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3735U - 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63735U
CN215763735U CN202121882695.2U CN202121882695U CN215763735U CN 215763735 U CN215763735 U CN 215763735U CN 202121882695 U CN202121882695 U CN 202121882695U CN 215763735 U CN215763735 U CN 215763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heat transfer
pipe
inner pip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8269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建飞
段晓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jiang Ruila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jiang Ruila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jiang Ruila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jiang Ruila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8269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63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63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637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包括管线护套和内管套管,管线护套内部填充有保护棉,保护棉内部安装有传热套管,传热套管内部插接有电伴热带,传热套管两侧开设有插接腔,内管套管内部套接有内管,内管套管外侧安装有插接块,且插接块插接在插接腔内部,内管套管与传热套管两端内侧均安装有限位环。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管套管、传热套管和插接块,内管套管和传热套管各自对内管和电伴热带起到了良好的包覆效果,提高了传热的效果,同时插接块配合插接腔使用,扩大了内管套管与传热套管之间接触的面积,进而大幅的提高了传热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伴热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
背景技术
伴热是为防止管内流体因温度下降而凝结、产生凝液或粘度升高,以及保持管内流体温度稳定,在管外或管内采用的间接加热方式,常用形式为外伴热和夹套管伴热。外伴热又称平行蒸汽管伴热,它是在被伴热件上设置一根或多根蒸汽伴热圆管,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形式。
但是现有的伴热管内部伴热件与内管之间接触面积小,导致伴热件热量大量流失,伴热效率低,并且现有的伴热管多在户外使用,使用过程中容易遭受天气环境影响,例如大风与大雪天气,伴热管整体摇晃,加之内部填充材料氧化收缩,内部内管和伴热件发生碰撞或晃动,使用寿命较短,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
专利号CN202011414769.X公开了一种模块式高效伴热管。包括伴热管、热介质和贴合面,所述伴热管的上侧面为贴合面,所述贴合面上置有软性导热材料,所述伴热管内置有热介质。本发明的模块式高效伴热管与被伴热件的接触方式为面接触,并通过软性导热材料进一步减少了伴热管与被伴热件之间的空隙,伴热面积大,传热效率高,大大提升了伴热管的伴热效率。
该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该伴热管内部伴热件与内管之间接触面积小,导致伴热件热量大量流失,伴热效率低,所以还需要进行改进;2、该伴热管多在户外使用,使用过程中容易遭受天气环境影响,例如大风与大雪天气,伴热管整体摇晃,加之内部填充材料氧化收缩,内部内管和伴热件发生碰撞或晃动,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伴热管内部伴热件与内管之间接触面积小,导致伴热件热量大量流失,伴热效率低的问题以及现有的伴热管多在户外使用,使用过程中容易遭受天气环境影响,例如大风与大雪天气,伴热管整体摇晃,加之内部填充材料氧化收缩,内部内管和伴热件发生碰撞或晃动,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包括管线护套和内管套管,所述管线护套内部填充有保护棉,所述保护棉内部安装有传热套管,所述传热套管内部插接有电伴热带,所述传热套管两侧开设有插接腔,所述内管套管内部套接有内管,所述内管套管外侧安装有插接块,且所述插接块插接在所述插接腔内部,所述内管套管与传热套管两端内侧均安装有限位环。
优选的,所述插接腔内部开设有多个扩大槽,所述扩大槽内部开设有内弧接触槽,所述插接块内侧安装有多个扩大接触块,所述扩大接触块上表面安装有多个凸块,且所述扩大接触块和凸块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扩大槽和内弧接触槽内部,扩大槽配合扩大接触块使用,确保在插接块连接时插接腔内部的接触面积更大,而内弧接触槽配合凸块使用,进一步扩大接触面积,是的导热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插接腔内部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插接块外部两侧安装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插接在所述限位槽内部,限位块配合限位槽使用,可对插接块进行限位,同时提高了连接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传热套管外侧对应插接腔相对垂直位置切割有接触壁B,接触壁B为平面,提高了传热导管与内管套管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内管套管外侧对应插接块下方相对垂直位置切割有接触壁A,且所述插接块与所述插接腔连接时,所述接触壁A与接触壁B相互贴合,两个平面相互贴合,相较于两个弧面贴合更加稳定,减少了内管套管与传热套管之间出现晃动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传热套管和所述内管套管的材质为纯铜材质,纯铜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确保了伴热的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传热套管、内管套管和插接块,电伴热带整体安装在传热套管内部,使得传热套管与电伴热带接触面积为圆形,接触面积大,使电伴热管的热量可以很好的传递出去,同时内管套管与内管之间相互连接,接触面积同样最大化,其次通过插接块和插接腔配合,使得内管套管和传热套管之间在相对稳定连接情况下,扩大了接触面积,使得电伴热带的热量可以快速的传递,从而提高了伴热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开设有限位槽、接触壁A和接触壁B,插接腔内部的限位槽配合插接块外侧的限位块使用,有效减少了插接块出现晃动的情况,同时接触壁A和接触壁B之间相互贴合,两个平面相互贴合,相较于两个弧面贴合更加稳定,减少了内管套管与传热套管之间出现晃动的情况,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管套管和传热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线护套;2、保护棉;3、传热套管;4、电伴热带;5、内管套管;6、内管;7、限位环;