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7671U - 一种集成共聚焦探头和导丝的用于胰胆管检测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共聚焦探头和导丝的用于胰胆管检测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87671U
CN215687671U CN202122035771.2U CN202122035771U CN215687671U CN 215687671 U CN215687671 U CN 215687671U CN 202122035771 U CN202122035771 U CN 202122035771U CN 215687671 U CN215687671 U CN 2156876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guide
probe
guide wire
guid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357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瑞
马骁萧
万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wei Shida Medical Technology Hubei Co ltd
Zhiwei Medical Technology Sany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wei Shida Medical Technology Sany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wei Shida Medical Technology Sanya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wei Shida Medical Technology Sany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357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876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876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876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共聚焦探头和导丝的用于胰胆管检测的装置。包括探头鞘、导丝和共聚焦探头,探头鞘包括相互连通的引导管和插入管,导丝和共聚焦探头通过插入管进入引导管内,引导管远离插入管的一端为近端,且与所述导丝的插入端形状耦合。当导丝通过插入管进入到引导管内后,导丝的插入端就可以与引导管的近端耦合,那么操作导丝在人体内的胆管/胰管前进时,可推动整个探头鞘一同前进,到达可疑病灶处。然后保持探头鞘不动,将导丝从引导管内抽出,此时,操作共聚焦探头从插入管进入到引导管内,可以直接到达引导管的近端,对病灶处进行荧光成像,共聚焦探头行进便捷、整个装置较现有的胰胆管检测装置成本更低,利于临床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共聚焦探头和导丝的用于胰胆管检测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成共聚焦探头和导丝的用于胰胆管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狭窄性病变是胆管系统的常见疾病,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其中恶性病变的主要病因为胆管癌,准确诊断胆管狭窄的性质对于后续治疗至关重要,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然而,胆管狭窄的性质诊断存在较大的难度。单纯的胆管造影、断层影像检查有时难以确定病变的性质,而传统的胆管细胞刷以及透视下胆管活检的阳性率较低,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经口胆道镜可以直接观察胆管壁黏膜的变化,并实施直视下精确活检,为胆管狭窄的性质诊断提供帮助。但是,传统的经口胆道镜由一根母镜和一根子镜组成,并需要2位有经验的操作者来配合操作,过程繁琐,器械昂贵且容易损坏,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SpyGlass数字式经口胆道镜(以下简称SpyGlass)可以从普通十二指肠镜钳道内直接插入胆管,单人即可完成操作,相对简便,图像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可清晰显示胆管内黏膜形态,用于区分胆管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的准确率高。但SpyGlass售价高昂,目前只有极少量的医院配备,且SpyGlass探头售价高昂且为一次性使用耗材,导致使用成本极高,一般家庭患者难易负担,上述原因导致SpyGlass无法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而共聚焦显微内窥镜较SpyGlass的使用成本更低,且可以很轻松的观察到厚组织中特定深度细胞结构,是将内窥镜技术和共聚焦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可以观察到各类组织中的细胞,实现组织细胞精准的实时观察,提高恶性病变尤其是早期癌症的检出率。但是,共聚焦显微内窥镜的视野范围通常较小,在人体腔道内行进时往往要借助其他大视野的内镜,而胰胆管的腔道狭窄,提供视野引导的内镜往往无法进入,因此也限制了共聚焦显微内窥镜在胰胆管内的临床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共聚焦探头和导丝的用于胰胆管检测的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共聚焦显微内窥镜探头难以行进定位到胰胆管内病灶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集成共聚焦探头和导丝的用于胰胆管检测的装置,包括探头鞘、导丝和共聚焦探头,所述探头鞘包括相互连通的引导管和插入管,所述导丝和所述共聚焦探头通过所述插入管进入所述引导管内,所述引导管远离所述插入管的一端为近端,且与所述导丝的插入端形状耦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导丝对共聚焦探头进行引导,与现有技术中用大视野内镜进行引导相比,导丝的直径更小,可以更方便地进入到狭窄的胰胆管内,探头鞘的远端为插入管,分别用来插入导丝和共聚焦探头,二者互不影响。将导丝、共聚焦探头共同集成在探头鞘内,先利用导丝与探头鞘近端形状耦合后推动探头鞘行进至胰胆管内的病灶处,然后抽出导丝,再插入共聚焦探头,因此共聚焦探头可以借助探头鞘中的引导管直接行进至胰胆管内的病灶处,操作便捷、成本更低,且行进更顺畅,有利于临床应用。
优选地,所述插入管包括第一插入口、第二插入口和连接口,所述导丝通过所述第一插入口进入所述插入管,所述共聚焦探头通过所述第二插入口进入所述插入管,所述插入管通过所述连接口与所述引导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入口、所述连接口以及所述引导管同轴。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入口的内径大于所述引导管的内径,所述连接口的内径从所述第一插入口到所述引导管的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第二插入口位于所述插入管的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一插入口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优选地,所述引导管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引导通道、管壁和护套。
