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7383U - 一种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7383U
CN215637383U CN202122241967.7U CN202122241967U CN215637383U CN 215637383 U CN215637383 U CN 215637383U CN 202122241967 U CN202122241967 U CN 202122241967U CN 215637383 U CN215637383 U CN 215637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over body
cooking appliance
guide
applianc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4196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4196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7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7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7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炉体(10)和重力感应组件,重力感应组件包括防护罩、检测件(40)和设在炉体(10)底部并与检测件(40)连接的支撑脚(50),检测件(40)设在防护罩内并支撑脚(50)的端部连接;防护罩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中的一者上设有卡扣件(23),另一者上设有与卡扣件(23)相卡接的卡接部(342),第一罩体(20)通过卡扣件(23)和卡接部(342)与第二罩体(30)卡接。本实用新型有助于提高烹饪器具在产线上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厨房家电进入了人们的厨房当中,特别是随着近些年电加热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陶炉被人们使用。
目前,电陶炉的壳体内设置有重力感应组件,重力感应组件设在壳体的底部,以检测电陶炉上是否放置有锅具,使得在电陶炉处于空载状态时可以控制电陶炉的关闭,以增强电陶炉的安全性能。重力感应组件包括重力传感器、支撑脚、上盖和下盖,重力传感器和支撑脚连接组成重力检测组后装配在上盖和下盖内。在电陶炉的产线上将重力检测组装配在壳体内时,需要先将下盖、重力检测组和上盖在壳体的底壁预装配好后,再通过紧固件将上盖和下盖与壳体的底壁连接。
然而,在通过紧固件将上盖、下盖与壳体的底壁连接之前,重力检测组可能会将上盖顶出,这样会严重降低重力感应组件在壳体上的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能够使得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稳定连接,有助于提高烹饪器具在产线上的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炉体和重力感应组件,重力感应组件包括防护罩、检测件和设在炉体底部的支撑脚,检测件设在防护罩的安装腔内,检测件通过防护罩与炉体连接,支撑脚的端部与检测件的形变部连接;
防护罩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中的一者上设有卡扣件,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中的另一者上设有与卡扣件相卡接的卡接部,第一罩体通过卡扣件和卡接部与第二罩体卡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烹饪器具内设置重力感应组件,可以对烹饪器具上的放置物及其重量进行检测,有助于在烹饪器具处于空载状态时可以控制烹饪器具的关闭,以增强烹饪器具的具有安全性能。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中的一者上设有卡扣件,另一者上设有与卡扣件相卡接的卡接部,这样在烹饪器具的产线上,将防护罩固定在炉体上之前,可以通过卡扣和卡接件将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卡接,以实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固定在炉体之前的预装配,使得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稳定连接,防止支撑脚将第一罩体或者第二罩体顶出,有助于提高重力感应组件在炉体上的装配效率,进而提高烹饪器具在产线上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均位于炉体内,第一罩体罩设在检测件之下,第二罩体罩设在检测件之上。
这样能够防止支撑脚将第二罩体顶出,以避免第二罩体与第一罩体的连接出现松动,有助于提高重力感应组件在炉体上的装配效率,进而提高烹饪器具在产线上的装配效率。除此之外,通过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不仅能够便于检测件的装配以及防护罩的拆卸和固定,而且还可以对检测件进行全方位包裹,有助于延长检测件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扣件位于第一罩体朝向第二罩体的一面上,卡接部在第二罩体上与卡扣件相对设置。
这样能够便于第一罩体通过卡扣件与第二罩体上的卡接部卡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扣件的端部具有卡勾,卡扣件通过卡勾与卡接部相卡接。
这样卡扣件可以通过卡勾与卡接部相卡接,从而实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卡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扣件包括第一罩体上朝向卡接部延伸的悬臂部,悬臂部的端部具有卡勾,卡扣件为弹性结构。
这样通过卡扣件的悬臂部的设置,能够使得卡扣件具有一定的高度,在便于卡扣件穿过卡接口与卡接部卡接的同时,能够减小卡扣件的厚度,以便于卡勾的形成。与此同时,将卡扣件设置为弹性结构,这样能够使得卡勾以及卡扣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便于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卡接或者拆卸。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罩体上设有与卡勾相适配的导向面,导向面位于卡勾在第二罩体的安装路径上。
