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50679U - 一种烹饪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50679U
CN215650679U CN202121483810.9U CN202121483810U CN215650679U CN 215650679 U CN215650679 U CN 215650679U CN 202121483810 U CN202121483810 U CN 202121483810U CN 215650679 U CN215650679 U CN 215650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appliance
display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anel
cooking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838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文祥
王小鹰
吴志勇
陈锦森
何少华
冷芬勇
洪健
杨杰
孙建滨
汪洋
王德强
陈永顺
梁海星
陈嘉良
马日春
李晓光
王星生
陈亚洲
郭兴家
罗兆锋
王国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838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50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50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50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电器,包括:电器本体,电器本体的侧壁设有安装缺口;和显示装置,设于安装缺口处,包括显示板和与电器本体相连的视窗,视窗包括与显示板对应设置的显示部;显示部相对于电器本体倾斜设置,且沿着由显示部的底部指向显示部的顶部的方向,显示部朝凹向显示板的方向倾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电器,将显示装置设在烹饪电器的侧部,取消了将显示装置设在电器本体顶部的常规设计,这样既能够有效防止用户取放食材过程中水滴落至显示装置上,也能够防止加热过程中容器中的水因沸腾溅出或溢出而接触显示装置,从而显著降低了显示装置接触水的概率,提高了显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清晰度和使用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电磁炉等烹饪电器存在以下弊端:显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接触水导致显示界面模糊,甚至进水而发生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不易接触水的烹饪电器,从而提高显示界面的清晰度,提高显示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烹饪电器,包括:电器本体,所述电器本体的侧壁设有安装缺口;和显示装置,设于所述安装缺口处,包括显示板和与所述电器本体相连的视窗,所述视窗包括与所述显示板对应设置的显示部;所述显示部相对于所述电器本体倾斜设置,且沿着由所述显示部的底部指向所述显示部的顶部的方向,所述显示部朝凹向所述显示板的方向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电器,将显示装置设在烹饪电器的侧部,取消了将显示装置设在电器本体顶部的常规设计,这样既能够有效防止用户取放食材过程中水滴落至显示装置上,也能够防止加热过程中容器中的水因沸腾溅出或溢出而接触显示装置,从而显著降低了显示装置接触水的概率,提高了显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清晰度和使用可靠性。
具体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板和视窗,显示板具有指示灯等显示部件。视窗具有透光效果,使得用户通过视窗可以看到显示板。其中,视窗的显示部倾斜设置,且由下向上倾斜朝向显示板设置。这样使得视窗具有一定的仰角,用户的视线朝向斜下方即可方便舒服地看到显示装置,无需弯腰,也无需蹲下,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此外,相较于常规设计,本方案的显示装置位于烹饪电器侧部,能够增加显示装置与电器本体的加热区域之间的距离,使得用户在操作时可以远离灶面板的加热区域、加热锅具和加热食材等高温物品,从而降低高温烫伤用户的风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电器本体包括电器盖和电器座,所述电器盖与所述电器座盖合连接,并与所述电器座拼合限定出所述安装缺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电器本体拆分为电器盖和电器座,便于电器本体内部结构的装配。安装缺口由电器盖与电器座拼合限定出,则装配时可以先将电器座和电器盖中的一者与显示装置装配在一起,然后再装上电器座和电器盖中的另一者,这样降低了显示装置与电器本体之间的装配难度,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
并且,这样设计,使得安装缺口位于电器本体的侧壁上,保证了电器本体面板的完整性,且使得显示装置不会影响面板上物品的取放。
进一步,所述视窗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显示部相连,并与所述电器本体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部用于实现视窗与电器本体的装配固定,保证视窗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套筒,所述电器本体内对应所述定位套筒的位置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套筒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定位柱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定位套筒与定位柱的配合,能够对显示装置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和限位作用,实现显示装置与电器本体之间的装配预固定,便于后续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实现电器本体与显示装置的紧固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还设有至少一个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数量与所述定位套筒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定位套筒与所述连接臂的端部相连。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连接臂来增加定位套筒与安装缺口之间的距离,既便于定位套筒与电器本体转角附近的连接柱配合,且不会增加显示装置操作部的尺寸,因而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轻量化;且不会占据电器本体内部的过多空间,有利于电器本体内部结构的优化。
