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7714U - 空调装置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的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637714U CN215637714U CN202121621633.6U CN202121621633U CN215637714U CN 215637714 U CN215637714 U CN 215637714U CN 202121621633 U CN202121621633 U CN 202121621633U CN 215637714 U CN215637714 U CN 2156377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 control valve
- pipe
- air
- pipe fit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装置的结构,其是一第一管件连通于一空调装置的一壳体的一端,以及一第二管件连通于该壳体的另一端,形成第一个通道,再将一第三管件的一端连通该第一管件,该第三管件的另一端连通该第二管件,形成第二个通道,一流体从该第一管件流体吸入该壳体内侧,以一冷却装置及一加热装置进行温湿调控后,该流体再经过第二管件一部份从一第一控制阀流出,该流体的另一部份从该第三管件进入该第一管件再次温湿调控,以此装置精准调控环境温湿度,且减少装置的能源消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空调装置的结构,尤其是指一种精准调控气体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装置是包含温度、湿度、空气清净度以及空气循环的控制系统,其与冷气机/空调供应冷气、暖气或除湿的作用原理均类似,大部分利用冷媒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发生蒸发或凝结,从而引发周遭空气的蒸发或凝结,以达到改变温、湿度的目的。
而现有技术的空调装置通常具有一个入风口以及一个出风口,气体进入入风口后,使用电动马达推动一个压缩机使其降温,由于热量被吸收时会产生蒸发现象,而热量释放时会产生凝结,空气调节机使用压缩机在两个间隔之间造成压力的转变,并以泵令冷媒流动;由于冷冻冷气机材通常会降低已处理空气的湿度。比较冷(低于露点)的蒸发盘管把已处理空气的水蒸气凝结,正如冷饮品会令容器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一样,水份将经过污水管流走,如此会去除了冷冻空间中的水蒸气,并使相对湿度降低,因此空调装置再结合加热装置也可同时调节湿度。
由上述可知,空调装置吸入环境中的气体,再经由温度控制器调节吸入的气体的温度,或以湿度控制器调节该气体的湿度,调节后的气体再经由出风口排至目标空间,以为成环境温度及湿度的控制。
但现有技术的空调装置,如果空调箱外界温湿度变动范围过大,或者需要有高度的温湿度控制精度,则往往需要扩大备载,以增加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负载能力来完成,但如此往往耗费能源,同时增加设备成本以及增大设备体积,因此产业界需要一种能精准调控气体,避免目标环境温湿度变动范围过大,且能减少耗能的空调装置。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装置的结构,其是于空调装置的二端连通第一、二管件,再以另一第三管件连通二管件,将从第一管件流体吸入空调装置内侧进行温湿调控后,该流体经过第二管件后,流体的一部份从控制阀流出,流体的另一部份经过第三管件进入第一管件进行再次温湿调控,提供装置能精准调控环境温湿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的结构,其是将第一、二管件是连通于空调装置的二端,再以另一第三管件连通第一、二管件,流体从第一管件流体吸入空调装置内侧进行温湿调控后,该流体再经过第二管件后,流体的一部份从控制阀流出,流体的另一部份从第三管件进入第一管件进行再次温湿调控,以此装置精准调控环境温湿的装置,且减少能源的消耗。
为达到上述所指称的各目的与功效,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装置的结构,其包含:一第一管件、一空调装置、一第二管件以及一第三管件,该第一管件的一端设置一入风口,该空调装置包含一壳体、一冷却装置以及一加热装置,该壳体的一端连通该第一管件的该端,该冷却装置设置于该壳体的一内侧,该加热装置设置于该壳体的该内侧并位于该冷却装置的一侧,该第二管件的一端连通该壳体的另一端,该第二管件的另一端设置一第一控制阀,该第一控制阀设置一出风口,该第三管件的一端连通该第一管件的该端,该第三管件的另一端连通该第二管件并位于该壳体以及该第一控制阀之间,其中,一流体经过该第一管件的该入风口进入该壳体的该内侧,该流体经过该壳体的该内侧进入该第二管件,该流体经过该第二管件进入该第一控制阀以及该第三管件,该流体经过该第一控制阀流出该出风口,该流体经过该第三管件进入该第一管件;利用此结构提供可精密控制流体温湿度的空调装置。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更包含一控制装置,其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阀并传输一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该第一控制阀的该出风口大小。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三管件的该另一端设置一第二控制阀,该第二控制阀设置一风口,该流体经过该第二控制阀的该风口进入该第三管件,该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该第二控制阀并传输一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该第二控制阀的风口大小。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更包含一送风装置,其设置于该第二管件,并位于该第三管件的该另一端以及该壳体之间,该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该送风装置并传输一第三控制信号,以控制该送风装置的送风量。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更包含一温度感测组件,其设置于该出风口并电性连接该控制装置,该温度感测组件传输一温度信号至该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利用该温度信号对应控制该第一控制阀与该第二控制阀。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更包含一湿度感测组件,其设置于该出风口并电性连接该控制装置,该湿度感测组件传输一湿度信号至该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利用该湿度信号对应控制该第一控制阀与该第二控制阀。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冷却装置是冷凝管。