这样通过导向面可以对卡勾的安装起到引导的作用,以便于卡勾与卡接部准确卡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扣件穿设在第二罩体上。
这样在确保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卡接的同时,有助于增强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罩体设有供卡扣件穿过的卡接口,卡接口的边缘构成卡接部。
这样将第二罩体罩设在第一罩体上,使卡扣件穿过卡接口时,便可实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的卡接,以简化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卡接过程,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重力感应组件在炉体上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扣件包括卡勾,卡勾位于卡扣件朝向第一罩体边缘或者中心的一侧设置。
这样在确保卡勾与卡接部相卡接的同时,能够使得卡扣件的结构更加多样化。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扣件位于第二罩体的周侧边缘。
这样在确保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卡接的同时,能够进一步简化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连接方式,使得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卡接时更加顺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重力感应组件在炉体上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扣件包括卡勾,卡勾位于卡扣件朝向第一罩体中心的一侧,卡接部位于第二罩体的边缘。
这样在将第二罩体罩设在第一罩体上时,卡扣件能够通过卡勾与第二罩体的边缘相卡接,从而实现第二罩体与第一罩体的卡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罩体上设有多个卡扣件,多个卡扣件在第一罩体上对称设置。
这样在实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卡接,提高重力感应组件在炉体上的装配效率的同时,能够确保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卡接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罩体朝向第二罩体的一面上还设有导向件,第二罩体上设有与导向件的结构相适配的导向槽,导向件穿设在导向槽内。
这样通过导向柱和导向槽的设置,能够为卡扣件提供扣合前的对位和导向作用,以便于操作人员将第二罩体罩设在第一罩体上时操作的便捷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向件高于卡扣件。
这样能够使得导向柱相较于卡扣件能够较先与第二罩体接触,以便通过导向件对第二罩体在第一罩体上的安装提供对位和导向作用,以减少第二罩体与第二罩体的对接难度,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操作人员将第二罩体罩设在第一罩体上时操作的便捷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向件与卡扣件之间的高度差为3mm-7mm中的任意值。
这样能够将重力感应组件的高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避免重力感应组件过高影响炉体内烹饪器具其他器件的安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罩体的表面上设有凸起部,凸起部与导向件相对设置,导向槽的端部从第二罩体朝向第一罩体的一面延伸至凸起部内。
这样通过凸起部的设置,在不改变卡扣件的同时,能够使得导向件高于卡扣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罩体的表面上还设有凹陷部,凹陷部与卡扣件相对设置,凹陷部内设有供卡扣件穿过的卡接口。
这样通过凹陷部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便于卡扣件穿过卡接口与卡接部卡接,从而实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卡接,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卡扣件的高度,以便于导向件高于卡扣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罩体朝向炉体的底壁的一面设有限位件,底壁上设有与限位件相适配的限位孔,限位件穿设在限位孔内。
这样通过限位件和限位孔可以预先对第一罩体在炉体上的位置进行定位,以防将防护罩锁定在炉体上时,第一罩体在炉体的底壁上打滑旋转,有助于提高操作人员将防护罩装配在炉体上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陶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陶炉在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陶炉上重力感应组件的拆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电陶炉在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重力感应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陶炉的正视图;
