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73804U - 止回阀装置及油烟机组件 - Google Patents

止回阀装置及油烟机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73804U
CN215673804U CN202121775339.0U CN202121775339U CN215673804U CN 215673804 U CN215673804 U CN 215673804U CN 202121775339 U CN202121775339 U CN 202121775339U CN 215673804 U CN215673804 U CN 215673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eck valve
side wall
mounting groove
annular
valv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53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郑春阳
吕春明
郁明跃
余国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753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73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73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73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止回阀装置及油烟机组件,涉及厨房电器的技术领域,止回阀装置包括止回阀座、接头和密封圈,接头通过快拆结构可拆卸连接在止回阀座的第一端上,止回阀座的周向侧壁的第一端沿止回阀座的周向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接头的周向侧壁的靠近止回阀座的一端上,沿接头的周向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对应的止回阀座的周向侧壁套设在第二安装槽内,或,第二安装槽对应的接头的周向侧壁套设在第一安装槽内;密封圈密封设置在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之间。接头用于与风管连接,由于接头与止回阀座通过快拆结构连接,提高了止回阀与风管的装配效率;通过密封圈配合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改善了止回阀与接头处的密封性能。

Description

止回阀装置及油烟机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止回阀装置及油烟机组件。
背景技术
油烟机是被广泛应用的厨房家用电器,其通常置于炉灶上方,油烟机在正常使用时通常都带有止回阀装置,以防止烟气倒灌,尤其是油烟机使用于公共楼道时,通常必须带有止回阀装置,否则会产生油烟的串味。现有的油烟机在安装止回阀时,是将止回阀(也即止回阀座)与风管采用螺钉连接,将风管插入止回阀出风口内外圈之间的槽口,用螺钉紧固,为了防止油烟泄露,还需再用胶带缠绕粘住止回阀与风管间的缝隙。当需要拆装排烟软管(也即风管)时要拧松螺钉,由于油烟机的安装高度和空间的限制,风管的拆装便极其不方便并且也费时耗力。
现有技术中,也有风管通过卡扣件卡接到止回阀的方式,止回阀与风管连接时,无需拆拧螺丝,无需借助工具,拆卸方便快捷。但止回阀与卡扣件间往往存在缝隙,由于风机压力较大,油烟会从缝隙间吹出,导致油烟不能有效排放,进而污染止回阀附近的空间,尤其是橱柜式油烟机,会直接污染橱柜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回阀装置及油烟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管与止回阀连接时无法兼顾便利拆装和密封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止回阀装置,包括止回阀座、接头和密封圈,所述接头通过快拆结构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止回阀座的第一端上,所述止回阀座的周向侧壁的第一端沿所述止回阀座的周向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接头的周向侧壁的靠近所述止回阀座的一端上,沿所述接头的周向设置有第二安装槽;
所述第一安装槽对应的所述止回阀座的周向侧壁套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或,所述第二安装槽对应的所述接头的周向侧壁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所述密封圈密封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对应的止回阀座的周向侧壁套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密封圈过盈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的一端凸出所述第一安装槽并过盈抵接在第二安装槽的槽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靠近所述止回阀座的一端的周向侧壁包括第一环形侧壁、环形底壁和第二环形侧壁,所述第一环形侧壁和第二环形侧壁均连接在所述环形底壁面向所述止回阀座的侧面上,所述第一环形侧壁套设在所述第二环形侧壁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二环形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环形侧壁、所述环形底壁和所述第二环形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安装槽;
