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8354U - 一种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68354U
CN215768354U CN202122116584.7U CN202122116584U CN215768354U CN 215768354 U CN215768354 U CN 215768354U CN 202122116584 U CN202122116584 U CN 202122116584U CN 215768354 U CN215768354 U CN 215768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hot
cold
test piece
cold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165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旭
李学玲
信贵风
李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Ziweiheng De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Ziweiheng De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Ziweiheng De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Ziweiheng De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1658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68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68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68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由热箱围成的热室和冷箱围成的冷室组成,热室和冷室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形成试件框;热室内由棚顶向下设有并排相连的四芯双绞屏蔽线,相邻的屏蔽线上连接有热室湿度传感器和热室空气温度传感器,热室内靠近试件框的一侧设有试件热表面温度传感器,热室的底面上设有纯阻性直流加热器,热室的底部下方连接有热室底座,热室内与试件框相垂直的一侧壁面上,由上到下分别设有热室管口气驱阀;冷室内顶棚设有冷室制冷蒸发器,冷室制冷蒸发器通过竖直向下的隔风板将冷室从试件框向另一边隔至两个区域,靠近试件框的区域设有强制循环风机和冷室空气温度传感器,冷室的底部连接有冷室底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建筑以抗结露因子方式检测门窗保温性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最薄弱的部位,建筑外门窗占整个建筑物长期使用能耗的50%,因此保温性能作为衡量建筑门窗节能程度的指标,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世界范围看,提高门窗的保温性能都无疑是有效降低建筑物长期使用能耗的重要途径。早在2002年我国就对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GB/T8484-2002《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随着近十几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再加上国家节能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我国对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早在2008年就颁布并于2009年3月实施了GB/T8484-2008《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国家标准,标准中首次提出了保温性能所包含的两项测试指标(传热系数和抗结露因子),并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性能分级指标值,其目的是为我国各种气候条件地区节能建筑的设计、实施提供明确的外门窗保温性能级别,以便更加有效地、科学地指导建筑节能的实践。
