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8814U - 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88814U
CN215688814U CN202121064391.5U CN202121064391U CN215688814U CN 215688814 U CN215688814 U CN 215688814U CN 202121064391 U CN202121064391 U CN 202121064391U CN 215688814 U CN215688814 U CN 215688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pad
wound c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643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盈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Qingdao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10643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88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88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88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包括胸部板,胸部板的两侧设置有减震支架,减震支架与侧支撑板铰接,两个侧支撑板以胸部板的中心为原点呈对称设置,侧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弹簧减震杆一,弹簧减震杆一的伸缩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肩部垫,侧支撑板的表面且对应肩部垫的位置处开设有穿戴孔,本实用新型,方便患者在术后伤口没有痊愈的情况下能够更安全的活动,同时通过该装置设置的红外理疗灯,能够随时随地根据患者需要进行红外理疗,加速伤口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并通过紫外灯条的设置,能够在需要时对患者伤口部进行紫外杀菌处理,设计非常的人性,且结构合理,穿戴舒适。

Description

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患者在进行胸外科手术后需要通过护胸等装置保护手术创口,现有技术的保护装置结构、功能单一,舒适度差,透气性差,穿脱不方便,不利于医护人员的护理。
并且,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热红外理疗加速创口的愈合,且需要定时清洗消毒创口,频繁的穿脱防护具个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穿戴简单方便,具有抗冲击功能,同时能够对患者进行紫外杀菌和热红外理疗。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包括胸部板,所述胸部板的两侧设置有减震支架,所述减震支架与侧支撑板铰接,两个所述侧支撑板以所述胸部板的中心为原点呈对称设置,所述侧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弹簧减震杆一,所述弹簧减震杆一的伸缩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肩部垫,所述侧支撑板的表面且对应所述肩部垫的位置处开设有穿戴孔,所述侧支撑板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可调腰部支撑装置,所述侧支撑板表面且靠近背面处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卡接孔内与弹性绑带的一端卡接,两个所述弹性绑带的另一端分别与松紧调节装置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胸部板内侧面的中央处设置有红外理疗灯,所述红外理疗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紫外灯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支架包括铰接臂,所述铰接臂的一端与所述侧支撑板铰接,所述铰接臂另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轴承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固定连接于所述胸部板的内侧,所述胸部板的内侧且位于两个所述滑槽之间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表面沿垂直方向等距离滑动连接有至少两根滑杆,至少两根所述滑杆一端均与反力板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反力板和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腰部支撑装置包括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槽内部,所述升降槽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轴承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升降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螺纹杆螺接,所述螺纹杆的底部穿过所述升降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滑块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弹簧减震杆二,所述弹簧减震杆二的伸缩轴均与腰部垫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松紧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盒,所述调节盒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带扣,所述带扣与所述弹性绑带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盒的中央位置处轴承连接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位于所述调节盒内部,所述调节齿轮