进一步,所述连接臂设有导向筋,所述显示板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筋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用于引导所述显示板向靠近所述显示部的方向滑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向筋与导向槽的配合,能够对显示板与视窗之间的装配起到导向作用,有利于显示板与视窗之间快速定位,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进一步,所述连接臂还设有第一弹性支撑部,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用于与所述显示板远离所述显示部的板面相抵靠;和/或所述显示板设有第二弹性支撑部,所述第二弹性支撑部与所述显示部相抵靠。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两个弹性支撑部对显示板进行预固定,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显示板的稳定性,也便于后续装配过程中显示板与电器本体的结构进行相应配合。
进一步,所述显示板与所述显示部平行设置;所述烹饪电器的第一弹性支撑部包括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与所述导向筋靠近所述显示部的一端相连;所述烹饪电器的第二弹性支撑部包括按键弹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显示板与显示部平行设置,则显示板也采用倾斜设置的方式,这样,显示板与显示部之间距离相等,便于通过显示部来操控显示板。第一弹性支撑部采用弹片的形式,且弹片与导向筋靠近显示部的一端相连,使得显示板与视窗之间的装配方式简单易操作,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第二弹性支撑部采用按键弹簧的形式,按键弹簧同时可以作为显示装置的传感部件,同时具备了限位功能和传感功能,使得显示板具有电控功能,提高了显示装置的集成度,有利于简化显示装置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电器本体还设有限位支撑结构,所述限位支撑结构与所述显示板相抵靠,用于限制所述显示板翻转;其中,所述限位支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电器盖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筋,所述第一支撑筋与所述显示板远离所述显示部的板面相抵靠;和/或所述限位支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电器座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二支撑筋与所述显示板远离所述显示部的板面相抵靠。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电器本体上设限位支撑结构来对显示板进行进一步的限位,防止显示板压缩第一弹性支撑部或第二弹性支撑部而发生翻转。如此,显示装置与电器本体装配完成后,显示板也得到了较好的固定。
当显示装置与电器本体装配到位后,第一支撑筋能够与显示板远离显示部的板面相抵靠,即顶住显示板的上部,这样能够防止显示板的上部向下翻转,从而提高了显示板的稳定性。
当显示装置与电器本体装配到位后,第二支撑筋能够与显示板远离显示部的板面相抵靠,即顶住显示板的下部,这样能够防止显示板的下部向上翻转,从而提高了显示板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还设有止挡凸起,所述止挡凸起与所述显示板的两端相抵靠,用于限制所述显示板沿所述显示部的长度方向运动;和/或所述电器本体的电器座设有接水槽和与所述接水槽连通的排水孔,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电器座之间的缝隙与所述接水槽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止挡凸起的设置,能够对显示板起到进一步的限位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板的稳定性。这样,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可以限制显示板沿前后方向移动,止挡凸起可以限制显示板沿左右方向移动,使得显示板与视窗之间可以保持较好的相对固定。进一步,止挡凸起也与连接臂相连。
在电器座上设接水槽,使得由显示装置与电器座之间的缝隙进入的水可以进入接水槽内,并经接水槽的排水孔排出烹饪电器,防止液体对电器本体内的电磁线圈盘或其他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造成影响。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设有限位凸部,所述电器本体的电器盖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部与所述限位凹槽凹凸配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限位凸部与电器盖的限位凹槽进行凹凸配合,能够对显示装置与电器盖之间的装配起到定位作用和限位作用,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限位凸部包括第一挡筋,所述第一挡筋沿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连接部的两端;所述电器本体的电器座设有接水槽和与所述接水槽连通的排水孔,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电器座之间的缝隙与所述接水槽连通;所述第一挡筋在所述电器座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接水槽内,用于引导液体流入所述接水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限位凸部采用第一挡筋的形式,有利于增加连接部与电器盖的配合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限位可靠性。另一方面,第一挡筋沿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至连接部的两端,便于将到达第一挡筋处的液体向显示装置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进行引流,降低液体进入显示装置内部的风险,因而起到了一定的防水作用。
电器座上设有接水槽,使得经由第一挡筋分流引导的液体可以滴落至电器座的接水槽内,防止液体对电器座内的电磁线圈盘或其他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造成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对电器本体内的电磁线圈盘或其他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的防水保护效果。
进一步,所述电器本体的电器盖与所述连接部中的一者设有第一卡钩,另一者设有与所述第一卡钩卡接配合的第一卡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器本体的电器盖与显示装置视窗的连接部,通过第一卡钩与第一卡孔的配合,实现了卡接固定,卡接固定方式结构简单,装配便捷。
