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56710U - 净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净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56710U
CN215756710U CN202121075350.6U CN202121075350U CN215756710U CN 215756710 U CN215756710 U CN 215756710U CN 202121075350 U CN202121075350 U CN 202121075350U CN 215756710 U CN215756710 U CN 215756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water
filter
communicated
temperat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753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鹏飞
李颖
宋文涛
郑晓航
赵瑞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753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56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56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567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装置,包括:第一管路;一个或多个过滤组件,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通,从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水侧流入的水经由所述过滤组件的过滤后从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水侧流出;以及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通,从任一所述过滤组件出水侧流出的水能够经由所述第二管路返回至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水侧,以形成循环回路。通过本实用新型,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形成循环回路,使得水能够在循环回路内流动,防止净水装置管路冻裂,确保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净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对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也愈发重视。因此,有效地过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的净水器逐渐普及。
然而,在寒冷的冬季,净水器内的水会因为结冰而体积增大,导致内部管路发生冻裂,严重影响用水安全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水装置,包括:第一管路;一个或多个过滤组件,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通,从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水侧流入的水经由所述过滤组件的过滤后从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水侧流出;以及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通,从任一所述过滤组件出水侧流出的水能够经由所述第二管路返回至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水侧,以形成循环回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净水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管路;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管路内的水温;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到所述第一管路内的水温为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以使水在所述循环回路内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过滤组件至少包括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管路相连通的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及第三过滤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进水侧,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过滤器的出水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水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进水侧,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进水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增压泵和所述第二过滤器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置有增压泵及第二控制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净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相连通的排水管路,用于排出过滤后的废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温度为小于或等于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与第一管路相连接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水流方向与所述第一管路的水流方向相反,从而形成循环回路,使得水能够在循环回路内流动,防止净水装置管路冻裂,确保使用安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装置的管路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装置的管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近年来,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对引用水的安全和健康也愈发重视。因此,有效地过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的净水器逐渐普及。然而,在寒冷的冬季,净水器内的水会因为结冰而体积增大,导致内部管路发生冻裂,严重影响用水安全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净水装置,通过设置循环回路,使水在循环回路内流动,防止管路冻裂,确保用水安全和使用体验。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装置的管路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装置的管路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净水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一管路10、过滤组件20及第二管路30。
