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9704U -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69704U
CN215769704U CN202122069408.2U CN202122069408U CN215769704U CN 215769704 U CN215769704 U CN 215769704U CN 202122069408 U CN202122069408 U CN 202122069408U CN 215769704 U CN215769704 U CN 215769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ouch
electrode layer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694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小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694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69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69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69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和偏光层,均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偏光层位于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之间;触控层,位于偏光层的至少一侧,并位于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中至少一个远离偏光层的一侧;第三保护层,位于触控层远离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实现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的同时,实现了触控显示装置的轻薄化并简化了制作工艺,以及提高了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和封装效果,利于较好地保护触控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高速进步,触控显示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在显示装置中集成触控功能的方式主要有外挂式(GG、GF、GFF)、集成于显示装置外部(on-cell)和集成于显示装置内部(in-cell)等。外挂式是将触控模组以框贴或全贴合的方式贴合在显示装置上,这种方式不可避免的会增加触控显示装置的厚度。集成于显示装置外部和集成于显示装置内部,是将触控模组嵌入到显示装置中,触控显示装置的轻薄化效果略有提高,但这两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
另外,现有技术在更多的关注如何于显示装置中集成触控功能时,忽略了在集成触控功能后对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和封装效果的改进,触控显示装置的封装效果不佳时,对于触控功能比较灵敏的触控显示装置,很容易引起触控模组受损,影响触控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以在实现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的同时,实现触控显示装置的轻薄化并简化制作工艺,以及提高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和封装效果,较好地保护触控功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包括:
液晶显示面板;
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和偏光层,均位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偏光层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
触控层,位于所述偏光层的至少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中至少一个远离所述偏光层的一侧;
第三保护层,位于所述触控层远离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二保护层位于所述偏光片层远离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
所述触控层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护层远离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保护层接触。
可选地,所述第二保护层位于所述偏光片层远离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
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层靠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保护层接触;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护层远离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保护层接触;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彼此绝缘。
可选地,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同一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彼此绝缘。
可选地,还包括柔性电路板;
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均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列且彼此绝缘的第一感应电极图案;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条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排列且彼此绝缘的第二感应电极图案。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一矩形电极图案,相邻所述第一矩形电极图案彼此绝缘;
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二矩形电极图案,相邻所述第二矩形电极图案彼此绝缘。
可选地,还包括粘附层;
所述粘附层位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靠近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一侧,所述粘附层用于粘接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保护层。
可选地,还包括柔性电路板;
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均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偏光层的一侧起,包覆所述偏光层的侧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偏光层的一侧。
可选地,还包括起偏偏光片,所述起偏偏光片位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一侧;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液晶层和彩膜基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偏光层和触控层,实现了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功能和触控功能。其中,通过设置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和偏光层均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偏光层位于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之间,触控层位于偏光层的至少一侧并位于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中至少一个远离偏光层的一侧。使得由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和偏光层可构成一个偏光片,而触控层与偏光片中的偏光层共用一个第一保护层和/或第二保护层,即将触控层集成在偏光片中,从而避免了在触控显示装置中独立地设置触控模组导致触控显示装置具有较大的厚度,使触控显示装置的厚度较小,保证了触控显示装置在具有触控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轻薄化的设计,也简化了在触控显示装置中集成触控功能的工艺。