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啮合有齿条一和齿条二,所述齿条一和所述齿条二分别与所述调节盒左右两侧的所述带扣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轴的正面穿过所述调节盒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肩部垫和所述腰部垫均呈圆弧形结构,且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所述肩部垫和所述腰部垫的内壁表面铺设有乳胶垫,所述肩部垫和所述腰部垫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表面设置有弹性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胸部板内侧中央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紫外灯条和所述红外理疗灯通过电线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绑带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所述弹性绑带通过所述弹性绑带与所述卡接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转柄和所述调节柄均呈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四周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腰部支撑装置用于调节所述腰部垫垂直方向的位置,从而适应各升高的患者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支架用于在所述胸部板受到外力时,抵消外力对该装置的冲击力,从而保护患者的伤口处不受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称设置侧支撑板上可调腰部支撑装置和肩部垫,使得患者能够轻松的将手穿过穿戴孔,并肩膀撑起两个肩部垫,同时调整好可调腰部支撑装置的高度,使其正好支撑于患者的腰部位置,使患者感觉舒适,通过肩膀和腰部的支撑固定,使得该装置能够稳定的穿戴在患者身上,且完全不与患者的伤口处发生接触,从而能通过胸部板配合减震支架对外力的缓冲和抵消,保护患者胸部的创伤部,方便患者在术后伤口没有痊愈的情况下能够更安全的活动,同时通过该装置设置的红外理疗灯,能够随时随地根据患者需要进行红外理疗,加速伤口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并通过紫外灯条的设置,能够在需要时对患者伤口部进行紫外杀菌处理,设计非常的人性,且结构合理,穿戴舒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可调腰部支撑装置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松紧调节装置背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支撑板;101、穿戴孔;102、安装槽;103、卡接孔; 2、肩部垫;3、弹簧减震杆一;4、胸部板;5、可调腰部支撑装置; 501、升降槽;502、滑块;503、腰部垫;504、弹簧减震杆二;505、螺纹杆;506、转柄;6、减震支架;601、铰接臂;602、反力板;603、导向杆;604、滑槽;605、挡板;606、滑杆;607、固定板;608、减震弹簧;7、弹性绑带;8、松紧调节装置;801、调节柄;802、调节盒;803、带扣;804、齿条一;805、调节齿轮;806、齿条二;807、调节轴;9、紫外灯条;10、红外理疗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4,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包括胸部板4,胸部板4的两侧设置有减震支架6,减震支架6与侧支撑板1铰接,两个侧支撑板1以胸部板4的中心为原点呈对称设置,侧支撑板1的顶部设置有弹簧减震杆一3,弹簧减震杆一3的伸缩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肩部垫2,侧支撑板1的表面且对应肩部垫2的位置处开设有穿戴孔101,侧支撑板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102,安装槽102 内部设置有可调腰部支撑装置5,侧支撑板1表面且靠近背面处开设有卡接孔103,卡接孔103内与弹性绑带7的一端卡接,两个弹性绑带7的另一端分别与松紧调节装置8的左右两侧连接,胸部板4内侧面的中央处设置有红外理疗灯10,红外理疗灯1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紫外灯条9,通过对称设置侧支撑板1上可调腰部支撑装置5和肩部垫2,使得患者能够轻松的将手穿过穿戴孔101,并肩膀撑起两个肩部垫2,同时调整好可调腰部支撑装置5的高度,使其正好支撑于患者的腰部位置,使患者感觉舒适,通过肩膀和腰部的支撑固定,使得该装置能够稳定的穿戴在患者身上,且完全不与患者的伤口处发生接触,从而能通过胸部板4配合减震支架6对外力的缓冲和抵消,保护患者胸部的创伤部,方便患者在术后伤口没有痊愈的情况下能够更安全的活动,同时通过该装置设置的红外理疗灯10,能够随时随地根据患者需要进行红外理疗,加速伤口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并通过紫外灯条9的设置,能够在需要时对患者伤口部进行紫外杀菌处理,设计非常的人性,且结构合理,穿戴舒适。
减震支架6包括铰接臂601,铰接臂601的一端与侧支撑板1铰接,铰接臂601另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轴承连接有导向杆603,导向杆603与滑槽604滑动连接,滑槽604固定连接于胸部板4的内侧,胸部板4的内侧且位于两个滑槽604之间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07,固定板607表面沿垂直方向等距离滑动连接有至少两根滑杆606,至少两根滑杆606一端均与反力板602固定连接,滑杆6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605,滑杆606的表面套设有减震弹簧608,减震弹簧608的两端分别与反力板602和固定板607固定连接,当外力作用于胸部板4表面时,由于力的作用,使得胸部板4压迫两侧的铰接臂 601,使得铰接臂601前端两侧的导向杆603在滑槽604内滑动,并通过铰接臂601的前端顶动反力板602,使得反力板602在滑杆606 表面滑行,并通过弹簧的反力作用,将冲击力抵消,从而保护画患者伤口免于外力的冲击,安全可靠、构牢固,使患者能够安心使用。
