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3773U - 转子组件、压缩机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转子组件、压缩机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3773U
CN215633773U CN202121710651.1U CN202121710651U CN215633773U CN 215633773 U CN215633773 U CN 215633773U CN 202121710651 U CN202121710651 U CN 202121710651U CN 215633773 U CN215633773 U CN 2156337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magnetic
close
bearing seat
magnetic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106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聪
张治平
龙忠铿
武晓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17106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37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37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37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Magnetic Bearings And Hydrostatic Bearing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子组件、压缩机及空调,转子组件包括:第一转子结构;第二转子结构;轴承座;第一转子结构靠近轴承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性件,轴承座靠近第一转子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或者/以及第二转子结构靠近轴承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磁性件,轴承座靠近第二转子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磁性件,第三磁性件与第四磁性件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组件,能够使第一转子结构和/或第二转子结构与轴承座之间始终保持间隙,因此能够避免第一转子结构和/或第二转子结构与轴承座发生擦碰,从而提高转子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Description

转子组件、压缩机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子组件、压缩机及空调。
背景技术
螺杆压缩机因其具备紧凑高效、性能可靠、适应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空气动力、制冷空调和各种工艺流程中,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
实际应用中,螺杆压缩机在运转过程中,转子容易与轴承座发生擦碰,从而导致转子擦伤,并进而导致螺杆压缩机运转过程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子组件、压缩机及空调,能够使第一转子结构和/或第二转子结构与轴承座之间始终保持间隙,因此能够避免第一转子结构和/或第二转子结构与轴承座发生擦碰,从而提高转子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子组件,包括:
第一转子结构;
第二转子结构,与所述第一转子结构啮合;
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子结构和所述第二转子结构一侧,并被配置为支撑所述第一转子结构和所述第二转子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转子结构靠近所述轴承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轴承座靠近所述第一转子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或者/以及
所述第二转子结构靠近所述轴承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磁性件,所述轴承座靠近所述第二转子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与所述第四磁性件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嵌设于所述第一转子结构靠近所述轴承座的一端,所述第二磁性件嵌设于所述轴承座靠近所述第一转子结构的一侧;或者/以及
所述第三磁性件嵌设于所述第二转子结构靠近所述轴承座的一端,所述第四磁性件嵌设于所述轴承座靠近所述第二转子结构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侧突出于所述第一转子结构的端部,所述第二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一侧突出于所述轴承座的侧边;或者/以及
所述第三磁性件靠近所述第四磁性件的一侧突出于所述第二转子结构的端部,所述第四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三磁性件的一侧突出于所述轴承座的侧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转子结构和所述第二转子结构的相对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所述轴承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子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的螺纹旋向相反;
