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12123U - 净水设备及其过滤系统 - Google Patents

净水设备及其过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12123U
CN215712123U CN202120820345.7U CN202120820345U CN215712123U CN 215712123 U CN215712123 U CN 215712123U CN 202120820345 U CN202120820345 U CN 202120820345U CN 215712123 U CN215712123 U CN 215712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water
filter element
solenoid valv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203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炼
丁纯
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203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12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12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121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净水设备及其过滤系统,其中,所述过滤系统包括:滤芯、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以及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同时导通,或者,控制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同时导通。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实现滤芯的双进水管路之间的管路切换以及滤芯的双出水管路之间的管路切换,从而改变滤芯内部的进水位置以及出水位置,也就是说,将切换之前滤芯的进水位置切换为出水位置、出水位置切换为进水位置,通过将出水位置切换为进水位置,通过进水带走出水位置(浓水出水端)的高浓度离子溶液,进而抑制滤芯表面结垢。

Description

净水设备及其过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水设备及其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以净水设备为代表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和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随处可见。净水设备是一种把膜组件、泵、管件和仪表等组装在一起构成一个处理水的完整体系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一种基于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净水设备由于过滤效果好等优点受到用户的喜爱。
然而,现有净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滤芯的进水水路和出水水路固定不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靠近滤芯中净水设备的浓水(浓缩水或废水)出水端的部位容易受到污染,进而产生水垢而影响滤芯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净水设备及其过滤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净水设备的滤芯受到污染而影响滤芯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包括:
滤芯,所述滤芯设有净水出口、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
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系统的进水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
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进水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
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系统的浓水出水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
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浓水出水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同时导通,或者,控制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同时导通。
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中,并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第二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二第一电磁阀管路中,并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第三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路中,并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第四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四管路中,并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四电磁阀同时导通,或者,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与第三电磁阀同时导通。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滤芯的侧面,所述第二接口设置于所述滤芯的一端。
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五管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五管路中的第五电磁阀;