图7是图6中电陶炉在C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陶炉上重力感应组件去掉第二罩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电陶炉在D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件在电陶炉上的装配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电陶炉在E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陶炉上第一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电陶炉在F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罩体在电陶炉上的装配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电陶炉在G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6是图2中电陶炉在H-H方向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陶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电陶炉在I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9是图17中电陶炉在J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重力感应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陶炉;10-炉体;11-底壁;111-装配孔;112-限位孔;
20-第一罩体;21-装配台;211-第一槽体;22-第一安装室;221-滑行部;2211-第二槽体;23-卡扣件;231-悬臂部;232-卡勾;24-导向件;25-限位件;26-装配部;
30-第二罩体;31-第二安装室;32-导向槽;33-凸起部;34-凹陷部;341-卡接口;342-卡接部;343-减重孔;344-导向面;35-缺口;40-检测件;41-形变部;42-固定部;50-支撑脚;51-限位凸起;60-第一紧固件;70-第二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现有的电陶炉的壳体内设置有电控系统、加热组件和重力感应组件,重力感应组件和加热组件均与电控系统连接,重力感应组件设在壳体的底部,这样电控系统可以通过重力感应组件检测电陶炉上是否放置有锅具,使得电控系统在电陶炉处于空载状态时可以控制电陶炉的关闭,以增强电陶炉的安全性能,防止处于空载状态下的电陶炉引起火灾等隐患。
目前,重力感应组件中的重力传感器与支撑脚连接后通过下盖或者上盖与壳体连接,从而实现重力传感器在壳体内的固定。在电陶炉的产线上将重力检测组装配在壳体内时,通常先将下盖预装配在壳体的底壁上,然后将重力检测组装配在下盖内,接着将上盖罩设在下盖后,最后移动至产线上的固定工位,通过紧固件将上盖和下盖与壳体的底壁连接,从而完成重力感应组件在壳体上的装配。
然而,在通过紧固件将上盖、下盖与壳体的底壁连接之前,由于上盖是预先罩设在下盖上,且上盖与下盖之间并无有效的固定连接,预装有重力感应组件的壳体在产线上运输至固定工位的过程中,重力检测组中的支撑脚可能会将上盖顶出,使得上盖在下盖上发生松动。因此,在固定工位上通过紧固件将上盖和下盖与壳体的底壁连接之前,需要操作人员将上盖再次罩设在下盖上,这样会严重降低重力感应组件在壳体上的装配效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烹饪器具内设置重力感应组件,可以对烹饪器具上的放置物及其重量进行检测,有助于增强烹饪器具的具有安全性能。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中的一者上设有卡扣件,另一者上设有与卡扣件相卡接的卡接部,这样在烹饪器具的产线上,将防护罩固定在炉体上之前,可以通过卡扣件和卡接件将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卡接,以实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固定在炉体之前的预装配,使得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稳定连接,防止支撑脚将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顶出,有助于提高重力感应组件在炉体上的装配效率,进而提高烹饪器具在产线上的装配效率。
其中,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陶炉、电磁炉或者其他具有支撑脚、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烹饪器具。
下面以电陶炉为例,对本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作进一步阐述。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陶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电陶炉在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陶炉上重力感应组件的拆分示意图,图4是图3中电陶炉在B部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重力感应组件的一种爆炸示意图。
从图1至图4中提供了一种电陶炉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至图4中可以看出,烹饪器具比如电陶炉100可以包括炉体10和重力感应组件。重力感应组件包括防护罩、检测件40和设在炉体10底部的支撑脚50,检测件40设在防护罩的安装腔内,检测件40通过防护罩与炉体10连接,支撑脚50的端部与检测件40的形变部41连接。这样检测件40可以通过支撑脚50间接的抵接在放置烹饪器具的工作台面上,在烹饪器具上放置物的压力下,支撑脚50可以相对于炉体10发生移动,从而带动检测件40的形变部41发生形变,以便烹饪器具可以根据检测件40形变量的变化,实现对烹饪器具上的放置物及其重量进行检测,有助于在烹饪器具处于空载状态时可以控制烹饪器具的关闭,使得烹饪器具具有安全节能的特性,以增强烹饪器具的具有安全性能。
示例性的,放置物包括但不仅限于可以应用于烹饪器具比如电陶炉100的锅具、烤盘或者烤网。
其中,烹饪器具在炉体10内还可以设有电路板和发热盘,发热盘和重力感应组件均与电路板电连接,以便电路板可以通过控制发热盘进而控制烹饪器具的启闭。
本实施例中,检测件40可以为重力传感器或者其他能够发生形变并进行重力检测的结构。
