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08780U - 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08780U
CN215608780U CN202122162646.8U CN202122162646U CN215608780U CN 215608780 U CN215608780 U CN 215608780U CN 202122162646 U CN202122162646 U CN 202122162646U CN 215608780 U CN215608780 U CN 215608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cing
fixedly connected
cylinder
bottl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626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善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1626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08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08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08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包括治疗装置整体、固定筒、放置筒和放置瓶,治疗装置整体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的底部外围活动连接有固定罩,固定筒的顶部嵌入连接有放置瓶,放置瓶的顶部中间嵌入连接有活动盖,活动盖的底部中间嵌入连接有相接杆,固定筒的底部中间活动连接有放置筒,放置筒两侧设有固定孔,所以加热后药物的热量会通过固定孔向固定罩内部进行传出,而且与固定罩贴合的伤口也就更好的对加热后的药物热量进行吸收,使得药物药效顺着热量进入到患者伤口的皮毛中进行治疗,方便患者伤得到更进一步的治疗效果,同时将药物和伤口进行隔开,避免了伤口因直接贴合药物而产生烫伤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和防治人体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等由外伤和其他原因所致的伤害和疾病的学科。
目前,中医骨伤所使用的治疗装置大部分的治疗方式都较单一,从而在外出携带时,为了保持多种治疗的全面性,所以会需要携带多种治疗装置,而因治疗装置数量较多,所以会产生多种装置不好携带的情况,同时热熨药中,直接将药物与患者伤口贴合,会导致患者伤口烫伤而产生不适的情况。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不好携带和易烫伤的问题,提供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包括治疗装置整体、固定筒、放置筒和放置瓶,所述治疗装置整体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底部中间活动连接有放置筒,所述固定筒的底部外围活动连接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筒的顶部嵌入连接有放置瓶,所述放置瓶的顶部中间嵌入连接有活动盖,所述活动盖的底部中间嵌入连接有相接杆,所述相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擦拭棉,所述放置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相接柱,所述相接柱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透明瓶,所述放置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搭接环,所述搭接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火板,所述防火板的外围固定连接有隔热板,所述放置筒的底部两侧贯穿连接有固定孔,所述活动盖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中间固定连接有搭接柱,所述活动盖的顶部中间贯穿连接有顶环,所述固定筒的外围中间连接有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固定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软胶垫,所述软胶垫的外形为圆环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火板的外围和隔热板内壁相吻合,所述搭接环和固定筒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瓶和相接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活动盖的外径大小和放置瓶顶部的外径大小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种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放置筒,因放置筒两侧设有固定孔,所以加热后药物的热量会通过固定孔向固定罩内部进行传出,而且与固定罩贴合的伤口也就更好的对加热后的药物热量进行吸收,使得药物药效顺着热量进入到患者伤口的皮毛中进行治疗,方便患者伤得到更进一步的治疗效果,同时将药物和伤口进行隔开,避免了伤口因直接贴合药物而产生烫伤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中,搓擦机构,方便使用者通过活动盖带动擦拭棉取出对患者伤口进行使用,同时也方便及时将擦拭棉浸泡药液以便之后使用,而且因搓擦机构是嵌入到固定筒内部搭接使用的,所以方便使