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02236U - 切刀结构及分切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切刀结构及分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02236U
CN215702236U CN202122325925.1U CN202122325925U CN215702236U CN 215702236 U CN215702236 U CN 215702236U CN 202122325925 U CN202122325925 U CN 202122325925U CN 215702236 U CN215702236 U CN 215702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circular
cutter shaft
clamp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259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ta Machinery Industrial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ta Machinery Industrial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ta Machinery Industrial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ta Machinery Industrial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259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022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02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022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刀结构及分切装置,涉及分切技术领域。该切刀结构包括第一切刀轴、第二切刀轴、第一圆刀、第二圆刀及第一移动机构。第一切刀轴和第二切刀轴平行设置,第一圆刀和第二圆刀分别套设于第一切刀轴和第二切刀轴,以共同完成分切工作。第一切刀轴和第二切刀轴均为涨轴,且能够锁紧或释放第一圆刀和第二圆刀。第一移动机构能够带动第一圆刀和第二圆刀沿第一方向所在的直线移动,从而调整分切位置,其中,第一方向为第一切刀轴的延伸方向。该切刀结构及分切装置均具有节省人工,且调刀的效率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切刀结构及分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切刀结构及分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分切装置的圆刀间距调整方式是人工调刀,需要人工先松开上下圆刀固定螺丝,再拿尺等量具量好位置,把上下刀移到指定位置,然后再调整另一套圆刀,此调节方式大大增加了人工劳动量,且调刀的时间较长,安全性较低。
有鉴于此,研发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切刀结构及分切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刀结构及分切装置,其均具有节省人工,且调刀的效率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刀结构,其包括第一切刀轴、第二切刀轴、第一圆刀、第二圆刀及第一移动机构;
所述第一切刀轴和所述第二切刀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圆刀和所述第二圆刀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切刀轴和所述第二切刀轴,以共同完成分切工作;
所述第一切刀轴和所述第二切刀轴均为涨轴,且能够锁紧或释放所述第一圆刀和所述第二圆刀;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圆刀和所述第二圆刀沿第一方向所在的直线移动,从而调整分切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切刀轴的延伸方向。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切刀结构还包括第二移动机构和切刀架,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移动驱动件;
所述第二移动驱动件和所述第二切刀轴均安装于所述切刀架,所述第二移动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切刀轴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切刀轴沿所述第一方向所在的直线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圆刀的侧面和所述第二圆刀的侧面靠拢或分离。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二滑动件;
两个所述第二滑动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切刀轴的两端,且与所述切刀架连接,以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切刀轴于所述切刀架,且使得所述第一切刀轴能够相对于所述切刀架沿所述第一方向所在的直线滑动。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切刀结构还包括第三移动机构和切刀架,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包括第三移动驱动件;
所述第二切刀轴和所述第三移动驱动件均安装于所述切刀架,所述第三移动驱动件与第一切刀轴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切刀轴沿第二方向所在的直线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圆刀和所述第二圆刀靠拢或分离,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切刀轴垂直。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移动驱动件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第三移动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切刀轴的两端连接,且用于共同带动所述第一切刀轴沿所述第二方向所在的直线运动。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移动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三滑动件;