优选地,所述引导管的近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所述护套的近端向所述引导通道内弯折90°形成。
优选地,所述导丝的插入端端面半径小于所述引导通道在所述限位部的半径。
优选地,所述导丝的插入端呈台阶状,所述管壁的近端厚度均匀不变。
优选地,所述导丝的插入端的外径逐渐减小,所述管壁的近端厚度逐渐增大,以与所述导丝的插入端形状耦合。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些实施例中本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引导管近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另一些实施例中本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4是图3中引导管近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另一些实施例中本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6是图5中引导管近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另一些实施例中本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8是图7中引导管近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探头鞘;11、插入管;111、第一插入口;112、第二插入口;113、连接口;12、引导管;121、引导通道;122、管壁;123、护套;124、限位部;2、导丝;3、共聚焦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集成共聚焦探头3和导丝2的用于胰胆管检测的装置,包括探头鞘1、导丝2和共聚焦探头3,探头鞘1包括相互连通的引导管12和插入管11,导丝2和共聚焦探头3通过插入管11进入引导管12内,引导管12远离插入管11的一端为近端,且与所述导丝2的插入端形状耦合。
本申请装置配合ERCP手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使用,引导管12进入人体内,插入管11留置在人体外,利用手术过程中X射线对导丝2的行进进行观察定位,当导丝2通过插入管11进入到引导管12内后,导丝2的插入端就可以与引导管12近端耦合,那么操作人员操作导丝2在人体内前进时,即可推动整个探头鞘1一同前进,直到引导管12的近端到达胰胆管内的可疑病灶处,可以防止导丝2在引导过程中出现脱落的情况。然后保持探头鞘1不动,将导丝2从引导管12内抽出,直到导丝2的插入端重新回到插入管11内,此时,操作人员操作共聚焦探头3从插入管11进入到引导管12内,直到到达引导管12的近端并穿出引导管12,就可通过共聚焦探头3对病灶处进行荧光成像。成像结束后,如若要移动到其他部位,可将共聚焦探头3从引导管12内抽出,再重新将导丝2通过插入管11进入到引导管12内,待导丝2的插入端与引导管12近端再次耦合后,可继续通过导丝2带动探头鞘1进行位置转移。借助探头鞘1将导丝2与共聚焦探头3集成在一起,使共聚焦探头3在胰胆管内的行进更加灵活、便捷,只需一名操作人员即可,且较现有的技术成本更低,能获得更加清晰的荧光成像,有利于胰胆管疾病的诊断。
具体地,插入管11包括第一插入口111、第二插入口112和连接口113,导丝2通过第一插入口111进入插入管11,共聚焦探头3通过第二插入口112进入插入管11,插入管11通过连接口113与引导管12连通。导丝2与共聚焦探头3分别通过第一插入口111、第二插入口112进入到插入管11内,避免相互影响,并且,导丝2和共聚焦探头3通过一个探头鞘1集成起来,可以通过导丝2来引导共聚焦探头3达到至病灶处。
进一步地,第一插入口111、连接口113以及引导管12同轴。第二插入口112位于插入管11的侧壁上,且与第一插入口11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同轴使得导丝2从第一插入口111进入后,可以更为方便、无阻地通过连接口113进入到引导管12内,再加上第二插入口112与第一插入口111之间为锐角,可以整体减小探头鞘1的尺寸。
具体地,第一插入口111的内径大于引导管12的内径,连接口113的内径从第一插入口111到引导管12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一插入口111的内径大于引导管12的内径,便于导丝2从该口插入,通过连接口113过渡连接第一插入口111与引导管12,有利于减小引导管12的尺寸,从而有利于其近端进入到狭窄的胰胆管内。
具体地,引导管12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引导通道121、管壁122和护套123。管壁122和护套123的材质应选择生物兼容性材质,管壁122和护套123可以为相同的材质一体成型,也可为两种不同材质制成然后组装在一起。引导通道121的内径略微大于导丝2的外径,导丝2通过引导通道121前进,引导管12对导丝2及共聚焦探头3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由于在进入胰胆管之前,导丝2跟共聚焦探头3还需要在十二指肠抬钳器的辅助下先进入十二指肠,因此在通过十二指肠抬钳器和随十二指肠弯折过程中由于引导管12的保护不会出现损伤或折断现象。
进一步地,引导管12的近端设置有限位部124,限位部124为护套123的近端向引导通道121内弯折90°形成。导丝2的插入端端面半径小于引导通道121在限位部124的半径。因此,导丝2的插入端可以在与引导管12近端耦合的时候略微伸出限位部124,从而推动探头鞘1前进。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丝2的插入端呈台阶状。对应地,管壁122的近端厚度均匀不变,此时,导丝2插入端的台阶部分可通过限位部124与引导管12的近端实现形状耦合。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丝2的插入端的外径逐渐减小。管壁122的近端厚度逐渐增大,以与导丝2的插入端形状耦合,管壁122的近端厚度最大处与限位部124的内壁齐平,从而实现管壁122与限位部124之间的平滑连接。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导丝2的插入端截面可以呈等腰梯形状,或者等腰梯形的两侧腰呈内凹(如图5和图6所示)或外凸(如图7或图8所示)的弧形皆可,只要管壁122的近端厚度逐渐增大后的截面形状与导丝2插入端的截面形状相匹配,使得导丝2可以与引导管12的近端形状耦合即可。
此外,在共聚焦探头3成像后,可以抽出共聚焦探头3,然后通过本申请中的第二插入口112进入活检刷/活检钳等活检工具,以通过引导管12到达病灶处,对病灶处进行定位取样。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集成共聚焦探头和导丝的用于胰胆管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鞘、导丝和共聚焦探头,所述探头鞘包括相互连通的引导管和插入管,所述导丝和所述共聚焦探头通过所述插入管进入所述引导管内,所述引导管远离所述插入管的一端为近端,且与所述导丝的插入端形状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包括第一插入口、第二插入口和连接口,所述导丝通过所述第一插入口进入所述插入管,所述共聚焦探头通过所述第二插入口进入所述插入管,所述插入管通过所述连接口与所述引导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入口、所述连接口以及所述引导管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入口的内径大于所述引导管的内径,所述连接口的内径从所述第一插入口到所述引导管的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入口位于所述插入管的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一插入口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引导通道、管壁和护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的近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所述护套的近端向所述引导通道内弯折90°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的插入端端面半径小于所述引导通道在所述限位部的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的插入端呈台阶状,所述管壁的近端厚度均匀不变。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的插入端的外径逐渐减小,所述管壁的近端厚度逐渐增大,以与所述导丝的插入端形状耦合。