所述第二转子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转子和第四转子,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三转子啮合以驱动所述第三转子转动,所述第二转子与所述第四转子啮合以驱动所述第四转子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转子靠近所述第四转子的一端设置有第五磁性件,所述第四转子靠近所述第三转子的一端设置有第六磁性件,所述第五磁性件与所述第六磁性件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磁性件嵌设于所述第三转子,所述第六磁性件嵌设于所述第四转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磁性件靠近所述第六磁性件的一侧突出于所述第三转子,所述第六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五磁性件的一侧突出于所述第四转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上述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通过在转子组件的第一转子结构与轴承座之间设置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能够使第一转子结构与轴承座之间始终保持间隙,因此能够避免第一转子结构与轴承座发生擦碰;通过在第二转子结构与轴承座之间设置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能够使第二转子结构与轴承座之间始终保持间隙,因此能够避免第二转子结构与轴承座发生擦碰。因此,可以避免压缩机在运转过程中由于第一转子结构和/或第二转子结构与轴承座发生擦碰而导致故障,因此能够提高转子组件的结构稳定性,并进而提高压缩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转子组件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组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组件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组件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组件的第一磁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压缩机100;转子组件10;电机20;壳体30;
第一转子结构11;第二转子结构12;轴承座13;
第一磁性件111;第二磁性件131;第三磁性件121;第四磁性件132;第五磁性件125;第六磁性件126;
第一转轴112;第一转子113;第二转子114;第二转轴122;第三转子123;第四转子124;
第一距离d1;第二距离d2;第三距离d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可以为诸如螺杆压缩机、涡旋压缩机等,该压缩机可以应用于诸如空调等流体机械中。
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100的结构示意图。压缩机100包括转子组件10、电机20以及壳体30。其中,转子组件10与电机20连接,电机20可以带动转子组件10转动。转子组件10和电机20均安装在壳体30内部。
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组件10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转子组件10包括第一转子结构11、第二转子结构12以及轴承座13。其中,第二转子结构12与第一转子结构11啮合。第一转子结构11可以与电机20连接,从而电机20能够驱动第一转子结构11转动,第一转子结构11再带动第二转子结构12转动。轴承座13设置在第一转子结构11和第二转子结构12一侧,并与第一转子结构11和第二转子结构12连接。轴承座13被配置为支撑第一转子结构11和第二转子结构12。例如,轴承座13上可以设置轴承,并通过轴承支撑第一转子结构11和第二转子结构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转子结构11靠近轴承座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性件111,轴承座13靠近第一转子结构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性件131。其中,第一磁性件111与第二磁性件131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例如,第一磁性件111与第二磁性件131彼此靠近的一侧可以均为S极,或者均为N极。因此,第一磁性件111与第二磁性件131之间可以产生排斥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111嵌设于第一转子结构11靠近轴承座13的一端。例如,可以在第一转子结构11靠近轴承座13的一端设置凹槽,然后将第一磁性件111嵌设在该凹槽中。
第二磁性件131嵌设于轴承座13靠近第一转子结构11的一侧。例如,可以在轴承座13靠近第一转子结构11的一侧设置凹槽,然后将第二磁性件131嵌设在该凹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111、第二磁性件131都可以为磁环。
可以理解的,通过将第一磁性件111嵌设于第一转子结构11、将第二磁性件131嵌设于轴承座13,可以提高第一磁性件111、第二磁性件131在转子组件10中的安装稳定性,同时也能够节省转子组件10中的安装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3为图2所示转子组件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第一磁性件111靠近第二磁性件131的一侧突出于第一转子结构11的端部,该端部即为第一转子结构11靠近轴承座13的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111突出于第一转子结构11的端部的距离为d2,距离d2例如可以为0.2毫米。
第二磁性件131靠近第一磁性件111的一侧突出于轴承座13的侧边,该侧边即为轴承座13靠近第一转子结构11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131突出于轴承座13的侧边的距离为d3,距离d3例如也可以为0.2毫米。
