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75280U - 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 - Google Patents

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75280U
CN215675280U CN202122050145.0U CN202122050145U CN215675280U CN 215675280 U CN215675280 U CN 215675280U CN 202122050145 U CN202122050145 U CN 202122050145U CN 215675280 U CN215675280 U CN 215675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chamber
smoke inlet
oxygen supply
secondary oxy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501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宏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ongda Boil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ongda Boil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ongda Boil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ongda Boil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501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75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75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75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ized-Bed Combustion And Resonant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其包括进烟管道和二次供氧管道,所述进烟管道位于锅炉本体内,所述锅炉本体包括物料燃烧室和热量利用室;所述物料燃烧室为生物质物料燃烧的工作室;所述热量利用室位于物料燃烧室的上方,其包括蒸汽发生室和烟气热量收集室;烟气热量收集室位于蒸汽发生室内部,能充分收集烟气的热量,其顶部设有供烟气排除的烟气管道,其底部安装有进烟管道,进烟管道将物料燃烧室中的烟气引入至烟气热量收集室内;所述二次供氧管道位于进烟管道的入口处,其内供有空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让烟气进行二次充分燃烧的优点。

Description

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为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储量减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成为全球热点关注的问题。生物质能源具有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总量丰富等特点,可部分替代化石能源供给人类使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质锅炉主要是以生物质能源作为燃料的锅炉,具体的,其燃料可以是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
现有的传统的生物质锅炉在燃烧时,存在燃烧不充分的情况,特别是烟气中含有未被充分燃烧的一氧化碳和硫化物等,既会降低生物质锅炉的热效率利用率,又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物质充分燃烧,同时对烟气进行再一次充分燃烧,大幅提高锅炉热效率的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其包括进烟管道和二次供氧管道,所述进烟管道位于锅炉本体内,所述锅炉本体包括物料燃烧室和热量利用室;所述物料燃烧室为生物质物料燃烧的工作室;所述热量利用室位于物料燃烧室的上方,其包括蒸汽发生室和烟气热量收集室;烟气热量收集室位于蒸汽发生室内部,能充分收集烟气的热量,其顶部设有供烟气排除的烟气管道,其底部安装有进烟管道,进烟管道将物料燃烧室中的烟气引入至烟气热量收集室内;所述二次供氧管道位于进烟管道的入口处,其内供有空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进烟管道整体如蜂窝煤状,设有复数个进烟通道,所述每个进烟通道与水平面成γ夹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进烟通道为偶数个,按如下设置:进烟管道中间位置设置一个进烟通道,其余奇数个进烟通道围着中间进烟通道一圈均匀布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γ夹角为30°~7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二次供氧管道设置在进烟通道入口处的前方,绕城环形,环形的内径与进烟通道的外径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二次供氧管道的环形段内壁设有径向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奇数个进烟通道围成圆周,其与水平的夹角在圆周上成螺旋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物料燃烧室一端的上方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进烟管道分别位于物料燃烧室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由于本发明的进烟管道整体成蜂窝煤状,即整个进烟管道设有复数个进烟通道,且外周进烟通道围成圆形,每个进烟通道与水平面成γ夹角,且在圆周上成螺旋设置,这样烟气经过进烟管道后在进烟管道上方,即烟气热量收集室内螺旋状燃烧,烟气在经过这种特殊设计的进烟通道后,混合得更加充分,同时由于提供的二次供氧,使烟气燃烧得更加充分,热利用率更高。
