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4697U - 一种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64697U
CN215764697U CN202121158936.9U CN202121158936U CN215764697U CN 215764697 U CN215764697 U CN 215764697U CN 202121158936 U CN202121158936 U CN 202121158936U CN 215764697 U CN215764697 U CN 215764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led light
led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589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克
马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dle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dl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dl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dle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589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64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64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64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包括柔性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上的电路板单元,其中,所述电路板单元包括LED发光模块和智能配光控制电路;所述LED发光模块包括方向连接或反向设置的第一LED发光模组和第二LED发光模组,所述第一LED发光模组包括多个串联的第一LED发光芯片,所述第二发光模组包括多个串联的第二LED发光芯片;多个所述第一LED发光芯片与多个所述第二LED发光芯片并联连接且反向设置;所述智能配光控制电路通过接收外部的无线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输出不同脉冲宽度的脉冲信号到LED发光模块,控制LED发光模块的功率大小,使LED发光模块的色温连续可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实现智能配光。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智能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
背景技术
LED灯具以其高效率,低耗能,节能环保,响应快,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成为了新一代的照明光源,经过多年的发展,LED照明已经成为一种很成熟的照明技术。LED灯带是指把LED组装在带状的FPC(柔性线路板)或PCB硬板上制作而成的,因其发光时形状如一条光带而得名。柔性灯带可以用于勾画建筑物、桥梁的外形,也可以用于公园、广场、广告、照明灯亮化工程,LED柔性灯带具有使用寿命长、节能、绿色环保等优点,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现有的双色温灯带连接电源或者调节色温时,使用不便且不能实现灯带的智能调光。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智能控制的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且能够智能控制的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实现如下:一种智能配光的 LED柔性灯带,包括可裁剪的柔性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上的电路板单元,其中,
所述电路板单元包括LED发光模块和智能配光控制电路;
所述LED发光模块包括反向设置且并联的第一LED发光模组和第二LED发光模组,所述第一LED发光模组包括多个串联的第一LED发光芯片,所述第二LED发光模组包括多个串联的第二LED发光芯片;多个所述第一LED发光芯片与多个所述第二LED发光芯片并联连接且反向设置;
所述智能配光控制电路连接市电,对市电进行电源转换和降压后输出给所述LED发光模块,同时,用于接收外部的无线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输出不同脉冲宽度的脉冲信号到LED发光模块,控制LED发光模块的功率大小,使LED发光模块的色温连续可调。
优选地,所述智能配光控制电路包括交流转直流模块、降压模块、控制模块、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以及驱动模块;
所述交流转直流模块连接市电,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同时,降压后输出给降压模块和LED发光模块;
所述降压模块将降压后的市电进行二次降压后输出给驱动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与驱动模块连接,向驱动模块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驱动模块与第一LED发光模组和第二LED发光模组连接,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第一LED发光模组和第二LED发光模组的亮度及色温变化。
优选地,还包括天线,所述天线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天线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所述天线用于接收外部设备的无线信号,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输出不同脉冲宽度的脉冲信号到驱动模块,通过驱动模块控制LED发光模组不同的发光亮度以及色温变化。
优选地,所述智能配光电路还包括预驱动及过载检测模块;所述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与所述降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驱动模块连接;所述降压模块将降压后的市电进行二次降压后输出到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所述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将二次降压后的市电进行三次降压后输出到控制模块。
优选地,所述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对LED发光模块的负载进行检测,当检测到LED发光模块的负载大于设置的阈值时,所述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切断所述控制模块的传输信号。
优选地,所述第一LED发光模组两端串联电阻后与所述第二LED发光模组反向并联连接。