两个所述第三滑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切刀轴的两端,且与所述切刀架连接,以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切刀轴于所述切刀架,且使得所述第一切刀轴能够相对于所述切刀架沿所述第二方向所在的直线滑动。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夹持驱动件和第一夹持件;
所述第一夹持件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圆刀和所述第二圆刀;所述第一夹持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夹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所在的直线运动。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两个夹持驱动部和四个夹持部,所述夹持驱动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驱动件连接,两个所述夹持部与一个所述夹持驱动部连接,且所述夹持驱动部能够带动对应的两个所述夹持部靠拢,从而夹持所述第一圆刀或所述第二圆刀。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夹持部上凸设有夹持凸起,且所述夹持凸起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第一圆刀和所述第二圆刀上均设有夹持凹槽,所述夹持驱动部带动对应的两个所述夹持部夹持所述第一圆刀或所述第二圆刀时,所述夹持凸起与对应的所述夹持凹槽配合。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件还包括第一夹持架;所述第一夹持架与所述第一夹持驱动件和两个所述夹持驱动部连接,以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驱动件和两个所述夹持驱动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切刀轴和所述第二切刀轴所在的平面平行,一个所述夹持驱动部、所述第一切刀轴、所述第二切刀轴和另一个所述夹持驱动部依次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且靠近所述第一切刀轴的所述夹持驱动部用于带动对应的两个所述夹持部夹持所述第一圆刀,靠近所述第二切刀轴的另一个所述夹持驱动部用于带动对应的两个所述夹持部夹持所述第二圆刀。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分切装置,其包括所述的切刀结构。所述切刀结构包括第一切刀轴、第二切刀轴、第一圆刀、第二圆刀及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一切刀轴和所述第二切刀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圆刀和所述第二圆刀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切刀轴和所述第二切刀轴,以共同完成分切工作;所述第一切刀轴和所述第二切刀轴均为涨轴,且能够锁紧或释放所述第一圆刀和所述第二圆刀;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圆刀和所述第二圆刀沿第一方向所在的直线移动,从而调整分切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切刀轴的延伸方向。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刀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切刀结构包括第一切刀轴、第二切刀轴、第一圆刀、第二圆刀及第一移动机构。第一切刀轴和第二切刀轴平行设置,且第一圆刀和第二圆刀分别套设于第一切刀轴和第二切刀轴,以共同完成分切工作,换言之,第一圆刀和第二圆刀分别安装于第一切刀轴和第二切刀轴后相互配合,以共同完成分切工作。第一切刀轴和第二切刀轴均为涨轴,且能够锁紧或释放第一圆刀和第二圆刀。而第一移动机构能够带动第一圆刀和第二圆刀沿第一方向所在的直线移动,从而调整分切位置,其中,第一方向为第一切刀轴的延伸方向。这样一来,在调整第一圆刀和第二圆刀位置时,可先通过操作第一切刀轴和第二切刀轴,以释放第一圆刀和第二圆刀,以便于通过第一移动机构带动第一圆刀和第二圆刀移动,在第一圆刀和第二圆刀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再使得第一切刀轴和第二切刀轴同时进气,从而锁紧第一圆刀和第二圆刀的位置,其自动完成调刀工作,节省人工,且相对于人工调刀,其调刀的效率和安全性较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切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的切刀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刀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刀结构去掉切刀架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刀结构去掉切刀架时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II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I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标:10-切刀结构;11-第一移动机构;110-第一夹持驱动件;111-第一夹持件;112-夹持驱动部;113-夹持部;114-夹持凸起;115-第一夹持架;12-第二移动机构;121-第二移动驱动件;122-第二滑动件;131-第三移动驱动件;132-第三滑动件;160-第一切刀轴;170-第二切刀轴;161-第一圆刀;1610-夹持凹槽;172-第二圆刀;18-切刀架;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刀结构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切刀结构10,该切刀结构10具有节省人工,且调刀的效率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该切刀结构10能够应用于分切装置等场景。在切刀结构10应用于分切装置时,该切刀结构10用于接收分切装置的放卷机构输送的被切材料,并分切被切材料。由于分切装置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刀结构10,所以该分切装置也具有节省人工,且调刀的效率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
