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41602U - 一种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41602U
CN215741602U CN202122326285.6U CN202122326285U CN215741602U CN 215741602 U CN215741602 U CN 215741602U CN 202122326285 U CN202122326285 U CN 202122326285U CN 215741602 U CN215741602 U CN 215741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mbbell
rod
transmission
gear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262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利荣
任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MPULSE (QINGDAO) HEALT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MPULSE (QINGDAO) HEALT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MPULSE (QINGDAO) HEALT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IMPULSE (QINGDAO) HEALT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262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41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41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41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包括:托盘、操作系统、传动组件、哑铃片、哑铃杆及设置于哑铃杆内的伸缩杆,传动组件与伸缩杆驱动连接,以带动伸缩杆沿哑铃杆轴向双向伸缩,传动组件与操作系统信号连接,操作系统和哑铃片、哑铃杆均设置于托盘上。本申请所提供的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通过操作系统输入增加或减少哑铃片的信号,信号传输至传动组件,传动组件驱动伸缩杆伸长或缩短,从而实现哑铃片的自动增加和减少,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强、无需人工参与,保证了伸缩杆伸缩长度的稳定性,避免了手动转动不到位造成的无法增加或减少哑铃片的问题,调节更加直观。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调节哑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调节重量的哑铃。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可调节哑铃重量是由哑铃托盘、哑铃片、哑铃握杆和伸缩杆组合而成。其中哑铃握把与伸缩杆是套接组合一起的。先将哑铃片放置到哑铃托盘上,之后按照卡套的正确位置放置哑铃杆,手握握把转动至挡位卡槽内,伸缩杆伸缩到相对应的长度,重新拿起哑铃杆之后,伸缩杆上会带有相对应挡位的哑铃片,同时限制握把转动,只有重新正确的放置到托盘上时才可转动握把,调节伸缩杆。这种可调节哑铃重量的方式需要手握握把机械调节,不够直观和智能化。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现有可调节哑铃的调节方式不直观和智能化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强、无需人工参与,调节更加直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包括:托盘、操作系统、传动组件、哑铃片、哑铃杆及设置于所述哑铃杆内的伸缩杆,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伸缩杆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伸缩杆沿所述哑铃杆轴向双向伸缩,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操作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操作系统和所述哑铃片、哑铃杆均设置于所述托盘上。
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杆、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分别与所述驱动杆以及所述第二传动杆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杆与伸缩杆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杆的端部设置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传动杆设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的第二斜齿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其中一端设置第三斜齿轮,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下端设置与所述第三斜齿轮啮合的第四斜齿轮,所述第二传动杆竖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横杆,两个所述第一横杆之间设置动力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杆带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横杆沿所述哑铃杆的轴线正向运动时,所述传动件活动以带动另一个所述第一横杆沿所述哑铃杆的轴线反向运动。
