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17569U - 一种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17569U
CN215717569U CN202121550321.0U CN202121550321U CN215717569U CN 215717569 U CN215717569 U CN 215717569U CN 202121550321 U CN202121550321 U CN 202121550321U CN 215717569 U CN215717569 U CN 215717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steel
building
plat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503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晓理
徐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use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use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use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use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503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17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17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17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承重部件采用钢结构框架,具有施工简便、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并在钢结构框架的顶部设置玻璃采光顶、侧面设置玻璃幕墙,使玻璃房与主体建筑间协调性高,有效确保了建筑整体的美观性,为既有建筑外部通过钢结构改造玻璃房提供了参考做法;其中,钢结构框架顶部的右端缘与主体建筑的外立面间采用刚性连接方式,确保了改造后玻璃房的稳固性;玻璃采光顶的右端缘与主体建筑的外立面间采用柔性密封连接方式,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避免外力作用下玻璃采光顶右端缘与主体建筑外立面间产生硬性裂缝,从而避免玻璃采光顶右端缘与主体建筑外立面连接处间产生渗水或漏水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我国建筑业正处在向着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转型的全面提升过程中,与砖混结构相比,钢结构在我国绿色建筑的产业现代化提速进程中,具有资源可回收利用、更加生态环保、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等众多优点。鉴于钢结构的诸多优点,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采用钢结构势在必行,同样钢结构技术在建筑改造工程中具有施工方便、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等优势。
虽然钢结构与砖混结构相比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即钢结构与混凝土建筑连接位置的防水性能较差是制约钢结构在建筑改造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瓶颈。目前,缺乏建筑改造工程(钢结构)系统设计图集,且参考标准也不够完善。若钢结构与混凝土建筑连接位置的密封防水做的不好,钢结构与原有建筑的连接位置则存在渗水、漏水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承重部件采用钢结构框架,具有施工简便、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并在钢结构框架的顶部设置玻璃采光顶、侧面设置玻璃幕墙,使玻璃房与主体建筑间协调性高,有效确保了建筑整体的美观性,为既有建筑外部通过钢结构改造玻璃房提供了参考做法;其中,钢结构框架顶部的右端缘与主体建筑的外立面间采用刚性连接方式,确保了改造后玻璃房的稳固性;玻璃采光顶的右端缘与主体建筑的外立面间采用柔性密封连接方式,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避免外力作用下玻璃采光顶右端缘与主体建筑外立面间产生硬性裂缝,从而避免玻璃采光顶右端缘与主体建筑外立面连接处间产生渗水或漏水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包括建筑外墙或结构柱、钢结构框架、玻璃采光顶和玻璃幕墙,所述钢结构框架固设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朝向室外的左侧面上,所述玻璃采光顶通过接驳件固设于所述钢结构框架的顶部,所述钢结构框架朝向室外的左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均通过接驳件固设有玻璃幕墙,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钢结构框架、玻璃采光顶和玻璃幕墙围合形成所述的玻璃房;