所述止回阀座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槽,该所述第一安装槽内的所述密封圈抵接在所述环形底壁上;和/或,所述止回阀座的第一端的周向侧面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槽,该所述第一安装槽内的所述密封圈抵接在所述第二环形侧壁上;和/或,所述止回阀座的第一端的周向侧面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槽,该所述第一安装槽内的所述密封圈抵接在所述第一环形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快拆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一环形侧壁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止回阀座的周向侧壁的外侧面上,所述止回阀座与所述接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锁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相互配合的卡接件;
或;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所述相互配合的螺纹段,所述螺纹段连续设置,或所述螺纹段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两者中其中一者上设置止位凸起,另一者上设置有止位凹槽,所述止位凸起与所述止位凹槽配合以定位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锁紧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底壁背离所述止回阀座的侧面上连接有第三环形侧壁和第四环形侧壁,所述第三环形侧壁套设在所述第四环形侧壁的外侧,且与所述第四环形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三环形侧壁、第四环形侧壁与所述环形底壁之间形成风管连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环形侧壁与所述环形底壁的内沿对齐连接,所述第一环形侧壁对应所述环形底壁的外沿设置,所述第四环形侧壁相对所述第二环形侧壁靠近所述接头的中心设置,所述第三环形侧壁相对所述第一环形侧壁靠近所述接头的中心设置;
和/或;
所述第二环形侧壁沿所述接头的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环形侧壁沿所述接头的轴向长度;
和/或;
所述第三环形侧壁沿所述接头的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四环形侧壁沿所述接头的轴向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环形侧壁上设置有漏油孔;
和/或,所述止回阀装置还包括风管,所述风管套设在风管连接槽内,并与所述风管安装槽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止回阀座的第二端设置有连接法兰;
和/或;
所述止回阀装置还包括风管,所述风管与所述接头粘结或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烟机组件,包括油烟机和连接在所述油烟机上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止回阀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止回阀装置,包括止回阀座、接头和密封圈,接头通过快拆结构可拆卸连接在止回阀座的第一端上,止回阀座的周向侧壁的第一端沿止回阀座的周向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接头的周向侧壁的靠近止回阀座的一端上,沿接头的周向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本实用新型止回阀装置在使用时,接头用于与风管连接,安装或拆卸风管是通过接头与止回阀座的连接或拆卸实现。接头与止回阀座的配合可以是第一安装槽对应的止回阀座的周向侧壁套设在第二安装槽内,也可以是第二安装槽对应的接头的周向侧壁套设在第一安装槽内。以第一安装槽对应的止回阀座的周向侧壁套设在第二安装槽内为例,在连接接头与止回阀座时,将密封圈放置在第一安装槽或第二安装槽内,然后将第一安装槽对应的止回阀座的周向侧壁套设在第二安装槽内,并将接头与止回阀座通过快拆结构连接,此时密封圈密封在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之间;拆卸风管时,将接头与止回阀座通过快拆结构拆卸,第一安装槽对应的止回阀座的周向侧壁从第二安装槽内移出即可;接头与止回阀座的安装或拆卸方便,方便了风管的快速安装或拆卸。