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2171U - 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2171U
CN215642171U CN202122227166.5U CN202122227166U CN215642171U CN 215642171 U CN215642171 U CN 215642171U CN 202122227166 U CN202122227166 U CN 202122227166U CN 215642171 U CN215642171 U CN 215642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back plate
positioning
hol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271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庆进
姜峰
张令全
郑培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Commercial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Commercial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Commercial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Commercial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2716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2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2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21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设备包括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以及胶框,胶框的每条长边均包括相互拼接的第一段与第二段;第一段用于与第二段拼接的端部形成为缺口,第二段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插装缺口的插舌;第一段与第二段在靠近相互拼接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沿垂直于背板的方向延伸;背板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固定部,每个第一定位部均对应与一个固定部连接限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设备,可以避免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由于拼缝过宽而导致的漏光风险。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显示设备的关键零部件,用于提供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显示设备能正常显示影像。随着消费者对大尺寸显示设备的需求逐渐增大,如何降低背光模组的成本也变得尤为重要。
相关技术中,为了降低模具成本,在65寸或更大尺寸的显示设备中,胶框采用分段拼接式,即胶框的长边采用两条胶条拼接而成,两条胶条结构相同,可以使用同一模具生产出。这样,可以避免使用模具生产整段胶框的长边而造成模具成本的增加。
然而,两条胶条之间拼缝的宽度无法保证,当两个胶条之间的拼缝较宽时胶框在拼缝处存在漏光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以解决胶框的长边在两条胶条之间拼缝的宽度无法保证,当两个胶条之间的拼缝较宽时胶框在拼缝处存在漏光的风险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背光模组;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以及胶框,所述胶框的每条长边均包括相互拼接的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用于与所述第二段拼接的端部形成为缺口,所述第二段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插装所述缺口的插舌;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在靠近相互拼接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沿垂直于所述背板的方向延伸;
所述背板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固定部,每个所述第一定位部均对应与一个所述固定部连接限位。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远离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拼接的位置;
所述固定部的数量大于两个,每个所述第二定位部均对应与一个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固定部在所述背板的宽度方向上对所述第二定位部限位。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第一段与第二段保持水平状态,避免第一段或第二段进入到液晶显示面板的AA区。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部为沿所述背板垂直方向延伸的铆柱,所述第一定位部为沿所述背板垂直方向延伸的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铆柱上并且所述套筒与所述铆柱的单边配合间隙小于0.15mm。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当套筒套设在铆柱上时可以避免第一段或第二段沿背板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限制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拼缝宽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定位部为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背板的长度方向的长圆孔,所述长圆孔套设在所述铆柱上并且所述长圆孔的长度大于所述铆柱的外径;沿所述背板的宽度方向,所述长圆孔与所述铆柱的单边配合间隙小于0.15mm。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避免第一段或第二段与背板之间出现过定位的问题,当温度与湿度变化导致第一段或第二段的长度发生变化时,可以保证第一段或第二段与背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并且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拼缝的宽度不会受到第一段或第二段长度变化的影响。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均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壁与第二壁,所述第一壁位于所述背板的上方,所述第二壁与所述背板的边缘相抵,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均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上的凸起;
所述固定部为设置在所述背板边缘的通孔,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均对应插装于一个所述通孔的内部,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之间的单边配合间隙小于0.15mm。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当凸起插入通孔的内部时同样可以限制第一段或第二段沿背板的长度方向运动,进而限制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拼缝宽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沿所述背板的长度方向,所述通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定位部插入所述通孔内部的部分长度;
