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24113U - 液体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24113U
CN215724113U CN202122073010.6U CN202122073010U CN215724113U CN 215724113 U CN215724113 U CN 215724113U CN 202122073010 U CN202122073010 U CN 202122073010U CN 215724113 U CN215724113 U CN 215724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over
liquid heater
ring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730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孙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730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24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24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24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液体加热器,其包括壶身和壶盖组件,壶盖组件包括外盖、茶篮、内盖,外盖配合安装于壶身的壶口,外盖具有连通所述壶身内外的安装孔。茶篮安装在安装孔,茶篮包括伸入壶身的茶篮本体、延伸至壶身外侧的提手。内盖盖合安装孔,内盖的外侧面与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具有供提手通过的间隙。上述结构,在液体加热器加热过程中,使用提手,方便拿取茶篮,也方便中途向茶篮内加料,另外在保证茶篮和内盖连接可靠性的同时保证内盖的完整度,便于内盖的生产制造。

Description

液体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小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越来越高,养生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在现有的养生壶中,部分机型配置有茶篮,用来放置茶叶或其他保健食材,而大部分机型是通过金属扣位,扣合在壶盖金属下盖的凸起上,此种结构存在一定缺点,热态不方便拿取,不方便中途加料,茶篮和上盖连接可靠性不高。另外在部分机型中,茶篮上设置有手柄,如专利CN208610586U中,公开了一种壶盖、冲泡件与壶体的配合结构,其中通过在壶盖上设置一个避让缺口使冲泡件的提手从避让缺口通过,来使壶盖与冲泡件配合的更好,但这种结构,茶盖不能保证其完整度,增加了茶盖的制造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器,用此装置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在液体加热器加热过程中,方便拿取茶篮,也方便中途向茶篮内加料,另外在保证茶篮和内盖连接可靠性的同时保证内盖的完整度,便于内盖的生产制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器,其包括壶身和壶盖组件,壶盖组件包括外盖、茶篮、内盖,外盖配合安装于壶身的壶口,外盖具有连通所述壶身内外的安装孔。茶篮安装在安装孔,茶篮包括伸入壶身的茶篮本体、延伸至壶身外侧的提手。内盖盖合安装孔,内盖的外侧面与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具有供提手通过的间隙。
在液体加热器的优选方式中,液体加热器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封闭内盖外侧面与安装孔孔壁之间的间隙。
在液体加热器的优选方式中,密封圈包括环绕内盖的圈体、形成于圈体外侧面的密封环筋,密封环筋与安装孔的孔壁弹性抵接。
在液体加热器的优选方式中,安装孔的孔壁在对应内盖外侧面的位置处形成有避让槽,提手由避让槽向上延伸到壶身外侧。
在液体加热器的优选方式中,提手位于避让槽的部分呈由下至上斜向外延伸的片状结构。
在液体加热器的优选方式中,内盖包括玻璃盖体、安装在玻璃盖体外边缘的金属侧环,金属侧环具有内盖的外侧面。
在液体加热器的优选方式中,金属侧环的上缘包覆在玻璃盖体的外边缘,金属侧环位于玻璃盖体下侧的部分向内收缩形成下环体,下环体具有内盖的外侧面,金属侧环在下环体上侧的部分形成搭接部,搭接部搭接在安装孔的边缘。
在液体加热器的优选方式中,提手为金属提手,提手伸出所述壶身外侧的部分包覆有塑料手柄。
在液体加热器的优选方式中,塑料手柄与金属提手之间二次注塑连接,金属提手在塑料手柄包覆的部分设有防脱缺口。
在液体加热器的优选方式中,外盖为塑料外盖,塑料外盖的顶部覆盖有金属装饰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器,通过设置外盖和内盖,将带有提手的茶篮放置在内盖和外盖的间隙中。在液体加热器加热过程中,使用提手,方便拿取茶篮,也方便中途向茶篮内加料,另外在保证茶篮和内盖连接可靠性的同时保证内盖的完整度,便于内盖的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液体加热器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A处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密封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内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外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茶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实施方式中茶篮的正视图。
