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5303U - 一种轨道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5303U
CN215645303U CN202122199202.1U CN202122199202U CN215645303U CN 215645303 U CN215645303 U CN 215645303U CN 202122199202 U CN202122199202 U CN 202122199202U CN 215645303 U CN215645303 U CN 215645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circular ring
grounding
track
track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992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赞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Feim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Feim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Feim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Feim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992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5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5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5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插座,其中,包括本体,本体包括接地端子、连接片、第一圆环件以及接地片,连接片一端与接地端子电气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圆环件电气连接且相对第一圆环件呈径向转动设置,接地片一端与第一圆环件连接,接地片的另一端伸出至本体外;本实用新型内部接地永不断开、安全、结构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固定式的开关插座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日常使用需求,故而轨道插座的使用越来越多,在客厅、厨房、会议室等场所均可使用轨道插座。
现有的轨道插座虽然也采用了保护门结构,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轨道插座需要通过转动实现轨道插座与轨道之间的电气连接,故其接地端无法实现与轨道接地的永久连接,从而导致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插座。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插座,其中,包括本体,本体包括接地端子、连接片、第一圆环件以及接地片,连接片一端与接地端子电气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圆环件电气连接且相对第一圆环件呈径向转动设置,接地片一端与第一圆环件连接,接地片的另一端伸出至本体外。
采用此种结构设置,当本体整体插入至轨道并发生转动时,由于连接片呈径向转动设置,故连接片的一端始终与接地端子连接,从而使得内部接地永不断开,故本轨道插座相对于现有技术,更为安全。
其中,连接片上第一弹性部,第一弹性部在第一圆环件上滑动连接。
连接片上的第一弹性部设置,使得连接片更好的在第一圆环件上滑动,从而使得电气连接效果更佳。
其中,连接片上设有圆环部、第一支脚部以及第二支脚部,第一弹性部位于第一支脚部上,第一支脚部与圆环部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子连接;第二支脚部与圆环部连接,第二支脚部上设有第二弹性部,第二弹性部也在第一圆环件上滑动连接。
采用两个弹性部的设置,使得在转动过程中,确保接地更为稳定,即使出现了其中一个弹性部故障,内部接地也是用不断开的。
其中,本体还包括转动件,第一支脚部上设有第一定位孔,转动件相对本体转动,转动件上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柱与第一定位孔配合。
采用第一定位柱的设置,使得连接片更好的与转动件连接固定,从而实现联动效果。
其中,转动件上设有第一固定槽,圆环部嵌入至第一固定槽内,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均伸出至转动件外。
第一固定槽的设置,使得圆环部嵌入至第一固定槽内,使得连接片与转动件之间形成双重固定的效果。
其中,本体还包括底座,转动件上设有第一凸起,底座内设有第一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位于第一凸起的运动轨迹上。
第一凸起与第一限位凸起的设置,使得转动件在转动过程中起到定位固定的效果。
其中,还包括第一保护门,第一保护门内设有第二固定槽,第一圆环件嵌入至第二固定槽内固定。
第二固定槽的设置,使得第一圆环件起到固定效果,保证转动件在转动过程中,整体电气连接的稳定性。
其中,接地片嵌入至第一保护门内。
接地片采用嵌入固定的方式,使得接地片固定更为牢固,此处优选的方案为接地片与第一保护门一体注塑成型。
其中,接地片上设有触头部,触头部伸入至第一保护门外。
触头部的设置,更好的实现了接地片与轨道之间的电气连接效果。
其中,本体上设有第二凸起,第一保护门上设有限位卡槽,限位卡槽位于第二凸起的运动轨迹上。
第二凸起与限位卡槽的设置,使得转动件在转动过程中,进一步实现限位固定的效果,不易发生过度转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常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转动件与连接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一保护门与第一圆环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7所示,一种轨道插座,包括本体1,本体1包括面板2、底座3、第一保护门4以及转动件5。
面板2上设有若干组插孔21,可以为两插孔21、也可以为三插孔21,也可以为两组两插孔21等等,本实施例中面板2上设有一组两插孔21,一组三插孔21,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接地端子6位于三插孔21下端上。此处还需要说明的是,插孔21可以为国标插孔或美标插孔或欧标插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面板2上还设有与插孔21对应的第二保护门22,只有当插头伸入时,第二保护门22运动解除保护,此时插头才能与内部的接线端子连接,起到一个保护效果,此处第二保护门22的具体结构原理为现有技术,故本实施例中不多加赘述。
