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48992U - 一种金属丝绑定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丝绑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48992U
CN215748992U CN202023036650.1U CN202023036650U CN215748992U CN 215748992 U CN215748992 U CN 215748992U CN 202023036650 U CN202023036650 U CN 202023036650U CN 215748992 U CN215748992 U CN 2157489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leeve
conical shaft
conical
pull rod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366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作雄
吴仁渭
饶钦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30366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489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48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489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工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金属丝绑定器,包括锥轴、锥轴套管、止退部件和挂钩部件,所述锥轴尖部呈圆锥形,所述锥轴套管尖部呈锥形,所述锥轴滑动配合连接在所述锥轴套管内,所述锥轴尾部设有锥轴柄,所述锥轴套管尾端部固定连接有加力杆;所述挂钩部件设置在所述锥轴套管尖端部,所述止退部件设置在所述锥轴套管尾端部,所述止退部件控制所述锥轴在所述锥轴套管内的滑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金属丝绑扎过程中,物体绑扎不紧实、金属丝容易拧断和绑扎不美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丝绑定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丝绑定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都需要捆绑打扎,除了用到普通的绳子之外,还会用到金属丝等比较坚固的绑扎材料。因为绳子比较柔软,绑扎物体时容易扎紧。而金属丝比较坚硬,特别是比较粗的金属丝,普通人的徒手力量更不容易捆绑扎紧,这时就需要借助工具的力量才能做好。但是,因为金属丝有比较容易拧断的特性。所以在使用普通的工具时往往会造成金属丝都快拧断了,而物体也未绑紧的结果。究其原因,是因为借助一般工具绑扎物体时,基本顺序是将两股金属丝相互交织拧在一块以后,如果想再进一步的绑紧物体,必须连续拧紧金属丝,依靠交织拧紧的部分不断向前推进的办法来完成整个过程,但是,此时拧紧的阻力会越来越大,继续下去往往很容易伤害到金属丝原有的性状,超过金属丝被拧断的极限值,结果是物体其实并没有被绑扎紧实,而金属丝已经断了。为了不把金属丝拧断,人们往往会在拧断之前停止动作,但此时物体并未被绑紧,无可耐何,只有结束一次并不完美的绑扎。
基于以上的弊端,本实用新型将以上扎紧物体的顺序反过来进行操作,效果非常之好。具体方法:就是运用金属丝绑定器,用金属丝将物体先暂时绑住以后,把金属丝的两个端部卡压在挂钩部件上,旋转绑扎器,将两股金属丝在锥轴的前端进行绕轴旋转操作,之后逐渐收紧金属丝,直至理想的紧实度后,再通过退轴动作,再将缠绕在锥轴最前端的两股金属丝交织搭接在一起略微加以拧紧即可。通过这种操作,物体可以绑得非常紧实,且金属丝不易拧断。因为绕轴收紧时,只要控制在金属丝所能承受拉力之内的绑扎,就可以做到极限紧实。全部的绑紧过程是靠绕轴完成的,这个绑紧过程对金属丝没有伤害,对金属丝有伤害的,只是在交织拧紧的过程,通过金属丝绑扎器的操作,两股金属丝的交织拧紧的幅度相比常规的操作而言恰恰是非常有限的,最后交织在一起的作用是为了搭在一起不至松脱而已,并不会做交织后去绑紧物体的动作,所以金属丝不会被轻易拧断,绑扎效果非常完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丝绑定器,具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且绑扎紧实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金属丝绑扎过程中,物体绑扎不紧实、金属丝容易拧断和绑扎不美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丝绑定器,包括锥轴、锥轴套管、止退部件和挂钩部件,所述锥轴尖部呈圆锥形,所述锥轴套管尖部呈锥形,所述锥轴滑动配合连接在所述锥轴套管内,所述锥轴尾部设有锥轴柄,所述锥轴套管尾端部固定连接有加力杆;所述挂钩部件设置在所述锥轴套管尖端部,所述止退部件设置在所述锥轴套管尾端部,所述止退部件控制所述锥轴在所述锥轴套管内的滑动。