优选地,所述LED柔性灯带上设有发光面,所述智能配光控制电路和LED发光模块设于所述发光面上,所述发光面上设有荧光胶,所述荧光胶沿所述LED柔性灯带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对所述第一LED发光模组和第二LED发光模组形成封装包覆。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单元还包括一设于所述柔性灯带上的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括两个电极,所述第一LED发光模组和第二发光模组分别与两个电极连接。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通过柔性灯带上的智能配光控制电路接收无线信号,并输出不同脉冲宽度的脉冲信号,智能调节柔性灯带上的第一LED发光模组和第二LED发光模组的发光亮度以及色温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灯带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灯带的正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配光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交流转直流模块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降压模块的电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模块的电路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LED发光模块的电路图;
附图中的标记所对应的技术特征为:1、柔性基板;11、发光面;2、LED发光模块;21、第一LED发光芯片;22、第二LED发光芯片;3、电极组;4、荧光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包括可裁剪的柔性基板1以及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1上的电路板单元,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基板1可根据实际需要剪裁合适的长度进行使用。
如图3所示,所述电路板单元包括LED发光模块2和智能配光控制电路;
如图2、图3和图9所示,所述LED发光模块2包括方向连接或反向设置的第一LED发光模组和第二LED发光模组,所述第一LED发光模组为白光灯组,所述第二LED发光模组为黄光灯组;所述第一LED发光模组两端串联电阻后与所述第二LED发光模组反向并联连接。通过在所述第一LED发光模组的两端串联电阻,对第一LED发光模组起到恒流的作用;根据欧姆定律,当图2中的A、B点电压和电阻恒定时,流过LED发光模块2的电流也是恒定的。
所述第一LED发光模组包括多个串联的第一LED发光芯片,所述第二LED发光模组包括多个串联的第二LED发光芯片22;多个所述第一LED发光芯片与多个所述第二LED发光芯片并联连接且反向设置;
所述电路板单元还包括一设于所述柔性灯带上的电极组3,所述电极组3包括两个电极,所述第一LED发光模组和第二发光模组分别与两个电极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智能配光控制电路连接市电,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同时降压后输出给LED发光模块2,同时接收外部的无线信号(例如移动APP、天猫精灵以及遥控器发出的无线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输出不同脉冲宽度的脉冲信号到LED发光模块2,控制LED发光模块2的功率大小,使LED发光模块2的色温连续可调。
如图4至图9所示,所述智能配光控制电路包括交流转直流模块、降压模块、控制模块、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以及驱动模块;所述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与所述降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驱动模块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交流转直流模块连接市电,用于将200V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同时,降压为36V后输出给降压模块和LED发光模块,为所述降压模块和LED发光模块供电。
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降压模块将降压后的市电进行二次降压后输出到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以及驱动模块;具体地,所述降压模块将36V的直流电降压为12V后输出到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以及驱动模块,为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以及驱动模块供电。
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控制模块与驱动模块连接,向驱动模块输出控制信号;
如图3和图8所示,所述驱动模块与第一LED发光模组和第二LED发光模组连接,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第一LED发光模组和第二LED发光模组的亮度及色温变化;
如图3和图7所示,所述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将二次降压后的市电进行三次降压后输出到控制模块;具体地,所述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将12V的直流电降压为3.3V后输出到控制模块,为控制模块供电。
如图3和图7所示,所述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对LED发光模块2的负载进行检测,当检测到LED发光模块2的负载大于设置的阈值时,所述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切断所述控制模块的传输信号,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如图5所示,还包括天线,所述天线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天线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所述天线用于接收外部设备的无线信号(例如天猫精灵、移动APP 以及遥控器发出的无线信号),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输出不同脉冲宽度的脉冲信号,并依次通过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和驱动模块,以控制LED发光模组不同的发光亮度以及色温变化,实现对LED发光模块的发光亮度以及色温的智能调节,使LED发光模块的发光亮度以及色温连续可调。
如图2所示,所述LED柔性灯带上设有发光面11,所述智能配光控制电路和LED发光模块2 设于所述发光面11上,所述发光面11上设有荧光胶4,所述荧光胶4沿所述柔性灯带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对所述第一LED发光模组和第二LED发光模组形成封装包覆;
如图5所示,所述交流转直流模块包括BP3519芯片,BP3519芯片采用独有的电压电流控制技术,不需要环路补偿电容,即可实现优异的恒压恒流特性,极大的节约了系统成本和体积,BP3519芯片采用PWM/PFM多模式控制技术,能有效降低系统待机功耗,提高效率和动态性能,并减小系统工作在轻载时的噪声。BP3519具有多重保护功能,包括输出开路/ 短路保护,芯片供电欠压/过压保护,逐周期限流,过温保护等。
本实用新型利用“视觉暂留”原理,通过智能配光电路的控制模块接收外部的无线信号,输出不同脉冲宽度的调制信号,通过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和驱动模块控制第一LED发光模组和第二LED发光模组两组灯珠单独亮或轮流亮(时间小于50us,转换时先停止亮灯2-3us防止短路)实现两线三色亮灯,实现对灯发光模块的亮度和色温变化的智能调节。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权利要求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8)

