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13585U - 一种梧桐成果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梧桐成果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13585U
CN215613585U CN202122268685.6U CN202122268685U CN215613585U CN 215613585 U CN215613585 U CN 215613585U CN 202122268685 U CN202122268685 U CN 202122268685U CN 215613585 U CN215613585 U CN 215613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tank
water
collecting tank
water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686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新爱
张小军
张懋楠
茹晓红
郑希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22686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13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13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13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梧桐成果收集装置,包括货车车厢、集水箱和喷射装置;集水箱固定在车厢上,集水箱上部固定有筛网,集水箱左、右侧的上部均设置有一引流水槽,引流水槽包括底部和两个侧壁,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车厢左、右两侧的内壁还固定有支架Ⅰ,支架Ⅰ的上端固定有三脚架,通过支架Ⅰ和三脚架对集水箱左、右两侧的引流水槽进行进一步的支撑;集水箱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支架Ⅱ供操作人员站立;喷射装置与集水箱下部相连,喷射装置包括水泵、软管、硬管和喷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梧桐飘絮问题,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成本低,操作容易,收集的成果可作为燃料使用或堆肥、深埋降解。

Description

一种梧桐成果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梧桐飘絮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梧桐成果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每年四月初开始,梧桐果球开始炸裂吐絮,暗黄色的团状果毛像小降落伞随风飘落。梧桐飘絮给市民带来了很多烦恼。呼吸道过敏人群数剧增。
绿化部门曾经采取过选育无果品系、嫁接树冠、修剪、喷药剂、打激素等多种措施治理梧桐飘絮,但梧桐飘絮一直未被彻底攻克,各种治理方法各有弊端。
修剪:冬修时,工人会尽量将多年生枝条剪短,夏季剥芽时也会修除果球,以减少结果数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部分梧桐长得太高,修剪难度大。此外,修剪会对交通造成一定影响。
节育药剂:通过激素抑制果球生长,从而减少果毛。然而,药剂里含有的除草剂成分会挥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注射节育研发成本高、环节复杂、耗时较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飘絮治理难度大、成本高、易污染环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型梧桐成果收集装置,该装置可以有效将梧桐成果收集起来,收集的成果可作为燃料使用或堆肥、深埋降解,梧桐成果被清理收集后,可以有效遏制梧桐飘絮问题,减少梧桐飞絮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梧桐成果收集装置,包括:货车车厢、集水箱和喷射装置;所述的集水箱固定在车厢上,集水箱长度的中轴线与车厢长度的中轴线重合;定义车头方向为前方,人站在车厢上面向车头,人的左手边为车厢左侧,人的右手边为车厢右侧,人的前方为车厢前侧,人的后方为车厢后侧;集水箱上部固定有筛网,集水箱左侧和右侧的上部均设置有一引流水槽,引流水槽包括底部和两个侧壁,引流水槽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车厢左、右两侧的内壁还固定有支架Ⅰ,支架Ⅰ的上端固定有三脚架,通过支架Ⅰ和三脚架对集水箱左、右两侧的引流水槽进行进一步的支撑;集水箱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支架Ⅱ供操作人员站立;喷射装置与集水箱下部相连,且集水箱下部至少连接有一套喷射装置对梧桐成果进行清理和收集;
