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3708U - 内定子结构 - Google Patents

内定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3708U
CN215733708U CN202122163280.6U CN202122163280U CN215733708U CN 215733708 U CN215733708 U CN 215733708U CN 202122163280 U CN202122163280 U CN 202122163280U CN 215733708 U CN215733708 U CN 215733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inner stator
winding
rotating shaft
stato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632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爱娟
丁军华
韩振斌
孙即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CCS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CCS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CCS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Qingdao CCS Electric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21632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3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3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3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定子结构,其包括转轴、内定子组件以及线圈组件,转轴中形成有冷却通道;内定子组件安装在转轴上,各内定子片上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绕线槽;线圈组件包括多个环形的线圈,各线圈形成在相邻的两个绕线部内,且同一绕线部内形成有两个不同的线圈,分别为第一线圈以及第二线圈,第一线圈以及第二线圈交替分布在内定子组件上;第一线圈以及第二线圈之间的安装互不影响,呈交替阶梯形安装的方式,该种安装方式在线圈依次安装过程中,不会影响线圈表面,有利于提高线圈的使用寿命,且安装过程更加简单快捷,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内定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内定子结构。
背景技术
直驱永磁滚筒电机一般是指皮带输送机的动力滚筒,以往的皮带输送机由电动机通过减速机向滚筒提供动力,使皮带输送机运转,永磁直驱滚筒则将动力滚筒直接变成了电动机,电动机的外壳就是滚筒,省去了减速机,大大减少了维护量,而且转速调节方便。
直驱永磁滚筒电机是内定子结构,现有技术中的内定子多采用梨形槽冲片,用于装配散嵌线圈,且因为直驱转速低,极数多,这种绕组结构为集中式绕组,如图1、图2所示,梨形槽冲片只能装配散嵌线圈,且装配下一个线圈需要抬起上一个线圈的上层边,抬起,嵌线、整理过程中,容易对漆包线线圈的绝缘性能造成损,使得线圈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除此之外,还存在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操作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定子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内定子中线圈装配效率低,集中式绕组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整理,容易损伤线圈,且安装效率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内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中形成有冷却通道;
内定子组件,其安装在所述转轴上,包括沿着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内定子片,各所述内定子片上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绕线槽,沿着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各所述内定子片上的多个所述绕线槽形成多个所述绕线部;
线圈组件,其包括多个环形线圈,各所述线圈形成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绕线部内,且同一所述绕线部内形成有两个不同的所述线圈,分别为第一线圈以及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绕线部内靠近转轴的一侧,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绕线部内远离转轴的一侧;所述第一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线圈交替分布在所述内定子组件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定子片上形成有第一连接槽,所述转轴上形成有第二连接槽,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槽和所述第二连接槽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槽上形成有安装口,用于安装所述线圈组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槽包括第一绕线端以及第二绕线端,所述第一绕线端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绕线端用于安装所述第二线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线圈所跨接的绕线槽的数量为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通道为形成在所述转轴上的螺旋形通道,其上形成有冷却入口和冷却出口。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通道为形成在所述转轴上的多个直线通道以及位于所述转轴的两端与各所述直线通道连通的环形通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线通道上形成有冷却入口以及冷却出口。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内定子片均为圆环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申请所涉及的内定子结构,其绕线槽中第一线圈以及第二线圈之间的安装互不影响,呈交替阶梯形安装的方式,该种安装方式在线圈依次安装过程中,无需对上一个线圈进行抬起整理,避免损伤线圈表面,有利于提高线圈的使用寿命,且安装过程更加简单快捷,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转轴上形成有冷却通道,其中输送冷却液,可以提高内定子结构的散热效率,降低内定子结构的温度,有利于保证内定子结构的运行准确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是现有技术中内定子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内定子线圈缠绕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内定子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内定子线圈缠绕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内定子线圈缠绕端面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线圈组件在绕线槽中的缠绕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冷却水道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冷却水道示意图之二;
图中,
100、内定子组件;
110、内定子片;
111、连接孔;
120、绕线槽;
121、第一绕线端;
122、第二绕线端;
123、分隔部;
130、第一连接槽;
140、安装口;
200、线圈组件;
210、第一线圈;
220、第二线圈;
300、转轴;
310、冷却通道;
311、冷却入口;
312、冷却出口;
320、环形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定子结构,其包括转轴300、连接在转轴300上的内定子组件100以及安装在内定子组件100上的线圈组件200,为了及时散热,在转轴300上还形成有冷却通道310。
内定子组件100包括沿着转轴300的轴线方向顺次排列的多个内定子片110,各内定子片110的形状均为圆环形,每个内定子片110上沿着圆周方向分散形成有多个绕线槽120,各内定子片110上位于同一直线方向的绕线槽120相互贯穿,形成于转轴300轴线方向相平行的多个绕线部。
各个绕线槽120上均形成有安装口140,用于安装线圈组件200,绕线槽120包括第一绕线端121以及第二绕线端122,第一绕线端121位于绕线槽120的底部,第二绕线端122位于绕线槽120的顶部。