沿所述背板的宽度方向,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的单边配合间隙小于0.15mm。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当温度与湿度引起第一段或第二段长度变化时,上述设置可以保证第一段或第二段与背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凸起包括大尺寸段与小尺寸段,所述大尺寸段与所述第一壁固定,所述小尺寸段位于所述大尺寸远离所述第一壁的一侧,所述小尺寸段用于插入所述通孔的内部,所述大尺寸段的端部与所述通孔的边缘相抵。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上述设置可以使第一段或第二段与背板装配后第一壁与背板之间存在间隔,背光模组的反射片与扩散板可以放置在第一壁与背板之间的间隔中。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背板的长边设置有垂直于所述背板的翻边,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翻边紧固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上述设置可以限定第一段或第二段沿背板的宽度方向运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在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为沿所述背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状结构,所述凸台位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朝向所述胶框内部的一侧,所述凸台用于支撑液晶显示面板;或者,
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在远离所述背板一侧的表面平齐。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设置凸台可以起到遮挡作用,避免用户从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拼接处观察到两条暗缝。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在远离所述背板一侧的表面平齐。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将第一段与第二段远离背板的一侧设置为平齐的表面,当液晶显示面板盖设在第一段与第二段远离背板的一侧时可以减弱第一段与第二段拼接处的亮缝亮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设备,其胶框的长边包括相互拼接的第一段与第二段,第一段拼接的端部形成为缺口,第二段拼接的端部形成为与缺口配合的插舌,当插舌插入缺口的内部时可以提高胶框的遮光效果。同时,在第一段与第二段靠近拼接的位置均设置第一定位部,相应地,在背板上设置固定部,在第一段与第二段装配的过程中,固定部对第一定位部进行限位,即第一段与第二段靠近拼接的位置与背板之间进行精定位,避免了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由于拼缝过宽而导致的漏光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胶框的长边在拼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胶框的长边与背板装配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胶框的长边在拼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胶框的长边在拼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胶框位于上方的长边与背板装配后的截面图;
图9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胶框位于下方的长边与背板装配后在凸起处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背板; 110、固定部;
111、铆柱; 112、通孔;
120、翻边; 200、胶框;
210、第一段; 211、缺口;
220、第二段; 221、插舌;
230、第一定位部; 231、套筒;
240、第二定位部; 241、长圆孔;
250、凸起; 251、大尺寸段;
252、小尺寸段; 260、凸台;
270、拼缝; 271、亮缝;
272、暗缝; 280、第一壁;
290、第二壁; 300、光源;
400、反射片; 500、扩散板;
600、光学膜片; 700、液晶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做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显示水准一直是大尺寸显示设备的研究方向,显示设备使用的胶框成本受到胶框长度的影响较大,大尺寸模具的制造难度更大,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因此为了降低模具成本,在65寸或更大尺寸的显示设备中,采用分段拼接式的胶框,即胶框的长边采用两条胶条拼接而成。以65寸显示设备所用的胶框模具为例,拼接式的胶框模具的费用为40万,并且两条胶条结构相同,可以使用同一模具生产出,进一步降低胶框的生产成本。如果胶框的长边为完整的一段,胶框模具的费用高达60万,并且加工的过程由于良品率还会产生额外的费用。
图1为相关技术中胶框的长边在拼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在相关技术中,胶框的长边包括相互拼接的两条胶条即第一段与第二段,第一段与第二段在拼接处为平面,用户在不同的视角下观察可以看到不同长度的拼缝,并且拼缝宽度的一致性无法有效控制。如果胶框在组装的过程中,人为调整拼缝的宽度后再将第一段与第二段通过螺钉与背板紧固,这样对线体操作增加了工艺要求,增加胶框组装的时间,并且显示设备在大批量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线体工人遗漏调整拼缝宽度的可能。如果在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拼缝处粘贴遮光胶带,利用遮光胶带避免胶框在拼缝处漏光,又会增加遮光胶带的成本,并且胶框在生产的过程中遮光胶带如果贴歪会导致遮光胶带进入液晶显示面板的AA区(Ative Area,显示区)使显示设备的返修成本增加。
经过反复思考与验证,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如果在第一段与第二段靠近相互拼接的位置处均设置用于与背板精确定位的结构,通过精确定位的结构来限制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拼缝宽度,在胶框与背板装配的过程中方便工人进行组装,可以减少人为调整拼缝宽度的工序,并且不需要在拼缝处粘贴遮光胶带。
有鉴于此,本申请发明人设计了一种显示设备,将第一段与第二段拼接的位置处设置为缺口,第二段与第一段拼接的位置设置为与缺口配合的插舌,插舌插入缺口后可以提高胶框的遮光效果。第一段与第二段在靠近相互拼接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定位部,相应地,在背板的边缘设置多个固定部,每个第一定位部均对应与一个固定部连接限位。通过固定部对第一定位部的限位来限制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拼缝宽度,避免由于拼缝较宽而导致的漏光风险。同时,第二段的插舌可以对第一段的缺口进行限位,当第一段受限于显示设备的结构而无法在第一段靠近缺口的一端与背板通过螺钉紧固时,第二段的插舌可以避免第一段缺口的一端翘起,预防胶框起翘而损坏液晶显示面板。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正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截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胶框的长边与背板装配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胶框的长边在拼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胶框的长边在拼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背光模组,并且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00以及胶框200。