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6845U - 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6845U
CN215646845U CN202122158471.3U CN202122158471U CN215646845U CN 215646845 U CN215646845 U CN 215646845U CN 202122158471 U CN202122158471 U CN 202122158471U CN 215646845 U CN215646845 U CN 215646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odule
audio
encoding
data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584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echeng Interne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echeng Interne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echeng Interne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echeng Interne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584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6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6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6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包括一传送设备和一接收设备,可以协同线下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以及线上的远程终端,其能够协同线下与线上之间的通信交流,并且能够整合和协同线下的多部终端设备,以避免终端设备间的相互干扰,同时,避免多台终端设备同时联网对网络带宽的压力,降低对网络质量的高度依赖,具备较高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更为有效地进行设备间的信息传输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传统的,人们普遍采用数据线进行设备间的信息传输,例如在会议中,将例如笔记本电脑的HDMI接口通过有线的方式与会议使用的大屏幕连接,从而实现对笔记本电脑上信息的投屏,然而,一般而言会议室空间有限,当有多台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均需要与大屏幕实现连接时,布线就显得十分困难,一方面具有较高的布线成本,例如线材本身的成本、走线成本,另一方面,复杂的布线不利于维护检修而导致维护检修的成本增加。并且绝大多数大屏幕的HDMI接口有限,亦无法同时与多台笔记本电脑实现连接,这就导致采用有线方式的信息传输系统使用十分不便;又例如在演播室中,大多数情况下需要采用多台摄影机进行摄影,并通过HDMI数据线将摄像机拍摄到的内容传输至导播台,受限于数据线的长度和拉线的困难,演播室中的摄像机基本采用固定的机位而无法灵活捕捉到最佳的拍摄角度,并且采用多台摄影机进行摄影即需要多条数据线进行内容传输,极容易产生数据线间的相互缠绕而影响机位布置甚至需要中断拍摄,极大影响演播效果。
针对与此,市面上出现了采用无线传输方式的信息传输系统,其采用一发送端以及与发送端无线连接的一接收端,发送端采用USB接口与使用者的设备连接,例如使用者的笔记本电脑,将使用者的设备上的信息通过无线的方式传输至接收端,接收端将所接收到的信息处理后通过HDMI接口传输至终端设备,例如会议所用的大屏幕等,如此以实现将使用者设备上的信息共享至会议大屏幕终端,达到投屏的效果。
现有无线信息传输系统中通常采用USB进行发送端与设备的信息传输,众所周知的是,传统的USB无法实现对音视频信号的直接传输,这就使得现有的无线信息传输系统需要借助使用者的设备对需要进行传输的音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后才能通过USB传输至发送端,具体地,现有的发送端内置有编码软件,当通过USB连接至使用者的设备时,使用者需将编码软件安装到设备上以调动设备的CPU对音视频信号进行编码。然而,一方面,通用CPU对音视频信号的编码能力有限,在对音视频信号进行编码时会出现画面清晰度降低音质下降等情况,并且容易出现时延而在进行对动态视频的投屏时易出现卡顿等现象,用户体验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基于对信息安全保护和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考虑,安装不明的软件可能会导致使用者存储在设备上的信息泄露,即使是对内置于发送端的编码软件来说,也无法保证绝对的安全,也就是说,现有的无线信息传输系统技术中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
除此之外,现有技术中接收端只能接收与其相配套的发送端的信息,而发送端采用USB与使用者的设备进行连接,而当使用者的设备没有专门的USB接口时则无法通过现有的系统实现投屏。针对于此,目前市面上出现了支持与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设备建立连接的接收端设备,然而由于目前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主流的两大操作系统安卓与ios的传输协议不同,现有的技术不能同时兼容两种协议而导致只能与安卓设备建立连接或与ios设备建立连接,并不实用。
也就是说,现有的信息传输系统中,采用有线的传输系统存在布线、使用不便等局限。而采用无线的传输系统一方面传输质量不佳,易导致信息失真和传输的卡顿,体验效果不佳;另一方面需在设备上安装额外的编码软件而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无法保证信息安全;并且现有的无线传输系统无法实现对不同操作系统设备的兼容,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实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能够协同线下与线上之间的通信交流,并且能够整合和协同线下的多部终端设备,以避免终端设备间的相互干扰,同时避免多台终端设备同时联网对网络带宽的压力,降低对网络质量的高度依赖,具备较高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包括一传送设备和一接收设备,可以协同线下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以及线上的远程终端,其中所述传送设备与所述接收设备采用无线的方式通信地连接,所述传送设备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以接入所述第一终端的影音信号,并经编码后发送至所述接收设备,所述接收设备接收所述传送设备发送的信息后进行解码,所述接收设备连接所述第二终端并将解码后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如此以实现将所述第一终端的信息协同整合至所述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连接外网与远程终端联系,如此以将多个所述第一终端的信息协同整合至一台设备,降低对网络质量的高度依赖,同时也避免了以避免终端设备间的相互干扰,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和良好的使用体验,并具备较高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传送设备包括一影音信号输入端,其中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终端连接,以自所述第一终端直接接入基于所述第一终端内置的影音传输协议产生的影音信号,而无需通过在所述第一终端上安装编码软件驱动所述第一终端的处理器进行编码,避免了所述影音信号在经过所述第一终端的处理器的编码处理出现清晰度下降、音质下降等情况,同时也避免在处理器在编码时产生的时延而实现信息的实时获取,提高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和流畅性,并且还避免了在所述第一终端上安装软件所产生的信息泄露的风险,从而保证用户良好的体验感受和信息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传送设备包括一编码模块,所述编码模块对经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接入的所述影音信号进行编码,其中所述编码模块基于专用编