有关本申请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其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感测组件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电性连接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空调装置的结构 10第一管件 12入风口
20空调装置 22壳体 24冷却装置
26加热装置 30第二管件 32第一控制阀
34出风口 36温度感测组件 362温度信号
38湿度感测组件 382湿度信号 40第三管件
42第二控制阀 44风口 50控制装置
52第一控制信号 54第二控制信号 56第三控制信号
60送风装置 A流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位置关系,包括:上,下,左和右,若无特别指明,皆是以图式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申请是于一种空调装置的结构,其是一第一、二管件连通于一空调装置的一壳体的二端,再将一第三管件的一端连通该第一管件,该第三管件的另一端连通该第二管件,当一流体从该第一管件流体吸入该壳体内侧后,以一冷却装置及一加热装置进行温湿调控,该流体再经过第二管件一部份从一第一控制阀流出,该流体的另一部份从该第三管件进入该第一管件再次温湿调控,以此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外界温湿度变动范围过大时,需要扩大备载导致耗费能源的问题。
请参阅图1,其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空调装置的结构1,其包含一第一管件10、一空调装置20、一第二管件30以及一第三管件40;于本实施例中,该空调装置的结构1接收一流体A,该流体A可为空气,但本实施例不在此限制。
再次参阅图1,如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管件10的一端设置一入风口12,供该流体A进入,该空调装置20包含一壳体22、一冷却装置24以及一加热装置26,该壳体22的一端连通该第一管件10的一端,该冷却装置24设置于该壳体22的一内侧,该加热装置26设置于该壳体22的该内侧并位于该冷却装置24的一侧,该第二管件30的一端连通该壳体22的另一端,该第二管件30的另一端设置一第一控制阀32,该第一控制阀32设置一出风口34,供该流体A排出,该第三管件40的一端连通该第一管件10的该端,该第三管件40的另一端连通该第二管件30,该第三管件40的另一端位于该壳体22以及该第一控制阀32之间。
接续上述,于本实施例中,该冷却装置24是使用冷凝管其利用压缩机与蒸发盘管将冷媒循环,以对流过的该流体A降温,于降温的同时,将该流体A包含的水蒸气凝结,以控制其湿度,但本实施例不在此限制。
接续上述,于本实施例中,该加热装置26是利用热管与泵浦将液体循环以加温经过的该流体A,但本实施例不在此限制。
再次参阅图1,如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该流体A从该入风口12进入该第一管件10,该流体A经过该第一管件10后,进入该壳体22的该内侧,该流体A经过该冷却装置24以及该加热装置26进行温失调控后,再进入该第二管件30,该流体A经过该第二管件30后,该流体A的一部份进入该第一控制阀32并流出该出风口34,该流体A的另一部份进入该第三管件40并经过该第三管件40进入该第一管件10重新循环;于本实施例中,进入该第三管件40的该流体A的比例量占总量37.5%,进入该第一控制阀32的该流体A的比例量占总量62.5%时为较佳实施例,其可有效降低目标环境温湿度的上下波动。
请参阅图2以及图4,图2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其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电性连接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是基于上述实施例,更包含一控制装置50,其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阀32并传输一第一控制信号52至该第一控制阀32,以对该第一控制阀32的该出风口34大小进行控制。
接续上述,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更于该第三管件40的该另一端设置一第二控制阀42,该第二控制阀42设置一风口44,该流体A经过该第二控制阀42的该风口44后,进入该第三管件40,该控制装置50电性连接该第二控制阀42并传输一第二控制信号54,以对该第二控制阀42的该风口44大小进行控制。
接续上述,于本实施例中,更包含一送风装置60,其设置于该第二管件30,并位于该第三管件40的该另一端以及该壳体22之间,该控制装置50电性连接该送风装置60并传输一第三控制信号56,以对该送风装置60的送风量大小进行控制。
请参阅图3以及图4,图3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感测组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是基于上述实施例,更包含一温度感测组件36以及一湿度感测组件38,该温度感测组件36设置于该出风口34并电性连接该控制装置50,该温度感测组件36感测经过的该流体A的温度并传输一温度信号362至该控制装置50,该湿度感测组件38设置于该出风口34并电性连接该控制装置50,该湿度感测组件38感测经过的该流体A的湿度并传输一湿度信号382至该控制装置50,该控制装置50利用该温度信号362以及该湿度信号382对应控制该第一控制阀32的该出风口34大小与该第二控制阀42的该风口44大小,以控制该流体A的出风量,例如当该湿度感测组件38感测的湿度高于默认值时,该控制装置50将该第一控制阀32的该出风口34缩小,将该第二控制阀42的该风口44放大,使该流体A进入该第三管件40的流量增多,以达到循环调控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一种空调装置的结构1是利用该第三管件40将该第一、二管件10、30连通,作为回风通道,使该流体A于该空调装置内侧进行温湿调控后,通过该第一控制阀32缩小其该出风口34的开口大小,使该流体A的一部分受挤压而经过该第三管件回风至该第一管件10,再次进行温湿调控,本实施例可使该空调装置内的该冷却装置24及该加热装置26以相较无回风信道的空调装置低的功率运作,进一步减少装置的耗能。
更于一实施例中,该空调装置的结构1固定该第一控制阀32的该出风口34大小,表示需求为固定出风量,并依据该控制装置50利用该温度信号362以及该湿度信号382对应控制该第二控制阀42的该风口44大小与控制送风装置60,例如当该温度感测组件36与该湿度感测组件38感测的温湿度高于默认值时,该控制装置50将该第二控制阀42的该风口44放大,将送风装置60的风量大小放大,使该流体A进入该第三管件40的流量增多,以达到循环调控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装置的结构,其是于空调装置的二端连通第一、二管件,再以第三管件作为回风通道连通第一、二管件,将从第一管件流体吸入空调装置内侧进行温湿调控后的流体,以控制阀将流体以两部分分流,流体的一部份由出风口排出,流体的另一部份经过第三管件进入第一管件进行再次温湿调控,利用以调控的流体与未调控的流体混合,使装置能精准调控环境温湿度,且近一步降低温湿调控所需的耗能,解决现有技术的空调装置外界温湿度变动范围过大时,需要扩大备载导致耗费能源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仅是用以说明实现本申请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并非对本申请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内容所公开的技术手段的范围,当可作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其它等效的实施例,但仍应视为与本申请实质相同的技术或实施例。