优选的,所述挂钩部件包括底板、压板、卡口和挡板,所述底板套接并固定在所述锥轴套管尖端部,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左右两侧,所述压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前后两侧,所述压板左右两侧设有压板槽,所述压板槽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压板槽关于所述锥轴套管两两对称;所述卡口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卡口开口向外,所述卡口分别开设在所述底板四个边角处,所述卡口分别与所述压板槽相对应,所述压板槽开口方向与所述卡口开口方向一致;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导引孔,所述导引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导引孔关于所述锥轴套管左右对称。
优选的,所述止退部件包括钢珠和压珠钢板,所述锥轴套管尾端部设有止退珠孔,所述压珠钢板裹绕在所述锥轴套管尾端部,所述钢珠与所述止退珠孔和所述压珠钢板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压板槽开口方向与所述卡口开口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挂钩部件为挂钩,所述挂钩呈“”字形,所述挂钩关于所述锥轴套管左右对称,所述锥轴套管前后两侧设有相对称的导引环。
优选的,所述挂钩呈“T”字形。
优选的,所述止退部件包括止退销、弹簧和螺杆,所述锥轴套管尾端部设有止退销孔,所述止退销、所述弹簧和所述螺杆依次配合连接在所述止退销孔内。
优选的,所述锥轴套管尖端部设有切割部件,所述切割部件包括旋刀、旋刀座、旋刀杆和挡圈,所述旋刀座套接在所述锥轴套管尖端部,所述旋刀固定连接在所述旋刀座下端,所述旋刀与所述导引环相对应,所述旋刀杆为半圆筒形,所述旋刀杆下端铰接在所述旋刀座上端,所述旋刀杆上端扣合在所述锥轴套管上,所述挡圈设置在所述旋刀座上端。
优选的,所述锥轴套管上还设有拉紧机构,所述拉紧机构包括张紧轮座、张紧挡板、加强筋、张紧轮、拉伸弹簧、驱动条、松脱拉杆和助脱板,所述张紧轮座固定连接在所述锥轴套管中部,所述张紧挡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张紧轮座左右两侧,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张紧挡板外侧;所述松脱拉杆分别位于所述锥轴套管左右两侧,所述松脱拉杆上端部与所述加力杆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松脱拉杆下端与所述驱动条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条位于所述张紧挡板内侧,所述驱动条下端与所述拉伸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张紧轮座下端;所述张紧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张紧轮分别与所述驱动条外侧相抵接,所述张紧轮通过张紧轮轴铰接在一起;所述助脱板与所述锥轴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松脱拉杆上端部滑动配合连接在所述助脱板左右两侧;所述松脱拉杆上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松脱拉杆套接有拉杆套管,所述松脱拉杆上设有松脱提手,所述松脱提手位于所述拉杆套管上侧,所述三角卡销设置在所述锥轴上,所述三角卡销位于所述助脱板下侧。
优选的,所述挂钩部件包括导引板,所述导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锥轴套管尖端部,所述导引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导引孔,所述导引孔相通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开口向外,所述缺口处设有单向锁片。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一、该金属丝绑定器,将原来绑扎金属丝从相互交织后拧紧在一起,用连续不断拧紧并将拧紧结合处不断向前推进的方法来绑紧物体;改变为先将金属丝绕轴旋转来绑扎紧实后,再通过退轴等动作将处在锥轴最前端的两股金属丝交织搭接在一起并适当拧紧,使两股金属丝不至松脱即可。老方法:先交织拧紧,后绑紧,结果绑扎不紧实,并且金属丝容易断。新方法:先绕轴绑紧,后交织搭接适当拧紧,结果绑得非常紧实,不存在金属丝断裂的现象。