如图5、图6所示,线圈组件200包括多个环形线圈,各线圈形成在相邻的两个绕线部内,且同一绕线部内连接有两个不同的线圈,定义位于同一个绕线部内的两个线圈分别为第一线圈210以及第二线圈220,第一线圈210位于绕线部内靠近转轴300的一侧,即位于各内定子片110的第一绕线端121内;第二线圈220位于绕线部内远离转轴300的一侧,即各内定子片110的第二绕线端122;第一线圈210以及第二线圈220交替分布在内定子组件100上。
如图6所示,为了方便定位,防止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第一线圈210与第二线圈220之间形成摩擦等相互影响,第一绕线端121以及第二绕线端122之间形成有分隔部123,分隔部123为形成在绕线槽120两侧的凸起,且绕线槽120两侧的凸起不至于影响第一线圈210的安装。
第一线圈210以及第二线圈220所跨接的绕线槽120的数量为1。
具体安装过程为:
将环形的第一线圈210分别套接在各内定子片110的相邻两个绕线槽120上,将其定位到第一绕线端121内,使得第一线圈210跨接相邻的两个绕线部,依次将内定子片110上的绕线槽120内均安装上第一线圈210,当第一线圈210安装完成后,与第一线圈210的安装位置交错,在绕线槽120的第二绕线端122内安装第二线圈220,使得第一线圈210和第二线圈220在绕线槽120内交错布置。
该种安装形式,可以有效避免在线圈安装过程中,同一绕线槽120的不同线圈之间相互磨损,有利于提高线圈的使用寿命,且安装过程更加简单快捷,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转轴300以及内定子组件100之间的连接通过键连接,具体而言,内定子片110上均形成有连接孔111,在各内定子片110的连接孔111中形成有第一连接槽130,转轴300上形成有第二连接槽(未图示),连接件(未图示)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槽130和第二连接槽连接,安装的时候,先将连接件定位到第二连接槽内,连接件安装状态下,高度高于第二连接槽,然后将内定子片110依次套接在转轴300上,且将第一连接槽130对应到连接件位置,则连接件凸出第二连接槽的一侧定位到第一连接槽130内,实现内定子组件100与转轴300的连接,且随着转轴300实现同步转动。
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转轴300上的冷却通道310为形成在转轴300上的螺旋形通道,其上形成有冷却入口311和冷却出口312,工作过程中,冷却液体从冷却入口311输送到冷却通道310中,并最终从螺旋形通道的另一端输出。
如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冷却通道310为形成在转轴300上的多个直线通道以及位于转轴300的两端与各直线通道连通的环形通道320,直线通道上形成有冷却入口311以及冷却出口312,冷却过程中,冷却液从冷却入口311输送到与其连接的一个直线通道内,随着该直线通道进入到与之连接的环形通道320内,并通过环形通道320进入到其他的直线通道内,各直线通道通过两侧的环形通道320相连通,并最终从冷却出口312输出。
冷却通道310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内定子结构的散热效率,降低内定子结构的温度,有利于保证内定子结构的运行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内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中形成有冷却通道;
内定子组件,其安装在所述转轴上,包括沿着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内定子片,各所述内定子片上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绕线槽,沿着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各所述内定子片上的多个所述绕线槽形成多个绕线部;
线圈组件,其包括多个环形的线圈,各所述线圈形成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绕线部内,且同一所述绕线部内形成有两个不同的所述线圈,分别为第一线圈以及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绕线部内靠近转轴的一侧,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绕线部内远离转轴的一侧;所述第一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线圈交替分布在所述内定子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定子片上形成有第一连接槽,所述转轴上形成有第二连接槽,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槽和所述第二连接槽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槽上形成有安装口,用于安装所述线圈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槽包括第一绕线端以及第二绕线端,所述第一绕线端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绕线端用于安装所述第二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绕线端以及所述第二绕线端之间形成有分隔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线圈跨接的所述绕线槽的数量为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通道为形成在所述转轴上的螺旋形通道,其上形成有冷却入口和冷却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通道为形成在所述转轴上的多个直线通道以及位于所述转轴的两端且与各所述直线通道连通的环形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通道上形成有冷却入口以及冷却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内定子片均为圆环形。
CN202122163280.6U 2021-09-08 2021-09-08 内定子结构 Active CN215733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3280.6U CN215733708U (zh) 2021-09-08 2021-09-08 内定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3280.6U CN215733708U (zh) 2021-09-08 2021-09-08 内定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3708U true CN215733708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16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63280.6U Active CN215733708U (zh) 2021-09-08 2021-09-08 内定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3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202316A1 (zh) 两对极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动汽车
WO2017202320A1 (zh) 电机转子、电机和电动汽车
CN215733708U (zh) 内定子结构
WO2017202319A1 (zh) 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动汽车
WO2024087682A1 (zh) 一种高效油冷电机
WO2024124853A1 (zh) 一种油冷电机及其转子组件
WO2017202318A1 (zh) 电机转子冲片、电机转子、电机和电动汽车
CN202395631U (zh) 永磁同步外转子汽油发动发电机
CN218678603U (zh) 转子冷却结构、转子及电机
CN203326754U (zh) 转子结构以及一种具有该转子结构的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
CN215221885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永磁电动机
CN201947139U (zh) 一种新型钢板壳交流同步发电机
CN113162281B (zh)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外转子电机
CN115765324A (zh) 一种基于相变热管的无刷电机散热结构
CN214674573U (zh) 支架、电机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10225184U (zh) 一种节能高效无刷电机
CN113315276A (zh) 定子冷却装置、电机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10092988U (zh) 一种优化散热型表贴式永磁电机转子及电机
CN112688495A (zh) 一种负压风机用永磁同步电机及控制器一体总成
CN207339603U (zh) 多模块横向磁通开关磁阻电机
CN220822722U (zh) 一种适用于螺杆压缩机用的高速高效感应电机转子结构
CN218005989U (zh) 一种电机转子及电机
WO2017202317A1 (zh) 两对极电机和电动汽车
CN215498461U (zh) 一种风冷式永磁同步电机
CN219227298U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