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69548U - 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69548U
CN215669548U CN202121739959.9U CN202121739959U CN215669548U CN 215669548 U CN215669548 U CN 215669548U CN 202121739959 U CN202121739959 U CN 202121739959U CN 215669548 U CN215669548 U CN 2156695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leeve
rotating shaft
pivot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399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真平
谢冬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wei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wei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wei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wei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399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695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695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695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角支护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包括支护柱和支护板,所述支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栓杆,所述螺栓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螺栓杆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套管,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三转轴的作用,使得第二转动板可以进行转动,避免刚性连接,导致受损,通过弹簧的伸缩弹力,使得第二套管在滑杆的外表面进行滑动,将第二转动板压在地面上,通过第二通孔的作用,插入销钉进行固定,保证了支护结构整体的稳定性,避免了支护板发生损坏,避免了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角支护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的设计与施工以及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支护体系的设计与施工,没有可靠的支护体系,基坑开挖时会不可避免地影响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地表塌陷、结构倒塌等事故。
现有的转角支护结构在进行使用时,大多不够稳定,导致支护板发生损坏,容易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包括支护柱和支护板,所述支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栓杆,所述螺栓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螺栓杆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套管,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
可选的,所述支护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
可选的,所述螺栓杆的直径与第一套管空腔的直径相适配,所述螺栓杆外表面设置的螺纹的螺距与第一套管内壁设置的螺纹的螺距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直径与第二转轴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关于第一转动板的中心点对称。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通孔均匀分布在底板的一侧,所述限位环的数量为若干个,相邻两个所述限位环之间的距离与第一转动板的宽度相等。
可选的,所述第三转轴的直径与第二转动板空腔的直径相适配,所述第二转动板的宽度大于第二套管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滑杆的直径与第二套管空腔的直径相适配,所述滑杆的轴心与第二套管的轴心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通过螺栓杆、连接板、第一套管、第一转轴、第一转动板、第二转轴、底板、第一通孔、限位环、第三转轴、第二转动板、第二通孔、滑杆、第二套管和弹簧之间的配合设置,连接板与螺栓杆滑动连接后,转动第一套管,调节螺栓杆与第一套管的连接长度,使得第一套管将连接板压紧,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作用,使得第一转动板可以进行转动,使得底板呈水平状态与地面接触,通过第一通孔的作用,插入销钉进行固定,通过第三转轴的作用,使得第二转动板可以进行转动,避免刚性连接,导致受损,通过弹簧的伸缩弹力,使得第二套管在滑杆的外表面进行滑动,将第二转动板压在地面上,通过第二通孔的作用,插入销钉进行固定,保证了支护结构整体的稳定性,避免了支护板发生损坏,避免了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护柱,2-支护板,3-螺栓杆,4-连接板,5-第一套管,6-第一转轴,7-第一转动板,8-第二转轴,9-底板,10-第一通孔,11-限位环,12-第三转轴,13-第二转动板,14-第二通孔,15-滑杆,16-第二套管,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包括支护柱1和支护板2,支护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栓杆3,螺栓杆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板4,螺栓杆3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套管5,连接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7,第一转动板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8,第二转轴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9,底板9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0,第一转轴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1,转动第一套管5,调节螺栓杆3与第一套管5的连接长度,使得第一套管5将连接板4压紧,避免连接板4发生晃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支护板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12,第三转轴1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13,第二转动板1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4,支护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15,滑杆1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管16,第二套管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7,通过弹簧17的伸缩弹力,使得第二套管16可以在滑杆15的外表面进行滑动,压住第二转动板13,使得第二转动板13与地面接触后不会随意转动,提高支护板2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螺栓杆3的直径与第一套管5空腔的直径相适配,螺栓杆3外表面设置的螺纹的螺距与第一套管5内壁设置的螺纹的螺距相适配,通过转动第一套管5,调节螺栓杆3与第一套管5的连接长度,方便第一套管5将连接板4压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转轴6的直径与第二转轴8的直径相等,第一转轴6与第二转轴8关于第一转动板7的中心点对称,通过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8的作用,使得第一转动板7可以进行转动,方便底板9与地面进行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通孔1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通孔10均匀分布在底板9的一侧,限位环11的数量为若干个,相邻两个限位环11之间的距离与第一转动板7的宽度相等,通过限位环11的作用,限制第一转动板7的位置,避免第一转动板7随意晃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三转轴12的直径与第二转动板13空腔的直径相适配,第二转动板13的宽度大于第二套管16的直径,通过第三转轴12的作用,使得第二转动板13可以进行转动,避免刚性连接,导致震动时,第二转动板13发生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滑杆15的直径与第二套管16空腔的直径相适配,滑杆15的轴心与第二套管16的轴心重合,通过第二套管16在滑杆15外表面的滑动,以及弹簧17的伸缩弹力,使得第二套管16将第二转动板13压紧,提高支护板2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者使用时
