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1454U - 一种锂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1454U
CN215771454U CN202121853713.4U CN202121853713U CN215771454U CN 215771454 U CN215771454 U CN 215771454U CN 202121853713 U CN202121853713 U CN 202121853713U CN 215771454 U CN215771454 U CN 2157714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battery
connecting piece
hole
piece body
explo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5371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Keliter Battery Accesso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Keliter Battery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Keliter Battery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Keliter Battery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5371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14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14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14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包括锂电池壳体以及连接片,连接片分设于锂电池壳体的上下两端,连接片包括连接片本体以及多个凸起,多个凸起间隔地分设于连接片本体上,多个凸起面向锂电池,便于通过多个凸起对锂电池和连接片之间进行连接,同时多个凸起的设置使得连接片和锂电池之间得以采用点面接触的焊接方式,有效地取代现有技术中的面面接触,从而使得连接片的焊接更加精准,防止虚焊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锂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由于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体积小等优点而成为人们的首选动力能源。其中连接片是锂电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连接片的一端与锂电池的正极或负极连接,另一端连接到电路板上。现有技术中连接片其在安装时,由于负极有粉屑,使得其与锂电池负极进行焊接后易导致连接片未与负极进行有效地焊接,从而易出现虚焊的情况发生,使得锂电池的通电的稳定性较差;此外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片其一般为一块平整的薄片,其在与锂电池进行连接时,由于两者的焊接时一般都采用面面接触的焊接方式,导致其焊接精度不高,也易出现虚焊的情况,从而大大影响锂电池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便于通过凸起对连接片和锂电池之间进行连接,简化焊接步骤,同时也能实现连接片和锂电池之间采用点面接触的焊接方式,提高其焊接的精准度,避免出现虚焊的情况发生。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锂电池,包括锂电池壳体以及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分设于所述锂电池壳体的上下两端,所述连接片包括连接片本体以及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间隔地分设于所述连接片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本体上设有通孔以及排气孔,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连接片本体的中间,所述排气孔沿所述通孔的四周呈圆周分布,所述凸起和所述排气孔交错设置于所述连接片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长条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多个倾斜板组合而成,多个所述倾斜板沿着所述连接片本体的径向进行分布,各个所述倾斜板一体地从所述连接片本体向下延伸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包括第一凸起以及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呈圆周分布于所述连接片本体上,所述第二凸起呈圆周分布于所述连接片本体上,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交错设置于所述连接片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起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孔包括第一排气孔以及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呈圆周分布于所述连接片本体上,所述第二排气孔呈圆周分布于所述连接片本体上,所述第一排气孔和所述第二排气孔交错地设置于所述连接片本体上。