CN202122035771.2U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集成共聚焦探头和导丝的用于胰胆管检测的装置 Active CN2156876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35771.2U CN215687671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集成共聚焦探头和导丝的用于胰胆管检测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35771.2U CN215687671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集成共聚焦探头和导丝的用于胰胆管检测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87671U true CN215687671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08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35771.2U Active CN215687671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集成共聚焦探头和导丝的用于胰胆管检测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876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27115A (en) Apparatus for strictur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US20080154090A1 (en) Endoscopic System for In-Vivo Procedures
US2021032199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ccentric nodule tissue acquisition
CN101390761A (zh) 超声宫腔镜系统
US20060058703A1 (en) Optical biopsy instrument
US20220125448A1 (en) Stone extraction basket and double lumen end cap for stone extraction basket
CN214912456U (zh) 一种可视化导管及带有该可视化导管的切开刀
CN113425339A (zh) 用于肺部病灶实时活检的伴有中空钳道的可弯曲活检钳
CN215687671U (zh) 一种集成共聚焦探头和导丝的用于胰胆管检测的装置
CN112806949A (zh) 一种可视化的多功能ercp插管导管及其插管方法
US20090240143A1 (en) Method and an optical probe for in vivo imaging of a mucosa in a biliary or pancreatic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selectively operating a tissue sampling of a mucosa in a biliary or pancreatic system
WO2022174693A1 (zh) 一种可视化导管及带有该可视化导管的切开刀
CN203861270U (zh) 一种非内窥镜直视下使用的活组织取样系统
CN215937314U (zh) 一种用于胰胆管的经导丝引导的共聚焦探头连接装置
EP3666197A1 (en) Endoscope operating sheath for urological surgery
US2021029858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amining and treating intrapelvic conditions
JP2627285B2 (ja) 柔軟組織試料採取用子宮内視鏡
CN115137412A (zh) 一种可视化内窥镜用活检钳
CN216602938U (zh) 用于肺部病灶实时活检的伴有中空钳道的可弯曲活检钳
CN213372181U (zh) 一种胆胰管组织取样装置
CN216167723U (zh) 一种新型测量型乳头切开刀
CN219645761U (zh) 一种超声内窥镜及其头端部
CN216854796U (zh) 可视化穿刺针式内窥镜
US11717148B2 (en) Proctoscope and methods of use
CN215914508U (zh) 一种可视化的多功能ercp插管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 Schoo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Hainan University, No. 16 Zhenzhou Road, Yazhou District, Sanya City, Hainan Province, 572000, D304-18

Patentee after: Zhiwei Medical Technology (Sanya)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72000 room 904c, 9 / F, Nanfan Zhongchuang center, yazhouw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Yazhou District, Sanya City, Hai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ngwei Shida medical technology (Sanya)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07

Address after: No. E02, Floor 1-3, Building E1E2, Donghu High tech Creative City, south of Phoenix Avenue, wutong Lake New District, Liangzihu District, E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436060

Patentee after: Jingwei Shida Medical Technology (Hube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1, Schoo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Hainan University, No. 16 Zhenzhou Road, Yazhou District, Sanya City, Hainan Province, 572000, D304-18

Patentee before: Zhiwei Medical Technology (Sanya)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