随着建筑节能逐年的迅猛发展,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在2020年4月修订颁布并于2021年3月实施了GB/T8484-2020《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然而,遗憾的是自2008年和2020年两版标准陆续颁布实施的多年以来,一直缺乏有效、科学的测试手段能够对建筑工地的抽样外门窗构件进行按照标准要求的准确测试,特别是外门窗“抗结露因子”指标的测试手段更是至今无法实施,致使国标制定的目的始终无法得以实现,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有效开展。目前国内现有的该项测试手段均是按照GB/T8484-2008 标准之附录C.2控湿系统所推荐的系统组成来设计制作的,见附图2。然而实践证明该系统组成的技术路线不仅能耗较大,更为严重的是根本无法满足“抗结露因子”检测的充要条件(恒定的温湿度场),分析原因可简要总结如下:
1.GB/T8484-2008标准之附录C.2控湿系统所推荐的“除湿机”,从结构上应判定为“高效转轮或分子筛式除湿机”,该类除湿机的工作原理为:
采用蜂窝式结构的除湿转轮,转轮分为吸湿区和再生区。来至检测装置的热室湿空气中的水分在吸湿区被除掉(水分被陶瓷矽胶转轮和沸石吸附)后,鼓风机将干燥后的高温(40℃)空气送回热室内。吸收了水分的转轮移动到再生区,这时从逆方向送入的经电加热的再生用空气(40℃的温风)将驱除矽胶转轮和沸石的水分,使转轮继续工作。除湿转轮每小时旋转8~18次,连续重复吸湿再生动作,从而为热室提供干燥空气。
2.GB/T8484-2008标准之附录C.2控湿系统所推荐的“压缩机”,从使用功能上应判定为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其作用是将除湿机除湿后的高温干燥空气经制冷降温后送回热室。以便维持测试所需的恒温工况。
3.以上两条现有的、且按GB/T8484-2008国家标准附录C.2制作的控湿系统组成实际作用效果极不理想,从以上两条的阐述可知如下:
首先除湿机将20±0.1℃的空气从热室内抽出,经矽胶转轮和沸石的水分吸附及再生加热,使空气温度升至40℃,即使经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制冷,也不可能将温度降回至高精度的20±0.1℃的空气送回至热室。
其次除湿机本身是将热室的湿空气与除湿机本身所处的外环境相通的,必然造成热室实际上是与外环境相通的。于是,从实践中发现根本无法既满足热室内恒温(20±0.1℃),又同时满足恒湿(相对湿度≤20%)的稳定采样工况要求。
最后由于按GB/T8484-2008国家标准附录C.2制作的控湿系统组成的除湿机的加热再生功耗较高(一般为4~6kW),补偿所需的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制冷功耗也就相应增高,因此该方案的总功耗高达十余千瓦。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该项测试手段均无法实现GB/T8484-2008和 GB/T8484-2020两版国家标准中有关“抗结露因子”的检测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测试手段均无法实现GB/T8484-2020《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检测方法》国家标准中有关“抗结露因子”的检测,因此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旨在实现建筑门窗保温性能之“抗结露因子”检测的有效装置。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由热箱围成的热室和冷箱围成的冷室组成,热室和冷室之间安装有试件框;
热室内由棚顶向下设有并排相连的四芯双绞屏蔽线,相邻的屏蔽线上连接有热室湿度传感器和热室空气温度传感器,热室内靠近试件框的一侧设有试件热表面温度传感器,热室的底面上设有纯阻性直流加热器,热室的底部下方连接有热室底座,热室内与试件框相垂直的一侧壁面上,由上到下分别设有热室管口气驱阀;
冷室内顶棚下方设有冷室制冷蒸发器,冷室制冷蒸发器通过竖直向下的隔风板将冷室从试件框向另一边隔至两个区域,靠近试件框的区域设有强制循环风机和冷室空气温度传感器,冷室的底部下方连接有冷室底座;
热室和冷室的壁面外通过两根控湿管道相连,热冷室控湿管道上设有轴流风机;
两个热室管口气驱阀由电磁气动阀驱动,电磁气动阀连接气源。
热室内安装有纯阻性直流加热器,通过微机系统软件控制可用于保证热室内的温度波动小于0.1℃;热室的一侧壁内面安装有管口气驱阀,用以实现热室除湿功能启闭的自动控制。
冷室内安装有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及强制风速循环装置,即可保证冷室内的空气温度和试件冷侧风速满足测试要求,又可作为低温冷阱吸附由热室而来的湿空气。
