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7801U - 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7801U
CN215647801U CN202122232620.6U CN202122232620U CN215647801U CN 215647801 U CN215647801 U CN 215647801U CN 202122232620 U CN202122232620 U CN 202122232620U CN 215647801 U CN215647801 U CN 215647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clamp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rooves
inn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326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九连
农兰相
韩大力
李德生
李树宇
罗德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Gaon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Gaon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Gaon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Gaon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326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7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7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7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具体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中设有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的内侧可拆卸设有控制器本体,且控制器本体的底端能够与箱体的内腔底部相接触,所述箱体的上端可拆卸设有封堵盖,所述封堵盖上设有与控制器本体配合使用的散热机构;当卡板相对侧与梯形卡块相背侧相接触时,此时卡板之间的间距将保持不变,继续推动控制器本体下移,直至控制器本体的底部与箱体接触时,梯形卡块与卡板分离,此时弹簧将进行收缩,从而带动卡板复位,直至梯形卡块完全卡合在梯形卡槽内,进而实现了对不同尺寸控制器本体的嵌入式卡合固定,且便于后期进行拆卸,实用性较高。

Description

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当前所使用的人工智能设备中大多通过螺栓将控制器安装在设备上,从而导致控制器的安装工序较为繁琐,且不便于后期进行拆卸,实用性较低,此外,由于控制器为裸露安装,易导致灰尘等进入到控制器内部,从而影响其正常使用,且现有人工智能设备中大多并未设置与控制器配合使用的散热机构,从而导致控制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去,进而会对控制器的工作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中设有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的内侧可拆卸设有控制器本体,且控制器本体的底端能够与箱体的内腔底部相接触,所述箱体的上端可拆卸设有封堵盖,所述封堵盖上设有与控制器本体配合使用的散热机构;
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卡板,所述卡板滑动卡设在箱体的内腔两侧,且卡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侧板,所述箱体内腔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安装槽,所述侧板滑动卡设在安装槽内,且侧板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板的相对侧均开设有梯形卡槽,所述控制器本体的两端设有与梯形卡槽配合使用的梯形卡块,所述梯形卡块能够活动卡设在梯形卡槽内,且卡板相对侧的上端均设计为与梯形卡块配合使用的倾斜机构,所述梯形卡块的倾斜面能够与卡板的倾斜面活动接触,所述卡板的相背侧均设有拉杆,所述拉杆远离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
优选地,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竖筒,所述竖筒的一端与封堵盖固定连接,且竖筒的另一端固定插接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上固定插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阵列分布的扇叶,且箱体内腔底端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与扇叶配合使用的排风槽。
优选地,所述卡板的两端均设有两组滑块,所述箱体内腔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滑槽,所述滑块滑动卡设在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滑块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两侧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沉孔,所述拉杆滑动贯穿沉孔,且拉环能够与沉孔的内壁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本体的两侧上端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凹槽,所述箱体内腔上端的两侧开设有与凹槽配合使用的容纳槽。
优选地,所述封堵盖的四角处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箱体上设有与通孔配合使用的定位孔,所述通孔与定位孔内能够螺纹插设有定位螺栓。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底端设有对称设置的L型板,所述L型板上开设有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梯形卡块下端的倾斜面与卡板上端的倾斜面相接触,然后再向下推动控制器本体,此时通过对应倾斜面的相互作用,能够推动两组卡板做背向运动,从而带动对应侧板做背向运动,进而拉伸弹簧,当卡板相对侧与梯形卡块相背侧相接触时,此时卡板之间的间距将保持不变,继续推动控制器本体下移,直至控制器本体的底部与箱体接触时,梯形卡块与卡板分离,此时弹簧将进行收缩,从而带动卡板复位,直至梯形卡块完全卡合在梯形卡槽内,进而实现了对不同尺寸控制器本体的嵌入式卡合固定,且便于后期进行拆卸,实用性较高。
