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59942U - 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59942U
CN215759942U CN202121354916.9U CN202121354916U CN215759942U CN 215759942 U CN215759942 U CN 215759942U CN 202121354916 U CN202121354916 U CN 202121354916U CN 215759942 U CN215759942 U CN 2157599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el
plate
slot
ceiling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549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欣欣
丁泽成
周东珊
钱依玲
余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549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599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599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599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涉及装修设计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龙骨、与第一龙骨平行设置的第二龙骨以及用于连接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的承重件,承重件包括中间板、设置于中间板端部的第一插槽板以及设置于中间板远离第一插槽板的一端的第二插槽板,中间板的高度不低于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的高度,第一插槽板设置有向下开口的第一槽,第二插槽板设置有向下开口的第二槽,第一龙骨至少有一部分位于第一槽内,第二龙骨至少有一部分位于第二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卡插式的安装在吊顶板上方的相邻两根龙骨之间,有效增强吊顶安装后的结构强度,可以适用于装配式吊顶结构进行使用,安装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设计技术领域,
尤其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装饰行业正在向着工业化模块化安装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吊顶饰板装饰是室内设计中普遍采用的装饰方法,可以增加室内空间的层次感,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
装配式吊顶系统中,吊顶的各个部件是简单的拼接式安装,较少用到粘黏剂等,旨在节省安装时间,但是吊顶的安装强度存在很大的隐患,若是装配式安装时没有安装稳固,整个吊顶就有松散的可能性,所以现在针对吊顶的稳定性和高强度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中国专利实用新型专利CN206987153U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集成吊顶连接结构,包括吊杆组件和安装板,所述吊杆组件包括吊杆,所述吊杆上端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部设有第一膨胀螺丝,所述吊杆下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部安装有高强度钢龙骨,所述高强度钢龙骨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一侧设有第二膨胀螺丝,所述安装板上部设有挂钩,所述安装板通过挂钩挂置在高强度钢龙骨上,所述安装板内部设有安装槽。采用多组吊杆组件,可以稳定的将高强度钢龙骨固定在天花板下部,同时可将高强度钢龙骨的两端固定在墙壁上,起到双重固定作用,这样的集成吊顶连接结构具备较高的承重强度,值得推广。
但是上述吊顶连接结构结构依然存在以下问题:整体结构复杂,需要与龙骨和天花板进行连接,安装不方便,安装效率低,不适用于装配式吊顶上使用。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合理高效的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卡插式的安装在吊顶板上方的相邻两根龙骨之间,有效增强吊顶安装后的结构强度,可以适用于装配式吊顶结构进行使用,安装效率高的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包括第一龙骨、与所述第一龙骨平行设置的第二龙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的承重件,所述承重件包括中间板、设置于所述中间板端部的第一插槽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中间板远离所述第一插槽板的一端的第二插槽板,所述中间板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的高度,所述第一插槽板设置有向下开口的第一槽,所述第二插槽板设置有向下开口的第二槽,所述第一龙骨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槽内,所述第二龙骨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中间板通过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一插槽板靠近所述第一龙骨的一端连接;所述中间板通过第二倾斜板与所述第二插槽板靠近所述第二龙骨的一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一插槽板的连接处为弧形;所述第二倾斜板与所述第二插槽板的连接处为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一龙骨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二龙骨的宽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插槽板远离所述第一龙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加强弯折;所述第二插槽板远离所述第二龙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加强弯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中间板的侧面设置有第三加强弯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三加强弯折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任意两个所述第三加强弯折均为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承重件为一体成型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上均设置有用于方便方钢件穿过的方钢孔,所述方钢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承重件的长度不大于相邻两个所述方钢孔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卡插式的安装在吊顶板上方的相邻两根龙骨之间,有效增强吊顶安装后的结构强