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71703U - 自复位阻尼装置、常开自复位门结构、常闭自复位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自复位阻尼装置、常开自复位门结构、常闭自复位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71703U
CN215671703U CN202121247171.6U CN202121247171U CN215671703U CN 215671703 U CN215671703 U CN 215671703U CN 202121247171 U CN202121247171 U CN 202121247171U CN 215671703 U CN215671703 U CN 215671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damping device
cylinder body
resetting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471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shan Zhongj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shan Zhong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shan Zhongj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shan Zhong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4717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717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71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717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复位阻尼装置、常开自复位门结构、常闭自复位门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自复位阻尼装置,包括阻尼器主体,所述阻尼器主体包括缸体、活塞杆,所述阻尼器主体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远离缸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活塞杆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套管与缸体之间设置有驱动活塞杆收缩的弹簧。本实用新型达到直接应用现有的阻尼器,并实现活塞杆自动复位,降低装配难度,减少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自复位阻尼装置、常开自复位门结构、常闭自复位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尼器领域,尤其涉及到自复位阻尼装置、常开自复位门结构、常闭自复位门结构。
背景技术
阻尼器是一种以提供运动的阻力来耗减运动能量的减震装置。利用阻尼器来耗能减震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军工、枪炮以及汽车等行业的传统技术。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们开始逐步的把利用阻尼器耗能减震的技术应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
现有的很多自复位门均设置有自复位阻尼器,即在阻尼器内置有复位弹簧,通过弹簧推动活塞杆复位,实现门体复位功能。但是将复位弹簧装配于阻尼器内部,增加了阻尼器装配难度,对于装配精度要求高,另外需要单独设计使用复位弹簧的阻尼器。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自复位阻尼装置、常开自复位门结构、常闭自复位门结构,达到直接应用现有的阻尼器,并实现活塞杆自动复位,降低装配难度,减少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复位阻尼装置,包括阻尼器主体,所述阻尼器主体包括缸体、活塞杆,所述阻尼器主体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远离缸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活塞杆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套管与缸体之间设置有驱动活塞杆收缩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缸体外侧壁设置有供弹簧端部抵接的外抵接块,所述套管内壁固定有供弹簧另一端抵接的内抵接块,所述内抵接块位于外抵接块背离固定块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缸体,且所述内抵接块及外抵接块均呈环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抵接块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套管的内壁,所述内抵接块的内侧壁贴合于缸体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缸体侧壁、固定块侧壁均开设有供相应轴杆穿设的轴孔,开设于所述缸体侧壁的轴孔