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排气孔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排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气孔设置于靠近所述通孔的一侧,所述第一排气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排气孔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其设有凸起,凸起面向锂电池内部,便于通过凸起对连接片和锂电池之间进行连接,简化焊接步骤,同时也能实现连接片和锂电池之间采用点面接触的焊接方式,提高其焊接的精准度,避免出现虚焊的情况发生。
(2)其凸起为长条形结构或多个倾斜板组合而成,得以提高其焊接速度的同时有效避免虚焊的情况发生。
(3)其设有排气孔,得以对锂电池内部的气体进行排除,达到对其进行泄压和降温的目的,同时还能大大减轻锂电池的重量,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同时也能有效地减小注液时产生的阻力,加快其注液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安装不同结构第一密封圈的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锂电池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第一密封圈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中图4中沿A-A处的断面图。
图6为本申请中连接片上的凸起为长条形结构的俯视图。
图7为本申请图6中沿B-B处的断面图。
图8为本申请中连接片上的凸起为多个倾斜板结构的俯视图。
图9为本申请图8中沿C-C处的断面图。
图10为本申请中顶帽组件与连接片进行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中顶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锂电池;10、锂电池壳体;11、第一固定段;12、第二固定段;121、注液孔;13、安装槽;20、连接片;21、连接片本体;211、通孔;212、排气孔;213、第一排气孔;214、第二排气孔;22、凸起;221、第一凸起;222、第二凸起;30、顶帽组件;31、第一防爆部;32、正极片;321、安装段;322、连接段;33、第一帽盖;331、第二安装孔;34、第一密封圈;341、第一安装孔;342、安装部;343、连接部;344、卡接部;345、第一横向段;346、第一竖直段;35、防爆缓冲区;40、底帽组件;41、第二防爆部;42、第二帽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如图1-11所示的一种锂电池1,包括锂电池壳体10、连接片20、顶帽组件30以及底帽组件40,连接片20设置于锂电池壳体10的上下两端,上端的连接片20连接锂电池壳体10和顶帽组件30,顶帽组件30与连接片20之间可采用电阻焊的方式进行连接,下端的连接片20连接锂电池壳体10和底帽组件40,底帽组件40与连接片20之间可采用弧焊的方式进行连接,电池的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组成的电芯置于锂电池壳体10内,由此得以组装成一个完成的锂电池1。顶帽组件30设有第一防爆部31,第一防爆部31得以对锂电池1上端的进行泄压,底帽组件40设有第二防爆部41,第二防爆部41得以对锂电池1的底端进行泄压,当锂电池壳体10内压过大时,第一防爆部31以及第二防爆部41得以断裂,通过第一防爆部31以及第二防爆部41得以对锂电池壳体10的两端进行泄压操作,得以提高其泄压能力,增加多重防爆保险,有效地避免其发生爆炸,提高其使用安全性。
其中,如图1、图10以及图11所示,顶帽组件30包括正极片32以及第一帽盖33,正极片32设置于连接片20的上端,正极片32的底部通过电阻焊的方式焊接于连接片20上,正极片32的上端依次穿过第一密封圈34以及第一帽盖33抵接于正极极柱。第一帽盖33设置于正极片32的上端,第一帽盖33得以对电池正极端进行封闭功能,避免其内部的电解液渗透到外界,对锂电池1起到保护作用,第一帽盖33和连接片2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34,第一密封圈34套设于正极片32的外侧,第一密封圈34得以对连接片20和第一帽盖33之间起到密封操作,提高整个锂电池1的密封性能。
其中,如图3所示,正极片32包括安装段321以及连接段322,连接段322固接于安装段321,得以形成倒T形结构的正极片32,安装段321和连接片20之间采用电阻焊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其中电阻焊接是指利用强大电流通过电机和工件的接触点,由接触电阻产生热量而实现焊接的一种方法,采用该种焊接方式、生产效率高、焊接质量稳定。第一密封圈34上设有第一安装孔341,第一帽盖33上设有第二安装孔331,连接段322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341以及第二安装孔331并抵接于正极极柱,由此锂电池壳体10内的电能得以通过正极片32以及正极极柱向外输送,实现供电操作。