无论热室内外,热室内除安装有管口气驱阀,仅需采用适宜的管路和轴流风机,将冷热室连通,当冷室空气温度降低至接近-20℃时,即可实现降低热室的相对湿度达到小于等于20%的“抗结露因子”检测要求,而无需额外的除湿降温系统。
热冷室相连的管道中安装有压差驱动装置(轴流风机),可缩短降低热室的相对湿度所需的时间,提高了热室、冷室、管路闭合循环回路的冷阱作用效率,进而有效缩短了“抗结露因子”检测的周期。
试件框用于安装、密封被测试的门窗试件,安装密封完好的试件,在其窗框和玻璃的热表面均应按GB/T8484-2020《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的要求,粘贴好表面温度传感器,以便测得门窗保温性能之“抗结露因子”的确切值。
设于热室和冷室之间的试件框可用于模拟建筑物外门窗的实际安装情况,将被试门窗按实际安装工艺安装并密封好,做好其保温性能之“抗结露因子”检测的准备工作。
设于热室内试件框处的试件热表面温度传感器应至少为20个,并按照GB/T8484-2020《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的要求可靠粘贴于窗试件本身的窗框和玻璃热表面。
热箱外设有绝热密闭的外维护结构,该围护结构与热箱之间留有一定距离的空间形成热室外环境。
冷室外设有冷室制冷室外机组和低压电器及微机控制系统,冷室制冷室外机组和低压电器及微机控制系统与冷室制冷蒸发器、强制循环风机、热室内的湿度传感器、热室内的温度传感器、纯阻性直流加热器和冷室空气温度传感器通过适宜的电线相连;
本装置用于测试门窗试件的“抗结露因子”,为达到科学、公正、准确的测试要求,优选地采用专用软件进行微机自动控制、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
本装置经调研、查新国内外资料,经多次反复实验验证,被证明是目前能够有效、准确、高效地实现建筑门窗保温性能之“抗结露因子”检测方法的唯一装置结构体现,填补了该项检测技术的空白。
优点及效果
本方法经调研、查新国内外资料,经多次反复实验验证,被证明是目前能够有效、准确、高效地实现建筑门窗保温性能之“抗结露因子”检测的唯一方法,填补了该项检测技术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GB/T8484-2008国家标准之附录C.2控湿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套装置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套装置的俯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套装置的控湿管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套装置的管口电磁气动阀的气动原理图。
附图标记:
1.热室外环境;2.热箱;3.热室;4.试件框;5.冷室;6.冷箱;7.冷室制冷室外机组;8.低压电器及微机控制系统;9.热室湿度传感器;10.热室空气温度传感器;11.试件热表面温度传感器;12.纯阻性直流加热器;13.冷室制冷蒸发器;14.强制循环风机;15.冷室空气温度传感器;16.冷室底座;17.热室底座;18.热冷室控湿管道;19.轴流风机;20.热室管口气驱阀;21.电磁气动阀; 22.气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一种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由热箱 2围成的热室3和冷箱6围成的冷室5组成,热室3和冷室5之间安装有试件框 4;
热室3内由棚顶向下设有并排相连的四芯双绞屏蔽线,相邻的屏蔽线上连接有热室湿度传感器9和热室空气温度传感器10,热室3内靠近试件框4的一侧设有试件热表面温度传感器11,热室3的底面上设有纯阻性直流加热器12,热室3的底部下方连接有热室底座17,热室3内与试件框4相垂直的一侧壁面上,由上到下分别设有热室管口气驱阀20;
冷室5内顶棚下方设有冷室制冷蒸发器13,冷室制冷蒸发器13的轴线平行于冷室5顶棚,且垂直于试件框4,冷室制冷蒸发器13通过竖直向下的隔风板将冷室5从试件框4向另一边隔至两个区域,能够起到导流屏的作用,靠近试件框4的区域设有强制循环风机14和冷室空气温度传感器15,冷室5的底部下方连接有冷室底座16;
热箱2外设有绝热密闭的外维护结构,该围护结构与热箱2之间留有一定距离的空间形成热室外环境1;
热室3和冷室5的壁面外通过两根控湿管道相连,热冷室控湿管道18上设有轴流风机19;
冷室5外设有冷室制冷室外机组7和低压电器及微机控制系统8,冷室制冷室外机组7和低压电器及微机控制系统8与冷室制冷蒸发器13、强制循环风机 14、热室内的湿度传感器9、热室内的温度传感器(10、11)、纯阻性直流加热器12和冷室空气温度传感器15相连;
两个热室管口气驱阀20由电磁气动阀21驱动,电磁气动阀21连接气源22。
实施例1
