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08464U - 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08464U
CN215608464U CN202121856166.5U CN202121856166U CN215608464U CN 215608464 U CN215608464 U CN 215608464U CN 202121856166 U CN202121856166 U CN 202121856166U CN 215608464 U CN215608464 U CN 215608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th
pipe
tube
plate
inha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561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惠
罗慧敏
白静蓉
王玥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Integrated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Integrated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Integrated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engdu Integrated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185616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08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08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08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雾化吸入器口合嘴无凹槽,咬合口患者需手持雾化器,同时收缩口轮匝机口含嘴,以确保其密闭性,防止雾气外漏,当雾化吸入量大时,患者长时间保持轮匝机收缩,上下咬合用力状态,易产生疲劳感,影响雾化吸入效果的问题,包括口含嘴前管;所述口含嘴前管为方管结构,口含嘴前管的后端对接有咬合口管;所述咬合口管为左右两端宽中间窄的结构,咬合口管的另一端与内含口管固定相对接;所述内含口管为方管结构,内含口管的另一端对接有内延管。本实用新型在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口径,增加咽喉的扩张度,使药液更有效进入呼吸道,增加雾化通气。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
背景技术
雾化治疗主要指气溶胶吸入疗法,在手术治疗麻醉剂吸入和肺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通常都需要用到雾化吸入器。
如专利申请号CN201911190746.2中一种麻醉用雾化吸入器,包括气管导管、转接头、通气管和雾化驱动装置;转接头包括L型接头和Y型接头,L型接头的一端与气管导管连接,另一端与Y型接头的一个管口连接,Y型接头另一端的两个管口均连接有一根通气管,其中一根通气管与给氧装置连接;L型接头顶部靠近转角处开设有进药口,进药口上通过导管一与雾化驱动装置连接,导管一上设置有节流阀。当病人麻醉后,进行手术时,将气管导管插入呼吸道,打开雾化驱动装置,压缩机工作,压缩空气,将药水箱内的药水压向雾化堵头,药水实现雾化,雾化后的药经气管导管进入呼吸道,以解决术中病人无法自主吸药的问题。
现有的雾化吸入器口合嘴无凹槽,咬合口患者需手持雾化器,同时收缩口轮匝机口含嘴,以确保其密闭性,防止雾气外漏,当雾化吸入量大时,患者长时间保持轮匝机收缩,上下咬合用力状态,易产生疲劳感,影响雾化吸入效果。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以解决现有的雾化吸入器口合嘴无凹槽,咬合口患者需手持雾化器,同时收缩口轮匝机口含嘴,以确保其密闭性,防止雾气外漏,当雾化吸入量大时,患者长时间保持轮匝机收缩,上下咬合用力状态,易产生疲劳感,影响雾化吸入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包括口含嘴前管;所述口含嘴前管为方管结构,口含嘴前管的后端对接有咬合口管;所述咬合口管为左右两端宽中间窄的结构,咬合口管的另一端与内含口管固定相对接;所述内含口管为方管结构,内含口管的另一端对接有内延管;所述内延管的末端为斜上外上方斜切的斜面结构;所述单向瓣竖向内置在口含嘴前管内腔口含嘴三分之一处。
进一步的,所述口含嘴前管采用透明材质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口含嘴前管包括排液阀和止挡柱,所述口含嘴前管底部的后嘴处安装有排液阀;所述口含嘴前管内腔的左右两侧壁上位于单向瓣后侧的位置处分别垂直固定安装有止挡柱。
进一步的,所述咬合口管的后端窄于咬合口管的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内含口管包括防滑触板,所述内含口管底部平面上固定安装有防滑触板,防滑触板表面由点阵状的凸起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延管包括压舌柱和翅板,所述内延管的内腔中环形间隔均匀固定安装有翅板;所述翅板之间的内延管上固定安装有压舌柱,压舌柱的后端凸出内延管管,压舌柱为橡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瓣包括上挂板、止逆板、导向弯杆和弹簧,所述单向瓣的下端为固定板,单向瓣的上端部分为上挂板,上挂板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口含嘴前管内腔的顶部平面上;所述单向瓣下端固定板的上端通过铰轴转动安装有止逆板,止逆板竖向时,止逆板的前端侧壁与上挂板的后端侧壁相切;所述止逆板的后端侧壁上分别左右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弧状的导向弯杆,导向弯杆的下端滑动安装在单向瓣的下端固定板上,导向弯杆以止逆板的铰轴为旋转中心;所述导向弯杆上套装有弹簧;所述上挂板和止逆板竖向状态下相接触的侧壁中均内嵌有磁条,上挂板上的磁条和止逆板的磁条极性相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口径,增加咽喉的扩张度,使药液更有效进入呼吸道,增加雾化通气。