靠近于缸体远离固定块的端部,且两个轴孔呈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塞杆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一种自复位门结构,具有上述的自复位阻尼装置,还包括门框、铰接于门框的门体,所述自复位阻尼装置的缸体及固定块均转动连接有固定件,两个固定件分别固定于门体及门框,并且两个固定件分设于门体与门框铰接端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一种常闭自复位门结构,具有上述的自复位阻尼装置,还包括门框、铰接于门框的门体,所述自复位阻尼装置的缸体及固定块均转动连接有固定件,两个固定件分别固定于门体及门框,并且两个固定件分设于门体与门框铰接端的同一侧位置,所述自复位阻尼装置垂直于门体转动轴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阻尼器活塞杆伸长后,弹簧呈压缩状态,当失去外力后,弹簧伸长并复位,弹簧顶推内抵接块与外抵接块相背离移动,并带动活塞杆压入缸体内,从而实现,自动复位,并且上述结构可直接适用现有常规的阻尼器,适用装配简单,有效降低成本。
通过外抵接块、内抵接块,实现保持缸体位于套管中心位置,并且确保缸体与套管相对呈直线移动。
通过在固定块及缸体侧壁开设轴孔,方便供对应轴杆结构穿设,实现方便安装本实用新型,提高使用便捷性。
通过上述结构可实现本体呈常开状态,即当门体关闭时,活塞杆呈伸长状态,当门体失去外力作用时,弹簧复位,并驱动活塞杆收缩,活塞杆收缩同时拉动门体相对于门框转动,从而实现保持门体常开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视图;
图5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部放大视图。
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阻尼器主体;2、缸体;3、活塞杆;4、套管;5、固定块;6、弹簧;7、外抵接块;8、内抵接块;9、轴孔;10、门框;11、门体;12、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复位阻尼装置,包括阻尼器主体1,所述阻尼器主体1包括缸体2、活塞杆3。
阻尼器主体1套设有套管4,所述套管4远离缸体2的一端设置有与活塞杆3连接的固定块5、所述套管4与缸体2之间设置有驱动活塞杆3收缩的弹簧6,固定块5封堵套管4远离缸体2的一端,活塞杆3螺纹连接于固定块5。缸体2外侧壁设置有供弹簧6端部抵接的外抵接块7,所述套管4内壁固定有供弹簧6另一端抵接的内抵接块8,所述内抵接块8位于外抵接块7背离固定块5的一侧。弹簧6套设于所述缸体2,且所述内抵接块8及外抵接块7均呈环状设置。
当阻尼器活塞杆3伸长后,弹簧6呈压缩状态,当失去外力后,弹簧6伸长并复位,弹簧6顶推内抵接块8与外抵接块7相背离移动,并带动活塞杆3压入缸体2内,从而实现,自动复位,并且上述结构可直接适用现有常规的阻尼器,适用装配简单,有效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中,外抵接块7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套管4的内壁,所述内抵接块8的内侧壁贴合于缸体2侧壁。通过外抵接块7、内抵接块8,实现保持缸体2位于套管4中心位置,并且确保缸体2与套管4相对呈直线移动。
缸体2侧壁、固定块5侧壁均开设有供相应轴杆穿设的轴孔9,开设于所述缸体2侧壁的轴孔9靠近于缸体2远离固定块5的端部,且两个轴孔9呈平行设置。通过在固定块5及缸体2侧壁开设轴孔9,方便供对应轴杆结构穿设,实现方便安装本实用新型,提高使用便捷性。
实施例2,一种常开自复位门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自复位阻尼装置,还包括门框10、门体11,门体11侧壁铰接于门框10,在自复位阻尼装置的缸体2,即固定块5均转动连接有固定件12,规定件呈L形设置,即在缸体2及固定块5的轴孔9内穿设销轴,并且固定件12转动连接于销轴,两个固定件12分别固定连接于门框10及门体11,并且两个固定件12分设于门体11与门框10铰接端的两侧。通过上述结构可实现门体11呈常开状态,即当门体11关闭时,活塞杆3呈伸长状态,当门体11失去外力作用时,弹簧6复位,并驱动活塞杆3收缩,活塞杆3收缩同时拉动门体11相对于门框10转动,从而实现保持门体11常开状态。
实施例3,一种常闭自复位门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具有实施例1所述的自复位阻尼装置,还包括门框10、铰接于门框10的门体11,所述自复位阻尼装置的缸体2及固定块5均转动连接有固定件12,两个固定件12分别固定于门体11及门框10,并且两个固定件12分设于门体11与门框10铰接端的同一侧位置,所述自复位阻尼装置垂直于门体11转动轴向。通过上述结构可实现门体11呈常闭状态,即当门体11开启时,活塞杆3呈伸长状态,当门体11失去外力作用时,弹簧6复位,并驱动活塞杆3收缩,活塞杆3收缩同时拉动门体11相对于门框10转动,从而实现保持门体11常闭状态。
