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69988U -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69988U
CN215669988U CN202121855639.XU CN202121855639U CN215669988U CN 215669988 U CN215669988 U CN 215669988U CN 202121855639 U CN202121855639 U CN 202121855639U CN 215669988 U CN215669988 U CN 215669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ollection system
rainwater collection
plate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556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梓桐
张选兵
荆建刚
张智
姚继超
张博
朱若铨
王晋
韩朝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556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69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69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69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具体涉及雨水收集领域,包括塑钢格栅地面,所述塑钢格栅地面的内部设置有凹洞,所述凹洞的竖截面形状为L形,所述凹洞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石墨,所述凹洞的顶端内部设置有堵板,所述堵板的顶部表面与塑钢格栅地面的顶部表面为倾斜共线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土工布与堵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雨水发生流动时,通过第一水口以及第二水口可以起到双重过滤的效果,且可以对第一水口以及第二水口进行清理,达到重复使用的效果,通过土工布可以对管道进行覆盖,由于土工布为短纤刺非织造无纺土工布以及将整体发生移动,对不同位置的雨水进行收集,完成对临建地面的重复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完整的说应该叫做“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收集—输水—净水—储存等渠道积蓄。
现有技术中,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雨水需要收集的位置不同,不过进行重复使用,且通过雨水可以让杂质进到里面,防止堵塞,不便于进行重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通过设有土工布与堵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雨水发生流动时,通过第一水口以及第二水口可以起到双重过滤的效果,且可以让堵板向上运动,对第一水口以及第二水口进行清理,达到重复使用的效果,通过土工布可以对管道进行覆盖,由于土工布为短纤刺非织造无纺土工布以及将整体发生移动,对不同位置的雨水进行收集,完成对临建地面的重复利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塑钢格栅地面,所述塑钢格栅地面的内部设置有凹洞,所述凹洞的竖截面形状为L形,所述凹洞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石墨,所述凹洞的顶端内部设置有堵板,所述堵板的顶部表面与塑钢格栅地面的顶部表面为倾斜共线设置。
所述石墨的内壁设置有土工布,所述土工布的内部设置有管道,所述堵板的底部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堵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水口,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水口,所述第一水口的直径大于第二水口的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在雨水发生流动时,通过第一水口以及第二水口可以起到双重过滤的效果,且可以让堵板向上运动,对第一水口以及第二水口进行清理,达到重复使用的效果,通过土工布可以对管道进行覆盖,由于土工布为短纤刺非织造无纺土工布以及将整体发生移动,对不同位置的雨水进行收集,完成对临建地面的重复利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堵板的底部设置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通过加固螺钉与堵板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与塑钢格栅地面相接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板靠近管道的底端一侧表面设置有槽洞,所述连接杆的高度大于槽洞的高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槽洞的外壁与管道的内壁为共线设置,所述连接杆与环形板的内壁相接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堵板通过竖杆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口以及第二水口的数量均为多个。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板远离管道的一侧内部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顶端的直径小于孔洞底端的直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孔洞的底端内部设置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与孔洞的底端相适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制板的顶部设置有防丢杆,所述防丢杆的顶端与堵板固定连接,且防丢杆的顶端与孔洞的顶端相适配,且活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土工布与堵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雨水发生流动时,通过第一水口以及第二水口可以起到双重过滤的效果,且可以让堵板向上运动,对第一水口以及第二水口进行清理,达到重复使用的效果,通过土工布可以对管道进行覆盖,由于土工布为短纤刺非织造无纺土工布以及将整体发生移动,对不同位置的雨水进行收集,完成对临建地面的重复利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防丢杆,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孔洞顶端的直径小于孔洞底端的直径,防止限制板与孔洞分开,不让防丢杆与环形板分开,起到了堵板以及连接杆防止丢失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堵板与竖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A部放大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与竖杆侧视图。
附图标记为:1塑钢格栅地面、2凹洞、3石墨、4堵板、5土工布、6管道、7竖杆、8连接杆、9第一水口、10第二水口、11环形板、12槽洞、13孔洞、14限制板、15防丢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塑钢格栅地面1,所述塑钢格栅地面1的内部设置有凹洞2,所述凹洞2的竖截面形状为L形,所述凹洞2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石墨3,所述凹洞2的顶端内部设置有堵板4,所述堵板4的顶部表面与塑钢格栅地面1的顶部表面为倾斜共线设置。