2、本实用新型中咬合口管的后端窄于咬合口管的前端,贴合咬合状态时外大内小的结构,更舒适,患者只需要将上下齿咬合于咬合口管对接,自然放松上下唇,即可达到一定的密闭性,减少雾化气体外漏,提高患者雾化吸入疗效。
3、本实用新型中内含口管底部平面上固定安装有防滑触板,防滑触板表面由点阵状的凸起构成,亦可健脾开胃,可以达到中医治疗目的,不用用药治疗,防滑触板为舌头的触点位置,可使得内含口管与贴合,增加触感,避免从口中脱落。
4、本实用新型中压舌柱的后端凸出内延管管,压舌柱为橡胶制成,可通过内延管中的压舌柱将舌头部分下压,避免在吸入雾化液时产生阻碍,翅板可为雾化液提供穿过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右前上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前下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A位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放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分离状态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状态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口含嘴前管;101、排液阀;102、止挡柱;2、咬合口管;3、内含口管;301、防滑触板;4、内延管;401、压舌柱;402、翅板;5、单向瓣;501、上挂板;502、止逆板;503、导向弯杆;50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包括口含嘴前管1;口含嘴前管1为方管结构,口含嘴前管1的后端对接有咬合口管2;咬合口管2为左右两端宽中间窄的结构,咬合口管2的另一端与内含口管3固定相对接,参考图2可知,内含口管3包括防滑触板301,内含口管3底部平面上固定安装有防滑触板301,防滑触板301表面由点阵状的凸起构成,防滑触板301为舌头的触点位置,可使得内含口管3与贴合,增加触感,避免从口中脱落;内含口管3为方管结构,内含口管3的另一端对接有内延管4;
内延管4的末端为斜上外上方斜切的斜面结构,参考图7可知,内延管4包括压舌柱401和翅板402,内延管4的内腔中环形间隔均匀固定安装有翅板402;翅板402之间的内延管4上固定安装有压舌柱401,压舌柱401的后端凸出内延管4管,压舌柱401为橡胶制成,可通过内延管4中的压舌柱401将舌头部分下压,避免在吸入雾化液时产生阻碍,翅板402可为雾化液提供穿过空间;单向瓣5竖向内置在口含嘴前管1内腔口含嘴三分之一处,用于医务人员控制气体流动方向,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外漏,提高雾化吸入疗效;另外可将雾化器一分为二,单独利用有单向阀扑动的装置完成日常呼吸功能训练,参考图8和图9可知,单向瓣5包括上挂板501、止逆板502、导向弯杆503和弹簧504,单向瓣5的下端为固定板,单向瓣5的上端部分为上挂板501,上挂板501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口含嘴前管1内腔的顶部平面上;单向瓣5下端固定板的上端通过铰轴转动安装有止逆板502,止逆板502竖向时,止逆板502的前端侧壁与上挂板501的后端侧壁相切;止逆板502的后端侧壁上分别左右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弧状的导向弯杆503,导向弯杆503的下端滑动安装在单向瓣5的下端固定板上,导向弯杆503以止逆板502的铰轴为旋转中心;导向弯杆503上套装有弹簧504;上挂板501和止逆板502竖向状态下相接触的侧壁中均内嵌有磁条,上挂板501上的磁条和止逆板502的磁条极性相异,当吸气时,止逆板502通过导向弯杆503旋转,弹簧504压缩,口含嘴前管1前后贯穿,此时雾化液可通过。
其中,口含嘴前管1采用透明材质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便于医务人员可直接观察到患者是否正确使用雾化器,也可方便医务人员教育指导雾化器使用者正确使用方法。
其中,口含嘴前管1包括排液阀101和止挡柱102,口含嘴前管1底部的后嘴处安装有排液阀101,可用于排出残留雾化液;口含嘴前管1内腔的左右两侧壁上位于单向瓣5后侧的位置处分别垂直固定安装有止挡柱102,可用于限制止逆板502的活动范围,避免翻转过界。
其中,咬合口管2的后端窄于咬合口管2的前端,贴合咬合状态时外大内小的结构,更舒适,患者只需要将上下齿咬合于咬合口管2对接,自然放松上下唇,即可达到一定的密闭性,减少雾化气体外漏,提高患者雾化吸入疗效。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使用时,由于咬合口管2的后端窄于咬合口管2的前端,贴合咬合状态时外大内小的结构,更舒适,患者只需要将上下齿咬合于咬合口管2对接,自然放松上下唇,即可达到一定的密闭性,减少雾化气体外漏,提高患者雾化吸入疗效,且可通过内延管4中的压舌柱401将舌头部分下压,避免在吸入雾化液时产生阻碍,翅板402可为雾化液提供穿过空间,而上挂板501和止逆板502竖向状态下相接触的侧壁中均内嵌有磁条,上挂板501上的磁条和止逆板502的磁条极性相异,当吸气时,止逆板502通过导向弯杆503旋转,弹簧504压缩,口含嘴前管1前后贯穿,此时雾化液可通过;
另外,内含口管3底部平面上固定安装有防滑触板301,防滑触板301表面由点阵状的凸起构成,防滑触板301为舌头的触点位置,可使得内含口管3与贴合,增加触感,避免从口中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其特征在于: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包括:
口含嘴前管(1);
所述口含嘴前管(1)为方管结构,口含嘴前管(1)的后端对接有咬合口管(2);
咬合口管(2),所述咬合口管(2)为左右两端宽中间窄的结构,咬合口管(2)的另一端与内含口管(3)固定相对接;
内延管(4),所述内含口管(3)为方管结构,内含口管(3)的另一端对接有内延管(4),内延管(4)的末端为斜上外上方斜切的斜面结构;