一方面,止回阀座的周向侧壁套设在第二安装槽内或接头的周向侧壁套设在第一安装槽内,止回阀座与接头之间的烟气需要经过多次换向才能溢出,增加了烟气溢出的难度。另一方面,密封圈密封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之间,完全阻断烟气可能的流动缝隙,保证了接头与止回阀座连接位置处的密封性;且密封圈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之间,密封圈的固定稳定性高,在长期使用时不容易出现错位,进一步改善了密封性能,烟气能够有效排放,避免污染止回阀附近的空间。可见,本实用新型止回阀装置能够保证密封不漏油的同时提高油烟机的止回阀与风管的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烟机组件包括油烟机和连接在所述油烟机上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止回阀装置,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止回阀装置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回阀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回阀装置的接头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回阀装置的止回阀座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图标:1-风管;2-接头;21-第四环形侧壁;211-漏油孔;22-第三环形侧壁;221-螺钉孔;23-第二环形侧壁;24-第一环形侧壁;241-第一连接件;2411-止位凸起;25-环形底壁;26-第二安装槽;27-风管连接槽;3-密封圈;4-止回阀座;41-第六环形侧壁;42-第一安装槽;43-第五环形侧壁;431-第二连接件;4311-止位凹槽;44-法兰;45-底环形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止回阀装置,包括止回阀座4、接头2和密封圈3,接头2通过快拆结构可拆卸连接在止回阀座4的第一端上,止回阀座4的周向侧壁的第一端沿止回阀座4的周向设置有第一安装槽42,接头2的周向侧壁的靠近止回阀座4的一端上,沿接头2的周向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6。第一安装槽42对应的止回阀座4的周向侧壁套设在第二安装槽26内,或,第二安装槽26对应的接头2的周向侧壁套设在第一安装槽42内;密封圈3密封设置在第一安装槽42与第二安装槽26之间。
止回阀装置通常安装在油烟机的顶部,止回阀座4内设置有阀芯,止回阀座内通道与油烟机的风道连通,接头2安装在在止回阀座4的上方,并与风管1(排烟软管)连接。对应于止回阀装置通常的安装方式,如图1所示,止回阀座4的周向侧壁的第一端也即是止回阀的上端。“第一安装槽42对应的止回阀座4的周向侧壁套设在第二安装槽26内,或,第二安装槽26对应的接头2的周向侧壁套设在第一安装槽42内”,也即如图1所示,可以是止回阀座4的周向侧壁的上端套设在接头2下端的第二安装槽26内,密封圈3密封在第一安装槽42和第二安装槽26之间;也可以是,接头2的下端套设在止回阀座4的周向侧壁的上端的第二安装槽26内,密封圈3密封在第一安装槽42和第二安装槽26之间的方式。一般而言,通常采用第一种安装方式,以保证来自油烟机的烟气的流动流畅度,本实施例也主要以第一种安装方式,也即止回阀座4的周向侧壁的上端套设在接头2下端的第二安装槽26内的方式进行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止回阀座4的下端通常设置有与油烟机的顶部连接的连接法兰44。
本实施例止回阀装置在使用时,安装或拆卸风管1是通过接头2与止回阀座4的连接或拆卸实现。接头2与止回阀座4的配合可以是第一安装槽42对应的止回阀座4的周向侧壁套设在第二安装槽26内,也可以是第二安装槽26对应的接头2的周向侧壁套设在第一安装槽42内。以第一安装槽42对应的止回阀座4的周向侧壁套设在第二安装槽26内为例,在连接接头2与止回阀座4时,将密封圈3放置在第一安装槽42或第二安装槽26内,然后将第一安装槽42对应的止回阀座4的周向侧壁套设在第二安装槽26内,并将接头2与止回阀座4通过快拆结构连接,此时密封圈3密封在第一安装槽42与第二安装槽26之间;拆卸风管1时,将接头2与止回阀座4通过快拆结构拆卸,第一安装槽42对应的止回阀座4的周向侧壁从第二安装槽26内移出即可;接头2与止回阀座4的安装或拆卸方便,方便了风管1的快速安装或拆卸。
一方面,止回阀座4的周向侧壁套设在第二安装槽26内或接头2的周向侧壁套设在第一安装槽42内,止回阀座4与接头2之间的烟气需要经过多次换向才能溢出,增加了烟气溢出的难度。另一方面,密封圈3密封在第一安装槽42和第二安装槽26之间,完全阻断烟气可能的流动缝隙,保证了接头2与止回阀座4连接位置处的密封性;且密封圈3在第一安装槽42和第二安装槽26之间,密封圈3的固定稳定性高,在长期使用时不容易出现错位,进一步改善了密封性能,烟气能够有效排放,避免污染止回阀附近的空间。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安装槽42对应的止回阀座4的周向侧壁套设在第二安装槽26内,密封圈3过盈固定在第一安装槽42内,且密封圈3位于第一安装槽42的槽口的一端凸出第一安装槽42并过盈抵接在第二安装槽26的槽壁上。
