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57316U - 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及其培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及其培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57316U
CN215757316U CN202121822301.4U CN202121822301U CN215757316U CN 215757316 U CN215757316 U CN 215757316U CN 202121822301 U CN202121822301 U CN 202121822301U CN 215757316 U CN215757316 U CN 215757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dish
conical surface
cell culture
dish body
filter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223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汝福
孙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uixin Lif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uixin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uixin Lif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uixin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223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57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57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57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及其培养器,培养器包括培养皿以及盖设在培养皿上端的盖子,培养皿包括一体成型的培养皿本体和隔板,隔板上的滤孔被滤膜覆盖,滤膜通过固定环固定在虑孔上,固定环的第一端推动滤膜的中间部位穿过虑孔,且固定环的外圆周面与滤孔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将隔板与培养皿本体直接一体成型,从而能使培养皿本体的培养腔可靠地分隔为多个完全独立的腔室,便于后续细胞培养顺利进行;同时,基于此一体成型的结构,滤膜采用固定环与虑孔进行孔轴过盈配合结构来固定在虑孔处,即保证了原本的过滤属性,又便于滤膜的固定、简化了滤膜固定结构,提升了滤膜固定的方便性。

Description

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及其培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及其培养器。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皿是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其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细胞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要为塑料和玻璃,玻璃的培养皿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同时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也可用到。塑料的培养皿主要是是聚乙烯材料制成,其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主要适合实验室接种、划线、分离细菌的操作。
根据细胞培养的目的不同,培养皿主要分为方形培养皿、圆形培养皿、圆形-二分格培养皿、圆形-三分格培养皿和圆形-四分割培养皿等。例如现有技术CN210458178U所公开的一种用于细胞胞外囊泡摄取的细胞培养皿和培养系统,其包括培养皿本体以及将培养皿本体的培养腔分隔成两个以上独立腔室的隔板,隔板上设置有滤孔,滤孔的最低位置与所述内腔的腔底之间留有隔断高度,同时滤孔上覆盖有滤膜。现有技术中,为了便于滤膜固定在隔板上,主要将隔板和培养皿本体分别生产,且隔板分为两个薄片,其上对应部位加工出虑孔,然后将滤膜放置在隔板之间,并将虑孔覆盖,然后将两个薄片贴紧固定,从而将滤膜夹紧。接着再将隔板插入培养皿本体,以使其底部贴紧培养皿的培养腔底部、两侧与培养皿的内圆周面贴紧,以将培养腔分隔成两个以上独立腔室。
这种结构的带滤膜的培养皿中,由于隔板仅通过与培养腔进行贴紧来将其分隔,导致存在配合间隙,从而无法将分隔的独立腔室进行完全隔离,继而导致隔板两侧的培养物互相污染,不利于相关微生物细胞培养的实验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及其培养器,解决了现有的采用了带滤膜的隔板的培养皿中,隔板无法完全将培养皿的培养腔分隔成两个以上独立腔室,继而会导致隔板两侧的培养物互相污染,不利于相关微生物细胞培养的实验顺利进行等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以及将培养皿本体的培养腔分隔成多个独立腔室的隔板,所述隔板上的滤孔被滤膜覆盖,所述隔板与培养皿本体一体成型,所述滤膜通过固定环固定在虑孔上,所述固定环的第一端推动滤膜的中间部位穿过虑孔,且固定环的外圆周面与滤孔过盈配合,滤膜将固定环的外环面覆盖。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的第二端沿径向向外延伸成外翻沿,所述滤膜的边缘部位的两侧分别与外翻沿以及隔板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的外圆周面上靠近第一端的一侧倒圆角。