所述的喷射装置包括水泵、软管、硬管和喷头,集水箱下部与软管连接,软管上还连接有水泵,软管还与硬管连接,硬管还与喷头连接。
进一步地,定义集水箱左侧上部设置有引流水槽Ⅰ,集水箱右侧上部设置有引流水槽Ⅱ,引流水槽Ⅰ和引流水槽Ⅱ较低的一端分别与集水箱左侧和右侧的上部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具体为:引流水槽Ⅰ底部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套筒,集水箱左侧上部固定有卡箍,引流水槽Ⅰ底部的套筒套在一圆柱杆上,圆柱杆安装在卡箍中,卡箍通过螺栓螺母拧紧;引流水槽Ⅱ与集水箱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和引流水槽Ⅰ与集水箱可拆卸连接的方式相同。
进一步地,集水箱的长宽高分别为3米×1.5米×2.0米,引流水槽Ⅰ底部的长和宽分别为1.2-1.5米和2.6米,引流水槽Ⅱ底部的长和宽分别为2.2-2.5米和 2.6米,两个引流水槽的侧壁宽度均为0.2-0.4米。
进一步地,所述筛网的孔径为0.045-0.08mm,筛网距离集水箱顶部的垂直距离为0.2-0.3米,且筛网位于引流水槽的下方。
进一步地,车厢左侧和右侧的内壁各固定有两个支架Ⅰ,每个支架Ⅰ的上端均固定有三脚架用于对引流水槽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脚架为直角三角形,三脚架的斜边与引流水槽的底部接触进行支撑,三脚架一条竖直的直角边与支架Ⅰ焊接固定;具体地,当引流水槽Ⅰ和引流水槽Ⅱ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时,三脚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当引流水槽Ⅰ和引流水槽Ⅱ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时,三脚架为含有60°角的直角三角形。
进一步地,支架Ⅱ上还设置有安全围栏,支架Ⅱ还与梯子连接;所述支架Ⅱ的高度为1.5-2.5米,安全围栏的高度为1.2-1.5米。
进一步地,所述软管的长度不小于8米,硬管的长度为1-1.3米,硬管上还安装有阀门,硬管与喷头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喷头为长方形,其长度为18cm,沿喷头长度方向均布有 5个孔径为2cm的喷嘴,相邻两个喷嘴的圆心间距为4cm。
进一步地,喷头竖直向上喷射,喷头的出水压力为0.1-0.15MPa。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将梧桐成果打散收集,梧桐成果被清理后,可以有效遏制梧桐飞絮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喷射用水可循环使用,梧桐果收集过程没有二次污染,不需要喷药修剪,成本低,可操作性强,难度小,效率高,安全环保。大部分梧桐成果均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进行清理和收集,清理掉的梧桐成果可作为燃料使用或堆肥、深埋降解,有效解决了梧桐飘絮带来的烦恼和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集水箱放在车厢上的后视图(为表达清楚,部分特征没有显示);
图2是集水箱放在车厢上的右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支架Ⅰ及其三角架的示意图;
图6是水管及水泵与集水箱连接的示意图;
图7是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喷头的主视图,(b)是(a)的俯视图。
其中,1-车厢,2-集水箱,3-筛网,4-引流水槽Ⅰ,5-引流水槽Ⅱ,6-引流水槽底部,7-引流水槽侧壁,8-套筒,9-卡箍,10-圆柱杆,11-梧桐树,12-支架Ⅰ, 13-三脚架,14-支架Ⅱ,15-围栏,16-梯子,17-水泵,18-软管,19-硬管,20- 喷头,21-阀门,22-车轮,23-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为基础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操作步骤,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在小型或中型货车车厢1上设置集水箱2,集水箱上部可拆卸固定有筛网3,定义车头方向为前方,人站在车厢上面向车头,人的左手边为车厢的左侧,人的右手边为车厢的右侧,人的前方为前侧,后方为后侧。集水箱左侧和右侧各自设置一引流水槽,引流水槽包括底部6和两个侧壁7,引流水槽安装在集水箱之后,其底部与水平面夹角为45°-60°,如图1所示。定义集水箱左侧上部设置有引流水槽Ⅰ4,集水箱右侧上部设置有引流水槽Ⅱ5。引流水槽Ⅰ和引流水槽Ⅱ的底部分别与集水箱左侧和右侧的上部可拆卸连接,一种可拆卸连接方的式可以是:引流水槽底部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套筒8,集水箱左、右两侧的上部固定有卡箍9,引流水槽底部的套筒套在一圆柱杆10上,圆柱杆安装在卡箍9中,卡箍通过螺栓螺母拧紧。引流水槽可以采用轻质较薄的不锈钢材料,减轻其重量。