其中,第一磁性件111与第二磁性件131之间的距离为d1。在转子组件10未运转时,由于第一磁性件111与第二磁性件131之间存在排斥力,因此第一磁性件111与第二磁性件131之间存在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子组件10未运转时,距离d1可以为0.1毫米。
因此,可以理解的,在转子组件10未运转时,由于第一磁性件111与第二磁性件131之间存在间隙,因此第一转子结构11与轴承座13之间也存在间隙,从而能够避免第一转子结构11与轴承座13发生擦碰,从而提高转子组件10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组件10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二转子结构12靠近轴承座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磁性件121。轴承座13靠近第二转子结构12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磁性件132。第三磁性件121与第四磁性件132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磁性件121嵌设于第二转子结构12靠近轴承座13的一端。第四磁性件132嵌设于轴承座13靠近第二转子结构12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磁性件121靠近第四磁性件132的一侧突出于第二转子结构12的端部。第四磁性件132靠近第三磁性件121的一侧突出于轴承座13的侧边。
其中,第三磁性件121、第四磁性件132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参考第一磁性件111和第二磁性件131的设置,在此不再赘述。通过设置第三磁性件121和第四磁性件132,能够避免第二转子结构12与轴承座13发生擦碰,也能够提高转子组件10的结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组件10中,可以只设置第一磁性件111和第二磁性件131,也可以只设置第三磁性件121和第四磁性件132,还可以同时设置第一磁性件111、第二磁性件131、第三磁性件121以及第四磁性件13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组件10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轴承座13的数量为2个。第一转子结构11和第二转子结构12的相对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轴承座13。通过在第一转子结构11和第二转子结构12的相对两侧均设置轴承座13,轴承座13上再设置轴承,通过两侧轴承座13上的轴承分别实现对第一转子结构11和第二转子结构12两侧的支撑,因此能够提高转子组件10的结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第一转子结构11和第二转子结构12的相对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轴承座13时,可以在每一个轴承座13与第一转子结构11之间均设置第一磁性件111和第二磁性件131,还可以在每一个轴承座13与第二转子结构12之间均设置第三磁性件121和第四磁性件132,如图5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组件10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转子结构11包括第一转轴112、第一转子113以及第二转子114。第一转子113和第二转子114同轴设置,均设置在第一转轴112上。例如,第一转子113、第二转子114都可以套设在第一转轴112上,并与第一转轴112固定连接或者可滑动连接,以使得第一转子113与第一转轴112之间、第二转子114与第一转轴112之间均不能相对转动。例如,第一转子113与第一转轴112可以互相卡接以实现相对固定,第二转子114与第一转轴112也可以互相卡接以实现相对固定。从而,第一转子113、第二转子114能够与第一转轴112共同绕第一转轴112的轴线转动。
可以理解的,第一转轴112可以与电机20连接,从而电机20能够驱动第一转轴112转动,第一转轴112再带动第一转子113、第二转子114绕第一转轴112的轴线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转子113与第二转子114的螺纹旋向相反。例如,第一转子113的螺纹可以正向螺旋,第二转子114的螺纹可以反向螺旋。或者,第一转子113的螺纹可以反向螺旋,第二转子114的螺纹可以正向螺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子113、第二转子114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转轴112一体成型。例如,第一转子113可以与第一转轴112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或者第二转子114可以与第一转轴112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或者第一转子113、第二转子114、第一转轴112整体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一体成型的转子与转轴的结构稳定性、强度等性能更好,可以提高转子组件10的整体稳定性。
第二转子结构12包括第二转轴122、第三转子123以及第四转子124。第三转子123、第四转子124同轴设置,均设置在第二转轴122上。例如,第三转子123、第四转子124都可以套设在第二转轴122上,并与第二转轴122可转动连接,以使得第三转子123、第四转子124能够绕第二转轴122的轴线转动。此外,第三转子123、第四转子124能够沿第二转轴122滑动。
可以理解的,上述第一磁性件111可以设置在第一转子113和第二转子114上,上述第三磁性件121可以设置在第三转子123和第四转子124上。
其中,第一转子113与第三转子123啮合,第一转子113转动时能够驱动第三转子123转动。第二转子114与第四转子124啮合,第二转子114转动时能够驱动第四转子124转动。因此,第一转子113、第二转子114也可以称为阳转子、主动转子等,第三转子123、第四转子124也可以称为阴转子、从动转子等。可以理解的,由于第一转子113与第二转子114的螺纹旋向相反,因此第三转子123、第四转子124的螺纹旋向也是相反的。