优选地,与所述第二传动杆同侧的所述第一横杆的侧面沿所述第一横杆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齿条,所述第二传动杆设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横杆相对的侧面均设置第二齿条,所述动力传动件为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两端均设置第五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中部,所述第二传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下端分别设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五斜齿轮啮合的第六斜齿轮,两个所述第二传动杆竖直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传动杆分别与所述伸缩杆的两端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包括两个第二横杆,两个所述第二传动杆的顶部分别设置第三齿轮,两个所述第二横杆的侧面设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三齿条。
优选地,还包括电池及充电口,所述电池与所述操作系统连接。
本申请所提供的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通过操作系统输入增加或减少哑铃片的信号,信号传输至传动组件,传动组件驱动伸缩杆伸长或缩短,从而实现哑铃片的自动增加和减少,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强、无需人工参与,保证了伸缩杆伸缩长度的稳定性,避免了手动转动不到位造成的无法增加或减少哑铃片的问题,调节更加直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采用第一种优选传动结构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的俯视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三斜齿轮和第四斜齿轮啮合的透视图;
图3为图1的主视透视图;
图4为采用第二种优选传动结构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的俯视透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横杆的透视图;
图6为图4的主视透视图。
图1-6中:
1-第一横杆、2-第二齿轮、3-第一齿轮、4-开关键、5-屏幕、6-增加哑铃片键、7-减少哑铃片键、8-充电口、9-电池、10-驱动杆、11-哑铃片、12-驱动电机、13-第一传动杆、14-第三斜齿轮、15-第四斜齿轮、16-第一齿条、17-第二传动杆、18-第一斜齿轮、19-第二斜齿轮、20-第三齿轮、21-第二横杆、22-哑铃杆、23-第三齿条、24-第六斜齿轮、25-第五斜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强、无需人工参与,调节更加直观。
请参考图1~6,一种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包括:托盘、操作系统、传动组件、哑铃片11、哑铃杆22及设置于哑铃杆22内的伸缩杆,传动组件与伸缩杆驱动连接,以带动伸缩杆沿哑铃杆22轴向双向伸缩,传动组件与操作系统信号连接,操作系统和哑铃片11、哑铃杆22均设置于托盘上。
需要说明的是,托盘用于支撑哑铃杆22和哑铃片11,在托盘中部设置凹坑,将哑铃杆22和哑铃片11均设置于凹坑中,为了稳定哑铃杆22的位置,将哑铃杆22的两端分别设置与哑铃片11同样大小的圆盘。
哑铃杆22为中空结构,伸缩杆设置于哑铃杆22的中空结构内,圆盘的底部设置容纳孔,传动组件的部分向上穿过容纳孔与伸缩杆传动连接,在竖直向上提起哑铃杆22时,传动组件沿圆盘的容纳孔退出。哑铃杆22的中空结构与每个哑铃片11的中心孔正对设置。
操作系统包括操作面板和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设置低功耗MCU,控制电路板设置于操作面板的下方,通过按压操作面板上的按键,可触动控制电路板上的元件,传递信号至传动组件。
操作面板的按键包括开关键4、增加哑铃片键6、减少哑铃片键7和屏幕5,凹坑的下部设置重力感应装置,重力感应装置用于感应哑铃杆22和哑铃片11的重量,当哑铃被拿起时,重力感应装置向MCU传递信号,MCU处理信号之后使增加哑铃片键6和减少哑铃片键7失去作用,保证屏幕5显示的哑铃片11数量为哑铃杆22拿起时的数量,可提示人员。
伸缩杆的伸缩长度根据增加哑铃片11和减少哑铃片11的信号设置,正常状态下,伸缩杆完全缩回,哑铃杆22和所有哑铃片11分离;当增加哑铃片11按键被按下时,增加哑铃片11的信号会传输至MCU,MCU向动力组件传输增加哑铃片11的控制信号,动力组件带动伸缩杆伸长,以使伸缩杆沿哑铃片11的中心孔穿过;当减少哑铃片11按键被按下时,减少哑铃片11的信号会传输至MCU,MCU向动力组件传输减少哑铃片11的控制信号,动力组件带动伸缩杆缩短,以使伸缩杆沿哑铃片11的中心孔缩回。
本申请所提供的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通过操作系统输入增加或减少哑铃片11的信号,信号传输至传动组件,传动组件驱动伸缩杆伸长或缩短,从而实现哑铃片11的自动增加和减少,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强、无需人工参与,保证了伸缩杆伸缩长度的稳定性,避免了手动转动不到位造成的无法增加或减少哑铃片11的问题,调节更加直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传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2、驱动杆10、第一传动杆13和第二传动杆17,驱动杆10与驱动电机12的驱动轴连接,第一传动杆13分别与驱动杆10以及第二传动杆17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杆17与伸缩杆传动连接。驱动杆10、第一传动杆13和第二传动杆17均可转动设置,电机带动驱动杆10转动时,驱动杆10带动第一传动杆13转动,第一传动杆13带动第二传动杆17转动。由于托盘上放置两个哑铃,为了便于同时对两个哑铃进行加减哑铃片11的操作,将驱动电机12设置于托盘的中部,在驱动电机12的两侧对称布置驱动杆10、第一传动杆13和第二传动杆17。