并且,本实施例中将触控层集成在了偏光片中,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触控层和偏光层则形成了一个将偏光片功能和触控功能集成于一体的整体的偏光结构,从而当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出现问题时,便可无需报废整个触控显示装置,直接更换一个偏光结构即可,实用性较高。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三保护层,第三保护层位于触控层远离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使得触控显示装置可基于第三保护层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和封装效果,避免触控层容易受损,较好的保护了触控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液晶显示面板,101-液晶层,102-彩膜基板,103-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4-像素单元;
20-偏光层,21-第一保护层,22-第二保护层,200-偏光片;
30-触控层,301-第一电极层,302-第二电极层,3011-第一感应电极图案,3022-第二感应电极图案;
300-偏光结构;
40-第三保护层;
50-保护膜;
60-粘附层;
70-柔性电路板;
80-起偏偏光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第一保护层21、第二保护层22和偏光层20,均位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一侧;偏光层20位于第一保护层21和第二保护层22之间;触控层30,位于偏光层20的至少一侧,并位于第一保护层21和第二保护层22中至少一个远离偏光层20的一侧;第三保护层40,位于触控层30远离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一侧。
具体地,偏光层20具有偏振功能,偏光层20位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一侧时,可对从液晶显示面板10出射的光起到检偏作用。即从液晶显示面板10出射的光在经过偏光层20时,偏光层20只允许其中偏振方向与自身偏振化轴一致的光通过,据此可实现触控显示装置不同灰阶的画面显示。偏光层20的材质可包括聚乙烯醇(PVA),偏光层20的制程例如是:以聚乙烯醇为基材,将基材用各类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染料进行染色,并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使基材进行延伸,从而使基材吸收二向色性染料而具有偏振特性,最后对基材进行脱水、烘干,形成偏光层20。
第一保护层21和第二保护层22对偏光层20起到保护作用,保证偏光层20的物理特性。例如,以聚乙烯醇为基材制备的偏光层20具有较强的亲水性,易于水解,第一保护层21和第二保护层22分别位于偏光层20的两侧并均与偏光层20接触,从而避免偏光层20发生水解。第一保护层21和第二保护层22的材质可以是三醋酸纤维素(TAC)、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高分子材料。其中,以三醋酸纤维素为材质的第一保护层21和第二保护层22的光透过率较高、耐水性良好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从而对偏光层20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触控层30位于第一保护层21和第二保护层22中至少一个远离偏光层20的一侧,从而第一保护层21和/或第二保护层22不仅对偏光层20起到保护作用,还对触控层30起到支撑作用,以此将触控层30与第一保护层21、第二保护层22和偏光层20集成为一个整体,图1中仅是示例性的示意出触控层30仅设置于第二保护层22远离偏光层20的一侧。这里,触控层30用于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并输出对应触控操作的电信号,触控显示装置根据电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实现触控功能。示例性的,触控层30可以包括压力感应层,压力感应层可根据用户的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力度,输出电信号。或者,触控层30还可以包括触控电极层,用户触碰触控电极层,触碰点的电容会发生变化,从而触控电极层输出对应触碰点电容变化的电信号。触控层30包括触控电极层时,触控层30的材质可以是氧化铟锡(ITO)、纳米银丝和金属网格中的至少一种。
综上可知本实施例中,由第一保护层21、第二保护层22和偏光层20可构成一个偏光片200。触控层30位于偏光层20的至少一侧并位于第一保护层21和第二保护层22中至少一个远离偏光层20的一侧,从而触控层30与偏光片200中的偏光层20共用一个第一保护层21和/或第二保护层22,第一保护层21和/或第二保护层22不仅对偏光层20起到保护作用,还对触控层30起到支撑作用,即将触控层30集成在偏光片200中,以此避免了在触控显示装置中集成触控功能时独立地设置触控模组导致触控显示装置具有较大的厚度,使触控显示装置的厚度较小,保证了触控显示装置在具有触控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轻薄化的设计,同时也简化了在触控显示装置中集成触控功能的工艺。
并且,本实施例中将触控层30集成在了偏光片200中,第一保护层21、第二保护层22、触控层30和偏光层20形成了一个将偏光片200功能和触控功能集成于一体的整体的偏光结构300,这样当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出现问题时,便可无需报废整个触控显示装置,直接更换一个偏光结构300即可,实用性较高。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三保护层40不仅对触控显示装置起到封装作用,还起到提升触控显示装置显示效果的作用,也即对偏光结构300起到封装作用和优化性能的作用。可选地,第三保护层40包括硬化膜(HC)和防眩光膜(AG)。硬化膜硬度较高且不易脆裂;硬化膜的材料可以是晶体材料或者金属氧化物材料;或者硬化膜是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和3-硫C醇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ES)为单体的UV固化膜、以甲基丙烯酰氧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单体且掺杂环氧树脂的耐磨膜等。采用硬化膜对偏光结构300进行封装,可有效防止偏光结构300被擦伤、划伤或者磨损,从而有效保护触控层30。
防眩光膜的材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对触控显示装置设置防眩光膜可防止由偏光层20出射的光直射入眼睛,从而有效减少眩光和反射,提高了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继续参考图1,可选地,在第三保护层40远离偏光层20的一侧还可以再设置一层保护膜50,保护膜50可以由无机和/或有机材料堆叠构成,以防止水氧入侵触控层30,从而对偏光结构300实现进一步的封装和保护,也即实现对触控显示装置的进一步封装和保护。
继续参考图1,可选地,第二保护层22位于偏光层20远离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一侧;触控层30设置于第二保护层22远离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一侧并与第二保护层22接触。可选地,触控层30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位于同一层;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彼此绝缘。
具体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均与第二保护层22接触,即将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直接设置于第二保护层22上。这里,第二保护层22作为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基膜,以对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起到支撑作用。可以是在第二保护层22远离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一侧分区设置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使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位于同一层,并且可以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设置绝缘材料以使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彼此绝缘。