图2示出了,胶框200为矩形框状结构,即胶框200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长边以及两条相对设置的短边,其中,胶框200的两条短边结构相同,可以使用同一模具成型,降低了胶框200的物料种类,从而降低胶框200的生产成本。示意性地,胶框200可以使用塑料制成,并且胶框200的每条边单独从模具中脱模后相互拼接形成胶框200。其中,胶框200的每条长边均设置有相互拼接的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第一段210用于与第二段220拼接的端部形成为缺口211,第二段220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插装缺口211的插舌221,具体而言,如图5与图6所示,第一段210的右端设置有从第一段210的端面向左侧凹陷的缺口211。沿第一段210的宽度方向,缺口211可以靠近第一段210的中间位置,缺口21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或三角形等适合形状。相应地,第二段220的左端设置有从第二段220的端面向右侧凸出的插舌221,插舌221与缺口211位置相对,并且插舌221的形状与缺口211的形状相匹配。当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装配后,第二段220的插设插入第一段210的缺口211内部。当第二段220的插舌221插入到第一段210的缺口211内部时,可以提高胶框200的遮光效果。当第一段210无法在靠近右端的位置与显示设备的背板100紧固时,第二段220的插舌221可以对第一段210的缺口211进行限位,避免第一段210的右端起翘而损坏液晶显示面板。
进一步的,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结构相同,可以使用同一模具成型,以降低胶框200的物料种类从而降低胶框200的生产成本。
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还包括液晶显示面板700,其中,背光模组还包括光源300、反射片400、光学膜片600以及扩散板500。胶框200与背板100的边缘固定,反射片400安装在背板100的上方,光源300固定在背板100上并且穿过反射片400,扩散板500设置在反射片400的上方,用于将反射片400反射的光进行扩散。光学膜片600设置在扩散板500的上方,用于聚光增亮。液晶显示面板700盖设在胶框200的上方并且与胶框200固定。显示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光源300发出的光经过反射片400、扩散板500以及光学膜片600后射向胶框200上方的液晶显示面板700。
如图4所示,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在靠近相互拼接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定位部230,具体而言,第一段210在靠近右端的位置设置第一定位部230,第二段220在靠近左端的位置同样设置第一定位部230。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定位部230沿垂直于背板100的方向延伸。背板100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固定部110,每个第一定位部230均对应与一个固定部110连接限位。也即是说,当第一定位部230与固定部110连接后,固定部110可以对第一定位部230进行限位,进而限制第一段210的右端与第二段220的左端在背板100的表面运动。两个固定部110靠近背板100长边的中部,固定部110沿垂直于背板100的方向延伸,每个固定部110均对应与一个第一定位部230可拆卸地连接限位。
通过在第一段210靠近右端的位置与第二段220靠近左端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一定位部230,相应地,在背板100的边缘设置多个固定部110,胶框200的长边在装配的过程中,第一段210的第一定位部230以及第二段220的第一定位部230分别与背板100的一个固定部110连接,利用固定部110对第一定位部230的限位来限制第一段210的右端与第二段220的左端沿背板100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限制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之间拼缝的宽度,避免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之间拼缝过宽而导致漏光。
继续参照图4,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部240,第二定位部240位于第一定位部230远离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拼接的位置,也即是说,第一段210上的多个第二定位部240位于第一定位部230的左侧,第二段220上的多个第二定位部240位于第一定位部230的右侧。容易理解,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上第二定位部240的数量为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地,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均设置有三个第二定位部240,三个第二定位部240沿背板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固定部110的数量大于两个,每个第二定位部240均对应与一个固定部110连接。容易理解,背板100的长边上,固定部110的数量与第一段210和第二段220上第一定位部230与第二定位部240的总数相同,第一定位部230与第二定位部240分别与背板100上的固定部110一一对应。当第二定位部240与固定部110连接后,固定部110在背板100的宽度方向上对第二定位部240限位。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上均间隔排列有第一定位部230以及多个第二定位部240,当第一定位部230与第二定位部240分别与背板100上的固定部110装配后,可以使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保持水平状态,避免第一段210或第二段220在远离相互拼接的部分进入到液晶显示面板的AA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在远离背板100一侧的表面平齐,液晶显示面板盖设在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远离背板100的一侧,用户在特定角度下可以观察到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之间的拼缝位置存在一条亮缝271与两条暗缝272,将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远离背板100的一侧设置为平齐可以减弱亮缝271的亮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在远离背板100的一侧均设置有凸台260,凸台260为沿背板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状结构,示例性地,凸台260的横截面可以为方形。凸台260位于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朝向胶框200内部的一侧,凸台260用于支撑液晶显示面板。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利用凸台260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支撑,凸台260可以对光线起到遮挡的作用,从而可以避免用户在特定角度下观察到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拼接处的两条暗缝。