本装置的热箱2由绝热的均质材料制成,优选地其热阻值不得小于3.5㎡ K/W,热室3内净尺寸大于2.2m×2.5m(宽×高),长大于2.0m。
优选地热室3内安装有纯阻性直流加热器12,通过低压电器及微机控制系统8可实现热室3内温度的高精度控制,保持在设定温度(20℃)±0.1℃。
优选地热室3的一侧壁内面上下区域分别开有适宜(∮90~∮110)的通孔,其上各安装有1套热室管口气驱阀20,用以实现热室3除湿功能启闭的自动控制。
热室3的空间按GB/T8484-2020标准要求安装有不少于规定数量的热室空气温度传感器10和1点热室相对湿度传感器。通过它们的测量数据反馈,由低压电器及微机控制系统8可确保热室3内的环境状况满足GB/T8484-2020标准中“附录D抗结露因子试验方法”检测所需恒定温湿度场的特定要求。
实施例2
本装置的冷箱6由绝热的均质材料制成,优选地采用其热阻值不得小于3.5 ㎡K/W,冷室5内净尺寸大于2.2m×2.5m(宽×高),长大于1.1m。
冷室5内安装有冷室制冷蒸发器13和风速循环系统,冷室5外安装有优选地4P制冷机组,通过低压电器及微机控制系统8可实现冷室5内温度的高精度控制,保持在设定温度(-20℃)±0.2℃。
优选地冷室5与热室3的同一侧壁内面上下区域亦对应开有适宜(∮90~∮110)的通孔,用以安装连通管路。
冷室5的空间按GB/T8484-2020标准要求安装有不少于规定数量的冷室空气温度传感器15。通过它们的测量数据反馈,由低压电器及微机控制系统8可确保冷室5内的环境状况满足“抗结露因子试验”检测所需恒定温度场的特定要求。
实施例3
结合图1、图3-5所示,本装置的热室3、冷室5的同一侧壁已开孔处之间,采用适宜的两条管路在热室3、冷室5侧壁外部分别对应连接。优选地采用内径 (∮80~∮100)的非导热材料(如PVC管材、PE管材)作为连接管路。
根据GB/T8484-2020标准之“附录D抗结露因子试验”数据采集前的工况 (热室温度为20℃±0.1℃、冷室温度为(-20℃)±0.2℃、热室相对湿度≤20%) 要求可见,热冷室之间的温差到达40℃,根据温场热力学原理可知,较大的空气温差之间会产生明显的压力差,此压差会促使温度高区域的热空气自然地向温度低的区域流动,形成所谓的“低温冷阱除湿”效应。此效应在本装置上表现为在热力学压差作用下,可将热室内湿度大的热空气通过热冷室间外连接的管道逼入冷室,为达到冷热室的气压平衡,势必又将冷室内湿度低的干燥冷空气通过热冷室间外连接的另一管道压入热室,进而自动实现热室的除湿功能。
在上述管路中为提高控湿精度和效率,优选地安装有压差驱动部件,即轴流风机19。该配置可有效地增加冷热室之间所形成的低温冷阱的压差,提高由热室3至冷室5的湿空气流量,不仅可缩短“抗结露因子试验”工况达成的时间,通过低压电器及微机控制系统8还可实现热室3内湿度的控制,保持其相对湿度≤20%。可确保热室3内的环境状况满足“抗结露因子试验”所需恒定湿度场的特定要求。
实施例4
结合图1-6所示,本装置的热冷室之间,安装有用于模拟建筑门窗实际安装状态的试件框4。该试件框4由不吸湿的绝热均质材料制成,优选地其热阻值大于7.0㎡K/W,材料密度为20~40kg/m3,优选地试件框厚度应≥300mm,开口部分的洞口尺寸应能确保被测门窗试件的可靠安装和密封。
在试件框4的热侧悬挂有不少于GB/T8484-2020标准规定的20点用于粘贴于门窗类试件的框和玻璃热表面的温度传感器及连接导线。优选地试件的框热表面粘贴不少于15点,试件的玻璃热表面粘贴不少于5点。微机系统通过本方案所述之第1条中的热室空间内布置的温、湿度传感器反馈信号,将热室3冷室5的空间环境控制在GB/T8484-2020国家标准所要求的采样条件后,实时采集冷热室空间温度及试件的框和玻璃热表面温度,达到标准要求的采样要求后根据GB/T8484-2020标准之公式(D.1)、(D.2)、(D.3)、(D.4)即可计算求得门窗保温性能之“抗结露因子”CRFg和CRFf的确切值。
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最薄弱的部位,建筑外门窗占整个建筑物长期使用能耗的50%,因此保温性能作为衡量建筑门窗节能程度的指标,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世界范围看,提高门窗的保温性能都无疑是有效降低建筑物长期使用能耗的重要途径。早在2002年我国就对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
随着建筑节能逐年的迅猛发展,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在2020年4月修订颁布并于2021年3月实施了GB/T8484-2020《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检测方法》国家新标准,新标准中提出了保温性能所包含的两项测试指标(传热系数和抗结露因子),其目的是为我国各种气候条件地区节能建筑的设计、实施提供明确的外门窗保温性能级别,以便更加有效地、科学地指导建筑节能的实践。