1、将连接板4与螺栓杆3进行滑动连接,然后转动第一套管5,通过第一套管5与螺栓杆3的螺纹连接,使其进行移动,将连接板4压紧;
2、通过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8的作用,使得第一转动板7进行转动,使得底板9接触地面,通过第一通孔10的作用,将底板9进行固定;
3、通过第三转轴12的作用,使得第二转动板13进行转动,与地面接触,并通过弹簧17的伸缩弹力,使得第二套管16在滑杆15的外表面进行滑动,将第二转动板13压紧,通过第二通孔14的作用,对第二转动板13进行固定。
综上所述:该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通过螺栓杆3、连接板4、第一套管5、第一转轴6、第一转动板7、第二转轴8、底板9、第一通孔10、限位环11、第三转轴12、第二转动板13、第二通孔14、滑杆15、第二套管16和弹簧17之间的配合设置,连接板4与螺栓杆3滑动连接后,转动第一套管5,调节螺栓杆3与第一套管5的连接长度,使得第一套管5将连接板4压紧,通过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8的作用,使得第一转动板7可以进行转动,使得底板9呈水平状态与地面接触,通过第一通孔10的作用,插入销钉进行固定,通过第三转轴12的作用,使得第二转动板13可以进行转动,避免刚性连接,导致受损,通过弹簧17的伸缩弹力,使得第二套管16在滑杆15的外表面进行滑动,将第二转动板13压在地面上,通过第二通孔14的作用,插入销钉进行固定,保证了支护结构整体的稳定性,避免了支护板2发生损坏,避免了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柱(1)和支护板(2),所述支护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栓杆(3),所述螺栓杆(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螺栓杆(3)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套管(5),所述连接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7),所述第一转动板(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9),所述底板(9)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0),所述第一转轴(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12),所述第三转轴(1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13),所述第二转动板(1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4),所述支护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15),所述滑杆(1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管(16),所述第二套管(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杆(3)的直径与第一套管(5)空腔的直径相适配,所述螺栓杆(3)外表面设置的螺纹的螺距与第一套管(5)内壁设置的螺纹的螺距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6)的直径与第二转轴(8)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转轴(6)与第二转轴(8)关于第一转动板(7)的中心点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通孔(10)均匀分布在底板(9)的一侧,所述限位环(11)的数量为若干个,相邻两个所述限位环(11)之间的距离与第一转动板(7)的宽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12)的直径与第二转动板(13)空腔的直径相适配,所述第二转动板(13)的宽度大于第二套管(16)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5)的直径与第二套管(16)空腔的直径相适配,所述滑杆(15)的轴心与第二套管(16)的轴心重合。
CN202121739959.9U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 Active CN2156695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9959.9U CN215669548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9959.9U CN215669548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69548U true CN215669548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82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39959.9U Active CN215669548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695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669548U (zh) 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
CN107268963B (zh) 一种可在斜面上搭建且带活动平台的脚手架
CN213539814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
CN211289260U (zh) 一种林业用检测设备支架装置
CN210713940U (zh) 一种超重梁支模结构
CN216974154U (zh) 一种盘扣架托撑
CN218540718U (zh) 一种污水管网的基坑支护结构
CN215717148U (zh) 一种房屋建筑用铝合金模板固定机构
CN107386619B (zh) 一种可调平且带活动平台的脚手架
CN216476366U (zh) 建筑工程施工用的模板支护结构
CN21532986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锚杆施工装置
CN213741714U (zh) 一种钢结构抗风装置
CN220868162U (zh) 一种水利工程地基检测装置
CN219864075U (zh) 一种房屋建筑临时模板支架
CN216811239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场地用组装式警示栏
CN220985261U (zh) 一种临时用电电缆支撑组件
CN218323422U (zh) 一种建筑新型龙骨
CN220811669U (zh) 一种高可靠性的吊塔连接构件
CN218623556U (zh) 一种舞台脚的锁紧装置
CN220953838U (zh) 圆管柱和钢管梁连接节点
CN214868547U (zh) 一种用于塔吊顶升的打销机构
CN215118239U (zh) 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进度展示装置
CN217581199U (zh) 一种建筑用顶梁支护
CN217095009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轧辊
CN215212715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围栏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