在驱动时,驱动电机12同时驱动两个驱动杆10,两个驱动杆10分别驱动两个第一传动杆13,两个第一传动杆13分别带动两侧的第二传动杆17活动,从而带动两个哑铃杆22内的伸缩杆伸缩运动。驱动电机12正转时,伸缩杆伸长,驱动电机12反转时,伸缩杆缩短。
根据托盘的结构在凹坑的底部布置传动组件,为了便于动力传动且简化结构,将驱动杆10和第一传动杆13水平设置,第二传动杆17竖直设置,驱动杆10和第一传动杆13相互垂直,为了保证动力传动效率,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驱动杆10的端部设置第一斜齿轮18,第一传动杆13设置与第一斜齿轮18啮合的第二斜齿轮19,以使驱动杆10的动力通过第一斜齿轮18和第二斜齿轮19的啮合传动至第一传动杆13。
第一传动杆13、第二传动杆17和伸缩杆的传动方式可以选择多种,下面提供第一种优选的传动结构,第一传动杆13的其中一端设置第三斜齿轮14,第二传动杆17的下端设置与第三斜齿轮14啮合的第四斜齿轮15,第二传动杆17竖直设置,以使第一传动杆13的动力通过第三斜齿轮14和第四斜齿轮15的啮合传动至第二传动杆17。
关于伸缩杆的第一种优选传动结构,如图1~3所示,伸缩杆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横杆1,两个第一横杆1之间设置动力传动件,第二传动杆17带动其中一个第一横杆1沿哑铃杆22的轴线正向运动时,传动件活动以带动另一个第一横杆1沿哑铃杆22的轴线反向运动。每个哑铃杆22中分别设置两个并排的第一横杆1,两个第一横杆1之间可通过动力传动件传动,且两个第一横杆1沿哑铃杆22的轴线同时运动时,两个第一横杆1的运动方向相反,以使两个第一伸缩杆同时沿哑铃杆22中伸出或缩回。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与第二传动杆17同侧的第一横杆1的侧面沿第一横杆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齿条16,第二传动杆17设置与第一齿条16啮合的第一齿轮3。第一齿条16设置于两个第一横杆1相对侧的背侧,由于第一齿轮3只围绕轴心旋转,当第一齿轮3在转动时,可以带动啮合的第一齿条16沿哑铃杆22的轴线活动。第一齿条16为沿第一横杆1侧面直接加工而成,以节省空间。
下面提供动力传动件同时传动两个第一横杆1的优选方式,两个第一横杆1相对的侧面均设置第二齿条,动力传动件为分别与两个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2。由于两个第一横杆1并排设置,当其中一个第一横杆1正向运动时,会带动第二齿轮2转动,第二齿轮2会带动另一个第一横杆1反向运动,从而实现两个第一横杆1同步反向运动,且结构简单,便于布置,占用空间较小。
下面提供第二种优选的传动结构,如图4~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第一传动杆13的两端均设置第五斜齿轮25,所述第二斜齿轮19设置于第一传动杆13的中部第一斜齿轮18第六斜齿轮24,第二传动杆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传动杆17的下端分别设置分别与两个第五斜齿轮25啮合的第六斜齿轮24,两个第二传动杆17竖直设置,两个第二传动杆17分别与伸缩杆的两端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杆13水平设置,两个第二传动杆17分别竖直设置于第二传动杆17两端的上部,以使第一传动杆13转动时,通过两端的第五斜齿轮25分别啮合传动两个第六斜齿轮24,从而使第二传动杆17转动,第二传动杆17转动会带动伸缩杆的两端运动,从而完成伸缩动作。
在第二种传动结构中,伸缩杆可以采用以下优选结构:伸缩杆包括两个第二横杆21,两个第二传动杆17的顶部分别设置第三齿轮20,两个第二横杆21的侧面设置分别与两个第三齿轮20啮合的第三齿条3。两个第二横杆21分别由两侧的第二传动杆17带动往返运动,由于第一传动杆13在转动时,两端的第五斜齿轮25向同一方向转动,两个第五斜齿轮25带动两个第六斜齿轮24互为反向转动,从而可使两个第二传动杆17互为反向转动,带动两个第三齿轮20的转动互为反向。两个第二传动杆17的侧面分别设置第三齿条3,其中一个第二传动杆17的第三齿条3与同侧的第三齿轮20相互啮合,另一个第二传动杆17的第三齿条3与同侧的另一个第三齿轮20相互啮合。当两个第三齿轮20互为反向转动时,两个第二横杆21同时反向运动,从而完成伸缩运动。
为了提升托盘的便携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电池9及充电口8,电池9与操作系统连接。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操作系统、传动组件、哑铃片(11)、哑铃杆(22)及设置于所述哑铃杆(22)内的伸缩杆,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伸缩杆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伸缩杆沿所述哑铃杆(22)轴向双向伸缩,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操作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操作系统和所述哑铃片(11)、哑铃杆(22)均设置于所述托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2)、驱动杆(10)、第一传动杆(13)和第二传动杆(17),所述驱动杆(10)与所述驱动电机(12)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13)分别与所述驱动杆(10)以及所述第二传动杆(17)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杆(17)与伸缩杆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10)的端部设置第一斜齿轮(18),所述第一传动杆(13)设