所述滤芯中与所述第二接口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三接口;所述第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五电磁阀通信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滤芯的一端,所述第二接口设置于所述滤芯的另一端。
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五管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五管路中的第五电磁阀;
所述滤芯的侧面设有第三接口;所述第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五电磁阀通信连接。
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第一三通阀以及第二三通阀;
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三管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三通阀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二管路与第四管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三通阀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
控制器分别控制所述第一三通阀以及第二三通阀,以使所述第一管路与第四管路同时导通,或者,所述第二管路与第三管路同时导通。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滤芯的侧面,所述第二接口设置于所述滤芯的一端。
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五管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五管路中的第五电磁阀;
所述滤芯中与所述第二接口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三接口;所述第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五电磁阀通信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滤芯的一端,所述第二接口设置于所述滤芯的另一端。
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五管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五管路中的第五电磁阀;
所述滤芯的侧面设有第三接口;所述第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五电磁阀通信连接。
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六管路、第七管路以及第三三通阀;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三三通阀通信连接;所述滤芯的侧面设有第三接口;
所述第六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端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三通阀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
所述第七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浓水出水端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三通阀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
一实施例中,所述滤芯至少包括RO膜滤芯、纳滤膜滤芯、超滤膜滤芯以及微滤滤芯中的一种。
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泵,所述泵的出水口与过滤系统的进水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净水设备,所述净水设备包括前述的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控制器控制第一管路与第四管路同时导通,或者,控制第二管路与第三管路同时导通,进而通过实现滤芯的双进水管路之间的管路切换以及滤芯的双出水管路之间的管路切换,从而改变滤芯内部的进水位置以及出水位置,也就是说,将切换之前滤芯的进水位置切换为出水位置、出水位置切换为进水位置,通过将出水位置切换为进水位置,通过进水带走出水位置(浓水出水端)的高浓度离子溶液,进而抑制滤芯表面结垢,提高滤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029461220000041
Figure BDA000302946122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家用净水器中常见的膜分离过程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微滤和超滤一般具有较大的通量,但它们对小分子溶质的截留率较低;而纳滤和反渗透虽然对小分子溶质具有较高的截留率,但面临着能耗较高和膜污染严重等问题。目前市面上应用最多的是反渗透净水技术,与其他膜处理相比反渗透的过滤效果最好,出水水质最佳,截留率能够达到99%。通过大量的改进方案,家用反渗透净水机中进水的有机物、余氯已经被前置滤芯截留,不会对后面的RO膜造成严重的污染及破坏。目前家用净水机中RO滤芯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结垢问题,其主要发生在RO滤芯的后段,也就是浓水出水端。传统净水器的RO滤芯的进水水路和出水水路固定不变,难以解决RO膜表面的结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的进水和出水水路,通过实现滤芯的双进水管路之间的管路切换以及滤芯的双出水管路之间的管路切换,从而改变滤芯内部的进水位置以及出水位置,有效降低了RO滤芯中RO膜的结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
参照图1至7,图1为本实用新型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包括:滤芯10、第一管路21、第二管路22、第三管路23、第四管路24以及控制器(图1至7均未示出)。
第一管路21的一端与过滤系统的进水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接口相连;第二管路22的一端与进水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接口相连;第三管路23的一端与过滤系统的浓水出水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接口相连;第四管路24的一端与浓水出水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接口相连。从而通过第一管路21与第二管路22形成滤芯10的双进水管路,通过第三管路23与第四管路24形成滤芯10的双出水管路。