进一步地,在所述培养皿本体的底部套设有颜色套,所述颜色套底部封闭,且其内腔与培养皿本体的底部以及外圆周面的下侧贴合。
进一步地,在所述颜色套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插孔,所述培养皿本体的底部外凸成多个插轴,所述插轴的底部倒圆角,且插轴分别各与一个插孔过盈配合。
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器,包括培养皿以及盖设在培养皿上端的盖子,所述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以及将培养皿本体的培养腔分隔成多个独立腔室的隔板,所述隔板上的滤孔被滤膜覆盖,所述隔板与培养皿本体一体成型,所述滤膜通过固定环固定在虑孔上,所述固定环的第一端推动滤膜的中间部位穿过虑孔,且固定环的外圆周面与滤孔过盈配合,所述盖子盖设在培养皿本体的上端。
进一步地,在所述培养皿本体的外圆周面的上侧由下往上依次为第一圆锥面A和第二圆锥面A,且第二圆锥面A的斜度大于第一圆锥面A的斜度;
所述盖子的内圆周面的下侧由下往上依次为第一圆锥面B和第二圆锥面B,且第一圆锥面B和第二圆锥面B的斜度分别与第一圆锥面A和第二圆锥面A斜度一致,第二圆锥面A与第二圆锥面B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在所述盖子的顶部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螺杆部与盖子顶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为六星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皿本体的外圆周面上且位于第一圆锥面A的下侧沿周向外凸成定位环,在所述定位环上设置有多个插口;
所述盖子的底端端面外凸成多个插块,所述插块分别各插入一个插口中,且当插块与插口配合时,第二圆锥面A与第二圆锥面B过盈配合。
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及其培养器,将隔板与培养皿本体直接一体成型,其通过同一道工序一同形成从而能保证隔板与培养皿本体之间不存在任何间隙,继而能使培养皿本体的培养腔可靠地分隔为多个完全独立的腔室,便于后续细胞培养顺利进行;同时,基于此一体成型的结构,滤膜采用固定环与虑孔进行孔轴过盈配合结构来固定在虑孔处,即保证了原本的过滤属性,又便于滤膜的固定、简化了滤膜固定结构,提升了滤膜固定的方便性;
2.本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及其培养器,通过在培养皿本体的底部套设颜色套,以将培养皿本体与工作台隔开,从而通过颜色套与培养皿中的颜色进行强烈比对,以便于使用者观察培养情况;
3.本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及其培养器,当需要开放模式培养时,直接将盖子盖在培养皿上,当需要提升盖子与培养皿之间的密封性,降低蒸发时,则可以按压盖子,以使第二圆锥面A与第二圆锥面B配合,从而通过孔轴过盈配合结构,增加其之间的气密性,减少蒸发;
4.本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及其培养器,采用与盖子螺纹连接的手柄进行盖子的提拿,提升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利性;
5.本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及其培养器,通过插块插入插口中,即可便于使用者判定出第二圆锥面A12与第二圆锥面B14过盈配合,即得出盖子盖紧的结果,提升本实用新型实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本说明书附图中的各个部件的比例关系不代表实际选材设计时的比例关系,其仅仅为结构或者位置的示意图,其中:
图1是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培养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培养器的爆炸图;
图6是盖子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C处的放大图;
图8是盖子与培养皿本体配合示意图;
图9是图8中D处的放大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培养皿本体,2-隔板,3-滤孔,4-滤膜,5-固定环,6-外翻沿,7-颜色套,8-插孔,9-插轴,10-盖子,11-第一圆锥面A,12-第二圆锥面A,13-第一圆锥面B,14-第二圆锥面B,15-手柄,16-定位环,17-插口,18-插块,19-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下面结合图1至图9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1以及将培养皿本体1的培养腔分隔成多个独立腔室的隔板2,所述隔板2上的滤孔3被滤膜4覆盖,所述隔板2与培养皿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滤膜4通过固定环5固定在虑孔3上,所述固定环5的第一端推动滤膜4的中间部位穿过虑孔3,且固定环5的外圆周面与滤孔3过盈配合,滤膜4将固定环5的外环面覆盖,固定环将滤膜上与之外圆周面相对的部位压紧在虑孔3孔壁上。
本实用新型中,将隔板2与培养皿本体1直接一体成型,其通过同一道工序一同形成从而能保证隔板2与培养皿本体1之间不存在任何间隙,继而能培养皿本体1的培养腔可靠地分隔为多个完全独立的腔室,便于后续细胞培养顺利进行。同时,基于此一体成型的结构,滤膜4采用固定环5与虑孔3进行孔轴过盈配合结构来固定在虑孔3处,即保证了原本的过滤属性,又便于滤膜的固定、简化了滤膜固定结构,提升了滤膜固定的方便性。