在本文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描述方便,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自复位阻尼装置,包括阻尼器主体(1),所述阻尼器主体(1)包括缸体(2)、活塞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主体(1)套设有套管(4),所述套管(4)远离缸体(2)的一端设置有与活塞杆(3)连接的固定块(5)、所述套管(4)与缸体(2)之间设置有驱动活塞杆(3)收缩的弹簧(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2)外侧壁设置有供弹簧(6)端部抵接的外抵接块(7),所述套管(4)内壁固定有供弹簧(6)另一端抵接的内抵接块(8),所述内抵接块(8)位于外抵接块(7)背离固定块(5)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6)套设于所述缸体(2),且所述内抵接块(8)及外抵接块(7)均呈环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抵接块(7)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套管(4)的内壁,所述内抵接块(8)的内侧壁贴合于缸体(2)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2)侧壁、固定块(5)侧壁均开设有供相应轴杆穿设的轴孔(9),开设于所述缸体(2)侧壁的轴孔(9)靠近于缸体(2)远离固定块(5)的端部,且两个轴孔(9)呈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块(5)。
7.一种常开自复位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自复位阻尼装置,还包括门框(10)、铰接于门框(10)的门体(11),所述自复位阻尼装置的缸体(2)及固定块(5)均转动连接有固定件(12),两个固定件(12)分别固定于门体(11)及门框(10),并且两个固定件(12)分设于门体(11)与门框(10)铰接端的两侧。
8.一种常闭自复位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自复位阻尼装置,还包括门框(10)、铰接于门框(10)的门体(11),所述自复位阻尼装置的缸体(2)及固定块(5)均转动连接有固定件(12),两个固定件(12)分别固定于门体(11)及门框(10),并且两个固定件(12)分设于门体(11)与门框(10)铰接端的同一侧位置,所述自复位阻尼装置垂直于门体(11)转动轴向。
CN202121247171.6U 2021-06-04 2021-06-04 自复位阻尼装置、常开自复位门结构、常闭自复位门结构 Active CN215671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7171.6U CN215671703U (zh) 2021-06-04 2021-06-04 自复位阻尼装置、常开自复位门结构、常闭自复位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7171.6U CN215671703U (zh) 2021-06-04 2021-06-04 自复位阻尼装置、常开自复位门结构、常闭自复位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71703U true CN215671703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74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47171.6U Active CN215671703U (zh) 2021-06-04 2021-06-04 自复位阻尼装置、常开自复位门结构、常闭自复位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717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31427A1 (de) Federbeinanordnung für radaufhängungen von kraftfahrzeugen
US6290038B1 (en) Elastomer damper
US6247687B1 (en) Elastomer damper
CN101961975A (zh) 惯性质量蓄能式车辆悬架
DE50006462D1 (de) Federbeinstützlager
CN215671703U (zh) 自复位阻尼装置、常开自复位门结构、常闭自复位门结构
DE102018210854A1 (de) Luftfederbein mit einer torsionsweichen Drehdichtung
KR100847499B1 (ko) 평판을 고정시키는 패스너
CN204403249U (zh) 一种双向减震器
DE60303744T2 (de) Aufhängungssystem
CN109811641B (zh) 一种缓冲限位型旋转摩擦质量阻尼器
WO2021053003A1 (de) Torsionsfedervorrichtung, lager und schwingungsdämpfer
CN109909973B (zh) 一种基于轮毂电机的独立转向驱动轮
WO2015028510A1 (de) Federungsanordnung und fahrrad mit einer solchen
US2896938A (en) Vehicle suspension device
CN108313184B (zh) 电动单车的减震结构
CN113195929B (zh) 带有扭转止挡的弹性铰接部及其在减振器中的应用
CN110963446A (zh) 一种旋转阻尼器及具有该旋转阻尼器的托盘车
CN219133768U (zh) 减震结构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DE10026970A1 (de) Elastomerfeder und Stossdämpferanordnung mit einer solchen Elastomerfeder
CN214499900U (zh) 一种减振装置
CN218966614U (zh) 一种汽车前悬挂架结构
CN219856658U (zh) 一种全向车用带转向前承载轮机构
CN210440510U (zh) 一种新型液压阻尼器
CN214742976U (zh) 一种空气阻尼弹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