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48218U - 一种墙壁打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墙壁打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48218U
CN215748218U CN202122027283.7U CN202122027283U CN215748218U CN 215748218 U CN215748218 U CN 215748218U CN 202122027283 U CN202122027283 U CN 202122027283U CN 215748218 U CN215748218 U CN 215748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fan blade
motor
wal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272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磊
黄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arte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ar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arte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ar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272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48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48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48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壁打磨机,其包括机壳、电机和组合风叶。其中,机壳的内壁环设有挡尘件,挡尘件将机壳内的空腔分为电机腔和尘腔。电机的主体设置在电机腔内,电机的转子轴的端部设置在尘腔内。组合风叶插设在转子轴上,组合风叶包括同轴设置的吸尘风叶和散热风叶,吸尘风叶和散热风叶之间具有间隙,间隙至少部分地容纳挡尘件于其内,以阻止粉尘从尘腔进入电机腔,吸尘风叶和散热风叶为一体成型结构。该墙壁打磨机能够防止粉尘损害电机,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检验。

Description

一种墙壁打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壁打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墙壁打磨机广泛应用于墙面的打磨砂光。为了优化工作环境,减少粉尘对操作人员的损害,现有的墙壁打磨机一般都设置有吸尘功能。吸尘机构包括吸尘风叶和电机,电机驱动吸尘风叶转动以实现对粉尘的卷吸效果。由于大量粉尘会损坏电机,墙壁打磨机在设置吸尘机构的同时还需要设置防尘机构。现有的防尘机构是在转子轴上设置轴套,但该轴套容易在转子轴上攒动,不仅影响风叶的旋转,且容易在接触过程中发生损坏,影响防尘效果。
因此,亟需一种墙壁打磨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壁打磨机,能够防止粉尘损害电机,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检验。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墙壁打磨机,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的内壁环设有挡尘件,所述挡尘件将所述机壳内的空腔分为电机腔和尘腔;
电机,所述电机的主体设置在所述电机腔内,所述电机的转子轴的端部设置在所述尘腔内;
组合风叶,所述组合风叶压装在所述转子轴上,所述组合风叶包括同轴设置的吸尘风叶和散热风叶,所述吸尘风叶和所述散热风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挡尘件于其内,以阻止粉尘从所述尘腔进入所述电机腔,所述吸尘风叶和所述散热风叶为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间隙为所述吸尘风叶和所述散热风叶之间形成的环形槽。
可选地,所述机壳包括分体式设置的左机壳和右机壳,所述左机壳和右机壳共同围设形成所述空腔。
可选地,所述挡尘件包括左挡尘部和右挡尘部,所述左挡尘部形成在所述左机壳的内壁上,所述右挡尘部形成在所述右机壳的内壁上。
可选地,所述左挡尘部具有第一缺口,所述右挡尘部具有第二缺口,所述挡尘件容纳于所述环形槽内时,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围合所述环形槽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墙壁打磨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尘腔内的中间盖和轴承,所述中间盖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转子轴穿过所述轴承。
可选地,所述转子轴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组合风叶沿轴向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转子轴压装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时,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相配合,以避免所述转子轴和所述组合风叶相对移动或转动。
可选地,所述尘腔包括吸尘腔和排尘通道,所述吸尘风叶设置在所述吸尘腔内,所述吸尘腔上开设有吸尘口。
可选地,所述挡尘件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组合风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环形槽,且所述挡尘件与所述环形槽一一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壁打磨机,包括机壳、电机和组合风叶。其中,机壳的内壁环设有挡尘件,挡尘件将机壳内的空腔分为电机腔和尘腔。电机的主体设置在电机腔内,电机的转子轴的端部设置在尘腔内。组合风叶压装在转子轴上,组合风叶包括同轴设置的吸尘风叶和散热风叶。吸尘风叶和散热风叶之间具有间隙,间隙至少部分地容纳挡尘件于其内,以阻止粉尘从尘腔进入电机腔,吸尘风叶和散热风叶为一体成型结构。可知的是,电机的转子轴带动组合风叶转动,吸尘风叶即可将粉尘卷吸至尘腔内。由于挡尘件设置在吸尘风叶和散热风叶之间的间隙内,粉尘必须从吸尘风叶的边缘处经过,并沿间隙的侧壁向轴心移动,再从挡尘件与间隙的底面之间的缝隙经过,并沿间隙的另一侧的侧壁远离轴心移动,再从散热风叶的边缘处经过,才能达到电机的主体处。可知的是,吸尘风叶、间隙、挡尘件和散热风叶共同形成的曲折的通路,能有效阻挡粉尘从尘腔进入电机腔,即可保护电机的主体不受损坏。且由于挡尘件与间隙间隔设置,即挡尘件与吸尘风叶和散热风叶均不接触,所以挡尘件不会影响转子轴的转动,也不会影响吸尘风叶和散热风叶的转动。相较于单独在转子轴上设置轴套,还需要对轴套进行装卸,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墙壁打磨机在安装和检验过程中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墙壁打磨机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墙壁打磨机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组合风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组合风叶的剖视图。