车厢左、右两侧的内壁还固定有支架Ⅰ12,支架Ⅰ的上端固定有三脚架13 (固定方式可以是焊接等现有方式),通过支架Ⅰ和三脚架对集水箱左右两侧的引流水槽进行进一步的支撑。一种实施例为:三脚架为直角三角形,三脚架的斜边与引流水槽的底部接触进行支撑,三脚架一条竖直的直角边与支架Ⅰ焊接固定,如图5所示。具体地,当引流水槽Ⅰ和引流水槽Ⅱ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时,三脚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当引流水槽Ⅰ和引流水槽Ⅱ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时,三脚架为含有60°角的直角三角形。
另一种实施例为:在车厢左右两侧各固定两个支架Ⅰ,车厢左侧的两个支架Ⅰ沿集水箱左侧长度方向均布且固定在车厢左侧内壁,车厢右侧的两个支架Ⅰ沿集水箱右侧长度方向均布且固定在车厢右侧内壁,最终,左侧两个支架Ⅰ上的两个三脚架在引流水槽Ⅰ底部的水平方向均布对引流水槽Ⅰ进行支撑,右侧两个支架Ⅰ上的两个三脚架在引流水槽Ⅱ底部的水平方向均布对引流水槽Ⅱ进行支撑,如图2所示。
集水箱放在车厢之后,保证集水箱与车厢的前、后、左、右侧均有一定距离,集水箱的前、后位置均设置有支架Ⅱ14供操作人员站立,支架Ⅱ上设置有围栏15对操作人员起到安全保护作用,支架Ⅱ还与梯子16连接供操作人员上下。
集水箱内固定有筛网,筛网距离集水箱顶部的垂直距离为0.2-0.3米,且筛网位于引流水槽的下方。集水箱下部至少连接有一套喷射装置对梧桐成果进行清理和收集;所述的喷射装置包括水泵17、软管18、硬管19和喷头20,集水箱下部与软管18连接,软管18上还连接有高压水泵17,软管还与硬管19连接,硬管前端与喷头20连接。所述的喷头包括多个孔径为20mm的喷嘴23,多个喷嘴在喷头上均布。一种实施例中,喷头为长方形,其长度为18cm,沿喷头长度方向均布有5个孔径为2cm的喷嘴,相邻两个喷嘴的圆心间距为4cm。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大部分梧桐树的最大半径是4米左右,以半径为4米的梧桐树为例,一种货车车厢的长宽高分别为6.8×2.4×2.5(单位:米),如果不特别说明,本发明所描述的长度单位均为米。集水箱的长宽高分别为3×1.5×2.0(单位:米),集水箱放置时其长度的中轴线与车厢长度的中轴线重合,集水箱距离车厢前端和后端都有一定距离,可以分别放下一个支架Ⅱ,且集水箱距离车厢的左侧和右侧也有一定距离便于操作人员活动。定义引流水槽沿其侧壁长度的方向为引流水槽的长度方向,引流水槽沿集水箱左侧或右侧的方向为引流水槽的宽度方向。集水箱上部左侧引流水槽Ⅰ底部的长和宽分别为1.2-1.5米和2.6米,集水箱上部右侧的引流水槽Ⅱ底部的长和宽分别为2.2-2.5米和2.6米,两个引流水槽的侧壁宽度均为0.2-0.3米。引流水槽Ⅰ和引流水槽Ⅱ的低端分别与集水箱的左侧上部和右侧上部通过圆柱杆和卡箍可拆卸连接,进一步通过支架Ⅰ顶部的三脚架进行支撑。支架Ⅰ的高度为2.4-3米,支架Ⅰ的高度具体与车厢和集水箱的尺寸、引流水槽与水平面的夹角及引流水槽的固定方式和固定位置有关,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测量决定,要能保证支架Ⅰ上端的三脚架的斜边能与引流水槽的底部接触进行支撑,并且能使对应的引流水槽的倾角为45°-60°。支架Ⅱ的高度为 2.5米,支架Ⅱ上安全围栏的高度为1.2-1.5米,集水箱下部与软管连接,软管上还连接有高压水泵,软管的长度不小于8米,软管另一端与硬管连接,硬管的长度为1-1.3米,硬管另一端与喷头垂直连接,如图6所示,硬管后端(定义硬管与软管连接的一端为后端,硬管与喷头连接的一端为前端)安装有阀门21用于控制喷头出水。车厢上还配备有发电机提供电源(发电机在图上不显示),为方便描述,以下对软管与硬管合称“水管”,所述的硬管可以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塑料水管或者钢制水管。
当集水箱的高度为1-1.5米左右时,支架Ⅰ的高度为1.4-2.4米,支架Ⅱ的高度为1.5-2米,支架Ⅱ的高度具体也跟集水箱的高度有关,应保证操作人员站在支架Ⅱ上对梧桐黄果进行清理时,人的手臂在引流水槽的上方。
采用以上收集装置对梧桐成果(黄果)进行收集的方法包括:
(1)将安装有筛网的集水箱及发电机固定于货车车厢上,集水箱中盛装冲洗用水,在集水箱前后分别放置固定支架Ⅱ供操作人员站立;将引流水槽Ⅰ和引流水槽Ⅱ分别固定在集水箱左、右侧壁的上部,使引流水槽Ⅰ和引流水槽Ⅱ的底部与水平面大约成45°-60°夹角,同时采用支撑机构对引流水槽的底部进一步支撑;所述的支撑机构可以采用前述的支架Ⅰ及在支架Ⅰ上焊接三脚架;集水箱底部至少连接有一套所述的喷射装置对梧桐成果进行清理和收集;喷射装置包括软管、硬管、喷头和水泵,集水箱底部与软管连接,软管上还连接有水泵,软管还与硬管连接,硬管还与喷头连接;
(2)将货车停在梧桐树下,使集水箱两侧的引流水槽Ⅰ和引流水槽Ⅱ位于需要清理的梧桐成果下方,操作人员站在集水箱前侧的支架Ⅱ上手持硬管的后半部分(靠近阀门),开启水泵(水泵可放置在支架Ⅱ上方便操作人员操作),控制水压在0.1-0.15MPa,打开硬管上的阀门,手持硬管使喷头竖直向上对准筛网及引流水槽Ⅰ上方需清理的梧桐黄果,用喷头喷出的水将梧桐黄果吹落到筛网及引流水槽Ⅰ上,吹落到引流水槽Ⅰ上的梧桐黄果沿引流水槽Ⅰ滑落到集水箱的筛网上,散落的梧桐黄果被阻隔在集水箱筛网上,经过筛网过滤的水流入集水箱,循环使用;