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18)啮合的第二斜齿轮(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13)的其中一端设置第三斜齿轮(14),所述第二传动杆(17)的下端设置与所述第三斜齿轮(14)啮合的第四斜齿轮(15),所述第二传动杆(17)竖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横杆(1),两个所述第一横杆(1)之间设置动力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杆(17)带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横杆(1)沿所述哑铃杆(22)的轴线正向运动时,所述传动件活动以带动另一个所述第一横杆(1)沿所述哑铃杆(22)的轴线反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传动杆(17)同侧的所述第一横杆(1)的侧面沿所述第一横杆(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齿条(16),所述第二传动杆(17)设置与所述第一齿条(16)啮合的第一齿轮(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横杆(1)相对的侧面均设置第二齿条,所述动力传动件为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13)的两端均设置第五斜齿轮(25),所述第二斜齿轮(19)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杆(13)的中部,所述第二传动杆(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传动杆(17)的下端分别设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五斜齿轮(25)啮合的第六斜齿轮(24),两个所述第二传动杆(17)竖直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传动杆(17)分别与所述伸缩杆的两端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两个第二横杆(21),两个所述第二传动杆(17)的顶部分别设置第三齿轮(20),两个所述第二横杆(21)的侧面设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齿轮(20)啮合的第三齿条(23)。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9)及充电口(8),所述电池(9)与所述操作系统连接。
CN202122326285.6U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 Active CN215741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26285.6U CN215741602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26285.6U CN215741602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41602U true CN215741602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90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26285.6U Active CN215741602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416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13088B (zh) 一种新型立体升降书架
CN215741602U (zh) 一种智能调节重量的哑铃
CN112617574A (zh) 一种家用小型榨汁设备
CN211511190U (zh) 一种多功能伸缩式上下铺床
CN113339661A (zh) 一种具有连体升降功能的室内电气柜拼接底架
CN112951657A (zh) 一种继电器生产用铜丝绕卷装置
CN213159296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篮球发球机
CN108895348A (zh)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led灯
CN11375808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用极片冷却装置
CN208127610U (zh) 一种软排线折弯机构
CN209883457U (zh) 一种可移动书柜
CN209204630U (zh) 一种神奇宝藏游戏机的稳固机构
CN113798614A (zh) 一种硬性电路板用精准焊接设备
CN113854749A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节能型陈列式储酒柜
CN112401251A (zh) 一种秋季农用便于油炸的板栗开口设备
CN215898775U (zh) 一种便于清理茶渣的茶叶揉捻机
CN217011327U (zh) 一种用于电路板生产的贴片机
CN215182598U (zh) 一种思政教学用演示装置
CN109049704A (zh) 一种3d打印机推送装置
CN214008692U (zh) 一种智能前后屏教学机
CN216084005U (zh) 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数控编程操作台
CN214901161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无线同屏器
CN220002159U (zh) 一种带齿轮齿条正反旋转护理床机构
CN216282282U (zh) 一种耐低温冰箱隔板放置架
CN219874766U (zh) 一种存放空间可调式抽屉开关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