用者进行携带,避免了另外携带搓擦机构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置筒立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置筒剖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筒立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1、治疗装置整体;2、固定筒;3、橡胶套;4、固定罩;5、放置筒;501、搭接环;502、隔热板;503、防火板;504、固定孔;6、软胶垫;7、活动盖;701、固定板;702、搭接柱;703、顶环;8、放置瓶;801、相接柱;802、透明瓶;9、相接杆;10、擦拭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包括治疗装置整体1、固定筒2、放置筒5和放置瓶8,治疗装置整体1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固定筒2的底部中间活动连接有放置筒5,固定筒2的底部外围活动连接有固定罩4,固定筒2的顶部嵌入连接有放置瓶8,放置瓶8的顶部中间嵌入连接有活动盖7,活动盖7的底部中间嵌入连接有相接杆9,相接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擦拭棉10,放置瓶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相接柱801,相接柱801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透明瓶802,放置筒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搭接环501,搭接环5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火板503,防火板503的外围固定连接有隔热板502,放置筒5的底部两侧贯穿连接有固定孔504,活动盖7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01,固定板701的底端中间固定连接有搭接柱702,活动盖7的顶部中间贯穿连接有顶环703,固定筒2的外围中间连接有橡胶套3。
优选的,固定罩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软胶垫6,软胶垫6的外形为圆环结构,当使用者将固定罩4罩在使用者伤口处时,会因固定罩4的底部边缘较硬而产生贴合不适的情况,所以在固定罩4的底端设有软胶垫6,软胶垫6因本身材质较软,所以在固定罩4通过软胶垫6与患者伤口处进行贴合时,软胶垫6会大大提高了患者伤口与固定罩4贴合时的舒适性。
优选的,防火板503的外围和隔热板502内壁相吻合,搭接环501和固定筒2通过螺纹连接,放置筒5是由放置筒5顶部的搭接环501、搭接环501底部的防火板503、防火板503外围的隔热板502和放置筒5底部两侧的固定孔504共同组成,热熨法是将药物经过加热处理后敷于患部处进行使用,所以使用者可先将固定罩4通过内螺纹与固定筒2底部的外螺纹进行顺时针旋转固定,然后将加热后的药物放入到放置筒5内部,然后再手持放置筒5的隔热板502带动放置筒5顶部的搭接环501与固定筒2底部的内螺纹进行逆时针旋转固定,其中因隔热板502是由隔热效果的材质进行制成,所以避免了使用者手持放置筒5外壁装置时,避免了加热后的药物烫伤的情况,同时因加热后的药物是直接与防火板503进行拼接的,所以避免了加热后药物的热量将放置筒5烧坏的情况,并且因放置筒5两侧设有固定孔504,所以加热后药物的热量会通过固定孔504向固定罩4内部进行传出,而且与固定罩4贴合的伤口也就更好的对加热后的药物热量进行吸收,使得药物药效顺着热量进入到患者伤口的皮毛中进行治疗,方便患者伤得到更进一步的治疗效果,同时将药物和伤口进行隔开,避免了伤口因直接贴合药物而产生烫伤的情况。
优选的,放置瓶8和相接杆9通过螺纹连接,活动盖7的外径大小和放置瓶8顶部的外径大小一致,由固定筒2与固定筒2顶部的放置瓶8、放置瓶8顶部中间的活动盖7、活动盖7底部中间的相接杆9和相接杆9底端的擦拭棉10共同组成搓擦机构,当使用者要使用搓擦机构时,要先将清洗消毒后的放置瓶8取出,再将放置瓶8的透明瓶802插入到固定筒2顶部的槽中,再且通过顺时针旋转放置瓶8的相接柱801与固定筒2顶部外围的螺纹进行固定,然后再将配置好的药液倒入到透明瓶802中进行存储,倒好后,再将相接杆9带动底部的擦拭棉10通过相接杆9顶部的外螺纹与活动盖7底部的内螺纹进行旋转,最后再手持活动盖7带动擦拭棉10插入到透明瓶802内部,并通过搭接柱702与放置瓶8顶部的内螺丝进行逆时针旋转固定,然后就方便使用者通过活动盖7带动擦拭棉10取出对患者伤口进行使用,同时也方便及时将擦拭棉10浸泡药液以便之后使用,而且因搓擦机构是嵌入到固定筒2内部搭接使用的,所以方便使用者进行携带,避免了另外携带搓擦机构的麻烦。
工作原理:
首先,当使用者将固定罩4罩在使用者伤口处时,会因固定罩4的底部边缘较硬而产生贴合不适的情况,所以在固定罩4的底端设有软胶垫6,软胶垫6因本身材质较软,所以在固定罩4通过软胶垫6与患者伤口处进行贴合时,软胶垫6会大大提高了患者伤口与固定罩4贴合时的舒适性;
然后,当使用者要使用搓擦机构时,要先将清洗消毒后的放置瓶8取出,再将放置瓶8的透明瓶802插入到固定筒2顶部的槽中,再且通过顺时针旋转放置瓶8的相接柱801与固定筒2顶部外围的螺纹进行固定,然后再将配置好的药液倒入到透明瓶802中进行存储,倒好后,再将相接杆9带动底部的擦拭棉10通过相接杆9顶部的外螺纹与活动盖7底部的内螺纹进行旋转,最后再手持活动盖7带动擦拭棉10插入到透明瓶802内部,并通过搭接柱702与放置瓶8顶部的内螺丝进行逆时针旋转固定,然后就方便使用者通过活动盖7带动擦拭棉10取出对患者伤口进行使用,同时也方便及时将擦拭棉10浸泡药液以便之后使用,而且因搓擦机构是嵌入到固定筒2内部搭接使用的,所以方便使用者进行携带,避免了另外携带搓擦机构的麻烦;