进一步,所述电器本体的电器座与所述连接部中的一者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钩,另一者设有与所述第二卡钩卡接配合的第二卡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部与电器本体的电器座通过第二卡钩与第二卡孔实现卡接配合,也能够实现连接部与电器本体之间的预固定,便于后续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实现电器本体与显示装置的紧固连接,且结构简单,限位效果好。
进一步,电器座的第二卡钩与显示装置的连接部卡接配合,可以限制显示装置沿定位套筒的高度方向运动。同时,电器座的定位柱可以与显示装置的定位套筒套装配合,限制显示装置沿垂直于定位套筒的高度方向的方向运动。这样,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显示装置与电器座装配在一起,利用定位套筒与定位柱的配合、以及第二卡钩与显示装置的配合,来对显示装置进行预固定,然后再盖上电器盖,利用螺钉等紧固件锁紧电器盖与电器座,即可实现电器盖与电器座的固定连接,同时夹紧显示装置,实现显示装置与电器本体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器座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挡筋,所述第二挡筋与所述显示装置相抵靠,用于限制所述显示装置向插入所述电器本体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挡筋与所述第二卡钩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挡筋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卡钩相背设置,所述第二挡筋穿设于所述第二卡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挡筋的设置,限制了显示装置向插入电器本体的方向运动的自由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显示装置的预固定效果。
第二挡筋和第二卡钩数量相等、一一对应,且相背设置,可以起到协同作用。第二挡筋可以限制显示装置向插入电器本体的方向运动,第二卡钩可以限制显示装置向脱出电器本体的方向运动,因而进一步提高了显示装置的预固定效果,且减少了第二挡筋和第二卡钩各自受到的作用力,有利于提高第二挡筋和第二卡钩的使用可靠性。
另一方面,在连接部的底部设置第二卡孔,第二卡钩和第二挡筋都插入第二卡孔中,这样降低了第二卡钩和第二挡筋脱离连接部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显示装置的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电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烹饪电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烹饪电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烹饪电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显示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显示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显示装置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6所示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6所示显示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所示烹饪电器的一个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所示烹饪电器的一个剖视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所示烹饪电器的一个剖视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F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所示烹饪电器的一个剖视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烹饪电器;
1显示装置,11显示板,111导向槽,112第二弹性支撑部,1121按键弹簧,12视窗,121显示部,122连接部,1221定位套筒,1222连接臂,1223导向筋,1224第一弹性支撑部,1225弹片,1226止挡凸起,1227限位凸部,1228第一挡筋,1229第一卡孔,1230第二卡孔,123弯折部;
2电器本体,21安装缺口,22电器盖,221第一卡钩,222限位凹槽,23电器座,231定位柱,2311连接柱,232第二卡钩,233第二挡筋,234接水槽,235排水孔,24限位支撑结构,241第一支撑筋,242第二支撑筋,25面盖,26电源连接部;
其中,图14和图16中的箭头示意水的路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电器100,包括:电器本体2和显示装置1。
其中,电器本体2的侧壁设有安装缺口21,如图4和图13所示,显示装置1设于安装缺口21处。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板11和与电器本体2相连的视窗12,如图4和图11所示。视窗12包括与显示板11对应设置的显示部121,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显示部121相对于电器本体2倾斜设置,且沿着由显示部121的底部指向显示部121的顶部的方向,显示部121朝凹向显示板11内的方向倾斜,如图9、图14和图18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电器100,将显示装置1设在烹饪电器100的侧部,取消了将显示装置1设在电器本体2顶部的常规设计,这样既能够有效防止用户取放食材过程中水滴落至显示装置1上,也能够防止加热过程中容器中的水因沸腾溅出或溢出而接触显示装置1,从而显著降低了显示装置1接触水的概率,提高了显示装置1在使用过程中的清晰度和使用可靠性。
取消了常规烹饪电器100将显示装置1内置于电器本体2的设计,采用显示装置1设置在电器本体2侧壁的安装缺口21处的设计,使得显示装置1可以不受灶面板、注塑件等部件的阻隔,能够直接与用户进行交互,显控界面也可以丰富多样化,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板11和视窗12,显示板11具有指示灯等显示部件。视窗12具有透光效果,使得用户通过视窗12可以看到显示板11。其中,视窗12的显示部121倾斜设置,且由下向上倾斜朝向显示板设置。这样使得显控视窗12具有一定的仰角,用户的视线朝向斜下方即可方便舒服地操控显示装置1,无需弯腰,也无需蹲下,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此外,相较于常规设计,本方案的显示装置1位于烹饪电器100侧部,能够增加显示装置1与电器本体2的加热区域之间的距离,使得用户在操作时可以远离灶面板的加热区域、加热锅具和加热食材等高温物品,从而降低高温烫伤用户的风险。