Claims (7)
1.一种空调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管件,其一端设置一入风口;
一空调装置,其包含一壳体、一冷却装置以及一加热装置,该壳体的一端连通该第一管件的该端,该冷却装置设置于该壳体的一内侧,该加热装置设置于该壳体的该内侧并位于该冷却装置的一侧;
一第二管件,其一端连通该壳体的另一端,该第二管件的另一端设置一第一控制阀,该第一控制阀设置一出风口;以及
一第三管件,其一端连通该第一管件的该端,该第三管件的另一端连通该第二管件并位于该壳体以及该第一控制阀之间;
其中,一流体经过该第一管件的该入风口进入该壳体的该内侧,该流体经过该壳体的该内侧进入该第二管件,该流体经过该第二管件进入该第一控制阀以及该第三管件,该流体经过该第一控制阀流出该出风口,该流体经过该第三管件进入该第一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控制装置,其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阀并传输一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该第一控制阀的该出风口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管件的该另一端设置一第二控制阀,该第二控制阀设置一风口,该流体经过该第二控制阀的该风口进入该第三管件,该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该第二控制阀并传输一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该第二控制阀的该风口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送风装置,其设置于该第二管件,并位于该第三管件的该另一端以及该壳体之间,该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该送风装置并传输一第三控制信号,以控制该送风装置的送风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温度感测组件,其设置于该出风口并电性连接该控制装置,该温度感测组件传输一温度信号至该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利用该温度信号对应控制该第一控制阀与该第二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湿度感测组件,其设置于该出风口并电性连接该控制装置,该湿度感测组件传输一湿度信号至该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利用该湿度信号对应控制该第一控制阀与该第二控制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冷却装置是冷凝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21633.6U CN215637714U (zh) | 2021-07-16 | 2021-07-16 | 空调装置的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21633.6U CN215637714U (zh) | 2021-07-16 | 2021-07-16 | 空调装置的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37714U true CN215637714U (zh) | 2022-01-25 |
Family
ID=79890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621633.6U Active CN215637714U (zh) | 2021-07-16 | 2021-07-16 | 空调装置的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637714U (zh) |
-
2021
- 2021-07-16 CN CN202121621633.6U patent/CN2156377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59932B (zh)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
CN105115065A (zh)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CN105240996A (zh)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US20070163278A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01294733A (zh) | 空气调节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3604170A (zh) | 冷暖型空调器 | |
CN104913393A (zh) | 一种恒温恒湿空调 | |
US11879673B2 (en) | Refrigerant charge control system for heat pump systems | |
KR101549691B1 (ko) | 응축수를 이용한 에너지 절약형 항온 항습기 | |
CN104279782A (zh) | 恒温液循环装置及其运转方法 | |
CN111189245A (zh) | 一种变频恒温恒湿粮仓专用空调装置 | |
CN204853680U (zh) | 一种恒温恒湿空调 | |
CN215637714U (zh) | 空调装置的结构 | |
CN116666816A (zh) | 液冷储能温控制冷系统以及系统 | |
EP2959240B1 (en) | A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hvac) system and a method of regulating flow of refrigerant to the falling film evaporator of the hvac system | |
CN205860538U (zh) | 单冷型空调器 | |
CN211011723U (zh) | 一种空调冷液一体系统 | |
CN211451197U (zh) | 一种节能除湿机 | |
CN105953308A (zh) |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203605362U (zh) | 冷暖型空调器 | |
CN205014526U (zh) | 自恒温制冷系统 | |
CN105953474A (zh) | 水冷式废热回收太阳能移动热泵空调 | |
TWM617971U (zh) | 空調裝置之結構 | |
CN106152583B (zh) | 一种高精度温控热交换系统 | |
CN201081344Y (zh) | 加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