参考图1至图5所示,防护罩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中的一者上设有卡扣件23,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中的另一者上设有与卡扣件23相卡接的卡接部342,第一罩体20通过卡扣件23和卡接部342与第二罩体30卡接。这样在烹饪器具的产线上,将防护罩固定在炉体10上之前,可以通过卡扣件23和卡接件将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卡接,使得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固定在炉体10之前的先进行预装配,以便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可以形成稳定有效的连接,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在将装配有重力感应组件的炉体10转移至产线上的固定工位的过程中,支撑脚50作用于第一罩体20或者第二罩体30,将第一罩体20或者第二罩体30顶出使得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之间发生松动,有助于提高重力感应组件在炉体10上的装配效率,进而提高烹饪器具在产线上的装配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4所示,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均位于炉体10内,也就是说,检测件40可以通过防护罩设在炉体10内。这样能够便于检测件40与电路板的电连接。
参考图1至图5所示,第一罩体20罩设在检测件40之下,第二罩体30罩设在检测件40之上。由于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通过卡扣和卡接部342卡接,使得第二罩体30预装配在第一罩体20上时能够与第一罩体20形成稳定有效的连接,以防止支撑脚50在相对于第二罩体30移动时,将第二罩体30顶出,避免第二罩体30与第一罩体20的连接出现松动,有助于提高重力感应组件在炉体10上的装配效率,进而提高烹饪器具在产线上的装配效率。
除此之外,由于第二罩体30罩设在第一罩体20之上,符合操作者的操作习惯,这样通过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不仅能够便于检测件40在防护罩内装配,而且能够便于防护罩在炉体10内的拆卸和固定。与此同时,由于检测件40通过防护罩设在炉体10内,这样通过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可以对检测件40进行全方位包裹,有助于延长检测件40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罩体30罩设在第一罩体20上时可以与第一罩体20共同构成防护罩内的安装腔,以便检测件40可以固定在安装腔内。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当检测件40位于炉体10内时,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还可以在水平方向上罩设在检测件40相对的两侧上,这样在实现检测件40固定的同时,还可以防止支撑脚50在相对于第二罩体30移动时将第二罩体30顶出。
或者,检测件40还可以通过防护罩设在炉体10的外部。当检测件40位于炉体10外部时,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或者竖直方向上罩设在检测件40相对的两侧上。其中,水平方向并非一个绝对的方向,该水平方向可以理解为烹饪器具正常放置在工作台面上时,平行于工作台面的方向。相应的,竖直方向可以理解为与该水平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即该竖直方向可以理解为烹饪器具正常放置在工作台面上时,垂直于工作台面的方向。
下面以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均位于炉体10内,且第一罩体20罩设在检测件40之下,第二罩体30罩设在检测件40之上为例,对本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作进一步阐述。
具体的,参考图4和图5所示,卡扣件23位于第一罩体20朝向第二罩体30的一面上,卡接部342在第二罩体30上与卡扣件23相对设置。这样能够便于第一罩体20通过卡扣件23与第二罩体30上的卡接部342卡接,以实现对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进行预装配,避免第二罩体30在支撑脚50的作用下与第一罩体20发生松动,进而能够提高重力感应组件在炉体10上的装配效率。
其中,卡扣件23的端部具有卡勾232,卡扣件23通过卡勾232与卡接部342相卡接。这样卡扣件23可以通过卡勾232与卡接部342相卡接,从而实现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的卡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卡扣件23可以穿设在第二罩体30上,并通过卡勾232与卡接部342相卡接。为了便于卡扣件23穿设在第二罩体30上,第二罩体30上设有供卡扣件23穿过的卡接口341,卡扣件23的部分结构穿过卡接口341并与卡接口341的边缘卡接,卡接口341的边缘构成卡接部342。其中,卡接口341与卡勾232的结构相适配。这样在产线上将第二罩体30罩设在第一罩体20上时,便可实现第一罩体20与第二罩体30的卡接,以简化产线上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的卡接过程,有助于进一步的提高重力感应组件在炉体10上的装配效率。与此同时,由于卡扣件23穿过卡接口341后,再通过卡勾232与卡接部342相卡接,这样还能够防止卡扣件23自动脱离卡接部342,使得第二罩体30和第一罩体20固定在炉体10之前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具体的,卡接口341的内侧壁与卡扣件23之间具有间隙。这样能够便于卡扣件23的部分结构穿过卡接口341,从而实现第一罩体20与第二罩体30的卡接。
参考图4和图5所示,卡扣件23还包括第一罩体20上朝向卡接部342延伸的悬臂部231,悬臂部231的端部具有卡勾232。这样通过悬臂部231的设置,能够使得卡扣件23具有一定的高度,在便于卡扣件23穿过卡接口341与卡接部342卡接的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卡扣件23的厚度,以便于悬臂部231端部卡勾232的形成。与此同时,由于卡扣件23上悬臂部231的设置,还有助于增强卡扣件23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以便卡勾232在外力(比如拉力等)的作用下可以脱离卡接部342,从而将第二罩体30从第一罩体20上拆离。