2、由于本发明设有二次供氧管道,二次供氧管道设置在进烟通道入口处的前方,绕城环形,且在二次供氧管道的环形段内壁设有径向通气孔,在二次供氧管道中通入空气,这样便能对进烟管道提供足够的氧气,使经过进烟通道的烟气跟新鲜的空气再次混合,让烟气燃烧的更加充分。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锅炉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3的C-C剖视图,即二次供氧管道环形段示意图;
图5为图1的E-E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其包括进烟管道1322和二次供氧管道1325,所述进烟管道1322位于锅炉本体内。
所述锅炉本体内设有物料燃烧室11、灰渣收集室12和热量利用室13;
灰渣收集室12位于锅炉本体内侧底部,其上为物料燃烧室11,物料燃烧室11与灰渣收集室12设有往复炉排2,往复炉排2能将物料输送至物料燃烧室11中燃烧;物料燃烧室11中物料燃烧后的灰渣落入灰渣收集室12,在通过排灰机构排出锅炉,当然在灰渣收集室12设有空气进风口121,通过进风口121给锅炉供入氧气,这样便于物料燃烧室11中的物料充分燃烧。
物料燃烧室11设有进料口111,该进料口111位于往复炉排2一端的上方,这样物料通过进料口111进入锅炉内的往复炉排2上,通过往复炉排2将物料输送至物料燃烧室11中燃烧,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物料燃烧室11中的温度和进风口121的氧气吹送,会逐步将物料的水分蒸发,同时对逐步提升物料的温度,便于后续的充分燃烧。
热量利用室13位于物料燃烧室11的上方,即整改个锅炉本体分为三层,从上至下一次为热量利用室13,物料燃烧室11和灰渣收集室12。
热量利用室13包括蒸汽发生室131和烟气热量收集室132;烟气热量收集室132整体为内部中空的密闭箱形结构,即由顶部、底部和四个侧壁围成,其位于蒸汽发生室131内部,烟气热量收集室132外部的蒸汽发生室131内装有用于产生蒸汽的水,蒸汽发生室131顶部设有输送蒸汽的蒸汽管道1311。
烟气热量收集室132内部设有竖向多排(如图2所所示,本实施例为六排)可供蒸汽发生室131中的水通过的热交换管1323,即热交换管1323上下端分别连接烟气热量收集室132的顶部和底部,蒸汽发生室131底部中的水可从烟气热量收集室132外围底部经过热交换管1323的内部孔到达蒸汽发生室131的上部,这样蒸汽发生室131中的水在烟气热量收集室132内循环,可以吸收烟气热量收集室132内烟气经过的热量。
烟气热量收集室132底部安装有进烟管道1322,进烟管道1322穿过蒸汽发生室131与物料燃烧室11相连,即进烟管道1322位于物料燃烧室11的顶部,进烟管道1322与进料口111分别位于物料燃烧室11的两端,如图1所示,一个位于左端,另一个位于右端,这样便于物料充分燃烧,同时有利于热量利用室13的蒸汽发生室131充分吸收物料充分燃烧的热量。
所述进烟管道1322整体如蜂窝煤状,其设有偶数个进烟通道13221,本实施例中,设有6个进烟通道13221,6个进烟通道13221,按如下设置:进烟管道1322中间位置设置一个进烟通道13221,其余5个进烟通道13221围着中间进烟通道13221一圈均匀布置,即绕着中间的进烟通道13221成圆周状,如图2所示。所述每个进烟通道13221与水平面成γ夹角,优选地,γ夹角为30°~75°,本实施例中的γ夹角为60°,优选地,圆周上的5个进烟通道13221与水平所成的夹角在圆周上成螺旋设置,这样烟气从物料燃烧室11通过进烟通道13221进入到烟气热量收集室132中,在烟气在进烟通道13221的出口处形成螺旋状对流,如图2-3所示,使烟气在烟气热量收集室132内进行充分的混合燃烧,大幅提高烟气热利用率。
为了提高烟气的二次燃烧利用率,在进烟通道13221入口处的前方安装有二次供氧管道135,二次供氧管道135在进烟通道13221入口处的周围绕城环形,环形的内径与进烟通道13221的外径相匹配。同时,在二次供氧管道135的环形段内壁设有径向通气孔1351,如图4、5所示。新鲜的空气通过鼓风设备(图中未示出)输入,经过二次供氧管道135的径向通气孔1351,流入到进烟通道13221前方,让烟气在进烟通道13221和烟气热量收集室132进行第二次燃烧,提高烟气的燃烧率。
为了提高热量的收集效果,在烟气热量收集室132内,热交换管1323位于进烟管道1322横向侧,如图2所示,即进烟管道1322位于烟气热量收集室132的左端,热交换管1323位于进烟管道1322的右侧,每排相邻热交换管1323之间设有隔板1324,如图2所示,这样可将烟气热量收集室132位于进烟管道1322右侧的空间隔成7排长条空间,隔板132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烟气热量收集室132的底顶壁相连(如图3所示)。
在进烟管道1322与相邻热交换管1323之间设有烟气隔板1325,烟气隔板1325上下分别端与烟气热量收集室132的底顶壁相连,烟气隔板1325与相邻的热交换管1323之间设有第一隔板1326,如图2所示,即烟气隔板1325分别与第一、三、四和六排热交换管1323(从上往下数)之间连接有第一隔板1326,第一隔板132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烟气热量收集室132的底顶壁相连。烟气热量收集室132右侧壁分别与第二五排热交换管1323(从上往下数)之间设有第二隔板1327,第二隔板132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烟气热量收集室132的底顶壁相连。这样通过设置隔板1324、烟气隔板1325、第一隔板1326、和第二隔板1327,可将烟气热量收集室132侧壁与热交换管1323之间形成吸热夹道133,燃烧的烟气从进烟管道1322进入,经过迂回通过(如图2、图3虚线所示)的吸热夹道133, 这样可以热交换管1323可以充分吸收烟气的热量,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在烟气热量收集室132的顶部设有供烟气排除的烟气管道1321,烟气管道1321优选位于最中间相邻热交换管1323形成的吸热夹道133上方,即第三和四排(如图2所示,从上往下数)热交换管1323围成的吸热夹道133上方,此刻,烟气管道1321与进烟管道1322位于烟气隔板1325的两侧,且相互靠近较好,这样可以让烟气经过吸热夹道133距离最长,便于热量的吸收。