下文介绍第一定位部230、第二定位部240与固定部110的几种可实现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述第一定位部230、第二定位部240与固定部110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应视为是对背光模组的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胶框200位于上方的长边与位于下方的长边可以使用相同的方式与背板100进行定位,下文以胶框200的其中一侧长边为例进行说明。
图7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胶框位于上方的长边与背板装配后的截面图。如图7-图8所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部110为沿背板100垂直方向延伸的铆柱111,示例性地,铆柱111的横截面为圆形并且铆柱111设置有与铆柱111同轴的内螺纹孔。第一定位部230为沿背板100垂直方向延伸的套筒231,其中,套筒231的横截面同样为圆形,套筒231套设在铆柱111上并且套筒231与铆柱111的单边配合间隙小于0.15mm,即套筒231的直径大于铆柱111的直径并且在铆柱111的一侧与套筒231之间的间隙宽度小于0.15mm,套筒231的直径与铆柱111的直径之间的差值小于0.3mm。当套筒231套设在铆柱111上后,可以实现第一段210或第二段220与背板100之间的精定位,避免第一段210或第二段220在相互拼接的位置沿背板100的长度方向运动进而限定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之间的拼缝宽度。工作人员可以使用螺钉穿过套筒231并旋入铆柱111的内螺纹孔将第一段210或第二段220靠近拼接的位置处与背板100固定。
第二定位部240为长度方向平行于背板100的长度方向的长圆孔241,长圆孔241套设在铆柱111上并且长圆孔241的长度大于铆柱111的外径。沿背板100的宽度方向,长圆孔241与铆柱111的单边配合间隙小于0.15mm,即长圆孔241的宽度大于铆柱111的直径并且沿背板100的宽度方向,在铆柱111的一侧与长圆孔之间的间隙宽度小于0.15mm,长圆孔241的宽度与铆柱111的直径之间的差值小于0.3mm。从而当套筒231以及长圆孔241均套设在铆柱111上后,可以保证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保持水平状态,避免第一段210或第二段220的部分进入液晶显示面板的AA区。当长圆孔241套设在铆柱111上后,同样可以使用螺钉穿过长圆孔241并旋入铆柱111的内螺纹孔,将第一段210或第二段220设置有长圆孔241的部位与背板100固定。以第一段210为例,在装配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先将套筒231套设在与之对应的铆柱111上,然后从右向左依次将多个长圆孔241套设在与之对应的铆柱111上从而实现第一段210与背板100之间的相互定位。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将第二定位部240设置为长圆孔241,可以避免第一段210或第二段220与背板100之间出现过定位的问题。同时,随着温度与湿度发生变化,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的长度也会相应发生少量变化,长圆孔241可以保证当第一段210或第二段220的长度发生少量变化时能够与背板100可靠连接。
图9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凸起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胶框位于下方的长边与背板装配后在凸起处的截面示意图。如图9-图11所示,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均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壁280与第二壁290,示例性地,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的横截面可以为“L型”,“L型”的一条直角边为第一壁280,“L型”的另一条直角边为第二壁290。第一壁280位于背板100的上方,第二壁290与背板100的边缘相抵,第一定位部230与第二定位部240均为设置在第一壁280上的凸起250,其中凸起250向垂直于第一壁280的方向延伸。固定部110为设置在背板100边缘的通孔112,示例性地,通孔112的形状可以为矩形,相应地,凸起250的横截面同样为矩形。第一定位部230与第二定位部240均对应插装于一个通孔112的内部,也即是说,第一定位部230与第二定位部240分别与背板100上的通孔112一一对应。通孔112与第一定位部230之间的单边配合间隙小于0.15mm,即在第一定位部230的一侧与通孔112之间的间隙宽度小于0.15mm。当第一定位部230插入通孔112的内部时,通孔112可以限定第一段210或第二段220在相互拼接的位置沿背板100的长度方向运动进而限定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之间的拼缝宽度。
值得一提的是,沿背板100的长度方向,通孔112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部240插入通孔112内部的部分长度,也即是说,当第二定位部240插入通孔112的内部时,第二定位部240可以在通孔112的内部沿背板100的长度方向运动。当第一段210或第二段220由于温度与湿度的变化而发生长度变化时,可以保证第一段210以及第二段220与背板10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沿背板100的宽度方向,通孔112与第二定位部240之间的单边配合间隙小于0.15mm,即沿背板100的宽度方向,在第二定位部240的一侧与通孔112之间的间隙宽度小于0.15mm。当第二定位部240插入通孔112的内部时,通孔112可以限定第二定位部240沿背板100宽度方向的自由度,防止第一段210或第二段220进入液晶显示面板的AA区,使胶框200的长边保持水平状态。
图9-图11示出了,凸起250包括大尺寸段251与小尺寸段252,示例性地,沿背板100的长度方向,大尺寸段251的长度超出通孔112的长度。大尺寸段251与第一壁280固定,小尺寸段252位于大尺寸远离第一壁280的一侧,即大尺寸段251的一侧与第一壁280固定,大尺寸段251的另一侧与小尺寸段252固定。小尺寸段252用于插入通孔112的内部,大尺寸段251的端部与通孔112的边缘相抵。通过上述设置,当凸起250插入通孔112的内部时,由于大尺寸段251的端部与通孔112的边缘相抵,可以使第一壁280与背板100之间存在间隔,背光模组的其余零部件例如反射片400与扩散板500可以放置在第一壁280与背板100之间的间隔中。
图11示出了,背板100的长边设置有垂直于背板100的翻边120,其中翻边120可以朝向胶框200的一侧延伸也可以向远离胶框200的一侧延伸。第二壁290与翻边120紧固连接,具体而言,可以使用螺钉依次穿过第二壁290以及翻边120将第二壁290固定在翻边120上。值得一提的是,当翻边120向朝向胶框200的一侧延伸时,翻边120的宽度小于凸起250的高度,从而保证凸起250能够顺利插入通孔112的内部。通过在背板100的长边设置翻边120,并且翻边120与第二壁290紧固连接,可以限制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沿背板100宽度方向的自由度,并且将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可靠固定在背板10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上”、“下”(如果存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以及胶框,所述胶框的每条长边均包括相互拼接的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用于与所述第二段拼接的端部形成为缺口,所述第二段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插装所述缺口的插舌;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在靠近相互拼接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沿垂直于所述背板的方向延伸;
所述背板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固定部,每个所述第一定位部均对应与一个所述固定部连接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远离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拼接的位置;