码器对所述影音信号进行编码而生成一数据信息,专用编码器专门针对编码设计,因此具备良好的编码性能,如此以保证所述影音信号的质量和流畅度,从而保证用户良好的体验感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传送设备通过所述编码模块对所述影音信号进行编码,从而避免于设备终端安装额外的编码软件,和通过安装的编码软件以设备终端的处理器对所述影音信号进行软件编码生成所述数据信息的过程,如此以避免在设备终端上安装编码软件所产生的信息泄露的风险以及节省安装编码软件所耗费的时间,从而给予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传送设备包括一通讯模块,其中所述通讯模块被通信地连接于所述编码模块,并被设置以无线的方式发送所述数据信息,避免了有线传输带来的布线、使用不便等局限,提高所述传送设备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传送设备包括一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被通信地连接于所述编码模块,用以控制所述编码模块对所述影音信号的编码,如此以使得使用者能够控制所述编码模块是否进行编码,以避免将无需发送的信号进行编码后被所述通讯模块发送,从而避免信息泄露,以保障信息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传送设备包括一USB接口,其中所述通讯模块能够无线接收外部讯息,并通过所述USB 接口将外部讯息传输至所述第一终端,以实现对所述第一终端的智能回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传送设备包括一外壳,其中所述外壳的底部被镂空地设置,以提高所述传送设备的散热能力,而避免所述传送设备因发热导致性能下降,如此以保证所述传送设备的工作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一实体控制键,其中所述实体控制键被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如此以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操作所述实体控制键控制所述编码模块是否进行编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接收设备包括至少一无线模块,其中所述无线模块能够与所述传送设备的所述通讯模块建立无线连接,接收所述通讯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和向所述通讯模块发送信息,避免了有线传输带来的布线、使用不便等局限,提高所述多终端传输系统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无线模块被设置有AP模式和P2P模式两种工作模式,当所述无线模块处于AP模式时,能够兼容使用ios操作系统的设备而能够与ios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以接收来自 ios设备的所述影音信号经编码生成的所述数据信息;当所述无线模块处于P2P 模式时,能够兼容使用安卓操作系统的设备而能够与安卓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以接收来自安卓设备的所述影音信号经编码生成的所述数据信息;如此以使得所述接收设备还能够与不同操作系统的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从而能够协同和整合不同操作系统的设备,提高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无线模块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所述无线模块被设置为AP模式,而能够与ios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其中另一所述无线模块被设置为P2P模式,而能够与安卓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其中两个所述无线模块能够同时工作而使得所述接收设备能够同时协同和整合不同操作系统的设备及与所述传送设备连接的所述第一终端,进一步提高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无线模块默认工作在AP模式,所述无线模块被设置当识别到来自安卓操作系统的设备的信息时,将工作模式切换为P2P模式,使得所述无线模块能够与安卓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以接收来自安卓设备的所述影音信号经编码生成的所述数据信息,如此以使得所述无线模块既能够与ios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又能够与安卓设备建立无线连接,而能够整合和协同不同操作系统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接收设备包括一解码模块,其中所述解码模块被通信地连接于所述无线模块,并被设置对所述无线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数据信息进行解码以获取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对应的所述影音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接收设备包括一影音信号输出端,其中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影音信号输出端与用以展示影音信号的设备终端连接,所述影音信号输出端被通信地连接于所述解码模块,以传输所述影音信号至所述第二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接收设备包括一USB接口,所述USB接口被连接于所述第二终端,当所述第二终端具备触屏控制功能时,所述第二终端的触屏控制信息经过所述接收设备的所述USB 接口传输,并经由所述接收设备的所述无线模块发送至所述传送设备,并通过所述传送设备的所述USB接口传输至所述第一终端,如此以实现对所述第一终端回控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接收设备包括一外壳,其中所述外壳的底部被镂空地设置,以提高所述接收设备的散热能力,而避免所述接收设备因发热导致性能下降,如此以保证所述接收设备的工作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收设备,其中所述接收设备包括一网线接口,用以连接外网,如此以当所述接收设备与外部设备建立无线连接时,所述接收设备能够为外部设备提供网络,以使得外部设备在与所述接收设备建立无线连接的同时能够使用网络。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用以协同线下的至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以及线上的远程终端,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包括:
至少一传送设备,其中所述传送设备包括一影音信号输入端、一编码模块、一通讯模块和一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所述通讯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编码模块通信地连接,其中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用以与所述第一终端连接,以自所述第一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终端的影音信号,所述编码模块被通信地连接于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并能够对经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接入的所述影音信号进行编码而生成一数据信息,以避免于所述第一终端安装额外的编码软件,和通过安装的编码软件以所述第一终端的处理器对所述影音信号进行软件编码生成所述数据信息的过程,所述控制模块被通信地连接于所述编码模块,以控制所述编码模块对所述影音信号的编码,所述通讯模块被通信地连接于所述编码模块,所述通讯模块被设置以无线的方式发送所述数据信息;以及