过滤组件20与第一管路10相连通。外界水源(例如自来水,待净化的水)从第一管路10的进水侧流入,经由过滤组件20的过滤成净水(纯水)从第一管路10的出水侧流出。第一管路10的进水侧也可称之为第一管路10的上游,第一管路10的出水侧也可称之为第一管路10的下游。
过滤组件20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当过滤组件20为一个时,过滤组件20的进水侧和出水侧分别通过第一管路10相连通。当过滤组件20为多个时,多个过滤组件20依次通过第一管路10相连通,即多个过滤组件20通过第一管路10串联在一起,以对自来水进行多次过滤净化,得到品质更好的纯水。
第二管路30与第一管路10相连通,形成循环回路,第二管路30的一端与第一管路10的进水侧连通,第二管路30的另一端与任一过滤组件20的出水侧附近的第一管路10相连通,从任一过滤组件20的出水侧流出的水能够经由第二管路30返回至第一管路10的进水侧,从而水能够在循环回路内循环,确保水的流动性,以防止净水装置100冻裂。其中,第一管路10可以是净水装置100的主水管路,多个过滤组件20通过主水管路相连通,主水管路的进水口用于接通自来水,自来水从主水管路的上游朝向下游流动,并经过过滤组件20的过滤后,从主水管路的出水口流出得到纯水。第二管路30内的水流动方向可以与第一管路10内的水的流动方向相反,即,第二管路30内的水从主水管路的下游朝向主水管路的上游流动,从而形成循环回路。
在净水装置100制水过程中,第一管路10和第二管路30形成的循环回路呈关闭状态,自来水直接通过第一管路10流通。具体的,来自第一管路10进水侧的自来水经由一个或多个过滤组件20的过滤后得到纯水,纯水经由第一管路10的出水侧的纯水龙头流出。
在净水装置100停止制水时,即不需要使用净水装置100时,纯水龙头呈关闭状态,净水装置100内的水呈静态,在常温状态下,第一管路10及过滤组件20内的水即使呈静态,也不会结冰,此时,第一管路10和第二管路30形成的循环回路呈关闭状态,即不需要水在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
在周围环境温度过低时,如在寒冷的冬季,在4℃时水的密度为1g/cm3,而冰的密度为0.9g/cm3,由水变为冰后体积增大10%,水变成冰后,密度降低,体积增大,使得管路受到从内向外张力。水在结冰膨胀的情况下对管路和涉水承压零部件造成损坏大。因此,需要防止净水装置冻裂。
本公开的净水装置100,在第一管路10内的水温例如低于0℃时,开启第一管路10和第二管路30形成的循环回路,净水装置100内的水在第一管路10和第二管路30形成的循环回路中流动,即,水呈动态,这样能够有效防止管路内的水结冰,避免水管破裂的风险,确保用水安全。
例如,第一管路10内的水温例如低于0℃时,净水装置100内的水可以在循环回路中流动1至10分钟。也可以每间隔一段时间,周期性的循环流动,如每间隔5分钟循环一次。这样,通过周期性循环回路的方式让水呈动态,能够有效的防止结冰的同时,也能起到节能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净水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控制阀(图未示出)、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图未示出)。
第一控制阀设置在第二管路30,用于开启和关闭第二管路30和第一管路10形成的循环回路。在第一控制阀开启的状态下,第二管路30和第一管路10之间形成循环回路开启,水在该循环回路中流动。在第一控制阀关闭的状态下,该循环回路被封堵,水在第一管路中流动。第一控制阀例如可以是电磁阀。
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第一管路10,用于检测第一管路10内的水温。控制器与第一控制阀和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在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第一管路10内的水温为预设温度时,第一控制阀打开,第二管路30和第一管路10形成的循环回路开启,以使水在循环回路内循环流动。预设温度可以是低于或等于0℃。
控制器可以与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控制阀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通信。控制器可以是内置于净水装置100中,也可以是独立的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第一管路10内的水的温度,在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第一管路10内的水温在0℃以下,例如-4℃时,温度传感器向控制器发送异常信号,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异常信号控制第一控制阀开启,以使水在第一管路10和第二管路30形成的循环回路中流动,以防止水结冰,避免水管破裂的风险。其中,水在循环回路中流动的时间可以是1至10分钟,即水在循环回路中流动的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人为预设。也可以每间隔一段时间,控制器周期性的控制第一控制阀开启和关闭,以使水在循环回路中流动预设时间,其中,间隔时间可以是5分钟。例如,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阀开启2分钟,以使水在环回路中流动2分钟之后,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一控制阀,5分钟之后再开启第一控制阀,如此循环,以使水能够在循环回路内周期性的流动,有效的防止结冰,且能节省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组件20设置有多个,至少包括依次通过第一管路10相连通的第一过滤器21、第二过滤器23及第三过滤器24。其中,第一过滤器21可以是前置过滤器,第二过滤器23可以是反渗透过滤器(RO膜),第三过滤器24可以是后置过滤器。在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还可以依次设置有增压泵22及第二控制阀50。