其中:100、壶身;200、外盖;201、安装孔;202、避让槽;203、金属装饰圈;300、茶篮;301、茶篮本体;302、提手;303、塑料手柄;304、防脱缺口;305、第一折弯部;306第二折弯部;307、第三折弯部;400、内盖;401、玻璃盖体;402、金属侧环;403、下环体;404、搭接部;500、密封圈;501、圈体;502、密封环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侧”、“上”、“下”、“竖向”、“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或“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图1是液体加热器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壶身100和壶盖组件,壶盖组件包括外盖200、茶篮300、内盖400,外盖200配合安装于壶身100的壶口,外盖200具有连通壶身100内外的安装孔201。茶篮300安装在安装孔201,茶篮300包括伸入壶身100的茶篮本体301、延伸至壶身100外侧的提手302。内盖400盖合安装孔201,内盖400的外侧面与安装孔201的孔壁之间具有供提手302通过的间隙。
其中,如图1所示,在使用过程中,先将外盖200安装在壶身100内,并与壶口相配合,使外盖200整体不会落到壶身100内,外盖200有贯通的安装孔201,当外盖200安装后,安装孔201可以连通壶身100内外,之后将茶篮300通过安装孔201伸入壶身100,最后再安装内盖400,内盖400将盖合安装孔201,内盖400安装后,其外侧面与安装孔201孔壁留有间隙,茶篮300的提手302通过该间隙伸出壶身100外。
本实用新型在茶篮300上设置提手302,并将提手302延伸至壶身100外,在液体加热器在加热状态时,使用者可以利用提手302来拿取茶篮300,也方便中途向茶篮300里加料。另外,在内盖400和外盖200间留有间隙,使提手302通过间隙伸出壶身100外,避免在内盖400上设置避让口,保证内盖400的完整性。由于现在内盖400大部分都为金属或者玻璃制品,设置缺口不利于生产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手302通过内盖400和外盖200间的间隙延伸至壶身100外,这种结构相较于在内盖400设置缺口的方式,可以使得提手302在壶盖的周向具有不同的放置位置,在实际使用时,拿取茶篮300的位置会有不同,因此提手302具有不同的放置位置,使用的时候更加的方便。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优化之处在于,液体加热器还包括密封圈500,密封圈500封闭内盖400外侧面与安装孔201孔壁之间的间隙。
如图1、2所示,由于能够使茶篮300提手302延伸至壶身100外,在内盖400外侧面与外盖200安装孔201孔壁处留有间隙,在提手302通过后,间隙不会被填满,因此容易导致内盖400和外盖200的密封性降低,容易导致液体加热器出现溢液的现象,在加热过程中也容易导致水蒸汽溢出,容易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因此在使提手302通过的间隙处放入密封圈500,以此来提高内盖400和外盖200间的密封效果。另外,密封圈500由于有较好的弹性,会给处在间隙里的提手302一个弹性抵接力,能够帮助固定茶篮300,减少茶篮300在间隙内的随意活动或松动,从而提升使用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增加密封效果,进一步具体的说,密封圈500包括环绕内盖400的圈体501、形成于圈体501外侧面的密封环筋502,密封环筋502与安装孔201的孔壁弹性抵接。
如图2、3所示,将圈体501套设在内盖400上,方便密封圈500的安装和拆卸,设置密封环筋502,使密封环筋502与安装孔201的孔壁弹性抵接,一是进一步加强了密封圈500的密封效果,二是当液体加热器加热液体,壶内的压力增加不断冲击壶盖,容易导致壶盖发生振动,使密封环筋502弹性抵接安装孔201孔壁,提高了密封的稳定性,由于密封环筋502具有弹性,因此在壶盖振动时,密封环筋502通过弹性形变更好更稳定的抵接安装孔201孔壁。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优化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安装孔201的孔壁在对应内盖400外侧面的位置处形成有避让槽202,提手302由避让槽202向上延伸到壶身100外侧。上述结构,将茶篮300的提手302在内盖400和外盖200间隙处的部分通过避让槽202延伸到壶身100外,进一步缩小内盖400和外盖200间的间隙,避免间隙过大所导致的密封效果大大降低。另外,当根据需要将提手302固定在某一位置时,避让槽202也可以限定提手302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避免提手302在间隙处移动。
在一种替代方案中,也可以在安装孔201的孔壁在对应内盖400外侧面的位置处,沿孔周向设置有两个凸块,将提手302置于凸块间,来限制提手302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具体的说,提手302位于避让槽202的部分呈由下至上斜向外延伸的片状结构。上述结构,将提手302在避让槽202内的结构设置为由下至上斜向外延伸更加便于提取茶篮300,设置为片状结构更能节省空间,也能减少内盖400与外盖200之间的间隙,另外,片状结构便于制造和设置为上述斜向延伸结构,可塑性较高。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优化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内盖400包括玻璃盖体401、安装在玻璃盖体401外边缘的金属侧环402,金属侧环402具有内盖400的外侧面。