进一步,沿着由显示部121的底部指向显示部121的顶部的方向,显示部121朝凹入电器本体2内的方向倾斜,如图9、图14和图18所示。
进一步,显示板11可以与控制板集成为一体,则显示装置1成为显控装置,用户可通过视窗12操作控制板,进而实现对烹饪电器100的控制。本方案取消了常规烹饪电器100将显控装置内置于电器本体2的设计,采用显控装置设置在电器本体2侧壁的安装缺口21处的设计,使得显控装置可以不受灶面板、注塑件等部件的阻隔,能够直接与用户进行交互,显控界面也可以丰富多样化,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而言,常规烹饪电器100的显示装置1内置于电器本体2内,受到灶面板、注塑件的阻隔封闭,导致显示装置1与用户的交互不够直接,显控界面也比较单调。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电器100,则改变了常规设计,在电器本体2的侧壁开设了安装缺口21,将显示装置1安装在安装缺口21处,使得显示装置1的显控界面能够直接面向用户,不受灶面板、注塑件的阻隔封闭,因而可以直接与用户进行交互。同时,显示装置1的显控方案也可以突破常规设计的限制,功能组合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如可以采用旋钮、按键、触摸板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一方面,相较于显示装置1内置于电器本体2内的常规设计,本方案有利于减少显示装置1对电器本体2内部空间的侵占,有利于烹饪电器100的小型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电器本体2包括电器盖22和电器座23,如图4所示。电器盖22与电器座23盖合连接,并与电器座23拼合限定出安装缺口21。
将电器本体2拆分为电器盖22和电器座23,便于电器本体2内部结构的装配。安装缺口21由电器盖22与电器座23拼合限定出,则装配时可以先将电器座23和电器盖22中的一者与显示装置1装配在一起,然后再装上电器座23和电器盖22中的另一者,这样降低了显示装置1与电器本体2之间的装配难度,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
并且,这样设计,使得安装缺口21位于电器本体2的侧壁上,保证了电器本体2面板的完整性,且使得显示装置1不会影响面板上物品的取放。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视窗12还包括:连接部122,如图7和图9所示。连接部122与显示部121相连,并与电器本体2固定连接。
视窗12还包括连接部122,连接部122用于实现视窗12与电器本体2的装配固定,保证视窗12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连接部122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套筒1221,如图7和图10所示。电器本体2内对应定位套筒1221的位置设有定位柱231,如图5所示。定位套筒1221套设在对应的定位柱231上。
进一步,定位套筒1221的数量为多个,定位柱231的数量也为多个,且定位柱231的数量与定位套筒1221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比如,定位套筒1221和定位柱231的数量均为两个。
利用定位套筒1221与定位柱231的配合,能够有效限制显示装置1沿垂直于定位套筒1221的高度方向的方向运动,对显示装置1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和限位作用,实现显示装置1与电器本体2之间的装配预固定,便于后续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实现电器本体2与显示装置1的紧固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定位柱231为内部中空的连接柱2311,如图18所示。连接柱2311与紧固件相配合,将电器本体2的电器座23与电器盖22固定连接,且将连接部122夹紧固定于电器盖22与电器座23之间。
本实施例中,定位柱231内部中空,形成能够与紧固件配合连接的连接柱2311,因而集成了定位功能和连接功能,提高了电器本体2的集成度,有利于简化电器本体2的结构。并且,连接柱2311与紧固件的配合,实现了电器座23与电器盖22之间的固定连接;同时锁紧的电器盖22和电器座23也夹紧了显示装置1,实现了显示装置1与电器本体2之间的固定连接。因而本方案利用一道固定工序实现了两重固定功能,构思巧妙,装配效率高。
另一方面,为便于电器盖22与电器座23之间的紧固连接,连接柱2311沿竖直方向设置,定位套筒1221也沿竖直方向设置。这样,定位套筒1221与连接柱2311的配合,可以限制显示装置1在水平方向上运动。
其中,连接柱2311可以设在电器座23上,电器盖22上相应设置连接孔,紧固件穿过连接孔与连接柱2311固定连接,实现电器盖22与电器座23的紧固连接,以及实现显示装置1与电器本体2的紧固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连接部122还设有至少一个连接臂1222,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连接臂1222的数量与定位套筒1221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定位套筒1221与连接臂1222的端部相连。
连接臂1222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其中一端与显示部121的距离相对较近,另一端与显示部121的距离相对较远。连接臂1222与显示部121相距较远的一端连接定位套筒1221,这样有利于增加定位套筒1221与安装缺口21之间的距离。由于电器盖22与电器座23一般在转角附近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因此利用连接臂1222来增加定位套筒1221与安装缺口21之间的距离,既便于定位套筒1221与电器本体2转角附近的连接柱2311配合,且不会增加显示装置1操作部的尺寸,因而有利于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且不会占据电器本体2内部的过多空间,有利于电器本体2内部结构的优化。
进一步,连接臂1222的数量为两个,如图7和图10所示。两个连接臂1222沿显示部1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连接臂1222设有导向筋1223,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显示板11设有导向槽111,如图7所示。导向筋1223与导向槽111滑动配合,用于引导显示板11向靠近显示部121的方向滑动。
导向筋1223与导向槽111的配合,能够对显示板11与视窗12之间的装配起到导向作用,有利于显示板11与视窗12之间快速定位,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进一步,显示板11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缺口,如图7所示。该缺口形成为导向槽111,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连接臂1222还设有第一弹性支撑部1224,如图6所示。第一弹性支撑部1224用于与显示板11远离显示部121的板面相抵靠。显示板11设有第二弹性支撑部112,如图6所示,第二弹性支撑部112与显示部121相抵靠。