从第一管路10进水侧流入的自来水,首先经过第一过滤器21的过滤,然后通过增压泵22施加水压,经过加压的水通过第二过滤器23,后分离出纯水,纯水再经过第三过滤器24的过滤后,经由第一管路10出水侧的纯水龙头流出。其中,在增压泵22和第二过滤器(RO膜)23之间的第一管路上的第二控制阀50用于控制加压后的水流入第二过滤器(RO膜)23。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需要增压泵22,选择水压较低的反渗透膜也可以得到纯水。
第一过滤器21可以作为前置过滤器,包含有聚丙烯(PP)过滤芯和活性炭过滤芯,通过聚丙烯过滤芯上的孔隙滤除颗粒较大的杂质,通过活性炭过滤芯滤除水中的游离氯化合物等游离物质。经过前置处理后的水能够减少对第二过滤器23的损伤,提高使用寿命。
第二过滤器23可以为反渗透过滤器(RO膜),呈卷绕形成的多层筒状结构,且能够可拆卸的安装于净水装置100内,以便于定期更换。通过增压泵22加压后的水经过反渗透过滤器(RO膜)时,一部分水能够穿过反渗透过滤器(RO膜)得到纯水,另一部分未穿过反渗透过滤器(RO膜)的废水从与反渗透过滤器(RO膜)相连通的排水管路60排出。
第三过滤器24可以作为后置过滤器,可以采用大小T33滤芯,可以吸附从反渗透过滤器(RO膜)分离出的纯水中异色异味,改善水质口感,提升水中营养矿物质成分,以得到甘甜的纯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管路30的一端连通于第一过滤器21的进水侧,第二管路30的另一端连通于第三过滤器24的出水侧。换句话说,第二管路30的两端分别连通在第一管路10的进水侧和出水侧。这样,第二管路30和第一管路10之间可以形成一个全循环回路,水可以在净水装置100的整个管路以及过滤组件中保持流动。
在净水装置100制水过程中,第一管路10和第二管路30形成的全循环回路呈关闭状态,自来水直接通过第一管路10流通。具体的,来自第一管路10进水侧的自来水先经由第一过滤器21滤除杂质后,再经过增压泵22的增压,具有一定压力的水经过第二过滤器(RO膜)23后得到纯水,纯水再经由第三过滤器24的过滤后从第一管路10的出水侧的纯水龙头流出。
在净水装置100停止制水时,即不需要使用净水装置100时,纯水龙头呈关闭状态,净水装置100内的水呈静态,在常温状态下,第一管路10及过滤组件20内的水即使呈静态,也不会结冰,此时,第一管路10和第二管路30形成的全循环回路呈关闭状态,即不需要水在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
在周围环境温度过低时,如在寒冷的冬季,在4℃时水的密度为1g/cm3,而冰的密度为0.9g/cm3,由水变为冰后体积增大10%,水变成冰后,密度降低,体积增大,使得管路受到从内向外张力。水在结冰膨胀的情况下对管路和涉水承压零部件造成损坏大。因此,需要防止净水装置冻裂。
本公开实施例的净水装置100,在第一管路10内的水温例如低于0℃时,开启第一管路10和第二管路30形成的全循环回路,同时启动增压泵22,净水装置100内的水在第一管路10和第二管路30形成的全循环回路中流动,即,水呈动态,这样能够有效防止管路内的水结冰,避免水管破裂的风险,确保用水安全。
其中,水在全循环回路中流动的时间可以是1至10分钟。也可以每间隔一段时间,控制器周期性的控制第一控制阀开启,以使水在全循环回路中流动,周期时间可以是5分钟。例如,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阀开启2分钟,以使水在全循环回路中流动2分钟之后,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一控制阀5分钟,之后再开启第一控制阀,如此循环,有效的防止结冰,且能节省功耗。
本公开实施例,第二管路30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管路10的进水侧和出水侧,可以使第二管路30和第一管路10形成全循环回路,水在该全循环回路内流动,可以对整个净水装置100进行防冻,确保使用安全。
其中,温度感测器可以包括第一温度感测器41。第一温度感测器41可以设置在第一管路10的出水侧,以感测第一管路10的出水侧的纯水的温度。由于第一管路10出水侧暴露于环境中,该出水侧的温度相较于净水装置100内部的管路内的水的温度低,容易结冰,因此,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第一管路10出水侧设置第一温度感测器41,能够更加及时准确的监测到水温异常情况,从而第一温度感测器41能够及时准确的将异常情况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能够第一时间开启第一控制阀,以使第二管路30和第一管路10形成全循环回路,这样水能够及时的在全循环回路内流动,以防止冻裂,安全可靠性提高。
温度感测器还可以包括第二温度感测器42。第二温度感测器42设置于第一管路10,位于增压泵22和第二过滤器23之间。第二温度感测器42用于检测第一管路10内的温度,以便于计算总溶解固体TDS值。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管路30的一端连通于第一过滤器21的进水侧,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连通于第二过滤器的进水侧,以使第二管路30和第一管路10形成半循环回路。水能够经由第二管路30绕过第一过滤器21返回到第一管路10的进水侧,形成半循环回路。
在净水装置100制水过程中,第一管路10和第二管路30形成的半循环回路呈关闭状态,自来水直接通过第一管路10流通。具体的,来自第一管路10进水侧的自来水先经由第一过滤器21滤除杂质后,再经过增压泵22的增压,具有一定压力的水经过第二过滤器(RO膜)23后得到纯水,纯水再经由第三过滤器24的过滤后从第一管路10的出水侧的纯水龙头流出。
在净水装置100停止制水时,即不需要使用净水装置100时,纯水龙头呈关闭状态,净水装置100内的水呈静态,在常温状态下,第一管路10及过滤组件20内的水即使呈静态,也不会结冰,此时,第一管路10和第二管路30形成的半循环回路呈关闭状态,即不需要水在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
在周围环境温度过低时,如在寒冷的冬季,在4℃时水的密度为1g/cm3,而冰的密度为0.9g/cm3,由水变为冰后体积增大10%,水变成冰后,密度降低,体积增大,使得管路受到从内向外张力。水在结冰膨胀的情况下对管路和涉水承压零部件造成损坏大。因此,需要防止净水装置冻裂。
本公开实施例的净水装置100,在第一管路10内的水温例如低于0℃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管路30上的第一控制阀开启,以使第一管路10和第二管路30形成的半循环回路,由于第一过滤器21使用时,通常为非满载状态,可以通过自来水自身的压力,使得自来水经由第一过滤器21后,从第一过滤器21的出水侧流出,然后经由第二管路30返回至第一管路10的进水侧,从而自来水在半循环回路中流动,以防止净水装置100内的水结冰,避免水管破裂的风险。当第一过滤器21满载,即装满水后,可以开启增压泵22,通过增压泵22对自来水施压实现自来水在半循环回路中流动。
其中,水在半循环回路中流动的时间可以是1至10分钟。也可以每间隔一段时间,控制器周期性的控制第一控制阀开启,以使水在半循环回路中流动,周期时间可以是5分钟。例如,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阀开启2分钟,以使水在环回路中流动2分钟之后,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一控制阀5分钟,之后再开启第一控制阀,如此循环,有效的防止结冰,且能节省功耗。