实施例2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1以及将培养皿本体1的培养腔分隔成多个独立腔室的隔板2,所述隔板2上的滤孔3被滤膜4覆盖,所述隔板2与培养皿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滤膜4通过固定环5固定在虑孔3上,所述固定环5的第一端推动滤膜4的中间部位穿过虑孔3,且固定环5的外圆周面与滤孔3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5的第二端沿径向向外延伸成外翻沿6,所述滤膜4的边缘部位的两侧分别与外翻沿6以及隔板2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5的外圆周面上靠近第一端的一侧倒圆角。
进一步地,在所述培养皿本体1的底部套设有颜色套7,所述颜色套7底部封闭,且其内腔与培养皿本体1的底部以及外圆周面的下侧贴合。
进一步地,在所述颜色套7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插孔8,所述培养皿本体1的底部外凸成多个插轴9,所述插轴9的底部倒圆角,且插轴9分别各与一个插孔8过盈配合。
由于为了便于观察,培养皿本体1采用透明的结构,而基于不同的细胞,其颜色不同,因而存在工作台的颜色不便于使用者观察培养皿本体1中的培养情况。基于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培养皿本体1的底部套设颜色套7,以将培养皿本体与工作台隔开,从而通过颜色套与培养皿中的颜色进行强烈比对,以便于使用者观察培养情况。颜色套的具体颜色不限,其根据培养的细胞的颜色进行适应性选择即可。基于大部分培养实验,优选地采用橙色的颜色套,其材质优选地为橡胶材质。
实施例3
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器,包括培养皿以及盖设在培养皿上端的盖子10,所述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1以及将培养皿本体1的培养腔分隔成多个独立腔室的隔板2,所述隔板2上的滤孔3被滤膜4覆盖,所述隔板2与培养皿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滤膜4通过固定环5固定在虑孔3上,所述固定环5的第一端推动滤膜4的中间部位穿过虑孔3,且固定环5的外圆周面与滤孔3过盈配合,滤膜4将固定环5的外环面覆盖,固定环将滤膜上与之外圆周面相对的部位压紧在虑孔3孔壁上;所述盖子10盖设在培养皿本体1的上端。
盖子能减少培养过程中的蒸发。
关于盖子与培养皿之间的配合关系如下:在所述培养皿本体1的外圆周面的上侧由下往上依次为第一圆锥面A11和第二圆锥面A12,且第二圆锥面A的斜度大于第一圆锥面A的斜度;
所述盖子10的内圆周面的下侧由下往上依次为第一圆锥面B13和第二圆锥面B14,且第一圆锥面B13和第二圆锥面B14的斜度分别与第一圆锥面A11和第二圆锥面A12斜度一致,第二圆锥面A12与第二圆锥面B14过盈配合。
当需要开放模式培养时,直接将盖子盖在培养皿上,当需要提升盖子与培养皿之间的密封性,降低蒸发时,则可以按压盖子,以使第二圆锥面A12与第二圆锥面B14配合,从而通过孔轴过盈配合结构,增加其之间的气密性,减少蒸发。在37℃的潮湿环境下,盖子盖紧后,可由常规的盖子与培养皿之间的配合所产生的每天约蒸发1%减少为每天约蒸发0.1%,有效地保证了培养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在所述盖子10的顶部设置有手柄15,所述手柄15的螺杆部与盖子10顶部的螺纹孔19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手柄15为六星手柄。
当盖子盖紧后,不便于使用者开盖,此时优选地采用与盖子螺纹连接的手柄进行盖子的提拿,提升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利性。手柄与盖子丝接,便于在陨石、库存时,可以将各个部件分开整批存放,降低其所占空间。
为了便于使用者观察是否盖紧,优选地,所述培养皿本体1的外圆周面上且位于第一圆锥面A11的下侧沿周向外凸成定位环16,在所述定位环16上设置有多个插口17;
所述盖子10的底端端面外凸成多个插块18,所述插块18分别各插入一个插口17中,且当插块18与插口17配合时,第二圆锥面A12与第二圆锥面B14过盈配合。
通过插块插入插口中,即可便于使用者判定出第二圆锥面A12与第二圆锥面B14过盈配合,即得出盖子盖紧的结果,提升本实用新型实用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1)以及将培养皿本体(1)的培养腔分隔成多个独立腔室的隔板(2),所述隔板(2)上的滤孔(3)被滤膜(4)覆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与培养皿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滤膜(4)通过固定环(5)固定在滤孔(3)上,所述固定环(5)的第一端推动滤膜(4)的中间部位穿过滤孔(3),且固定环(5)的外圆周面与滤孔(3)过盈配合;
滤膜(4)将固定环(5)的外环面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5)的第二端沿径向向外延伸成外翻沿(6),所述滤膜(4)的边缘部位的两侧分别与外翻沿(6)以及隔板(2)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5)的外圆周面上靠近第一端的一侧倒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培养皿本体(1)的底部套设有颜色套(7),所述颜色套(7)底部封闭,且其内腔与培养皿本体(1)的底部以及外圆周面的下侧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颜色套(7)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插孔(8),所述培养皿本体(1)的底部外凸成多个插轴(9),所述插轴(9)的底部倒圆角,且插轴(9)分别各与一个插孔(8)过盈配合。
