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6390U - 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6390U
CN215646390U CN202122128750.5U CN202122128750U CN215646390U CN 215646390 U CN215646390 U CN 215646390U CN 202122128750 U CN202122128750 U CN 202122128750U CN 215646390 U CN215646390 U CN 215646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hell
energy conversion
conversion devic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287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金
吴军
郑伟
谭千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 03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Wu03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Wu03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Wu03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287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6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6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63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包括用于采集高压环境中磁场和噪声的能量采集单元、用于将能量采集单元的输出信号转换为电能信号的能量转换单元和用于存储电能信号的能量存储单元,所述能量采集单元包括线圈、用于绕制线圈的取能环和用于固定取能环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下壳体和一端可转动连接在下壳体上且另一端与下壳体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所述取能环包括置于上壳体内的上取能半环和置于下壳体内且与上取能半环共同构成取能环的下取能半环;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的相对位置均设置有用于放置电缆的第一凹槽;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钩门朝下的钩部。采用上述结构其便于拆装。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量转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电网的高压电力环境其为高压环境,而信息采集设备所需的供电电压低。在智能电网的高压电力环境中,为了给各类信息采集设备供电,申请号为“201720335826.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其采用依次信号连接的能量采集单元、能量转换单元、能量采存储单元;能量采集单元采用线圈实现磁场采集端,采用陶瓷片实现噪声采集端。采用上述结构,在安装时,需要满足电网的要求即不断电操作。
现有为了不断电操作,其采用可拆卸挂钩结构将挂于电网中的某处,但是,采用现有的结构,其不便于拆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现有能量转换装置在不断电安装时不便于拆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其便于拆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包括用于采集高压环境中磁场和噪声的能量采集单元、用于将能量采集单元的输出信号转换为电能信号的能量转换单元和用于存储电能信号的能量存储单元,所述能量采集单元包括线圈、用于绕制线圈的取能环和用于固定取能环的外壳,
所述外壳包括下壳体和一端可转动连接在下壳体上且另一端与下壳体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所述取能环包括置于上壳体内的上取能半环和置于下壳体内且与上取能半环共同构成取能环的下取能半环;
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的相对位置均设置有用于放置电缆的第一凹槽;
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钩门朝下的钩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所涉及的方位词,譬如上、下即指在正常使用时的方位词,即此处的朝下是指在正常使用时朝下。
本方案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现有能量转换装置的结构做了改进,即将外壳设置为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结构,在高压环境中,直接利用取能环取能,在下壳体上设置一钩门朝下的钩部,安装时,先将钩部钩于电缆上,在转动上壳体与下壳体闭合,固定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另一端同时使电缆置于凹槽内即可。采用上述结构,其便于拆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能量转换单元和能量存储单元置于封装壳内,所述封装壳固定在下壳体上,所述封装壳上设置有与能量存储单元连接的供电接口。
采用封装壳实现能量转换单元和能量存储单元的封装,且在封装体上设置供电接口,便于直接向信号采集设备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封装壳上设置有供电接口防水结构。
本方案在封装壳上设置供电接口防水结构,可实现接口防水,提高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钩部的第二凹槽。
钩部作为安装时的临时固定结构,对其质量要求低,可降低成本。本方案在上壳体上设置第二凹槽实现钩部保护,在安装完成后实现钩部保护,可提高其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壳体和/或上壳体上设置有固定结构。
本方案通过设置固定结构,可进一步的对整个结构进行固定,避免在下壳体和上壳体夹持电缆不稳定的情况下发生移动导致供电不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结构为固定环或通孔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上均设置有螺孔,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通过连接在螺孔内螺杆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为电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能量转换单元包括多级电流电压转换单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外壳设置为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结构,在高压环境中,直接利用取能环取能,在下壳体上设置一钩门朝下的钩部,安装时,先将钩部钩于电缆上,在转动上壳体与下壳体闭合,固定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另一端同时使电缆置于凹槽内即可。采用上述结构,其便于拆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虽然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实用新型,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例如可以将第一单元称作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单元称作第一单元,同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
应当理解,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和/或”,其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
应当理解,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特定的细节,以便于对示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示例实施例。例如可以在框图中示出系统,以避免用不必要的细节来使得示例不清楚。在其他实例中,可以不以非必要的细节来示出众所周知的过程、结构和技术,以避免使得示例实施例不清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包括用于采集高压环境中磁场和噪声的能量采集单元、用于将能量采集单元的输出信号转换为电能信号的能量转换单元和用于存储电能信号的能量存储单元,能量采集单元、能量转换单元和能量存储单元依次连接,上述各单元可采用现有结构实现,譬如,能量存储单元为电池,能量转换单元包括多级电流电压转换单元。
所述能量采集单元包括线圈、用于绕制线圈的取能环和用于固定取能环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下壳体11和一端可转动连接在下壳体11上且另一端与下壳体11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12,所述取能环包括置于上壳体12内的上取能半环和置于下壳体11内且与上取能半环共同构成取能环的下取能半环。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一端采用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便于拆装。下壳体11与上壳体12两端闭合时,上取能半环与下取能半环两端接触,构成取能环。