一接收设备,其中所述接收设备与所述传送设备以无线的方式通讯地连接,其中所述接收设备包括至少一无线模块、一解码模块、一影音信号输入端、一接收器编码模块和一USB接口,其中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连接,所述无线模块接收由所述传送设备的所述通讯模块发送的所述数据信息,所述解码模块被设置对所述无线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数据信息进行解码以获取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对应的所述影音信号,其中所述影音信号输出端传输所述影音信号至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影音信号被所述第二终端展示,其中所述接收器编码模块被设置对所述影音信号进行编码,所述USB接口被连接至相应的联网终端,以从所述接收器编码模块传输数据信息至该联网终端,以避免所述第一终端联网造成的带宽压力,和所述第一终端联网产生的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传送设备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被镂空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一实体控制键,所述实体控制键被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编码模块默认为休眠状态,所述控制模块被设置当所述实体控制键被操作一次时控制所述编码模块进行编码,当所述实体控制键再被操作一次时控制所述编码模块停止编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的数量为多个,相应数量的多个所述传送设备连接所述第一终端,所述传送设备的所述控制模块被设置当已有其他的所述传送设备正在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数据信息时,所述实体控制键被操作一次时控制所述编码模块进行编码并占用正在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数据信息的所述传送设备与所述接收设备间的通道;所述实体控制键被长时间一次操作时控制所述编码模块进行编码并与正在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数据信息的所述传送设备同时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数据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实体控制键被设置以按压的方式被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无线模块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所述无线模块被设置为AP模式,其中另一所述无线模块被设置为P2P模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无线模块被设置有AP模式和P2P模式两种工作模式,其中所述无线模块默认工作在AP模式,所述无线模块被设置当识别到来自安卓操作系统的设备的信息时将工作模式切换为P2P模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接收设备包括一外壳,其中所述外壳的底部被镂空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接收设备包括一网线接口,用以连接外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传送设备进一步包括一USB接口,其中所述USB接口与所述第一终端连接,所述编码模块和所述通讯模块被供电连接于所述USB接口,以经所述USB接口被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接收设备的所述无线模块和所述解码模块被供电连接于所述接收设备的所述USB接口,以经所述USB接口被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被联网,其中所述第二终端具有触屏控制功能,所述第二终端的触屏控制信息经由所述接收设备的所述USB 接口传输并经所述无线模块发送,所述传送设备的所述通讯模块接收所述触屏控制信息并经所述传送设备的所述USB接口传输至所述第一终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二终端具有触屏控制功能,所述第二终端的触屏控制信息经由所述接收设备的所述影音信号输出端传输并经所述无线模块发送,所述传送设备的所述通讯模块接收所述触屏控制信息并经所述传送设备的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传输至所述第一终端。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多终端协同系统的一传送设备的结构框图示意图。
图2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一接收设备的结构框图示意图。
图3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所述传送设备的外观示意图。
图4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所述传送设备的外观仰视示意图。
图5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所述接收设备的外观示意图。
图6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所述接收设备的外观仰视示意图。
图7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结构框图示意图。
图8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一使用场景示意图。
图9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另一使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形变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竖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互联网的发展下,许多线下的活动都演变出基于网络的线上形式,例如像是“云拜年”、“云聚餐”等,同样的,互联网也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例如视频会议,参会者无需聚集到一个会议室里,而是相隔千里也能展开会议,极大地提高会议的时效性和开展会议的便利程度。又例如网络课程,人们可以在网络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参与,即可以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而不必专门去到学校里面学习。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网络的通信一般会作为线下交流的优化和补充,例如一个公司开展视频会议,通常是在公司设置一个线下的主会场,一些无法到线下会场的员工通过网络连线的方式参与会议,避免部分无法到线下会场参与会议的员工缺席会议或由于部分员工无法参与会议而导致会议推迟。又例如学校一般开设线下课程,由于某些特殊原因部分学生可能无法到学校参与学习,而用网络连线的方式参与学习。
现有技术中,人们通常使用视频软件参与线上交流,每个参与者对应一个账号参与线上交流,例如视频会议中,每个参会者使用自己的视频软件账号进入对应的线上会议室,又例如在网络直播课程中,每个学生使用自己的视频软件账号进入对应的线上教室。然而,当部分的参与者同处在线下时,例如部分参会者处在线下主会场,部分学生同处在线下教室,同处在线下的参与者通过视频软件账号参与线上交流,线下的参与者需要连接入同一网络端口,而会对网络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在网络质量不佳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卡顿、掉线的情况而导致线上交流的质量下降;即使在网络质量较高足以支撑多个参与者的多个视频软件账号同时接入线上交流的情况下,参与者之间的设备也会产生干扰,例如当参与者参与发言时,其它参与者的设备即会播出该参与者的声音而产生回声等。对此,人们通常将同处在线下的参与者仅用一个视频软件账号参与线上交流,即线下的参与者需要共用一个视频软件账号,以解决网络和设备间的干扰问题,然而,当线下的参与者需要参与发言或内容展示时,只能到登陆了视频软件账号的设备进行,影响交流的效率。也就是说,现有技术无法协同线下与线上之间的通信交流,特别是无法协同线下的多部设备间的通信而导致设备间的相互干扰,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实用性不高。
对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能够协同线下与线上之间的通信交流,并且能够整合和协同线下的多部终端设备,以避免终端设备间的相互干扰,同时避免多台终端设备同时联网对网络带宽的压力,降低对网络质量的高度依赖,具备较高的实用性。