其中,内盖400设有玻璃盖体401,在液体加热器加热过程中,可以通过玻璃盖体401观察壶内液体的情况,另外,由于玻璃材质易碎的特性,在当玻璃盖体401的边缘碰到坚硬的物体或者壶盖掉落时边缘部分先着地,极易使玻璃盖体401破碎,在玻璃盖体401外边缘包裹有金属侧环402,金属侧环402一方面在当玻璃盖体401边缘受碰撞时,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在当玻璃盖体401破碎时,金属侧环402可以短时间保证玻璃盖体401的一体性,不易使玻璃盖体401分离从而导致玻璃碎片伤人。另外金属有较高的可塑性和延展性,更够更好的制作成可需要的形状结构,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具体的说,金属侧环402的上缘包覆在玻璃盖体401的外边缘,金属侧环402位于玻璃盖体401下侧的部分向内收缩形成下环体403,下环体403具有内盖400的外侧面,金属侧环402在下环体403上侧的部分形成搭接部404,搭接部404搭接在安装孔201的边缘。
如图4所示,金属侧环402的上缘将玻璃盖体401包覆住,使其能够将玻璃盖体401和金属侧环402连接在一起,又能较好的保护到玻璃盖体401,向内收缩的下环体403方便与外盖200的安装孔201相配合安装,也方便与密封圈500连接安装,提高内盖400与外盖200的密封效果,设置搭接部404搭接在安装孔201的边缘,更加方便拿起和扣上内盖400,进一步方便提取茶篮300。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优化之处在于,提手302为金属提手,提手302伸出壶身100外侧的部分包覆有塑料手柄303。如图6所示,提手302采用金属提手,金属的可塑性和延展性较好,在外盖200内可能有较多的折弯部分,使用金属材质易于成型,能更好的满足不同的形状结构需求,便于生产制作,由于金属导热性较强,在加热过程中,不易直接拿取金属提手,在金属提手伸出壶身100外侧的部分设有塑料手柄303,更够更好的隔热,方便拿取。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具体的说,塑料手柄303与金属提手之间二次注塑连接,金属提手在塑料手柄303包覆的部分设有防脱缺口304。如图7所示,将塑料手柄303通过二次注塑的方式连接在金属提手上,使连接的更加紧固,在金属提手上设置有防脱缺口304,塑料在注塑时,料流会通过该防脱缺口304,冷却后塑料手柄303通过防脱缺口304穿过,使塑料手柄303与金属提手连接的更加紧固,不易产生分离,从而影响茶篮300的拿取。
对于提手302的形状结构,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提手302有下至上设有是三个折弯部,第一折弯部305将提手302有竖向方向转为横向方向,上述提手302竖向方向与茶篮300本体相连接,提手302与茶篮300本体在连接处都为竖向方向,连接较为方便。在连接方式上,提手302与茶篮300本体可通过铆钉固定连接,为了保持金属提手302的强度,金属提手302的厚度将大于茶篮300本体的厚度,使用常规的点焊,易出现焊接强度差,焊接后易锈蚀等问题,选择铆接工艺,可以保证其使用体验。第二折弯部306将提手302由横向方向转为由下至上斜向外的方向,将斜向外的部分放置于避让口处,从而减少内盖400与外盖200的间隙。第三折弯部307将提手302再转为横向方向,所述横向方向部分在壶身100外侧,使用者通过握持提手302横向部分拿取茶篮300,符合大部分人的握持习惯,方便拿取茶篮30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手302结构仅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不能因此限制提手302的形状结构,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提手302也可以只有第三折弯部307,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形状结构的提手302。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优化之处在于,外盖200为塑料外盖,塑料外盖的顶部覆盖有金属装饰圈203。上述结构中,如图5所示,外盖200形状较为复杂,采用塑料材质,由于塑料有较好的可塑性,方便制作外盖200,另外,塑料外盖可通过自身的塑性变形,填充内盖400与外盖200之间的间隙,增加其密封效果,防止水蒸汽溢出,从而对使用者造成损伤,金属装饰圈203能够增加外盖200的耐磨性,也能保持外观的整洁。
在外盖200和茶篮300的安装方式上,如图1所示,在外盖200上设置有台阶面,在茶篮300上设置与之相配合的台阶面,将茶篮300放置在外盖200的台阶面上,以用来承载茶篮300,简化茶篮300的安装,使茶篮300更加容易拿取,也避免茶篮300掉落到壶身100内。放后边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结构只是提供了一种具体实施例,并不能因此限制外盖200和茶篮300的形状结构,另外茶篮300和外盖200也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配合安装,安装方式不只有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安装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液体加热器,包括壶身和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组件包括:
外盖,配合安装于所述壶身的壶口,所述外盖具有连通所述壶身内外的安装孔;