其中,卡扣件23可以为弹性结构。也就是说,悬臂部231和卡勾232均可以为弹性结构。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得卡勾232以及卡扣件23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弹性形变,以便于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的卡接或者拆卸,另一方面在外力消失时,能够使得卡扣件23恢复形变,以便于防护罩的多次拆卸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和图5中,第一罩体20在卡扣件23朝向第一罩体20边缘的一侧还设有第一槽体211。这样通过第一槽体211的设置,能够便于第一罩体20在模具上的制作,以减小模具和第一罩体20的制作成本。
如图5中所示,安装腔包括设在第一罩体20内的第一安装室22和设在第二罩体30内的第二安装室31,第二罩体30罩设在第一罩体20上时,第二安装室31和第一安装室22构成了防护罩的安装腔。从图5中可以看出,第一罩体20朝向第二罩体30的一面上还设有导向件24,第二罩体30上设有与导向件24的结构相适配的导向槽32,导向件24穿设在导向槽32内。这样在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通过卡扣件23进行卡接之前,通过导向件24和导向槽32的设置,能够为卡扣件23提供扣合前的对位和导向作用,以便第二罩体30罩设在第一罩体20上过程中,卡扣件23可以顺利通过卡接口341与卡接部342卡接,以便于操作人员将第二罩体30罩设在第一罩体20上时操作的便捷性。
示例性的,导向件24包括但不仅限于为导向柱。导向柱包括但不仅限于为圆柱或者棱柱等。相应的,导向槽32包括也仅限于与导向柱相适配的圆形槽或者多边形槽。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陶炉的正视图,图7是图6中电陶炉在C部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如图6和图7中所示,导向件24高于卡扣件23。这样当第二罩体30罩设在第一罩体20的过程中,能够使得导向柱相较于卡扣件23能够较先与第二罩体30接触,以便通过导向件24对第二罩体30在第一罩体20上的安装提供对位和导向作用,只需要将导向件24与导向槽32对接即可,这样能够减少第二罩体30与第二罩体30的对接难度,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操作人员将第二罩体30罩设在第一罩体20上时操作的便捷性。
具体的,如图7中所示,导向件24与卡扣件23之间的高度差h可以为3mm-7mm中的任意值,比如3mm或者4mm等。这样在确保减少第二罩体30与第二罩体30的对接难度的同时,能够将重力感应组件的高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避免导向件24导致重力感应组件高度过高,而影响炉体10内烹饪器具其他器件的安装。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考图5所示,第二罩体30的表面上设有凸起部33,凸起部33与导向件24相对设置,导向槽32的端部从第二罩体30朝向第一罩体20的一面延伸至凸起部33内。这样通过凸起部33的设置,在不改变卡扣件23的同时,能够使得导向件24高于卡扣件23。与此同时,通过凸起部33的设置,仅是将第二罩体30和重力感应组件的局部增高,在确保导向件24高于卡扣件23的同时,能够尽可能的避免重力感应组件对内烹饪器具其他器件的安装造成影响。
示例性的,凸起部33可以但不仅限于为第二罩体30表面上的套筒,套筒的内部形成导向槽32的延伸段。这样当第二罩体30的导向套筒套入导向柱的时候,卡扣与第一罩体20还未接触,只需要两个套筒与导向件24对接即可,以减少了第二罩体30与第一罩体20的对接难度,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操作人员将第二罩体30罩设在第一罩体20上时操作的便捷性。
或者,参考图5所示,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罩体30的表面上还设有凹陷部34,凹陷部34与卡扣件23相对设置,凹陷部34内设有供卡扣件23的部分结构穿过的卡接口341。这样一方面能够便于卡扣件23的部分结构穿过卡接口341与卡接部342卡接,从而实现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的卡接,另一方面在确保导向件24高于卡扣件23的同时,能够降低卡扣件23和导向件24的高度,以便于进一步降低重力感应组件的整体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罩体30上可以设置凸起部33或者凹陷部34中的至少一者。也就是说,凸起部33和凹陷部34可以单独存在于第二罩体30的表面,也可以同时存在与第二罩体30的表面。本实施例中,第二罩体30上同时设置有凸起部33和凹陷部34。这样在在确保导向件24高于卡扣件23的同时,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卡扣件23和导向件24的高度,以便于进一步降低重力感应组件的整体高度,从而尽可能的避免重力感应组件对内烹饪器具其他器件的安装造成影响。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陶炉上重力感应组件去掉第二罩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电陶炉在D部的放大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件在电陶炉上的装配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电陶炉在E部的放大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陶炉上第一罩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3图12中电陶炉在F部的放大示意图。
参考图8至图13所示,第一罩体20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装配台21,卡扣件23和导向件24均位于装配台21上。这样通过装配台21的设置,能够便于卡扣件23和导向件24在第一罩体20上的设置。
其中,从图8和图9中可以看出,第一安装室22形成在两个装配台21之间。检测件40与支撑脚50的端部连接过后通过固定部42设在第一安装室22内,并通过第二罩体30对固定部42进行固定。这样可以将检测件40固定在防护罩内,当防护罩固定在炉体10内时,检测件40的形变部41在支撑脚50的带动下会发生形变,以便对烹饪器具上的放置物及其重量进行检测。
为了便于对检测件40进行过载保护,参考图10和图11所示,支撑脚50上还设有限位凸起51,限位凸起51位于炉体10的外部并与炉体10的底壁11之间具有间距。