度,可以适用于装配式吊顶结构进行使用,安装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的安装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承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第一龙骨,12、第二龙骨,3、承重件,31、中间板,311、第一倾斜板,312、第二倾斜板,313、第三加强弯折,32、第一插槽板,321、第一加强弯折,33、第二插槽板,331、第二加强弯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模块和步骤的相对布置和步骤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的流程并不仅仅是单独进行,而是多个步骤相互交叉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及系统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及系统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实施例一:如图1至4所示,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的实施例,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包括第一龙骨11、与所述第一龙骨11平行设置的第二龙骨1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龙骨11和第二龙骨12的承重件3,所述承重件3包括中间板31、设置于所述中间板31端部的第一插槽板32以及设置于所述中间板31远离所述第一插槽板32的一端的第二插槽板33,所述中间板31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一龙骨11和第二龙骨12的高度,所述第一插槽板32设置有向下开口的第一槽,所述第二插槽板33设置有向下开口的第二槽,所述第一龙骨11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槽内,所述第二龙骨12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龙骨11和第二龙骨12固定安装设置于饰面板上方,通过将第一龙骨11和第二龙骨12与吊挂在天花板上的方钢件进行连接就可以进行饰面板的安装,在这里,第一龙骨11和第二龙骨12为两根相邻且相互平行设置的龙骨,通过在第一龙骨11和第二龙骨12的上方安装承重件3可以加强饰面板的承重能力。
首先是第一龙骨11和第二龙骨12的安装,第一龙骨11和第二龙骨12固定安装设置于饰面板上方,第一龙骨11和第二龙骨12都为几字型轻钢龙骨,第一龙骨11和第二龙骨12的下端通过螺栓与饰面板进行固定连接,当然,饰面板上不仅仅设置有两根龙骨,且可能存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的龙骨,在这里,第一龙骨11和第二龙骨12为同向延伸设置的相邻的两个龙骨。
然后是承重件3的结构,所述承重件3包括中间板31、设置于所述中间板31端部的第一插槽板32以及设置于所述中间板31远离所述第一插槽板32的一端的第二插槽板33,所述第一插槽板32设置有向下开口的第一槽,所述第二插槽板33设置有向下开口的第二槽,实际上整个承重件3组成一个大的C字型件,中间板31在上边,第一插槽板32和第二插槽板33在中间板31的两端向下延伸设置,而且第一插槽板32和第二插槽板33均为小的C字型件,第一插槽板32和第二插槽板33分别设置有向下开口的第一槽和第二槽。
最后是承重件3的安装,所述第一龙骨11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槽内,所述第二龙骨12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槽内,承载件3从第一龙骨11和第二龙骨12的上方向下位移,直至第一龙骨11从第一槽的下端插入至抵住第一槽的槽底,第二龙骨12从第二槽的下端插入至抵住第二槽的槽底,完成承重件3的安装,而且安装完毕之后,所述中间板31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一龙骨11和第二龙骨12的高度,中间板31最好不低于第一插槽板32和第二插槽板33的上方高度,承重件3的安装简单效率高,可以有效配合装配式吊顶进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当所有同向延伸设置的相邻的两根龙骨之间均设置有承重件3时,可以使得整个吊顶的饰面板的结构强度更高,具有更好的承载性。
另外,饰面板上同向延伸的龙骨也有多根且任意相邻两根龙骨之间距离不同的情况下,在安装承重件3之前,可以测量需要安装的相邻两根龙骨之间距离以及第一龙骨11和第二龙骨12的规格,选取特定规格的承重件3,使得第一插槽板32和第二插槽板33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根龙骨之间距离,所述第一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一龙骨11的宽度相同,且所述第二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二龙骨12的宽度相同。
在这里,所述中间板31通过第一倾斜板311与所述第一插槽板32靠近所述第一龙骨11的一端连接;所述中间板31通过第二倾斜板312与所述第二插槽板33靠近所述第二龙骨12的一端连接,在这里,第一倾斜板311靠近第一插槽板32的一端的高度低于靠近中间板31的一端的高度,同样的,第二倾斜板312靠近第二插槽板33的一端的高度低于靠近中间板31的一端的高度,可以有效起到一定的弹性延伸的作用,当第一插槽板32和第二插槽板33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根龙骨之间距离存在一定误差时,可以通过挤压或者拉扯第一插槽板32和第二插槽板33,使得第一倾斜板311和第二倾斜板312发生弯折形变,使得第一插槽板32和第二插槽板33分别与相邻两根龙骨进行配合连接。
总之,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的安装步骤如下:首先在饰面板上方安装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接着根据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的规格及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之间的距离,设置承重件;再然后提升承重件,使得中间板位于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的上方,第一插槽板的第一槽向下开口,第二插槽板的第二槽向下开口;最后承重件向下使得第一龙骨插入至第一槽内且第二龙骨插入至第二槽内,完成承重件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卡插式的安装在吊顶板上方的相邻两根龙骨之间,有效增强吊顶安装后的结构强度,可以适用于装配式吊顶结构进行使用,安装效率高。
实施例二,如图1至4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中,所述第一插槽板32远离所述第一龙骨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加强弯折321;所述第二插槽板33远离所述第二龙骨1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加强弯折331。
以及,所述中间板31的侧面设置有第三加强弯折313。
第一加强弯折321、第二加强弯折331以及第三加强弯折313均为几字型弯折,可以有加强第一插槽板32、第二插槽板33以及中间板31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增加整体承载性。
