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4301U - 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84301U
CN215684301U CN202121540952.4U CN202121540952U CN215684301U CN 215684301 U CN215684301 U CN 215684301U CN 202121540952 U CN202121540952 U CN 202121540952U CN 215684301 U CN215684301 U CN 215684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ybug
box body
upper box
raising
eg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409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云
刘锦泽
李林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ongs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ngs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ngs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ngs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409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84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84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84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瓢虫饲养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包括上箱体,上箱体内设有产卵基质组件,上箱体的上边沿设有能够将产卵基质组件挂起的若干限位件,上箱体的底部设有尼龙网层;盖体,盖体盖设在上箱体上;下箱体,下箱体位于上箱体下部。借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可靠,能够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瓢虫的饲养环境,便于装置清扫,减少了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卵的二次位移,保护了卵不受损害。

Description

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瓢虫饲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防治是农林业害虫绿色防控的主要技术之一,而天敌昆虫是生物防治的基础,因此天敌昆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规模化繁殖天敌昆虫是生物防治的核心技术。异色瓢虫是农作物害虫蚜虫的主要捕食天敌之一,其属于鞘翅目昆虫,它是田间主要的天敌昆虫之一,它的成虫和幼虫均能捕食蚜虫、蚧壳虫、粉虱、蓟马和鳞翅目的卵及低龄幼虫。因此当异色瓢虫的数目达到一定量时可以很好地控制田间蚜虫和一些小型害虫的数目,一定程度上保护作物。依据异色瓢虫的捕食特性,人们已经把其运用在田间和大棚害虫的防治的目的。
目前,国内外对异色瓢虫的人工繁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现有的瓢虫饲养装置中,有些装置瓢虫产卵后需要人工将卵进行收取,收取过程中容易将卵损坏;有些装置瓢虫在基质上直接生活产卵,导致产卵基质上卵和瓢虫产生的残渣混合,使产卵基质上的环境脏乱,不利于瓢虫的繁殖。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可靠,能够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瓢虫的饲养环境,便于装置清扫,减少了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卵的二次位移,保护了卵不受损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包括:上箱体,所述上箱体内设有产卵基质组件,所述上箱体的上边沿设有能够将所述产卵基质组件挂起的若干限位件,所述上箱体的底部设有尼龙网层;盖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上箱体上;下箱体,所述下箱体位于所述上箱体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所述尼龙网层的目数为10~14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所述尼龙网层的目数为12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所述限位件包括块体,所述块体上设有凹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所述产卵基质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部固定有产卵基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所述产卵基质的形状为折线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所述盖体上设有防虫网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所述下箱体的高度为3.5cm~4.5c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所述下箱体的高度为4cm。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通过设置尼龙网层能够使蚜虫和瓢虫产生的残渣等能够穿过而瓢虫无法穿过,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瓢虫的饲养环境,使得其不容易滋生各种霉菌病菌,为瓢虫生长发育提供有力的支持,且无需每日清理在饲养的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减少了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产卵基质组件和限位件,避免了卵的二次位移,保护了卵不受损害。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设计可靠,能够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瓢虫的饲养环境,便于装置清扫,减少了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卵的二次位移,保护了卵不受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箱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限位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产卵基质组件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盖体,11-防虫网部;2-上箱体,21-限位件,211-块体,212-凹口;22-产卵基质组件,221-固定板,222-产卵基质;23-尼龙网层;3-下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盖体1、上箱体2和下箱体3。
参见图2,上箱体2内放置瓢虫和产卵基质组件22,上箱体2的底部为尼龙网层23,尼龙网层23的网孔尺寸根据异色瓢虫和蚜虫的尺寸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以使蚜虫和瓢虫产生的残渣等能够穿过而瓢虫无法穿过。
根据蚜虫和瓢虫的尺寸,尼龙网层23的网孔尺寸范围为10~14目,小于14目,蚜虫无法通过尼龙网层23,使瓢虫无法进食蚜虫;大于10目,瓢虫能够通过尼龙网层23,导致瓢虫逃逸。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尼龙网层23的网孔尺寸为12目,此尺寸能够使蚜虫和瓢虫产生的残渣等能够穿过而瓢虫无法穿过。
该设置有利于瓢虫在饲养的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如残渣等可透过尼龙网层23排出上箱体2,便于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瓢虫的饲养环境,使不容易滋生各种霉菌病菌,为瓢虫生长发育提供有力的支持,且无需每日清理在饲养的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减少了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
参见图4,产卵基质组件22包括固定板221,固定板221的下部固定有产卵基质222,产卵基质222的形状为折线状,此结构能够提供更大的产卵空间,提高产卵量,还能够使瓢虫产生的残渣从产卵基质上滚落,并透过尼龙网层23排出上箱体2,便于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瓢虫的饲养环境。