具体地,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7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多终端协同系统被示意,其中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包括一传送设备 10和一接收设备20,用以协同线下的至少第一终端30和第二终端40以及线上的远程终端,其中所述传送设备10与所述接收设备20采用无线的方式通信地连接,所述传送设备10连接所述第一终端30以自所述第一终端30接入基于所述第一终端30内置的影音传输协议产生的一影音信号,并经编码生成一数据信息后发送至所述接收设备20,所述接收设备20接收所述传送设备10发送的所述数据信息后进行解码以获取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对应的所述影音信号,所述接收设备20连接所述第二终端40并将所述影音信号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40,如此以实现将所述第一终端30的信息协同整合至所述第二终端40,所述第二终端 40连接外网与远程终端联系,如此以将多个所述第一终端30的信息协同整合至所述第二终端40,降低对网络质量的高度依赖,同时也避免了以避免终端设备间的相互干扰,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和良好的使用体验,并具备较高的实用性。
具体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1所示,其中所述传送设备10包括一影音信号输入端101、一编码模块102、一通讯模块103,其中所述编码模块 102被通信连接于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101,所述通讯模块103被通信连接于所述编码模块102,其中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101用以与所述第一终端30连接,以自所述第一终端30接入基于所述第一终端30内置的影音传输协议产生的所述影音信号,所述编码模块102对经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101接入的所述影音信号进行编码而生成所述数据信息,以避免于所述第一终端30安装额外的编码软件,和通过安装的编码软件以所述第一终端30的处理器对所述影音信号进行软件编码生成所述数据信息的过程,所述通讯模块103被设置以无线的方式发送所述数据信息。
进一步地,具体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2,其中所述接收设备包括至少一无线模块201、一解码模块202、一影音信号输出端203,其中所述无线模块201接收由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通讯模块103发送的数据信息,所述解码模块202被通信地连接于所述无线模块201,并被设置对所述无线模块201 接收到的所述数据信息进行解码以获取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对应的所述影音信号,其中所述影音信号输出端203被通信地连接于所述解码模块202,所述影音信号输出端203传输所述影音信号至所述第二终端40,如此以实现将所述第一终端 30的信息协同整合至所述第二终端40,其中所述接收设备20进一步包括一接收器编码模块和一USB接口204,其中所述接收器编码模块被设置对所述解码模块202解码以获取的所述影音信号进行编码以获取相应的所述数据信息,所述接收设备20的所述USB接口204被连接至相应的联网终端,以从所述接收器编码模块传输数据信息至该联网终端,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实施例中,该联网终端被实施为所述第二终端40,所述第二终端40连接外网与远程终端联系,即将多个所述第一终端30的信息协同整合至所述第二终端40并通过所述第二终端40与远程终端联系,例如所述第二终端40将获取到来自所述第一终端30的所述影音信号通过网络展现至远程终端,如此以避免多个所述第一终端30都需通过连接外网才能与远程终端建立联系而对网络带宽的压力,即降低了对网络质量的高度依赖,同时也避免了多个所述第一终端30之间的相互干扰,如所述第一终端30通过联网所造成的声音干扰,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并给予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具备较高的实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传送设备10和所述接收设备20采用无线的方式通信地连接,从而避免了采用有线传输的方式所带来的布线困难、布线成本高、不利于维护检修而导致维护检修的成本增加等缺陷,从而有利于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维护,降低多的多终端协同系统的使用成本,使得使用者能够方便快捷地使用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进一步提高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实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101和所述接收设备20的所述影音信号输出端203为可以直接用于传输所述影音信号的端口,例如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101和所述影音信号输出端203可以被实施为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接口)、支持影音信号传输的Type-C接口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其中所述影音信号是指图像和/或音频和/或视频信号。
特别地,其中所述传送设备10通过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 101连接所述第一终端30,所述传送设备10基于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101自所述第一终端30接入基于所述第一终端30内置的影音传输协议产生的所述影音信号,而无需通过在所述第一终端30上安装编码软件驱动所述第一终端的处理器进行编码的方式获取所述影音信号经编码后生成的所述数据信息,避免了所述影音信号在经过所述第一终端的处理器的编码处理后出现清晰度下降、音质下降等情况,同时,通过直接获取设备终端上的所述影音信号,也避免该设备终端的处理器在编码时产生的时延,从而实现信息的实时获取,提高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和流畅性,并且,所述传送设备10在接入所述第一终端30的所述影音信号时,无需在所述第一终端30安装软件,从而避免了在所述第一终端30安装软件所产生的信息泄露的风险,以保障信息安全,同时节省了使用者使用时安装软件所需耗费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信息传输的时效性,从而保证用户良好的体验感受。
此外,所述传送设备10利用所述编码模块102对所述影音信号进行编码,而无需借助所述第一终端30的处理器进行编码,避免了某些设备终端处理器性能弱而无法进行快速的编码处理,或在编码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系统卡顿、宕机等现象以至于无法进行信息的传输等现象,也就是说,即使所述第一终端30是较为老旧的产品,其处理器性能弱也可以通过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与所述第二终端 40进行信息传输,从而使得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具备广泛的适应性而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特别地,其中所述编码模块102基于专用编码处理器对所述影音信号进行编码,专用编码处理器对图像和/或音频和/或视频信号的编码性能要远优于通用的处理器,换句话说,专用编码处理器在编码质量和编码效率上要优于通用处理器,因此所述编码模块102在对所述影音信号进行编码时,能够保证图像、视频的清晰度以及音频的质量,特别是在对动态视频的编码上能够保证动态视频的流畅度和清晰度,如此以所述传送设备10能够保证所述影音信号的质量和流畅度,从而给予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感受。
并且,其中所述传送设备10通过所述编码模块102对所述影音信号进行编码,从而避免于所述第一终端30安装额外的编码软件,和通过安装的编码软件以所述第一终端30的处理器对所述影音信号进行软件编码生成所述数据信息的过程,如此以避免在所述第一终端30上安装编码软件所产生的信息泄露的风险以及节省安装编码软件所耗费的时间,从而给予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