6.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器,包括培养皿以及盖设在培养皿上端的盖子(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为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皿,所述盖子(10)盖设在培养皿本体(1)的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培养皿本体(1)的外圆周面的上侧由下往上依次为第一圆锥面A(11)和第二圆锥面A(12),且第二圆锥面A的斜度大于第一圆锥面A的斜度;
所述盖子(10)的内圆周面的下侧由下往上依次为第一圆锥面B(13)和第二圆锥面B(14),且第一圆锥面B(13)和第二圆锥面B(14)的斜度分别与第一圆锥面A(11)和第二圆锥面A(12)斜度一致,第二圆锥面A(12)与第二圆锥面B(14)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子(10)的顶部设置有手柄(15),所述手柄(15)的螺杆部与盖子(10)顶部的螺纹孔(19)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5)为六星手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本体(1)的外圆周面上且位于第一圆锥面A(11)的下侧沿周向外凸成定位环(16),在所述定位环(16)上设置有多个插口(17);
所述盖子(10)的底端端面外凸成多个插块(18),所述插块(18)分别各插入一个插口(17)中,且当插块(18)与插口(17)配合时,第二圆锥面A(12)与第二圆锥面B(14)过盈配合。
CN202121822301.4U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及其培养器 Active CN215757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22301.4U CN215757316U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及其培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22301.4U CN215757316U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及其培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57316U true CN215757316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72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22301.4U Active CN215757316U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及其培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573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48231A (zh) * 2023-02-15 2023-04-11 余虎登 一种组合式多菌种细胞培养皿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48231A (zh) * 2023-02-15 2023-04-11 余虎登 一种组合式多菌种细胞培养皿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278630C (en) Filtration assembly
US6969606B2 (en) Lockable contact plate
EP2126037A1 (en) Cell culture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204608026U (zh) 一种具有超亲水生长表面的细胞嵌入皿
US8434636B2 (en) Culturing container with filter vents
CN215757316U (zh) 一种微生物细胞培养皿及其培养器
WO2012095678A1 (en) Imaging chamber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investigation of cells and tissues by various techniques
CN205576108U (zh) 一种改进的细胞培养皿
CN213295371U (zh) 一种叠加式细胞培养皿
CN104722341B (zh) 螺旋帽带盖容器
CN208501003U (zh) 一种生物细胞培育用密封培育装置
CN217324126U (zh)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新型孔板
CN210314246U (zh) 一种生物纤维素研发用培养皿
CN207720862U (zh) 一种用于蛹虫草生产的栽培容器
CN220413412U (zh) 一种分隔组合式培养皿
CN215328093U (zh) 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皿
CN207175970U (zh) 一种细胞培养皿
CN216236993U (zh) 一种生物工程实验用微生物培养皿
CN219260047U (zh) 一种培养瓶及基因工程设备
CN218435681U (zh) 一种用于微生物培育的无菌器皿
CN211999756U (zh) 一种分子生物实验用培养皿
CN210596060U (zh) 一种基础医学用病原体培养皿
CN209778891U (zh) 一种新型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容器
CN210620802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瓶
CN213739455U (zh) 一种植物病理学培养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