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41163U - 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41163U
CN215741163U CN202122240333.XU CN202122240333U CN215741163U CN 215741163 U CN215741163 U CN 215741163U CN 202122240333 U CN202122240333 U CN 202122240333U CN 215741163 U CN215741163 U CN 215741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shell
sleeve
pressur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4033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晨旭
孙志华
贺争光
印惠
冯飚
黄亚萍
董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24033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41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41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41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其包括直筒状壳体,壳体的一端设有注气嘴,另一端设有供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进入壳体内腔的开口,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均滑动连接于壳体内,使用状态时第一活塞前端面与壳体内腔前端面之间预留有第一间隔空腔,第一活塞后端面与第二活塞前端面之间预留有第二间隔空腔,第二间隔空腔内设有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均连接的指示组件以指示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相对移动后第二间隔空腔内气压增强程度,第二活塞的后端面中心与芯杆的前端连接,芯杆的后端经开口伸出至壳体外。优点为,结构设计巧妙,成本低,使用方便且对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后需要防止气体从出气端漏出,因此在导管末端设计了套囊装置,借由与末端套囊通过管路连接后的外部注气套囊注气,从而使插入气管的气管导管末端套囊充气。气管导管套囊使用状态时,推荐的套囊压力为25-30cm水柱,充气量过大或过小都有不利之处。
目前对气管导管套囊的注气量的控制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凭借经验注气,期间通过手指捏外接的注气气囊间接感受套囊内压力并加以调整;通过听诊辅助,缓慢注气同时听诊环状软骨处直到恰好听不到漏气声;通过测压装置连接注气套囊测压或通过压力控制阀稳定套囊内压力。上述三种方法的均有不足之处,前两种对经验要求高,经验不足者无法采用,且实际充气后套囊压力常明显大于推荐压力,第三种则由于需要的装置较为复杂临床工作中不易推广,故实际应用不多。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更方便的简易测压或稳压装置以有效辅助完成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其包括直筒状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注气嘴,另一端设有供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进入所述壳体内腔的开口,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活塞前端面与所述壳体内腔前端面之间预留有第一间隔空腔,所述第一活塞后端面与所述第二活塞前端面之间预留有第二间隔空腔,所述第二间隔空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均连接的指示组件以指示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相对移动后所述第二间隔空腔内气压增强程度,所述第二活塞的后端面中心与芯杆的前端连接,所述芯杆的后端经所述开口伸出至所述壳体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指示组件包括套筒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套筒内的插杆,所述插杆向所述套筒内插入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间隔空腔内的气压最大,所述插杆向所述套筒外拔出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间隔空腔内的气压最小。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且指示效果好,同时插杆和套筒的配合还能够保证前后移动时第一活塞仅有轴向前后的自由度,避免翻转而无法使用。
进一步,所述套筒后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前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前端供所述插杆后端插入,所述插杆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活塞后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插杆外壁或所述套筒外壁上沿轴向设有标示刻度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后第一活塞不易翻转且相对移动时通过套筒或插杆上的标示刻度线可很方便的了解到注气操作是否到位。
进一步,所述壳体及所述套筒的内腔壁均设有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聚四氟乙烯涂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降低摩擦阻力,保证第一间隔空腔和第二间隔空腔的压力更接近相等,从而保证该装置更好更准确的注气辅助效果。