特别地,其中所述传送设备10进一步包括一外壳106,其中所述外壳106 的底部被镂空设置,以提高所述传送设备10的散热能力,避免因发热导致的性能下降,如此保证所述传送设备10的工作性能,同时也避免过热加速所述传送设备10的老化,延长所述传送设备1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设备10进一步包括一控制模块104,其中所述控制模块 104被通信地连接于所述编码模块102,以控制所述编码模块102对所述影音信号编码,如此以使得使用者能够控制所述编码模块102是否进行编码,以避免将无需发送的信号进行编码后被所述通讯模块103发送,如此以使得使用者能够控制所述编码模块102的编码,从而避免将无需发送的信息被发送,以避免信息泄露,进一步保障信息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控制模块104被通信地连接于所述通讯模块103,以控制所述通讯模块103发送信息,即所述编码模块102实时对所述影音信号进行编码而生成所述数据信息,所述控制模块104 控制所述通讯模块103是否发送所述数据信息,如此以实现使用者对所述通讯模块103是否发送信息的控制,以避免信息泄露,保障信息安全,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具体地,所述控制模块104包括一实体控制键1041,所述实体控制键1041 被设置在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外壳106上,具体地,所述编码模块102默认为休眠状态,即不进编码的状态,如此以降低所述传送设备10的功耗,使用者通过操作一次所述实体控制键1041控制所述编码模块102进行编码,并通过再操作一次所述实体控制键1041控制所述编码模块102停止编码,如此以使得使用者能够控制所述编码模块102的编码,从而避免将无需发送的信息被发送,以避免信息泄露,保障信息安全。
特别地,当所述传送设备10的数量为多个时,即多个所述传送设备10同时工作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控制模块104通过控制所述编码模块102的编码,以有选择性地实现一个或多个所述传送设备10向所述接收设备20发送所述数据信息,具体地,其中所述控制模块104被设置当使用者操作一次所述实体控制键1041时控制所述编码模块102进行编码,如果此时已有其他的所述传送设备10正在向所述接收设备20发送所述数据信息,则占用正在向所述接收设备20发送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传送设备10与所述接收设备20间的通道,从而实现切换向所述接收设备20发送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传送设备10;其中所述控制模块104被设置当使用者长时间一次操作所述实体控制键1041时控制所述编码模块102进行编码,并且如果此时已有另外的所述传送设备10正在向所述接收设备20发送所述数据信息时,则与正在向所述接收设备20发送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传送设备10同时向所述接收设备20发送所述数据信息,即多个所述传送设备10同时向所述接收设备20发送所述数据信息,其中所述长时间一次操作为使用者连续不间断操作一次所述实体控制键1041超过5秒,并且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所述长时间一次操作的时长可以灵活调整,例如连续不间断操作一次超过3秒、连续不间断操作一次超过4秒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如此以使得使用者可以经由所述控制模块104的所述实体控制键1041控制所述传送设备10是否向所述接收设备20发送所述数据信息,并且实现对多个所述传送设备10间如何与所述接收设备20发送所述数据信息,如实现多个所述传送设备10间的其中一个所述传送设备10向所述接收设备20发送所述数据信息,或多个所述传送设备10间的几个或所有所述传送设备10向所述接收设备20发送所述数据信息,如此以实现所述第二终端40能够有选择性地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终端30的信号,并经由网络展示至外部终端,减少网络带宽压力的同时使得信息传输具有选择性,维持良好的秩序,进一步提高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实用性。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实施例中,所述实体控制键1041被设置以按压的方式被操作,其中操作一次即所述实体控制键1041被按压一次,所述长时间一次操作即所述实体控制键1041被长时间按压一次即所述实体控制键1041被长按,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实体控制键1041被设置以触碰的方式被操作,使用者通过触碰所述实体控制键1041达到操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编码模块102可以被设置成允许以无线的方式控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使用者以无线的方式发送指令至所述通讯模块103,所述通讯模块103将指令传输至所述编码模块102,以实现对所述编码模块102进行编码或停止编码的控制,如此以使得使用者能够控制所述编码模块102的编码,从而避免将无需发送的信息被发送,以避免信息泄露,如此以保障信息安全。
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实施例中,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进一步提供一摄像器,其中所述摄像器通过HDMI数据线连接至所述接收设备20,并将拍摄到的音视频信号传输至所述接收设备20,其中所述接收设备20的所述接收器编码模块对所述音视频信号进行编码以获取相对应的一摄像数据信息,所述摄像数据信息经所述接收设备20的所述USB接口204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40,并经所述第二终端40联网传输至远程终端。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接收设备20除了通过与所述传送设备10建立无线连接以协同多个所述第一终端30之外,还能直接与其它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如此以使得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能够协同整合多种终端设备,即其它终端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也能通过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与远程终端联系,而无需通过外网,进一步降低对网络带宽的压力,降低对网络质量的高度依赖,同时也避免了其它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30之间的相互干扰,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同时给予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具备高实用性。
具体地,其中所述接收设备20的所述无线模块201被设置有AP模式和P2P 模式两种工作模式,当所述无线模块201处于AP模式时,能够兼容使用ios操作系统的设备而能够与ios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以接收来自ios设备的所述影音信号经编码后生成的所述数据信息;当所述无线模块201处于P2P模式时,能够兼容使用安卓操作系统的设备而能够与安卓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以接收来自安卓设备的所述影音信号经编码后生成的所述数据信息;如此以使得所述接收设备 20能够与不同操作系统的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从而能够协同不同操作系统的终端设备,提高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实用性。
