述开关门一一对应设置,以检测对应的所述开关门是否被开启,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多个所述检测件,以获取多个所述开关门的当前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门包括:巡视门;
所述门控系统包括:巡视门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巡视门是否开启;
所述变电站集成系统还包括: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设在所述箱体的内墙上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在所述巡视门检测件检测到所述巡视门开启时启动,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所述监控系统,以获取所述监控系统的监控视频并控制所述监控系统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门包括:巡视门、检修门以及对应所述供电系统设置的供电门;
所述门控系统包括:巡视门检测件、检修门检测件、供电门检测件,所述巡视门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巡视门是否开启,所述检修门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检修门是否开启,所述供电门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供电门是否开启;
所述变电站集成系统还包括:照明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包括设在所述箱体的内墙上的巡视照明件、检修照明件、供电照明件,所述巡视照明件在所述巡视门检测件检测到所述巡视门开启时点亮,所述检修照明件在所述检修门检测件检测到所述检修门开启时点亮,所述供电照明件在所述供电门检测件检测到所述供电门开启时点亮,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所述照明系统,以获取所述照明系统的当前状态并控制所述照明系统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门包括:巡视门和逃生门;
所述变电站集成系统还包括:消防系统,所述消防系统包括:报警箱和灭火器,所述报警箱设在所述箱体内并在检测到火灾时发出警报,所述灭火器设在所述巡视门和/或所述逃生门的两侧,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所述消防系统,以获取所述箱体内的火灾情况和控制所述消防系统工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修接地系统,所述检修接地系统包括:
检修电源箱,所述检修电源箱电连接所述供电系统,用于设备维护时电源供给;
接地铜排,所述接地铜排电连接所述变电站集成系统的所有用电设备;
检修铜排,所述检修铜排电连接所述接地铜排,用于设备故障检修时人身安全防护。
CN202122267498.6U 2021-09-17 2021-09-17 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 Active CN215772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7498.6U CN215772229U (zh) 2021-09-17 2021-09-17 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7498.6U CN215772229U (zh) 2021-09-17 2021-09-17 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2229U true CN215772229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89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67498.6U Active CN215772229U (zh) 2021-09-17 2021-09-17 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22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11963U (zh) 一种楼宇智能化监控装置
CN202257255U (zh) 室内环境安全智能控制系统
CN205070270U (zh) 一种两种等级电压预装式变电站
CN215772229U (zh) 有轨电车的变电站集成系统
CN111735162B (zh) 一种住宅卫生间多用途调风、火灾避难装置
CN110718967B (zh) 一种应用于地铁车站的智慧配电运维系统
CN209787687U (zh) 一种模块化一体式装置柜
CN216855561U (zh) 一种电力方舱的智能消防系统
CN216981606U (zh) 一种模块化预装式变电所安防综合监控系统
CN115276232A (zh) 一种变电站预制舱环境控制及监测系统
CN206829976U (zh) 一种防火门监控系统
CN213716112U (zh) 一种弱电工程安全报警装置
CN114915018A (zh) 一种智能配电室监控系统
CN203774632U (zh) 一种配送式电力设备舱
CN114024221A (zh) 一种储能系统预制舱防爆系统
CN210721065U (zh) 一种智能家居下的环境检测防护系统
CN207834855U (zh) 一种远程遥控智能开关柜
CN210156978U (zh) 智能安全节能主控设备
CN114784645A (zh) 一种铁路站房机电设备监控设备
CN216489382U (zh) 一种模块化预装式智能at变电所
CN216873439U (zh) 一种变电站应急照明系统
CN212810948U (zh) 一种电气开关柜综合在线监测装置
CN213484362U (zh) 一种具有在线监测功能的环网柜
CN218724350U (zh) 一种直流电源柜监控设备
CN210377180U (zh) 一种通风装置智能控制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