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的另一端采用可拆卸连接结构,其可拆卸可采用多种方式,为了便于拆装,具体的,在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上均设置有螺孔122,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通过连接在螺孔122内螺杆可拆卸连接。采用螺杆连接,其结构简单,便于拆装。
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的相对位置均设置有用于放置电缆的第一凹槽;下壳体11与上壳体12两端闭合时,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的第一凹槽成圆孔结构,以放置固定电缆,第一凹槽的槽口和深度保证足够大,以便于适配不同规格的电缆。
实施例2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本实施例公开能量采集单元的一优化结构,即如图1所示,包括线圈、取能环和用于固定取能环的外壳,线圈、取能环和外壳的结构除采用实施例1中的结构外,所述下壳体11上设置有钩门朝下的钩部13。钩部的钩门即钩口,其朝下,即朝向下壳体11。钩部13与下壳体11之间的距离、钩部13与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可转动连接端之间的距离应该足够大,以使电缆可卡入钩部的钩口内。在下壳体11上设置一钩体,更有利于拆装。
所述上壳体1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钩部13的第二凹槽121。钩部也可置于上壳体一侧,但是,采用该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钩部直接暴露在外,常年累月,易晒损,不利于长期使用。优选的,采用第一中方式,即将其置于上壳体12的第二凹槽121内,采用上壳体12对钩部进行保护,既可降低对钩部质量的要求,也可提高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能量转换单元和能量存储单元置于封装壳2内,所述封装壳2固定在下壳体11上,所述封装壳2上设置有与能量存储单元连接的供电接口21。在该种结构的基础上,较佳的,封装壳2上设置有供电接口防水结构。供电接口防水结构可采用多种结构实现,譬如:在封装体上设置一固定槽,固定槽置于供电接口上方,在固定槽内设置一L型遮挡片;当然,供电接口防水结构也可采用其他结构。
实施例3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结构,本实施例公开一优化结构,即所述下壳体11和/或上壳体12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为固定环或通孔结构。
电缆置于第二凹槽内,第二凹槽要适配多种多种规格的电缆,对第二凹槽的深度和槽口宽度都会有足量设计,既在安装使用时,有些电缆规格较小,电缆与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之间,尤其与下壳体11之间会存在间隙,安装后,其会在电缆上发生移动,影响电缆的稳定性的同时,不便于信号采集设备供电的稳定性,采用上述结构,在下壳体11和/或上壳体12上设置有固定结构,安装完成后,再利用绳索一端固定在固定环或通孔结构上,另一端固定在就近的绝缘物件上,实现再次固定,避免发生移动,保持结构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包括用于采集高压环境中磁场和噪声的能量采集单元、用于将能量采集单元的输出信号转换为电能信号的能量转换单元和用于存储电能信号的能量存储单元,所述能量采集单元包括线圈、用于绕制线圈的取能环和用于固定取能环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括下壳体(11)和一端可转动连接在下壳体(11)上且另一端与下壳体(11)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12),所述取能环包括置于上壳体(12)内的上取能半环和置于下壳体(11)内且与上取能半环共同构成取能环的下取能半环;
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的相对位置均设置有用于放置电缆的第一凹槽;
所述下壳体(11)上设置有钩门朝下的钩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单元和能量存储单元置于封装壳(2)内,所述封装壳(2)固定在下壳体(11)上,所述封装壳(2)上设置有与能量存储单元连接的供电接口(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壳(2)上设置有供电接口防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钩部(13)的第二凹槽(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1)和/或上壳体(12)上设置有固定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固定环或通孔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上均设置有螺孔(122),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通过连接在螺孔(122)内螺杆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为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单元包括多级电流电压转换单元。
CN202122128750.5U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 Active CN215646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8750.5U CN215646390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8750.5U CN215646390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6390U true CN215646390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10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28750.5U Active CN215646390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63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02147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n overhead monitoring device
CN103474928B (zh)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组母线槽
CN104319895A (zh) 一种智能型配电线路监测终端
CN215646390U (zh) 一种高压电力环境能量转换装置
CN108562791A (zh) 一种数据采集装置
CN209913778U (zh) 一种太阳能板线路结构
CN209402105U (zh) 一种智能计算机外接电线理线装置
CN209248354U (zh) 应用于户外电缆分接箱的除湿装置及系统
CN206727443U (zh) 一种开关柜内部温升监测的装置
CN202474745U (zh) 配电自动化电缆转接箱
CN201597716U (zh) 电动自行车充电器防盗装置
CN211291959U (zh) 一种基于无线无源的开关柜机械特性智能监测装置
CN108718098B (zh) 一种大规模光伏风电信息接入装置
CN202748507U (zh) 一种壁挂型插片式四槽光分纤箱
CN219884641U (zh) 一种接地线智能收纳装置
CN107819214A (zh) 一种智能化低压接地装置
CN213547069U (zh) 一种分支箱智能集电器
CN212693934U (zh) 一种便捷式微电网故障检测装置
CN205622312U (zh) 一种用于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的电源结构
CN220821990U (zh) 一种开关电器的辅助端子
CN112054655B (zh) 一种用于机车的整流器
CN218072117U (zh) 一种电力数据传输装置
CN214698190U (zh) 风机电缆防缠绕连接件及风机机舱与塔筒的连接结构
CN210608701U (zh) 一种内置于zw20开关的基于高压电容的取能电源
CN202794407U (zh) 自取电式三相电力线路用电状况监测仪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7

Address after: A603, Shenzhen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Building, No. 6 Keji South 10th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Wu-03 Industrial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No. 1, floor 22, building 3, No. 88, Jitai fifth road,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wu03 Technology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ao Jin

Inventor before: Cao Jin

Inventor before: Wu Jun

Inventor before: Zheng Wei

Inventor before: Tan Qianl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