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21193U - 一种客车用随动转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客车用随动转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21193U
CN215621193U CN202122478134.2U CN202122478134U CN215621193U CN 215621193 U CN215621193 U CN 215621193U CN 202122478134 U CN202122478134 U CN 202122478134U CN 215621193 U CN215621193 U CN 215621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follow
axle
locking
shock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781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纲
屠建刚
王昕�
赵成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Kingstone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Kingstone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Kingstone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Kingstone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781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21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21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21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客车用随动转向结构,属于车辆底盘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随动车桥,所述随动车桥的一侧安装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随动车桥的两端,所述随动车桥的另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锁止机构,每个锁止机构的锁止端与同端的所述转向机构的转向总成端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明显减缓带有随动桥车辆轮胎的磨损情况,而且能够实现随桥转向和回正的基本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客车用随动转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底盘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用随动转向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我国对客车的相关标准和强制规定(如:GB 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要求,二轴客车最长不得超过12米。三轴客车最长不得超过13.7米,若是三轴客车就需要有随动桥(第三轴),位于驱动桥的后部。这样就会出现两种随动桥的配置(有转向功能和无转向功能)。
1、无转向功能。若是随动桥车轮没有转向功能,该桥轮胎则会产生很严重的磨胎情况,使用寿命将会比正常轮胎低一倍以上。
2、有转向功能。若是随动桥车轮有转向功能,在车辆转向时大大降低了随动桥轮胎的磨损情况。但因该桥距离前桥转向机构(如方向机,转向直拉杆,转向前桥,转向垂臂等)非常远。该桥的转向机构将无法与前桥转向机构相连接。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客车用随动转向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客车用随动转向结构,不仅能够明显减缓带有随动桥车辆轮胎的磨损情况,而且能够实现随桥转向和回正的基本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客车用随动转向结构,包括随动车桥,所述随动车桥的一侧安装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随动车桥的两端,所述随动车桥的另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锁止机构,每个锁止机构的锁止端与同端的所述转向机构的转向总成端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两个转向总成、转向拉杆、减振器支架、转向减振器和两个弹簧阻尼器,所述减振器支架设置在所述随动车桥的一侧中部,两个转向总成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随动车桥的两端,两个转向总成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转向拉杆的两端,两个弹簧阻尼器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与其同端的转向总成的中部,两个弹簧阻尼器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减振器支架的两端,所述转向拉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减振器支架的外侧,所述转向拉杆的另一端通过筒形卡子套设在所述转向拉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总成包括呈弧形的第一转向节臂,所述第一转向节臂的上侧中部设置有第一转向节安装座,所述第一转向节安装座上沿竖向设置有与所述随动车桥端部的安装孔相配合的主销安装孔,所述第一转向节臂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锁止机构的锁止端的螺栓孔,所述第一转向节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向上翘起的第二转向节臂,所述第二转向节臂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转向拉杆的端部的球铰。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用于安装同侧的弹簧阻尼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垂直设置有销轴,所述支架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转向减振器的铰接座。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随动车桥上的气缸支架,所述气缸支架上安装有锁止气缸,所述锁止气缸的伸缩端作为锁止端,且所述伸缩端与锁止臂的一端相铰接,所述锁止臂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转向总成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低速时(一般为车速在40km/h以下),随动桥的可以自由转向,此时只有转向阻尼器进行工作,锁止机构的锁止气缸为放松状态,这样随动桥的转向是自由的。
2、倒车时,当司机将档位调至倒档时,整车将给电磁阀一个打开信号,整车气压将促使锁止气缸进行工作。此时,锁止气缸将强制随动桥车轮处于直前状态,车辆可以顺利进行倒车操作。
3、高速行驶时(一般为车速在40km/h以上),整车也会给电磁阀一个打开信号,以同样方式致使随动桥车轮处于直前状态。这样车辆在高速行驶时,不会出现车轮摆振,从而减缓随动桥车辆轮胎的磨损,大大提高随动桥轮胎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随动车桥1;转向总成2;转向拉杆3;减振器支架4;转向减振器5;弹簧阻尼器6;卡子7;第一转向节臂8;第一转向节安装座9;主销安装孔10;螺栓孔11;第二转向节臂12;球铰13;支架本体14;安装板15;销轴16;铰接座17;气缸支架18;锁止气缸19;锁止臂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客车用随动转向结构,包括随动车桥1,所述随动车桥1的一侧安装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随动车桥1的两端,所述随动车桥1的另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锁止机构,每个锁止机构的锁止端与同端的所述转向机构的转向总成端部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两个转向总成2、转向拉杆3、减振器支架4、转向减振器5和两个弹簧阻尼器6,所述减振器支架4设置在所述随动车桥1的一侧中部,两个转向总成2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随动车桥1的两端,两个转向总成2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转向拉杆3的两端,两个弹簧阻尼器6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与其同端的转向总成2的中部,两个弹簧阻尼器6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减振器支架4的两端,所述转向拉杆3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减振器支架4的外侧,所述转向拉杆3的另一端通