当显示板11与视窗12装配到位时,第一弹性支撑部1224与显示板11远离显示部121的板面相抵靠,限制显示板11向远离显示部121的方向运动。同时,显示板11的第二弹性支撑部112与显示部121相抵靠,限制显示板11向靠近显示部121的方向运动。如此,显示板11与视窗12实现了相对固定,形成一个模组,便于后续与电器本体2之间的装配固定。采用两个弹性支撑部对显示板11进行预固定,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显示板11的稳定性,也便于后续装配过程中显示板11与电器本体2的结构进行相应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显示板11与显示部121平行设置,如图9、图14和图18所示。烹饪电器100的第一弹性支撑部1224包括弹片1225,如图7所示。弹片1225的一端与导向筋1223靠近显示部121的一端相连。烹饪电器100的第二弹性支撑部112包括按键弹簧1121,如图7所示。
显示板11与显示部121平行设置,则显示板11也采用倾斜设置的方式,这样,显示板11与显示部121之间距离相等,便于通过显示部121来操控显示板11。第一弹性支撑部1224采用弹片1225的形式,且弹片1225与导向筋1223靠近显示部121的一端相连,则当显示板11沿着导向筋1223滑动到脱离导向筋1223时,滑动槽会继续与弹片1225滑动配合,并对弹片1225施加作用力,使弹片1225发生弹性变形储存弹性势能。当显示板11移动到脱离弹片1225时,弹片1225会释放弹性势能发生复位形变,进而与显示板11远离显示部121的板面相抵靠,限制显示板11反向朝远离显示部121的方向运动。这样设计,使得显示板11与视窗12之间的装配方式简单易操作,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第二弹性支撑部112采用按键弹簧1121的形式,按键弹簧1121同时可以作为显示装置1的传感部件,显示板11集成为控制板。由于按键弹簧1121会顶住显示部121,当用户手指放在按键弹簧1121附近时,会引起电感变化,产生相应的电信号,控制板进行相应的控制功能。因此,按键弹簧1121同时具备了限位功能和传感功能,使得显示板11具有电控功能,提高了显示装置1的集成度,有利于简化显示装置1的结构。
进一步,第一弹性支撑部1224与显示板11的中部相抵靠,第二弹性支撑部112位于显示板11的底部,如图9所示。这样,第一弹性支撑部1224和第二弹性支撑部112可以对显示板11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而显示板11仍然可以上下翻转,便于与电器本体2内的结构进行接线等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电器本体2还设有限位支撑结构24,如图18所示。限位支撑结构24与显示板11相抵靠,用于限制显示板11翻转。
由于第一弹性支撑部1224和第二弹性支撑部112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显示板11起到定位作用,并不能完全固定显示板11。因此,在电器本体2上设限位支撑结构24来对显示板11进行进一步的限位,防止显示板11压缩第一弹性支撑部1224或第二弹性支撑部112而发生翻转。如此,显示装置1与电器本体2装配完成后,显示板11也得到了较好的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限位支撑结构24包括设于电器盖22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筋241,如图18和图19所示。第一支撑筋241与显示板11远离显示部121的板面相抵靠。
当显示装置1与电器本体2装配到位后,第一支撑筋241能够与显示板11远离显示部121的板面相抵靠,即顶住显示板11的上部,这样能够防止显示板11的上部向下翻转,从而提高了显示板11的稳定性。进一步,第一支撑筋24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支撑筋241沿显示部1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这样,第一支撑筋241能够对显示板11的多个位置进行支撑,有利于显示板11受力均衡,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板11的稳定性。
进一步,限位支撑结构24包括设于电器座23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支撑筋242,如图18和图19所示。第二支撑筋242与显示板11远离显示部121的板面相抵靠。
当显示装置1与电器本体2装配到位后,第二支撑筋242能够与显示板11远离显示部121的板面相抵靠,即顶住显示板11的下部,这样能够防止显示板11的下部向上翻转,从而提高了显示板11的稳定性。进一步,第二支撑筋24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支撑筋242沿显示部1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这样,第二支撑筋242能够对显示板11的多个位置进行支撑,有利于显示板11受力均衡,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板11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连接部122还设有止挡凸起1226,如图6、图7和图10所示。止挡凸起1226与显示板11的两端相抵靠,用于限制显示板11沿显示部121的长度方向运动。
止挡凸起1226的设置,能够对显示板11起到进一步的限位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板11的稳定性。这样,第一弹性支撑部1224和第二弹性支撑部112可以限制显示板11沿前后方向移动,止挡凸起1226可以限制显示板11沿左右方向移动,使得显示板11与视窗12之间可以保持较好的相对固定。进一步,止挡凸起1226也与连接臂1222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电器本体2的电器座23设有接水槽234和与接水槽234连通的排水孔235,如图5所示。显示装置1与电器座23之间的缝隙与接水槽234连通,如图14所示。
在电器座23上设接水槽234,使得由显示装置1与电器座23之间的缝隙进入的水可以进入接水槽234内,并经接水槽234的排水孔235排出烹饪电器100,防止液体对电器本体2内的电磁线圈盘或其他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造成影响,提高了对电器本体2内的电磁线圈盘或其他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的防水保护效果。
进一步,排水孔23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排水孔235设在接水槽23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当显示装置1与电器座23之间的间隙进入接水槽234内时,会沿着接水槽234的槽壁向两侧分流,最终经由排水孔235排出烹饪电器100。
进一步,接水槽234的槽壁与第二支撑筋242的底部固定连接,这样第二支撑筋242还能够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提高电器座23的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连接部122设有限位凸部1227,如图9、图14所示。电器本体2的电器盖22设有限位凹槽222,如图14所示,限位凸部1227与限位凹槽222凹凸配合。