其中,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防爆部31设置于第一密封圈34上,第一密封圈34和第一帽盖33之间设有防爆缓冲区35,防爆缓冲区35便于在锂电池壳体10内部压力过大,便于第一密封圈34从第一防爆部31处扯断,使得第一防爆部31在断裂时不会受到上方的压力,从而锂电池壳体10内的气体得以释放出来,通过第一防爆部31和防爆缓冲区35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地对锂电池壳体10内进行泄压,避免其因压力过大而发生爆炸的情况。第一帽盖33上设有排气口,排气口连通防爆缓冲区35,便于锂电池壳体10内释放的气体通过第一防爆部31以及防爆缓冲区35从排气口内排出,从而达到泄压的目的。
其中,如图3-5所示,第一密封圈34包括安装部342、连接部343以及卡接部344,连接部343的一端连接安装部342,连接部343的另一端连接卡接部344,连接部343得以第一密封圈34正常密封操作时,对卡接部344产生向锂电池壳体10的挤压力,使得卡接部344能够牢牢地抵接于锂电池壳体10内,实现良好的密封操作,此外连接部343也能锂电池壳体10内部压力过大时,由于其弧形结构,便于第一防爆部31发生断裂,从而加快其泄压速度。第一安装孔341设置于安装部342,安装部342得以通过第一安装孔341套设于连接段322的外表面,卡接部344得以抵接于锂电池壳体10的内侧,由此得以实现第一密封圈34对锂电池壳体10的内部进行密封操作,提高锂电池壳体10的密封性能。第一防爆部31设置于安装部342,第一防爆部31一体地从第一密封圈34的下表面向防爆缓冲区35方向凹陷形成,由于第一防爆部31的厚度较薄,便于在锂电池壳体10内部压力过大时,第一防爆部31处得以快速被扯断,得以锂电池壳体10内的气体进行释放,从而达到泄压的目的,避免其发生爆炸,提高锂电池1的使用寿命。
其中,如图3-5所示,连接部343为弧形结构,连接部343弧形连接安装部342和卡接部344,弧形结构的连接部343类似加强筋,得以增强第一密封圈34的强度。
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卡接部344包括第一横向段345以及第一竖直段346,第一竖直段346固接于第一横向段345上远离连接部343的一侧,第一横向段345以及第一竖直段346得以形成L形结构的卡接部344。当对第一密封圈34进行安装时,将第一安装孔341对准正极片32,使得安装部342得以套接于正极片32,同时第一竖直段346得以抵接于锂电池壳体10的内侧,由此在L形结构的卡接部344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密封圈34得以牢牢地卡接于连接片20的上方,从而第一密封圈34得以对锂电池壳体10和外界进行密封操作。
其中,连接段322的高度大于第一竖直段346的高度,便于连接段322的上端抵接于正极极柱时,第一竖直段346不会干扰锂电池1与其他元件之间进行连接。
其中,如图4所示,第一竖直段346的高度为3.8mm~5.2mm,连接段322的高度为5.5mm~6.8mm。
其中,如图4所示,第一竖直段346的高度为4.4mm,连接段322的高度为5.8mm。
其中,如图2-3所示,底帽组件40还包括第二帽盖42,第二防爆部41设置于第二帽盖42上,第二防爆部41一体地从第二帽盖42的下端向上凹陷形成,当锂电池壳体10内部压力过大时,第二防爆部41得以发生断裂,使得锂电池壳体10内部的气体从下端释放,通过设置第一防爆部31以及第二防爆部41,得以同时从锂电池壳体10的上下两端对其内部进行泄压操作,提高其泄压速度,避免其发生爆炸,有效地保障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防爆部31和第二防爆部41均呈V形结构或梯形结构,第一防爆部31的厚度远小于第一密封圈34的厚度,第二防爆部41的厚度远小于第二帽盖42的厚度,当锂电池壳体10内压过高时,由于第一防爆部31和第二防爆部41的厚度薄,使得锂电池壳体10的上端得以通过断裂的第一防爆部31处释放其内部的气体,锂电池壳体的下端得以通过断裂的第二防爆部41处释放其内部气体,通过上下两端分别对锂电池壳体10内部气体进行释放,得以加快其释放速度,有效地保障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其中,如图3所示,锂电池壳体10上设有第一固定段11以及第二固定段12,第二固定段12一体地从第一固定段11向上凹陷形成,第二固定段12焊接于连接片20,第二固定段12和连接片20之间通过弧焊的方式进行连接,第一固定段11以及第二固定段12之间得以围成安装槽13,第二帽盖42得以安装于安装槽13内,从而实现对锂电池壳体10的底部进行密封,提高整个锂电池1的密封性能。
其中,如图1-3所示,第二固定段12的上设有注液孔121,注液孔121设置于第二固定段12的中间,注液孔121的一端连通安装槽13,注液孔121的另一端连通锂电池壳体10的内部,设置注液孔121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地替代现有技术中从侧边向中间注入电解液,从而能够大大提高其注液速度,同时从中间注液,使得电解液能够均匀快速地对电芯进行浸渍,相对于从侧边注液的操作,能够有效地缩短三分之二的浸渍时间,大大提高锂电池1的生产效率。
其中,如图6-9所示,连接片20包括连接片本体21以及多个凸起22,多个凸起22间隔地分设于连接片本体21上,多个凸起22的设置能够有效地使得连接片20和锂电池1之间采用点面接触的焊接方式,有效地替代现有技术中的面面接触,从而得以提高连接片20焊接时的精准度,防止虚焊的情况发生。