本公开实施例,第二管路30绕过第一过滤器21与第一管路10形成半循回路。通过自来水自身压力在该全循环回路内流动,可以对第一过滤器21及其附近的管路进行防冻,由于第二过滤器(RO膜)23位于半循环回路的外侧,因此,不需要开启增压泵22,利用自来水自身压力即可实现半循环回路防冻,相比较上述利用增压泵22实现全循环回路防冻而言,更加节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除非有特殊说明,“连接”包括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构件的直接连接,也包括两者之间存在其他元件的间接连接。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施例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路;
一个或多个过滤组件,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通,从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水侧流入的水经由所述过滤组件的过滤后从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水侧流出;以及
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通,从任一所述过滤组件出水侧流出的水能够经由所述第二管路返回至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水侧,以形成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管路内的水温;
第一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管路;
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到所述第一管路内的水温为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以使水流入所述第二管路并在所述循环回路内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组件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过滤组件至少包括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管路相连通的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及第三过滤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进水侧,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过滤器的出水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水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进水侧,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连通于第二过滤器的进水侧。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器还包括:
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置有增压泵及第二控制阀。
9.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相连通的排水管路,用于排出过滤后的废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温度为小于或等于0℃。
CN202121075350.6U 2021-05-19 2021-05-19 净水装置 Active CN215756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5350.6U CN215756710U (zh) 2021-05-19 2021-05-19 净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5350.6U CN215756710U (zh) 2021-05-19 2021-05-19 净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56710U true CN215756710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97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75350.6U Active CN215756710U (zh) 2021-05-19 2021-05-19 净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567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80125023A (ko) 가정용 정수 시스템
MXPA04011566A (es) Ensamble de filtro de agua.
CN112142214B (zh) 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JP2011025114A (ja) 切替型ro浄水器
US20030052068A1 (en) Separating system for hollow fiber membrane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6277206A (zh) 一种净饮机
CN105836910A (zh) 净水系统
CN215756710U (zh) 净水装置
CN208120789U (zh) 一种可自动判断ro膜滤芯寿命的纯水机
CN110681212B (zh) 防冻净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5105036B2 (ja) 二元給配水システム
CN1170782C (zh) 微电脑监控的管道式纯水机
CN101805076A (zh) 新型净水器
KR20090018520A (ko) 직수형 정수 장치
CN214360551U (zh) 净水器
CN208732760U (zh) 净水装置
CN107364907A (zh) 净水器长时间停用的自动维护方法
CN106082477A (zh) 一种节水型反渗透净水机及控制系统
Botes et al. Long-term evaluation of a UF pilot plant for potable water production
CN206069560U (zh) 一种自动冲洗装置
CN110681213B (zh) 一种防冻净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8883591U (zh) 一种防冻净水装置
CN208878071U (zh) 防冻净水装置
CN106082398A (zh) 一种新型纯水机
CN111410326A (zh) 一种大流量净水机纯水护膜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