遗憾的是自2008年和2020年两版标准陆续颁布实施的多年以来,一直缺乏有效、科学的测试手段能够对建筑工地的抽样外门窗构件进行按照标准要求的准确测试,特别是外门窗“抗结露因子”指标的测试手段更是至今无法实施,致使国标制定的目的始终无法得以实现,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有效开展。
本领域技术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一种改善该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鉴于此,本方案的发明者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发明了该种恒温控湿方法,设计出了一整套门窗“抗结露因子”检测装置,适用该方法的装置的推广和应用能够有效、准确、高效地实现建筑门窗保温性能之“抗结露因子”的检测,填补了该项检测技术的空白。为我国各种气候条件地区节能建筑的设计、实施提供明确的外门窗保温性能级别,以便更加有效地、科学地指导建筑节能的实践。
为使本方案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方案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实施例中提供本方案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方案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方案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方案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方案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方案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方案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方案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装置的安装:
1.本装置的热室3:
本装置的热室3用于模拟建筑工程的室内,由热箱2围护而成。热箱2优选地由100mm厚绝热的均质聚氨酯彩钢板制成,其热阻值约为4.2㎡K/W,热室 3内净尺寸为2.6m×2.6m(宽×高),长为2.05m。热室3内表面为亚光漆,总半球辐射率ε约为0.88。
热箱2的热室底座17为型钢框架焊接制成,该型钢框架的上表面尺寸应接近于热箱底板的外形尺寸,以保证热箱2的所有受力点均有钢架支撑。该型钢框架的高度为500mm,以确保热箱2外壁底部的循环空气畅通。
热箱2的所有绝热的均质聚氨酯彩钢板间必须采用密封胶压合连接,优选地每块拼接板件应采用锁扣锁紧连接方式,保证热室3整体的严格密封,以确保热室3内外的空气隔绝,防止热箱2所处的外环境湿度影响热室3内部的湿度。
热箱2安装密封后,在热室3内的空间优选地分四层(每层布置4点)布置16点温度传感器10,用于测量热室内环境的空气温度。每个温度传感器探头距离相邻的壁面距离优选地不小于500mm。
热箱2安装密封后,在热室3内的空间优选地安装有一个相对湿度传感器9,其探头距离相邻的壁面距离优选地大于500mm。
热室3内靠近试件框4处,安放有纯阻性直流加热器12。优选地该加热器的上表面应低于试件框4底边上表面50mm。所谓纯阻性是指额定电压(DC200V) 下,电阻丝只发热,不发红的状态。
优选地热室3的一侧壁内面上下区域分别开有适宜(∮90~∮110)的通孔,其上各安装有1套管口气驱阀20,用以实现热室3除湿功能启闭的自动控制。
2.本装置的冷室5:
本装置的冷室5用于模拟建筑工程的室外,由冷箱6围护而成。冷箱6优选地由100mm厚绝热的均质聚氨酯彩钢板制成,其热阻值约为4.2㎡K/W,冷室 5内净尺寸为2.6m×3.6m(宽×高),进深为1.3m。
冷箱6的冷室底座16为型钢框架焊接制成,该型钢框架的上表面尺寸应接近于冷箱底板的外形尺寸,以保证冷箱6的所有受力点均有钢架支撑。
冷箱6的所有绝热的均质聚氨酯彩钢板间必须采用密封胶压合连接,优选地每块拼接板件应采用锁扣锁紧连接方式,保证冷室5整体的严格密封,以确保冷室5内外的空气隔绝,防止冷箱6所处的外环境温湿度影响冷室5内部的温湿度,进而尽量避免造成冷室制冷蒸发器13的大量结露现象。
为实现“抗结露因子试验”检测所需的试件框4冷侧-20℃空气温度工况,优选地冷室5内应安装制冷风循环系统,包括冷室制冷蒸发器13、导流屏及强制循环风机14。优选地冷室5通过安装在其内的蒸发器进行降温。利用导流屏 (隔风板)和适宜的循环风机进行强制对流,形成沿试件框4自上而下的均匀气流(优选地形成3m/s风速气流)。
冷室5与热室3的同一侧壁内面上下区域亦对应开有适宜的∮110的通孔,用以安装连通管路。