(3)操作人员站在集水箱前侧的支架Ⅱ上移动位置,按照步骤(2)的方法,手持硬管使喷头竖直向上对准筛网及引流水槽Ⅱ上方需清理的梧桐黄果,用喷头喷出的水将梧桐黄果吹落到筛网及引流水槽Ⅱ上,吹落到引流水槽Ⅱ上的梧桐黄果沿引流水槽Ⅱ滑落到集水箱的筛网上,散落的梧桐黄果被阻隔在集水箱筛网上,经过筛网过滤的水流入集水箱,循环使用;
(4)随后,操作人员站在集水箱后侧的支架Ⅱ上,按照步骤(2)和步骤(3) 的方法,对筛网上方及引流水槽Ⅰ和引流水槽Ⅱ上方需清理的梧桐成果进行清理和收集,吹落的梧桐成果最终被阻隔在集水箱筛网上,经过筛网过滤的水流入集水箱,循环使用。
0.1-0.15MPa水压下,可以把梧桐黄果冲散落到引流水槽中,而梧桐青果、树叶不落。为了使水能够循环使用,筛网的孔径优选0.045mm-0.08mm,且筛网位于引流水槽的下方。
喷射梧桐黄果时,也可以先将喷头对准筛网及右侧引流水槽Ⅱ上方的梧桐黄果进行喷射,喷射完之后,走到支架Ⅱ的另一端,喷头对准筛网及左侧引流水槽Ⅰ上方的梧桐黄果进行喷射。然后操作人员再站到另一个支架Ⅱ上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喷射。也可以是集水箱底部连接两套喷射装置分别供两个操作人员使用,两个操作人员分别站在集水箱前侧和后侧的支架Ⅱ上,每个操作人员使用一套喷射装置,按照步骤(2)和步骤(3)的方法,对筛网及引流水槽Ⅰ和引流水槽Ⅱ上方需清理的梧桐成果进行清理和收集。
驾驶室的驾驶员驾车停留在不同位置的梧桐树下,操作人员站在支架Ⅱ上对梧桐成果进行清理。梧桐成果吹落后,可以极大地减少梧桐飘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梧桐絮污染问题,减少对人引起的皮肤过敏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根据以上结构和功能具有其它形式的实施例,不再一一列举。因此,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梧桐成果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货车车厢(1)、集水箱(2)和喷射装置;所述的集水箱固定在车厢上,集水箱长度的中轴线与车厢长度的中轴线重合;定义车头方向为前方,人站在车厢上面向车头,人的左手边为车厢左侧,人的右手边为车厢右侧,人的前方为车厢前侧,人的后方为车厢后侧;集水箱上部固定有筛网(3),集水箱左侧和右侧的上部均设置有一引流水槽,引流水槽包括底部(6)和两个侧壁(7),引流水槽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车厢左、右两侧的内壁还固定有支架Ⅰ(12),支架Ⅰ的上端固定有三脚架(13),通过支架Ⅰ和三脚架对集水箱左、右两侧的引流水槽进行进一步的支撑;集水箱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支架Ⅱ(14)供操作人员站立;喷射装置与集水箱下部相连,且集水箱下部至少连接有一套喷射装置对梧桐成果进行清理和收集;
所述的喷射装置包括水泵(17)、软管(18)、硬管(19)和喷头(20),集水箱下部与软管(18)连接,软管(18)上还连接有水泵(17),软管还与硬管(19)连接,硬管还与喷头(20)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梧桐成果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集水箱左侧上部设置有引流水槽Ⅰ(4),集水箱右侧上部设置有引流水槽Ⅱ(5),引流水槽Ⅰ和引流水槽Ⅱ较低的一端分别与集水箱左侧和右侧的上部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具体为:引流水槽Ⅰ底部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套筒,集水箱左侧上部固定有卡箍,引流水槽Ⅰ底部的套筒套在一圆柱杆上,圆柱杆安装在卡箍中,卡箍通过螺栓螺母拧紧;引流水槽Ⅱ与集水箱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和引流水槽Ⅰ与集水箱可拆卸连接的方式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梧桐成果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箱的长宽高分别为3米×1.5米×2.0米,引流水槽Ⅰ底部的长和宽分别为1.2-1.5米和2.6米,引流水槽Ⅱ底部的长和宽分别为2.2-2.5米和2.6米,两个引流水槽的侧壁宽度均为0.2-0.4米。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梧桐成果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的孔径为0.045-0.08mm,筛网距离集水箱顶部的垂直距离为0.2-0.3米,且筛网位于引流水槽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梧桐成果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车厢左侧和右侧的内壁各固定有两个支架Ⅰ,每个支架Ⅰ的上端均固定有三脚架用于对引流水槽进行支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梧桐成果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脚架为直角三角形,三脚架的斜边与引流水槽的底部接触进行支撑,三脚架一条竖直的直角边与支架Ⅰ焊接固定;具体地,当引流水槽Ⅰ和引流水槽Ⅱ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时,三脚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当引流水槽Ⅰ和引流水槽Ⅱ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时,三脚架为含有60°角的直角三角形。