其中,密封圈3过盈抵接在第二安装槽26的槽壁上,可以理解为,第一安装槽42的槽底到第二安装槽26的槽壁的距离小于密封圈3在自然状态下的厚度,此时,在接头2与止回阀座4连接固定时,密封圈3是被压缩后压紧抵接在第二安装槽26的槽壁上的,具体密封圈3的压缩量可以是0.1毫米至0.8毫米。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安装槽42此时作为密封圈3的固定槽,可以预先将密封圈3进行固定,在拆卸或链接接头2与止回阀座4时,密封圈3可以始终处于第一安装槽42内,避免了密封圈3掉落,提高了安拆效率。且第一安装槽42的固定作用使得密封圈3不易在气流或外界作用下发生错位,保证了密封圈3在第一安装槽42和第二安装槽26的槽壁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地,密封圈3过盈抵接,密封圈3与第一安装槽42和第二安装槽26之间能够紧密密封,进一步保障了接头2与止回阀座4连接时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止回阀装置的密封圈3可由水平端面密封,也可由竖直端面密封。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接头2靠近止回阀座4的一端的周向侧壁包括第一环形侧壁24、环形底壁25和第二环形侧壁23,第一环形侧壁24和第二环形侧壁23均连接在环形底壁25面向止回阀座4的侧面上,也即环形底壁25的下侧面上,第一环形侧壁24套设在第二环形侧壁23的外侧,并与第二环形侧壁23间隔设置,第一环形侧壁24、环形底壁25和第二环形侧壁23之间形成第二安装槽26;第二安装槽26面向下开口。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4或图5所示,止回阀座4的第一端的周向侧壁包括第五环形侧壁43、第六环形侧壁41和底环形壁45,第五环形侧壁43和第六环形侧壁41分别设置在底环形壁45的外沿和内沿上,且第五环形侧壁43、第六环形侧壁41和底环形壁45形成上端开口的第一安装槽42。在该第一安装槽42内过盈固定密封圈3。第二环形侧壁23和第二环形侧壁23之间的环形底壁25形成密封端面,该第一安装槽42内的密封圈3抵接在环形底壁25的底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第五环形侧壁43为止回阀座4的主体壁,本实施例第六环形侧壁41和底环形壁45相当于在第五环形侧壁43在上端向内额外增设而成的结构。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止回阀座4的第一端的周向侧面的内侧面,也即上端的内壁面(面向止回阀内部中心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42,在该第一安装槽42内过盈固定密封圈3。该第一安装槽42内的密封圈3抵接在第二环形侧壁23的外周面(第二环形侧壁23远离接头2中心的一侧为外)上。在该种方式下,第一安装槽42可以通过止回阀座4的主体壁的内侧面向外凹陷形成。
在再一种实现方式中,止回阀座4的第一端的周向侧面的外侧面(背离止回阀内部中心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42,在该第一安装槽42内过盈固定密封圈3。该第一安装槽42内的密封圈3抵接在第一环形侧壁24的内周面(第二环形侧壁23面向接头2中心的一侧为内)上。在该种方式下,第一安装槽42可以通过止回阀座4的主体壁的外侧面向内凹陷形成。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种实现方式可理解为端面密封,后两种方式可理解为侧面密封。上述三种方式也可同时设置,例如采用端面密封结合其中一个侧面密封的方式,或者采用两种侧面密封的方式等。密封圈3应当与第一安装槽42匹配,密封圈3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具体可以是截面为方形的方形密封圈,也可以是截面为“O”型的O型密封圈等。
如图1或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环形侧壁23沿接头2的轴向的长度小于第一环形侧壁24沿接头2的轴向长度。也即第二环形侧壁23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比第一环形侧壁24短。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环形侧壁23主要作为限位壁,形成第二安装槽26,以方便止回阀座4的上端插入第二安装槽26并限位止回阀座4的上端及密封圈3的位置。第一环形侧壁24除了具有形成第二安装槽26外,还作为接头2下端的主壁,用于与止回阀座4配合快拆结构固定。采用第二环形侧壁23长度比第一环形侧壁24短,可方便止回阀座4的上端插入第二安装槽26,并能够保证快拆结构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快拆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241和第二连接件431,第一连接件241固定在第一环形侧壁24的内壁上,第二连接件431固定在止回阀座4的周向侧壁的外侧面上,止回阀座4与接头2通过第一连接件241与第二连接件431可拆卸锁紧连接。