为了便于限位凸起51穿过第一罩体20位于炉体10的外部上,如图10至图13中所示,第一安装室22内的滑行部221上还设有第二槽体2211,这样支撑脚50和检测件40在滑行部221上滑动时,限位凸起51可以通过第二槽体2211使得检测件40装配在第一安装室22内。
进一步的,导向件24可以位于装配台21的中部。或者,导向件24也可以位于装配台21的一端,并在第一罩体20上呈对角设置。本实施例中,采用将导向件24设在装配台21的中部。这样能够避免第二罩体30罩设在第一罩体20的过程中相对于第一罩体20发生偏移,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操作人员将第二罩体30罩设在第一罩体20上时操作的便捷性。
其中,如图10至图13中所示,卡勾232位于卡扣件23朝向第一罩体20边缘或者中心的一侧。也就是说,卡勾232可以位于悬臂部231远离检测件40的一侧。这样在确保卡勾232与卡接部342相卡接的同时,可以使得卡勾232远离检测件40,以避免卡勾232对检测件40在第一安装室22内的安装造成干扰。或者,卡勾232也可以位于悬臂部231朝向第一罩体20的中心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卡勾232还可以位于悬臂部231或者卡扣件23的其他方向上,比如卡勾232可以位于悬臂部231朝向或者背离导向件24的一侧设置。卡接部342与卡勾232相对设置,以便卡扣件23可以通过卡勾232与卡接部342相卡接。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卡勾232在悬臂部231上的设置位置并不做进一步阐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罩体20上设有多个卡扣件23,比如两个卡扣件23。两个卡扣件23可以在第一罩体20上对称设置。这样在能够确保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卡接的稳定性,以避免在防护罩固定在炉体10之前,第二罩体30与第一罩体20的连接发生松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重力感应组件在炉体10上的装配效率。
示例性的,当第一罩体20或者装配台21为方形或者其他非圆结构时,两个卡扣件23可以在第一罩体20上呈对角设置。这样在确保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卡接的稳定性的同时,能够简化第一罩体20和防护罩的结构,以便降低烹饪器具比如电陶炉100的制造成本。
相应的,第二罩体30上在与卡扣件23相对的位置处设有2个或者多个卡接口341。示例性的,卡接口341的形状包括但不仅限图5中所示的矩形口。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罩体在电陶炉上的装配示意图,图15图14中电陶炉在G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的,参考图14和图15所示,第一罩体20可以通过第一紧固件60与炉体10的底壁11可拆卸连接,第二罩体30可以通过第二紧固件70与第一罩体20可拆卸连接。这样通过第一紧固件60和第二紧固件70可以从不同的方向上将防护罩锁定在炉体10上,从而实现重力感应组件在炉体10上的装配。
为了便于第一紧固件60的装配,炉体10的底壁11设有供第一紧固件60穿过的装配孔111,第一罩体20在与装配孔111的相对位置处装配部26,装配部26与导向件24相对设置,第一紧固件60可以依次穿过装配孔111和装配部26将炉体10的底壁11与第一罩体20连接,从而将第一罩体20锁定在炉体10的底壁11上。
进一步的,装配部26内的锁紧第一紧固件60的通孔可以朝向导向件24的内部延伸,这样第一紧固件60可以穿设在导向件24内,使得防护罩与炉体10的连接更加稳定。
示例性的,第一紧固件60和第二紧固件70包括但不仅限于为螺钉、螺栓或者其他可拆卸的连接结构。
为了便于第一罩体20在炉体10上的定位,参考图14和图15所示,第一罩体20朝向炉体10的底壁11的一面设有限位件25,底壁11上设有与限位件25相适配的限位孔112,限位件25穿设在限位孔112内。这样通过限位件25和限位孔112可以预先对第一罩体20在炉体10上的位置进行定位,以防将防护罩比如第一罩体20锁定在炉体10上时,第一罩体20在炉体10的底壁11上打滑旋转,有助于提高操作人员将防护罩装配在炉体10上的便捷性。
其中,第一罩体20上设有多个限位件25,且限位件25在第一罩体20上两两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限位件25的数量采用2个,2个限位件25在第一罩体20上呈对角设置。这样在采用较少数量的限位件25的同时,能够使得第一罩体20与炉体10的底壁11的连接更加稳固。
示例性的,限位件25包括但不仅限于为限位柱。该限位柱包括但不仅限于为圆柱或者棱柱等。
图16图2中电陶炉在H-H方向的剖视图。
参考图16所示,第二罩体30上设有与卡勾232相适配的导向面344,导向面344可以位于卡勾232在第二罩体30的安装路径上。其中,本实施例中,导向面344可以为位于卡接口341的内表面上,并与卡勾232相对设置。也就是说,随着卡勾232位置的改变,导向面344在卡接口341内表面上的位置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样在第二罩体30罩设在第一罩体20上的过程中,卡勾232可以与导向面344相抵接,使得卡扣件23发生弹性形变,通过导向面344可以对卡勾232进行引导,以便卡勾232穿过卡接口341后,卡扣件23可以在弹性力的作用下通过卡勾232与卡接部342准确卡接。
其中,导向面344可以匹配于卡勾232的外表面。示例性的,导向面34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与卡勾232的外表面相适配的斜面。这样通过斜面可以对卡勾232在卡接口341内的安装起到导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中的一者上设有卡扣件,另一者上设有与卡扣件相卡接的卡接部,这样将防护罩固定在炉体上之前,可以通过卡扣件和卡接件将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卡接,以实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固定在炉体之前的预装配,有助于提高重力感应组件在炉体上的装配效率。
实施例二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陶炉的结构示意图,图18图17中电陶炉在I部的放大示意图。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重力感应组件。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重力感应组件中卡扣件的设置位置以及与第一罩体上卡扣件的数量不同。