二、该金属丝绑定器,用单股或双股金属丝都能够操作,并且绑扎美观。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把物体绑扎的紧实牢固,往往会采用双股金属丝绕一圈来绑扎,绑扎后的四股金属丝交织后在一起的部分会显得粗大不美观。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单股金属丝绕物体两圈进行绑扎,绑扎后的两根金属丝交织后在一起的部分就显得比较秀气美观。现实生活中,如果用单根金属丝绕一圈绑扎,物体非常难以被绑扎紧实,并且金属丝很容易被拧断。而本实用新型则可以将单根金属丝通过绕轴收紧,然后再做适当的交织搭接拧紧即可,不存在金属丝拧断的现象。
三、该金属丝绑定器,在绑定过程中扭曲的金属丝要从导引孔里面退出,会有一定的困难,采用旋刀对金属丝进行剪切,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四、该金属丝绑定器,绑得紧,拧不断,很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下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切割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旋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中导引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3,一种金属丝绑定器,包括锥轴1、锥轴套管2、止退部件3和挂钩部件4。
其中,上述的锥轴1尖部呈圆锥形,锥轴套管2尖部呈锥形,锥形的设计有利于金属丝的缠绕,锥轴1滑动配合连接在锥轴套管2内,锥轴1尾部设有锥轴柄11,锥轴套管2尾端部固定连接有加力杆21,有利于通过加力杆21进行转动,进而进行金属丝的绑定;挂钩部件4设置在锥轴套管2尖端部,止退部件3设置在锥轴套管2尾端部,止退部件3控制锥轴1在锥轴套管2内的滑动,锥轴1可以在锥轴套管2内自由进退,并且在止退部件3产生阻力的作用下,不会轻易滑落。
上述挂钩部件4包括底板41、压板43、卡口45、和挡板42,底板41套接并固定在锥轴套管2尖端部,挡板42固定连接在底板41左右两侧,压板43固定连接在底板41前后两侧,压板43左右两侧设有压板槽46,压板槽46的数量为四个;卡口45的数量为四个,卡口45开口向外,卡口45分别开设在底板41上,卡口45分别与压板槽46相对应;使用时只要将锥轴1插入锥轴套管2之中,使锥轴1的尖端露出锥轴套管2的管口;底板41上还设有导引孔44,导引孔44的数量为两个,导引孔44关于锥轴套管2左右对称,导引孔44专为单股铁丝更加稳定地绑扎而设置,并且有利于在比较窄的空间作业,亦可替代压板槽,进而大大提高了金属丝缠绕方法的选择性;将金属丝的两端分别置入卡口45,然后将金属丝的两端分别卡在压板槽46之中,接下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加力杆21,使两股金属丝分开并相对缠绕在锥轴1的前端,通过杠杆原理的运用,使被绑扎物体达到理想的紧实度后,再将锥轴1略微向后退出一定距离,使锥轴1尖端的两股金属丝能够相互交织搭接在一起不至于松脱即可,之后把锥轴1再一次性向后退出被缠绕部分,接着把还处于松散状态下的剩余交织部分稍微加以拧紧即可。最后再把在压板槽46内和卡口45内的金属丝解出,至此整个绑扎过程即告完成。
上述压板槽46开口方向与卡口45开口方向一致。
上述止退部件3包括钢珠32和压珠钢板31,锥轴套管2尾端部设有止退珠孔33,压珠钢板31裹绕在锥轴套管2尾端部,钢珠32与止退珠孔33和压珠钢板31相配合,利用钢珠32进入至止退珠孔33内的多少来控制锥轴1在锥轴套管2内的松紧程度,进而防止锥轴1在锥轴套管2来轻易地滑动。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压板槽46开口方向与卡口45开口方向相反;将金属丝的两端分别置入卡口45,然后将金属丝的两端分别卡在压板槽47之中,接下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加力杆21,使两股金属丝分开并相对缠绕在锥轴1的前端,通过杠杆原理的运用,使被绑扎物体达到理想的紧实度后,再将锥轴1略微向后退出一定距离,使锥轴1尖端的两股金属丝能够相互交织搭接在一起不至于松脱即可,之后把锥轴1再一次性向后退出被缠绕部分,接着把还处于松散状态下的剩余交织部分稍微加以拧紧即可。最后再把在压板槽47内和卡口45内的金属丝解出,至此整个绑扎过程即告完成。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5-图8,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挂钩部件4为挂钩48,挂钩48关于锥轴套管2左右对称;锥轴套管2前后两侧设有相对称的导引环5,导引环5专为单股铁丝更加稳定地绑扎而设置,亦可替代挂钩,进而大大提高了金属丝缠绕方法的选择性。
上述挂钩48呈“7”字形,将锥轴1插入锥轴套管2之中,使锥轴1的尖端露出锥轴套管2的管口;将金属丝的两端分别夹持挂钩48的下端,然后将金属丝的两端分别缠绕在挂钩48上端,接下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加力杆21,使两股金属丝分开并相对缠绕在锥轴1的前端,通过杠杆原理的运用,使被绑扎物体达到理想的紧实度后,再将锥轴1略微向后退出一定距离,使锥轴1尖端的两股金属丝能够相互交织搭接在一起不至于松脱即可,之后把锥轴1再一次性向后退出被缠绕部分,接着把还处于松散状态下的剩余交织部分稍微加以拧紧即可。最后再把金属丝从挂钩48上解下,至此整个绑扎过程即告完成。
