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1436U - 滑移工作架 - Google Patents

滑移工作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1436U
CN215631436U CN202122018683.1U CN202122018683U CN215631436U CN 215631436 U CN215631436 U CN 215631436U CN 202122018683 U CN202122018683 U CN 202122018683U CN 215631436 U CN215631436 U CN 215631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seat
platform
axis direction
mounting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186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文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20186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1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1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14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移工作架,方便施工人员对混凝土进行大面积抹平。其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上安装有平台;平台与第一安装座之间设置有第一直线运动导向装置,平台与第二安装座之间设置有第二直线运动导向装置;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参考系,平台沿y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稳定性强、省时省力等优点。

Description

滑移工作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移工作架。
背景技术
混凝土施工工艺中,需要将浇筑的混凝土抹平,以达到设计要求。当需要被抹平的混凝土面积较大时,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踩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中,以其自身为圆心,使用抹平工具将周围的混凝土抹平。采用上述方式,施工人员脚踩的位置容易塌陷,事后需要将该塌陷位置再次填充至标高后抹平。当施工人员较多或者需要被抹平的混凝土区域的面积足够大时,施工人员脚踩的位置较多,增加后续再次填充、抹平的工作量。为了避免施工人员踩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中,通常在需要被抹平的混凝土区域的上方架设木板。若需要被抹平的混凝土区域为较为宽大的矩形结构,垫砖放置在未被浇筑的区域,且位于混凝土区域宽度方向的两侧。木板的两端分别放置在垫砖上,木板通过垫砖抬高,避免木板与混凝土的表面相接触。施工人员站在木板上进行混凝土抹平作业。当需要对矩形结构的混凝土区域长度方向的其他位置进行抹平时,施工人员要先从木板上下来,再沿混凝土区域的长度方向移动木板与位于木板下方的垫砖,使木板移动至混凝土区域长度方向的其他位置,施工人员再踏上木板进行抹平作业。因此,上述方案存在操作不方便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滑移工作架,方便施工人员对混凝土进行大面积抹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滑移工作架,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上安装有平台;
所述平台与第一安装座之间设置有第一直线运动导向装置,所述平台与第二安装座之间设置有第二直线运动导向装置;
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参考系,所述平台沿y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线运动导向装置包括滚动配合的第一滚轮和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滚轮安装在所述平台的下方,所述第一导轨水平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上;
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导向装置包括滚动配合的第二滚轮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二滚轮安装在所述平台的下方,所述第二导轨水平设置在第二安装座上;
所述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和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均与y轴方向相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脚轮,所述第一脚轮间隔设置有多个;
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脚轮,所述第二脚轮间隔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部安装有沿x轴方向相间隔布置的第一顶升件和第一支腿;所述第一顶升件和第一支腿成对布置,且形成第一支撑组,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组沿y轴方向相间隔布置;
所述第一脚轮安装在第一顶升件的下端;
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底部安装有沿x轴方向相间隔布置的第二顶升件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二顶升件和第二支腿成对布置,且形成第二支撑组,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撑组沿y轴方向相间隔布置;
所述第二脚轮安装在第二顶升件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相对应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第二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座相对应的一侧;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和第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均与y轴方向相平行;
所述平台的两端均设置有竖向布置的滑动面;
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一安装座的一侧与其中一个滑动面靠接,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二安装座的一侧与另一个滑动面靠接。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沿x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单元,所述第一安装单元的上端与第一导轨相连,所述第一顶升件和第一支腿安装在第一安装单元的下端;若干个所述第一安装单元沿y轴方向相间隔布置;