所述钢结构框架顶部的右端缘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朝向室外的左侧面刚性连接,所述钢结构框架左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的下端缘均固设于室外地面上,所述玻璃采光顶的右端缘通过泛水组件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朝向室外的左侧面柔性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承重部件采用钢结构框架,具有施工简便、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并在钢结构框架的顶部设置玻璃采光顶、侧面设置玻璃幕墙,使玻璃房与主体建筑间协调性高,有效确保了建筑整体的美观性,为既有建筑外部通过钢结构改造玻璃房提供了参考做法;其中,钢结构框架顶部的右端缘与主体建筑的外立面间采用刚性连接方式,确保了改造后玻璃房的稳固性;玻璃采光顶的右端缘与主体建筑的外立面间采用柔性密封连接方式,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避免外力作用下玻璃采光顶右端缘与主体建筑外立面间产生硬性裂缝,从而避免玻璃采光顶右端缘与主体建筑外立面连接处间产生渗水或漏水的风险。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泛水组件包括防水盖板、泛水板,所述防水盖板的横截面下端设有开口向右的腔体,所述泛水板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防水盖板的上端缘和泛水板的上端缘均通过射钉固设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朝向室外的左侧面上,且泛水板的竖直板位于防水盖板下端的腔体内,泛水板的水平板延伸搭接于所述玻璃采光顶上端面的右端,所述泛水板的水平板下方固设有开口朝向左侧的玻璃采光顶安装槽,所述玻璃采光顶的右端缘通过双面胶条嵌装固定于所述玻璃采光顶安装槽内部。该泛水组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一方面确保了玻璃采光顶右端缘与主体建筑外立面接缝位置具有一定的柔性形变能力,另一方面泛水板的竖直板位于防水盖板下端的腔体内,使雨水及时经泛水板的水平板导流至玻璃采光顶上,从而使玻璃采光顶右端缘与主体建筑外立面接缝位置具有好的防渗水或漏水效果。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泛水组件还包括角钢、排水槽和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固设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朝向室外的左侧面上,所述角钢焊接固设于第一钢板上,所述排水槽开口向上并焊接固设于角钢上,且排水槽对应位于所述玻璃采光顶安装槽右端与建筑外墙或结构柱朝向室外的左侧面间缝隙的下方。排水槽可以将玻璃采光顶右端缘与主体建筑外立面间缝隙内渗下或漏下的水及时排出,起到阻断雨水渗漏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避免玻璃房内出现漏雨现象。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防水盖板上端填充有用于密封射钉端部的防水密封胶,所述玻璃采光顶安装槽的左端口与玻璃采光顶间设有防水密封胶。防水密封胶可以有效避免射钉端部出现锈蚀,以及提高玻璃采光顶右端与玻璃采光顶安装槽端口的密封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钢结构框架包括若干顶部斜向梁和若干立柱,若干所述立柱间隔分布于钢结构框架的左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位置,若干顶部斜向梁水平对应间隔设置于钢结构框架的顶部,若干所述立柱间、若干所述顶部斜向梁间均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横向连梁固定连接形成所述的钢结构框架,若干所述顶部斜向梁左端垂直固设于位于钢结构框架左侧面立柱顶部的横向连梁上、若干所述顶部斜向梁右端固设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朝向室外的左侧面上。钢结构框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确保了该玻璃房改造的顺利实施。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若干所述的顶部斜向梁倾斜设置,顶部斜向梁的高位端通过预埋组件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朝向室外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使玻璃采光顶呈一定的倾斜角度,以便将雨水及时导流至地面,减少雨水在玻璃采光顶右端缘与主体建筑外立面连接位置的停留时间,进一步降低雨水从二者连接位置发生渗漏的风险。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预埋组件包括植筋和第二钢板,所述植筋垂直预埋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内部,所述植筋位于室外的左端设为螺纹段结构,所述第二钢板通过螺母固定安装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朝向室外的左侧面上,且第二钢板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朝向室外的左侧面间设有第一水泥砂浆层,所述顶部斜向梁右端的外周侧径向设有若干第一筋板,顶部斜向梁右端通过若干所述的第一筋板焊接固设于所述的第二钢板上。预埋组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确保了钢结构框架与主体建筑外立面的刚性连接强度和稳固性,且施工简单,可操作性强。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与所述钢结构框架的左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相对应的室外地面上分别间隔设有若干基础墩台,所述基础墩台从下往上依次包括碎石垫层、素砼垫层、墩体、第二水泥砂浆层和第三钢板,所述墩体内铺设有水平钢筋和若干竖直设置的地脚螺栓,若干所述地脚螺栓上端对应延伸位于第三钢板的顶角上方,所述立柱下端的外周侧径向设有若干第二筋板,立柱下端通过若干所述的第二筋板焊接固设于第三钢板上。基础墩台结构设计巧妙合理,确保了钢结构框架上立柱的安装稳固性,从而进一步确保了钢结构框架在主体建筑外立面上刚性连接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承重部件采用钢结构框架,具有施工简便、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并在钢结构框架的顶部设置玻璃采光顶、侧面设置玻璃幕墙,使玻璃房与主体建筑间协调性高,有效确保了建筑整体的美观性,为既有建筑外部通过钢结构改造玻璃房提供了参考做法;其中,钢结构框架顶部的右端缘与主体建筑的外立面间采用刚性连接方式,确保了改造后玻璃房的稳固性;玻璃采光顶的右端缘与主体建筑的外立面间采用柔性密封连接方式,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避免外力作用下玻璃采光顶右端缘与主体建筑外立面间产生硬性裂缝,从而避免玻璃采光顶右端缘与主体建筑外立面连接处间产生渗水或漏水的风险。