单向瓣(5),所述单向瓣(5)竖向内置在口含嘴前管(1)内腔口含嘴三分之一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含嘴前管(1)采用透明材质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含嘴前管(1)包括:
排液阀(101),所述口含嘴前管(1)底部的后嘴处安装有排液阀(101);
止挡柱(102),所述口含嘴前管(1)内腔的左右两侧壁上位于单向瓣(5)后侧的位置处分别垂直固定安装有止挡柱(10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口管(2)的后端窄于咬合口管(2)的前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含口管(3)包括:
防滑触板(301),所述内含口管(3)底部平面上固定安装有防滑触板(301),防滑触板(301)表面由点阵状的凸起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延管(4)包括:
压舌柱(401),所述内延管(4)的内腔中环形间隔均匀固定安装有翅板(402);
翅板(402),所述翅板(402)之间的内延管(4)上固定安装有压舌柱(401),压舌柱(401)的后端凸出内延管(4)管,压舌柱(401)为橡胶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瓣(5)包括:
上挂板(501),所述单向瓣(5)的下端为固定板,单向瓣(5)的上端部分为上挂板(501),上挂板(501)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口含嘴前管(1)内腔的顶部平面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瓣(5)还包括:
止逆板(502),所述单向瓣(5)下端固定板的上端通过铰轴转动安装有止逆板(502),止逆板(502)竖向时,止逆板(502)的前端侧壁与上挂板(501)的后端侧壁相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瓣(5)还包括:
导向弯杆(503),所述止逆板(502)的后端侧壁上分别左右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弧状的导向弯杆(503),导向弯杆(503)的下端滑动安装在单向瓣(5)的下端固定板上,导向弯杆(503)以止逆板(502)的铰轴为旋转中心;
弹簧(504),所述导向弯杆(503)上套装有弹簧(504)。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挂板(501)和止逆板(502)竖向状态下相接触的侧壁中均内嵌有磁条,上挂板(501)上的磁条和止逆板(502)的磁条极性相异。
CN202121856166.5U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 Active CN215608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6166.5U CN215608464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6166.5U CN215608464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08464U true CN215608464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96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56166.5U Active CN215608464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084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563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stepped mouthpiece for aerosol drug delivery
WO2002034322A3 (en) Sealed back pressure breathing device
CN109758626A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排痰装置
CN109731200B (zh) 一种用于全身麻醉的吸入式麻醉机
CN201012211Y (zh) 药物雾化吸入装置
CN204766943U (zh) 一种用于无创呼吸机与雾化器连接的三通管
CN208611548U (zh) 一种便于雾化给药的呼吸内科用氧气面罩
CN213789389U (zh) 一种雾化器
US2004017321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al delivery of volume and pressure-control artficial ventilation
CN215608464U (zh) 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
CN210785828U (zh) 一种用于呼吸机的雾化吸入装置
CN204972566U (zh) 一种医用雾化器
CN113499517A (zh) 一种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结构
CN110721381A (zh) 一种麻醉用雾化吸入器
CN112827042A (zh) 一种适用于肺部疾病治疗的输氧面罩
CN2452525Y (zh) 一种给药吸氧器
CN203564614U (zh) 气管切开病人超声雾化连接装置
CN2627861Y (zh) 按需吸氧排毒面罩
CN103055387A (zh) 一种与呼吸时相同步的雾化装置
CN207837981U (zh) 一种基于讲话瓣膜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
CN205360178U (zh) 雾化呼吸器
CN203043243U (zh) 一种有利于重症患者呼吸的干氧驱动雾化器之构件
CN2860505Y (zh) 气管切开雾化吸入器
CN220588704U (zh) 一种气雾剂辅助吸入装置
CN220495410U (zh) 声门下给药喷雾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