上述锥轴套管2尖端部设有切割部件6,切割部件6包括旋刀61、旋刀座62、旋刀杆63和挡圈64,旋刀座62套接在锥轴套管2尖端部,旋刀61固定连接在旋刀座62下端,旋刀61与导引环5相对应,旋刀杆63为半圆筒形,旋刀杆63下端铰接在旋刀座62上端,旋刀杆63开在可在旋刀座62上自由开合,旋刀杆63上端扣合在锥轴套管2上,挡圈64设置在旋刀座62上端,挡圈64阻止旋刀61作业时带动旋刀座62上下滑动;将旋刀杆63拉开,然后使旋刀座62绕锥轴套管2旋转一个小角度,使旋刀61对金属丝进行剪切。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9,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挂钩48呈“T”字形,将金属丝的两端分别夹持挂钩48的下端,然后将金属丝的两端分别缠绕在挂钩48上端,接下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加力杆21,使两股金属丝分开并相对缠绕在锥轴1的前端,通过杠杆原理的运用,使被绑扎物体达到理想的紧实度后,再将锥轴1略微向后退出一定距离,使锥轴1尖端的两股金属丝能够相互交织搭接在一起不至于松脱即可,之后把锥轴1再一次性向后退出被缠绕部分,接着把还处于松散状态下的剩余交织部分稍微加以拧紧即可。最后再把金属丝从挂钩48上解下,至此整个绑扎过程即告完成。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10,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止退部件3包括止退销34、弹簧35和螺杆36,锥轴套管2尾端部设有止退销孔37,止退销34、弹簧35和螺杆36依次配合连接在止退销孔37内,利用止退销34进入至止退销孔37内顶在锥轴1上,止退销34在弹簧35的作用下,能够很好地阻止锥轴1在锥轴套管2内的任意滑落;当然,止退销34也有许多方式可以替代。
实施例六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锥轴套管2的两侧分别增设大力钳(图中未画出),用钳口代替挂钩部件4的功能,然后对物体进行绑扎,也可以取得非常好的绑定效果。
实施例七
请参阅图11-图12,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锥轴套管2上还设有拉紧机构7,拉紧机构7包括张紧轮座71、张紧挡板72、加强筋74、张紧轮73、拉伸弹簧75、驱动条76、松脱拉杆77和助脱板78,张紧轮座71固定连接在锥轴套管2中部,张紧挡板72分别固定连接在张紧轮座71左右两侧;加强筋74设置在张紧挡板72外侧,用于起到辅助作用,防止张紧挡板72受力过大而变形;松脱拉杆77分别位于锥轴套管2左右两侧,松脱拉杆77上端部与加力杆21滑动配合连接,松脱拉杆77下端与驱动条76上端固定连接,驱动条76位于张紧挡板72内侧,驱动条76下端与拉伸弹簧75一端固定连接,拉伸弹簧75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张紧轮座71下端;张紧轮73的数量为两个,张紧轮73分别与驱动条76外侧相抵接,张紧轮73通过张紧轮轴711铰接在一起;助脱板78与锥轴1滑动配合连接,松脱拉杆77上端部滑动配合连接在助脱板78左右两侧;松脱拉杆77上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771,松脱拉杆77套接有拉杆套管773,松脱拉杆77上设有松脱提手772,松脱提手772位于拉杆套管773上侧。张紧轮73在拉伸弹簧75的拉力作用下,可以将金属丝稳稳地卡在张紧轮73和张紧档板72两者的缝隙之中,如果对金属丝施加向下的拉力,则金属丝将越拉越紧;调节螺母711可以上下调节夹持金属丝的缝隙间距,在锥轴1上还设置有三角卡销79,三角卡销79可以代替止退部件3,同时当锥轴往外面拔的时候,三角卡销79弹出,会带动助脱板78上拉,同时带动松脱拉杆77上移。同时使张紧轮73和张紧挡板72缝隙增大,使被夹持的金属丝端部松脱。
上述挂钩部件4包括导引板49,导引板49固定连接在锥轴套管2尖端部,导引板49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导引孔491,对金属丝进行固定和定位,进而便于绑定;导引孔491相通设有缺口492,缺口492开口向外,利于金属丝的卡入,缺口492处设有单向锁片493,防止金属丝随意滑出而影响绑定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填充图案只是为了区别图层,不做其他任何限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金属丝绑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锥轴(1)、锥轴套管(2)、止退部件(3)和挂钩部件(4),所述锥轴(1)尖部呈圆锥形,所述锥轴套管(2)尖部呈锥形,所述锥轴(1)滑动配合连接在所述锥轴套管(2)内,所述锥轴(1)尾部设有锥轴柄(11),所述锥轴套管(2)尾端部固定连接有加力杆(21);所述挂钩部件(4)设置在所述锥轴套管(2)尖端部,所述止退部件(3)设置在所述锥轴