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二安装单元,所述第二安装单元的上端与第二导轨相连,所述第二顶升件和第二支腿安装在第二安装单元的下端;若干个所述第二安装单元沿y轴方向相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升件和第二顶升件均为液压支腿。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
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位于平台的下方;
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沿x轴方向竖向相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一导轨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间;
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板沿x轴方向竖向相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滚轮和第二导轨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移工作架,方便施工人员对混凝土进行大面积抹平。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稳定性强、省时省力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需要被抹平的混凝土区域的位置关系图;
附图标记:1-第一安装座;101-第一安装单元;2-第二安装座;201-第二安装单元;3-平台;301-把手;302-第一限位件;303-第二限位件;4-第一滚轮;5-第一导轨;6-第二滚轮;7-第二导轨;8-第一脚轮;9-第一顶升件;10-第一支腿;11-第二脚轮;12-第二顶升件;13-第二支腿;14-第一支撑板;15-第二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滑移工作架,包括第一安装座1,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二安装座2;所述第一安装座1与第二安装座2上安装有平台3;所述平台3与第一安装座1之间设置有第一直线运动导向装置,所述平台3与第二安装座2之间设置有第二直线运动导向装置;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参考系,所述平台3沿y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
需要被抹平的混凝土区域为较为宽大的矩形结构,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参考系,其长度方向与y轴方向相平行,其宽度方向与x轴方向相平行。第一安装座1和第二安装座2分别位于混凝土区域宽度方向的两侧。需要被抹平的混凝土区域位于第一安装座1和第二安装座2之间,平台3位于需要被抹平的混凝土区域上方。第一安装座1和第二安装座2为平台3提供安装支撑,平台3供施工人员站立。第一直线运动导向装置和第二直线运动导向装置为平台3沿y轴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提供导向作用。施工人员站立在平台3上,对混凝土进行抹平。通过另外的施工人员沿y轴方向手动推动平台3,使平台3与站立在平台3上的施工人员一起移动至混凝土区域长度方向的其他位置,进而方便施工人员对混凝土进行大面积抹平。
第一直线运动导向装置和第二直线运动导向装置具有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可以采用齿轮齿条传动结构。第一安装座1和第二安装座2上均安装有水平设置的齿条,齿条的长度方向与y轴方向相平行。平台3沿x轴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齿轮。第一安装座1上的齿条与平台3其中一端的齿轮相啮合,第二安装座2上的齿条与平台3另一端的齿轮相啮合。
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直线运动导向装置包括滚动配合的第一滚轮4和第一导轨5;所述第一滚轮4安装在所述平台3的下方,所述第一导轨5水平设置在第一安装座1上;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导向装置包括滚动配合的第二滚轮6和第二导轨7;所述第二滚轮6安装在所述平台3的下方,所述第二导轨7水平设置在第二安装座2上;所述第一导轨5的长度方向和第二导轨7的长度方向均与y轴方向相平行。第一滚轮4和第一导轨5相配合,第二滚轮6和第二导轨7相配合,为平台3沿y轴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提供导向作用。
为了便于将第一安装座1、第二安装座2和平台3一起转移至下一个需要抹平的区域。具有多种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脚轮8,所述第一脚轮8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座2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脚轮11,所述第二脚轮11间隔设置有多个。通过设置第一脚轮8和第二脚轮11,便于施工人员将第一安装座1、第二安装座2和平台3一起推动至下一个需要抹平的区域,省时省力。优选的,若干个第一脚轮8和若干个第二脚轮11均沿y轴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但是,当施工人员站在平台3上时,第一脚轮8和第二脚轮11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容易将第一脚轮8和第二脚轮11压坏。
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底部安装有沿x轴方向相间隔布置的第一顶升件9和第一支腿10;所述第一顶升件9和第一支腿10成对布置,且形成第一支撑组,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组沿y轴方向相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脚轮8安装在第一顶升件9的下端;所述第二安装座2的底部安装有沿x轴方向相间隔布置的第二顶升件12和第二支腿13;所述第二顶升件12和第二支腿13成对布置,且形成第二支撑组,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撑组沿y轴方向相间隔布置;所述第二脚轮11安装在第二顶升件12的下端。当需要转移位置时,第一顶升件9顶升第一安装座1,第二顶升件12顶升第二安装座2,将第一支腿10和第二支腿13抬升,使第一支腿10和第二支腿13离开地面。之后,施工人员在第一脚轮8和第二脚轮11的作用下,将第一安装座1、第二安装座2和平台3推动至下一个需要抹平的区域。当需要支撑时,第一顶升件9驱动第一安装座1下降复位,第二顶升件12驱动第二安装座2下降复位,使第一支腿10和第二支腿13下降至地面。当施工人员站在平台3上时时,第一支腿10和第二支腿13主要起支撑作用,避免第一脚轮8和第二脚轮11受力较大被压坏。