特别地,其中所述无线模块201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所述无线模块201被设置为AP模式,而能够兼容使用ios操作系统的设备而能够与ios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以接收来自ios设备的所述数据信息;其中另一所述无线模块201被设置为P2P模式而能够兼容使用安卓操作系统的设备,而能够与安卓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以接收来自安卓设备的所述数据信息;其中两个所述无线模块201能够同时工作而使得所述接收设备20能够同时与不同操作系统的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从而协同和整合不同操作系统的设备,进一步提高实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无线模块201的数量为一个,其中所述无线模块201默认工作在AP模式,而能够兼容使用ios操作系统的设备而能够与ios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以接收来自ios设备的所述数据信息,所述无线模块201被设置当识别到来自安卓操作系统的设备的信息时将工作模式切换为P2P模式,使得所述无线模块201能够与安卓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以接收来自安卓设备的所述数据信息,如此以使得所述无线模块201既能够与ios 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又能够与安卓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即所述接收设备20能够与不同操作系统的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从而整合和协同不同操作系统的设备,从而提高实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设备20的被设置为AP模式的所述无线模块201与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通讯模块103建立无线连接,或所述接收设备20的所述无线模块201在被设置为AP的工作模式下与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通讯模块103 建立无线连接,以接收所述传送设备10传输的所述数据信息,如此以实现将所述第一终端30的信息协同整合至所述第二终端40。
值得一提的是,现有的采用ios系统的设备采用AirPlay协议,也就是说,所述被设置为AP模式的所述无线模块201或所述无线模块201在被设置为AP 的工作模式下,能够与采用ios系统的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并且所述接收设备20 的被设置为AP模式的所述无线模块201在与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通讯模块 103建立无线连接同时,或所述接收设备20的所述无线模块201在被设置为AP 的工作模式下在与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通讯模块103建立无线连接同时,还能与采用ios操作系统的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例如采用ios操作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等,如此以使得所述接收设备20还能接收采用ios操作系统的设备的所述影音信号经编码后生成的所述数据信息,并且将采用ios操作系统的设备的所述数据信息经解码成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对应的所述影音信号传输至第二终端40,进一步提高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实用性。
还值得一提的是,现有的采用安卓系统的设备采用miracast协议,所述接收设备20的被设置为P2P模式的所述无线模块201而能够与采用安卓系统的设备建立无线连接,或所述接收设备20的所述无线模块201被设置可以将工作模式转换为P2P模式而能够与采用安卓系统的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如此以使得所述接收设备20还能与采用安卓系统的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例如采用安卓操作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等,如此以使得所述接收设备20还能接收采用安卓操作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的所述影音信号经编码后生成的所述数据信息,并且将手机、平板电脑的所述数据信息解码成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对应的所述影音信号传输至第二终端40,换句话说,所述接收设备20能够与不同操作系统的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从而能够协同和整合不同操作系统的设备,进一步提高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对不同设备的兼容性和适应性,对应提高所述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实用性。
并且,当所述无线模块201的数量为两个时,即其中一所述无线模块201被设置为AP模式,另一所述无线模块201被设置为P2P模式时,两个所述无线模块201能够同时工作而使得所述接收设备20能够同时与不同操作系统的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从而能协同和整合不同操作系统的设备,进一步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实用性。
特别地,所述第二终端40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外部终端的信息,并作展示,如此以实现协同线下与线上之间的通信交流,避免多个所述第一终端30需要联网获取外部终端的信息所对网络带宽造成的压力,降低对网络质量的高度依赖,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同时给予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接收设备20进一步包括一外壳205,其中所述外壳 205的底部被镂空设置,以提高所述接收设备20的散热能力,避免所述接收设备20因发热导致的性能下降,如此保证所述接收设备20的工作性能,同时也避免过热而造成所述传送设备10的加速老化,延长所述接收设备20的使用寿命。
特别地,其中所述接收设备20进一步包括一网线接口206,用以连接外网,如此以当所述接收设备20与外部设备建立无线连接时,所述接收设备20能够为外部设备提供网络,以使得外部设备在与所述接收设备20建立无线连接的同时能够使用网络,进一步提高所述接收设备20的实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传送设备10进一步包括一USB接口105,其中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USB接口105连接所述第一终端30,一方面可以基于USB接口获取电源,另一方面,当所述第二终端40具备触控功能时,还可以将触控信息经过所述接收设备20的所述USB接口204传输,并经由所述接收设备20的所述无线模块201发送至所述所述传送设备10,并通过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 USB接口105传输至所述第一终端30,以实现对所述第一终端30回控,进一步提高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实用性。
特别地,当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101被实施为支持音视频信号传输的Type-C接口时,和当所述接收设备20的所述影音信号输出端203 被实施为支持音视频信号传输的Type-C接口时,当所述第二终端40具备触控功能时,还可以将触控信息经过所述接收设备20的所述影音信号输出端203传输,并经由所述接收设备20的所述无线模块201发送至所述所述传送设备10,并通过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101传输至所述第一终端30,以实现对所述第一终端30回控,进一步提高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实用性。
