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2059U -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62059U
CN215762059U CN202121891404.6U CN202121891404U CN215762059U CN 215762059 U CN215762059 U CN 215762059U CN 202121891404 U CN202121891404 U CN 202121891404U CN 215762059 U CN215762059 U CN 215762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driven
driven generator
main body
generator main
coo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914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明雁君
蒙荣生
陶鑫
祝泽宁
姜永宏
孙博悦
张坤
李青晨
王宇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Jingneng Sunit Wind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Jingneng Sunit Wind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Jingneng Sunit Wind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Jingneng Sunit Wind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914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62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62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62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其包括:风力发电机主体和防护盖,风力发电机主体其左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风力发电机主体底部右侧开设有底部气孔,所述风力发电机主体顶部开设有多个顶部气孔;防护盖设置在所述风力发电机主体顶部,所述防护盖与风力发电机主体之间设置有连接柱,能够利用气孔与排气口进行气流流通,风力发电机主体在高空工作时,空中的气流通过气孔流入风力发电机主体内部,然后从风力发电机主体的排气口排出,在气流流动过程中,带走风力发电机主体内部的热量。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而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风轮是把风的动能转变为机械能的重要部件,它由若干只叶片组成。
专利号CN201920784585.9中公开了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的右侧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壁固接有叶片,所述风力发电机的内部固接有电机组,所述电机组的轴端贯穿风力发电机与连接头固定相连。该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通过在风力发电机的内部进行设置降温装置,有效的方便于对其内部的电机组进行散热,起到降温的效果,且通过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连接在一起,有效的方便于使风扇进行转动,对电机组进行吹风散热,同时也对风力发电机的内部起到除尘的效果,加强降温装置的实用性,而风扇通过第二支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内壁,有效的增加降温装置在工作时候的稳定性。
上述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在使用时,将散热风扇通过齿轮与发电机扇叶的传动轴连接,通过发电机扇叶的转动带动散热扇转动进行散热,但是,齿轮传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机械损耗,降低发电机扇叶产生的机械能,影响发电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能够利用气孔与排气口进行气流流通,风力发电机主体在高空工作时,空中的气流通过气孔流入风力发电机主体内部,然后从风力发电机主体的排气口排出,在气流流动过程中,带走风力发电机主体内部的热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其包括:
风力发电机主体,其左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风力发电机主体底部右侧开设有底部气孔,所述风力发电机主体顶部开设有多个顶部气孔;
防护盖,设置在所述风力发电机主体顶部,所述防护盖与风力发电机主体之间设置有连接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部气孔与顶部气孔上均安装有金属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多个所述顶部气孔在风力发电机主体顶部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风力发电机主体为椭圆形壳体,所述防护盖为与风力发电机主体壳体弧度配合的弧形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风力发电机主体底部设置有活动安装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气孔与排气口进行气流流通,风力发电机主体在高空工作时,空中的气流通过气孔流入风力发电机主体内部,然后从风力发电机主体的排气口排出,在气流流动过程中,带走风力发电机主体内部的热量,避免降低风力发电机主体的发电效率,同时,利用防护盖进行遮阳,避免阳光直射到风力发电机主体上,降低风力发电机主体温度上升的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风力发电机主体、110排气口、111防护网、120底部气孔、130顶部气孔、200防护盖、210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能够利用气孔与排气口进行气流流通,风力发电机主体在高空工作时,空中的气流通过气孔流入风力发电机主体内部,然后从风力发电机主体的排气口排出,在气流流动过程中,带走风力发电机主体内部的热量,避免降低风力发电机主体的发电效果,请参阅图1-3,包括:风力发电机主体100和防护盖200;
风力发电机主体100其左端设置有排气口110,排气口110上设置有防护网111,风力发电机主体100底部右侧开设有底部气孔120,风力发电机主体100顶部开设有顶部气孔130,风力发电机主体100在高空工作时,空气中的气流通过底部气孔120和顶部气孔130进入风力发电机主体100内部,然后从排气口110排出,气流流通过程中,带走风力发电机主体100内部发电机组工作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不需要齿轮连接扇叶的传动轴,不会降低扇叶转动时的机械能。
防护盖200设置在风力发电机主体100顶部,防护盖200与风力发电机主体100之间设置有连接柱210,利用防护盖200对顶部气孔130遮盖保护,同时,利用防护盖200进行遮阳,避免阳光直射到风力发电机主体100,降低风力发电机主体100温度上升的速度。
在具体的使用时,风力发电机主体100在高空工作时,其原理是利用大气流通带动风力发电机主体100的扇叶转动,将扇叶转动的机械能通过发电机组转换为电能,因此,风力越大,风力发电机主体100扇叶转动越快,发电量越大,同时,发电机组的工作量也增大,风力发电机主体100内部发电机组产生的热量也变大,空气中的气流通过底部气孔120和顶部气孔130进入风力发电机主体100内部,然后从排气口110排出,气流流通过程中,带走风力发电机主体100内部发电机组工作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不需要齿轮连接扇叶的传动轴,不会降低扇叶转动时的机械能,利用防护盖200进行遮阳,避免阳光直射到风力发电机主体100,降低风力发电机主体100温度上升的速度。
底部气孔120与顶部气孔130上均安装有金属网,避免外界杂物进入风力发电机主体100内部。
顶部气孔130在风力发电机主体100顶部均匀分布,进行均匀通气。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5)

1.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力发电机主体(100),其左端设置有排气口(110),所述排气口(110)上设置有防护网(111),所述风力发电机主体(100)底部右侧开设有底部气孔(120),所述风力发电机主体(100)顶部开设有多个顶部气孔(130);
防护盖(200),设置在所述风力发电机主体(100)顶部,所述防护盖(200)与风力发电机主体(100)之间设置有连接柱(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气孔(120)与顶部气孔(130)上均安装有金属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顶部气孔(130)在风力发电机主体(100)顶部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主体(100)为椭圆形壳体,所述防护盖(200)为与风力发电机主体(100)壳体弧度配合的弧形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主体(100)底部设置有活动安装座。
CN202121891404.6U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 Active CN215762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91404.6U CN215762059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91404.6U CN215762059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62059U true CN215762059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74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91404.6U Active CN215762059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620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13084U (zh) 一种空空冷却式风力发电机的通风冷却结构
CN104181937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太阳能热气流烟囱发电集成装置
CN106523284A (zh) 一种自动追风风力发电机
CN102996357A (zh) 综合能源风道井发电站
CN204677365U (zh) 一种高效的风力发电装置
CN20409913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机舱冷却装置
CN215762059U (zh)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
CN103759359A (zh) 户外健身自行车用蒸发冷却自发电空调系统
CN117005991A (zh)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工作方法
CN101830168A (zh) 一种利用机动车等物体的移动来进行风力发电的装置
CN219242091U (zh) 一种带导风罩的风力发电机
CN207686046U (zh) 一种墙体
CN205895505U (zh) 一种联合太阳能烟囱、通风机和风力机的发电装置
CN211320677U (zh) 一种侧转电气控制柜
CN113048029A (zh)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
CN207638500U (zh) 一种阻尼效应的抽风降温电机装置
CN110792561A (zh) 一种近地面风力发电装置
CN206707948U (zh) 一种带有透气散热功能的风力发电机
CN211900873U (zh) 一种近地面风力发电装置
CN209959403U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散热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14304172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防潮基座
CN214660657U (zh)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
CN103939295A (zh) 风力发电机组变频器的节能冷却降温系统
CN219472265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
CN210371041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机舱降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