利用限位凸部1227与电器盖22的限位凹槽222进行凹凸配合,能够对显示装置1与电器盖22之间的装配起到定位作用和限位作用,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1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限位凸部1227包括第一挡筋1228,如图7、图8和图10所示。第一挡筋1228沿连接部122的长度方向延伸至连接部122的两端。
限位凸部1227采用第一挡筋1228的形式,有利于增加连接部122与电器盖22的配合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限位可靠性。另一方面,第一挡筋1228沿连接部122的长度方向延伸至连接部122的两端,便于将到达第一挡筋1228处的液体向显示装置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进行引流,降低液体进入显示装置1内部的风险,因而起到了一定的防水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视窗12的第一挡筋1228在电器座23上的投影位于接水槽234内,用于引导液体流入接水槽234,如图14所示。
电器座23上设有接水槽234,使得经由第一挡筋1228分流引导的液体可以滴落至电器座23的接水槽234内,防止液体对电器座23内的电磁线圈盘或其他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造成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对电器本体2内的电磁线圈盘或其他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的防水保护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如图18所示,电器本体2的电器盖22与连接部122中的一者设有第一卡钩221,另一者设有与第一卡钩221卡接配合的第一卡孔1229。
电器本体2的电器盖22与显示装置1视窗12的连接部122,通过第一卡钩221与第一卡孔1229的配合,实现了卡接固定,卡接固定方式结构简单,装配便捷。
进一步,第一卡钩2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卡钩221沿连接部1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卡孔1229的数量与第一卡钩221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这样有利于电器盖22与视窗12之间受力均衡,从而进一步提高视窗12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如图16和图18所示,电器本体2的电器座23与连接部122中的一者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钩232,另一者设有与第二卡钩232卡接配合的第二卡孔1230。
连接部122与电器本体2的电器座23通过第二卡钩232与第二卡孔1230实现卡接配合,也能够实现连接部122与电器本体2之间的预固定,便于后续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实现电器本体2与显示装置1的紧固连接,且结构简单,限位效果好。进一步,第二卡钩23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卡钩232沿连接部12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使得连接部122与电器本体2的多个部位实现卡接配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1的稳定性。
进一步,电器座23的第二卡钩232与显示装置1的连接部122卡接配合,可以限制显示装置1沿定位套筒1221的高度方向运动。同时,电器座23的定位柱231可以与显示装置1的定位套筒1221套装配合,限制显示装置1沿垂直于定位套筒1221的高度方向的方向运动。这样,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显示装置1与电器座23装配在一起,利用定位套筒1221与定位柱231的配合、以及第二卡钩232与显示装置1的配合,来对显示装置1进行预固定,然后再盖上电器盖22,利用螺钉等紧固件锁紧电器盖22与电器座23,即可实现电器盖22与电器座23的固定连接,同时夹紧显示装置1,实现显示装置1与电器本体2的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电器座23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挡筋233,如图16和图18所示。第二挡筋233与显示装置1相抵靠,用于限制显示装置1向插入电器本体2的方向运动。
第二挡筋233的设置,限制了显示装置1向插入电器本体2的方向运动的自由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显示装置1的预固定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第二挡筋233与第二卡钩232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二挡筋233与对应的第二卡钩232相背设置,第二挡筋233穿设于第二卡孔1230,如图16和图18所示。
第二挡筋233和第二卡钩232数量相等、一一对应,且相背设置,可以起到协同作用。第二挡筋233可以限制显示装置1向插入电器本体2的方向运动,第二卡钩232可以限制显示装置1向脱出电器本体2的方向运动,因而进一步提高了显示装置1的预固定效果,且减少了第二挡筋233和第二卡钩232各自受到的作用力,有利于提高第二挡筋233和第二卡钩232的使用可靠性。
另一方面,在连接部122的底部设置第二卡孔1230,第二卡钩232和第二挡筋233都插入第二卡孔1230中,这样降低了第二卡钩232和第二挡筋233脱离连接部122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显示装置1的预固定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连接部122沿显示部121的周向设置,视窗12还包括:弯折部123,如图7所示。弯折部123位于连接部122与显示部121之间,并与连接部122及显示部121相连。并且,弯折部123相对于电器本体2倾斜设置,沿着由显示部121的顶部指向显示部121的底部的方向,弯折部123朝凹入电器本体2内的方向倾斜,如图9、图14和图18所示。
连接部122沿显示部121的周向设置,与安装缺口21的形状适配,穿设于安装缺口21,保证显示装置1与电器本体2的良好定位。并且,连接部122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遮光效果,防止显示装置1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漏光现象。视窗12还包括弯折部123,弯折部123位于侧围部与显示部121之间,起到过渡作用,既实现了视窗12的水平装配,又实现了视窗12显示部121的倾斜设置,因而兼顾了装配便利度和用户的操作便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电器本体2设有电源连接部122,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1设在电器本体2远离电源连接部122的一端。