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设备终端经由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USB接口105传送软件指令,以控制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编码模块102是否对所述影音信号进行编码,如此以使得使用者能够控制所述编码模块102的编码,从而避免将无需发送的信息被发送,以避免信息泄露,保障信息安全,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示例地,参考本说明书附图之图8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一使用场景被示意,在这一示例中,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使用场景为会议场所,并且该会议场所具有线下的会场和线上的参会者,即该会议场所有一个线下会场,部分不在线下会场的参会者通过网络连线的方式参与会议,具体地,所述第一终端30被实施为参会者的笔记本电脑301,所述第二终端40 被实施为会议室的展示屏幕401,其中笔记本电脑301的数量为多个,与笔记本电脑301对应数量的所述传送设备10通过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101连接笔记本电脑301,展示屏幕401通过网络与远程终端建立联系,所述接收设备20通过所述接收设备20的所述影音信号输出端203连接展示屏幕401,其中所述传送设备10通过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101连接笔记本电脑301以自所述笔记本电脑301接入基于笔记本电脑301内置的影音传输协议产生的所述影音信号,并经所述编码模块102编码生成所述数据信息后,经由所述通讯模块103以无线的方式发送,其中所述接收设备20的所述无线模块201 接收由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通讯模块103发送的所述数据信息,并经过所述解码模块202解码以获取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对应的所述影音信号,经所述接收设备20的所述影音信号输出端203传输至展示屏幕401,如此以实现将多个笔记本电脑301协同至一个展示屏幕401上,所述接收设备20的所述接收器编码模块对手所述解码模块202解码获取的所述影音信号进行编码以获取对应的所述数据信息,并经所述接收设备20的所述USB接口204传输所述数据信息至所述展示屏幕401,通过展示屏幕401通过网络与远程终端建立联系,实现线下与线上的终端间的协同。
换句话说,线下的参会者通过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即可以将笔记本电脑301 上的所述影音信号展示至展示屏幕401,并通过展示屏幕401通过网络使得笔记本电脑301上的所述影音信号能够展示至远程终端,而使线上的远程参会者也能够接收到线下参会者分享的信息,并且无需线下的参会者通过笔记本电脑301联网的方式,不会对网络线宽造成压力,并且,在线上的会议是通过视频会议软件的方式实现,即需要每个终端设备对应一个账号参与线上交流,同处在线下会场的参会者之间的设备也会产生干扰,例如当参与者参与发言时,其它参与者的设备即会播出该参与者的声音而产生回声等,在本示意场景中,采用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即将多个线下的笔记本电脑301协同整合至一个展示屏幕401而只需一个账号代表线下会场参与交流而不需对网络质量有过高的依赖,同时避免线下的笔记本电脑301间的相互干扰,并且通过网络,不处于线下会场的远程参会者也能将远程终端上的信息传输至展示屏幕401并予以展示,使得线下参会者也能够接收到线上远程参会者分享的信息,如此以实现线下与线上的终端间的协同,给予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使用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所述接收设备20还可以与线下参会者的移动设备302建立无线连接,例如线下参会者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以使得线下参会者的移动设备302也能够被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所协同,线下参会者可以将移动设备302上的信息传输至展示屏幕401予以展示并通过网络被线上的远程参会者所接收,提高参会者参会的设备灵活性,并且所述接收设备20可以与不同操作系统的移动设备302建立无线连接,使得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对不同设备的兼容性和适应性,对应提高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实用性。
示例地,进一步参考本说明书附图之图9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另一使用场景被示意,在这一示例中,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使用场景为教室,并且该教室除了传统的线下教室外,还具有线上的实时直播,以对应部分学生能够到线下教室参加课程,而另一部分学生通过网络的方式远程参与课程的情况。具体地,在这一使用场景中,所述第一终端30被实施为线下学生的笔记本电脑301,所述第二终端40被实施为教室的演示屏403,所述传送设备10连接笔记本电脑301,所述接收设备20连接演示屏403,所述传送设备10与所述接收设备20无线地连接,所述传送设备10接入笔记本电脑301的所述影音信号后编码生成所述数据信息后发送至所述接收设备20,所述接收设备20将接收所述数据信息进行解码以获取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对应的所述影音信号后传输至演示屏403,并通过将所述影音信号进行编码以获取对应的所述数据信息传输至所述演示屏403,并所述演示屏403通过网络,远程参与课程的学生也能够实时接收到信息,远程参与课程的学生也能通过网络将信息传输至演示屏403做演示,使得在线下教室参加课程的学生也能够接收到远程参与课程的学生的信息,如此以实现以实现线下与线上的终端间的协同,同时避免线下教室中多个笔记本电脑301间的相互干扰和同时联网对网络造成的压力。
在课程中,很多情况下需要学生轮流做展示,例如学生的作业等,远程参与课程的学生通过网络将信息传输至教室的演示屏403进行展示,在线下教室的学生通过操作一次连接自己用来做展示的笔记本电脑301的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所述实体控制键1041控制所述编码模块102的编码,实现将笔记本电脑301 上的所述影音信号展示至教室的演示屏403,当展示结束后,学生通过再操作一次所述实体控制键1041控制所述编码模块102停止编码,进而停止将笔记本电脑301上的所述影音信号进行展示,不过经常会出现学生展示完毕后没有及时停止展示的情况,所述控制模块104被设置当使用者操作一次所述实体控制键1041 时控制所述编码模块102进行编码,如果此时已有另外的所述传送设备10正在向所述接收设备20发送所述数据信息,则占用正在向所述接收设备20发送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传送设备10与所述接收设备20间的通道,即下一位进行展示的学生通过操作自己所对应的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实体控制键1041,可以将显示屏上显示的上一位进行展示的学生展示的内容切换为自己对应的笔记本电脑 301的内容;此外,还经常需要有多个学生同时做展示的情况,所述控制模块104 被设置当使用者长时间一次操作所述实体控制键1041时控制所述编码模块102 进行编码,并且如果此时已有另外的所述传送设备10正在向所述接收设备20发送所述数据信息时,则与正在向所述接收设备20发送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传送设备10同时向所述接收设备20发送所述数据信息,即多个所述传送设备10同时向所述接收设备20发送所述数据信息,即学生通过长时间一次操作自己所对应的所述传送设备10的所述实体控制键1041,可以实现将多个笔记本电脑301 上的内容进行展示,如此以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提高所述多终端协同系统的实用性。
本领域的技艺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4)

1.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用以协同线下的至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以及线上的远程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传送设备,其中所述传送设备包括一影音信号输入端、一编码模块、一通讯模块和一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所述通讯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编码模块通信地连接,其中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用以与所述第一终端连接,以自所述第一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终端的影音信号,所述编码模块被通信地连接于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并能够对经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接入的所述影音信号进行编码而生成一数据信息,以避免于所述第一终端安装额外的编码软件,和通过安装的编码软件以所述第一终端的处理器对所述影音信号进行软件编码生成所述数据信息的过程,所述控制模块被通信地连接于所述编码模块,以控制所述编码模块对所述影音信号的编码,所述通讯模块被通信地连接于所述编码模块,所述通讯模块被设置以无线的方式发送所述数据信息;以及