控制器控制第一管路21与第四管路24同时导通,或者,控制第二管路22与第三管路23同时导通,进而通过实现滤芯10的双进水管路之间的管路切换以及滤芯10的双出水管路之间的管路切换,从而改变滤芯10内部的进水位置以及出水位置,也就是说,将切换之前滤芯10的进水位置切换为出水位置、出水位置切换为进水位置,通过将出水位置切换为进水位置,通过进水带走出水位置(浓水出水端)的高浓度离子溶液,进而抑制滤芯10表面结垢,提高滤芯的使用寿命。其中,控制器可以为净水设备的控制电路板。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双进水管路以及双出水管路之间的管路切换,该预设规则包括时间切换规则、用水量切换规则、用水次数切换规则。例如,时间切换规则包括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进行管路切换,该预设时间间隔可设置为一天、10天、一个月、三个月等,在净水设备上电后,控制器累计上电时长,是在上电时长达到预设时间间隔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管路21、第二管路22、第三管路23、第四管路24进行管路切换,而后重新累计上电时长即将上电时长清零;用水量切换规则包括按照净水设备的用水量(制水量)进行管路切换,在净水设备上电后,控制器累计净水设备的用水量,在用水量达到预设用水量时,控制器进行切换管路,同时将用水量清零,该预设用水量可设置为10L、50L、100L等;用水次数切换规则包括按照净水设备的净水出水次数进行关联切换,在净水设备上电后,控制器累计净水设备的净水出水次数,在净水出水次数得到预设次数时,进行管路切换,同时将净水出水次数清零,其中,预设次数可设置为1、2、5、10等。
进一步地,该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还包括:分别与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第三电磁阀33以及第四电磁阀34。参照图1以及图2,第一电磁阀31为II号电磁阀,第二电磁阀32为I号电磁阀,第三电磁阀33为IV号电磁阀,第四电磁阀34为III号电磁阀,其均为普通电磁阀。
其中,第一电磁阀31设置于第一管路21中,以控制第一管路21导通或截止;第二电磁阀32设置于第二第一电磁阀31管路中,以控制第二管路22导通或截止;第三电磁阀33设置于第三管路23中,以控制第三管路23导通或截止;第四电磁阀34设置于第四管路24中,以控制第四管路24导通或截止。
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31与第四电磁阀34同时导通,并控制第二电磁阀32与第三电磁阀33截止,以使第一管路21与第四管路24同时导通,第二管路22与第三管路23同时截止;或者,控制第二电磁阀32与第三电磁阀33同时导通,并控制第一电磁阀31与第四电磁阀34截止,以使第二管路22与第三管路23同时导通,第一管路21与第四管路24同时截止;进而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第三电磁阀33以及第四电磁阀34,实现滤芯10的双进水管路之间的管路切换以及滤芯10的双出水管路之间的管路切换,从而改变滤芯10内部的进水位置以及出水位置,也就是说,将切换之前滤芯10的进水位置切换为出水位置、出水位置切换为进水位置,通过将出水位置切换为进水位置,通过进水带走出水位置(浓水出水端)的高浓度离子溶液,进而抑制滤芯10表面结垢。
进一步地,参照图1,第一接口设置于滤芯10的侧面,第二接口设置于滤芯10的一端。图1中,当I号电磁阀和IV号电磁阀接通,II号电磁阀和III号电磁阀关闭时,进水会经过第二管路22从滤芯10的一端进入滤芯10,在滤芯10中实现浓水和纯水的分离,纯水被收集到纯水导流管中供后续使用,而浓水从滤芯10的侧面流出后经过IV号电磁阀通过第三管路23排出。当I号电磁阀和IV号电磁阀关闭,II号电磁阀和III号电磁阀导通时,进水通过第一管路21从滤芯10的侧面进入滤芯10,纯水被纯水导流管收集,浓水从滤芯10的一端流出通过第四管路24排出。
优选地,过滤系统还包括第五管路25以及设置于第五管路25中的第五电磁阀;控制器与第五电磁阀通信连接,以控制第五电磁阀导通或截止,该第五电磁阀为普通电磁阀。
滤芯10中与第二接口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三接口;第五管路25的一端与进水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三接口相连。
容易理解,在第五电磁阀截止时,该过滤系统与图1的过滤系统相似,控制器通过控制I号电磁阀、IV号电磁阀、II号电磁阀和III号电磁阀,控制过滤系统中的管路切换,在第五电磁阀导通时,若I号电磁阀和IV号电磁阀接通,II号电磁阀和III号电磁阀关闭,进水会经过第五管路25以及第二管路22从进入滤芯10,而浓水出来后经过IV号电磁阀通过第三管路23排出。当I号电磁阀和IV号电磁阀关闭,II号电磁阀和III号电磁阀打开时,进水通过第五管路25以及第一管路21进入滤芯10,纯水被纯水导流管收集,浓水则经过III号电磁阀通过第四管路24排出。
容易理解,上述电磁阀的导通情况包括:a、第一电磁阀31以及第四电磁阀34导通,b、第五电磁阀、第一电磁阀31以及第四电磁阀34导通,c、第二电磁阀32以及第三电磁阀33导通,d、第二电磁阀32、第三电磁阀33以及第五电磁阀导通。其中,a、b、c、d的顺序可进行随机设置,或者第五电磁阀的开启规则可与其他电磁阀不相关,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参照图2,第一接口设置于滤芯10的一端,第二接口设置于滤芯10的另一端。图2中,当I号电磁阀和IV号电磁阀接通,进水会经过第二管路22进入滤芯10,而浓水通过第三管路23排出。当I号电磁阀和IV号电磁阀关闭,II号电磁阀和III号电磁阀导通时,进水通过第一管路21进入滤芯10,浓水通过第四管路24排出。
优选地,过滤系统还包括第五管路25以及设置于第五管路25中的第五电磁阀;控制器与第五电磁阀通信连接,以控制第五电磁阀导通或截止。
滤芯10的侧面设有第三接口;第五管路25的一端与进水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三接口相连。
容易理解,在第五电磁阀截止时,该过滤系统与图2的过滤系统相似,在第五电磁阀导通时,若I号电磁阀和IV号电磁阀接通,进水会经过第五管路25以及第二管路22进入滤芯10,而浓水通过第三管路23排出;若II号电磁阀和III号电磁阀导通,进水通过第五管路25以及第一管路21进入滤芯10,浓水通过第四管路24排出。
进一步地,过滤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阀41以及第二三通阀42,控制器分别与第一三通阀41以及第二三通阀42通信连接,第一三通阀41以及第二三通阀42通均为三位三通电磁阀,参照图3以及图4,其中,第一三通阀41为II号阀,第二三通阀42为I号阀。
第一管路21与第三管路23分别通过第一三通阀41与第一接口相连;第二管路22与第四管路24分别通过第二三通阀42与第二接口相连;控制器分别控制第一三通阀41以及第二三通阀42,以使第一管路21与第四管路24同时导通,或者,所述第二管路22与第三管路23同时导通,实现滤芯10的双进水管路之间的管路切换以及滤芯10的双出水管路之间的管路切换,从而改变滤芯10内部的进水位置以及出水位置,以避免滤芯10表面结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三通阀41以及第二三通阀42通均可替换为包括四通阀在内的多通阀。