其中,如图6和图8所示,连接片本体21上设有通孔211以及排气孔212,通孔211设置于连接片本体21的中间,通孔211对准注液孔121,当注入电解液时,此时第二帽盖42并没焊接于安装槽13内,由此操作人员可通过注液孔121以及通孔211将电解液注入锂电池壳体10内,当锂电池壳体10内的电解液沉积完成后,再将第二帽盖42焊接于安装槽13内,从而实现先注液沉积在对第二帽盖42进行焊接,得以保证锂电池壳体10内部的密封性。排气孔212沿通孔211的四周呈圆周分布,凸起22和排气孔212交错设置于连接片本体21上,排气孔212得以对锂电池1内部的气体进行排除,达到对其进行泄压和降温的目的,同时还能大大减轻锂电池1的重量,提升锂电池1能量密度,同时也能有效地减小注液时产生的阻力,加快其注液速度。
其中,如图6-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22为长条形结构,长条形结构便于其焊接的完整性,使得连接片20上焊脚处的焊点都处于同一平面上,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因负极表面有粉屑而导致焊接后的电极表面不在同一平面的问题,有效地避免出现虚焊的情况,从而保障锂电池1良好的导电性能。
其中,如图8-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22也可以为多个倾斜板组合而成,多个倾斜板沿着连接片本体21的径向进行分布,各个倾斜板一体地从连接片本体21向下延伸形成,多个倾斜板得以形成断续焊缝的形式,从而大大降低焊接时的热输入总量,同时多个间隔设置地倾斜板不仅能够保证焊接的牢固性的同时也能避免焊接时相邻两个倾斜板之间出现焊缝交叉而导致焊接后的连接片20表面出现不平整的情况,提高整个连接片20焊接的完整性。
其中,如图6-9所示,凸起22包括第一凸起221以及第二凸起222,第一凸起221呈圆周分布于连接片本体21上,第二凸起222呈圆周分布于连接片本体21上,第一凸起221和第二凸起222交错设置于连接片本体21上,相邻两个第一凸起221之间设有一个第二凸起222,在第一凸起221和第二凸起222的协同作用下,得以大大提高连接片本体21焊接的精准度,防止其出现虚焊的情况。
其中,如图6-9所示,第一凸起221的长度大于第二凸起222的长度,通过第一凸起221和第二凸起222交错的设置,得以提高焊接的牢固程度,避免其因焊接不牢固而导致锂电池1的导电性能差的问题发生。
其中,如图6-9所示,排气孔212包括第一排气孔213以及第二排气孔214,第一排气孔213呈圆周分布于连接片本体21上,第二排气孔214呈圆周分布于连接片本体21上,第一排气孔213和第二排气孔214交错地设置于连接片本体21上,每相邻的两个第一排气孔213之间设有一个第二排气孔214,多个第一排气孔213以及多个第二排气孔214的设置能够大大提高锂电池1的排气速度,使得其内部气压不会升高,提高电池工作时的安全性。
其中,如图6-9所示,第一排气孔213设置于靠近通孔211的一侧,第一排气孔213的直径小于第二排气孔214的直径,通过设置不同直径的第一排气孔213以及第二排气孔214,得以实现对锂电池1内部的各处均能进行有效地排气操作,提高锂电池1的稳定性,避免其发生爆炸。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竖直段346的高度可以为3.8mm、3.9mm、4.0mm、4.1mm、4.2mm、4.3mm、4.4mm、4.5mm、4.6mm、4.7mm、4.8mm、4.9mm、5.0mm、5.1mm、5.2mm,根据不同电池规格要求,第一竖直段346的高度可以相应改变,第一竖直段346的高度可以但不限于上述数值。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段322的高度可以为5.5mm、5.6mm、5.7mm、5.8mm、5.9mm、6.0mm、6.1mm、6.2mm、6.3mm、6.4mm、6.5mm、6.6mm、6.7mm、6.8mm,根据不同电池规格要求,连接段322的高度可以相应改变,连接段322的高度可以但不限于上述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22可以但不限于2个、3个、4个或5个,便于其均相进行漏气,增加其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锂电池1的结构可以为圆柱形、方柱形、椭圆形等形状,相对应的,顶帽组件30、连接片20、底帽组件40也可为圆柱形、方柱形或椭圆形。
将上述制备好的锂电池1和普通锂电池分别进行膨胀试验,当电池内压在1.3MPa~1.5MPa时,普通锂电池开始出现鼓包,本申请制得的锂电池1完好无损;当电池内压在1.5MPa~1.7MPa时,本申请制得的锂电池1第二帽盖42断裂,第一帽盖33完好无损,此时第二帽盖42断裂的原因是因为第二帽盖42的厚度较薄,其在收到压力时会比第一帽盖33先发生断裂;当电池内压在1.7~1.9MPa时,本申请制得的锂电池1第二帽盖42以及第一帽盖33均发生断裂;当电池内压超过1.9MPa时,本申请制得的锂电池1发生爆炸。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电池壳体以及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分设于所述锂电池壳体的上下两端,所述连接片包括连接片本体以及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间隔地分设于所述连接片本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本体上设有通孔以及排气孔,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连接片本体的中间,所述排气孔沿所述通孔的四周呈圆周分布,所述凸起和所述排气孔交错设置于所述连接片本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长条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多个倾斜板组合而成,多个所述倾斜板沿着所述连接片本体的径向进行分布,各个所述倾斜板一体地从所述连接片本体向下延伸形成。