图中:
1、机壳;11、挡尘件;12、排尘通道;
2、电机;21、转子轴;
3、组合风叶;31、吸尘风叶;32、散热风叶;33、环形槽;
4、中间盖;
5、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目前,墙壁打磨机广泛应用于墙面的打磨砂光。为了优化工作环境,减少粉尘对操作人员的损害,现有的墙壁打磨机一般都设置有吸尘功能。吸尘机构包括吸尘风叶31和电机2,电机2驱动吸尘风叶31转动以实现对粉尘的卷吸效果。大量粉尘会损坏电机2,所以墙壁打磨机在设置吸尘机构的同时还需要设置防尘机构。现有的防尘机构是在转子轴21上设置轴套,该轴套容易在转子轴21上攒动,影响风叶的旋转,且容易在接触过程中发生损坏,影响防尘效果。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壁打磨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墙壁打磨机,包括机壳1、电机2和组合风叶3。其中,机壳1的内壁环设有挡尘件11,挡尘件11将机壳1内的空腔分为电机腔和尘腔。电机2的主体设置在电机腔内,电机2的转子轴21的端部设置在尘腔内。组合风叶3插设在转子轴21上,组合风叶3包括同轴设置的吸尘风叶31和散热风叶32。吸尘风叶31用于卷吸粉尘,使粉尘进入尘腔,散热风叶32用于给电机2散热。吸尘风叶31和散热风叶32之间具有间隙,间隙至少部分地容纳挡尘件11于其内,以阻止粉尘从尘腔进入电机腔,吸尘风叶31和散热风叶32为一体成型结构。可选地,间隙为组合风叶3上环设的环形槽33,环形槽33位于吸尘风叶31和散热风叶32之间,挡尘件11间隔插设在环形槽33处,以阻止粉尘从尘腔进入电机腔。可知的是,电机2的转子轴21带动组合风叶3转动,吸尘风叶31即可将粉尘卷吸至尘腔内。由于挡尘件11设置在吸尘风叶31和散热风叶32之间的环形槽33内,粉尘必须从吸尘风叶31的边缘处经过,并沿环形槽33的侧壁向轴心移动,再从挡尘件11与环形槽33的底面之间的缝隙经过,并沿环形槽33的另一侧的侧壁远离轴心移动,再从散热风叶32的边缘处经过,才能达到电机2的主体处。可知的是,吸尘风叶31、环形槽33、挡尘件11和散热风叶32共同形成的曲折的通路,能有效阻挡粉尘从尘腔进入电机腔,即可保护电机2的主体不受损坏。且由于挡尘件11与环形槽33间隔设置,即挡尘件11与吸尘风叶31和散热风叶32均不接触,所以挡尘件11不会影响转子轴21的转动,也不会影响吸尘风叶31和散热风叶32的转动。相较于单独在转子轴21上设置轴套,还需要对轴套进行装卸,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墙壁打磨机在安装和检验过程中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为了使吸尘风叶31和散热风叶32与转子轴21装配的过程操作更加简便,吸尘风叶31和散热风叶32为一体成型结构。如图3-图4所示,相较于将吸尘风叶31和散热风叶32分体设置,吸尘风叶31和散热风叶32的一体成型结构还能增大组合风叶3与转子轴21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风叶转动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粉尘从尘腔移动至电机腔的难度,可选地,挡尘件11间隔设置有多个,组合风叶3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环形槽33,且挡尘件11与环形槽33一一对应设置。即挡尘件11与环形槽33的个数相等,且每个挡尘件11对应设置在一个环形槽33内。
为了保证转子轴21与组合风叶3之间的传动效果,可选地,转子轴2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组合风叶3沿轴向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转子轴21插设在第二通孔内时,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相配合,以避免转子轴21和组合风叶3相对移动或转动。可选地,第一定位部为突出结构时,第二定位部为凹槽结构,第一定位部为凹槽结构时,第二定位部为突出结构。可选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可沿周向设置有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以提高定位效果。
为了避免转子轴21与组合风叶3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可选地,转子轴21与组合风叶3之间抵接连接,一方面能够提高转子轴21与组合风叶3之间的接触面的摩擦力,另一方面能够保证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紧密配合,以实现定位效果。
为了保证转子轴21定轴转动,可选地,该墙壁打磨机还包括设置在尘腔内的中间盖4和轴承5。中间盖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轴承5设置在第一通孔内,转子轴21穿过轴承5设置。轴承5可做转子轴21进行支撑,当电机主体与机壳1之间固定,且轴承5与中间盖4之间固定,中间盖4与机壳1之间固定时,转子轴21即可在两点支撑下相对于机壳1实现定轴转动。
为了避免转子轴21与轴承5之间发生相对移动,即转子轴21在轴承5的第三通孔内晃动的情况,可选地,轴承5与转子轴21之间抵接连接,以保证轴承5与转子轴21的支撑效果,保证转子轴21相对于机壳1定轴转动。
为了便于电机2和组合风叶3装配到机壳1内,可选地,机壳1包括相连接的左机壳和右机壳,左机壳和右机壳共同围设形成空腔。可选地,左机壳和右机壳之间可拆卸连接,以方便维修。在组合风叶3装配到机壳1内时,需要保证挡尘件11不至于阻挡组合风叶3的环形槽33处沿径向插入,可选地,挡尘件11包括左挡尘部和右挡尘部,左挡尘部形成在左机壳的内壁上,右挡尘部形成在右机壳的内壁上。可知的是,分体设置还有利于降低挡尘件的制造难度。可选地,左挡尘部具有第一缺口,右挡尘部具有第二缺口,挡尘件11容纳于环形槽33内时,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围合环形槽33的底部,以实现挡尘件11与环形槽33的配合。
为了避免粉尘在尘腔内大量堆积,可选地,尘腔包括吸尘腔和排尘通道12,吸尘风叶31设置在吸尘腔内,吸尘腔上开设有吸尘口。粉尘从吸尘口进入尘腔后,可沿排尘通道12排出吸尘腔,以降低吸尘风叶31工作环境内的粉尘密度,提高吸尘风叶31的使用寿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墙壁打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1),所述机壳(1)的内壁环设有挡尘件(11),所述挡尘件(11)将所述机壳(1)内的空腔分为电机腔和尘腔;
电机(2),所述电机(2)的主体设置在所述电机腔内,所述电机(2)的转子轴(21)的端部设置在所述尘腔内;