以下将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刀结构10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以及参阅图2、图3及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刀结构10去掉切刀架18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刀结构10去掉切刀架18时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II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A箭头所指的方向为第一方向A,B箭头所指的方向为第二方向B。
该切刀结构10包括第一切刀轴160、第二切刀轴170、第一圆刀161、第二圆刀172及第一移动机构11。其中,第一切刀轴160和第二切刀轴170平行设置,且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分别套设于第一切刀轴160和第二切刀轴170,以共同完成分切工作,换言之,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分别安装于第一切刀轴160和第二切刀轴170后相互配合,以共同完成分切工作。第一切刀轴160和第二切刀轴170均为涨轴,且能够锁紧或释放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而第一移动机构11能够带动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沿第一方向A所在的直线移动,从而调整分切位置,其中,第一方向A为第一切刀轴160的延伸方向。这样一来,在调整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位置时,可先通过操作第一切刀轴160和第二切刀轴170,以释放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以便于通过第一移动机构11带动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移动,在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再使得第一切刀轴160和第二切刀轴170同时进气,从而锁紧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的位置,其自动完成调刀工作,节省人工,且相对于人工调刀,其调刀的效率和安全性较高。
进一步地,切刀结构10还可包括第二移动机构12和切刀架18,第二移动机构12包括第二移动驱动件121,其中,第二移动驱动件121和第二切刀轴170均安装于切刀架18,第二移动驱动件121与第一切刀轴160连接,且能够带动第一切刀轴160沿第一方向A所在的直线运动,以使第一圆刀161的侧面和第二圆刀172的侧面靠拢或分离,这样一来,在调整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位置时,可先通过第二移动驱动件121带动第一切刀轴160移动,从而分离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进一步提高调刀时的安全性,在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再通过第二移动驱动件121带动第一切刀轴160,使得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靠拢。
并且,第二移动机构12还可包括两个第二滑动件122,其中,两个第二滑动件122分别连接于第一切刀轴160的两端,且与切刀架18连接,以滑动连接第一切刀轴160于切刀架18,并使得第一切刀轴160能够相对于切刀架18沿第一方向A所在的直线滑动,从而提高第二移动驱动件121带动第一切刀轴160沿第一方向A所在直线运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切刀结构10还可包括第三移动机构,该第三移动机构包括第三移动驱动件131,其中,第三移动驱动件131安装于切刀架18,第三移动驱动件131与第一切刀轴160连接,且能够带动第一切刀轴160沿第二方向B所在的直线运动,以使得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靠拢或分离,其中,第二方向B与第一切刀轴160垂直。这样一来,在调整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位置时,可先通过第三行移动驱动件带动第一切刀轴160沿第二方向B移动,从而分离第一切刀轴160和第二切刀轴170,进一步提高调刀时的安全性,在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再通过第三移动驱动件131带动第一切刀轴160靠拢第二切刀轴170。
并且,第三移动机构还可包括两个第三滑动件132,其中,两个第三滑动件132连接于第一切刀轴160的两端,且与切刀架18连接,以滑动连接第一切刀轴160于切刀架18,且使得第一切刀轴160能够相对于切刀架18沿第二方向B所在的直线滑动。以增加第一切刀轴160沿第一方向A所在直线运动的稳定性。
此外,第三移动驱动件131的数量可为两个,且两个第三移动驱动件131分别与第一切刀轴160的两端连接,以用于共同带动第一切刀轴160沿第二方向B所在的直线运动。以进一步提高带到第一切刀轴160沿第一方向A所在直线运动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动件122通过第三滑动件132与切刀架18连接。并且,在调整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位置时,先通过第二移动驱动件121带动第一切刀轴160移动,以分离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再通过第三行移动驱动件带动第一切刀轴160沿第二方向B移动,以分离第一切刀轴160和第二切刀轴170;再通过将第一切刀轴160和第二切刀轴170排气,以释放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再通过第一移动机构11带动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移动到指定位置;再将第一切刀轴160和第二切刀轴170同时进气,从而锁紧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的位置;再通过第三行移动驱动件带动第一切刀轴160移动,以靠拢第一切刀轴160和第二切刀轴170;再通过第二移动驱动件121带动第一切刀轴160移动,以靠拢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从而完成调刀工作。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5,图5为图2中I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第一移动机构11可包括第一夹持驱动件110和第一夹持件111。其中,第一夹持件111用于夹持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第一夹持驱动件110与第一夹持件111连接,且能够带动第一夹持件111沿第一方向A所在的直线运动。从而通过夹持带动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横移来实现位置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移动也可通过推动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来实现位置调整。