可调腰部支撑装置5包括升降槽501,升降槽501固定连接于安装槽102内部,升降槽501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轴承连接有螺纹杆505,升降槽501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502,滑块502与螺纹杆505螺接,螺纹杆505的底部穿过升降槽5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柄506,滑块502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弹簧减震杆二504,弹簧减震杆二504 的伸缩轴均与腰部垫503固定连接,通过拧动转柄506带动螺纹杆 505转动,使得与螺纹杆505螺接的滑块502上下平移,从而带动弹簧减震杆二504和腰部垫503上下移动调整位置,使得该能够适用不同身材的人使用,通用性和实用性俱佳。
松紧调节装置8包括调节盒802,调节盒802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带扣803,带扣803与弹性绑带7固定连接,调节盒802的中央位置处轴承连接有调节轴807,调节轴80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齿轮805,调节齿轮805位于调节盒802内部,调节齿轮805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啮合有齿条一804和齿条二806,齿条一804和齿条二806 分别与调节盒802左右两侧的带扣803固定连接,调节轴807的正面穿过调节盒80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柄801,通过转动调节柄801,使得调节轴807转动,同时带动调节齿轮805转动,使得与调节齿轮 805啮合的齿条一804和齿条二806相向或相对运动,从而调整两个带扣803的距离,从而调整该装置的在患者穿戴时包覆的尺寸,使得患者穿戴该装置更加的合体、舒适
肩部垫2和腰部垫503均呈圆弧形结构,且采用塑料材质制成,肩部垫2和腰部垫503的内壁表面铺设有乳胶垫,肩部垫2和腰部垫 503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表面设置有弹性网,通过设置弹性网,使得该装置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得的患者长时间穿戴该装置时不会因为透气性差而感到不舒服,同时,良好的透气性能够放置伤口因患者大量出汗而导致的情况。
胸部板4内侧中央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紫外灯条9和红外理疗灯10通过电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弹性绑带7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弹性绑带7通过弹性绑带7 与卡接孔103连接。
转柄506和调节柄801均呈圆柱体,圆柱体四周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可调腰部支撑装置5用于调节腰部垫503垂直方向的位置,从而适应各升高的患者使用。
减震支架6用于在胸部板4受到外力时,抵消外力对该装置的冲击力,从而保护患者的伤口处不受损害。
具体的在使用该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时,通过对称设置侧支撑板 1上可调腰部支撑装置5和肩部垫2,使得患者能够轻松的将手穿过穿戴孔101,并肩膀撑起两个肩部垫2,同时调整好可调腰部支撑装置5的高度,通过拧动转柄506带动螺纹杆505转动,使得与螺纹杆505螺接的滑块502上下平移,从而带动弹簧减震杆二504和腰部垫 503上下移动调整位置,使得该能够适用不同身材的人使用,然后通过转动调节柄801,使得调节轴807转动,同时带动调节齿轮805转动,使得与调节齿轮805啮合的齿条一804和齿条二806相向或相对运动,从而调整两个带扣803的距离,从而调整该装置的在患者穿戴时包覆的尺寸,从而使得患者穿戴舒适。
根据患者需要可进行红外理疗,加速伤口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或通过紫外灯条9的设置,能够在需要时对患者伤口部进行紫外杀菌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胸部板(4),所述胸部板(4)的两侧设置有减震支架(6),所述减震支架(6)与侧支撑板(1)铰接,两个所述侧支撑板(1)以所述胸部板(4)的中心为原点呈对称设置,所述侧支撑板(1)的顶部设置有弹簧减震杆一(3),所述弹簧减震杆一(3)的伸缩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肩部垫(2),所述侧支撑板(1)的表面且对应所述肩部垫(2)的位置处开设有穿戴孔(101),所述侧支撑板(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102),所述安装槽(102)内部设置有可调腰部支撑装置(5),所述侧支撑板(1)表面且靠近背面处开设有卡接孔(103),所述卡接孔(103)内与弹性绑带(7)的一端卡接,两个所述弹性绑带(7)的另一端分别与松紧调节装置(8)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胸部板(4)内侧面的中央处设置有红外理疗灯(10),所述红外理疗灯(1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紫外灯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架(6)包括铰接臂(601),所述铰接臂(601)的一端与所述侧支撑板(1)铰接,所述铰接臂(601)另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轴承连接有导向杆(603),所述导向杆(603)与滑槽(604)滑动连接,所述滑槽(604)固定连接于所述胸部板(4)的内侧,所述胸部板(4)的内侧且位于两个所述滑槽(604)之间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07),所述固定板(607)表面沿垂直方向等距离滑动连接有至少两根滑杆(606),至少两根所述滑杆(606)一端均与反力板(602)固定连接,所述滑杆(6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605),所述滑杆(606)的表面套设有减震弹簧(608),所述减震弹簧(60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反力板(602)和所述固定板(60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腰部支撑装置(5)包括升降槽(501),所述升降槽(501)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槽(102)内部,所述升降槽