示例性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在实现触控功能时,第一电极层可作为接收充电信号的Rx通道,第二电极层可作为输出电信号的Tx通道,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互电容。用户的触控操作会使得触碰点的互电容的电容值发生变化,从而输出对应触碰点的互电容变化的电信号,触控显示装置根据电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实现触控功能。其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材质可以是氧化铟锡。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可选地,第二保护层22位于偏光层20远离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一侧;触控层30包括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2;第一电极层301设置于第一保护层21靠近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一侧并与第一保护层21接触;第二电极层302设置于第二保护层22远离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一侧并与第二保护层22接触;第一电极层301与第二电极层302彼此绝缘。
具体地,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2分别设置于偏光层20的两侧。第一保护层21作为第一电极层301的基膜,以对第一电极层301起到支撑作用,第二保护层22作为第二电极层302的基膜,以对第二电极层302起到支撑作用;并且,第一保护层21、偏光层20和第二保护层22可作为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2之间的绝缘层,无需再在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2之间额外增加一绝缘层,这样可使得偏光结构300的制程更加简化,进一步节省制作成本,以及进一步实现触控显示装置的轻薄化。此外,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电极层301设置于第一保护层21靠近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一侧,第二电极层302设置于第二保护层22远离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一侧,从而不会影响第一保护层21和第二保护层22与偏光层20之间的设置关系,进而不会影响第一保护层21和第二保护层22对偏光层20的保护作用,保证了偏光片200的良好物理特性。
结合图1与图2,可选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70;柔性电路板70与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2均电连接。
具体地,将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2与柔性电路板70之间进行绑定,实现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2与柔性电路板70的电连接。柔性电路板70可与外部控制电路电连接。据此,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2通过柔性电路板70实现与外部控制电路的信号交互,实现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
继续参考图2,可选地,柔性电路板70从第一电极层301远离偏光层20的一侧起,包覆偏光层20的侧面以及第一保护层21和第二保护层22的侧面,并延伸至第一电极层301远离偏光层20的一侧。这样设置,使得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2绑定在同一个柔性电路板70上,避免对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2分别设置对应的柔性电路板70致使耗材偏多,并且使得用于绑定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2的柔性电路板70在触控显示装置中所占用的空间和面积较小,保证触控显示装置具有较小的边框。
继续参考图2,可选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粘附层60;粘附层60位于液晶显示面板10靠近第一保护层21的一侧,粘附层60用于粘接液晶显示面板10与第一保护层21。
具体地,粘附层60的材质可以是光学胶(OCA),例如是压敏胶(PSA),即通过压敏胶将液晶显示面板10和第一保护层21粘接在一起。此外,由于本实施例中将触控层30集成在了偏光片200中,第一保护层21、第二保护层22、触控层30和偏光层20形成了一个将偏光片200功能和触控功能集成于一体的整体的偏光结构300。为了在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出现问题时可直接更换一新的偏光结构300,可将偏光结构300作为一个单独的结构预先制备好,并在第一保护层21远离偏光层20的一侧涂布压敏胶作为粘附层60,进而在粘附层60远离偏光层20的一侧设置隔离膜,隔离膜用于保护粘附层60。在需要为触控显示装置更换偏光结构300时,可将隔离膜撕掉,通过粘附层60将偏光结构300和液晶显示面板10粘贴在一起,实现更换。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第一电极层301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x排列且彼此绝缘的第一感应电极图案3011;第二电极层302包括多条沿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排列且彼此绝缘的第二感应电极图案3022。
具体地,可以是先在第一保护层21远离偏光层20的表面上直接形成一层第一电极层301,例如形成一层氧化铟锡薄膜,进而通过镭射切割工艺对第一电极层301进行切割,形成第一感应电极图案3011。类似的,先在第二保护层22远离偏光层20的表面上直接形成一层第二电极层302,例如形成一层氧化铟锡薄膜,进而通过镭射切割工艺对第二电极层302进行切割,形成第二感应电极图案3022。
此外,第一感应电极图案3011和第二感应电极图案3022的形状除了是长条状之外,还可以是菱形、三角形或者网格状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例如,可选地,第一电极层301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一矩形电极图案,相邻第一矩形电极图案彼此绝缘,第二电极层302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二矩形电极图案,相邻第二矩形电极图案彼此绝缘,第一矩形电极图案与第二矩形电极图案之间形成互电容。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起偏偏光片80(也即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下偏光片,对应的,偏光结构300可作为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上偏光片200),起偏偏光片80位于液晶显示面板10远离第一保护层21的一侧;液晶显示面板10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103、液晶层101和彩膜基板102;继续参考图4,液晶显示面板10还包括像素单元104。其中,触控装置可包括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背光模组或者发光二极管LED背光模组。由背光模组向起偏偏光片80提供的光线经过起偏偏光片80转换为线偏振光,线偏振光入射至液晶层101。薄膜晶体管阵列基103为像素单元104提供驱动电压,液晶层101对入射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进行调节,最后线偏振光依次经过彩膜基板102、偏光结构300和第三保护层40以及保护膜50而出射,触控显示装置实现不同灰阶的画面显示。最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述任意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可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多种电子产品中。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晶显示面板;
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和偏光层,均位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偏光层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