2、该泛水组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一方面确保了玻璃采光顶右端缘与主体建筑外立面接缝位置具有一定的柔性形变能力,另一方面泛水板的竖直板位于防水盖板下端的腔体内,使雨水及时经泛水板的水平板导流至玻璃采光顶上,从而使玻璃采光顶右端缘与主体建筑外立面接缝位置具有好的防渗水或漏水效果。
3、排水槽可以将玻璃采光顶右端缘与主体建筑外立面间缝隙内渗下或漏下的水及时排出,起到阻断雨水渗漏的作用,进一步避免玻璃房内出现漏雨现象。
4、若干所述的顶部斜向梁倾斜设置,顶部斜向梁的高位端通过预埋组件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朝向室外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使玻璃采光顶呈一定的倾斜角度,以便将雨水及时导流至地面,减少雨水在玻璃采光顶右端缘与主体建筑外立面连接位置的停留时间,进一步降低雨水从二者连接位置发生渗漏的风险。
5、预埋组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确保了钢结构框架与主体建筑外立面的刚性连接强度和稳固性,且施工简单,可操作性强。
6、基础墩台结构设计巧妙合理,确保了钢结构框架上立柱的安装稳固性,从而进一步确保了钢结构框架在主体建筑外立面上刚性连接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顶部斜向梁与建筑外墙或结构柱的连接关系图;
图4是顶部斜向梁与建筑外墙或结构柱的连接关系图之纵向剖视图;
图5是顶部斜向梁端部、立柱端部与横向连梁交接位置关系平面图;
图6是顶部斜向梁端部、立柱端部与横向连梁交接位置关系侧视图;
图7是基础墩台的俯视图;
图8是基础墩台的纵向剖视图。
图中:1、建筑外墙或结构柱;2、钢结构框架;3、玻璃采光顶;4、玻璃幕墙;5、接驳件;6、泛水组件;7、预埋组件;8、基础墩台;2-1、顶部斜向梁;2-1-1、第一筋板;2-2、立柱;2-2-1、第二筋板;2-3、横向连梁;6-1、防水盖板;6-2、泛水板;6-3、射钉;6-4、玻璃采光顶安装槽;6-5、双面胶条;6-6、防水密封胶;6-7、角钢;6-8、排水槽;6-9、第一钢板;7-1、植筋;7-2、螺母;7-3、第二钢板;7-4、第一水泥砂浆层;8-1、地脚螺栓;8-2、第三钢板;8-3、第二水泥砂浆层;8-4、墩体;8-5、钢筋;8-6、素砼垫层;8-7、碎石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包括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钢结构框架2、玻璃采光顶3和玻璃幕墙4,所述钢结构框架2固设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上,所述玻璃采光顶3通过接驳件5固设于所述钢结构框架2的顶部,所述钢结构框架2朝向室外的左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均通过接驳件5固设有玻璃幕墙4,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钢结构框架2、玻璃采光顶3和玻璃幕墙4围合形成所述的玻璃房;
所述钢结构框架2顶部的右端缘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刚性连接,所述钢结构框架2左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的下端缘均固设于室外地面上,所述玻璃采光顶3的右端缘通过泛水组件6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柔性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泛水组件6包括防水盖板6-1、泛水板6-2,所述防水盖板6-1的横截面下端设有开口向右的腔体,所述泛水板6-2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防水盖板6-1的上端缘和泛水板6-2的上端缘均通过射钉6-3固设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上,且泛水板6-2的竖直板位于防水盖板6-1下端的腔体内,泛水板6-2的水平板延伸搭接于所述玻璃采光顶3上端面的右端,所述泛水板6-2的水平板下方固设有开口朝向左侧的玻璃采光顶安装槽6-4,所述玻璃采光顶3的右端缘通过双面胶条6-5嵌装固定于所述玻璃采光顶安装槽6-4内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泛水组件6还包括角钢6-7、排水槽6-8和第一钢板6-9,所述第一钢板6-9固设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上,所述角钢6-7焊接固设于第一钢板6-9上,所述排水槽6-8开口向上并焊接固设于角钢6-7上,且排水槽6-8对应位于所述玻璃采光顶安装槽6-4右端与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间缝隙的下方。
进一步优选地还有,所述防水盖板6-1上端填充有用于密封射钉6-3端部的防水密封胶6-6,所述玻璃采光顶安装槽6-4的左端口与玻璃采光顶3间设有防水密封胶6-6。
进一步优选地还有,所述钢结构框架2包括若干顶部斜向梁2-1和若干立柱2-2,若干所述立柱2-2间隔分布于钢结构框架2的左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位置,若干顶部斜向梁2-1水平对应间隔设置于钢结构框架2的顶部,若干所述立柱2-2间、若干所述顶部斜向梁2-1间均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横向连梁2-3固定连接形成所述的钢结构框架2,若干所述顶部斜向梁2-1左端垂直固设于位于钢结构框架2左侧面立柱2-2顶部的横向连梁2-3上、若干所述顶部斜向梁2-1右端固设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上。