(501)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轴承连接有螺纹杆(505),所述升降槽(501)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502),所述滑块(502)与所述螺纹杆(505)螺接,所述螺纹杆(505)的底部穿过所述升降槽(5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柄(506),所述滑块(502)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弹簧减震杆二(504),所述弹簧减震杆二(504)的伸缩轴均与腰部垫(50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调节装置(8)包括调节盒(802),所述调节盒(802)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带扣(803),所述带扣(803)与所述弹性绑带(7)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盒(802)的中央位置处轴承连接有调节轴(807),所述调节轴(80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齿轮(805),所述调节齿轮(805)位于所述调节盒(802)内部,所述调节齿轮(805)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啮合有齿条一(804)和齿条二(806),所述齿条一(804)和所述齿条二(806)分别与所述调节盒(802)左右两侧的所述带扣(803)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轴(807)的正面穿过所述调节盒(80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柄(8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垫(2)和所述腰部垫(503)均呈圆弧形结构,且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所述肩部垫(2)和所述腰部垫(503)的内壁表面铺设有乳胶垫,所述肩部垫(2)和所述腰部垫(503)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表面设置有弹性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板(4)内侧中央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紫外灯条(9)和所述红外理疗灯(10)通过电线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绑带(7)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所述弹性绑带(7)通过所述弹性绑带(7)与所述卡接孔(10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柄(506)和所述调节柄(801)均呈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四周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腰部支撑装置(5)用于调节所述腰部垫(503)垂直方向的位置,从而适应各升高的患者使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架(6)用于在所述胸部板(4)受到外力时,抵消外力对该装置的冲击力,从而保护患者的伤口处不受损害。
CN202121064391.5U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 Active CN215688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64391.5U CN215688814U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64391.5U CN215688814U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88814U true CN215688814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31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64391.5U Active CN215688814U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88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948951T3 (es) Prenda de compresión
CN211095527U (zh) 一种小儿外科临床用肢体保护装置
CN215688814U (zh) 一种胸外科创口护理装置
CN212037973U (zh) 一种创伤骨科用绷带缠绕装置
CN108635100B (zh) 一种医用儿童头部与身体协调固定机构
CN108836607B (zh) 一种儿科治疗用全身协调固定装置
CN212186855U (zh) 一种创伤骨科冷敷设备
CN210843714U (zh) 躁动患者全身约束装置
CN210991020U (zh) 骨科用便携式肢体固定板
CN209827176U (zh) 一种新型医用手部护托支具
CN208481555U (zh) 一种腿部骨折恢复用护理支架
CN112535562A (zh) 一种神经外科术后辅助护理装置
CN102631765B (zh) 一种划圈器
CN214129039U (zh) 一种心胸外科护理用术后防护装置
CN209808754U (zh) 医用引流固定弹力帽
CN213489864U (zh) 一种骨科创伤用绷带辅助缠绕装置
CN109363822A (zh) 一种多功能狂躁精神病患者专用束缚床
CN218922922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固定支架
CN211409599U (zh) 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
CN213883717U (zh) 一种重症监护约束装置
CN213552694U (zh) 一种脊柱骨折外固定支撑保护装置
CN214908727U (zh) 一种甲状腺术后颈部护理装置
CN213250181U (zh) 一种急救用小夹板固定装置
CN219148173U (zh) 一种游走加热式腹部护理袋
CN215307697U (zh) 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