实际应用中,当压缩机100运转时,电机20驱动第一转轴112转动,第一转轴112带动第一转子113和第二转子114转动,第一转子113通过啮合驱动第三转子123转动,第二转子114通过啮合驱动第四转子124转动。第一转子113与第三转子123啮合且靠近第二转子114和第四转子124的部位、第二转子114与第四转子124啮合且靠近第一转子113和第三转子123的部位之间可以形成进气口。第一转子113与第三转子123啮合且远离进气口的部位可以形成排气口,第二转子114与第四转子124啮合且远离进气口的部位也可以形成排气口。因此,压缩机100运转时,可以从进气口吸气,并从排气口向外排气,从而实现对空气的压缩。
可以理解的,当压缩机100运转时,压缩空气会对转子组件10产生作用力。空气从进气口被吸入,然后从排气口被排出,因此压缩空气会对第一转子113、第二转子114、第三转子123、第四转子124产生由排气口指向进气口的作用力。因此,第一转子113、第二转子114、第三转子123、第四转子124都会朝向进气口方向移动,从而第一转子113与第二转子114会相互靠近,第三转子123与第四转子124也会相互靠近。当第一转子113、第二转子114、第三转子123、第四转子124上设置有磁性件时,也会带动磁性件一起向进气口方向移动。
因此,在压缩机100运转时,第一转子结构11与轴承座13之间的间隙会增大,第二转子结构12与轴承座13之间的间隙也会增大。因此,能够避免第一转子结构11、第二转子结构12与轴承座13发生擦碰,从而提高转子组件10的结构稳定性。
此外,可以理解的,当第一转子113、第二转子114由于制造工艺等原因而造成结构不对称,第一转子113、第二转子114的受力不相同时,第一转子113、第二转子114受到的轴向力不能完全抵消,此时第一转子结构11会受到指向轴承座13的轴向力,这个轴向力很小。由于在第一转子结构11与轴承座13之间设置有第一磁性件111和第二磁性件131,第一磁性件111与第二磁性件131之间会产生排斥力,排斥力可以抵消掉第一转子结构11上剩余的轴向力。因此,可以避免第一转子结构11由于受到指向轴承座13的轴向力而向轴承座13移动,从而导致第一转子结构11与轴承座13发生擦碰。
同样的,当第三转子123、第四转子124由于制造工艺等原因而造成结构不对称时,第三转子123、第四转子124的受力也不同,受到的轴向力不能完全抵消。此时,由于在第二转子结构12与轴承座13之间设置有第三磁性件121和第四磁性件132,通过第三磁性件121与第四磁性件132之间的排斥力抵消掉剩余的轴向力。因此,可以避免第二转子结构12由于受到指向轴承座13的轴向力而向轴承座13移动,从而导致第二转子结构12与轴承座13发生擦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组件10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三转子123靠近第四转子124的一端设置有第五磁性件125。第四转子124靠近第三转子123的一端设置有第六磁性件126。第五磁性件125与第六磁性件126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磁性件125嵌设于第三转子123。第六磁性件126嵌设于第四转子12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磁性件125靠近第六磁性件126的一侧突出于第三转子123。第六磁性件126靠近第五磁性件125的一侧突出于第四转子124。
其中,第五磁性件125、第六磁性件126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参考第一磁性件111和第二磁性件131的设置,在此不再赘述。通过设置第五磁性件125和第六磁性件126,能够使第三转子123与第四转子124之间保持间隙,因此能够避免第三转子123与第四转子124之间发生擦碰,因此也能够提高转子组件10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组件10的第一磁性件111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磁性件111可以为磁环,磁环可以呈圆环状。可以理解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磁环也可以呈齿形、星形等,只需要保持结构对称,在旋转时保持平衡即可。
可以理解的,第二磁性件131、第三磁性件121、第四磁性件132、第五磁性件125、第六磁性件126的结构可以与第一磁性件11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100,通过在转子组件10的第一转子结构11与轴承座13之间设置第一磁性件111和第二磁性件131,能够使第一转子结构11与轴承座13之间始终保持间隙,因此能够避免第一转子结构11与轴承座13发生擦碰;通过在第二转子结构12与轴承座13之间设置第三磁性件121和第四磁性件132,能够使第二转子结构12与轴承座13之间始终保持间隙,因此能够避免第二转子结构12与轴承座13发生擦碰。因此,可以避免压缩机100在运转过程中由于第一转子结构11/第二转子结构12与轴承座13发生擦碰而导致故障,因此能够提高转子组件10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上述压缩机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诸如“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分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组件、压缩机及空调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转子结构;
第二转子结构,与所述第一转子结构啮合;
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子结构和所述第二转子结构一侧,并被配置为支撑所述第一转子结构和所述第二转子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转子结构靠近所述轴承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轴承座靠近所述第一转子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或者/以及