冷箱6安装密封后,在冷室5内的导流屏上设置温度探头杆,其探头杆的长度优选地应满足其上的温度测点距离试件框4表面150mm的平面处。冷室5 空间优选地分三层(每层布置3点)布置9点温度传感器15,用于测量冷室5 内试件所处的空气温度。
3.热冷室除湿驱动装置:
本装置的热冷室安装完成后,可安装热冷室除湿驱动装置。
首先,在热室3内已开好的两个∮110的通孔处,安装热室管口气驱阀20。实施例中的热室管口气驱阀20在安装时应保证气缸垂直于热室壁面,确保活塞嵌入式密封盘可靠密封两个∮110通孔。
然后,本实例优选地采用了外径∮110,壁厚为5mm的PVC管材、法兰及管件18将热冷室上下对应的∮110通孔密封连接。在连接的上下两条管路18中应优选地分别串联轴流风机19,并注意风向应为向冷室吹风方向的正确性。
以下表格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门窗保温性能检测设备,以实现“抗结露因子试验”的原始记录和验证报告。
表1门窗抗结露因子分级检测结果
门窗抗结露因子分级检测结果
试验编号:20141027 样品编号:20141027
Figure BDA0003244917870000151
表2门窗抗结露因子检测记录
门窗抗结露因子检测记录
试验编号 20141027 样品编号:20141027
Figure BDA0003244917870000152
4.试件框4、试件热表面温度传感器11:
本装置的试件框4位于冷热室之间,试件框4的外缘尺寸不应小于热室3 开口部位的内缘尺寸,并应与冷热室进行断热处理,用于模拟建筑工程的外窗所处的外墙,由试件框4的四条边框围护而成。试件框4的四条边框优选地由 300mm厚绝热的均质聚氨酯彩钢板制成,其热阻值约为12.2㎡K/W,密度为40kg/ m3
实施例中组合后的试件框4内洞口净尺寸为1.82m×1.82m(宽×高),优选地洞口下部应留有高度不小于600mm、宽度不小于300mm的用于支撑试件窗的平台。平台及洞口周边的面板采用了不吸水的,导热系数小于0.25W/(m·K)的免漆板铺装。
实施例中,在热室3内靠近(≤50mm)试件框4热表面的热室3顶棚处均匀悬吊有不少于20点的试件表面温度传感器。在进行“抗结露因子试验”前,应将该组试件表面温度传感器11粘贴于试件的框和玻璃热表面。优选地试件的框的热表面粘贴不少于15点,试件的玻璃热表面粘贴不少于5点。
本装置的控制系统,优选地采用了低压电器及微机控制系统8。计算机输出信号经I/O和D/A转换控制相应执行元件,实现控温、控湿、数据采集、计算、显示测试过程和状态曲线,打印原始记录、测试曲线、测试结果、检验报告等功能。具有试件状态、测试参数设定,自动检测,测试结束自动停机等人性化智能功能。优选地人机对话窗口可逐一显示每点温度值,并具备自诊断功能,即任意一点温度探头出现故障,计算机可自动排除该点产生的影响,并显示故障点位置,而不影响整个测试过程的正常进行。电气控制部分不局限于此一种方式。
优选地系统组成主要包括:空气开关、中间继电器、交流接触器、直流电源、可编程直流可调电源、变频控制器、温度采集模块、专业用电脑主机、液晶显示器、打印机、键盘、鼠标、软件等。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建筑门窗保温性能之“抗结露因子试验”的有效方法的装置,被证明是目前能够有效、准确、高效地实现建筑门窗保温性能之“抗结露因子试验”的唯一方法,填补了该项检测技术的空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热箱(2)围成的热室(3)和冷箱(6)围成的冷室(5)组成,热室(3)和冷室(5)之间留有用于安装、密封被检门窗试件的试件框(4);
热室(3)内由棚顶向下设有并排相连的四芯双绞屏蔽线,相邻的屏蔽线上连接有热室湿度传感器(9)和热室空气温度传感器(10),热室(3)内靠近试件框(4)的一侧设有试件热表面温度传感器(11),热室(3)的底面上设有纯阻性直流加热器(12),热室(3)的底部下方连接有热室底座(17),热室(3)内与试件框(4)相垂直的一侧壁面上,由上到下分别设有热室管口气驱阀(20);
冷室(5)内顶棚下方设有冷室制冷蒸发器(13),冷室制冷蒸发器(13)通过竖直向下的隔风板将冷室(5)从试件框(4)向另一边隔至两个区域,靠近试件框(4)的区域设有强制循环风机(14)和冷室空气温度传感器(15),冷室(5)的底部下方连接有冷室底座(16);
热室(3)和冷室(5)的壁面外通过两根热冷室控湿管道(18)相连,热冷室控湿管道(18)上设有轴流风机(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冷室制冷蒸发器(13)的轴线平行于冷室(5)顶棚,且垂直于试件框(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热箱(2)外设有绝热密闭的外围护结构,该围护结构与热箱(2)之间留有一定距离的空间形成热室外环境(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冷室(5)外设有冷室制冷室外机组(7)和低压电器及微机控制系统(8),冷室制冷室外机组(7)和低压电器及微机控制系统(8)与冷室制冷蒸发器(13)、强制循环风机(14)、热室内的湿度传感器(9)、热室空气温度传感器(10)、试件热表面温度传感器(11)、纯阻性直流加热器(12)和冷室空气温度传感器(15)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热室管口气驱阀(20)连接电磁气动阀(21),电磁气动阀(21)连接气源(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试件框(4)用于安装密封被测试的门窗。