为了使平台3安装稳定,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1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一支撑板14,所述第二安装座2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二支撑板15;所述第一支撑板14位于第一安装座1与第二安装座2相对应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15位于第二安装座2与第一安装座1相对应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14的长度方向和第二支撑板15的长度方向,均与y轴方向相平行;所述平台3的两端均设置有竖向布置的滑动面;所述第一支撑板14远离第一安装座1的一侧与其中一个滑动面靠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5远离第二安装座2的一侧与另一个滑动面靠接。第一支撑板14与平台3其中一端的滑动面靠接,第二支撑板15与平台3另一端的滑动面靠接,保证平台3沿y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的同时,避免平台3产生沿x轴方向的晃动,使平台3安装稳定。第一支撑板14优选与第一安装座1焊接,第二支撑板15优选与第二安装座2焊接。
为了方便施工人员手持,优选的,所述平台3沿x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把手301。把手301可以焊接在平台3的两端,也可以与平台3一体成型。
第一安装座1和第二安装座2均可以为整体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1包括第一安装单元101,所述第一安装单元101的上端与第一导轨5相连,所述第一顶升件9和第一支腿10安装在第一安装单元101的下端;若干个所述第一安装单元101沿y轴方向相间隔布置;所述第二安装座2包括第二安装单元201,所述第二安装单元201的上端与第二导轨7相连,所述第二顶升件12和第二支腿13安装在第二安装单元201的下端;若干个所述第二安装单元201沿y轴方向相间隔布置。第一导轨5将若干个间隔布置的第一安装单元101相连形成整体结构,若干个第一安装单元101共同支撑第一导轨5。第二导轨7将若干个间隔布置的第二安装单元201相连形成整体结构,若干个第二安装单元201共同支撑第二导轨7。第一安装单元101和第二安装单元201可以为竖向设置的板状结构,优选为竖向设置的框架结构。
第一顶升件9和第二顶升件12既可以为千斤顶,也可以为液压支腿。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平台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件302和第二限位件303;所述第一限位件302和第二限位件303位于平台3的下方;所述第一限位件302包括第一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沿x轴方向竖向相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滚轮4和第一导轨5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间;所述第二限位件303包括第二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板沿x轴方向竖向相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滚轮6和第二导轨7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设置第一限位件302,能避免第一滚轮4从第一导轨5中脱出;设置第二限位件303,能避免第二滚轮6从第二导轨7中脱出,提高装置的可靠性。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既可以焊接在平台3的下表面,也可以与平台3一体成型。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移工作架,方便施工人员对混凝土进行大面积抹平。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稳定性强、省时省力等优点。

Claims (9)

1.滑移工作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座(1),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二安装座(2);所述第一安装座(1)与第二安装座(2)上安装有平台(3);
所述平台(3)与第一安装座(1)之间设置有第一直线运动导向装置,所述平台(3)与第二安装座(2)之间设置有第二直线运动导向装置;
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参考系,所述平台(3)沿y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工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运动导向装置包括滚动配合的第一滚轮(4)和第一导轨(5);所述第一滚轮(4)安装在所述平台(3)的下方,所述第一导轨(5)水平设置在第一安装座(1)上;
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导向装置包括滚动配合的第二滚轮(6)和第二导轨(7);所述第二滚轮(6)安装在所述平台(3)的下方,所述第二导轨(7)水平设置在第二安装座(2)上;
所述第一导轨(5)的长度方向和第二导轨(7)的长度方向均与y轴方向相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工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脚轮(8),所述第一脚轮(8)间隔设置有多个;
所述第二安装座(2)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脚轮(11),所述第二脚轮(11)间隔设置有多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移工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底部安装有沿x轴方向相间隔布置的第一顶升件(9)和第一支腿(10);所述第一顶升件(9)和第一支腿(10)成对布置,且形成第一支撑组,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组沿y轴方向相间隔布置;
所述第一脚轮(8)安装在第一顶升件(9)的下端;
所述第二安装座(2)的底部安装有沿x轴方向相间隔布置的第二顶升件(12)和第二支腿(13);所述第二顶升件(12)和第二支腿(13)成对布置,且形成第二支撑组,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撑组沿y轴方向相间隔布置;
所述第二脚轮(11)安装在第二顶升件(12)的下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工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一支撑板(14),所述第二安装座(2)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二支撑板(15);所述第一支撑板(14)位于第一安装座(1)与第二安装座(2)相对应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15)位于第二安装座(2)与第一安装座(1)相对应的一侧;