触控层,位于所述偏光层的至少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中至少一个远离所述偏光层的一侧;
第三保护层,位于所述触控层远离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层位于所述偏光层远离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
所述触控层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护层远离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保护层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层位于所述偏光层远离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
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层靠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保护层接触;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护层远离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保护层接触;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彼此绝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同一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彼此绝缘。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电路板;
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均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列且彼此绝缘的第一感应电极图案;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条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排列且彼此绝缘的第二感应电极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一矩形电极图案,相邻所述第一矩形电极图案彼此绝缘;
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二矩形电极图案,相邻所述第二矩形电极图案彼此绝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附层;
所述粘附层位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靠近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一侧,所述粘附层用于粘接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保护层。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电路板;
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均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偏光层的一侧起,包覆所述偏光层的侧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偏光层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起偏偏光片,所述起偏偏光片位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一侧;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液晶层和彩膜基板。
CN202122069408.2U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215769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9408.2U CN215769704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9408.2U CN215769704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69704U true CN215769704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81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69408.2U Active CN215769704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697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9385A (zh) * 2022-02-17 2022-05-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9385A (zh) * 2022-02-17 2022-05-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489385B (zh) * 2022-02-17 2024-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254778A1 (en) Slim type touch device
KR101067164B1 (ko)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US20100045620A1 (en) Integration design for capacitive touch panel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US11675449B2 (en) Input sensing unit having floating patter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20200115751A (ko) 표시 장치
JP4367295B2 (ja) タッチパネル
US11188164B2 (en) Display device
EP3683661A1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090321147A1 (en) Touch panel with patterned layer
US7586483B2 (en) Touch panel
CN215769704U (zh)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CN106873827B (zh) 触控偏光单元、可挠性触控显示设备以及可挠性触控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US9542018B2 (en)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3439823A (zh) 一种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件
CN108107619B (zh) 一种显示模组结构及终端设备
KR20140088666A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90006660A (ko)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1068026B1 (ko) 터치 인식이 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 모듈
CN106201039B (zh) 触摸屏及保护膜
CN113504850B (zh) 偏光片、偏光片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US11698551B2 (en) Polarizer, and touch-sensi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panel and module
CN216310464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30022259A (ko) 슬림 타입 터치 장치
US11256353B2 (en) Touch sensor, and window lamin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426141B1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