具体的,第一连接件241和第二连接件431可为相互配合的卡接件;例如卡扣等,卡扣可以是通过旋转的方式进行卡接或拆开的方式,以方便通过接头2相对止回阀座4的转动而进行拆卸。第一连接件241和第二连接件431也可为相互配合的螺纹段,通过螺纹啮合的方式实现接头2与止回阀座4的相对固定。其中,第一连接件241和第二连接件431上的螺纹段可以分别连续设置,也即第一连接件241和第二连接件431的螺纹段均为连续全螺纹;也可以是如图3和图4所示的,第一连接件241和第二连接件431上的螺纹段均包括分段间隔设置的多段,多段螺纹段的旋向一致,以使第一连接件241和第二连接件431相互对应的多段螺纹段能够同时啮合。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241和第二连接件431两者中其中一者上设置止位凸起2411,另一者上设置有止位凹槽4311,止位凸起2411与止位凹槽4311配合以定位第一连接件241与第二连接件431的锁紧位置。
以第一连接件241和第二连接件431为螺纹段,且螺纹段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段螺纹段为例。如图3所示,在第一连接件241的螺纹段上设置有止位凸起2411,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件431的螺纹段上设置有止位凹槽4311,在螺纹段旋转连接至止位凸起2411落入止位凹槽4311时,接头2与止回阀座4完成固定。
自然,止位凹槽4311也可设置在第一连接件241的螺纹段上,此时止位凸起2411设置在第二连接件431上。
可以理解的是,既可以通过止位凹槽4311和止位凸起2411判断接头2和止回阀座4的安装到位情况,同时,两者的配合可以起到防松作用。
本实施例止回阀装置还包括风管1,风管1与接头2粘结或一体成型。具体的,接头2与风管1可通过胶带粘结连接,也可通过注塑或熔接一体成型。这样可节省安装风管1的步骤,安装更便利,同时,可避免风管1脱落的问题。
为了实现风管1的方便安装,本实施例止回阀装置的接头2的环形底壁25背离止回阀座4的侧面上连接有第三环形侧壁22和第四环形侧壁21,第三环形侧壁22套设在第四环形侧壁21的外侧,且与第四环形侧壁21间隔设置,第三环形侧壁22、第四环形侧壁21与环形底壁25之间形成风管连接槽27。风管1套设在风管连接槽27内,并与风管连接槽固定连接。
具体的,风管1依然可以采用粘结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在风管连接槽27内。同时,风管1也可通过螺钉固定在风管连接槽27内,如图3所示,第三环形侧壁22上设置有若干个螺钉孔221,风管1套设在风管连接槽27后通过螺钉穿过第三环形侧壁22的螺钉孔221进行固定。应当注意采用螺钉固定风管1时,要保证螺钉位置的密封性能,可通过胶带进行密封加固。
其中,第四环形侧壁21上可设置有漏油孔211。可以理解的是,风管1套设在风管连接槽27内,风管连接槽27可收集风管1上冷凝的油滴,避免油滴外泄,油滴可以及时通过内侧的漏油孔211回流到油烟机的集油杯中,改善了油烟机的表面清洁度。
具体的,第四环形侧壁21与环形底壁25的内沿对齐连接,第一环形侧壁24对应环形底壁25的外沿设置,第四环形侧壁21相对第二环形侧壁23靠近接头2的中心设置,第三环形侧壁22相对第一环形侧壁24靠近接头2的中心设置。
如图3所示,接头2具有在环形底壁25位置产生变径,与接头2连接的一侧的径向尺寸小于与止回阀座4连接的进行尺寸。也即,第二安装槽26设置在风管连接槽27的外侧,这样第二安装槽26可以与口径较大的止回阀座4套接,风管连接槽27可以与相对口径较小的风管1连接。接头2在节约耗材的情况下,能够较好的完成风管1与止回阀座4之间的过渡连接。
为了方便风管安装,可选的,第三环形侧壁22沿所述接头2的轴向的长度小于第四环形侧壁21沿接头2的轴向长度。参照图2和图3所示,第三环形侧壁22的设置高度低于第四环形侧壁21的设置高度,这样在风管连接槽27两侧的侧壁的高度不同,在将风管1插入风管连接槽27内时操作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止回阀装置安装在油烟机的顶部,包括上下连接的接头2及止回阀座4,接头2的上接口与风管1连接,止回阀与止回阀间设有密封圈3,密封圈3安装在止回阀座4的第五环形侧壁43和第二环形侧壁23形成密封圈3的第二安装槽26中,密封圈3的一端接触接头2的密封端面。接头2通过旋转与止回阀座4连接,接头2上的螺纹段与止回阀座4上的螺纹段相互咬合,按照图2所示的“紧”的方向(向左)旋转的同时接头2向下运动,压紧密封圈3,直至止位凸起2411和止位凹槽4311相互配合,旋转停止,该凸起和凹槽形成的凹凸点同时起到防松作用。在需要拆卸风管1时,按照图2所示的“松”的方向(向右)旋转接头2,止位凸起2411脱离止位凹槽4311,同时接头2向上运动,直至接头2与止回阀座4分离。本实施例止回阀装置能够实现止回阀与风管1的快速拆装,提高止回阀的装配效率,并且可防止油烟从止回阀与接头2之间的间隙泄露。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油烟机组件,包括油烟机和连接在油烟机上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止回阀装置。具体的,止回阀装置的止回阀座4通过法兰44与油烟机的顶部连接。