进一步地,参照图3,第一接口设置于滤芯10的侧面,第二接口设置于滤芯10的一端。图3中,当I号阀和II号阀的A点和P点均接通,进水会通过I号阀通过第二管路22进入滤芯10,浓水则会通过滤芯10的侧面并经II号阀由第三管路23排出。当I号阀和II号阀的A点和O点接通,进水会经过II号阀通过第一管路21进入滤芯10,浓水则会通过滤芯10的后段流出并经I号阀由第四管路24排出。
优选地,参照图5,过滤系统还包括第五管路25以及设置于第五管路25中的第五电磁阀35;
滤芯10中与第二接口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三接口;第五管路25的一端与进水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三接口相连;控制器与第五电磁阀35通信连接,以控制第五电磁阀35导通或截止。
容易理解,在第五电磁阀35截止时,该过滤系统与图3的过滤系统相似,在第五电磁阀35导通时,若I号阀和II号阀的A点和P点均接通,进水会通过第二管路22以及第五管路25进入滤芯10,浓水则会通由第三管路23排出;当I号阀和II号阀的A点和O点接通,进水会通过第一管路21以及第五管路25进入滤芯10,浓水则由第四管路24排出。
进一步地,参照图4,第一接口设置于滤芯10的一端,第二接口设置于滤芯10的另一端。图4中,当I号阀与II号阀的A点和P点均接通,进水会经过第二管路22进入滤芯10的一端,浓水则会通过滤芯10的另一端并经II号阀由第三管路23排出。当I号阀和II号阀的A点和O点均接通,进水会经过II号阀通过第一管路21进入滤芯10的一端,浓水则会通过滤芯10的另一端流出并经I号阀由第四管路24排出。
进一步地,参照图6,过滤系统还包括第五管路25以及设置于第五管路25中的第五电磁阀35;滤芯10的侧面设有第三接口;第五管路25的一端与进水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三接口相连;控制器与第五电磁阀35通信连接,以控制第五电磁阀35导通或截止。
容易理解,在第五电磁阀35截止时,该过滤系统与图4的过滤系统相似,在第五电磁阀35导通时,若I号阀和II号阀的A点和P点均接通,进水会通过第二管路22以及第五管路25进入滤芯10,浓水则会通由第三管路23排出;当I号阀和II号阀的A点和O点接通,进水会通过第一管路21以及第五管路25进入滤芯10,浓水则由第四管路24排出。
进一步地,参照图7,过滤系统还包括第六管路26、第七管路27以及第三三通阀43;滤芯10的侧面设有第三接口;
第六管路26的一端与进水端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三三通阀43与第三接口相连;第七管路27的一端与浓水出水端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三三通阀43与第三接口相连;控制器与第三三通阀43通信连接,以控制第三三通阀43导通或截止。
参照图7,图7中,第一三通阀41为电磁阀II,第二三通阀42为电磁阀I,第三三通阀43为电磁阀III。当电磁阀I完全关闭时,会形成由电磁阀II和电磁阀III控制的水路,与图3相同,此时过滤系统的水路一共有两条水路来进行切换;当电磁阀II完全关闭时,会形成由电磁阀I和电磁阀III控制的水路,与图4相同,此时过滤系统的水路一共有两条水路来进行切换;当电磁阀III完全关闭时,会形成由电磁阀I和电磁阀II控制的水路,此时的水路控制也与图4相同。
当电磁阀I接通A点和P点,电磁阀II接通A点和O点,电磁阀III接通A点和P点时,进水会经电磁阀I通过第二管路22和经电磁阀II通过第一管路21进入滤芯10的两端,浓水从滤芯10的侧面流经电磁阀III通过第七管路27排出。
当电磁阀I接通A点和P点,电磁阀II接通A点和P点,电磁阀III接通A点和O点时,进水会通过电磁阀I和电磁阀III分别流经第二管路22以及第六管路26进入滤芯10的一端以及侧面,浓水从滤芯10的另一端流经通过电磁阀II由第三管路23排出。
当电磁阀I接通A点和O点,电磁阀II接通A点和O点,电磁阀III接通A点和O点时,进水会通过电磁阀II和电磁阀III分别流经第一管路21以及第六管路26从滤芯10的一端以及侧面进入滤芯10,浓水从滤芯10的另一端流经电磁阀I由第四管路24排出。
当电磁阀I接通A点和P点,电磁阀II接通A点和P点,电磁阀III接通A点和P点时,进水会流经电磁阀I通过第二管路22进入滤芯10的一端,浓水从滤芯10的另一端以及侧面流出,通过电磁阀II和电磁阀III分别由第三管路23以及第七管路27排除。
当电磁阀I接通A点和O点,电磁阀II接通A点和O点,电磁阀III接通A点和P点时,进水会流经电磁阀II通过第一管路21进入滤芯10的一端,浓水从滤芯10的另一端以及侧面流出,通过电磁阀I和电磁阀III由第四管路24以及第七管路27排出。
当电磁阀I接通A点和O点,电磁阀II接通A点和P点,电磁阀III接通A点和O点时,进水会流经电磁阀III通过第六管路26进入滤芯10的侧面,浓水从滤芯10的两端流出,通过电磁阀I和电磁阀II由第三管路23以及第四管路24排出。
其中,上述12种管路切换方式可进行随机切换,在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滤芯10至少包括RO膜滤芯、纳滤膜滤芯、超滤膜滤芯以及微滤滤芯中的一种。
其中,由于RO膜的孔径是头发丝的一百万分之一(0.0001微米),一般肉眼无法看到,细菌、病毒是它的5000倍,因此,只有水分子及部分矿物离子能够通过(通过的离子无益损取向),其它杂质及重金属均由废管路排出。所有海水淡化的过程,以及太空人废水回收处理均采用此方法,因此RO膜又称体外的高科技"人工肾脏"。国内外,医学军用民用领域,都采取顶级RO膜进行高分子过滤。RO膜孔径小至纳米级(1纳米=10*-9米),在一定的压力下,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来。
纳滤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膜滤芯的纳滤膜的孔径范围在几个纳米左右。纳滤用于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如无机盐或葡萄糖、蔗糖等小分子有机物从溶剂中分离出来。纳滤又称为低压反渗透,是膜分离技术的一种新兴领域,其分离性能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允许一些无机盐和某些溶剂透过膜,从而达到分离的效果。
超滤膜滤芯的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1微米以下的微孔过滤膜。在膜的一侧施以适当压力,就能筛出小于孔径的溶质分子,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原子质量单位)、粒径大于10纳米的颗粒。
微滤滤芯的微滤膜根据成膜材料分为无机膜和有机高分子膜,无机膜又分为陶瓷膜和金属膜,有机高分子膜又分为天然高分子膜和合成高分子膜;根据膜的形式又分为平板膜、管式膜、卷式膜和中空纤维膜。微滤膜能截留0.1-1微米之间的颗粒。微滤膜允许大分子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但会截留悬浮物,细菌,及大分子量胶体等物质。微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为:0.3-7bar。