CN202122116584.7U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 Active CN215768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6584.7U CN215768354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6584.7U CN215768354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68354U true CN215768354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83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16584.7U Active CN215768354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68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06293U (zh) 一种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
CN107462430A (zh) 用于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测试的气候环境舱
CN204694662U (zh) 一种新型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
CN103383300B (zh) 一种检测外门窗系统保温遮阳性能的热工试验台
CN201034954Y (zh) 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
CN206787779U (zh) 一种现场外窗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5301050A (zh) 大型透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设备及方法
CN205898721U (zh) 一种双试件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测试装置
CN116609384A (zh) 一种建筑门窗幕墙温度循环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1581681B (zh) 建筑围护结构材料热工参数测试装置
CN109781783A (zh) 一种多功能热湿特性同步测试实验台
CN215768354U (zh) 一种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
CN203099768U (zh) 用于建筑遮阳得热性能检测装置的低能耗模拟光源系统
CN205229017U (zh) 一种氙灯耐气候试验机
CN203011871U (zh) 反射隔热涂料隔热温差测试装置
CN203249884U (zh) 一种自动化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设备
CN1012103B (zh) 高精度恒温恒湿自动控制系统
CN211014091U (zh) 建筑幕墙热循环性能检测设备
CN108801890A (zh) 一种集成化岛礁海洋大气综合模拟加速试验装置
CN115684252A (zh) 一种墙体热湿性能现场测试系统及适宜保温材料选择方法
CN211577033U (zh) 一种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设备
CN209707425U (zh) 一种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
CN209356434U (zh) 一种门窗保温性能检测设备
CN207717674U (zh) 外窗节能性能现场检测设备
CN202310419U (zh) 全天候户外智能恒温控制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