参见图3,上箱体2的上边沿两侧设有与固定板221配合的若干限位件21,限位件21包括固接在上箱体2上边沿的块体211,块体211上开设有凹口212,凹口212仅在上部贯穿块体211,使形成台阶状,便于对固定板221进行限位,能够将产卵基质组件22挂起,提供更多产卵空间。
当瓢虫产卵后,将产卵基质组件211从上箱体2内取出,避免了需要人工将卵放到指定基质上,造成卵的损害,避免了卵的二次位移。
盖体1盖设在上箱体2上,用于防止装置内的瓢虫飞走,盖体1上设有防虫网部11,防虫网部11能够方便对装置内进行观察。
下箱体3位于上箱体2的下部,下箱体3内放置有带有蚜虫的豆苗,由于蚜虫喜欢进食植物嫩叶,植物的嫩叶一般位于植物顶端,蚜虫在寻找植物嫩叶的情况下,会通过尼龙网层23进入到上箱体2内被瓢虫取食,为了使更多蚜虫能够成功的进入到上箱体2内,下箱体3的高度为3.5cm~4.5cm,此高度范围能够使豆芽的嫩叶部贴近尼龙网层23,进而使蚜虫在寻找植物嫩叶时更多的进入到上箱体2内被瓢虫取食。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下箱体3的高度为4cm,此高度能够使更多豆芽的嫩叶部贴近尼龙网层23,从而使更多蚜虫能够成功的进入到上箱体2内。
下箱体3还能够接收上箱体2掉落的残渣,当下箱体3内的蚜虫被取食干净后,可以将下箱体3取下,将里面的残余豆芽和从上箱体2内掉落的残渣进行清理,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瓢虫和产卵基质组件22放置在上箱体2内,然后将盖体1盖设在上箱体2上,然后将带有蚜虫的豆苗放置在下箱体3内,将下箱体3放置在上箱体2上,饲养过程中通过防虫网部11装置内进行观察,蚜虫会通过尼龙网层23进入到上箱体2内被瓢虫取食,瓢虫在饲养的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如残渣等可透过尼龙网层23排出上箱体2落到下箱体3内,当下箱体3内的蚜虫被取食干净后,可以将下箱体3取下,将里面的残余豆芽和从上箱体2内掉落的残渣进行清理,并换上新的带有蚜虫的豆苗,当瓢虫产卵后,将产卵基质组件211从上箱体2内取出,避免了需要人工将卵放到指定基质上,避免了卵的二次位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尼龙网层能够使蚜虫和瓢虫产生的残渣等能够穿过而瓢虫无法穿过,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瓢虫的饲养环境,使得其不容易滋生各种霉菌病菌,为瓢虫生长发育提供有力的支持,且无需每日清理在饲养的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减少了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产卵基质组件和限位件,避免了卵的二次位移,保护了卵不受损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设计可靠,能够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瓢虫的饲养环境,便于装置清扫,减少了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卵的二次位移,保护了卵不受损害。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箱体,所述上箱体内设有产卵基质组件,所述上箱体的上边沿设有能够将所述产卵基质组件挂起的若干限位件,所述上箱体的底部设有尼龙网层;
盖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上箱体上;
下箱体,所述下箱体位于所述上箱体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网层的目数为10~14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网层的目数为12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块体,所述块体上设有凹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卵基质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部固定有产卵基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卵基质的形状为折线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防虫网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的高度为3.5cm~4.5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的高度为4cm。
CN202121540952.4U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 Active CN215684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40952.4U CN215684301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40952.4U CN215684301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84301U true CN215684301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47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40952.4U Active CN215684301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843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ottrell et al. Effect of pollen on Coleomegilla maculata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population density, predation, and cannibalism in sweet corn
Hardy Plutella maculipennis, Curt., its natural and biological control in England
KR101053217B1 (ko) 지중해가루명나방의 알을 이용한 무궁화관총채벌레의 대량사육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궁화관총채벌레 대량사육방법
CN105165734B (zh) 一种褐带卷蛾茧蜂规模化繁殖的方法
CN107683828B (zh) 一种自残性昆虫饲养与采卵方法
CN101822239A (zh) 一种捕食螨虫卵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
WO2021157717A1 (ja) コオロギ育成装置及びコオロギ育成方法
CN102461480B (zh) 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及装置
JP2007297293A (ja) 生物農薬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害虫防除方法
CN112042598B (zh) 一种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
CN108012995A (zh) 一种绿翅绢野螟的室内饲养方法及装置
CN105265393A (zh) 一种收集和饲养田间二化螟幼虫寄生蜂的方法
CN111480621B (zh) 一种嗜尸性甲虫的收集和实验室饲养方法
CN113519468A (zh) 一种黄曲条跳甲室内世代饲养的方法
CN215684301U (zh) 一种瓢虫饲养收卵装置
JP3760142B2 (ja) 捕食性昆虫リュウキュウツヤテントウを用いた生物農薬、その製造方法、その方法に用いる人工採卵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害虫防除法
CN110612945B (zh) 一种稳定田间玉米螟赤眼蜂数量的装置及其方法
Tomlin NOTES ON THE BIOLOGY AND REARING OF TWO SPECIES OF GROUND BEETLES, PTEROSTICHUS MELANARIUS AND HARPALUS PENSYLVANICUS (COLEOPTERA: CARABIDAE) 1
CN207491829U (zh) 一种用于凹纹胡蜂单母建群的专用饲养蜂箱
CN107484724B (zh) 可快速除蚕砂的桑蚕养殖方法
Barker Laboratory rearing of the banded sunflower moth, Cochylis hospes,(Lepidoptera: Cochylidae)
CN214071287U (zh) 一种一体式蚊虫饲养器
CN113080144B (zh) 引诱草地贪夜蛾成虫集中产卵收卵的方法及装置
CN213153553U (zh) 一种用于异色瓢虫的产卵装置
KR20070106838A (ko) 반날개과 대량사육방법 및 반날개과 상품용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