在这里,所述第三加强弯折31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任意两个所述第三加强弯折313均为平行设置。
还有,所述承重件3为一体成型件,即倾斜板和加强折弯是出厂时就一体成型的,现场简单安装即可使用,安装效率高。
以及,所述第一倾斜板311与所述第一插槽板32的连接处为弧形;所述第二倾斜板312与所述第二插槽板33的连接处为弧形,便于第一倾斜板311和第二倾斜板312发生较小的弯折形变而不易折损。
最后,所述第一龙骨11和第二龙骨12上均设置有用于方便方钢件穿过的方钢孔,所述方钢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承重件3的长度不大于相邻两个所述方钢孔之间的距离,也就是相邻两根方钢件之间都可以设置承重件3,不会阻挡方钢件延伸。
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饰面板上方安装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
S2:根据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的规格及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之间的距离,设置承重件;
S3:提升承重件,使得中间板位于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的上方,第一插槽板的第一槽向下开口,第二插槽板的第二槽向下开口;
S4:承重件向下使得第一龙骨插入至第一槽内且第二龙骨插入至第二槽内,完成承重件的安装。
以及,在执行步骤S2时,在第一插槽板、第二插槽板和中间板远离饰面板的一侧分别设置第一加强弯折、第二加强弯折和第三加强弯折。
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卡插式的安装在吊顶板上方的相邻两根龙骨之间,有效增强吊顶安装后的结构强度,可以适用于装配式吊顶结构进行使用,安装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龙骨(11)、与所述第一龙骨(11)平行设置的第二龙骨(1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龙骨(11)和第二龙骨(12)的承重件(3),所述承重件(3)包括中间板(31)、设置于所述中间板(31)端部的第一插槽板(32)以及设置于所述中间板(31)远离所述第一插槽板(32)的一端的第二插槽板(33),所述中间板(31)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一龙骨(11)和第二龙骨(12)的高度,所述第一插槽板(32)设置有向下开口的第一槽,所述第二插槽板(33)设置有向下开口的第二槽,所述第一龙骨(11)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槽内,所述第二龙骨(12)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31)通过第一倾斜板(311)与所述第一插槽板(32)靠近所述第一龙骨(11)的一端连接;所述中间板(31)通过第二倾斜板(312)与所述第二插槽板(33)靠近所述第二龙骨(12)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板(311)与所述第一插槽板(32)的连接处为弧形;所述第二倾斜板(312)与所述第二插槽板(33)的连接处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一龙骨(11)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二龙骨(12)的宽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板(32)远离所述第一龙骨(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加强弯折(321);所述第二插槽板(33)远离所述第二龙骨(1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加强弯折(3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31)的侧面设置有第三加强弯折(3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弯折(31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任意两个所述第三加强弯折(313)均为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件(3)为一体成型件。
CN202121354916.9U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 Active CN2157599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4916.9U CN215759942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4916.9U CN215759942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59942U true CN215759942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101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54916.9U Active CN215759942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599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3130A (zh) 一种多功能的吊顶收边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15759942U (zh) 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
CN113323228A (zh) 一种多功能跌级吊顶及安装方法
CN113374152A (zh) 一种吊顶片式后置承重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13073770A (zh) 一种装配式跌级造型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5888914U (zh) 一种装配式高低位连接插挂结构
CN216075839U (zh) 一种多功能跌级吊顶
CN209874218U (zh) 轻质龙骨装饰结构
CN216195894U (zh) 一种灯槽结构及吊顶
CN215829786U (zh) 一种装配式吊顶面板安装结构
CN113668760A (zh) 一种装配式高低位连接插挂结构
CN215829780U (zh) 一种吊顶板中间加固结构
CN213837302U (zh) 一种一体式后置承载构件、一种吊顶结构
CN214462187U (zh) 一种多功能的吊顶收边结构
CN113833196A (zh) 一种灯槽结构及吊顶
CN215829773U (zh) 一种边吊板与吊顶立框板的连接结构
CN216305083U (zh) 一种全卡扣装配式吊顶
CN208415660U (zh) 一种二级顶面板
CN216379950U (zh) 一种新型便于拼装拆卸的房屋钢结构构件
CN213837300U (zh) 一种分体式后置承载构件、一种吊顶结构
CN216920948U (zh) 一种勾搭式捏合承载龙骨
CN215888853U (zh) 一种立框板与高位板的连接结构
CN217353158U (zh) 一种分体式装配式吊顶工字件接长结构
CN220124437U (zh) 一种装配式窗帘盒
CN220620649U (zh) 一种电器吊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