参照说明书附图1-4,该实施例的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的石墨3的内壁设置有土工布5,所述土工布5的内部设置有管道6,所述堵板4的底部设置有竖杆7,所述竖杆7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8,所述堵板4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水口9,所述连接杆8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水口10,所述第一水口9的直径大于第二水口10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堵板4的底部设置有环形板11,所述环形板11通过加固螺钉与堵板4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11与塑钢格栅地面1相接触,让环形板11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板11靠近管道6的底端一侧表面设置有槽洞12,所述连接杆8的高度大于槽洞12的高度,通过连接对槽洞12进行全部堵上,减少杂质进行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槽洞12的外壁与管道6的内壁为共线设置,所述连接杆8与环形板11的内壁相接触,让连接杆8向上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堵板4通过竖杆7与连接杆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口9以及第二水口10的数量均为多个,对雨水进行排放,并对垃圾进行拦截。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板11远离管道6的一侧内部设置有孔洞13,所述孔洞13顶端的直径小于孔洞13底端的直径,防止丢失杆移动到孔洞13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孔洞13的底端内部设置有限制板14,所述限制板14与孔洞13的底端相适配,让限制板14在孔洞13的底端中进行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限制板14的顶部设置有防丢杆15,所述防丢杆15的顶端与堵板4固定连接,且防丢杆15的顶端与孔洞13的顶端相适配,且活动连接,不让防丢杆15与环形板11分开,起到了堵板4以及连接杆8防止丢失的功能。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在使用时,将整体移动到雨水的一侧,对不同位置的雨水进行收集,将管道6进到土工布5的里面,通过土工布5可以对管道6进行覆盖,由于土工布5为短纤刺非织造无纺土工布5,以及通过石墨3防止管道6的位移,之后当雨水通过堵板4表面的第一水口9时,可以进到环形板11的内部,通过第一水口9可以防止杂质向下掉落,通过大型杂质进行拦截,防止向下运动,起到了防堵的功能,当雨水进到环形板11的内部时,可以让雨水掉落倒连接杆8上面,通过连接杆8表面的第二水口10继续发生运动,并通过环形板11表面的槽洞12可以与土工布5相接触,可过滤微小垃圾和泥浆,让雨水进到管道6的内部,使得雨水在管道6的内部进行流动,通过堵板4与土工布5的过滤,可过滤大量垃圾,保证临建地面雨水有组织收集,且之后可以让堵板4与环形板11分开,让堵板4向上运动,并同时带动了防丢杆15以及竖杆7的向上运动,在竖杆7向上运动时,可以让连接杆8移动,使得竖杆7以及连接杆8均移动到塑钢格栅地面1的顶部,对第一水口9以及第二水口10中的杂质进行清理,减少杂质残留在上面,通过防丢杆15的向上运动,可以让底部的限制板14发生运动,由于孔洞13顶端的直径小于孔洞13底端的直径,防止限制板14与孔洞13分开,不让防丢杆15与环形板11分开,起到了堵板4以及连接杆8防止丢失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2和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在使用时,在雨水发生流动时,通过第一水口9以及第二水口10可以起到双重过滤的效果,且可以让堵板4向上运动,对第一水口9以及第二水口10进行清理,达到重复使用的效果,通过土工布5可以对管道6进行覆盖,由于土工布5为短纤刺非织造无纺土工布5以及将整体发生移动,对不同位置的雨水进行收集,完成对临建地面的重复利用;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在使用时,由于孔洞13顶端的直径小于孔洞13底端的直径,防止限制板14与孔洞13分开,不让防丢杆15与环形板11分开,起到了堵板4以及连接杆8防止丢失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塑钢格栅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钢格栅地面(1)的内部设置有凹洞(2),所述凹洞(2)的竖截面形状为L形,所述凹洞(2)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石墨(3),所述凹洞(2)的顶端内部设置有堵板(4),所述堵板(4)的顶部表面与塑钢格栅地面(1)的顶部表面为倾斜共线设置;
所述石墨(3)的内壁设置有土工布(5),所述土工布(5)的内部设置有管道(6),所述堵板(4)的底部设置有竖杆(7),所述竖杆(7)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8),所述堵板(4)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水口(9),所述连接杆(8)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水口(10),所述第一水口(9)的直径大于第二水口(10)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板(4)的底部设置有环形板(11),所述环形板(11)通过加固螺钉与堵板(4)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11)与塑钢格栅地面(1)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11)靠近管道(6)的底端一侧表面设置有槽洞(12),所述连接杆(8)的高度大于槽洞(12)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洞(12)的外壁与管道(6)的内壁为共线设置,所述连接杆(8)与环形板(11)的内壁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板(4)通过竖杆(7)与连接杆(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口(9)以及第二水口(10)的数量均为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11)远离管道(6)的一侧内部设置有孔洞(13),所述孔洞(13)顶端的直径小于孔洞(13)底端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13)的底端内部设置有限制板(14),所述限制板(14)与孔洞(13)的底端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板(14)的顶部设置有防丢杆(15),所述防丢杆(15)的顶端与堵板(4)固定连接,且防丢杆(15)的顶端与孔洞(11)的顶端相适配,且活动连接。
CN202121855639.XU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 Active CN215669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5639.XU CN215669988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5639.XU CN215669988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69988U true CN215669988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51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55639.XU Active CN215669988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699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21340U (zh) 一种防堵塞市政排水管结构
KR20130049310A (ko) 도로 배수구용 그레이팅
CN213233125U (zh) 一种桥梁排水装置
CN209082647U (zh) 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
CN215669988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临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
CN210202763U (zh) 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
CN218126031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节排水及灌溉系统
CN217517768U (zh) 一种市政工程排水结构
CN206553920U (zh) 一种具有排水系统的桥梁
CN208363241U (zh) 一种易清洁防堵排水沟结构
CN209620225U (zh) 一种提篮式防堵易清理公路隧道路面排水篦子
CN210238730U (zh) 一种市政工程排水结构
JP2535340Y2 (ja) 雨水浸透枡用フィルタ
CN209457026U (zh) 一种岩土工程边坡排水结构
CN207934163U (zh) 一种厂房防堵排水沟
CN219219291U (zh) 一种篦盖结合的新型环保雨水口结构
CN212357868U (zh) 一种用于清理落叶的公园道路暗槽排水渠
CN216892619U (zh) 一种具有蓄水功能的园林生态护坡
CN218436607U (zh) 一种防堵塞的公路桥梁用排水装置
CN218374292U (zh) 城市道路防堵塞排水管
CN216075184U (zh) 一种岩土工程水量导流边坡结构
CN212336263U (zh) 装配式道路暗埋排水构件
CN216689261U (zh) 一种雨水花园排水结构
CN109502913B (zh) 海绵城市的雨水管自清理及水生态净化系统
CN215367531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建筑蓄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