烹饪电器100的电源连接部122通常位于电器本体2的后端,因而显示装置1凸出于电器本体2远离电源连接部122的一端,即凸出于电器本体2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与操作者距离较近,便于用户操作,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烹饪电器100可以为电磁炉、煎烤机、电饼铛等。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15和图17所示,该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电器100,具体为电磁炉,包括电器本体2和显示装置1。显示装置1的视窗12位于电器本体2前端,呈内凹倾斜状态。整个显示装置1位于电器本体2内部,占据产品内部的一定空间。
电器本体2包括上盖组件和底座组件,如图4所示,上下装配在一起。上盖组件包括电器盖22、面盖25等结构。底座组件包括电器座23、支脚、电源连接部122等结构。显示装置1包括半透或透明的视窗12和显示板11(也可以叫显控PCB板)。电器盖22和电器座23在前端留有跑道型开孔,即跑道型的安装缺口21,如图4所示。显示装置1的视窗12也为跑道圆形。显示装置1预装配在电器座23的开孔位置,扣合电器盖22后,将整个显示装置1固定。最终,电器座23与电器盖22之间通过螺钉彻底固定。显示装置1设在电器本体2的前端,靠近操作者方向。
视窗12设有两个定位套筒1221、两个连接臂1222、一个第一挡筋1228、三个第一卡孔1229、三个第二卡孔1230、两个导向筋1223、两个弹片1225、两个定位凸起。
显示板11设有两个导向槽111、五个按键弹簧1121。
电器盖22设有三个第一卡钩221、一个限位凹槽222、四个第一支撑筋241。
电器座23设有两个连接柱2311、三个第二卡钩232、三个第二挡筋233、接水槽234、两个排水孔235、四个第二支撑筋242。
其中,两个定位套筒1221套装在两个连接柱2311上,连接柱2311通过螺钉与电器盖22锁紧。第一挡筋1228插入限位凹槽222内。三个第一卡钩221与三个第一卡孔1229配合。三个第二卡钩232与三个第二卡孔1230配合。三个第二挡筋233插入三个第二卡孔1230内。两个导向筋1223与两个导向槽111滑动配合。两个定位凸起与显示板11的左右两端相抵靠。两个弹片1225与显示板11的背面相抵靠。五个按键弹簧1121与视窗12的显示部121相抵靠。
图6至图12为显示装置1的内部装配示意图。显示装置1包括视窗12和显示板11。显示板11底部为一排按键弹簧1121,上部为LED指示灯。视窗12的左右两侧有连接臂1222,连接臂1222为悬臂,悬臂的自由端有定位套筒1221,定位套筒1221预装配在电器座23的连接柱2311上,参见图18中的F1结构所示。同时,悬臂的内侧设有弹片1225,显示板11的两侧开有缺口,缺口形成为导向槽111,与连接臂1222内侧的导向筋1223滑动配合。当显示板11由后向前运动(或者说由视窗12的外侧向视窗12的内侧运动)时,该缺口会卡着悬臂内侧的导向筋1223运动,运动到弹片1225的位置时,会压缩弹片1225,当运动到设定位置时,弹片1225不再受显示板11缺口的压迫而自动回弹到初始位置。此时,弹片1225末端会将显示板11顶住。同时,由于显示板11底部的按键弹簧1121受力压缩,会将显示板11往后顶。这样,按键弹簧1121和弹片1225两处受力就将显示板11与视窗12预固定在一起,即模组在一起。此时,显示板11并未完全限位,可以上下偏转。
图13至图19示意了显示装置1与电器本体2的装配关系,即与电器座23和电器盖22的装配关系,也示意了显示装置1上端、下端的防水方案。图13和图14示意了显示装置1与电器座23之间的水迹示意图。水沿着电器座23与视窗12之间的装配间隙流入内部,经电器座23接水槽234的槽壁分流至两侧的排水孔235流出。图15和图16示意了显示装置1与电器盖22之间的水迹示意图。水沿电器盖22与视窗12之间的装配间隙流入内部,沿视窗12的第一挡筋1228分流至两侧,滴落到电器座23的接水槽234内,经由电器座23的排水孔235流出。图17和图18为外部装配固定方案。参见图18中F2部位的结构,显示装置1与电器座23通过水平方向三个第二卡扣与三个第二卡孔1230装配固定,限位的同时,电器座23会卡住视窗12。参见图18中F3部位的结构所示,显示装置1与电器盖22之间通过水平方向三个第一卡钩221与三个第一卡孔1229装配固定;同时,视窗12顶端的第一挡筋1228会插入电器盖22对应的限位凹槽222内,实现前后限位。显示板11的偏转问题,由电器盖22的第一支撑筋241和电器座23的第二支撑筋242来解决。如图19所示,电器盖22的四个第一支撑筋241支撑控制部的上部,电器座23的四个第二支撑筋242支撑控制部的中部和下部,具体可参见图18中F4、F5、F6部位的结构所示。由此,显示板11的位置得到固定,此时弹片1225可以接触并支撑显示板11,也可以不对显示板11起到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电器,既能够有效防止用户取放食材过程中水滴落至显示装置上,也能够防止加热过程中容器中的水因沸腾溅出或溢出而接触显示装置,从而显著降低了显示装置接触水的概率,提高了显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清晰度和使用可靠性。其中,视窗的显示部倾斜设置使得显控视窗具有一定的仰角,用户的视线朝向斜下方即可方便舒服地操控显示装置,无需弯腰,也无需蹲下,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5)

1.一种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器本体,所述电器本体的侧壁设有安装缺口;和
显示装置,设于所述安装缺口处,包括显示板和与所述电器本体相连的视窗,所述视窗包括与所述显示板对应设置的显示部;所述显示部相对于所述电器本体倾斜设置,且沿着由所述显示部的底部指向所述显示部的顶部的方向,所述显示部朝凹向所述显示板的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器本体包括电器盖和电器座,所述电器盖与所述电器座盖合连接,并与所述电器座拼合限定出所述安装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窗还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显示部相连,并与所述电器本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套筒,所述电器本体内对应所述定位套筒的位置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套筒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定位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还设有至少一个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数量与所述定位套筒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定位套筒与所述连接臂的端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臂设有导向筋,所述显示板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筋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用于引导所述显示板向靠近所述显示部的方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臂还设有第一弹性支撑部,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用于与所述显示板远离所述显示部的板面相抵靠;和/或