面板2与底座3上端连接固定,转动件5与面板2、底座3呈联动设置。转动件5转动,实现了零线、火线、地线的连通,第一保护门4相对于本体1呈转动设置,第一保护门4主要伸入至轨道内,第一保护门4可以在轨道内滑动,由于其为绝缘材质,故同样也起到了保护效果,防止轨道内壁上的零火线发生漏电。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轨道的底面与地线连接,轨道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零线、火线,此轨道的结构也为现有技术,故不详细赘述。
本体1内设有接地端子6、连接片7、第一圆环件8以及接地片9。
接地端子6位于三插孔21的垂直下方,实现插头与接地端子6的电气连接效果。
连接片7上设有圆环部71、第一支脚部72以及第二支脚部73,圆环部71为一个圆形导电片,第一支脚部72一端位于靠近圆环部71的圆心位置,此处第一支脚部72一端并非位于圆心位置上,只是接近圆心位置,第一支脚部72此端主要用于与接地端子6连接,从而实现接地端子6与连接片7之间的电气连接效果。第一支脚部72与接地端子6可以为锡焊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实现连接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锡焊连接。
第一支脚部72朝向圆环部71外侧延伸,此时第一支脚部72与圆环部71为连通状态,第一支脚部72位于圆环部71的外侧设有第一弹性部721,第一弹性部721为向下设置的弧形突出状,其弧形的底面主要用第一圆环件8连接,在底面在第一圆环件8的上方滑动,实现连接片7与第一圆环件8的电气连接效果。此处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脚部72与圆环部71连通的位置上还设有第一定位孔722,第一定位孔722主要用于连接片7的连接固定效果。
第二支脚部73位于第一支脚部72的对称方向上,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支脚部73仅是与圆环部71连接,其并未与接地端子6连接,即第二支脚部73为一端与圆环部71连接,另一端朝向圆环部71的外侧延伸,第二支脚部73位于圆环部71的外侧设有第二弹性部731,第二弹性部731与第一弹性部721的结构一致,也是呈弧形突出状,也实现连接片7与第一圆环件8的电气连接效果。通过两个弹性部的设置,使得在转动过程中,确保接地更为稳定,即使出现了其中一个弹性部故障,内部接地也是用不断开的。
连接片7是固定在转动件5上,其具体结构为,转动件5朝向面板2一侧上设有第一固定槽51以及第一定位柱52,第一固定槽51为环形设置,圆环部71嵌入至第一固定槽51内,第一定位柱52则是穿过第一定位孔722,实现了连接片7与转动件5的连接固定效果。当连接片7与转动件5固定后,第一弹性部721与第二弹性部731均伸出至转动件5外。
为了提高连接片7的固定强度,还包括压板10,压板10位于转动件5的上方,通过压板10与转动件5配合,使得连接片7位于压板10与转动件5之间。本实施例中压板10具体与底座3连接固定,优选方案为,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此处通过四个螺栓实现压板10与底座3的连接。
第一圆环件8位于连接片7的下方,第一圆环件8同样也是圆环形设置,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圆环件8的尺寸大于圆环部71的尺寸,故而第一弹性部721与第二弹性部731可以在第一圆环件8上做径向转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部721与第二弹性部731均在第一圆环件8朝向面板2一侧面上滑动,从而实现永不断开的效果。第一圆环件8的下侧面则是与接地片9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圆环件8具体固定在第一保护门4上,其具体的结构为,第一保护门4朝向面板2一侧上设有第二固定槽41,第一圆环件8嵌入至第二固定槽41内固定,从而实现了第一圆环件8的固定效果。
接地片9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甚至更多,本实施例中,接地片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接地片9为对称设置,接地片9一端与第一圆环件8的下侧面连接,此处接地片9与第一圆环件8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或电阻焊,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电阻焊连接。接地片9另一端朝向下延伸,接地片9另一端上设有触头部91。
接地片9具体为嵌入至第一保护门4内,即接地片9一端穿过第二固定槽41与第一圆环件8电气连接,触头部91则是伸出至第一保护门4外,从而实现触头部91与轨道之间的电气连通效果。此处触头部91具体伸出至整体的下端面上,从而实现触头部91与轨道之间的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方案为接地片9与第一保护门4一体注塑成型。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转动件5在转动过程中,转动位置过度,故本实施例中设有两组限位结构进行限位,转动件5伸入至底座3内部分上设有若干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第一凸起53,底座3上设有第一限位凸起31,第一限位凸起31位于第一凸起53的运动轨迹上,从而实现整体的限位固定效果。
转动件5位于第一保护门4上设有第二凸起54,此处第二凸起5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凸起54分设在转动件5的两侧上,第一保护门4上设有与第二凸起54对应的限位卡槽42,限位卡槽42位于第二凸起54的运动轨迹上。
通过两组限位结构,使得转动件5在转动过程中起到了限位固定的效果,防止转动件5发生过度转动。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零线与火线均位于转动件5内,且两者为隔离设置,零线与火线在转动件5的下方伸出,且两者呈对称设置,第一保护门4上设有两个凹槽43,正常状态下,零线与火线收纳在对应的凹槽43内,当转动件5转动,零线与火线从凹槽43内转出,并与轨道上的线路连接,从而实现轨道插座与轨道之间的电气连接效果。
采用此种结构设置,当本体1整体插入至轨道并发生转动时,由于连接片7呈径向转动设置,故连接片7的一端始终与接地端子6连接,从而使得内部接地永不断开,故本轨道插座相对于现有技术,更为安全。
