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4084U - 液压缸及油气悬挂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液压缸及油气悬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4084U
CN215634084U CN202120970295.0U CN202120970295U CN215634084U CN 215634084 U CN215634084 U CN 215634084U CN 202120970295 U CN202120970295 U CN 202120970295U CN 215634084 U CN215634084 U CN 215634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iston
storage cavity
cavity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702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爱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udi Zhongxing Hydraulic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udi Zhongxing Hydraulic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udi Zhongxing Hydraulic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udi Zhongxing Hydraulic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702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40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4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40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缸及油气悬挂系统。液压缸包括缸筒、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缸筒的内部形成有低压腔体和高压腔体。低压腔体内可活动地设有第一活塞,高压腔体内可活动地设有第二活塞。第一活塞将低压腔体分隔为第一储油腔和低压储气腔。第二活塞将高压腔体分隔为第二储油腔和高压储气腔。第一储油腔与第二储油腔连通。缸筒的筒壁上开设有油口,油口与第一储油腔和第二储油腔均连通。低压储气腔与高压储气腔均设置有充气口。该液压缸中设有高压和低压两个腔体。液压油进入液压缸后能够先压缩低压储气腔再压缩高压储气腔。由此,在进行高压和低压工况切换时,该液压缸能迅速响应,进而使悬挂油缸的活塞杆在运动时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

Description

液压缸及油气悬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缸及油气悬挂系统。
背景技术
油气悬挂系统通常包括悬挂油缸及蓄能器油缸。其中,蓄能器油缸内设有相互独立的储气腔及储油腔。储油腔上开设有油口。储油腔的油口与悬挂油缸的油口通过管路连接,以使液压油能在悬挂油缸及蓄能器油缸间流动,进而使悬挂油缸的活塞杆在往复运动时有较好的缓冲性能。
但是,传统的蓄能器油缸只有一个储气腔。在高低压工况切换时,响应速度慢,进而导致悬挂油缸的活塞杆在运动时缓冲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缸及油气悬挂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蓄能器油缸在进行高低压工况切换时,响应速度慢,进而导致悬挂油缸的活塞杆在运动时缓冲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升蓄能器液压缸在进行高低压工况切换时的响应速度,进而改善悬挂油缸的缓冲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压缸,包括:缸筒、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
其中,所述缸筒的内部形成有低压腔体和高压腔体,所述低压腔体内可活动地设有第一活塞,所述高压腔体内可活动地设有第二活塞,
所述第一活塞将所述低压腔体分隔为第一储油腔和低压储气腔,所述第二活塞将所述高压腔体分隔为第二储油腔和高压储气腔,
其中,所述第一储油腔与所述第二储油腔连通。所述缸筒的筒壁上开设有油口。所述油口与所述第一储油腔和所述第二储油腔均连通。所述低压储气腔与所述高压储气腔均设置有充气口,以使气体经所述充气口能够进入所述低压储气腔和所述高压储气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缸,所述缸筒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过渡。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内设所述低压腔体,所述第二连接段内设所述高压腔体,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设置有所述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位于所述第一储油腔及所述第二储油腔之间并将所述第一储油腔与所述第二储油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缸,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过渡段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内径相等,所述过渡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内径,以使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能够分别限位于所述过渡段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缸,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一活塞的行程小于所述第二活塞的行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