所述第二转子结构靠近所述轴承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磁性件,所述轴承座靠近所述第二转子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与所述第四磁性件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性件嵌设于所述第一转子结构靠近所述轴承座的一端,所述第二磁性件嵌设于所述轴承座靠近所述第一转子结构的一侧;或者/以及
所述第三磁性件嵌设于所述第二转子结构靠近所述轴承座的一端,所述第四磁性件嵌设于所述轴承座靠近所述第二转子结构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侧突出于所述第一转子结构的端部,所述第二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一侧突出于所述轴承座的侧边;或者/以及
所述第三磁性件靠近所述第四磁性件的一侧突出于所述第二转子结构的端部,所述第四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三磁性件的一侧突出于所述轴承座的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转子结构和所述第二转子结构的相对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所述轴承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子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的螺纹旋向相反;
所述第二转子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转子和第四转子,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三转子啮合以驱动所述第三转子转动,所述第二转子与所述第四转子啮合以驱动所述第四转子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子靠近所述第四转子的一端设置有第五磁性件,所述第四转子靠近所述第三转子的一端设置有第六磁性件,所述第五磁性件与所述第六磁性件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磁性件嵌设于所述第三转子,所述第六磁性件嵌设于所述第四转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磁性件靠近所述第六磁性件的一侧突出于所述第三转子,所述第六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五磁性件的一侧突出于所述第四转子。
9.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组件。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
CN202121710651.1U 2021-07-26 2021-07-26 转子组件、压缩机及空调 Active CN2156337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10651.1U CN215633773U (zh) 2021-07-26 2021-07-26 转子组件、压缩机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10651.1U CN215633773U (zh) 2021-07-26 2021-07-26 转子组件、压缩机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3773U true CN215633773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92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10651.1U Active CN215633773U (zh) 2021-07-26 2021-07-26 转子组件、压缩机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37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41564B2 (en) Driving structure of three-axis multi-stage roots pump
KR20160097885A (ko) 연료전지 차량용 공기 블로어
CN113389730A (zh) 转子组件、压缩机及空调
KR20190038598A (ko) 수 로터 및 암 로터를 갖는 스크류 압축기
WO2017057482A1 (ja) 遠心圧縮機
JP4556183B2 (ja)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US7824162B2 (en) Vacuum pump
US11225964B2 (en) Cylindrical symmetric volumetric machine
CN215633773U (zh) 转子组件、压缩机及空调
KR20190130935A (ko) 회전축과의 결합력을 향상한 터보 압축기
CN108869339A (zh) 一种涡轮分子泵
CN109185134A (zh) 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驱动组件、涡旋压缩机和空调器
CN111734632B (zh) 双螺杆转子组及真空泵
CN210196008U (zh) 一种水润滑螺杆压缩机
CN209041113U (zh) 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驱动组件、涡旋压缩机和空调器
US10995752B2 (en) Scroll-type fluid machine
CN112797001A (zh) 转子组件、压缩机及空调
KR20200012788A (ko) 편심 부시를 포함하는 전동압축기
US20210270275A1 (en) Compressor with thrust control
CN214424762U (zh) 用于空气压缩机的叶轮及空气压缩机
CN211009080U (zh) 高速高压三叶罗茨风机
CN209838688U (zh) 具有自平衡轴向力的螺杆装置
CN215256786U (zh) 压缩机以及空调
KR102033355B1 (ko) 소형 터보 압축기
CN208997029U (zh) 高速离心机叶轮系统及高速离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