2、电机将带动扇叶转动,从而能够将箱体外侧的冷空气通过防尘板导入箱体内,并在导入时将灰尘等过滤,避免灰尘等进入到控制器本体内部,从而保障了控制器本体的正常使用,随后再将控制器本体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冷空气吸收并由排风槽带走,进而实现了对控制器本体的散热处理,进一步保障了控制器本体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安装槽;12、排风槽;13、滑槽;14、沉孔;15、容纳槽;16、定位孔;17、L型板;18、穿孔;2、卡合机构;21、卡板;22、侧板;23、弹簧;24、梯形卡槽;25、拉杆;26、拉环;27、滑块;3、控制器本体;31、梯形卡块;32、凹槽;4、封堵盖;41、通孔;42、定位螺栓;5、散热机构;51、竖筒;52、防尘板;53、电机;54、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底端设有对称设置的L型板17,所述L型板17上开设有穿孔18,通过穿孔18与固定螺栓的配合使用,能够将箱体1快速固定在人工智能设备上,所述箱体1的内腔中设有卡合机构2,所述卡合机构2的内侧可拆卸设有控制器本体3,且控制器本体3的底端能够与箱体1的内腔底部相接触,所述箱体1的上端可拆卸设有封堵盖4,所述封堵盖4的四角处贯穿开设有通孔41,所述箱体1上设有与通孔41配合使用的定位孔16,所述通孔41与定位孔16内能够螺纹插设有定位螺栓42,从而能够将封堵盖4固定在箱体1上,所述封堵盖4上设有与控制器本体3配合使用的散热机构5;
所述卡合机构2包括卡板21,所述卡板21滑动卡设在箱体1的内腔两侧,所述卡板21的两端均设有两组滑块27,所述箱体1内腔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滑槽13,所述滑块27滑动卡设在滑槽13内,通过滑块27与滑槽13的配合使用,保障了卡板21的稳定滑动,所述滑槽13的长度大于滑块27的长度,从而确保卡板21能够正常滑动,且卡板2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侧板22,所述箱体1内腔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安装槽11,所述侧板22滑动卡设在安装槽11内,且侧板22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23,所述弹簧23的一端与安装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板21的相对侧均开设有梯形卡槽24,所述控制器本体3的两端设有与梯形卡槽24配合使用的梯形卡块31,所述梯形卡块31能够活动卡设在梯形卡槽24内,且卡板21相对侧的上端均设计为与梯形卡块31配合使用的倾斜机构,所述梯形卡块31的倾斜面能够与卡板21的倾斜面活动接触,所述卡板21的相背侧均设有拉杆25,所述拉杆25远离卡板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26,所述箱体1的两侧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沉孔14,所述拉杆25滑动贯穿沉孔14,且拉环26能够与沉孔14的内壁相接触,沉孔14的设置使用为卡环26的收纳提供了便利,避免误触拉环现象的出现。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5包括竖筒51,所述竖筒51的一端与封堵盖4固定连接,且竖筒51的另一端固定插接有防尘板52,所述防尘板52上固定插设有电机53,本方案中:电机53优选Y80M1-2型号,电动机的供电接口通过开关连接供电系统,电机53运行电路为常规电机53正反转控制程序,电路运行为现有常规电路,本方案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所述电机53输出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阵列分布的扇叶54,且箱体1内腔底端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与扇叶54配合使用的排风槽12。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本体3的两侧上端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凹槽32,所述箱体1内腔上端的两侧开设有与凹槽32配合使用的容纳槽15,容纳槽15的设置使用便于使用者将手部插入凹槽32内,从而为控制器本体3的拆取提供了便利。
工作原理:使用之前,使用者可手持控制器本体3并将梯形卡块31下端的倾斜面与卡板21上端的倾斜面相接触,然后再向下推动控制器本体3,此时通过对应倾斜面的相互作用,能够推动两组卡板21做背向运动,从而带动对应侧板22做背向运动,进而拉伸弹簧23,当卡板21相对侧与梯形卡块31相背侧相接触时,此时卡板21之间的间距将保持不变,继续推动控制器本体3下移,直至控制器本体3的底部与箱体1接触时,梯形卡块31与卡板21分离,此时弹簧23将进行收缩,从而带动卡板21复位,直至梯形卡块31完全卡合在梯形卡槽24内,进而实现了对不同尺寸控制器本体3的嵌入式卡合固定,且便于后期进行拆卸,实用性较高;
随后使用者可将封堵盖4放置于箱体1上合适位置并使用定位螺栓42固定,之后再使用固定螺栓将箱体1固定在人工智能设备上合适位置,最后将控制器本体3与人工智能设备相连接,在使用时可将电机53打开,此时电机53将带动扇叶54转动,从而能够将箱体1外侧的冷空气通过防尘板52导入箱体1内,并在导入时将灰尘等过滤,避免灰尘等进入到控制器本体3内部,从而保障了控制器本体3的正常使用,随后再将控制器本体3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冷空气吸收并由排风槽12带走,进而实现了对控制器本体3的散热处理,进一步保障了控制器本体3的正常使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腔中设有卡合机构(2),所述卡合机构(2)的内侧可拆卸设有控制器本体(3),且控制器本体(3)的底端能够与箱体(1)的内腔底部相接触,所述箱体(1)的上端可拆卸设有封堵盖(4),所述封堵盖(4)上设有与控制器本体(3)配合使用的散热机构(5);