缸,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端部安装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端部安装有第二端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缸,所述过渡段上形成有所述油口,所述第一端盖上形成有第一充气口,所述第二端盖上形成有第二充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缸,所述第一充气口处安装有第一充气阀,所述第二充气口处安装有第二充气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缸,所述第一充气阀与所述第二充气阀的外侧均安装有防尘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缸,所述第一活塞的外周与所述缸筒的内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活塞的外周与所述缸筒的内壁之间均安装有动密封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油气悬挂系统,包括悬挂油缸和如上所述的液压缸。
其中,所述液压缸的油口与所述悬挂油缸的油口相互连通,以使液压油能够在所述悬挂油缸内以及所述蓄能器的第一储油腔和第二储油腔之间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缸中,所述缸筒的内部形成有低压腔体和高压腔体。所述低压腔体内安装有第一活塞,所述高压腔体内安装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将所述低压腔体分隔为第一储油腔和低压储气腔;所述第二活塞将所述高压腔体分隔为第二储油腔和高压储气腔。所述第一储油腔与所述第二储油腔连通。所述缸筒的筒壁上开设有油口。所述油口与所述第一储油腔和所述第二储油腔均连通。所述低压储气腔与所述高压储气腔均设置有充气口,以使气体经所述充气口能够进入所述低压储气腔和所述高压储气腔内。
所述第一储油腔与所述第二储油腔上设置有油口,所述低压储气腔与所述高压储气腔均设置有充气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缸中设有高压和低压两个腔体。由于低压储气腔的压力低于高压储气腔的压力,液压油在进入液压缸后能够先压缩低压储气腔再压缩高压储气腔。由此,在进行高压和低压工况切换时,该液压缸能够迅速响应,进而使悬挂油缸的活塞杆在运动时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气悬挂系统中,由于该油气悬挂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液压缸,因此,其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项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缸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缸筒; 101:第一连接段; 102:第二连接段;
103:过渡段; 104:第一端盖; 105:第二端盖;
201:第一活塞; 202:第二活塞; 301:第一储油腔;
302:低压储气腔; 401:第二储油腔; 402:高压储气腔;
501:油口; 502:第一充气阀; 503:第二充气阀;
504:防尘盖; 601:第一充气口; 602:第二充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缸及油气悬挂系统进行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特别限定。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缸,如图1所示,该液压缸包括:缸筒100、第一活塞201和第二活塞202。
其中,缸筒100的内部形成有低压腔体和高压腔体。低压腔体内可活动地设有第一活塞201,高压腔体内可活动地设有第二活塞202。
第一活塞201将低压腔体分隔为第一储油腔301和低压储气腔302。第二活塞202将高压腔体分隔为第二储油腔401和高压储气腔402。
其中,第一储油腔301与第二储油腔401连通。缸筒100的筒壁上开设有油口501。油口501与第一储油腔301和第二储油腔401均连通。低压储气腔301与高压储气腔402均设置有充气口,以使气体经充气口能够进入低压储气腔302和高压储气腔402内。
初始状态下,低压储气腔302和高压储气腔402内充满气体。例如,在低压储气腔302和高压出气腔402内充满氮气。在工作过程中,液压油经油口501进入液压缸的缸筒100内。如图1所示,由于低压储气腔302的压力低于高压储气腔402的压力,液压油进入液压缸后,首先进入第一储油腔301中推动第一活塞201向左移动并压缩低压储气腔302,直至第一活塞201被推动至缸筒100的左端极限位置处。随后,液压油进入第二储油腔401中推动第二活塞202向右移动并压缩高压储气腔402,直至第二活塞202被推动至缸筒100的右端极限位置处。
由此,低压工况下,液压油能够迅速压缩低压储气腔302实现缓冲作用。高压工况下,液压油能够首先迅速压缩低压储气腔302实现部分缓冲作用,再压缩高压储气腔402实现进一步的缓冲作用。在由高压工况切换为低压工况或者由低压工况切换为高压工况时,也能够迅速响应,实现缓冲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缸中设有高压和低压两个腔体。由于低压储气腔302的压力低于高压储气腔402的压力,液压油在进入液压缸后能够先压缩低压储气腔302再压缩高压储气腔402。由此,在进行高压和低压工况切换时,该液压缸能够迅速响应,进而使悬挂油缸的活塞杆在运动时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缸筒100包括第一连接段101、第二连接段102和过渡段103。
其中,第一连接段101内设低压腔体。第二连接段102内设高压腔体。第一连接段101与第二连接段102之间设置有过渡段103。过渡段103位于第一储油腔301及第二储油腔401之间并将第一储油腔301与第二储油腔401连通。
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液压缸包括:缸筒100、第一活塞201和第二活塞202。
其中,缸筒100包括第一连接段101、第二连接段102和过渡段103。第一连接段101内设低压腔体。第二连接段102内设高压腔体。第一连接段101与第二连接段102之间连接过渡段103。
在第一连接段101内安装有第一活塞201,第二连接段102内安装有第二活塞202。第一活塞201将第一连接段101分隔为第一储油腔301和低压储气腔302。第二活塞202将第二连接段102分隔为第二储油腔401和高压储气腔402。过渡段103将第一储油腔301与第二储油腔401连通。