1.一种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裁剪的柔性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上的电路板单元,其中,
所述电路板单元包括LED发光模块和智能配光控制电路;
所述LED发光模块包括反向设置且并联的第一LED发光模组和第二LED发光模组,所述第一LED发光模组包括多个串联的第一LED发光芯片,所述第二LED发光模组包括多个串联的第二LED发光芯片;多个所述第一LED发光芯片与多个所述第二LED发光芯片并联连接且反向设置;
所述智能配光控制电路连接市电,对市电进行电源转换和降压后输出给所述LED发光模块,同时,用于接收外部的无线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输出不同脉冲宽度的脉冲信号到LED发光模块,控制LED发光模块的功率大小,使LED发光模块的色温连续可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光控制电路包括交流转直流模块、降压模块、控制模块、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以及驱动模块;
所述交流转直流模块连接市电,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同时,降压后输出给降压模块和LED发光模块;
所述降压模块将降压后的市电进行二次降压后输出给驱动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与驱动模块连接,向驱动模块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驱动模块与第一LED发光模组和第二LED发光模组连接,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第一LED发光模组和第二LED发光模组的亮度及色温变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天线,所述天线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天线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所述天线用于接收外部设备的无线信号,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输出不同脉冲宽度的脉冲信号到驱动模块,通过驱动模块控制LED发光模组不同的发光亮度以及色温变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光电路还包括预驱动及过载检测模块;所述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与所述降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驱动模块连接;所述降压模块将降压后的市电进行二次降压后输出到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所述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将二次降压后的市电进行三次降压后输出到控制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对LED发光模块的负载进行检测,当检测到LED发光模块的负载大于设置的阈值时,所述预驱动与过载检测模块切断所述控制模块的传输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发光模组两端串联电阻后与所述第二LED发光模组反向并联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柔性灯带上设有发光面,所述智能配光控制电路和LED发光模块设于所述发光面上,所述发光面上设有荧光胶,所述荧光胶沿所述LED柔性灯带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对所述第一LED发光模组和第二LED发光模组形成封装包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单元还包括一设于所述柔性灯带上的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括两个电极,所述第一LED发光模组和第二发光模组分别与两个电极连接。
CN202121158936.9U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 Active CN215764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8936.9U CN215764697U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8936.9U CN215764697U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64697U true CN215764697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98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58936.9U Active CN215764697U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64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41862B2 (en) LED driv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riable voltage input
CN103929852A (zh) 一种可调光调色的led灯
CN103139992A (zh) 带可控硅旁路调光电路的led调光驱动系统
CN103857148A (zh) 用于led照明装置的供电设备以及使用该供电设备的led照明设备
CN110099489B (zh) 一种兼容可控硅调光及无线调光的驱动电路
CN204929313U (zh) Led灯具发光控制装置和系统
CN209170710U (zh) 一种双路调光电路
CN202268152U (zh) 显示屏背光恒流恒压驱动电路
CN101754538B (zh) Led灯的可调光控制电路
CN215764697U (zh) 一种智能配光的led柔性灯带
CN102404921A (zh) 输出电流可调的智能恒流供电装置
CN201910958U (zh) 一种多路恒流led灯驱动电路
CN201878396U (zh) 一种led驱动装置和led灯
CN2543317Y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驱动电路
CN105704858B (zh) 用于两个或多个并联led灯串的驱动器
CN211406394U (zh) 多媒体教室智能照明监控系统
CN210351737U (zh) 一种led路灯驱动电路
CN203722879U (zh) 具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装置
CN201937892U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控制装置
JP3185138U (ja) 駆動回路
CN207911069U (zh) 恒流输出高压调光驱动器
CN112566318A (zh) 一种高能效低成本可见光无频闪线路
CN215010781U (zh) 一种高光效物联网智能调光灯具
CN216591622U (zh) 一种高压驱动的智能led灯板
CN201234371Y (zh) 改进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