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29119U - 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29119U
CN215629119U CN202121425921.4U CN202121425921U CN215629119U CN 215629119 U CN215629119 U CN 215629119U CN 202121425921 U CN202121425921 U CN 202121425921U CN 215629119 U CN215629119 U CN 215629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ater
green
ground
perme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259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镇斌
宋敏仪
黄颖
刘威
万薇
张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eh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eh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eh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eh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4259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29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29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291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包括素土夯实层和设置在素土夯实层上方的粗砂过滤层,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该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通过透水路面和再生骨料透水层使得雨水能透入地下,有效地补充地下水,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危害,避免了雨水天气地面无法透水容易引发水涝等情况,减少了安全隐患,同时管道运输储水提高了水资源的再利用率,合理的利用了水资源,并且通过透水路面不仅可以保障更高的透水率,还具有更佳的强度和抗震、抗压性能,同时通过隔水层在液体通过的过程中,保持受渗透压力作用的土粒不流失,有效的防止渗漏水,防止路基的垮塌,进而增强了地面的牢固性,提高了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
背景技术
现代文明使水流排放有序,使各类混凝土地坪、混凝土道路、沥青道路、排水设施等都将雨水等排放到人为规定的位置,然而,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时却忽视了自然规律,忽视了雨水回归大自然问题,进而在暴雨天气导致排水不畅容易引发水涝,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目前,市面城市道路上主要使用普通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不透水混凝土铺设,不透水的地面对城市会产生非常大的危害,下雨时,不透水地面完全阻止了雨水直接渗透入地,满地积水影响交通出行更严重甚至会造成大内涝影响人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与此同时,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伴随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影响生态环境,进而降低了地面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解决了不够环保、强度较差、容易积水和排水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包括素土夯实层和设置在素土夯实层上方的粗砂过滤层,所述素土夯实层的顶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若干个三角引流端,所述素土夯实层的顶部与粗砂过滤层的底部之间填充有隔水层,所述粗砂过滤层的顶部设置有钢网层,所述钢网层的顶部填充有再生骨料透水层,所述再生骨料透水层的顶部设置有透水路面,所述三角引流端顶部的中部设置有排水管,水平方向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排水管之间均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连通有排水端,所述排水端的一端连通有蓄水池。
优选的,所述粗砂过滤层厚度设置为200-300mm,粒径设置为5-20mm,所述三角引流端呈等腰三角形形状,且边长设置为1000-1200mm。
优选的,两个相邻的所述排水管之间距离相间为1m-1.2m,且排水管的半径为60mm。
优选的,所述透水路面层的厚度设置为200-250mm,所述再生骨料透水层的厚度设置为200-300mm。
优选的,所述排水端内表面的顶部和底部之间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排水端底部连通有积沙管,所述排水端外表面的顶部连通有竖管,所述且竖管的顶端延伸至地面以上,所述竖管的顶部设置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积沙管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过滤网兜,所述过滤网兜顶部的右侧且位于排水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环,所述进水环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顶端贯穿盖板并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通过螺栓与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通过素土夯实层、粗砂过滤层、三角引流端、隔水层、钢网层、再生骨料透水层、透水路面、排水管、导流管、排水端和蓄水池的配合设置,通过透水路面和再生骨料透水层可以使得雨水能透入地下,进而可以有效地补充地下水,还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危害,进而避免了在雨水天气地面无法透水容易引发水涝等情况,进而提高了防护措施,减少了安全隐患,同时管道运输储水提高了水资源的再利用率,合理的利用了水资源,并且通过透水路面不仅可以保障更高的透水率,还具有更佳的强度和抗震、抗压性能,同时通过隔水层在液体通过的过程中,保持受渗透压力作用的土粒不流失,可以有效的防止渗漏水,防止路基的垮塌,进而增强了地面的牢固性,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
