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1570U - 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 - Google Patents

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1570U
CN215631570U CN202120692403.2U CN202120692403U CN215631570U CN 215631570 U CN215631570 U CN 215631570U CN 202120692403 U CN202120692403 U CN 202120692403U CN 215631570 U CN215631570 U CN 215631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emplate
aluminum alloy
support rod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9240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Kun Bo Metal Templa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Kun Bo Metal Templa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Kun Bo Metal Templa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Kun Bo Metal Templa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9240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1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1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1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包括模板主体,模板主体包括平面板和连接板,平面板内侧卡合连接有波纹板,波纹板内侧卡合连接有加强内板,加强内板内侧卡合连接有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斜撑,模板主体通过紧固螺栓与平面模板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加强筋、波纹板、加强内板、支撑杆一、支撑杆二和斜撑增加了铝合金模板的强度,防止铝合金模板在使用过程变形损坏,而且该铝合金转角模板采用卡合组装的方式,降低了生产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波纹板还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通过设置的防漏浆凸起、V型槽和橡胶垫能够保证铝合金转角模板与平面模板拼接的密封性,防止漏浆。

Description

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是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
背景技术
铝模板全称为建筑用铝合金模板,是继木模板、钢模板之后出现的新一代模板系统,铝模板按模数设计,由专用设备挤压成型,可按照不同结构尺寸自由组合。铝合金模板相比传统的模板,具有重复使用次数多,使用寿命长,平均使用成本低,施工方便,稳定性好、承载力高,铝模板自重轻,采用可循环使用的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制成,可全部回收利用,基本去除了建筑施工对森林资源的依赖与浪费,施工现场无施工垃圾,不需任何加工,使环境保持整洁有序,不产生废物废料和噪音等特点。
其中,作为模板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转角(铝)模板,由于其常规设计的不足,使其在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往往由于刚度不足而容易变形,致使混凝土成型质量差,甚至导致整个转角模板无法使用,又或者一些高强度的转角铝模板一体成型的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批量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包括模板主体,所述模板主体中两个平面板夹角为直角,平面板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外侧壁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板内侧壁固定设置有两个加强筋,加强筋与连接板一体而成,模板主体通过紧固螺栓与平面模板连接固定,模板主体、平面模板上设置有与紧固螺栓对应的装配孔,平面模板一侧设置有与连接槽对应的连接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和平面板的夹角为直角,连接板和平面板一体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平面板内侧卡合连接有波纹板,波纹板安装在加强筋与平面板之间的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波纹板内侧卡合连接有加强内板,加强内板两端均安装在两个加强筋之间形成的卡槽内,加强内板的直角转折处设置有卡合凸起,卡合凸起与加强内板一体而成,波纹板中部弯折形成与卡合凸起对应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强内板内侧中部卡合连接有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加强内板内侧壁设置有与支撑杆一、支撑杆二两端对应的卡槽,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斜撑,支撑杆二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耳板,耳板上设置有装配孔,耳板与外部支撑结构连接,支撑杆一、支撑杆二、斜撑和耳板一体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平面板、连接板、加强内板、卡合凸起、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模板主体上下两端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端板,端板上设置有与螺纹孔位置对应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外侧壁在连接槽一侧固定设置有防漏浆凸起,防漏浆凸起与连接板一体而成,连接凸起一侧设置有与防漏浆凸起对应的V型槽,V型槽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加强筋、波纹板、加强内板、支撑杆一、支撑杆二和斜撑增加了铝合金模板的强度,防止铝合金模板在使用过程变形损坏,而且该铝合金转角模板采用卡合组装的方式,降低了生产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加有利于批量生产,同时波纹板还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模板受到冲击时能够降低模板变形损坏的可能,通过设置的耳板便于连接外部加固结构,使得模板安装的更加稳定,通过设置的防漏浆凸起、V型槽和橡胶垫能够保证铝合金转角模板与平面模板拼接的密封性,防止漏浆。
附图说明
图1为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与平面模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模板主体1、平面板2、连接板3、连接槽4、加强筋5、波纹板6、加强内板7、卡合凸起8、支撑杆一9、支撑杆二10、斜撑11、耳板12、螺纹孔13、螺钉14、端板15、防漏浆凸起16、紧固螺栓17、平面模板18、连接凸起19、V型槽20、橡胶垫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包括模板主体1,所述模板主体1中两个平面板2夹角为直角,平面板2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和平面板2的夹角为直角,连接板3和平面板2一体而成,连接板3外侧壁设置有连接槽4,连接板3内侧壁固定设置有两个加强筋5,加强筋5与连接板3一体而成。
所述平面板2内侧卡合连接有波纹板6,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模板受到冲击时能够降低模板变形损坏的可能,波纹板6安装在加强筋5与平面板2之间的卡槽内,波纹板6内侧卡合连接有加强内板7,加强内板7两端均安装在两个加强筋5之间形成的卡槽内,加强内板7的直角转折处设置有卡合凸起8,卡合凸起8与加强内板7一体而成,波纹板6中部弯折形成与卡合凸起8对应的卡槽。