进一步优选地还有,若干所述的顶部斜向梁2-1倾斜设置,顶部斜向梁2-1的高位端通过预埋组件7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顶部斜向梁2-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
进一步优选地还有,所述预埋组件7包括植筋7-1和第二钢板7-3,所述植筋7-1垂直预埋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内部,所述植筋7-1位于室外的左端设为螺纹段结构,所述第二钢板7-3通过螺母7-2固定安装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上,且第二钢板7-3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间设有第一水泥砂浆层7-4,所述顶部斜向梁2-1右端的外周侧径向设有若干第一筋板2-1-1,顶部斜向梁2-1右端通过若干所述的第一筋板2-1-1焊接固设于所述的第二钢板7-3上。
进一步优选地还有,与所述钢结构框架2的左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相对应的室外地面上分别间隔设有若干基础墩台8,所述基础墩台8从下往上依次包括碎石垫层8-7、素砼垫层8-6、墩体8-4、第二水泥砂浆层8-3和第三钢板8-2,所述墩体8-4内铺设有水平钢筋8-5和若干竖直设置的地脚螺栓8-1,若干所述地脚螺栓8-1上端对应延伸位于第三钢板8-2的顶角上方,所述立柱2-2下端的外周侧径向设有若干第二筋板2-2-1,立柱2-2下端通过若干所述的第二筋板2-2-1焊接固设于第三钢板8-2上。
进一步优选地还有,所述的玻璃采光顶3采用安全玻璃6(LOW-E钢化)+12A+5(钢化)+0.76PVB+5(钢化)LOW-E钢化夹层中空玻璃,所述玻璃幕墙4采用安全玻璃6(钢化)+12A+6(钢化)钢化夹层中空玻璃。
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施工原理:
步骤1:在与钢结构框架2的左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对应位置的地面上预先间隔浇筑若干基础墩台8,焊接搭建钢结构框架2,并将顶部斜向梁2-1右端通过若干第一筋板2-1-1焊接固设于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左侧面上的第二钢板7-3上,将若干立柱2-2下端通过若干第二筋板2-2-1焊接固设于基础墩台8的第三钢板8-2上;
步骤2:将玻璃采光顶3通过接驳件5固设于钢结构框架2的顶部,在与玻璃采光顶3右端缘对应位置的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上通过射钉6-3固定安装防水盖板6-1和泛水板6-2,将玻璃采光顶安装槽6-4的顶部通过防水胶粘结于泛水板6-2水平板的下端面上,将玻璃采光顶3的右端缘通过双面胶条6-5嵌装固定于玻璃采光顶安装槽6-4内部,并在防水盖板6-1上方的射钉6-3端部、玻璃采光顶安装槽6-4左端口分别填充涂覆防水密封胶6-6;
步骤3:在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上的第一钢板6-9上焊接角钢6-7,并在角钢6-7上焊接排水槽6-8,排水槽6-8对应位于玻璃采光顶安装槽6-4右端与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间缝隙的下方;
步骤4:将钢结构框架2朝向室外的左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均通过接驳件5固设玻璃幕墙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钢结构框架(2)、玻璃采光顶(3)和玻璃幕墙(4),所述钢结构框架(2)固设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上,所述玻璃采光顶(3)通过接驳件(5)固设于所述钢结构框架(2)的顶部,所述钢结构框架(2)朝向室外的左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均通过接驳件(5)固设有玻璃幕墙(4),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钢结构框架(2)、玻璃采光顶(3)和玻璃幕墙(4)围合形成所述的玻璃房;
所述钢结构框架(2)顶部的右端缘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刚性连接,所述钢结构框架(2)左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的下端缘均固设于室外地面上,所述玻璃采光顶(3)的右端缘通过泛水组件(6)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柔性密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泛水组件(6)包括防水盖板(6-1)、泛水板(6-2),所述防水盖板(6-1)的横截面下端设有开口向右的腔体,所述泛水板(6-2)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防水盖板(6-1)的上端缘和泛水板(6-2)的上端缘均通过射钉(6-3)固设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上,且泛水板(6-2)的竖直板位于防水盖板(6-1)下端的腔体内,泛水板(6-2)的水平板延伸搭接于所述玻璃采光顶(3)上端面的右端,所述泛水板(6-2)的水平板下方固设有开口朝向左侧的玻璃采光顶安装槽(6-4),所述玻璃采光顶(3)的右端缘通过双面胶条(6-5)嵌装固定于所述玻璃采光顶安装槽(6-4)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泛水组件(6)还包括角钢(6-7)、排水槽(6-8)和第一钢板(6-9),所述第一钢板(6-9)固设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上,所述角钢(6-7)焊接固设于第一钢板(6-9)上,所述排水槽(6-8)开口向上并焊接固设于角钢(6-7)上,且排水槽(6-8)对应位于