套管(2)尾端部,所述止退部件(3)控制所述锥轴(1)在所述锥轴套管(2)内的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丝绑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部件(4)包括底板(41)、压板(43)、卡口(45)和挡板(42),所述底板(41)套接并固定在所述锥轴套管(2)尖端部,所述挡板(4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41)左右两侧,所述压板(43)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41)前后两侧,所述压板(43)左右两侧设有压板槽(46),所述压板槽(46)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压板槽(46)关于所述锥轴套管(2)两两对称;所述卡口(45)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卡口(45)开口向外,所述卡口(45)分别开设在所述底板(41)四个边角处,所述卡口(45)分别与所述压板槽(46)相对应,所述压板槽(46)开口方向与所述卡口(45)开口方向一致;所述底板(41)上还设有导引孔(44),所述导引孔(4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导引孔(44)关于所述锥轴套管(2)左右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丝绑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部件(3)包括钢珠(32)和压珠钢板(31),所述锥轴套管(2)尾端部设有止退珠孔(33),所述压珠钢板(31)裹绕在所述锥轴套管(2)尾端部,所述钢珠(32)与所述止退珠孔(33)和所述压珠钢板(31)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丝绑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部件(4)为挂钩(48),所述挂钩(48)呈“T”字形,所述挂钩(48)关于所述锥轴套管(2)左右对称,所述锥轴套管(2)前后两侧设有相对称的导引环(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丝绑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部件(3)包括止退销(34)、弹簧(35)和螺杆(36),所述锥轴套管(2)尾端部设有止退销孔(37),所述止退销(34)、所述弹簧(35)和所述螺杆(36)依次配合连接在所述止退销孔(37)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丝绑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轴套管(2)尖端部设有切割部件(6),所述切割部件(6)包括旋刀(61)、旋刀座(62)、旋刀杆(63)和挡圈(64),所述旋刀座(62)套接在所述锥轴套管(2)尖端部,所述旋刀(61)固定连接在所述旋刀座(62)下端,所述旋刀(61)与所述导引环(5)相对应,所述旋刀杆(63)为半圆筒形,所述旋刀杆(63)下端铰接在所述旋刀座(62)上端,所述旋刀杆(63)上端扣合在所述锥轴套管(2)上,所述挡圈(64)设置在所述旋刀座(62)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丝绑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轴套管(2)上还设有拉紧机构(7),所述拉紧机构(7)包括张紧轮座(71)、张紧挡板(72)、加强筋(74)、张紧轮(73)、拉伸弹簧(75)、驱动条(76)、松脱拉杆(77)、助脱板(78)和三角卡销(79),所述张紧轮座(71)固定连接在所述锥轴套管(2)中部,所述张紧挡板(72)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张紧轮座(71)左右两侧,所述加强筋(74)设置在所述张紧挡板(72)外侧;所述松脱拉杆(77)分别位于所述锥轴套管(2)左右两侧,所述松脱拉杆(77)上端部与所述加力杆(21)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松脱拉杆(77)下端与所述驱动条(76)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条(76)位于所述张紧挡板(72)内侧,所述驱动条(76)下端与所述拉伸弹簧(75)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弹簧(75)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张紧轮座(71)下端;所述张紧轮(7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张紧轮(73)分别与所述驱动条(76)外侧相抵接,所述张紧轮(73)通过张紧轮轴(711)铰接在一起;所述助