组合风叶(3),所述组合风叶(3)压装在所述转子轴(21)上,所述组合风叶(3)包括同轴设置的吸尘风叶(31)和散热风叶(32),所述吸尘风叶(31)和所述散热风叶(3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挡尘件(11)于其内,以阻止粉尘从所述尘腔进入所述电机腔,所述吸尘风叶(31)和所述散热风叶(32)为一体成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壁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为所述吸尘风叶(31)和所述散热风叶(32)之间形成的环形槽(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壁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包括分体式设置的左机壳和右机壳,所述左机壳和右机壳共同围设形成所述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壁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尘件(11)包括左挡尘部和右挡尘部,所述左挡尘部形成在所述左机壳的内壁上,所述右挡尘部形成在所述右机壳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壁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尘部具有第一缺口,所述右挡尘部具有第二缺口,所述挡尘件(11)容纳于所述环形槽(33)内时,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围合所述环形槽(33)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壁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壁打磨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尘腔内的中间盖(4)和轴承(5),所述中间盖(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轴承(5)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转子轴(21)穿过所述轴承(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壁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2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组合风叶(3)沿轴向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转子轴(21)压装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时,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相配合,以避免所述转子轴(21)和所述组合风叶(3)相对移动或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壁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尘腔包括吸尘腔和排尘通道(12),所述吸尘风叶(31)设置在所述吸尘腔内,所述吸尘腔上开设有吸尘口。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壁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尘件(11)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组合风叶(3)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环形槽(33),且所述挡尘件(11)与所述环形槽(33)一一对应设置。
CN202122027283.7U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墙壁打磨机 Active CN215748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7283.7U CN215748218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墙壁打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7283.7U CN215748218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墙壁打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48218U true CN215748218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78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27283.7U Active CN215748218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墙壁打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48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01493A1 (en) Universal motor with a device for removing dust
CN215748218U (zh) 一种墙壁打磨机
CN210957991U (zh) 一种电机前轴承防尘结构
CN107749684B (zh) 外转子电机和具有其的流体驱动装置
GB2275830A (en) Motor cooling in a motor-driven blower unit
CN212085912U (zh) 外转子电动机以及电动工具
CN210343737U (zh) 一种水泵用的水冷电机
CN210744892U (zh) 一种防尘电机
CN209892654U (zh) 低转速大扭矩带集尘装置离心离合器
CN219925569U (zh) 一种双风叶无刷角磨机
EP3657023A1 (en) Motor
CN111835126A (zh) 一种电机及角磨机
JP2002127048A (ja) 電動工具
EP3187307B1 (en) Dust-resistant structure for tooling machine
CN217176936U (zh) 风机及清洁设备
CN219394544U (zh) 一种防尘直流无刷工具电机
CN221009909U (zh) 一种防水电机
CN213828297U (zh) 玻璃磨边机的磨头组件
CN212726748U (zh) 一种内置风叶电机结构
CN213661325U (zh) 一种防尘防点燃电机
TW202017678A (zh) 馬達內建方式之主軸裝置
CN210704658U (zh) 一种防尘密封结构及电动工具
JP3955755B2 (ja) 電動工具
CN114635872B (zh) 风机及清洁设备
CN219027139U (zh) 玻璃磨边机的防水主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