优选地,过滤系统还包括泵50,泵50的出水口与过滤系统的进水端连通。该泵50可以为增压泵。增压泵通过进水电磁阀连接在滤芯的上游,增压泵与电源相连为过滤系统提供水压,由此外部水源的自来水被增压泵抽取流向滤芯。
本实施例中滤芯10可以为RO膜滤芯。过滤系统还可以包括前置滤芯以及后置滤芯。
前置滤芯与外部水源相连;外部水源的自来水可以经过前置滤芯进行初步净化,前置滤芯可拦截铁锈、泥沙等颗粒物质,以去除自来水中的余氯和有机物等杂质。其中,前置滤芯还可设置有生活用水出口,该生活用水出口与生活用管路路连通。前置滤芯可为PAC复合滤芯,PAC复合滤芯包括无纺布、碳纤维和PP棉三层复合,由此,在PAC复合滤芯需要更换时,PAC复合滤芯的安装盒可免清洗,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的实用性。
增压泵(泵)连接在前置滤芯的下游,增压泵和前置滤芯之间连接有进水电磁阀,从而可以有效控制前置滤芯和增压泵之间的水的通断。
RO膜滤芯连接在增压泵的下游,RO膜滤芯组具有净水出口和废水出口;RO膜滤芯连接在增压泵的下游,增压泵抽取经过初步净化的水流向RO膜滤芯,RO膜滤芯可去除水中细菌、病毒、金属离子、有机物质等杂质,以对初步净化后的水进一步净化,经过RO膜滤芯净化后的净水可从净水出口排出,废水可从废水出口排出。其中,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净水出口为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中的一个,废水出口为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中的另一个,若存在第三接口,则净水出口为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中的一个或两个,废水出口剩余的接口。
后置滤芯连接在RO膜滤芯的下游;后置滤芯连接在RO膜滤芯的下游,以进一步净化来RO膜滤芯的水,后置滤芯的纯净水出口适于与出水龙头(图未示出)相连,RO膜滤芯净化后的净水经后置滤芯再次过滤后,净水从出水龙头流出以后用户饮用,从而可实现纯净水的即制即用,保持水质鲜活,避免二次污染。其中,RO膜滤芯与后置滤芯之间设有单向阀以及高压开关,由此,可保证RO膜滤芯与后置滤芯之间的管路中的净水单向流通。后置滤芯可为C+UF复合滤芯,即活性炭超滤复合滤芯。活性炭滤芯可吸附水中余氯、异味异色、有机污染物等,超滤滤芯过滤精度较高,不仅可拦截或去除活性炭所滋生的细菌,而且可以有效过滤水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保留有益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等,保证水的品质,由此,C+UF复合滤芯可进一步吸附水中异色异味物质,同时可调节水的口感,提高水的品质。
然而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方式中,RO膜滤芯可以包括多个RO膜,RO膜的膜面积不做限定,例如,RO膜滤芯可以包括第一RO膜滤芯和第二RO膜滤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净水设备,该净水设备包括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该净水设备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包括:
滤芯,所述滤芯设有净水出口、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
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系统的进水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
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进水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
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系统的浓水出水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
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浓水出水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同时导通,或者,控制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同时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中,并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第二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二第一电磁阀管路中,并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第三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路中,并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第四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四管路中,并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四电磁阀同时导通,或者,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与第三电磁阀同时导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滤芯的侧面,所述第二接口设置于所述滤芯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管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五管路中的第五电磁阀;
所述滤芯中与所述第二接口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三接口;所述第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五电磁阀通信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滤芯的一端,所述第二接口设置于所述滤芯的另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管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五管路中的第五电磁阀;
所述滤芯的侧面设有第三接口;所述第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五电磁阀通信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第一三通阀以及第二三通阀;