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梧桐成果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Ⅱ上还设置有安全围栏(15),支架Ⅱ还与梯子(16)连接;所述支架Ⅱ的高度为1.5-2.5米,安全围栏的高度为1.2-1.5米。
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梧桐成果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8)的长度不小于8米,硬管(19)的长度为1-1.3米,硬管上还安装有阀门(21),喷头(20)与硬管(19)垂直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梧桐成果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为长方形,其长度为18cm,沿喷头长度方向均布有5个孔径为2cm的喷嘴(23),相邻两个喷嘴的圆心间距为4c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梧桐成果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头竖直向上喷射,喷头的出水压力为0.1-0.15MPa。
CN202122268685.6U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梧桐成果收集装置 Active CN215613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8685.6U CN215613585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梧桐成果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8685.6U CN215613585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梧桐成果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13585U true CN215613585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17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68685.6U Active CN215613585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梧桐成果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135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0472B (zh) 一种变幅式喷雾机
WO2018049588A1 (zh) 一种臂式园林洒水车
CN209693676U (zh) 一种园林用喷洒装置
CN104186230A (zh) 一种防虫害的种植箱
CN109511633A (zh) 一种使用安全可靠的农药喷洒设备
CN215613585U (zh) 一种梧桐成果收集装置
KR200363828Y1 (ko) 안개 분무장치
CN209489193U (zh) 一种用于园林方面的修剪机
EP2100499A1 (de) Mobile Beregnungseinrichtung für Pflanzentransportwagen
CN113748848B (zh) 一种治理梧桐飘絮的方法
CN107593669A (zh) 一种园林草坪养护用移动喷药车
CN201541615U (zh) 一种变幅式喷雾机
CN108738833B (zh) 一种园林花卉培育用空气增湿设备
CN201422350Y (zh) 农药喷洒车
CN206227442U (zh) 一种田间多模喷药车
CN216438195U (zh) 一种园林绿化供水装置
CN210960084U (zh) 一种专用于番茄病害防治的农药喷洒装置
CN210459082U (zh) 一种多功能降尘洒水车
CN210054144U (zh) 一种市政道路用洒水装置
CN208708555U (zh) 一种园林用打药机
CN219762321U (zh) 一种绿化喷药防护装备
CN219333643U (zh) 一种大气污染处理设备
CN211430758U (zh) 一种果苗除虫装置
CN218680853U (zh) 一种车载喷灌装置
CN212492094U (zh) 建筑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