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4895U - 一种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4895U
CN215734895U CN202121880390.8U CN202121880390U CN215734895U CN 215734895 U CN215734895 U CN 215734895U CN 202121880390 U CN202121880390 U CN 202121880390U CN 215734895 U CN215734895 U CN 215734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losed
insulating layer
polyimide
lo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803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立强
张彦兵
杨小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wa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wa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wa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wa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803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4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4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4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包括:第一绝缘层,导电聚酰亚胺线路层,金属线路层,第二绝缘层和电极端子;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与所述金属线路层复合且电连接,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与所述金属线路层的线路图案一致;所述金属线路层的线路图案形成仅有一个开口的闭环结构,且所述闭环结构开口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电极端子;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和所述金属线路层,被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封装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开设有端子通孔,所述电极端子通过所述端子通孔裸露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表面。

Description

一种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
背景技术
天气寒冷的时节人们往往需要保暖取暖,除了多穿衣服、穿厚衣服等传统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带有发热供暖的衣服或者用品出现在市面上,例如电热取暖贴。
另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动力锂电池组在低温度环境下启动困难,并且动力锂电池组低温度环境下使用会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和续航时间。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中动力锂电池组也产生了加热的需求。
现有的加热产品中,普遍体积较大,不轻便,并且热辐射效率差,温度传递主要以热传导,温度需要从电池组的外表面传递到电池组的内部,加热效率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轻薄且热辐射效率好的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包括:
第一绝缘层,导电聚酰亚胺线路层,金属线路层,第二绝缘层和电极端子;
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与所述金属线路层复合且电连接,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与所述金属线路层的线路图案一致;
所述金属线路层的线路图案形成仅有一个开口的闭环结构,且所述闭环结构开口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电极端子;
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和所述金属线路层,被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封装其中;
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开设有端子通孔,所述电极端子通过所述端子通孔裸露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表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用于粘接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和所述金属线路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导热双面胶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的厚度范围:0.01mm至0.1m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线路层的线路图案为首尾相连的U型结构,所述金属线路层中开口的两个端头平行且指向同一方向。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为绝缘的聚酰亚胺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线路层为厚度为10微米至50微米的铜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端子还连接有功率控制模块,所述功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金属线路层的加热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包括有第一绝缘层,导电聚酰亚胺层,金属线路层,第二绝缘层和电极端子;其中,采用了导电聚酰亚胺层和电极线路层复合的方式实现有发热的效果,整体结构轻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金属刻蚀的方式,既环保,生产加工又方便。并且,该导电聚酰亚胺层为黑色材质,远红外的热辐射性能好,能够提升温度传递到电池组内部的加热效率。
此外,由于本方案中的通电线路为闭环的结构,即除了导电聚酰亚胺层可以产生热量之外,金属线路层本身也可以产生热量,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极结构,本方案的加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的加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绝缘层11,导电聚酰亚胺线路层20,金属线路层30,第二绝缘层12和电极端子40。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可以为绝缘的PI聚酰亚胺(PI,polyimide)膜。
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20的表面设置有所述金属线路层30,且与所述金属线路层30电连接。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的厚度范围:0.01mm至0.1mm。
在实际应用中,导电聚酰亚胺可以通过在聚酰亚胺加入石墨或碳纳米材料制备得到。导电聚酰亚胺层20可以通过压合或贴合的方式与第一绝缘层11复合,金属线路层30可以通过蚀刻或压合的方式设置在导电聚酰亚胺层20之上。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复合”的方式可以为无胶复合,也可以为有胶复合,此处具体不作限定。
具体的,所述电极线路层为厚度为10微米至50微米的铜箔。
具体的,金属线路层30的线路结构可以参考图2,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的线路结构仅是示例性的,不可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唯一实现方式。