最后,热熨法是将药物经过加热处理后敷于患部处进行使用,所以使用者可先将固定罩4通过内螺纹与固定筒2底部的外螺纹进行顺时针旋转固定,然后将加热后的药物放入到放置筒5内部,然后再手持放置筒5的隔热板502带动放置筒5顶部的搭接环501与固定筒2底部的内螺纹进行逆时针旋转固定,其中因隔热板502是由隔热效果的材质进行制成,所以避免了使用者手持放置筒5外壁装置时,避免了加热后的药物烫伤的情况,同时因加热后的药物是直接与防火板503进行拼接的,所以避免了加热后药物的热量将放置筒5烧坏的情况,并且因放置筒5两侧设有固定孔504,所以加热后药物的热量会通过固定孔504向固定罩4内部进行传出,而且与固定罩4贴合的伤口也就更好的对加热后的药物热量进行吸收,使得药物药效顺着热量进入到患者伤口的皮毛中进行治疗,方便患者伤得到更进一步的治疗效果,同时将药物和伤口进行隔开,避免了伤口因直接贴合药物而产生烫伤的情况,这就是该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包括治疗装置整体(1)、固定筒(2)、放置筒(5)和放置瓶(8),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装置整体(1)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所述固定筒(2)的底部中间活动连接有放置筒(5),所述固定筒(2)的底部外围活动连接有固定罩(4),所述固定筒(2)的顶部嵌入连接有放置瓶(8),所述放置瓶(8)的顶部中间嵌入连接有活动盖(7),所述活动盖(7)的底部中间嵌入连接有相接杆(9),所述相接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擦拭棉(10),所述放置瓶(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相接柱(801),所述相接柱(801)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透明瓶(802),所述放置筒(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搭接环(501),所述搭接环(5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火板(503),所述防火板(503)的外围固定连接有隔热板(502),所述放置筒(5)的底部两侧贯穿连接有固定孔(5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7)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01),所述固定板(701)的底端中间固定连接有搭接柱(702),所述活动盖(7)的顶部中间贯穿连接有顶环(703),所述固定筒(2)的外围中间连接有橡胶套(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软胶垫(6),所述软胶垫(6)的外形为圆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板(503)的外围和隔热板(502)内壁相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环(501)和固定筒(2)通过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瓶(8)和相接杆(9)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7)的外径大小和放置瓶(8)顶部的外径大小一致。
CN202122162646.8U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 Active CN215608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2646.8U CN215608780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2646.8U CN215608780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08780U true CN215608780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10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62646.8U Active CN215608780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08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2319B (zh) 使用一次性药贴的熏蒸护眼仪
CN204133689U (zh) 一种阴部冷敷冰垫
CN107126364A (zh) 艾灸按摩扶阳器
CN108478418B (zh) 鍉圆九针无创理疗工具
CN215608780U (zh) 一种中医骨伤治疗装置
CN205867239U (zh) 幼儿静脉穿刺辅助装置
CN204636928U (zh) 膏摩治疗器
CN205460246U (zh) 一种手套式过腕输液固定器
CN109864877A (zh) 一种医用的按摩捶
CN205163901U (zh) 一种中医内科康复护理带
CN204193323U (zh) 一种红外理疗悬灸仪
CN108210314A (zh) 一种保健用艾灸披肩
CN208492474U (zh) 一种治疗中风疾病的眼针眼罩
CN208481694U (zh) 一种熏洗机
CN202569188U (zh) 一种面瘫康复口罩
CN207136950U (zh) 一种粗盐中药热敷固定带
CN205339278U (zh) 一种额颞部及鼻部分体式敷袋
CN217593599U (zh) 一种带有防护壳的半球形超声透药治疗头
CN205073103U (zh) 一种热敷中药包
CN212395125U (zh) 一种基于睡药疗法的动物睡药槽装置
CN214762874U (zh) 一种苗医弩药针
CN213608876U (zh) 多功能手背部静脉输液装置
CN203723811U (zh) 治疗颈椎病的保健枕
CN215781039U (zh) 一种腰突症患者膏疗便携式加热装置
CN212756831U (zh) 一种中药塌渍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