参考图17和图18所示,卡扣件23位于第二罩体30的周侧边缘。也就是说,卡扣件23可以位于第二罩体30的外部,并与第二罩体30的周侧边缘的卡接部342相卡接。这样可以在确保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卡接的同时,能够减少卡扣件23在第二罩体30内的穿设过程,以进一步简化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的连接方式,以便于第一罩体20与第二罩体30卡接,使得第一罩体20与第二罩体30卡接时更加顺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重力感应组件在炉体10上的装配效率。与此同时,将卡扣件23位于第二罩体30的周侧边缘,还能够使得卡扣件23的设置位置,以及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的卡接方式更加多样化。
为了便于卡扣件23与第二罩体30的边缘卡接,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卡扣件23设置在第一罩体20的边缘区域,以便第二罩体30罩设在第一罩体20时,卡扣件23无需穿过第一罩体20便能够与第二罩体30上的卡接部342卡接。
其中,如图18中所示,卡勾232可以位于悬臂部231朝向第一罩体20中心的一侧。卡接部342位于第二罩体30的边缘。这样在第二罩体30罩设在第一罩体20上时,能够便于卡扣件23通过卡勾232与凹陷部34上卡接部342卡接,从而实现第一罩体20与第二罩体30的卡接。
为了降低重力感应组件的重量,参考图18所示,第二罩体30在凹陷部34处还设有减重孔343。其中,凹陷部34上减重孔343处朝向卡扣件23的一侧边缘可以构成卡接部342。这样在不影响卡扣件23与卡接部342卡接,保证重力感应组件结构强度的同时,能够有助减轻重力感应组件以及烹饪器件的重量以及用料成本。
为了减小防护罩的体积,第二罩体30在凹陷部34靠近卡扣件23的一侧还可以设有缺口35,这样可以卡扣件23可以位于该缺口35内并与凹陷部34上的卡接部342卡接,有助于减小防护罩在垂直于卡扣件23高度方向上的尺寸,有助于防护罩的小型化,以减小重力感应组件在炉体10内的装配空间。
参考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凹陷部24在缺口35处的侧壁上可以设有导向面344,且导向面344与卡勾232相对设置。示例性的,导向面344可以为与卡勾232相匹配的斜面,这样通过导向面344可以在第二罩体30罩设在第一罩体20上的过程中,卡勾232可以与导向面344相抵接,使得卡扣件23发生弹性形变,通过导向面344对卡勾232在缺口35处的安装起到导向的作用,以便于卡勾232可以在通过缺口35后,卡扣件23可以在弹性力的作用下通过卡勾232与卡接部342准确卡接。
图19图17中电陶炉在J部的放大示意图,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重力感应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参考图19和图20所示,第一罩体20上可以设有多个卡扣件23,比如四个卡扣件23。相应的,第二罩体30上也可以设置有四个卡接部342,且卡扣件23与卡接部342一一对应。这样第一罩体20可以通过四个卡扣件23与第二罩体30相卡接,一方面能够使得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的连接更为稳定,另一方面第一罩体20无需通过第二紧固件70与第二罩体30连接,能够减小重力感应组件在装配的过程中紧固件的使用数量,降低烹饪器件的制造成本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的装配更加便捷,有助于提高重力感应组件在炉体10上的装配效率。
示例性的,当第一罩体20或者装配台21为方形或者其他非圆结构时,四个卡扣件23可以在第一罩体20上如图18中所示的两两呈对角设置。这样能够使得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卡接的更加稳定性。
具体的,卡扣件23在装配台21上可以分布在导向件24的两侧。这样在提高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卡接稳定性的同时,能够通过导向件24对第二罩体30的安装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有助于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烹饪器件的其他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的相关描述,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做进一步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第一罩体上设有多个卡扣件,能够提高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卡接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重力感应组件在炉体上的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0)和重力感应组件,所述重力感应组件包括防护罩、检测件(40)和设在所述炉体(10)底部的支撑脚(50),所述检测件(40)设在所述防护罩的安装腔内,所述检测件(40)通过所述防护罩与所述炉体(10)连接,所述支撑脚(50)的端部与所述检测件(40)的形变部(41)连接;
所述防护罩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所述第一罩体(20)和所述第二罩体(30)中的一者上设有卡扣件(23),所述第一罩体(20)和所述第二罩体(30)中的另一者上设有与所述卡扣件(23)相卡接的卡接部(342),所述第一罩体(20)通过所述卡扣件(23)和所述卡接部(342)与所述第二罩体(30)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20)和所述第二罩体(30)均位于所述炉体(10)内,所述第一罩体(20)罩设在所述检测件(40)之下,所述第二罩体(30)罩设在所述检测件(40)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23)位于所述第一罩体(20)朝向所述第二罩体(30)的一面上,所述卡接部(342)在所述第二罩体(30)上与所述卡扣件(23)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23)包括卡勾(232),