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20与所述金属线路层30复合且电连接,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20与所述金属线路层30的线路图案一致。
所述金属线路层30的线路图案形成仅有一个开口的闭环结构,且所述闭环结构开口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电极端子40;
电极端子40的设置方式:通过丝网印刷或点胶的方式在电极线路层的端头与铜电极之间设置银胶,经烘烤后,银电极可在电极线路层与铜电极间实现良好的电连接。
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20和所述金属线路层30,被所述第一绝缘层11和所述第二绝缘层12封装其中;
所述第一绝缘层11上开设有端子通孔,所述电极端子40通过所述端子通孔裸露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表面。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的电阻为60至120方阻。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可以通过高压(200V至700V)导通,并且导通后的加热温度可以高达300摄氏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用于粘接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和所述电极线路层。所述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可以为亚克力双面胶、硅胶双面胶、EVA热熔胶、TPU热熔胶或PES热熔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加热片比较轻薄,因此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贴合在需要加热的物体中,示例性的,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导热双面胶层。导热双面胶不仅可以贴合待加热物,还可以有效的将热量传导到待加热物上。所述导热双面胶层的导热系数大于或等于1.5W/(m·K)。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端子还连接有功率控制模块,所述功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极线路层的加热功率。示例性的,该功率控制模块可以包含有3挡的功率设置档位,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加热片可以通过功率控制模块设置不同的加热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包括有第一绝缘层,导电聚酰亚胺层,金属线路层,第二绝缘层和电极端子;其中,采用了导电聚酰亚胺层和电极线路层复合的方式实现有发热的效果,整体结构轻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金属刻蚀的方式,既环保,生产加工又方便。并且,该导电聚酰亚胺层为黑色材质,远红外的热辐射性能好,能够提升温度传递到电池组内部的加热效率。
此外,由于本方案中的通电线路为闭环的结构,即除了导电聚酰亚胺层可以产生热量之外,金属线路层本身也可以产生热量,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极结构,本方案的加热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绝缘层,导电聚酰亚胺线路层,金属线路层,第二绝缘层和电极端子;
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与所述金属线路层复合且电连接,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与所述金属线路层的线路图案一致;
所述金属线路层的线路图案形成仅有一个开口的闭环结构,且所述闭环结构开口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电极端子;
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和所述金属线路层,被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封装其中;
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开设有端子通孔,所述电极端子通过所述端子通孔裸露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用于粘接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和所述金属线路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导热双面胶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聚酰亚胺层的厚度范围:0.01mm至0.1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线路层的线路图案为首尾相连的U型结构,所述金属线路层中开口的两个端头平行且指向同一方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为绝缘的聚酰亚胺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线路层为厚度为10微米至50微米的铜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端子还连接有功率控制模块,所述功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金属线路层的加热功率。
CN202121880390.8U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 Active CN215734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0390.8U CN215734895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0390.8U CN215734895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4895U true CN215734895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95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80390.8U Active CN215734895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4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ong et al. Wearable thermoelectrics for personalized thermoregulation
CN106133995B (zh) 用于电动车辆蓄电池的加热器
WO2012067432A2 (ko) 방열과 발열 기능을 가지는 전지 조립체
CN108899613B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
CN109904557A (zh) 一种对电池电极低温加热装置
CN11259978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控温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2397812A (zh) 一种电池加热膜及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8123188A (zh) 一种提升导热能力的电池
CN110336097B (zh) 一种基于电加热复合相变材料的串联结构电池加热系统
CN206532849U (zh) 一种导热硅胶硫化硅胶蚀刻芯片电池加热片
CN215734895U (zh) 一种闭环聚酰亚胺加热片
CN215734894U (zh) 一种开环聚酰亚胺加热片
CN213752916U (zh) 托盘组件和电池包
CN213459887U (zh) 一种电池加热膜及锂离子动力电池
CN210579283U (zh) 一种高均匀性电加热膜
CN218568883U (zh) 一种电池极片及锂电池
CN208923319U (zh) 一种快速预热电池及电动汽车和无人机
CN214013025U (zh) 加热组件、电池箱及车辆
CN207885048U (zh) 保护盖板
CN211670998U (zh) 一种电热膜
CN206532848U (zh) 一种聚酰亚胺膜硅胶蚀刻芯片电池加热片
CN207038561U (zh) 一种电动轿车及电池组
CN106992244B (zh) 热电转换装置以及热电转换器
CN110120288A (zh) Pptc电阻膜及应用该pptc电阻膜的电池
CN219068397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预热的石墨烯膜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