脱板(78)与所述锥轴(1)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松脱拉杆(77)上端部滑动配合连接在所述助脱板(78)左右两侧;所述松脱拉杆(77)上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771),所述松脱拉杆(77)套接有拉杆套管(773),所述松脱拉杆(77)上设有松脱提手(772),所述松脱提手(772)位于所述拉杆套管(773)上侧,所述三角卡销(79)设置在所述锥轴(1)上,所述三角卡销(79)位于所述助脱板(78)下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丝绑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部件(4)包括导引板(49),所述导引板(49)固定连接在所述锥轴套管(2)尖端部,所述导引板(49)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导引孔(491),所述导引孔(491)相通设有缺口(492),所述缺口(492)开口向外,所述缺口(492)处设有单向锁片(493)。
CN202023036650.1U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金属丝绑定器 Active CN2157489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36650.1U CN215748992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金属丝绑定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36650.1U CN215748992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金属丝绑定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48992U true CN215748992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71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36650.1U Active CN215748992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金属丝绑定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489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10785C2 (ru) Обвязочная машина
US7398956B2 (en) Tensioning tool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WO1996025330A1 (fr) Procede et appareil pour lier un article
CN108263657A (zh) 一种自动捆丝机
CN215748992U (zh) 一种金属丝绑定器
CN206148841U (zh) 一种网线分线器
CN112571377A (zh) 一种金属丝绑定器
CN208086095U (zh) 一种自动捆丝机
CN109779381B (zh) 一种输电铁塔组立时内悬浮抱杆的拉绳紧固装置
US1675476A (en) Combination tool
KR100927987B1 (ko) 쇼핑백용 손잡이줄 제조장치 및 그 제조장치에 의해 제조된쇼핑백용 손잡이줄
CN202987551U (zh) 一种钢丝捆扎器
CN109048758A (zh) 一种管线接头紧线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7146477U (zh) 一种用于捆扎物品的拉紧装置
CN211131337U (zh) 一种脊柱用大力钳
CN206354673U (zh) 手动式扫帚绑扎器
CN210335772U (zh) 一种拉线铁丝缠绕器
GB2329140A (en) Wire twisting device and a method of use thereof
CN212638169U (zh) 一种用于酒坛扎口的绕丝机构
TWM459957U (zh) 具剪線及壓線尾套的多功能鉗具
CN217281902U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电线辅助束紧装置
CN211053550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旋转式起板器
CN213054422U (zh) 一种具有拔钉功能的钢丝钳
CN219651905U (zh) 一种方便收紧的可降解垃圾袋
US553593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vering banding strap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