实施例2:
参照附图8-9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之间的区别在于,触头部91的位置不同。由于轨道上零线、火线以及地线的布局不同,对应触头部91的位置也相应不同。本实施例中触头部91位于第一保护门4的侧面上,由于接地片的数量为两个,即形成了两个触头部91,两个触头部91可以位于同一侧面,例如,均位于前侧面或者均位于后侧面,两个触头部91也可以为交叉设置,即一个触头部91位于前侧面,另一侧触头部91位于后侧面。
除此之外,接地片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限定不同的位置,本实施例中不展开赘述。

Claims (10)

1.一种轨道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包括接地端子、连接片、第一圆环件以及接地片,连接片一端与接地端子电气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圆环件电气连接且相对第一圆环件呈径向转动设置,接地片一端与第一圆环件连接,接地片的另一端伸出至本体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插座,其特征在于:连接片上第一弹性部,第一弹性部在第一圆环件上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插座,其特征在于:连接片上设有圆环部、第一支脚部以及第二支脚部,第一弹性部位于第一支脚部上,第一支脚部与圆环部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子连接;第二支脚部与圆环部连接,第二支脚部上设有第二弹性部,第二弹性部也在第一圆环件上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插座,其特征在于:本体还包括转动件,第一支脚部上设有第一定位孔,转动件相对本体转动,转动件上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柱与第一定位孔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插座,其特征在于:转动件上设有第一固定槽,圆环部嵌入至第一固定槽内,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均伸出至转动件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轨道插座,其特征在于:本体还包括底座,转动件上设有第一凸起,底座内设有第一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位于第一凸起的运动轨迹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保护门,第一保护门内设有第二固定槽,第一圆环件嵌入至第二固定槽内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轨道插座,其特征在于:接地片嵌入至第一保护门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轨道插座,其特征在于:接地片上设有触头部,触头部伸入至第一保护门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轨道插座,其特征在于:本体上设有第二凸起,第一保护门上设有限位卡槽,限位卡槽位于第二凸起的运动轨迹上。
CN202122199202.1U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轨道插座 Active CN215645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9202.1U CN215645303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轨道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9202.1U CN215645303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轨道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5303U true CN215645303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14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99202.1U Active CN215645303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轨道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53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87015U (zh) 电力轨道模组
CN215645303U (zh) 一种轨道插座
CN102222849B (zh) 防爆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
CN206727292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08376857A (zh) 高度绝缘防漏电的无孔插座
CN102280756B (zh) 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及插头、插座、插线板
CN201674087U (zh) 一种旋转变换插头
CN213093524U (zh) 一种可旋转插头
US7070435B2 (en) Electrical safety plug and socket
CN210779362U (zh) 轨道开关电源插座
CN202134687U (zh) 电连接器
CN205355324U (zh) 一种用于隐藏式插头的旋转结构
CN210517852U (zh) 一种轨道式弹片及折叠式充电器
CN102709760A (zh) 旋转式墙壁插座
CA2346757A1 (en) Plug connector
CN206451864U (zh) 一种插座连接装置
CN216598299U (zh) 一种插座组件
CN218385838U (zh) 灯杆旋转连接导电头
KR100608145B1 (ko) 절전형 콘센트와 절전형 멀티 콘센트
CN220253550U (zh) 防误触安全型插座
CN219576144U (zh) 一种双头转动数据线
CN220341637U (zh) 旋转插座及排插
CN218216017U (zh) 一种电力轨道用插接式旋转插座
CN217823401U (zh) 一种意式插座转换器
CN221080426U (zh) 一种电源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