进一步地,第一夹持件111可包括两个夹持驱动部112和四个夹持部113,夹持驱动部112与第一夹持驱动件110连接,两个夹持部113与一个夹持驱动部112连接,且夹持驱动部112能够带动对应的两个夹持部113靠拢,从而夹持第一圆刀161或第二圆刀172,换言之,两个夹持驱动部112分别带动两个夹持部113来夹持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从而分别夹持两个圆刀,以通过独立夹持来减小夹持动作对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位置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夹持部113上凸设有夹持凸起114,且夹持凸起114沿第二方向B延伸,而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上均设有夹持凹槽1610,夹持驱动部112带动对应的两个夹持部113夹持第一圆刀161或第二圆刀172时,夹持凸起114与对应的夹持凹槽1610配合,也就是说,在夹持部113夹持第一圆刀161或第二圆刀172时,夹持凸起114位于夹持凹槽1610内,从而提高夹持部113夹持上述圆刀的稳定性。
并且,第一夹持件111还可包括第一夹持架115,第一夹持架115与第一夹持驱动件110和两个夹持驱动部112连接,以连接第一夹持驱动件110和两个夹持驱动部112,并且,第二方向B是与第一切刀轴160和第二切刀轴170所在的平面平行的方向,而一个夹持驱动部112、第一切刀轴160、第二切刀轴170和另一个夹持驱动部112依次沿第一方向A设置,且靠近第一切刀轴160的夹持驱动部112用于带动对应的两个夹持部113夹持第一圆刀161,靠近第二切刀轴170的另一个夹持驱动部112用于带动对应的两个夹持部113夹持第二圆刀172。换言之,两个夹持驱动部112上下设置,第一切刀轴160和第二切刀轴170上下设置于两个夹持驱动部112之间,从而通过两个夹持驱动部112分别夹持上述两个切刀轴,其结构较简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刀结构10的工作原理是:
该切刀结构10包括第一切刀轴160、第二切刀轴170、第一圆刀161、第二圆刀172及第一移动机构11。第一切刀轴160和第二切刀轴170平行设置,且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分别套设于第一切刀轴160和第二切刀轴170,以共同完成分切工作,换言之,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分别安装于第一切刀轴160和第二切刀轴170后相互配合,以共同完成分切工作。第一切刀轴160和第二切刀轴170均为涨轴,且能够锁紧或释放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而第一移动机构11能够带动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沿第一方向A所在的直线移动,从而调整分切位置,其中,第一方向A为第一切刀轴160的延伸方向。这样一来,在调整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位置时,可先通过操作第一切刀轴160和第二切刀轴170,以释放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以便于通过第一移动机构11带动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移动,在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再使得第一切刀轴160和第二切刀轴170同时进气,从而锁紧第一圆刀161和第二圆刀172的位置,其自动完成调刀工作,节省人工,且相对于人工调刀,其调刀的效率和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切刀结构10,其具有节省人工,且调刀的效率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切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切刀轴(160)、第二切刀轴(170)、第一圆刀(161)、第二圆刀(172)及第一移动机构(11);
所述第一切刀轴(160)和所述第二切刀轴(170)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圆刀(161)和所述第二圆刀(172)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切刀轴(160)和所述第二切刀轴(170),以共同完成分切工作;
所述第一切刀轴(160)和所述第二切刀轴(170)均为涨轴,且能够锁紧或释放所述第一圆刀(161)和所述第二圆刀(172);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11)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圆刀(161)和所述第二圆刀(172)沿第一方向(A)所在的直线移动,从而调整分切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A)为所述第一切刀轴(160)的延伸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结构还包括第二移动机构(12)和切刀架(18),所述第二移动机构(12)包括第二移动驱动件(121);
所述第二移动驱动件(121)和所述第二切刀轴(170)均安装于所述切刀架(18),所述第二移动驱动件(121)与所述第一切刀轴(160)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切刀轴(160)沿所述第一方向(A)所在的直线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圆刀(161)的侧面和所述第二圆刀(172)的侧面靠拢或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12)还包括两个第二滑动件(122);