本实施例油烟机组件与本实施例提供的止回阀装置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止回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止回阀座(4)、接头(2)和密封圈(3),所述接头(2)通过快拆结构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止回阀座(4)的第一端上,所述止回阀座(4)的周向侧壁的第一端沿所述止回阀座(4)的周向设置有第一安装槽(42),所述接头(2)的周向侧壁的靠近所述止回阀座(4)的一端上,沿所述接头(2)的周向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6);
所述第一安装槽(42)对应的所述止回阀座(4)的周向侧壁套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槽(26)内,或,所述第二安装槽(26)对应的所述接头(2)的周向侧壁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42)内;
所述密封圈(3)密封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42)与第二安装槽(2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座(4)的第一端的周向侧壁套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槽(26)内,所述密封圈(3)过盈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槽(42)内,且所述密封圈(3)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42)的槽口的一端凸出所述第一安装槽(42)并过盈抵接在第二安装槽(26)的槽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回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2)靠近所述止回阀座(4)的一端的周向侧壁包括第一环形侧壁(24)、环形底壁(25)和第二环形侧壁(23),所述第一环形侧壁(24)和第二环形侧壁(23)均连接在所述环形底壁(25)面向所述止回阀座(4)的侧面上,所述第一环形侧壁(24)套设在所述第二环形侧壁(23)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二环形侧壁(23)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环形侧壁(24)、所述环形底壁(25)和所述第二环形侧壁(23)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安装槽(26);
所述止回阀座(4)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槽(42),该所述第一安装槽(42)内的所述密封圈(3)抵接在所述环形底壁(25)上;和/或,所述止回阀座(4)的第一端的周向侧面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槽(42),该所述第一安装槽(42)内的所述密封圈(3)抵接在所述第二环形侧壁(23)上;和/或,所述止回阀座(4)的第一端的周向侧面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槽(42),该所述第一安装槽(42)内的所述密封圈(3)抵接在所述第一环形侧壁(2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回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241)和第二连接件(431),所述第一连接件(241)固定在所述第一环形侧壁(24)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接件(431)固定在所述止回阀座(4)的周向侧壁的外侧面上,所述止回阀座(4)与所述接头(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24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31)可拆卸锁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回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41)和第二连接件(431)为相互配合的卡接件;
或;
所述第一连接件(24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31)为所述相互配合的螺纹段,所述螺纹段连续设置,或所述螺纹段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回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41)和第二连接件(431)两者中其中一者上设置止位凸起(2411),另一者上设置有止位凹槽(4311),所述止位凸起(2411)与所述止位凹槽(4311)配合以定位所述第一连接件(241)与第二连接件(431)的锁紧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回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底壁(25)背离所述止回阀座(4)的侧面上连接有第三环形侧壁(22)和第四环形侧壁(21),所述第三环形侧壁(22)套设在所述第四环形侧壁(21)的外侧,且与所述第四环形侧壁(21)间隔设置,所述第三环形侧壁(22)、第四环形侧壁(21)与所述环形底壁(25)之间形成风管连接槽(2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止回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环形侧壁(21)与所述环形底壁(25)的内沿对齐连接,所述第一环形侧壁(24)对应所述环形底壁(25)的外沿设置,所述第四环形侧壁(21)相对所述第二环形侧壁(23)靠近所述接头(2)的中心设置,所述第三环形侧壁(22)相对所述第一环形侧壁(24)靠近所述接头(2)的中心设置;