所述卡扣件(23)通过所述卡勾(232)与所述卡接部(342)相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23)包括所述第一罩体(20)上朝向所述卡接部(342)延伸的悬臂部(231),所述悬臂部(231)的端部具有所述卡勾(232),所述卡扣件(23)为弹性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罩体(30)上设有与所述卡勾(232)相适配的导向面(344),所述导向面(344)位于所述卡勾(232)在所述第二罩体(30)的安装路径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23)穿设在所述第二罩体(3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罩体(30)设有供所述卡扣件(23)穿过的卡接口(341),所述卡接口(341)的边缘构成所述卡接部(34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23)包括卡勾(232),所述卡勾(232)位于所述卡扣件(23)朝向所述第一罩体(20)边缘或者中心的一侧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23)位于所述第二罩体(30)的周侧边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23)包括卡勾(232),所述卡勾(232)位于所述卡扣件(23)朝向所述第一罩体(20)中心的一侧,所述卡接部(342)位于所述第二罩体(30)的边缘。
12.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20)上设有多个所述卡扣件(23),多个所述卡扣件(23)在所述第一罩体(20)上对称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20)朝向所述第二罩体(30)的一面上还设有导向件(24),所述第二罩体(30)上设有与所述导向件(24)的结构相适配的导向槽(32),所述导向件(24)穿设在所述导向槽(32)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24)高于所述卡扣件(23)。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24)与所述卡扣件(23)之间的高度差为3mm-7mm中的任意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罩体(30)的表面上设有凸起部(33),所述凸起部(33)与所述导向件(24)相对设置,所述导向槽(32)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凸起部(33)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罩体(30)的表面上还设有凹陷部(34),所述凹陷部(34)与所述卡扣件(23)相对设置,所述凹陷部(34)内设有供所述卡扣件(23)穿过的卡接口(341)。
1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20)朝向所述炉体(10)的底壁(11)的一面设有限位件(25),所述底壁(11)上设有与所述限位件(25)相适配的限位孔(112),所述限位件(25)穿设在所述限位孔(112)内。
CN202122241967.7U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烹饪器具 Active CN215637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41967.7U CN215637383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41967.7U CN215637383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7383U true CN215637383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16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41967.7U Active CN215637383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73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637383U (zh) 一种烹饪器具
KR101470880B1 (ko) 벽걸이형 보일러 룸콘의 커버 결합장치
CN211722760U (zh) 烹饪器具
CN210169784U (zh) 一种具有锁紧功能的锅具
CN209733470U (zh) 一种蒸笼及烹饪器具
CN218390803U (zh) 一种具有分隔腔体配置的烤箱
CN213786948U (zh) 食物料理设备
CN218738467U (zh) 内锅组件和空气炸锅
CN215062254U (zh) 烹饪器具
CN216317186U (zh) 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21105570U (zh) 厨房用箱式器具和集成灶
CN208426043U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式电池端子支架的手持吸尘器
CN216346443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4631658U (zh) 饮水机
CN216644282U (zh) 烹饪器具
CN219557030U (zh) 挂架及烹饪设备
CN213248366U (zh) 锅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3909699U (zh) 煲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9661534U (zh) 用于锅具的可拆卸锅柄
CN209744428U (zh) 一种成本低的烹饪器具
CN213909878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6454540U (zh) 烹饪器具
CN212912764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457257U (zh) 烹饪器具
CN211704320U (zh) 锅具的壳体组件及锅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