所述第一支撑板(14)的长度方向和第二支撑板(15)的长度方向,均与y轴方向相平行;
所述平台(3)的两端均设置有竖向布置的滑动面;
所述第一支撑板(14)远离第一安装座(1)的一侧与其中一个滑动面靠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5)远离第二安装座(2)的一侧与另一个滑动面靠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工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3)沿x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把手(301)。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移工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包括第一安装单元(101),所述第一安装单元(101)的上端与第一导轨(5)相连,所述第一顶升件(9)和第一支腿(10)安装在第一安装单元(101)的下端;若干个所述第一安装单元(101)沿y轴方向相间隔布置;
所述第二安装座(2)包括第二安装单元(201),所述第二安装单元(201)的上端与第二导轨(7)相连,所述第二顶升件(12)和第二支腿(13)安装在第二安装单元(201)的下端;若干个所述第二安装单元(201)沿y轴方向相间隔布置。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移工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升件(9)和第二顶升件(12)均为液压支腿。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移工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件(302)和第二限位件(303);
所述第一限位件(302)和第二限位件(303)位于平台(3)的下方;
所述第一限位件(302)包括第一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沿x轴方向竖向相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滚轮(4)和第一导轨(5)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间;
所述第二限位件(303)包括第二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板沿x轴方向竖向相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滚轮(6)和第二导轨(7)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
CN202122018683.1U 2021-08-25 2021-08-25 滑移工作架 Active CN215631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18683.1U CN215631436U (zh) 2021-08-25 2021-08-25 滑移工作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18683.1U CN215631436U (zh) 2021-08-25 2021-08-25 滑移工作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1436U true CN215631436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02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18683.1U Active CN215631436U (zh) 2021-08-25 2021-08-25 滑移工作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14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48807U (zh) 墙面整平压光机
CN101858146B (zh) 自我爬升的举升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06320713B (zh) 3d建筑打印作业平台
CN102312562A (zh) 电梯井道施工支撑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215631436U (zh) 滑移工作架
CN210622265U (zh) 建筑施工支撑装置
CN210342760U (zh) 建筑物桁架抬升装置
CN113931034B (zh) 一种机场道面混凝土快速铺筑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04609261U (zh) 移动升降式砌筑脚手架
CN201756804U (zh) 自我爬升的举升机构
CN112900820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施工架
CN211949427U (zh) 一种地面找平装置
CN220166874U (zh) 一种地基平整机构
CN218149639U (zh) 一种可调节式脚手架
CN215213313U (zh) 一种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梁工作的操作平台小车
CN214144716U (zh) 一种建筑类板梯加固结构
CN216587560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安装支架
CN110435735A (zh) 一种能够遮阳和遮雨的建筑施工用泵管支撑结构
CN21341842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
CN211396593U (zh) 一种隔音效果好且便于安装的外墙模板
CN215717022U (zh) 一种建筑机械施工脚手架
CN21505539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支撑装置
CN217518001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楼梯
CN217782946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斜支撑结构
CN213571334U (zh) 一种快捷调节式轨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350, Renmin Street, East District, Panzhihua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7099

Patentee after: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Address before: 617099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bingcaogang, East District, Panzhihua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