过渡段103上形成有油口501。以使液压油经油口501能够流动至第一储油腔301和第二储油腔401内。在高压储气腔402和低压储气腔302上均设置有充气口,以使气体经充气口能够进入低压储气腔302和高压储气腔402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101的外端部安装有第一端盖104。第二连接段102的外端部安装有第二端盖105。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过渡段103上形成有油口501。第一端盖104上形成有第一充气口601。第二端盖105上形成有第二充气口602。
如图1所示,缸筒100包括第一连接段101、第二连接段102和过渡段103。在第一连接段101的左端部安装有第一端盖104,并且第一连接101段内设低压腔体。在第二连接段102的右端部安装有第二端盖105,并且第二连接段102内设高压腔体。第一连接段101与第二连接段102之间连接过渡段103。
在第一连接段101内安装有第一活塞201,第二连接段102内安装有第二活塞202。第一活塞201将第一连接段101分隔为第一储油腔301和低压储气腔302。第二活塞202将第二连接段102分隔为第二储油腔401和高压储气腔402。过渡段103将第一储油腔301与第二储油腔401连通。
过渡段103上形成有油口501。第一端盖104上形成有第一充气口601。第二端盖105上形成有第二充气口602。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充气口601处安装有第一充气阀502。第二充气口602处安装有第二充气阀503。
又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充气阀502与第二充气阀503的外侧均安装有用于保护第一充气阀502和第二充气阀503的防尘盖504。
此处应当说明的是,对于第一端盖104与第一连接段101之间、以及第二端盖105与第二连接段102之间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不作任何限定。第一端盖104与第一连接段101之间、以及第二端盖105与第二连接段10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拆卸式连接,也可以为固定式连接。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盖104螺纹连接第一连接段101的左端部;第二端盖105螺纹连接在第二连接段102的右端部。并且,在第一端盖104与第一连接段101之间、以及第二端盖105与第二连接段102之间均安装有密封装置。例如,可以安装O型圈以实现密封作用。
通过这种结构设置,在第一充气口601上安装第一充气阀502,在第二充气口602上安装第二充气阀503,能够较为方便地为低压储气腔302和高压储气腔402内充气。另外,在第一充气阀502和第二充气阀503的外侧均安装防尘盖504,能够有效保护第一充气阀502和第二充气阀503,进而延长第一充气阀502和第二充气阀503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101、第二连接段102与过渡段103同轴设置。第一连接段101与第二连接段102的内径相等。过渡段103的内径小于第一连接段101的内径,以使第一活塞201和第二活塞202能够分别限位于过渡段103的两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101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接段102的长度,以使第一活塞201的行程小于第二活塞202的行程。
具体来讲,如图1所示,该液压缸包括:缸筒100、第一活塞201和第二活塞202。
其中,缸筒100包括第一连接段101、第二连接段102和过渡段103。第一连接段101的内径等于第二连接段102的内径,并且,过渡段103的内径小于第一连接段101或第二连接段102的内径。
第一连接段101、第二连接段102以及过渡段103同轴设置。具体地,第一连接段101的左端端部螺纹安装第一端盖104,并且在第一连接段101与第一端盖104之间安装密封圈。第一连接段101的右端端部与过渡段103的左端连接。第二连接段102的右端端部螺纹安装第二端盖105,并且在第二连接段102与第二端盖105之间安装密封圈。第二连接段102的左端端部与过渡段103的右端连接。同时,第一连接段101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接段102的长度。
在第一连接段101内安装有第一活塞201,第二连接段102内安装有第二活塞202。第一活塞201将第一连接段101分隔为第一储油腔301和低压储气腔302。第二活塞202将第二连接段102分隔为第二储油腔401和高压储气腔402。过渡段103将第一储油腔301与第二储油腔401连通。第一活塞201的行程小于第二活塞202的行程。
其中,过渡段103上开设有油口501。第一端盖104上形成有第一充气口601。第二端盖105上形成有第二充气口602。同时,在第一充气口601上安装第一充气阀502,在第二充气口602上安装第二充气阀503。第一充气阀502与第二充气阀503的外侧均安装有用于保护第一充气阀502和第二充气阀503的防尘盖504。
根据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可知,第一连接段101与第二连接段102的内径相等,过渡段103的内径小于第一连接段101的内径。由此,第一活塞201和第二活塞202能够分别限位于过渡段103的两侧,以准确实现高低压的切换。
同时,在低压工况下,所需的缓冲作用力较小,因此,使低压腔体中的第一活塞201的形成小于高压腔体中的第二活塞202的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活塞201的外周与缸筒100的内壁之间,以及第二活塞202的外周与缸筒100的内壁之间均安装有动密封装置。
通过在第一活塞201的外周与缸筒100的内壁之间,以及第二活塞202的外周与缸筒10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动密封装置,能够有效保证液压缸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气悬挂系统,该油气悬挂系统包括悬挂油缸和如上所述的液压缸。
其中,液压缸的油口501与悬挂油缸的油口相互连通,以使液压油能够在悬挂油缸内以及蓄能器的第一储油腔301和第二储油腔401之间流动。例如,上述液压缸为蓄能器油缸。
具体地,例如,液压缸的油口501与悬挂油缸的有杆腔相连通。悬挂油缸的活塞杆受到冲击回缩时,其有杆腔内的液压油经液压缸的油口501顺流至第一储油腔301和第二储油腔401内。液压油顺次压缩蓄能器的低压储气腔302和高压储气腔402以实现悬挂油缸的缓冲作用。