所述显示板设有第二弹性支撑部,所述第二弹性支撑部与所述显示部相抵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板与所述显示部平行设置;
所述烹饪电器的第一弹性支撑部包括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与所述导向筋靠近所述显示部的一端相连;
所述烹饪电器的第二弹性支撑部包括按键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器本体还设有限位支撑结构,所述限位支撑结构与所述显示板相抵靠,用于限制所述显示板翻转;
其中,所述限位支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电器盖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筋,所述第一支撑筋与所述显示板远离所述显示部的板面相抵靠;和/或
所述限位支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电器座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二支撑筋与所述显示板远离所述显示部的板面相抵靠。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还设有止挡凸起,所述止挡凸起与所述显示板的两端相抵靠,用于限制所述显示板沿所述显示部的长度方向运动;和/或
所述电器本体的电器座设有接水槽和与所述接水槽连通的排水孔,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电器座之间的缝隙与所述接水槽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设有限位凸部,所述电器本体的电器盖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部与所述限位凹槽凹凸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凸部包括第一挡筋,所述第一挡筋沿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连接部的两端;
所述电器本体的电器座设有接水槽和与所述接水槽连通的排水孔,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电器座之间的缝隙与所述接水槽连通;
所述第一挡筋在所述电器座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接水槽内,用于引导液体流入所述接水槽。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器本体的电器盖与所述连接部中的一者设有第一卡钩,另一者设有与所述第一卡钩卡接配合的第一卡孔。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器本体的电器座与所述连接部中的一者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钩,另一者设有与所述第二卡钩卡接配合的第二卡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器座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挡筋,所述第二挡筋与所述显示装置相抵靠,用于限制所述显示装置向插入所述电器本体的方向运动;
所述第二挡筋与所述第二卡钩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挡筋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卡钩相背设置,所述第二挡筋穿设于所述第二卡孔。
CN202121483810.9U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烹饪电器 Active CN215650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3810.9U CN215650679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烹饪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3810.9U CN215650679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烹饪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50679U true CN215650679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78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83810.9U Active CN215650679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烹饪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50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58130B2 (en) Push-button switch unit with a display device
CN215650679U (zh) 一种烹饪电器
US7371984B2 (en) Button assembly of dishwasher
EP3169145B1 (en) Human-machine interface assemblies
US8908382B2 (en) Control panel for microwave oven
EP3090665A2 (en) Household coffee-making machine
CN110200495B (zh) 上盖总成及烹饪器具
CN217468256U (zh) 一种电子开关
CN216346438U (zh) 一种烹饪电器
CN218004681U (zh) 一种开关组件以及具有开关组件的食物料理机
CN213757906U (zh) 料理机
CN211155178U (zh) 厨房电器
CN111396939A (zh) 一种具有烹饪设备的集成灶
CN216960238U (zh) 电磁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15271980U (zh) 烹饪器具
CN215777275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6317155U (zh) 烹饪设备的底座及烹饪设备
CN214172325U (zh) 一种灶具的安装结构
CN211432213U (zh) 烹饪器具及控制板组件
CN213551134U (zh) 烹饪器具
US7132955B2 (en) Domestic appliance
CN215220587U (zh) 旋钮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6953502U (zh) 一种安装支架和挂壁式空调
CN216135629U (zh) 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2912760U (zh) 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