所述玻璃采光顶安装槽(6-4)右端与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间缝隙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盖板(6-1)上端填充有用于密封射钉(6-3)端部的防水密封胶(6-6),所述玻璃采光顶安装槽(6-4)的左端口与玻璃采光顶(3)间设有防水密封胶(6-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框架(2)包括若干顶部斜向梁(2-1)和若干立柱(2-2),若干所述立柱(2-2)间隔分布于钢结构框架(2)的左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位置,若干顶部斜向梁(2-1)水平对应间隔设置于钢结构框架(2)的顶部,若干所述立柱(2-2)间、若干所述顶部斜向梁(2-1)间均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横向连梁(2-3)固定连接形成所述的钢结构框架(2),若干所述顶部斜向梁(2-1)左端垂直固设于位于钢结构框架(2)左侧面立柱(2-2)顶部的横向连梁(2-3)上、若干所述顶部斜向梁(2-1)右端固设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的顶部斜向梁(2-1)倾斜设置,顶部斜向梁(2-1)的高位端通过预埋组件(7)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组件(7)包括植筋(7-1)和第二钢板(7-3),所述植筋(7-1)垂直预埋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内部,所述植筋(7-1)位于室外的左端设为螺纹段结构,所述第二钢板(7-3)通过螺母(7-2)固定安装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上,且第二钢板(7-3)与所述建筑外墙或结构柱(1)朝向室外的左侧面间设有第一水泥砂浆层(7-4),所述顶部斜向梁(2-1)右端的外周侧径向设有若干第一筋板(2-1-1),顶部斜向梁(2-1)右端通过若干所述的第一筋板(2-1-1)焊接固设于所述的第二钢板(7-3)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钢结构框架(2)的左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相对应的室外地面上分别间隔设有若干基础墩台(8),所述基础墩台(8)从下往上依次包括碎石垫层(8-7)、素砼垫层(8-6)、墩体(8-4)、第二水泥砂浆层(8-3)和第三钢板(8-2),所述墩体(8-4)内铺设有水平钢筋(8-5)和若干竖直设置的地脚螺栓(8-1),若干所述地脚螺栓(8-1)上端对应延伸位于第三钢板(8-2)的顶角上方,所述立柱(2-2)下端的外周侧径向设有若干第二筋板(2-2-1),立柱(2-2)下端通过若干所述的第二筋板(2-2-1)焊接固设于第三钢板(8-2)上。
CN202121550321.0U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 Active CN215717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0321.0U CN215717569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0321.0U CN215717569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17569U true CN215717569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48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50321.0U Active CN215717569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175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60319U (zh) 一体化模块装配式建筑结构
CN1821503A (zh) 楼地面或屋面变形缝防漏水构造
CN104612246A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大跨度框架结构体系及其装配方法
CN1851185A (zh) 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
CN209145323U (zh) 既有建筑的低能耗改造阳台
CN215717569U (zh) 一种玻璃房与建筑外立面的连接构造
CN211942783U (zh) 一种景观园林月亮雕塑
CN206554318U (zh) 一种房建墙体
CN2876207Y (zh) 楼地面或屋面变形缝防漏水构造
CN104594560A (zh) 一种预制框架柱
CN110821256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污水厂生化池及其安装方法
CN208056126U (zh) 一种钢管束混凝土墙与基础筏板的连接节点构造
CN214574963U (zh) 一种涉及超出屋面建筑幕墙防水结构
CN214942935U (zh) 一种用于水池池体的壁板与外支撑框架的连接结构
CN112196212B (zh) 一种附外墙实心石材装饰柱及其施工方法
CN211899250U (zh) 一种防水外墙
CN204530998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大跨度框架结构体系
CN204530995U (zh) 一种预制板
CN209523311U (zh) 低多层建筑物
CN218541255U (zh) 露天玻璃栏杆防渗漏结构
CN207905160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房屋墙角处的连接机构
CN216713983U (zh) 用于装配式混凝土水池的预制侧板
CN104612329A (zh) 一种预制桁架梁
CN205475282U (zh) 可装配可回收的基坑排水及防护体系
CN205637277U (zh) 用于安装坡屋顶斜屋面的屋面连接装置及坡屋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