进一步地,由于该油气悬挂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液压缸,因此,其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项优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
其中,所述缸筒的内部形成有低压腔体和高压腔体,所述低压腔体内可活动地设有第一活塞,所述高压腔体内可活动地设有第二活塞,
所述第一活塞将所述低压腔体分隔为第一储油腔和低压储气腔,所述第二活塞将所述高压腔体分隔为第二储油腔和高压储气腔,
其中,所述第一储油腔与所述第二储油腔连通,所述缸筒的筒壁上开设有油口,所述油口与所述第一储油腔和所述第二储油腔均连通,所述低压储气腔与所述高压储气腔均设置有充气口,以使气体经所述充气口能够进入所述低压储气腔和所述高压储气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过渡段,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内设所述低压腔体,所述第二连接段内设所述高压腔体,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设置有所述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位于所述第一储油腔及所述第二储油腔之间并将所述第一储油腔与所述第二储油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过渡段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内径相等,所述过渡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内径,以使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能够分别限位于所述过渡段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一活塞的行程小于所述第二活塞的行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端部安装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端部安装有第二端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上形成有所述油口,所述第一端盖上形成有第一充气口,所述第二端盖上形成有第二充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口处安装有第一充气阀,所述第二充气口处安装有第二充气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阀与所述第二充气阀的外侧均安装有防尘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的外周与所述缸筒的内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活塞的外周与所述缸筒的内壁之间均安装有动密封装置。
10.一种油气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油缸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缸,
其中,所述液压缸的油口与所述悬挂油缸的油口相互连通,以使液压油能够在所述悬挂油缸内以及所述第一储油腔和所述第二储油腔之间流动。
CN202120970295.0U 2021-05-07 2021-05-07 液压缸及油气悬挂系统 Active CN215634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70295.0U CN215634084U (zh) 2021-05-07 2021-05-07 液压缸及油气悬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70295.0U CN215634084U (zh) 2021-05-07 2021-05-07 液压缸及油气悬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4084U true CN215634084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37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70295.0U Active CN215634084U (zh) 2021-05-07 2021-05-07 液压缸及油气悬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40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1949B (zh) 膜片式分子弹簧隔振缓冲器
US20130220749A1 (en) Fall-back prevention press
CN208669920U (zh) 双油室刚度可调节油气弹簧
CN2693505Y (zh) 矿用车辆油气式缓冲减振油缸
CN215634084U (zh) 液压缸及油气悬挂系统
CN102518618A (zh) 一种液压油缸
CN105179551A (zh) 单活塞杆双缸筒油气弹簧缸
CN105782137B (zh) 一种超高压蓄能器
CN202707642U (zh) 一种可调行程的活塞式蓄能器
CN201496460U (zh) 一种油气分离式减震器
CN215908302U (zh) 气包式压缩力可调减震器
CN208669918U (zh) 油气悬架用双气室柱塞式蓄能器
CN102121508B (zh) 一种双气室油气弹簧
CN102518619A (zh) 弹性缓冲液压油缸
CN115013464A (zh) 一种油气弹簧及车辆悬架装置
CN212127436U (zh) 一种气液双介质缓冲油缸
CN108547826A (zh) 一种内置气液混合缓冲伸出型高速气缸
CN205136220U (zh) 单作用双活塞气缸执行机构
CN208669919U (zh) 油气悬架用双气室活塞式蓄能器
CN109630483B (zh) 设置有活塞密封装置的矿用自卸车蓄能器
CN208292641U (zh) 一种液体灌装用灌装阀
CN108825699A (zh) 油气悬架用双气室柱塞式蓄能器
CN205618465U (zh) 一种油缸
CN203756839U (zh) 一种油气弹簧
CN216279167U (zh) 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