茶篮,安装在所述安装孔,所述茶篮包括伸入所述壶身的茶篮本体、延伸至所述壶身外侧的提手;
内盖,盖合所述安装孔,所述内盖的外侧面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具有供所述提手通过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器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封闭所述内盖外侧面与所述安装孔孔壁之间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环绕所述内盖的圈体、形成于所述圈体外侧面的密封环筋,所述密封环筋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弹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在对应所述内盖外侧面的位置处形成有避让槽,所述提手由所述避让槽向上延伸到壶身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位于所述避让槽的部分呈由下至上斜向外延伸的片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包括玻璃盖体、安装在所述玻璃盖体外边缘的金属侧环,所述金属侧环具有所述内盖的外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侧环的上缘包覆在所述玻璃盖体的外边缘,所述金属侧环位于所述玻璃盖体下侧的部分向内收缩形成下环体,所述下环体具有所述内盖的外侧面,所述金属侧环在所述下环体上侧的部分形成搭接部,所述搭接部搭接在所述安装孔的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为金属提手,所述提手伸出所述壶身外侧的部分包覆有塑料手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手柄与所述金属提手之间二次注塑连接,所述金属提手在所述塑料手柄包覆的部分设有防脱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为塑料外盖,所述塑料外盖的顶部覆盖有金属装饰圈。
CN202122073010.6U 2021-08-30 2021-08-30 液体加热器 Active CN215724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3010.6U CN215724113U (zh) 2021-08-30 2021-08-30 液体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3010.6U CN215724113U (zh) 2021-08-30 2021-08-30 液体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24113U true CN215724113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09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73010.6U Active CN215724113U (zh) 2021-08-30 2021-08-30 液体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241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40390C1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крышки контейнера для пищевых продуктов, состоящая из прозрачной крышки и каркаса
US20080105692A1 (en) Dual container for heating and heat retaining
CN215724113U (zh) 液体加热器
CN110754925A (zh) 烹饪器具
CN212066397U (zh) 一种喂食器
CN209645455U (zh) 改良型双层保温奶瓶
CN205410846U (zh) 烹饪器具
CN212066398U (zh) 一种喂食器
CN207970009U (zh) 一种带有硅胶圈的玻璃锅盖
CN209285104U (zh) 家电产品用的带弹珠盖体结构
CN207006261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7640128U (zh) 一种养生壶
CN110338680A (zh) 一种养生壶
CN111150282A (zh) 一种喂食器
CN213308978U (zh) 烹饪器具
CN217576368U (zh) 一种食品用塑料容器
CN212438218U (zh) 一种防溢炖锅
CN212117918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蒸笼和烹饪器具
CN210124607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JP3545044B2 (ja) 保温容器
CN214180056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09863329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内盖结构
CN220937678U (zh) 一种电水壶
CN214128039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155381U (zh) 一种料理机的盖组件及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