进一步,所述插杆前端固定设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直径大于插杆直径,所述套筒内腔与所述限位盘滑动配合,所述套筒前端设有防止限位盘脱出的阻挡环,所述限位盘上设有多个透气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向外拉动第二活塞时,第一活塞的插杆从套筒内拉出,也便于调节初始时第一活塞在壳体内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壳体为低阻注射器的外壳,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均为适用于低阻注射器的橡胶活塞。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摩擦阻力小且相应活塞与壳体的气密性好。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腔直径为1.6-2cm,轴向长度为13-15cm,所述第二间隔空腔在轴向上的长度为4-6c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充气的量较大,保证适用于绝大多数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稳压注气装置在同一壳体内滑动连接两个前后间隔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各活塞与壳体内腔壁之间摩擦阻力较小或可忽略,故第一活塞前侧的第一间隔空腔及后侧的第二间隔空腔的气压接近几乎相等,通过芯杆推动第二活塞前进,则因气压作用第一活塞也会前进,第一间隔空腔内的气体进入导管套囊内,借助指示组件的指示作用,推动第二活塞前进至第一和第二活塞的间距缩小至特定范围(事先试验后标示好的标示刻度线区域)时,则导管套囊、第一间隔空腔和第二间隔空腔的气压接近或相等,压力值在25-30cm水柱之间。结构设计巧妙,成本低,使用方便且对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的轴测图;
图2为图1所示稳压注气装置的第一和第二活塞以及指示组件的剖示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壳体;2、注气嘴;3、第一活塞;4、第二活塞;5、芯杆;6、套筒;7、插杆;8、标示刻度线;9、限位盘;10、阻挡环;11、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用到“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的术语,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其包括直筒状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有注气嘴2,另一端设有供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4进入所述壳体1内腔的开口,所述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4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内,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活塞3前端面与所述壳体1内腔前端面之间预留有第一间隔空腔,所述第一活塞3后端面与所述第二活塞4前端面之间预留有第二间隔空腔,所述第二间隔空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4均连接的指示组件以指示所述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4相对移动后所述第二间隔空腔内气压增强程度,所述第二活塞4的后端面中心与芯杆5的前端连接,所述芯杆5的后端经所述开口伸出至所述壳体1外。
需要说明的是,指示组件所谓的指第二间隔空腔内气压的增强程度的意思是指示组件上设刻度线或类似刻度线的标志,以指示出第一和第二活塞靠近的程度,越靠近则气压增强程度越大,这是因为第二间隔空腔内封存了一定量的气体,由于第一和第二活塞与壳体内腔壁的气密性很好,该一定量气体的物质的量(n)认为是不变的,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温度T(手术室内温度一般常年恒定在较小的范围)、物质的量n和常数R不变,则压强P与体积V成反比,故第一和第二活塞靠近时,第二间隔空腔体积变小,压强增大。因此,对于同一批次同规格的稳压注气装置,经过事先试验,当导管套囊内气压在25和30cm时,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相应的间距范围在指示组件上标定出,则后续需要向导管套囊注气时,只要缓慢推动芯杆直至第一适塞和第二活塞之间的间距缩小至指示组件上标定的相应范围即完成对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方便高效且准确。要注意的是,每次注气前,第二间隔空腔的体积要是一样的且第一活塞前的第一间隔空腔要预留的足够大,保证注气完成时,第一活塞的前端面不与壳体内腔前端壁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组件包括套筒6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套筒6内的插杆7,所述插杆7向所述套筒6内插入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间隔空腔内的气压最大,所述插杆7向所述套筒6外拔出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间隔空腔内的气压最小。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操作,每次使用前第二活塞优选的位于壳体内腔的开口处,此时第一活塞前方的第一间隔空腔预留的是最大的且插杆也是拔出至极限位置的。套筒与插杆分别通过粘结或嵌入固定的方式对应的活塞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6后端与所述第二活塞4前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套筒6前端供所述插杆7后端插入,所述插杆7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活塞3后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插杆7外壁或所述套筒6外壁上沿轴向设有标示刻度线8。
需要说明的是,标示刻度线优选为两条在轴向上间隔开的两条环绕于插杆或套筒上的标示线,一条标示线代表第二间隔空腔内的气压为25cm水柱,另一条代表第二间隔空腔内的气压为30cm水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及所述套筒6的内腔壁均设有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聚四氟乙烯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杆7前端固定设有限位盘9,所述限位盘9直径大于插杆7直径,所述套筒6内腔与所述限位盘9滑动配合,所述套筒6前端设有防止限位盘脱出的阻挡环10,所述限位盘9上设有多个透气孔11。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减少摩擦阻力,限位盘的外径可明显小于套筒内径(限位盘盘周不与套筒内壁接触),插杆和套筒各自通过与第一和第二活塞的连接端保持与中轴线的平行状态,此时透气孔也不是必须的结构,但限位盘优选的是大于阻挡环中心的通孔,避免插杆和套筒完全脱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为低阻注射器的外壳,所述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4均为适用于低阻注射器的橡胶活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内腔直径为1.6-2cm,轴向长度为13-15cm,所述第二间隔空腔在轴向上的长度为4-6cm。