所述卡合机构(2)包括卡板(21),所述卡板(21)滑动卡设在箱体(1)的内腔两侧,且卡板(2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侧板(22),所述箱体(1)内腔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安装槽(11),所述侧板(22)滑动卡设在安装槽(11)内,且侧板(22)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23),所述弹簧(23)的一端与安装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板(21)的相对侧均开设有梯形卡槽(24),所述控制器本体(3)的两端设有与梯形卡槽(24)配合使用的梯形卡块(31),所述梯形卡块(31)能够活动卡设在梯形卡槽(24)内,且卡板(21)相对侧的上端均设计为与梯形卡块(31)配合使用的倾斜机构,所述梯形卡块(31)的倾斜面能够与卡板(21)的倾斜面活动接触,所述卡板(21)的相背侧均设有拉杆(25),所述拉杆(25)远离卡板(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2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5)包括竖筒(51),所述竖筒(51)的一端与封堵盖(4)固定连接,且竖筒(51)的另一端固定插接有防尘板(52),所述防尘板(52)上固定插设有电机(53),所述电机(53)输出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阵列分布的扇叶(54),且箱体(1)内腔底端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与扇叶(54)配合使用的排风槽(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21)的两端均设有两组滑块(27),所述箱体(1)内腔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滑槽(13),所述滑块(27)滑动卡设在滑槽(13)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3)的长度大于滑块(27)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沉孔(14),所述拉杆(25)滑动贯穿沉孔(14),且拉环(26)能够与沉孔(14)的内壁相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本体(3)的两侧上端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凹槽(32),所述箱体(1)内腔上端的两侧开设有与凹槽(32)配合使用的容纳槽(1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盖(4)的四角处贯穿开设有通孔(41),所述箱体(1)上设有与通孔(41)配合使用的定位孔(16),所述通孔(41)与定位孔(16)内能够螺纹插设有定位螺栓(4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端设有对称设置的L型板(17),所述L型板(17)上开设有穿孔(18)。
CN202122232620.6U 2021-09-15 2021-09-15 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 Active CN215647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2620.6U CN215647801U (zh) 2021-09-15 2021-09-15 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2620.6U CN215647801U (zh) 2021-09-15 2021-09-15 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7801U true CN215647801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16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32620.6U Active CN215647801U (zh) 2021-09-15 2021-09-15 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78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3097A (zh) * 2022-06-01 2022-09-02 南京理工大学北方研究院 一种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3097A (zh) * 2022-06-01 2022-09-02 南京理工大学北方研究院 一种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
CN115003097B (zh) * 2022-06-01 2024-03-26 南京理工大学北方研究院 一种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647801U (zh) 人工智能自适应可调节嵌入式控制器
CN110797762A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高压配电柜散热设备
CN110056517A (zh) 一种便于对扇叶进行清理的排风扇
SE0301837D0 (sv) Batteripackung
CN211088781U (zh) 一种板式结构的配电柜
CN219370933U (zh) 一种空气开关
CN108988463A (zh) 一种太阳能控制器固定散热机构
CN210005988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防尘功能的计算机主机箱
CN215848191U (zh) 一种具有主动识别及异常预警功能的巡视机器人
CN216556027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智慧校园的信息管理监控装置
CN211479053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控制箱
Curto et al. A trace estimate for p-hyponormal operators
CN208969143U (zh) 一种开盖自动照明的电表箱
CN211307401U (zh) 一种生物3d打印机
CN210926796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电气柜散热结构
CN210781839U (zh) 一种vr虚拟设备的散热装置
CN211757298U (zh) 一种计算机主板用清理装置
CN216355360U (zh) 一种配电柜温度控制装置
CN219478266U (zh) 一种微动处理终端的安装结构
CN111844086A (zh) 一种机器人控制装置
CN215733913U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发电机的控制面板
CN217544460U (zh) 一二次深度融合智能柱上断路器
CN217405979U (zh) 一种无源供电保护装置
CN215499961U (zh) 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负荷感知的开关装置
CN215911775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且便于散热的配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