和/或;
所述第二环形侧壁(23)沿所述接头(2)的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环形侧壁(24)沿所述接头(2)的轴向长度;
和/或;
所述第三环形侧壁(22)沿所述接头(2)的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四环形侧壁(21)沿所述接头(2)的轴向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止回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环形侧壁(21)上设置有漏油孔(211);
和/或,所述止回阀装置还包括风管(1),所述风管(1)套设在风管连接槽(27)内,并与所述风管(1)安装槽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止回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座(4)的第二端设置有连接法兰(44);
和/或;
所述止回阀装置还包括风管(1),所述风管(1)与所述接头(2)粘结或一体成型。
11.一种油烟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烟机和连接在所述油烟机上的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止回阀装置。
CN202121775339.0U 2021-07-30 2021-07-30 止回阀装置及油烟机组件 Active CN215673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5339.0U CN215673804U (zh) 2021-07-30 2021-07-30 止回阀装置及油烟机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5339.0U CN215673804U (zh) 2021-07-30 2021-07-30 止回阀装置及油烟机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73804U true CN215673804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82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5339.0U Active CN215673804U (zh) 2021-07-30 2021-07-30 止回阀装置及油烟机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738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37208B2 (en) Air filter with improved performance or positioning
US20180214804A1 (en) Water filter cartridge with filter key
CN101255940B (zh) 排气管接头
CN215673804U (zh) 止回阀装置及油烟机组件
CN215195647U (zh) 滤芯总成以及净水器
CN209130952U (zh) 流体通道转接装置及集成灶
CN203829760U (zh) 一种快接式滤芯连接装置
CN212691895U (zh) 排烟组件及油烟机
CN217876416U (zh) 过滤装置和空调器
CN220268531U (zh) 一种压力平衡阀
CN215276097U (zh) 一种管道过滤装置及油管组件
CN108800586B (zh) 排水组件和电热水器
CN210123167U (zh) 一种止回阀组件及吸油烟机
CN219242746U (zh) 一种用于半导体晶圆收纳容器的通气阀
CN211315444U (zh) 快速接头
CN109185942A (zh) 流体通道转接装置及集成灶
CN212776062U (zh) 连接接头
CN220981029U (zh) 一种软管结构
CN211935897U (zh) 一种暖通空调用管道过滤装置
CN219547928U (zh) 一种排水槽集成式的排污管组件
CN212804414U (zh) 一种新型单向阀
CN217710995U (zh) 一种通配型下水装置
CN218923958U (zh) 锥形过滤器及管路
CN215226987U (zh) 接头组件及食物处理装置
CN212338497U (zh) 一种混合水龙头接头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