(2)、该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通过在积沙管、竖管、盖板、过滤网兜、进水环、拉杆、过滤网和限位板,通过过滤网可以避免排水管和导流管不慎带入的沙石进入蓄水池,避免堵塞过滤网进而影响后续使用,再通过积沙管和过滤网兜可以积累和清理被过滤后存在的沙石,通过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水管、导流管和排水端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竖管、过滤网兜、进水环和拉杆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水端、进水环和拉杆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中:1、素土夯实层;2、粗砂过滤层;3、三角引流端;4、隔水层;5、钢网层;6、再生骨料透水层;7、透水路面;8、排水管;9、导流管;10、排水端;11、蓄水池;12、积沙管;13、竖管;14、盖板;15、过滤网兜;16、进水环;17、拉杆;18、限位板;19、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包括素土夯实层1和设置在素土夯实层1上方的粗砂过滤层2,粗砂过滤层2为粗砂组成对下渗水进行过滤,帮助重新利用水源,素土夯实层1的顶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若干个三角引流端3,素土夯实层1为素土碾压夯实而成,压实系≥95%,素土夯实层1的顶部与粗砂过滤层2的底部之间填充有隔水层4,隔水层4为为反滤土工布呈现三角形形状,反滤土工布具有普通防水材料无法比拟的防渗效果,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抗穿刺能力,良好机械强度及优良的弹性和变形能力,粗砂过滤层2的顶部设置有钢网层5,钢网层5为钢筋网层,通过钢筋网达到高承载结构层,钢网层5的顶部填充有再生骨料透水层6,再生骨料透水层6,建筑垃圾破碎至20-30mm的级配,利用再生骨料是自然砂石透水率的6-8倍的特点提高透水强度,再生骨料透水层6的顶部设置有透水路面7,透水路面7,使用C30透水混凝土,透水率达到15%-20%,抗压强度达到25-35Mpa,使用再生骨料代替砂石骨料粒径粉碎至15-20mm,适当添加钢纤维,纳米二氧化硅,减水剂搅拌而成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率,三角引流端3顶部的中部设置有排水管8,排水管8,由半径为60mm组成的圆形管道,管道口涂层防水膜防止下渗水腐蚀,排水管8和导流管9连接形成排水网,水平方向每两个相邻的排水管8之间均连通有导流管9,导流管9的一端连通有排水端10,排水端10的一端连通有蓄水池11,通过透水路面7和再生骨料透水层6可以使得雨水能透入地下,进而可以有效地补充地下水,还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危害,进而避免了在雨水天气地面无法透水容易引发水涝等情况,进而提高了防护措施,减少了安全隐患,同时管道运输储水提高了水资源的再利用率,合理的利用了水资源,并且通过透水路面7不仅可以保障更高的透水率,还具有更佳的强度和抗震、抗压性能,同时通过隔水层4在液体通过的过程中,保持受渗透压力作用的土粒不流失,可以有效的防止渗漏水,防止路基的垮塌,进而增强了地面的牢固性,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
进一步的,粗砂过滤层2厚度设置为200-300mm,粒径设置为5-20mm,三角引流端3呈等腰三角形形状,且边长设置为1000-1200mm。
进一步的,两个相邻的排水管8之间距离相间为1m-1.2m,且排水管8的半径为60mm。
进一步的,透水路面7的厚度设置为200-250mm,再生骨料透水层6的厚度设置为200-300mm。
进一步的,排水端10内表面的顶部和底部之间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9,排水端10底部连通有积沙管12,排水端10外表面的顶部连通有竖管13,且竖管13的顶端延伸至地面以上,竖管13的顶部设置有盖板14。
进一步的,积沙管1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过滤网兜15,过滤网兜15顶部的右侧且位于排水管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环16,进水环16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17,拉杆17的顶端贯穿盖板14并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限位板18,限位板18的顶部通过螺栓与盖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过滤网19可以避免排水管8和导流管9不慎带入的沙石进入蓄水池11,避免堵塞过滤网19进而影响后续使用,再通过积沙管12和过滤网兜15可以积累和清理被过滤后存在的沙石,通过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工作时,当下雨时,雨水会经过透水路面7和再生骨料透水层6进入地下,再经过钢网层5和粗砂过滤层2进入地下深层,利用三角引流端3的设置会使下渗的雨水聚集在排水管8中,在通过导流管9使排水管8中的水流进蓄水池11中,流动过程中,水中存在的沙石会经过过滤网19被隔离在排水管8中,由于积沙管12设置在过滤网19的底部,过滤后的沙石会直接落入积沙管12和过滤网兜15中,同时被过滤后的水会进入蓄水池11中,当停止下雨时或者一段时间后,通过拧动螺栓将限位板18转动成竖直状态,再将盖板14打开,向上拉动拉杆17将过滤网兜15取出,再将其中堆积的沙石清理干净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包括素土夯实层(1)和设置在素土夯实层(1)上方的粗砂过滤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土夯实层