所述固定部的数量大于两个,每个所述第二定位部均对应与一个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固定部在所述背板的宽度方向上对所述第二定位部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沿所述背板垂直方向延伸的铆柱,所述第一定位部为沿所述背板垂直方向延伸的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铆柱上并且所述套筒与所述铆柱的单边配合间隙小于0.1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为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背板的长度方向的长圆孔,所述长圆孔套设在所述铆柱上并且所述长圆孔的长度大于所述铆柱的外径;沿所述背板的宽度方向,所述长圆孔与所述铆柱的单边配合间隙小于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均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壁与第二壁,所述第一壁位于所述背板的上方,所述第二壁与所述背板的边缘相抵,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均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上的凸起;
所述固定部为设置在所述背板边缘的通孔,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均对应插装于一个所述通孔的内部,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之间的单边配合间隙小于0.1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背板的长度方向,所述通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定位部插入所述通孔内部的部分长度;
沿所述背板的宽度方向,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的单边配合间隙小于0.15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大尺寸段与小尺寸段,所述大尺寸段与所述第一壁固定,所述小尺寸段位于所述大尺寸远离所述第一壁的一侧,所述小尺寸段用于插入所述通孔的内部,所述大尺寸段的端部与所述通孔的边缘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长边设置有垂直于所述背板的翻边,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翻边紧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在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为沿所述背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状结构,所述凸台位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朝向所述胶框内部的一侧,所述凸台用于支撑液晶显示面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在远离所述背板一侧的表面平齐。
CN202122227166.5U 2021-09-15 2021-09-15 显示设备 Active CN215642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7166.5U CN215642171U (zh) 2021-09-15 2021-09-15 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7166.5U CN215642171U (zh) 2021-09-15 2021-09-15 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2171U true CN215642171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16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27166.5U Active CN215642171U (zh) 2021-09-15 2021-09-15 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21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1593A1 (zh) * 2022-04-20 2023-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1593A1 (zh) * 2022-04-20 2023-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94779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20120033447A1 (en) Backlight unit
EP2075626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10928041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EP2081076A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215642171U (zh) 显示设备
US20040160547A1 (en) LCD device having a reduced number of components
US9354384B2 (en)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heat dissipation member having a stand-up portion projecting toward a display panel and television device
US7309138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8469582B2 (en) Back frame and backlight system
US8545036B2 (en) Back frame and backlight system thereof
US20150146109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US8733958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US8821004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plasma display device
KR20140068655A (ko) 서포터 메인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KR102436466B1 (ko) 케이스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US8789958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plasma display device
CN216595815U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8947612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US8823895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plasma display device
CN217739667U (zh) 显示设备
CN217739666U (zh) 显示设备
US20130128426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Plasma Display Device
US20130128521A1 (en) Back Frame and Backlight System
US8960986B2 (en) Reflector plate and backligh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