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优选设置的较为细长,如此则该稳压注气装置的标示刻度线可设置的相对较长些,操作时的准确度也会相对有所提升,误差减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筒状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有注气嘴(2),另一端设有供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4)进入所述壳体(1)内腔的开口,所述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4)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内,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活塞(3)前端面与所述壳体(1)内腔前端面之间预留有第一间隔空腔,所述第一活塞(3)后端面与所述第二活塞(4)前端面之间预留有第二间隔空腔,所述第二间隔空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4)均连接的指示组件以指示所述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4)相对移动后所述第二间隔空腔内气压增强程度,所述第二活塞(4)的后端面中心与芯杆(5)的前端连接,所述芯杆(5)的后端经所述开口伸出至所述壳体(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组件包括套筒(6)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套筒(6)内的插杆(7),所述插杆(7)向所述套筒(6)内插入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间隔空腔内的气压最大,所述插杆(7)向所述套筒(6)外拔出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间隔空腔内的气压最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后端与所述第二活塞(4)前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套筒(6)前端供所述插杆(7)后端插入,所述插杆(7)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活塞(3)后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插杆(7)外壁或所述套筒(6)外壁上沿轴向设有标示刻度线(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及所述套筒(6)的内腔壁均设有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聚四氟乙烯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7)前端固定设有限位盘(9),所述限位盘(9)直径大于插杆(7)直径,所述套筒(6)内腔与所述限位盘(9)滑动配合,所述套筒(6)前端设有防止所述限位盘(9)脱出的阻挡环(10),所述限位盘(9)上设有多个透气孔(1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低阻注射器的外壳,所述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4)均为适用于低阻注射器的橡胶活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直径为1.6-2cm,轴向长度为13-15cm,所述第二间隔空腔在轴向上的长度为4-6cm。
CN202122240333.XU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 Active CN215741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40333.XU CN215741163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40333.XU CN215741163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41163U true CN215741163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88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40333.XU Active CN215741163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411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9520A (zh) * 2022-08-19 2023-03-31 上海暖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释放头端的导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9520A (zh) * 2022-08-19 2023-03-31 上海暖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释放头端的导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86498B1 (en) A catheter introduction syringe
WO2005110522A3 (en) Blood drawing device with flash detection
GB1154950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Double-Lumen Balloon Catheters
WO2005110511A3 (en) Blood drawing device
CN215741163U (zh) 一种针对气管导管套囊的稳压注气装置
US4361107A (en) Overinflation indicator for tracheal tubes
CN110339461B (zh) 内窥镜引导下可过导丝的球囊导管
CN215024926U (zh) 可视球囊扩张导管
CN109675165A (zh) 一种可塑型硬质可视气管导管芯
CN202270238U (zh) 一种具有抽吸和测温功能的气管插管
CN212547109U (zh) 一次性环甲膜穿刺套管针
CN201030144Y (zh) 气管导管套囊定压充气仪
JPH0425820B2 (zh)
CN208389163U (zh) 多腔医疗导管
CN219461171U (zh) 一种动物抽血用针具
CN217391291U (zh) 一种造影手术用器械总成
CN218501125U (zh) 一种导尿管
CN219921820U (zh) 一种尿管防脱组件
CN211484758U (zh) 输卵管介入栓塞术用宫颈鞘管
CN215460931U (zh) 留置针
CN219783485U (zh) 一种前列腺扩张装置
CN217244409U (zh) 一种简易膀胱压测量装置
CN216824352U (zh) 一种预充式高压造影注射器及造影注射装置
CN220370254U (zh) 一种监测静脉压力的注射器
CN211705564U (zh) 一种导向定位单腔支气管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