所述加强内板7内侧中部卡合连接有支撑杆一9和支撑杆二10,加强内板7内侧壁设置有与支撑杆一9、支撑杆二10两端对应的卡槽,支撑杆一9和支撑杆二10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斜撑11,通过设置的加强筋5、波纹板6、加强内板7、支撑杆一9、支撑杆二10和斜撑11增加了铝合金模板的强度,防止铝合金模板在使用过程变形损坏,而且该铝合金转角模板采用卡合组装的方式,降低了生产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加有利于批量生产,支撑杆二10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耳板12,耳板12上设置有装配孔,耳板12与外部支撑结构连接,使得模板安装的更加稳定。
所述支撑杆一9、支撑杆二10、斜撑11和耳板12一体而成,平面板2、连接板3、加强内板7、卡合凸起8、支撑杆一9和支撑杆二10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13,模板主体1上下两端均通过螺钉14固定连接有端板15,对平面板2、连接板3、加强内板7、卡合凸起8、支撑杆一9和支撑杆二10进行连接固定,端板15上设置有与螺纹孔13位置对应的通孔。
所述连接板3外侧壁在连接槽4一侧固定设置有防漏浆凸起16,防漏浆凸起16与连接板3一体而成,模板主体1通过紧固螺栓17与平面模板18连接固定,模板主体1、平面模板18上设置有与紧固螺栓17对应的装配孔,平面模板18一侧设置有与连接槽4对应的连接凸起19,连接凸起19一侧设置有与防漏浆凸起16对应的V型槽20,V型槽20 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1,通过设置的防漏浆凸起16、V型槽20和橡胶垫21连接配合能够保证铝合金转角模板与平面模板拼接的密封性,防止漏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包括模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主体(1)中两个平面板(2)夹角为直角,平面板(2)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外侧壁设置有连接槽(4),连接板(3)内侧壁固定设置有两个加强筋(5),加强筋(5)与连接板(3)一体而成,模板主体(1)通过紧固螺栓(17)与平面模板(18)连接固定,模板主体(1)、平面模板(18)上设置有与紧固螺栓(17)对应的装配孔,平面模板(18)一侧设置有与连接槽(4)对应的连接凸起(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和平面板(2)的夹角为直角,连接板(3)和平面板(2)一体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板(2)内侧卡合连接有波纹板(6),波纹板(6)安装在加强筋(5)与平面板(2)之间的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板(6)内侧卡合连接有加强内板(7),加强内板(7)两端均安装在两个加强筋(5)之间形成的卡槽内,加强内板(7)的直角转折处设置有卡合凸起(8),卡合凸起(8)与加强内板(7)一体而成,波纹板(6)中部弯折形成与卡合凸起(8)对应的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内板(7)内侧中部卡合连接有支撑杆一(9)和支撑杆二(10),加强内板(7)内侧壁设置有与支撑杆一(9)、支撑杆二(10)两端对应的卡槽,支撑杆一(9)和支撑杆二(10)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斜撑(11),支撑杆二(10)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耳板(12),耳板(12)上设置有装配孔,耳板(12)与外部支撑结构连接,支撑杆一(9)、支撑杆二(10)、斜撑(11)和耳板(12)一体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板(2)、连接板(3)、加强内板(7)、卡合凸起(8)、支撑杆一(9)和支撑杆二(10)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13),模板主体(1)上下两端均通过螺钉(14)固定连接有端板(15),端板(15)上设置有与螺纹孔(13)位置对应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外侧壁在连接槽(4)一侧固定设置有防漏浆凸起(16),防漏浆凸起(16)与连接板(3)一体而成,连接凸起(19)一侧设置有与防漏浆凸起(16)对应的V型槽(20),V型槽(20)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1)。
CN202120692403.2U 2021-04-06 2021-04-06 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 Active CN215631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92403.2U CN215631570U (zh) 2021-04-06 2021-04-06 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92403.2U CN215631570U (zh) 2021-04-06 2021-04-06 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1570U true CN215631570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35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92403.2U Active CN215631570U (zh) 2021-04-06 2021-04-06 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15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5997A (zh) * 2022-05-07 2022-07-22 山东九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转角铝合金模板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5997A (zh) * 2022-05-07 2022-07-22 山东九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转角铝合金模板及其使用方法
CN114775997B (zh) * 2022-05-07 2024-04-16 山东九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转角铝合金模板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6145B (zh) 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
CN215631570U (zh) 铝合金建筑转角模板
CN216304910U (zh) 一种多功能全屋定制高强度智能模架系统
CN210507832U (zh) 轻钢龙骨水平对置连接件
CN210342651U (zh) 建筑铝模板装配用底角板
CN209603482U (zh) 一种建筑终端模板
CN219365420U (zh) 一种插接式型钢主背楞装置
CN216921336U (zh) 易安装贴片的铝合金模板
CN217232227U (zh) 一种抗风抗震轻钢龙骨建筑房屋
CN214696142U (zh) 一种型钢的垂直连接件
CN216893130U (zh) 一种具有高承载性能的边梁
CN219794656U (zh) 一种建筑用新型铝合金模板开背孔阴角型材
CN220267021U (zh) 一种建筑用钢结构箱型柱
CN212897283U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装配式挂接墙板
CN219753953U (zh) 建筑模板及建筑模板组合
CN212200757U (zh) 一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角补强结构
CN216921337U (zh) 具有底板受力均匀耐用型铝合金模板
CN213297138U (zh) 一种建筑用沉降直角铝模板
CN21286648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方便装配的墙板
CN22005835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连接构件
CN207063505U (zh) 一种混凝土用模板
CN214216105U (zh) 一种用于船舶脚手搭设作业平台的辅助装置
CN211201140U (zh) 一种带有加固结构的铝合金模板
CN210342686U (zh)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拼装用的阳角连接件
CN221053701U (zh) 一种隧道衬砌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