过筒形卡子7套设在所述转向拉杆3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转向总成2包括呈弧形的第一转向节臂8,所述第一转向节臂8的上侧中部设置有第一转向节安装座9,所述第一转向节安装座9上沿竖向设置有与所述随动车桥1端部的安装孔相配合的主销安装孔10,所述第一转向节臂8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锁止机构的锁止端的螺栓孔11,所述第一转向节臂8的另一端设置有向上翘起的第二转向节臂12,所述第二转向节臂12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转向拉杆3的端部的球铰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减振器支架4包括支架本体14,所述支架本体14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用于安装同侧的弹簧阻尼器6的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上垂直设置有销轴16,所述支架本体14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转向减振器5的铰接座1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随动车桥1上的气缸支架18,所述气缸支架18上安装有锁止气缸19,所述锁止气缸19的伸缩端作为锁止端,且所述伸缩端与锁止臂20的一端相铰接,所述锁止臂20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转向总成2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或工作原理):本转向结构是安装在随动转向桥上的,主要包括转向机构和锁止机构,辅助相应的支架和控制电磁阀、气路和管路。
在低速时(一般为车速在40km/h以下),随动桥的可以自由转向,此时只有转向减振器进行工作,锁止气缸为放松状态,这样随动桥的转向是自由的。
倒车时,当司机将档位调至倒档时,整车将给电磁阀一个打开信号,整车气压将促使锁止气缸进行工作。此时,锁止气缸将强制随动桥车轮处于直前状态,车辆可以顺利进行倒车操作。
高速行驶时(一般为车速在40km/h以上),整车也会给电磁阀一个打开信号,以同样方式致使随动桥车轮处于直前状态。这样车辆在高速行驶时,不会出现车轮摆阵。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客车用随动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随动车桥(1),所述随动车桥(1)的一侧安装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随动车桥(1)的两端,所述随动车桥(1)的另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锁止机构,每个锁止机构的锁止端与同端的所述转向机构的转向总成端部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用随动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两个转向总成(2)、转向拉杆(3)、减振器支架(4)、转向减振器(5)和两个弹簧阻尼器(6),所述减振器支架(4)设置在所述随动车桥(1)的一侧中部,两个转向总成(2)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随动车桥(1)的两端,两个转向总成(2)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转向拉杆(3)的两端,两个弹簧阻尼器(6)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与其同端的转向总成(2)的中部,两个弹簧阻尼器(6)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减振器支架(4)的两端,所述转向拉杆(3)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减振器支架(4)的外侧,所述转向拉杆(3)的另一端通过筒形卡子(7)套设在所述转向拉杆(3)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用随动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总成(2)包括呈弧形的第一转向节臂(8),所述第一转向节臂(8)的上侧中部设置有第一转向节安装座(9),所述第一转向节安装座(9)上沿竖向设置有与所述随动车桥(1)端部的安装孔相配合的主销安装孔(10),所述第一转向节臂(8)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锁止机构的锁止端的螺栓孔(11),所述第一转向节臂(8)的另一端设置有向上翘起的第二转向节臂(12),所述第二转向节臂(12)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转向拉杆(3)的端部的球铰(1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用随动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支架(4)包括支架本体(14),所述支架本体(14)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用于安装同侧的弹簧阻尼器(6)的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上垂直设置有销轴(16),所述支架本体(14)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转向减振器(5)的铰接座(17)。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客车用随动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随动车桥(1)上的气缸支架(18),所述气缸支架(18)上安装有锁止气缸(19),所述锁止气缸(19)的伸缩端作为锁止端,且所述伸缩端与锁止臂(20)的一端相铰接,所述锁止臂(20)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转向总成(2)上。
CN202122478134.2U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客车用随动转向结构 Active CN215621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8134.2U CN215621193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客车用随动转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8134.2U CN215621193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客车用随动转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21193U true CN215621193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34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78134.2U Active CN215621193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客车用随动转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21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15653B2 (en) Steering knuckle for a vehicle
WO2016029606A1 (zh) 一种适用于直线平移式前悬架的转向节连接件总成
CN210122116U (zh) 转向架和单轨作业车
US6776425B2 (en) Vehicle axle
CN215621193U (zh) 一种客车用随动转向结构
CN202175096U (zh) 大型矿用自卸车前桥对称四连杆转向总成
CN113752750A (zh) 一种客车用随动转向结构
CN201619415U (zh) 一种用于中置轴式汽车拖车的独立车轴悬挂车架
EP2167333B1 (en)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CN112758181B (zh) 一种拖车四轮转向机构
CN204687778U (zh) 一种直壁式后下控制臂总成
CN211195763U (zh) 一种新型汽车悬架
CN113978198A (zh) 一种汽车独立悬架用导向装置
CN215826391U (zh) 一种货车用随动转向结构
CN217435444U (zh) 一种挂车、半挂车可转向的油气独立悬架装置
CN202573689U (zh) 带有滚珠花键副结构的可伸缩导向杆
USRE29849E (en) Leading link type independent systems
CN213619964U (zh) 一种公铁两用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
CN217969442U (zh) 可安装于特种车辆上的导轮机构
CN2657961Y (zh) 载重汽车、半挂车空气悬挂装置
CN216545619U (zh) 一种可调整房车底盘两侧轮胎同轴的双阻尼独立悬挂装置
WO2023039928A1 (zh) 一种三轮汽车底盘装置
CN108081887A (zh) 一种双前桥平衡悬架机构
WO2023039927A1 (zh) 一种两级刚度的后独立悬架系统
KR100199741B1 (ko) 위시본식 전방서스펜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