(1)的顶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若干个三角引流端(3),所述素土夯实层(1)的顶部与粗砂过滤层(2)的底部之间填充有隔水层(4),所述粗砂过滤层(2)的顶部设置有钢网层(5),所述钢网层(5)的顶部填充有再生骨料透水层(6),所述再生骨料透水层(6)的顶部设置有透水路面(7),所述三角引流端(3)顶部的中部设置有排水管(8),水平方向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排水管(8)之间均连通有导流管(9),所述导流管(9)的一端连通有排水端(10),所述排水端(10)的一端连通有蓄水池(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砂过滤层(2)厚度设置为200-300mm,粒径设置为5-20mm,所述三角引流端(3)呈等腰三角形形状,且边长设置为1000-1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排水管(8)之间距离相间为1m-1.2m,且排水管(8)的半径为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路面(7)的厚度设置为200-250mm,所述再生骨料透水层(6)的厚度设置为200-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端(10)内表面的顶部和底部之间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9),所述排水端(10)底部连通有积沙管(12),所述排水端(10)外表面的顶部连通有竖管(13),所述且竖管(13)的顶端延伸至地面以上,所述竖管(13)的顶部设置有盖板(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沙管(1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过滤网兜(15),所述过滤网兜(15)顶部的右侧且位于排水管(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环(16),所述进水环(16)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17),所述拉杆(17)的顶端贯穿盖板(14)并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限位板(18),所述限位板(18)的顶部通过螺栓与盖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
CN202121425921.4U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 Active CN215629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5921.4U CN215629119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5921.4U CN215629119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29119U true CN215629119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45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25921.4U Active CN215629119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291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51103B (zh) 一种高强度、高渗透性的透水路面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CN206736658U (zh) 一种透水路面
CN105862548B (zh) 防止路面积水和城区雨洪资源回收及循环利用的系统
CN111560812A (zh) 海绵城市透水道路及其施工工艺
CN205276088U (zh) 一种组合式透水路面结构
CN206219935U (zh) 一种高强度、高渗透性的透水路面结构
CN112252115A (zh) 海绵城市可回收利用雨水的道路结构
CN111042293A (zh) 一种道路中央绿化带防渗排水结构的施工工艺
CN106544941A (zh)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透水路面
CN109183531A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与复合基质绿化带组合雨水回用方法
CN105544342A (zh) 一种基于透水路面的城市道路延时排水结构
CN109338839B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城市渗蓄系统
CN207633496U (zh) 一种超大广场海绵城市一体化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114606823B (zh) 一种水泥基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CN209338948U (zh) 一种透水性路面结构
CN215629119U (zh) 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地面
CN106968317A (zh) 一种施工工地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CN111535098A (zh)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0700386A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带有补给地下水功能的雨水井
CN216474335U (zh) 一种用于安装夜光透水地砖的地基结构
CN205529776U (zh) 一种路面不透水道路的渗水结构
CN206360052U (zh) 一种海绵式雨水渗透收排系统
CN113700111A (zh) 一种雨水渗透排放回用一体化系统施工方法
CN209082278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道路路基结构
CN208486146U (zh) 一种新型滤渗透园路台阶及下沉式广场铺设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