8、限位块;9、接触壁A;10、接触壁B;11、限位槽;12、插接腔;13、扩大槽;14、内弧接触槽;15、插接块;16、凸块;17、扩大接触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解决现有的伴热管内部伴热件与内管之间接触面积小,导致伴热件热量大量流失,伴热效率低的问题以及现有的伴热管多在户外使用,使用过程中容易遭受天气环境影响,例如大风与大雪天气,伴热管整体摇晃,加之内部填充材料氧化收缩,内部内管和伴热件发生碰撞或晃动,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包括管线护套1和内管套管5,管线护套1内部填充有保护棉2,保护棉2内部安装有传热套管3,传热套管3内部插接有电伴热带4,传热套管3两侧开设有插接腔12,内管套管5内部套接有内管6,内管套管5外侧安装有插接块15,且插接块15插接在插接腔12内部,内管套管5与传热套管3两端内侧均安装有限位环7,通过内管套管5、传热套管3和插接块15,内管套管5和传热套管3各自对内管6和电伴热带4起到了良好的包覆效果,提高了传热的效果,同时插接块15配合插接腔12使用,扩大了内管套管5与传热套管3之间接触的面积,进而大幅的提高了传热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首先通过外部电源给内管套管5内部的电伴热带4通电,电伴热带4将电能转换为热能,此时热量通过与电伴热带4整体进行接触的传热套管3进行传递,热量通过纯铜材质的传热套管3传递至其插接腔12内部连接的插接块15,同时插接块15表面的凸块16充分的接触在插接腔12内部的内弧接触槽14,使得接触的面积答复的提高,热量传递效率更好,随后热量经由插接块15传递至内管套管5,由内管套管5对其内部的内管6进行伴热,伴热效果更加均匀,效率更好。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插接腔12内部开设有多个扩大槽13,扩大槽13内部开设有内弧接触槽14,插接块15内侧安装有多个扩大接触块17,扩大接触块17上表面安装有多个凸块16,且扩大接触块17和凸块16分别对应连接在扩大槽13和内弧接触槽14内部,凸块16配合内弧接触槽14使用,在连接时,大幅的提高了接触面积,导热效率更高,插接腔12内部两侧开设有限位槽11,插接块15外部两侧安装有限位块8,且限位块8插接在限位槽11内部,限位槽11配合限位块8使用时,减少了安装时插接块15与插接腔12之间出现堵塞的情况,使得连接的更加稳定,传热套管3外侧对应插接腔12相对垂直位置切割有接触壁B10,内管套管5外侧对应插接块15下方相对垂直位置切割有接触壁A9,且插接块15与插接腔12连接时,接触壁A9与接触壁B10相互贴合,接触壁A9和接触壁B10两者皆为平面,相较于弧形接触面,两者之间贴合时不容易出现滑动,所以更稳定,传热套管3和内管套管5的材质为纯铜材质,纯铜材质的导热系数较高,同时价格相对银、金材质更加便宜,生产成本更低,更加实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包括管线护套(1)和内管套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护套(1)内部填充有保护棉(2),所述保护棉(2)内部安装有传热套管(3),所述传热套管(3)内部插接有电伴热带(4),所述传热套管(3)两侧开设有插接腔(12),所述内管套管(5)内部套接有内管(6),所述内管套管(5)外侧安装有插接块(15),且所述插接块(15)插接在所述插接腔(12)内部,所述内管套管(5)与传热套管(3)两端内侧均安装有限位环(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腔(12)内部开设有多个扩大槽(13),所述扩大槽(13)内部开设有内弧接触槽(14),所述插接块(15)内侧安装有多个扩大接触块(17),所述扩大接触块(17)上表面安装有多个凸块(16),且所述扩大接触块(17)和凸块(16)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扩大槽(13)和内弧接触槽(14)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腔(12)内部两侧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插接块(15)外部两侧安装有限位块(8),且所述限位块(8)插接在所述限位槽(1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套管(3)外侧对应插接腔(12)相对垂直位置切割有接触壁B(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套管(5)外侧对应插接块(15)下方相对垂直位置切割有接触壁A(9),且所述插接块(15)与所述插接腔(12)连接时,所述接触壁A(9)与接触壁B(10)相互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套管(3)和所述内管套管(5)的材质为纯铜材质。
CN202121882695.2U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 Active CN215763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2695.2U CN215763735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2695.2U CN215763735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63735U true CN215763735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73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82695.2U Active CN215763735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637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49975U (zh) 一种大功率充电站系统
CN215763735U (zh) 一种高效高寿命伴热管
CN201435040Y (zh) 一种工业计算机的散热器
CN102013590A (zh) 易安装维护的防水插座插头组件
CN213402629U (zh) 一种转接头及转接头组件
CN201018198Y (zh) 母线连接器
CN211125089U (zh) 一种光伏系统专用电缆
CN107907945B (zh) 一种具有缓冲和抗拉扯效果的光电连接器
CN205079468U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
CN219678990U (zh) 一种波导耦合器
CN206099557U (zh) 一种稳定导磁的铁芯
CN216471545U (zh) 一种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电源辅助器
CN210569272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加热装置的底座及加热装置
CN206865409U (zh) 一种光伏专用直流防反装置
CN201877595U (zh) 易安装维护的防水插座插头组件
CN201355758Y (zh) 屏蔽绝缘管型母线连接器散热结构
CN201063477Y (zh) 全密封潜油直线电机
CN212231208U (zh) 一种矿用电动机绕组导电杆防水装置
CN217007766U (zh) 一种基于3g的dfb光电收发器件
CN218845396U (zh) 一种能够防止水汽渗入的密封垫
CN210832560U (zh) 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容积式热水炉
CN211958631U (zh) 一种沟槽密封管
CN216794098U (zh) Smb板端
CN216896296U (zh) 一种抗压型柔性水道连接器
CN213753172U (zh) 一种高散热型电源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