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第一凸起以及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呈圆周分布于所述连接片本体上,所述第二凸起呈圆周分布于所述连接片本体上,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交错设置于所述连接片本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起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包括第一排气孔以及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呈圆周分布于所述连接片本体上,所述第二排气孔呈圆周分布于所述连接片本体上,所述第一排气孔和所述第二排气孔交错地设置于所述连接片本体上,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排气孔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排气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孔设置于靠近所述通孔的一侧,所述第一排气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排气孔的直径。
CN202121853713.4U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锂电池 Active CN2157714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3713.4U CN215771454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锂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3713.4U CN215771454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锂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1454U true CN215771454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73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53713.4U Active CN215771454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锂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14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57538U (zh) 一种电池转接片与极柱连接结构、电池顶盖及电池
CN213401337U (zh)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及动力电池
CN206947389U (zh) 一种方形铝壳锂离子动力电池盖板
CN209804722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212113760U (zh) 一种储能装置
CN116529949A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1350696U (zh) 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结构
CN217239703U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圆柱型电池
CN215771432U (zh) 一种防爆锂电池
CN215418343U (zh) 一种电池顶盖
CN211428262U (zh) 一种铜铝复合极柱盖板
CN215771454U (zh) 一种锂电池
CN201490241U (zh) 锂电池盖板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锂电池
CN219180634U (zh) 动力电池盖板和电池
CN218827727U (zh) 电池、电池包和车辆
CN218005058U (zh) 顶盖组件及电池
CN217848122U (zh) 一种圆柱电池用正极盖板组件、圆柱电池及其用电设备
CN217788572U (zh) 一种盖帽组件、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CN218123567U (zh) 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CN217655973U (zh) 电池盖板、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CN114628864B (zh) 电池、电池包和车辆
CN113782808A (zh) 一种锂电池
CN213989016U (zh) 一种下塑胶、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CN210403786U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极板式锂电池盖板
CN211428208U (zh) 一种锂电池防爆盖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