两个所述第二滑动件(122)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切刀轴(160)的两端,且与所述切刀架(18)连接,以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切刀轴(160)于所述切刀架(18),且使得所述第一切刀轴(160)能够相对于所述切刀架(18)沿所述第一方向(A)所在的直线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结构还包括第三移动机构和切刀架(18),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包括第三移动驱动件(131);
所述第二切刀轴(170)和所述第三移动驱动件(131)均安装于所述切刀架(18),所述第三移动驱动件(131)与第一切刀轴(160)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切刀轴(160)沿第二方向(B)所在的直线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圆刀(161)和所述第二圆刀(172)靠拢或分离,其中,所述第二方向(B)与所述第一切刀轴(160)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动驱动件(131)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第三移动驱动件(131)分别与所述第一切刀轴(160)的两端连接,且用于共同带动所述第一切刀轴(160)沿所述第二方向(B)所在的直线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动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三滑动件(132);
两个所述第三滑动件(132)连接于所述第一切刀轴(160)的两端,且与所述切刀架(18)连接,以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切刀轴(160)于所述切刀架(18),且使得所述第一切刀轴(160)能够相对于所述切刀架(18)沿所述第二方向(B)所在的直线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11)包括第一夹持驱动件(110)和第一夹持件(111);
所述第一夹持件(111)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圆刀(161)和所述第二圆刀(172);所述第一夹持驱动件(110)与所述第一夹持件(111)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夹持件(111)沿所述第一方向(A)所在的直线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111)包括两个夹持驱动部(112)和四个夹持部(113),所述夹持驱动部(112)与所述第一夹持驱动件(110)连接,两个所述夹持部(113)与一个所述夹持驱动部(112)连接,且所述夹持驱动部(112)能够带动对应的两个所述夹持部(113)靠拢,从而夹持所述第一圆刀(161)或所述第二圆刀(17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13)上凸设有夹持凸起(114),且所述夹持凸起(114)沿第二方向(B)延伸,其中,所述第二方向(B)与所述第一方向(A)垂直;
所述第一圆刀(161)和所述第二圆刀(172)上均设有夹持凹槽(1610),所述夹持驱动部(112)带动对应的两个所述夹持部(113)夹持所述第一圆刀(161)或所述第二圆刀(172)时,所述夹持凸起(114)与对应的所述夹持凹槽(1610)配合。
10.一种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切刀结构。
CN202122325925.1U 2021-09-24 2021-09-24 切刀结构及分切装置 Active CN2157022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25925.1U CN215702236U (zh) 2021-09-24 2021-09-24 切刀结构及分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25925.1U CN215702236U (zh) 2021-09-24 2021-09-24 切刀结构及分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02236U true CN215702236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24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25925.1U Active CN215702236U (zh) 2021-09-24 2021-09-24 切刀结构及分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022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20092394A1 (en) Three-side trimmer, especially for short runs
CN201592464U (zh) 裁切夹取设备
CN209272755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方便焊接的镭焊治具
CN215702236U (zh) 切刀结构及分切装置
CN209851069U (zh) 全自动三面切书机
CN112359590B (zh) 一种布料裁剪台
CN212697461U (zh) 一种蛋糕加工成品的切割分段装置
CN208497171U (zh) 橡胶裁切机
CN208697500U (zh) 一种模切加工排废装置
CN107150374B (zh) 一种厚度可调的西瓜瓜瓤切割专用刀具及其拆卸装置
CN219422334U (zh) 一种制鞋用液压裁断机的夹持装置
CN210389849U (zh) 一种托盘切边装置
CN215395684U (zh) 一种自动裁板机
CN211757880U (zh) 一种铝饰条自动切断设备
CN213731890U (zh) 一种面包生产用切片装置
CN218026856U (zh) 一种布料裁切机用压紧装置
CN110640804B (zh) 拉链切断机构
CN219446308U (zh) 一种直插式包装袋走线修边机构
CN212241268U (zh) 用于eva片材的立式裁切机构
CN209831718U (zh) 一种pla地膜组合裁切装置
CN219430357U (zh) 一种面料裁切机
CN216804382U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片材宽度的吸塑成型装置
CN219359722U (zh) 一种竹制材料双边纵向剖切片机
CN220718507U (zh) 一种铜排加工裁切用锁紧机构
CN212020861U (zh) 自动切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