一接收设备,其中所述接收设备与所述传送设备以无线的方式通讯地连接,其中所述接收设备包括至少一无线模块、一解码模块、一影音信号输入端、一接收器编码模块和一USB接口,其中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连接,所述无线模块接收由所述传送设备的所述通讯模块发送的所述数据信息,所述解码模块被设置对所述无线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数据信息进行解码以获取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对应的所述影音信号,其中所述影音信号输出端传输所述影音信号至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影音信号被所述第二终端展示,其中所述接收器编码模块被设置对所述影音信号进行编码,所述USB接口被连接至相应的联网终端,以从所述接收器编码模块传输数据信息至该联网终端,以避免所述第一终端联网造成的带宽压力,和所述第一终端联网产生的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传送设备包括一外壳,其中所述外壳的底部被镂空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一实体控制键,其中所述实体控制键被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编码模块默认为休眠状态,所述控制模块被设置当所述实体控制键被操作一次时控制所述编码模块进行编码,当所述实体控制键再被操作一次时控制所述编码模块停止编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的数量为多个,相应数量的多个所述传送设备连接所述第一终端,所述传送设备的所述控制模块被设置当已有其他的所述传送设备正在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数据信息时,所述实体控制键被操作一次时控制所述编码模块进行编码并占用正在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数据信息的所述传送设备与所述接收设备间的通道;所述实体控制键被长时间一次操作时控制所述编码模块进行编码并与正在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数据信息的所述传送设备同时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数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实体控制键被设置以按压的方式被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无线模块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所述无线模块被设置为AP模式,其中另一所述无线模块被设置为P2P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无线模块被设置有AP模式和P2P模式两种工作模式,其中所述无线模块默认工作在AP模式,所述无线模块被设置当识别到来自安卓操作系统的设备的信息时将工作模式切换为P2P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接收设备包括一外壳,其中所述外壳的底部被镂空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接收设备包括一网线接口,用以连接外网。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传送设备进一步包括一USB接口,其中所述USB接口与所述第一终端连接,所述编码模块和所述通讯模块被供电连接于所述USB接口,以经所述USB接口被供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接收设备的所述无线模块和所述解码模块被供电连接于所述接收设备的所述USB接口,以经所述USB接口被供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被联网,其中所述第二终端具有触屏控制功能,所述第二终端的触屏控制信息经由所述接收设备的所述USB接口传输并经所述无线模块发送,所述传送设备的所述通讯模块接收所述触屏控制信息并经所述传送设备的所述USB接口传输至所述第一终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多终端协同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终端具有触屏控制功能,所述第二终端的触屏控制信息经由所述接收设备的所述影音信号输出端传输并经所述无线模块发送,所述传送设备的所述通讯模块接收所述触屏控制信息并经所述传送设备的所述影音信号输入端传输至所述第一终端。
CN202122158471.3U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 Active CN215646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8471.3U CN215646845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8471.3U CN215646845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6845U true CN215646845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11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58471.3U Active CN215646845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68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2858A (zh) * 2021-09-08 2021-11-05 深圳市乐橙互联有限公司 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及协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2858A (zh) * 2021-09-08 2021-11-05 深圳市乐橙互联有限公司 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及协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06573A1 (zh) 一种视频会议的屏幕共享实现装置
CN110290416B (zh) 一种集成视频会议系统的投屏器及会议系统
ES2201117T3 (es) Sistema periferico de videoconferencia.
US9344475B2 (en) Medi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telepresence
CN101557496B (zh) 一种嵌入式视频会议协同工作系统
CN105959613A (zh) 数字会议设备和系统
CN110943909A (zh) 一种音视频融合通信服务器
CN113612857A (zh) 一种传送设备、接收设备、信息传输系统及信息传输方法
CN102158690A (zh) 远程多路实时视频监控系统
CN103338346A (zh) 一种实现多媒体数字会议的方法及系统
CN215646847U (zh) 一种传送设备
CN203352696U (zh) 一种多媒体数字会议系统
CN102892032A (zh) 实时互动高清网络视频通讯系统
CN103518370A (zh) 视频会议系统的视频结构调节方法及其系统
CN103841361A (zh) 一种低带宽下整合多种会议系统的通讯方法
CN215646845U (zh) 一种多终端协同系统
CN103856809A (zh) 一种多点同屏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2123268A (zh) 一种视频会议终端及系统
CN215646848U (zh) 一种接收设备
CN215646846U (zh) 一种小型化的信息传输系统
EP263740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auxiliary streams, and network system
CN112203126B (zh) 投屏方法、投屏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248131B (zh) 一种模拟成usb摄像头的投屏器及会议系统
CN203070577U (zh) 移动式手术示教系统
CN203015009U (zh) 实时互动高清网络视频通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