为了便于烟气的排出,在烟气管道1321另一端连接有抽风机(图中未示出)。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进烟管道(1322)和二次供氧管道(135),所述进烟管道(1322)位于锅炉本体内,所述锅炉本体包括物料燃烧室(11)和热量利用室(13);所述物料燃烧室(11)为生物质物料燃烧的工作室;所述热量利用室(13)位于物料燃烧室(11)的上方,其包括蒸汽发生室(131)和烟气热量收集室(132);烟气热量收集室(132)位于蒸汽发生室(131)内部,能充分收集烟气的热量,其顶部设有供烟气排除的烟气管道(1321),其底部安装有进烟管道(1322),进烟管道(1322)将物料燃烧室(11)中的烟气引入至烟气热量收集室(132)内;所述二次供氧管道(135)位于进烟管道(1322)的入口处,其内供有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管道(1322)整体如蜂窝煤状,设有复数个进烟通道(13221),所述每个进烟通道(13221)与水平面成γ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通道(13221)为偶数个,按如下设置:进烟管道(1322)中间位置设置一个进烟通道(13221),其余奇数个进烟通道(13221)围着中间进烟通道(13221)一圈均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γ夹角为30°~7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供氧管道(135)设置在进烟通道(13221)入口处的前方,绕城环形,环形的内径与进烟通道(13221)的外径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供氧管道(135)的环形段内壁设有径向通气孔(135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奇数个进烟通道(13221)围成圆周,其与水平的夹角在圆周上成螺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燃烧室(11)一端的上方设有进料口(111),进料口(111)与进烟管道(1322)分别位于物料燃烧室(11)的两端。
CN202122050145.0U 2021-08-29 2021-08-29 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 Active CN215675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0145.0U CN215675280U (zh) 2021-08-29 2021-08-29 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0145.0U CN215675280U (zh) 2021-08-29 2021-08-29 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75280U true CN215675280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57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50145.0U Active CN215675280U (zh) 2021-08-29 2021-08-29 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752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9736B (zh) 生物质燃烧换热复合一体炉
CN203571721U (zh) 以生物质为燃料的燃烧供热系统
CN101650072A (zh) 具有烟气净化功能的多级换热-余热回收热风系统
CN108386295A (zh) 一种一体式生物质发电装置
CN202338897U (zh) 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装置
CN104075437A (zh) 秸秆-煤协同燃烧常压热水锅炉
CN204786309U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换热复合一体炉
CN215675280U (zh) 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
CN215892310U (zh) 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
CN201066195Y (zh) 卧式逆燃燃煤锅炉
CN109504459A (zh) 一种干式出渣的生物质气化炉
CN102121710B (zh) 防结渣炉具
CN209568071U (zh) 一种干式出渣的生物质气化炉
CN204853499U (zh) 垃圾焚烧热利用装置
CN204388040U (zh) 一种颗粒燃烧机
CN205119022U (zh) 一种生物质气化燃烧环保锅炉
CN200993473Y (zh) 燃煤热风炉
CN201837052U (zh) 一种环保节能锅炉
CN205655484U (zh) 一种节能燃气锅炉内胆结构
CN201903069U (zh) 防结渣炉具
CN219510763U (zh) 一种立式水管蒸汽发生装置
CN205402649U (zh) 生物质流化床锅炉
CN220669427U (zh) 立式方炉膛蒸汽发生装置
CN105402720A (zh) 一种生物质气化燃烧环保锅炉
CN104654279B (zh) 生物质锅炉脱硝燃烧装置及双燃烧器生物质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