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三管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三通阀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二管路与第四管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三通阀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
控制器分别控制所述第一三通阀以及第二三通阀,以使所述第一管路与第四管路同时导通,或者,所述第二管路与第三管路同时导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滤芯的侧面,所述第二接口设置于所述滤芯的一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管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五管路中的第五电磁阀;
所述滤芯中与所述第二接口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三接口;所述第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五电磁阀通信连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滤芯的一端,所述第二接口设置于所述滤芯的另一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管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五管路中的第五电磁阀;
所述滤芯的侧面设有第三接口;所述第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五电磁阀通信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六管路、第七管路以及第三三通阀;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三三通阀通信连接;所述滤芯的侧面设有第三接口;
所述第六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端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三通阀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
所述第七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浓水出水端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三通阀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至少包括RO膜滤芯、纳滤膜滤芯、超滤膜滤芯以及微滤滤芯中的一种。
14.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泵,所述泵的出水口与过滤系统的进水端连通。
15.一种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净水设备的过滤系统。
CN202120820345.7U 2021-04-20 2021-04-20 净水设备及其过滤系统 Active CN215712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0345.7U CN215712123U (zh) 2021-04-20 2021-04-20 净水设备及其过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0345.7U CN215712123U (zh) 2021-04-20 2021-04-20 净水设备及其过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12123U true CN215712123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29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20345.7U Active CN215712123U (zh) 2021-04-20 2021-04-20 净水设备及其过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121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26351A (zh) 一种双箱倒极电渗析净水系统及其台面式净水器
CN104692549A (zh) 一种无废水净水机
CN211255379U (zh) 一种双箱倒极电渗析净水系统及其台面式净水器
CN212151720U (zh) 一种水流相向流动的滤水净化系统及净水器
CN215712123U (zh) 净水设备及其过滤系统
CN111003755A (zh) 一种双膜再利用的滤水净化系统及净水器
CN110590042A (zh) 一种热循环灭菌的edr电渗析净水系统及净水器
CN211896169U (zh) 一种双膜双出水的滤水净化系统及净水器
CN1686844A (zh) 高含盐自来水脱盐系统装置
CN211896440U (zh) 一种电吸附以除头杯水的净水系统及净水器
FI20195123A1 (en) Room element for inlet duct for cross-flow filter element
CN211896170U (zh) 一种双膜再利用的滤水净化系统及净水器
CN100357202C (zh) 液流式电容法海水淡化的预处理方法
CN210656213U (zh) 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CN208279391U (zh) 纳滤供水系统
CN211255584U (zh) 一种热循环灭菌的edr电渗析净水系统及净水器
CN210193476U (zh) 一种反渗透净水系统和净水设备
WO2021140374A1 (en) Apparatus for filt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water
CN211896154U (zh)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头杯水的净水系统及净水器
CN206089289U (zh) 一种八重过滤净水系统
CN205773706U (zh) 一种节水型净水器
CN106186394B (zh) 反渗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具有其的净饮机
CN220723847U (zh) 净水系统以及净水机
CN213388070U (zh) 一种ro反渗透纯水机
CN214115222U (zh) 一种同时具有纳滤和反渗透的饮用净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